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红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红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红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红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的一次演讲》课前导入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猜人下面这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读诗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闻一多(1899—1946)作者简介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即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当天被特务暗杀。文体知识-新月派

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成立于1923年,活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

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每节诗的行数相同,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时期特点代表诗人代表作内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诗的“尝试”胡适等胡适《尝试集》等废除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20年代新诗的奠基与开创郭沫若等郭沫若《女神》等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30年代新诗的规范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戴望舒《雨巷》等二三十年代大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形态和精神风貌,时代的一面镜子40年代新诗的成熟与深化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三四十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和中国社会变迁与民族情绪的“吹号者”文体知识-新月派红烛闻一多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5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从美国归来后,他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高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任务活动一整体把握,理清结构思考1:速读全诗,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节数内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九节对红烛之色的赞颂;对红烛自我燃烧的困惑;对红烛的了悟;对红烛的激励;对红烛的感伤;对红烛的慰藉;对红烛的肯定和期望,卒章显志。解释红烛的奉献精神对红烛的彻悟;任务活动二抓住意象,品画面美文艺评论中总能看到一个术语,叫“意象解构”,它指的是诗人经常将一个完整的意象,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来表情达意。如“丁香”在戴望舒的笔下,就被分解成“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颜色、味道、气质三个部分。请大家找出“红烛”这个意象在闻一多的诗中主要被解构成了哪几个部分,不同的部分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红色象征:红心、赤诚、热烈、忠诚。光象征牺牲自我、拯救世人的理想信念。象征着为了拯救世人,而主动自我牺牲后还能培育出花果的脂膏。色光灰象征手法泪象征着因拯救祖国、拯救世人的理想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着急焦虑之情。任务活动三锤炼语言,曲径探幽品鉴诗词的语言,鉴赏诗歌之美,品鉴诗人之情1.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文本研读第一小节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化身。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3.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不误,不误”采用反复的手法,是对先前认识进行了彻底的自我反对。否定语气更加强烈。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燃烧自己,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诗人这一认识的转变,体现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可贵。反映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探索社会道路中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4.怎样理解第4节“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这句话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诗人用“烧破”“烧沸”“救出”“捣破”几个动词,表明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表现诗人的历史使命感。5.读诗歌5-7节,怎样理解“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象征着反动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体现了诗人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但因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世人痛哭流涕的感情。第八九小节深情呼唤

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卒章显志,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内容研读四扬三抑第1节:赞叹红烛的“红”——扬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第2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抑第3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扬第4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抑第5-7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扬第8节:掂量灰心与创造的份量——抑第9节:红烛精神的总结——扬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