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5年高考3年模拟》语文分层讲练02-专题二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_第1页
2024版《5年高考3年模拟》语文分层讲练02-专题二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_第2页
2024版《5年高考3年模拟》语文分层讲练02-专题二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_第3页
2024版《5年高考3年模拟》语文分层讲练02-专题二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_第4页
2024版《5年高考3年模拟》语文分层讲练02-专题二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

语文新高考专用板块二现代文阅读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考情探究年份卷别选材聚焦题号考点考向题型2022新高考Ⅰ1.习近平

《加快构建

中国特色哲

学社会科

学》2.郑敏《新

诗百年探索

与后新诗

潮》1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理解分析选择2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选择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论据与论点的印证分析选择4观点评价与情境探究观点迁移运用简答5观点评价与情境探究评价文本的观点与倾向简答年份卷别选材聚焦题号考点考向题型2022新高考Ⅱ1.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2.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

译思想刍议》3.杨乃乔《<红楼梦>与TheStoryoftheStone—

—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

造性》1归纳信息要点分析梳理材料信息选择2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选择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分析概括论点和论证结构选择4信息的整合与比较比较材料的异同与侧重点简答5归纳信息要点分析梳理材

料信息简答年份卷别选材聚焦题号考点考向题型2021新高考Ⅰ1.朱光潜

《诗论》2.钱锺书

《读<拉奥

孔>》1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理解分析选2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选择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论据与论点的印证分析选择4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分析行文思路简答5观点评价与情境探究观点迁移运

用简答新高考Ⅱ肖峰《从底

线伦理到担

当精神:当代

青年的网络

文明意识》1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理解分析选择2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选择3分析概括文中的观点态

度分析概括文中的观点选择4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分析行文思路简答5观点评价与情境探究观点迁移运用简答年份卷别选材聚焦题号考点考向题型2020新高考Ⅰ1.葛剑雄

《中国历史

地理学的发

展基础和前

景》2.刘盛佳

《历史地理

学的研究对

象》1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理解分析选择2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选择3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中概念的理解推定选择4归纳信息要点下定义简答5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分析行文思路简答新高考Ⅱ埃德·扬《我

包罗万象》1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理解分析选择2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分析概括论点和论证方法选择3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选择4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论据与论点的印证分析选择5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简答综合分析:1.文内信息的理解分析三年五考。2.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三年六考。3.论据与论点的印证分析三

年三考。4.观点迁移运用三年三考。5.评价文本的观点与倾向三年一考。6.分析行文思路三年三

考。7.比较材料的异同与侧重点三年一考。8.下定义三年一考。9.分析梳理材料信息三年两考。1

0.分析概括论点和论证结构三年一考。11.分析概括文中的观点三年一考。12.文中概念的理解推

定三年一考。13.分析概括论点和论证方法三年一考。14.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三年一考。信息类文本阅读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信息类

文本,我们能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关键能力1解答选择题针对讲1: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根据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功能定位以及命题材料的文本特征,可知新高考

在信息的理解与推断类选择题上主要从三个角度设题:文内信息的理解

分析、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文中概念的理解推定。这些题目重在考

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与推断能力,其选项是对文本的归纳、概括、转述,

经过命题人的精心组织、改造和设计,其正误皆有确凿依据,学生出现失

误也是因为未能准确发现和理解这些依据。关键能力针对讲类型一文内信息的理解分析文内信息的理解分析题是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常考题,此类题目的选项往

往是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或删或添或拼),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

时,一般从八大角度设误。一、了解八大设误角度,洞悉命题奥秘1.以偏概全设错方式解题指津命题者设计这类选项时,故意增删、变换、改动文中表示范围大小或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1)勾画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边的表修饰与限制的词。①表程度:很、非常、相当、十分等;②表范围:凡、全部、所有等;③表数量:少数、部

分、几个、大多等;④表频率: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⑤多项并举词:和、同、跟、以及、另外等。(2)细心比对选项和原文中这些表修饰与限制的词。例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2022浙江)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饮

食,大致表现在这样三方面: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

物为人用,要保护生命。[原文]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认为诗应直抒心灵,表达真意,这一

主张也融合到了饮食中:他认为在烹饪之前要了解食材、尊重物性,注意

食材间的搭配和时间把握;他反对铺张浪费,提出“肴佳原不在钱多”,食

材之美更在于物尽其用;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

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他强调烹饪理论的重要性,以为中国烹法

完全依厨人经验不利于传承,为了给后世食客厨人确立典范,又煞费苦心

撰写出了《随园食单》——这部南北美食集大成之作,再一次为中华美

食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答案]选项以偏概全。“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饮食,大致表现在这样三方

面: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错误,根据原文内容

“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

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可知,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

饮食,主要表现在“物为人用,要保护生命”这一方面,而“尊重物性,要

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这两方面是袁枚将“性灵说”的主张

融入到饮食中的表现。2.说法绝对设错方式解题指津原文的内容在范围、程度等方面有所保留,而选

项内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

况。注意选项中表示全部范围的词“全部”“所

有”“囊括”“总共”“一概”等,表示限定范

围的词“只”“仅仅”等,表示肯定的词“必

定”“必须”“一定”“就”等,遇到这些词时

要注意比对原文,如果原文没有,一般就属于说法

绝对了。例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2021浙江)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

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他们可以带领读者在仿真的叙述情

境中体验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逼真效果。[原文]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

境中。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的还原体

验。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做出

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也许散文更多跟个人

经验相关,经验都是过去的,而我们又急于把经验中的“道”提炼出来。[答案]选项说法绝对。“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

的技术手段”错。原文的表述是“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

紧张、多变的仿真景况中做出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可见散文家并没有“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

段”。3.无中生有设错方式解题指津选项在加工转述原文内容时增添了原文没有的

信息,或者原文中没有此意,而命题者故意增加内

容,以此来干扰考生。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

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例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2022全国乙)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

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原文]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

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

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忖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

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

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

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答案]选项无中生有。“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错误,

文中只说“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至于西方语言有没有这一特点及其作用文中并未提及。4.混淆时态设错方式解题指津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

想或推测,通过增删,转换成选项中的既成事实。

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

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

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

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

把“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

之。注意选项与原文中表示时间、结果等的关键

词。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

要、尚未、之前、之后、一定、必将、可能、

估计、如果、未必、完成、成功”等。例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2021全国乙)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

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原文]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远读是

数字人文的基石……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

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

代。[答案]选项混淆时态。根据原文可知,“数字人文”只是刚出现,还得依

赖具体的学者个人,并未实现“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选项将未然变已然。5.偷换概念设错方式解题指津命题者在整合概括中,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

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

的内涵、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

换、改变。命题者抽取相关语句主干,进行有效压缩概括,我

们做题时要特别注意选项在对原文整合概括中

改换的词语,思考换用的词语是否有错;然后比

对,在具体比对过程中既要比对主干部分是否转

述一致,也要比对修饰部分是否转述一致,以防偷

换概念。例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2020课标全国Ⅱ)美术馆所收藏、

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原文]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

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

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答案]选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

问”而非“真实性值得怀疑”。6.混淆是非设错方式解题指津命题者整合概括时,有意将原文材料中肯定的内

容予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情加以肯定。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比对选项中和原

文中出现的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以防混淆

是非。例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2021浙江)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

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生相

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原文]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

方式。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不

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

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答案]选项混淆是非。“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

像小说”错。原文表述是“现在有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

的借鉴吗?我认为不是”。7.张冠李戴设错方式解题指津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

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

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

成另一时间、地点。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

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

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

×”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是否有此类情况。另

外,还要留意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

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例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2021新高考省份T8联考)唐代诗人

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意境的概念,是提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第一

人;随后五代至宋元时期,荆浩、郭熙等也触及了山水画的意境问题。[原文]唐代王昌龄在诗论杂著《诗格》中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山水

画从五代至宋元时期便开始接触到“意境”的问题,五代时期荆浩在

《笔法记》中说“可忘笔墨,而有真景”,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中

有“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之语,这可视为山水画论

意境说的发端。[答案]选项张冠李戴。王昌龄“是提出山水画论意境说的第一人”,文中

提到王昌龄在诗论杂著《诗格》中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王昌龄是从

文学领域提出意境概念的,而非从山水画领域提出的。8.曲解文意设错方式解题指津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误项故意更换个

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

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要判断“曲解文意”干扰项,一定要仔细比对原

文,充分理解文意。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

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

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

折、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假设说成现实、将充

分(必要)条件说成必要(充分)条件,或者在概括转

换时更换了意思,等等。例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2021天津)消费者看重商品的文化

价值,在消费过程中完成了对自身社会身份的直接选择。[原文]“消费者在相似的商品中做出选择时,通常不是比较其使用价值,

而是比较其文化价值;从诸多商品中做出一种选择,就成了消费者对意

义、快乐和社会身份的选择。”由此可见,游客群体对以文化为内涵的

数字创意文旅产品存在消费诉求,这也反映出对凝结文化精粹并融入科

技元素的创意型产品所彰显的文化价值的肯定。在对产品的期待与消

费后,消费者间接地完成了对社会身份的选择。[答案]选项曲解文意。“在消费过程中”“直接选择”错,原文是“在对

产品的期待与消费后,消费者间接地完成了对社会身份的选择”。二、运用比对两步法,确定选项定答案第一步:切分层次,标出关键;回到原文,找出选项与文本的对应信息。第二步:两相比对,确定正误。比对一般从两个角度入手:(1)比对词语。看

选项与原文在词语的内涵、范围、程度、时态等方面有无改变,看有无

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混淆时态、无中生有等设误点。(2)比对句子。

看选项与原文在句意的理解尤其是句间关系的判断上是否一致,有无说

法绝对等问题。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

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作在设色上以青绿为主色

调,在施色时注重手法的变化,色彩张弛有度,或浑厚,或轻盈,使画面层次

分明,色如宝石光彩照人,画中的内容让人观后赞叹,不失雄阔之境界与恢

宏之气势。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由演员饰演的展卷人(文物工作者)对《千里江

山图》潜心钻研后“走”入了画家希孟的内心世界,目睹希孟绘制画作,

让观众追随展卷人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

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此青绿》中的展卷人和希孟的内心是息息相通的。

例如在接近尾声部分,饰演画家的演员拿着一幅又一幅的画朝着舞台的

后方做“呈上”的动作,这种动作的重复,让观众进入了希孟的内心世界,

似乎与展卷人一样,读懂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展卷人在守护着这

份珍贵的文物,同时通过对画作的研究,进入了希孟的“世界”。这些都

是他对画作进行研究后所产生的“想象”,他的内心深处是想去“探

寻”,等到他认为的探寻结束后,他也就与希孟“心灵相通”了。希孟的

心愿是“此画,与天地众人共绘,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而展卷人的心

愿则是“我知道终有一天,这幅画也会同与它相遇过的人们一样,随时光

远去。但,有我辈守护一日,这一天便将晚来一日”。(摘编自《新时代,新气息,新气象——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后》陈伟科,有删改)材料二:《只此青绿》是以展卷人的视角,将观众带入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中的。那么进入到画面中,每一项工艺都与展卷人这一角色产生了联系

与互动……在对待希孟的感情当中,浓烈情感的来源究竟为何?是对他画

出这幅旷世名作的艰辛产生的体谅之情?若无现代化字幕这一媒介交代

展卷人这一角色的话,是否会让观众觉得希孟作画并非无名无款,而是无

父无母的一出悲剧?因此思考将展卷人这一视角交给观众,将所有的游玩

山水之乐,体会人间心酸之苦,交给沉浸在入画的观众手中,或许是保留这

一无限意蕴更好的方式。(豆瓣网评,有删改)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画面色彩颇具特色,画面

内容有雄阔之境界与恢宏之气势。B.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让展卷人穿越到北宋,以其所见向观众展示王

希孟绘制《千里江山图》的情景。C.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通过舞蹈者反复的“呈上”动作,表达了画家

极度渴望自己的内心世界被读懂。D.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复杂的现代媒介技术,通过展卷人的话,让观

众了解了希孟作画为何无名无款。[技法演示]第一步,找出选项与文本的对应信息,D项与文本对应信息为“若无现代化字幕这一媒介交代展卷人这一角色的话,是否会让观众觉得希孟作画

并非无名无款,而是无父无母的一出悲剧”;第二步,两相比对,确定正误,

通过“若无现代化字幕这一媒介交代展卷人这一角色的话,是否会让观

众觉得希孟作画并非无名无款,而是无父无母的一出悲剧”这句话,并不

能得出“让观众了解了希孟作画为何无名无款”的结论,属于无中生

有。[答案]D类型二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题的选项主要从过度推断、因果混乱的角度设置

陷阱,这种题目对考生文意的把握及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更高,思维难度

加大。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据文推断,合理推断。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题的设误两角度设误角度(一)过度推断设误方式命题者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从而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效等,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判定技巧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重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等词语。例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设误方式)读者在鉴赏意境深远的作品时都会

深入其境界,将有可能从中获得感性或理性的升华。[原文]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感受并进入

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有时是自己过去

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宇

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

加光明和智慧的境地。[答案]过度推断。“都会”错误,原文是“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

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

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的境地”,只是有时才会体会到作品的境界。设误角度(二)因果混乱设误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因”;二是强加因果,即把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判定技巧要判断“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阅读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句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注意选项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因此”“之所以”等,注意选项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例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设误方式)(2022全国甲)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

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原文]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

形态,然而通过销熔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

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

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

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答案]“因……所以……”强加因果。“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与“金

银器”的“俗”“反复销熔”不存在因果关系。原文信息“然而通过

销熔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金银器可谓一

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只是谈到通过金银器的“俗”和销熔的办法反复改变样态以传播、跟从时代风尚,并未说到这两个方面

影响了它的传世实物数量。类型三文中概念的理解推定文中的重要概念一般是文章的话题或重要词语,理解概念含义一般是对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判断。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内容,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所特有的属

性。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

品”就是概念“商品”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范围。如“森林包括防护

林、用材林、经济林、能源林、特种用途林”,这就是从外延角度说明

森林的概念。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舞台被巧妙设计成多层同心圆,还原了中国传统画卷的“展卷”过程。

圆环相扣,亦是时空相交。当卷轴在舞台上被缓缓打开,左手拉开了“过

去”的时间线,右手推动着未来的新图景,那转动不息的舞台仿若镌刻民

族记忆的年轮,引领观者踏入时光的循环里。另外,“圆”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剧中,除了舞台上的圆装置,还有视频画面中贯穿全场的明月是圆的,织

卷人手中的竹盘是圆的,制墨人的石磨是圆的……这些偶然,都让剧中

“圆”的寓意越发朦胧而神秘,也越发自然。在舞台装置的启动下,让人

有一种“看一次‘青绿’,启一日中国情”的观后直感,这种精神内涵的

承载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远远大于剧作故事本身,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及以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摘编自《新时代,新气息,新气象——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后》陈伟科,有删改)材料中说“‘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下面解说

不能准确阐释中国文化中“圆”的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

)A.圆有转的意思,俗语称为“圆转”,体现着流动不息的生命精神。B.“圆”即圆通包容,与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中的“和”精神相同。C.“月印万川”是说万千江湖无不映照出圆月之影,能突显现实的圆

满。D.圆为一切生命之源,如同混沌未开之太极,阴阳圆转,化生万物。[技法演示]第一步,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圆’的精神内涵”筛选出这一概念

的信息区间。即“‘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让

我们牢牢记住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及以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

想”。第二步,理解“‘圆’的精神内涵”:(1)概念的内涵,即“揭示中国

艺术生命秘密”“‘圆’的寓意越发朦胧而神秘,也越发自然”“这种

精神内涵的承载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及以

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2)概念的外延,即含有圆且能体现传统文化

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载体。第三步,比对分析选项,确定答案。选项分析A“体现着流动不息的生命精神”对应内涵“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能解说“圆”的精神内涵。B“与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中的‘和’精神相同”对应“圆”的和谐为美的精神内涵。C“能突显现实的圆满”理解错误。原文说“明月是圆的”“让剧中‘圆’的寓意越发朦胧而神秘,也越发自然”。D选项“圆为一切生命之源”“阴阳圆转,化生万物”对应原文信息“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这种精神内涵的承载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能阐释“圆”的精神内涵。[答案]C[技法点拨]文中概念理解推定三步骤

针对讲2:论据与论点的印证分析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

料。运用论据时,要做到精确,不篡改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信息

类文本阅读中常从“(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的角度

设题,选项内容均为文外信息,是根植于文章本身,因文设题。这不仅要求

考生要读懂文本中材料的观点,还要辨明选项材料作为论据能否证明文

本材料的观点,考查更加灵活,更侧重知识的运用。例

(2021新高考适应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二: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

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

魔方),是因为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

是因为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

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

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

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

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

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

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

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

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

“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

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

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

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

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

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

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

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

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

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

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

库瘫痪。(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一群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竟然难以分辨两首写景诗歌中,哪一首是由诗

歌游戏软件所生成的,哪一首是宋代秦观的作品。B.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简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

下一些网络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C.文学中的那些“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字里行间非常微妙,

其复杂性非任何一套代码和逻辑可以穷尽。D.“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药,“武侠”神剧总是秘籍、红

颜、先败后胜,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型化写作。[技法演示]把握观点理解内涵作出判断材料二将人类智能和技术主义

者作对比,列举人类智能中的一

些“大智若愚”的现象,论证人

工智能在文学领域难以取得突

破的观点。A项内涵:软件能创作与人类作

品相媲美的诗歌。不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

点。B项内涵:软件可以参与网络文

学作品创作。不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

点。C项内涵:人的智慧是机器无法

仿制的,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局限

性。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

点。D项内涵:软件能参与类型化文

学作品创作。不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

点。[答案]C[技法点拨]辨析论据与论点的对应关系三步骤

关键能力2解答简答题主观简答题的命题角度灵活而有开放性,即题目往往是依据材料的

文体特色和关键信息而灵活命制。不论怎样命题,随“文”命题的思路不会变,立足“信息类文本阅读”的

功能定位不会变。针对讲1:分析行文思路与行文技巧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对象主要有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在熟悉

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一定要学会分析行文思路

和行文技巧,因为在近两年新高考试题中,此类题目属于考查重点。解答

此类题目,需要考生从文体角度对文章进行细心的解读,明确观点,明晰支

撑材料,明白行文过程和方法,等等。类型一分析行文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来体现的,只有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才能

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例

(2023届广东梅州高级中学入学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二:《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引起一些议

论。有人认为生育是私事,政府任其自然就是。其实,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

产是人类社会的两大支柱,生育从来都是“家国大事”。在甲骨文里,

“帝”字像花蒂之形,蒂落生果,表示有造物之德,可见政府的首要职责就

是发展人口。管仲、孟子都提出“国以人为本”的思想,亚当·斯密也认

为,“国家繁荣最关键的因素是其居民数量的增长”。中国古代在人口上一直都“有所作为”,比如唐太宗将人口增长作为考核官吏升降的标准。而古罗马等文明由于不注重人口发展,人口减少,文

明衰微。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国家的生育率(妇女人均生孩数)下降,法国下降最快,

在一战期间,一度低于1.2。战后法国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影响深远,其后

生育率一直高于欧洲其他国家。20世纪70年代欧洲生育率快速下降,而

法国由于有“免疫力”,并且又出台有利于生育的福利政策,生育率在19

95年止跌回升,1995—2016年平均生育率为1.97,而德国、意大利、西班

牙分别只有1.38、1.33、1.28。美国的生育率从1960年的3.65下降到1976年的1.74,卡特总统认识到“美

国家庭出了毛病”,五次召开专门会议商讨制定新的家庭政策。1981年

里根总统上台后,恢复传统生育文化和家庭价值,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口发展的经济政策,生育率上升到1989年的2.01,到2007年还稳定在2.1

2。而欧盟、日本的生育率则从1976年的2.02、1.85下降到2007年的1.5

6、1.34。较高的生育率,奠定了美国现在的经济活力高于日本和欧盟的

人口学基础。人口总量过快减少必然导致结构老化和经济活力的下降。中国65+岁老

人比例将从2015年的10%提高到2030年的18%、2050年的33%。2015年

是1个65+岁老人对应6.9个20~64岁劳动力,一些地区的养老金已开始出

现缺口;而2030年、2050年1个老人只对应3.6个、1.7个劳动力。现在的

年轻人要到七十多岁才能退休,并且只能领到微薄的养老金,养老还离不

开孩子。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国家需要有“顶层设计”,家庭更要有“底层设计”。人口政策上下精细对合,对经济、政治、社会、卫生、文化、教

育、伦理、城市规划等进行改革,让人们愿意生孩子、养得起孩子,最终

走向人口可持续的道路。(摘编自易富贤《人口从来都是“家国大事”》)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技法演示]第一步:分析文本每段的内容。材料二第1段先写“《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生娃是家事也是

国事》,引起一些议论”,第2段接着写“有人认为生育是私事……生育

从来都是‘家国大事’”,因此是由《人民日报》的文章引入,提出“生

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的观点;第3段写中国古代对人口的重视;第4段写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生育率;第5段写美国的生育率;第6段写“人口总

量过快减少必然导致结构老化和经济活力的下降”,举例论证观点;最后

一段写“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国家需要有‘顶层设计’,家庭更要有

‘底层设计’”,提出人口政策调整建议。第二步:根据段落划分层次。从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引出本文观点“生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到证

明这一观点,材料二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第1—2段),提出本文观点。第二层(第3—6段),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证明“生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

这一观点。第三层(第7段),得出结论,提出人口政策调整建议。第三步:添加次序词。根据前两步的梳理,按照“首先……然后……最后……”的模式作答。[答案]先由《人民日报》的文章引入,提出“生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的

观点;然后举例论证观点;最后提出人口政策调整建议。[技法点拨]一、分析行文思路的两大思维角度(一)应注意论点的提出方式及作用1.标题显示论点。作用可概括为“论点旗帜鲜明,让读者一目了然”。2.开头第一句提出论点。作用可概括为“论点的提出开门见山,简洁明

快”。3.由某个故事或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作用可

概括为“论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简明地阐释后提出论点。作用可概括为“论点的提出有理有据,自然

流畅”。5.就所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发问,进而引出中心论点。作用可概括为“论

点的提出更加有力,引发读者的思考”。6.结尾总结出论点。作用可概括为“卒章显志,顺理成章,让人信服”。(二)把握论证思路1.从文章各段内容入手,弄清每一段的意思。面对非完整、摘编类材料,

我们首先要通读全文,圈出每段的关键句,尤其是每段的中心句;然后逐段

概括段意,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从弄清材料与材料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入手。针对本论部分

各段,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质、角度,我们可以搞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和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由

现象到本质,由概念到应用,由总到分,由破到立。3.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借助标明思路、层次的词语和句子。(1)关键词语。①表转折。如:但是。②表并列或递进。如:也、又、而

且。③表分类分层。如:首先、其次。④表举例。如:例如。⑤表年代。

⑥表归结。如:总之、综上所述。(2)关键句子。主要是论点句、论据句,以及揭示脉络层次的过渡句等。二、分析行文思路三步骤类型二分析行文技巧文类不同,行文技巧也就不同。此处所说的行文技巧,就论述性文字

而言,是论证方法;就说明性文字而言,是说明方法。例

(2023届广东梅州高级中学入学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本见关键

能力2针对讲1类型一“例”),完成题目。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技法演示]点明论证方法分析表达效果引用论证:第2段中的“管仲、孟子都提出‘国以人为本’的思想,亚当·斯密也认为,‘国家繁荣最关键的因素是其居民数量的增长’”。通过引用论证,有力地证明了生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对比论证:第3段,“唐太宗将人口增长作为考核官吏升降的标准”与“古罗马等文明由于不注重人口发展,人口减少,文明衰微”进行对比。通过唐太宗与古罗马对人口增长的重视与否的对比,说明人口的多寡关涉文明的兴衰。举例论证:第4段法国的生育率和第5段美国的生育率。通过列举生育率的例子,意在证明生育率关涉国家的经济活力。道理论证:第5段卡特总统认识到“美国家庭出了毛病”的名人观点和第6段中“2015年的10%提高到2030年的18%、2050年的33%”的权威数据。通过道理论证,证明了人口总量过快减少必然导致结构老化和经济活力的下降。[答案]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让

论证和说理更有说服力,为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张本。[技法点拨]一、掌握两类行文技巧1.论证方法论证是用严密的分析说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常见的论证

方法有: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2.说明方法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

象更具体,更生动,更能增强说服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两种事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增强说明的形象生动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或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引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等,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谜语、趣事等,增强说明的趣味性。二、分析行文技巧三步骤

针对讲2:信息的整合与比较信息的筛选整合、比较分析主要有两个设题点:一是归纳概括内容

要点;二是比较材料的异同与侧重点。这两个设题点,一种注重信息的整

合,另一种注重信息的比较。答题的角度不同,答题策略也不同。类型一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题是比较传统的考查题型,筛选的信息包括材料

涉及的重要内容,比如特点、意义、原因、结果、措施等。例

(2022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食客说起中华美食之道,往往喜欢引用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

细”八个字。其实,孔子所言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侧重于祭祀时

饮食的态度而非对味道的追求。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烹饪、碓舂、切

肉工艺均相对原始,将“食”做“精”、“脍”做“细”,体现了厨人与

食者严肃真诚的态度。孔子的饮食观背后,是其心怀的礼制。《礼记》

所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大意即是“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

活动”。古代中国对食物的“淡漠”不仅由于食材的积累、交融的缓慢,更在于

儒家对口腹之欲的“打压”。一方面,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

让士大夫阶层往往远离庖厨而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另一方面,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大夫阶层仕途通畅,“学而优则仕”也有

着丰厚的现实回报。至晚在唐代之前,文人对于饮食之事是少有重视

的。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尤其是宴席之风虽有较大发展,但在盛世文治武功的

影响下,士大夫阶层的追求依然在“提笔安天下,马上定乾坤”之中,“烹

羊宰牛”式的盛筵并没有孕育出与之相当的饮食文化。唐代盛极一时

的“烧尾宴”,也只是公卿士大夫的盛宴,远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转折来自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导致读书人与日俱增以至

于仕途门槛抬高,同时武功疲弱又令多少人壮志难酬;从朝廷角度来看,宋

室有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始便鼓励

朝臣“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

了。元朝统一后,汉族士人愈加边缘化。明清易代,朝廷中枢又多为满族垄断,

“学而优则仕”的路途不再畅通无阻,文人的兴趣自然而然愈加转向声

色犬马。如以“小品圣手”名世的张岱,便在《陶庵梦忆》中洋洋自得

地夸口“越中清馋,无过余者”,从北京的苹婆果到台州的江瑶柱,从山西

的天花菜到临海的枕头瓜,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美食竟尝了个遍。又如

戏曲大家李渔,一边醉心于梨园之乐,一边也不忘鲜衣美食这一类“家居

有事”,并在理论巨著《闲情偶寄》中加入“饮馔”一部,系统阐述其

“存原味、求真趣”的饮食美学思想与“宗自然、尊鲜味”的饮食文

化观念。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饮食之人”不再被轻贱,于是一大批美食家在清

代前半叶应运而生,在这一背景下,“食圣”袁枚登场了。袁枚在《与薛寿鱼书》中公然提出“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

朽也。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而他自己则将饮食之

道视为堪与周公孔子之为相媲美的事业,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地“每食于

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认为诗应直抒心灵,表达真意,这一主张也

融合到了饮食中:他认为在烹饪之前要了解食材、尊重物性,注意食材间

的搭配和时间把握;他反对铺张浪费,提出“肴佳原不在钱多”,食材之美

更在于物尽其用;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

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他强调烹饪理论的重要性,以为中国烹法完全依厨人经验不利于传承,为了给后世食客厨人确立典范,又煞费苦心撰写

出了《随园食单》——这部南北美食集大成之作,再一次为中华美食的

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随园食单》之前,中国历代亦不乏饮食著作,但关于制法的记述往往过

于简略,如隋代《食经》、唐代《烧尾宴食单》之类甚至流于“报菜

名”。宋元以降,饮食著作的烹饪方法逐渐明晰,但亦停留在“形而下”

的层次。而《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

如“须知单”“戒单”中梳理了物性、作料、洗刷、调剂、搭配、火

候、器具、上菜等方方面面,“上菜须知”中的“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

者宜先,薄者宜后”等,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

排。在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之后,中国饮食文化从“形而上”的思想层

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之后的百余年里,帮口菜渐渐发达,“四大菜系”

“八大菜系”逐渐成形。(摘编自江隐龙《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概括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技法演示]第一步:审读题目,明确要求,定区间。审读题目,抓住关键信息,根据

题干关键信息“饮食文化”“发展的原因”明确答题的方向;然后确定

信息区间,即1、3、4、5、9、10段。第二步:根据信息区间,找对应点,别遗漏。第4段“转折来自两宋……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第5段“元朝统

一后……在理论巨著《闲情偶寄》中加入‘饮馔’一部……”可知,中

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与士人的兴趣转移有关,从两宋开始士人的兴趣从

仕途慢慢转向饮食,士人品味美食,阐述饮食美学思想和饮食文化观念,促

进饮食发展。第1段“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烹饪、碓舂、切肉工艺均相对原始…

…”、第3段“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尤其是宴席之风虽有较大发展……远

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第9段“宋元以降……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

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可知,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与中华饮食

有着历史悠久,明清时代饮食技术发展有关。第9、10段“宋元以降……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在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之后,中国饮食文化从‘形而

上’的思想层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知,由长期的实践经验发展

成系统的理论也是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第三步:整合信息,分条梳理,规范答。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中华饮食文化得

到发展的原因,分三点作答即可。[答案]①士人:兴趣从仕途转向饮食,促进饮食发展。②技术:中华饮食历

史悠久,明清时代饮食技术得到大发展。③理论:长期的实践经验发展成

系统理论。[技法点拨]归纳概括内容要点题解题三步骤第一步:审读题目,明确要求,定区间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即概括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要点。只有这样,才能锁定相关信息的区间,为准确答题做好准备。第二步:根据信息区间,找对应点,别遗漏①无论是全文还是局部,都要胸有全文,要总观全文,理清思路,结合主旨,归纳出要点;②要善于抓住揭示观点的关键句,如中心句;③要弄懂句与句、段与层、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抓住各部分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第三步:整合信息,分条梳理,规范答①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把获取的信息要点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②一定要重组句子,不要照抄原文;③有多个要点时力求概括的角度(对象)准而全,句式尽量相近、一致。类型二比较材料的异同与侧重点非连续性文本虽多则材料的主题统一,但各则材料的侧重点各异。比较

材料异同题就是要扣住这“同”中之“异”,或要求比较“事实”异同,

或要求比较“观点”异同,考查角度虽异,但其解题流程相同。题干中一

般有“角度”“侧重点”“异同”“比较”等字眼。例

(2021广东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中医药的传统是什么,我想大概有这么几条。第一,中医的传统不是疾病

医学。第二,中医不是物质科学。第三,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中医关

心的是从哪里寻找健康的钥匙。同样的“治病必求于本”这几个字,在

西医看来,着眼点在于对象性思维的“病”,问的是“病从何来”;而中医

提这个问题时重点在意向性思维的“治”上,问的是“治向何去”。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东西方对“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西方

的“本”是指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对本质的认识,是知识论,是科

学。是什么科学观呢?是物质世界范围内的认识论知识论的科学观。文

艺复兴五百年来,它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中医不是这样提问题的。它首先提出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什么是“药”、什么是“毒”,

强调识别“利害药毒”的能力和取舍标准。其次,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医

师的责任是“聚毒药以供医事”,是把“毒”转化为“药”,把“害”转

化为“利”,帮助人们养生、保健、治病。再次,医学与医生有三等,上医

医未病之病,对象是生命、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对象是“健”,任务是

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对象是病。我们的误区就在这个地方。一百年来,

我们中医就努力地去走这最后的一条路。现代医学的科学化过程中要求的是对靶点的直接对抗,是对生命现象的

抑制和阻断,广义地说,是“抗生”的,而我们在理论上又要求“卫生”和

“养生”,这是矛盾的。中医的优势和学术本质,第一是“人”,第二是

“生”。“生”是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认为人们应该“赞天地之化育”,追求的目标是“天人合德”,也就是“你活我也活”,人要活,细菌

病毒也要让它活,这就是生态,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

于生长之门”。气度要有这么大。只有有了这么大的气度,才能把周围

环境中的因素转化为有利于“生”的因素。所以中医学的传统起码要

回到《汉书·艺文志》,即“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所以中医药是为人类

生命的健康、发展、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你非要扭转它,就

变成两码事了。我的老师一九五九年临终前就说过:“欲求融合,必先求

我之卓然自立。”展开来说,就是欲求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必先求

中医学自我的卓然自立。(摘编自陆广莘等《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材料二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

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等学说,以及诊法、预防、养

生等内容。它融合了哲学思想、医疗保健、植物学等多种科学的思想,

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但是,中医药在现实中处在边缘地位

和附属局面。要摆脱这一现状首要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

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还要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使百姓从内心接

受中医药。想要培养中医药的支持者,应该以中医药自身的内容特点为立足点,以中

小学为切入点开始启蒙教育,让传统中医药的种子在学生们的意识中生

根发芽。下面对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医药的推广和发

展做出一些贡献。首先,选择适合青少年的内容。中医药内容多而复杂,有些知识晦涩难懂,

不适合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学习,他们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而且不易引起他

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如可以选

择中药的炮制、中药香囊制作以及常用中药饮片识别等内容。然后改

变往日直叙式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更直

观地了解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适应证等相关知识。这样既可提

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他们对中草药的认识和理解,并加深他们

对中药的记忆。例如在课堂上将中药山楂炮制品与生品煮水,让学生口

尝并对其酸性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炮制的作用。其次,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医药。通过建立“模拟中药房”,使青少年了解

中药储存和归类方式。在手摸口尝中,让青少年找草药、识草药、认草药,同时教授他们一些辨识药材真伪的方法,让他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去。这样可以对中医药的延续与传承起到正面作用,也为他们今后掌握

更多的中药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学习这些知识,即使他们将来不做医

生,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中医药更贴近人民群众的

生活。(摘编自薛海萍等《浅谈中医药走进中小学的意义》)就中医的出路问题,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的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技法演示]第一步:审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就中医的出路问题”指明了答题话题,“重点不同”明确了要答出不同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提出了答

题要求。第二步:依要求,筛选有效信息。材料一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医药必须

坚持传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材料二则侧重于从措施上分析摆脱中医药困境的路径,并就此提出两项

措施。第三步:巧归纳,分层规范作答。根据要求,从认知层面和措施层面作答。[答案]材料一着重从认知层面分析,认为在西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下,中医学要卓然自立,需坚持“天人合德”的传统。材料二着重从措施层面分析,提出两条措施,一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

和以现代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二是加大中医药宣传的力度,重点阐释后者。针对讲3:观点评价与情境探究观点评价与情境探究题是近年来信息类文本阅读的一种新命题形

式,既考查学生对文本观点的理解,又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以备受推崇。观点评价与情境探究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所给的材

料是一种观点,要求结合文本谈具体看法;二是所给的材料是具体材料,要

求运用文本观点分析,这时就变成了观点与例证的关系。其实,说到底,仍

然是考查学生对文本观点的把握与分析能力。因此,真正读懂全文,准确

把握文本的观点,仍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基础。类型一评价文本的观点与倾向例

(2021新高考适应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

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

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

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

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

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

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

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

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

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

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

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

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

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

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

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

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

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

“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

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

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

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

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材料二:(文本见关键能力1针对讲2“例”)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

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技法演示]第一步,准确审题。“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

二截然相反”是问题情境;“结合材料”说明答题时要结合文本作答;

“你是否同意”“谈谈你的看法”表明题目具有开放性。第二步,明确观点。题干问是否同意有人所持的观点,作答时要么明确

“同意”,要么明确“不同意”,不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第三步,陈述理由。如果回答“同意”,可重点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待人工智能的不同态

度体现在哪里。材料一采用了“总分”结构,从人工智能对人类的近

期、远期和终极威胁来分析“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

认为需要善用底线思维来对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度悲观。材料二阐述

人工智能的缺陷和人类智能的卓越,认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

能力,这是机器人无法比拟的,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态度乐观。

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可以说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

然相反。如果回答“不同意”,可重点分析题干中所给观点的不合理之处。材料

一和材料二所关注的人工智能的具体领域是不同的:材料一讨论的是工

业人工智能、军用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领域的人工智能,材料二讨论的是文学领域的人工智能。因为关注领域不同,即使两者态度有所不同,也

不构成截然相反的关系。如果说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

料二截然相反,则失之偏颇。[答案](示例1)同意。①材料一是悲观的,认为人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威胁,在对待人工智能的

问题上,必须树立底线思维;②材料二是乐观的,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面

超越人类,人类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是机器人无法比拟的。(示例2)不同意。①两者关注的领域不同,材料一讨论的是科技发展领域的人工智能,材料

二讨论的是文学创作领域的人工智能;②因为关注领域不同,即使两者态

度有所不同,也不构成截然相反的关系。[技法点拨]准确理解观点的四个角度1.理解观点语句。论述类文本中的观点句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

段落的中心句等,考生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分析、理解这些语句表达的意

思以及与作者观点态度的关系。2.理解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用来论证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论据,理解事

实论据,能够帮助考生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3.理解引用语句。论述类文本中使用引用手法的语句多是用来证明作者

观点的,考生要重点理解。4.理解标志语句。这里的标志语句指的是使用标志性词语(如“认为”

“以为”“感到”等)的句子,这些语句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考

生要注意把握。类型二观点迁移运用例

(2023届湖南九校入学摸底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

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

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

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

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协调

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

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

因。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

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

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

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

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

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

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

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

‘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白居易在《策林·采诗》中建议:“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

政,通其上下之情。”这一观点在古代诗人中很有代表性。请结合材料

一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技法演示]步骤一:审准题干,明确答题要求。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观点分析实际

问题的能力。白居易的“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

下之情”这一观点,指出了答题的内容;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观

点加以分析”,明确了答题的区间。步骤二:精研题文,找准题文契合点。首先明确白居易这一观点意思,即白

居易此句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

积极作用。然后找准题文契合点,根据原文“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

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

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

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

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

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可知政治的本质是协调人际关系,政治的作用亦然,

这就与诗歌发生了密切的关系,这一观点与“通其上下之情”有关。根据原文“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

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

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可知诗歌与政治密切相关,可证明

“察其得失之政”。步骤三:分析材料,学用答题模式。文本观点+结合材料分析。[答案]白居易此句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补察时政”“泄导人

情”的积极作用;政治的本质是协调人际关系,政治的作用亦然,这就与诗

歌发生了密切的关系;诗歌与政治密切相关。[技法点拨]观点迁移运用题解题三步骤步骤一:审准题干,明确答题要求信息类文本的阅读,本身就重在信息获取的过程,答案就在文中找,不能凭空去想象。虽然观点迁移运用的题目的表述内容是文章之外的内容,但我们一定要从题目中准确把握住题目到底想考查我们对文章哪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因此审清题目要求十分重要。步骤二:精研题文,找准题文契合点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对文本观点和所给材料都能理解、把握的基础上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有时文本观点很多,不确定哪一种观点最能统率所给材料,因此要先找准材料所对应的文本观点。步骤三:分析材料,学用答题模式要准确分析题目所给的材料,并与文本观点联系起来,认真分析运用,解决问题。答题模式为“文本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具体地说就是先亮出

题目材料对应的文本观点,再根据观点对题目材料进行分析。分析时应注意与文本观点的对应与一致,并注意层次性。针对练1:解答选择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门阀士族以其世袭的阶层地位为荣,世俗地主则以官爵为荣。这两个阶

级对自然、农村、下层人民的态度并不完全一样。不同于少数门阀贵

族,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常常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地方而京城,

由乡村而城市。这样,丘山溪壑、野店村居倒成了他们的荣华富贵的一

种心理需要的补充和替换,一种情感上的回忆和追求,从而对这个阶层具

有某种普遍的意义。除去技术因素不计外,这也正是为何山水画不成熟

于庄园经济盛行的六朝,却反而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的缘

关键能力针对练故。这正如欧洲风景画不成熟于中世纪成熟于资本主义阶段一样。中

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这个阶层不像门阀贵族与下层人民那样等级森严、隔绝严厉,这种社会阶层的特征也相

当清晰地折射在中国山水画上: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

成为它的基本音调。即使点缀着负薪的樵夫、泛舟的渔夫,这也依然只

是一幅掩盖了人间各种痛苦和不幸,懒洋洋、慢悠悠的自然经济下农村

的理想图画。(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文中概念的理解推定)下列题画诗,与材料画线句中的“基本音调”最契

合的一项是

(

)A.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满面风霜尘土气,山妻相对有牛衣。B.羡尔无知野性真,乱搔蓬发笑看人。闲冲暮雨骑牛去,肯问中兴社稷臣。C.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D.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答案

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现今,在互联网引领的时代下,各种思想意识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

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单一或相对简单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已经不

能满足这种社会环境下时代的发展。口述历史就是通过收集和使用口

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

笔录、录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

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就其基本的科学属性而言,口述历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就其科学性质

来讲,口述历史首先是一种科学方法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口述历史是以普通人为主体的,不同以往的历史学论著更多的是关于权力精英的声音。口述历史不仅以真

实的历史方式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而且为历史研究本身开辟了新

的领域,同时也使得有关历史的“声音”日趋多元和逼真。口述历史的

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日益多样化。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音像

技术的进步,在搁置了几千年之后,口述历史复兴于20世纪中期。此外,口

述历史功能是多元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