物理考点机械运动_第1页
物理考点机械运动_第2页
物理考点机械运动_第3页
物理考点机械运动_第4页
物理考点机械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机械运动

CCC考点册读邛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i.长度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国3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pm)、纳米(nm).lkm=IO3m>1dm=IO1m,1cm=1O~2m,1mm=10~3m,1

um=10-6m,1nm=10-9m,

(2)刻度尺的使用:

①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一、量程和一分度值.

②正确摆放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的被测边放置,有刻度的一侧要紧靠被测物,不用磨损的零刻

度线作为起点.

③正确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的。不能省略.

④正确记录:测量值由准确值、估计值和一单位一组成.

【提示】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用另一端对齐的刻度值减去这

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被测物体的长度了.

2.时间的测量

⑴单位及其换算:基本单位是秒®,常用单位还有分(min)、时(h):1h=6Omin<

=3600s.、葭I)

(2)如图,停表的读数为Lmin39.8s或99.8s.Ui炉、

【提示】停表中间的小表盘代表分,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3.误差与错误

分类误差错误

a.仪器精确度不够

由于①一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

产生b.实验方法不完善

用规则,或者记录测量结果时粗

原因C.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心造成的

d.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

能否

②_3S^L_避免,但应尽量减小③_能_避免

避免

a.采用多次测量④—求平均值

的方法

控制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记录数据

b.采用⑤一精确度.更高的测量

方法时要细心

工具

C.采用合理的实验方法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一位置一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在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①确定研究对象;②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③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

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

3.运动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近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一参照物一,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快慢的描述一速度

1.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较一通过的路程—;②相同的路程比较万用的时间「.

2.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路程一与一时间一之比叫做速度.它是表示物体一运动快慢一的物理量.

⑵公式:v=p变形式:s=W、/弋

(3)单位:基本单位是一米鳏符号是口包:交通运输中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这

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m/s=3.6km/h.

(4)几种常见的速度值: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m/s;

高速公路上轿车的行驶速度约为33m/s;喷气式客机的速度约为250m/s.

3.直线运动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一直线_且速度.不变_的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丕相篁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4.平均速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或停表).(2)原理:

⑶实验步骤: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出物体运动的时间,利用公式卜=宁求得物体的平均速度.

【提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这种

情况下,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第2讲声现象

-CCC考点册读”,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一产生的.振动一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_磁_传声.声音在介质

中以一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2)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一种类.及介质的.温度.有关《圆”二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磁一回来,形成回声.

【提示】回声测距的测量原理:s=W回=*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

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概念声音的①一高低一声音的声音的品质

影响与发声体振动的③_维_有与发声体振动的⑤_幅度—有与发声体的材

因素关,④-S率―越高,音调越高关,⑥越大,响度越大料和结构有关

日常“大点声”“震耳欲聋”“引吭高“闻其声知其

“飙高音”“尖叫声”“瓮声瓮气”

描述歌”“声音洪亮”人”“悦耳动听”

改变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改变发声体的

改变用力的大小

方法等材料、结构等

音调和响度两者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音调高响度未必大;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

说明

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三种乐器

分类示例影响音调的因素

弦乐器提琴弦的材料、长短、粗细、松紧

管乐器笛子空气柱的长度

打击乐器锣鼓同一个打击乐器音调一般不变

声的利用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一,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一次声波一.

声传递信息声传递能量

利用回声测距定位(声呐)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

用“B超”检查身体(超声波)超声波碎石、洁齿

利用超声波探测金属内部的裂纹等缺陷超声波雾化器

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海啸、核爆炸等超声波武器、次声波武器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噪声的概念: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等级:通常用_金贝_(符号一通」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3.控制途径:①在逊—防止噪声的产生,如汽车排气管上加消声器、无声手枪的消音器;②在一传播

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如加隔音设备、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③在一43处_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如戴耳塞.

第3讲光现象

CCC考点册读",

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

⑴光源:能够.自行发光一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电灯等.月亮—丕是_(填“是”或“不是”)光源.

⑵光线: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的一条带箭头的直线.(3)规律:光在一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月(日)食等.(5)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提示】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光速

⑴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真空中的光速Q3.0x1胪.m/s.

(2)光年: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一距离..它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一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一法线一两侧;

反射角_^±_入射角.

2.光路的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一可逆的一.

N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入射角板射角

7

O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

反射面光滑粗糙

图示W

特点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仍然平行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向着不同的方向

视觉只能在反射光的方向上看到物体,且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特征物体看起来明亮、刺眼

相同点漫反射和镜面反身寸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一

举例镜面、平静的水面、自行车尾灯等电影屏幕、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等

【提示】(1)由于发生光的反射时,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因此,表达光的反射定律时,应说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度,反射角也等于0度.

©©平面镜成像及应用

1.平面镜成像

(1)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虚_像;像与物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驻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垂直

(3)应用:穿衣镜(成像),潜望镜(改变光路).

2.凸面镜和凹面镜

分类凸面镜凹面镜

对光有①一发散_作用,起到扩大

特点对光有②一会聚_作用

视野的作用

应用汽车后视镜,路口的反光镜太阳灶,汽车前灯的聚光装置

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一傀折一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特点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一小壬一入射角.

(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枉入射角.

(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0度.

3.折射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水中鱼儿位置变高,玻璃砖使钢笔“错位”,海市蜃楼等.

4.光路的特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一可逆的一.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太阳光是—复色—光,它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一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色光的

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看不见的光

类型红外线紫外线

定义光谱上红端以外的光光谱上紫端以外的光

特性热效应强化学效应强

①检测病情②制成红外线夜视仪①使荧光物质发光(如:验钞机)

应用

③遥控、遥感②合成维生素D③杀死微生物

第4讲透镜及其应用

cc£音点册读m

透镜

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外形特征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

光学作用①会聚.光线②—发散—光线

三条特殊r>F>SoF

光线一举

照相机、投影仪、放

实际应用近视眼镜

大镜、远视眼镜

【提示】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其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距U像的特点像距V应用

u>2f①_倒立、缩小、实像②4x2/③一照相机.

④_倒立、等大、实像

u=2fv=2f测焦距

⑤.倒立、放大、实像

f<u<2f@v>2f投影仪

«=/不成像————

⑦_正立、放大、虚像

»〃(物像同侧)放大镜

【提示】(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2)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

距减小,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

眼睛和眼镜1.眼睛与照相机

类型眼睛照相机

承像元件视网膜胶片

看远近不同

调节焦距调节像距

物体时的调节

成像特点①一倒立.、②一缩小一的③实一像

2.近视眼和远视眼

类型近视眼远视(老花)眼

①处清晰,③_远一处清晰,

症状

②_远一处模糊④一近一处模糊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⑤一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⑥_JL_,成

成像于视网膜前像于视网膜后

成因与

图示-CQx

矫正⑦_凹透一镜⑧一凸透一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类型显微镜望远镜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①一

目镜

放大_镜

物镜成倒立的②_实_像,目镜成正

特点立的③_虚_像,所以人眼看到的是

物体④_倒_立的⑤_虚_像

第5讲质量与密度

.一CCC套点S3读,八一

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典表示.

2.单位及其换算:基本单位是直符号是_Kg_;常用单位有:吨(」_)、克(_£_)、毫克

换算关系:1t=IO。,kg、1g=10一•,kg、1mg=10~6kg.

3.特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木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一^_、一物态_,_位置一的变化而改变.一块橡

皮泥被捏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它的质量—丕变冰熔化成水,其质量—丕变一本书从北京被带到上海,其质

量也_丕变

4.几种常见物体的质量:成年人的质量约是60M:一个苹果的质量约是150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

50g.

5.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一托盘天平_: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

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使用

(1)看:观察天平的一量程—和一分度值(2)放:把天平放在一水壬一桌面上.

(3)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4)调: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一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一中间位置一(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5)称:把被测物体放在_左_盘,用镣子向_方_盘加减祛码,并适当地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

梁恢复平衡(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6)读:被测物体的质量=一硅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2.使用注意事项

(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出天立的一量程也不能小于天平的分度值.

(2)硅码要用一镶子一夹取,不能用手接触祛码.

(3)在称量过程中,一丕能_(填“能”或“不能”)移动平衡螺母.

量筒的使用

1.量筒的读数

(1)看:看量程和分度值.右图中量筒每一大格为10mL,中间有5小格,则分度值为,_mL.

(2)放:放在一丞壬一台上.

(3)读: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一相平,如图视线方向.若仰视,则读数偏一小若俯视,则读数

偏_大_.图中液体的体积为

2.单位换算:1mL=1cm3,1cm』10一6n?.

密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一质量与它的一体积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表示质量,单位为kg或g

箕表示体积,单位为nP或cm'(mL)

①/=$<〃表示密度,单位为②kg/m3

或③g/cm3

、换算关系:1g/cnP=④1(Pkg/nr'

3.物理意义: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量水的密度是1.0x103kg/nP,它的物理意义是1立

方米水的质量为」.0xl(P千克一[ldm3(L)水的质量为1kg,IcmTmL)水的质量为1g]

4.基本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一无差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一丕圆

5.密度的可变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会随温度、状态、压强等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密度越_

小.,但是水比较特殊,水在44c时密度最—大_;冰熔化成水,质量—丕变密度一变大一:氧气瓶中的氧气

在使用过程中,质量体积一不变一,密度_g±_.

第6讲力与运动

第1课时力、重力、弹力

—二一燧BS读二-

考:点O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作用_.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单位及测量工具:力的单位是一生顿其符号为N.测量工具是一弹簧测力计一.

3.产生条件:①必须有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隹用_(物体间可以不接触)•

4.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一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一形状—.

5.三要素:力的—大小_、_方向_、_作用点_.

6.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

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7.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一

受力一物体.

【提示】运动状态是指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运动状态改变包括: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或由静止变为运动、

由慢到快或由快到慢、运动方向改变.

■弹力重力

1.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一弹性形变一而产生的力.

⑵常见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

(3)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弹簧测力计:

①原理:在一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一伸长量就越长.

②使用:a.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b.使用时,要使

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的方向一二致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一摩揍c.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

2.重力

(1)定义:由于_螃_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一地球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

力的作用.

(2)大小: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可通过公式G=mg计算得出,其中g=9.8N/kg,粗略计算时,

g可以取10N/kg,利用变形公式加=£可计算物体的质量.

O

(3)方向:—竖直向下―,利用重力的方向可以制成铅垂线、水平仪.

(4)重心: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

质地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第2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CCC考点册读m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所受的阻力越一小速度变化越—慢前进得越_远_.

(2)伽利略推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一匀速直线运动一状态.

(2)理解:①该结论是由实验推理概括出来的;②“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指物体不受外力时,

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一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一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2)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_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大小无关.物体的_质量—越大,

其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

(3)理解:①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②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

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

(4)利用:如拍打衣服上的尘土、体育比赛中的各种投掷项目、助跑等.

(5)危害:如刹车倾倒、走路滑倒和绊倒等.

趾)❷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指物体保持静止.或一匀速直线运动一状态.

2.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2)条件:①同物: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②等大:两个力大小相等;③反向:两个力的方向相反;④

共线: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3)注意:二力平衡要求四个条件同时具各、缺一不可.

【提示】(1)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既可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也可以根据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是否处于

平衡状态来判断.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类型一对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不同点不一定为同性质的力一定为同性质的力

其中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不受影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3课时摩擦力

CCC春/蒯读—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一上产生的一种阻

碍相对运动一的力.

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一相反

4.分类: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一压力_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有关.同一接

触面,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一粗糙一,滑动摩擦力越大.

6.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力_、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_、变滚动为_遭动

7.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一压力一、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变滑动为一滚动一(滚动轴承)、使接触面一

彼此分开_(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提示】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有时也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起动力作用(如骑自

行车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人走路时鞋底受到的摩擦力).

第7讲压强

第1课时固体压强

——CCC有/蒯读—

1.定义:—垂直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1)方向:—垂直_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⑵作用点:受力物体的表面.

⑶大小: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大小,当物体静止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一笠王一重力大小.

2.压力示意图

作用点:画在被压的物体的表面;方向:一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AF

F

3.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区别重力压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由于物体间发生挤压而垂直作用

定义

力在接触面上的力

施力物体地球人、机械等施压的物体

方向①—竖直向下—②.垂直—于受力面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

4.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物体重力为G,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为凡尸。为对物体施加的外力,下图中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接触面受到

的压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如图所示.

口口11草力自3

A"G/t6-/\/•(iF/•A.-G卜卜、/-6,GvF<r;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压力大小可以等于重力大小、可以大于重力大小、可以小于重力大小、可以与重力大小没

有关系,总之,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压力大小等于多少,要进行受力分析,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计

算.

5.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一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固体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公式

F表示压力,单位为②N

①0=(1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为③n?

一1表示压强,单位为④Pa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方法实例

①_增大一压力压路机碾子的质量

很大

增大刀刃磨得很薄;钉

压强子、针、锯齿、啄木

②受力面积

鸟的喙和鹰的爪子

都很尖锐

③一减小.压力,

车辆限载

减小火车轨道铺设在枕

压强木上;滑雪板;骆驼

增大④.受力面积一.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长着宽大的脚掌;推

土机的宽大履带

第2课时液体压强

-CCC考点册读?】

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重力一作用,且液体具有一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内部向一各个方向一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幽.

⑵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人方向的压强一相笠

(3)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_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3.公式

〃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②kg/m3

①0=3・A表示液体的③深度,单位为m

》表示压强,单位为④Pa

【提示】计算液体的压力、压强时,一般先用p=p的计算压强,再用尸=pS计算压力.

4.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一连通—的容器.

⑵特点:若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的.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

第3课时大气压强流体压强

.一CCC考点S3读—

大气压强

i.产生原因:空气受一重力―的作用,且气体具有_酗_性.

2.验证实验:(1)最早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一马德堡半球一实验:(2)最早测量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一托里

抵利一实验.

3.测量工具及数值: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做气压计.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PQ=1.013x10^Pa,相当于

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大气压强的特点

(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_小_.

(2)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一隆低随气压的增大而_力直

(3)气压与体积的关系:温度不变时,质量一定的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一减小一.

5.应用:吸饮料、输液、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等.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液体或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3处_.-

2.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f------------------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截面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一大压强较_

小一,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较一小_,压强较-太_,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此有压力差,这就

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3.生活中的应用与现象:火车站台上的安全线、喷雾器、乒乓球的上旋与下旋、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等;

两船不能并排高速航行;向两张纸片中间吹气,两纸片靠拢;沿着下垂的纸条从上方吹气,纸条会飘起来.

第8讲浮力

第1课时阿基米德原理

-CCC考点S3读m

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方向

向上一

2.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尸浮=尸向上一尸向下.

3.称重法测浮力: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G,再把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拉,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尸浮=一G-G=.

4.影响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

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_大_.

【提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

上的压力尸向上=0,故不受浮力作用.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_上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虹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

Fn=(D_G_»_—m»g=d)

7液表示③液体的密度,单位kg/n?

口表示物体④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n?

<Gtt表示⑤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单位N

,一表示⑥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单位kg

、尸浮表示浮力,单位N

3.适用条件: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浮力都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

【提示】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当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上时,丫排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