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废弃陶粒配置抗渗降噪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污水处理废弃陶粒配置抗渗降噪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污水处理废弃陶粒配置抗渗降噪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污水处理废弃陶粒配置抗渗降噪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污水处理废弃陶粒配置抗渗降噪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CASMEXXXXX—2024污水处理废弃陶粒配置抗渗降噪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污水处理废弃陶粒配置抗渗降噪自密实混凝土(以下简称“混凝土”)的材料与设备、混凝土性能、混凝土混合比设计、生产和运输、施工、质量检验。本文件适用于污水处理废弃陶粒配置抗渗降噪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0171—2016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4902—2012预拌混凝土GB/T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26408混凝土搅拌运输车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9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JGJ/T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附条文说明)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附条文说明)JGJ/T10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93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DL/T5100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concrete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无需外力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并充满模板空间的混凝土。3.22T/CASMEXXXXX—2024水粉比gouacheratio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拌合水与粉体的体积之比。3.3粉体powder混凝土原材料中水泥、掺合料和骨料中粒径小于0.08mm的颗粒。3.4填充性filling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在无需振捣的情况下,能均匀密实成型的性能。3.5间隙通过性gappassability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均匀通过狭窄间隙的性能。3.6抗离析性segregationresistance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中各种组分保持均匀分散的性能。3.7坍落扩展度slumppropagation自坍落度筒提起至混凝土拌合物停止流动后,测量坍落扩展面最大直径和与最大直径呈垂直方向的直径的平均值。3.8扩展时间(T500)extensiontime用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坍落扩展度时,自坍落度筒提起开始计时,至拌合物坍落扩展面直径达到3.9J环扩展度J-ringextensibilityJ环扩展度试验中,拌合物停止流动后,扩展面的最大直径和与最大直径呈垂直方向的直径的平均值。3.10离析率segregationrate标准法筛析试验中,拌合物静置规定时间后,流过公称直径为5mm的方孔筛的浆体质量与混凝土质量的比例。3T/CASMEXXXXX—20244材料和设备4.1水泥4.1.1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规格型号为P.O42.5。4.1.2水泥的技术要求为比重3:1,初凝时间大于45min,终凝时间小于12h,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175的规定。4.2掺合料4.2.1宜选用硅粉,规格型号为93U微硅粉。4.2.2硅粉的技术要求为二氧化硅(质量分数)≥90%,总碱量≤1.5,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8736的规定。4.3细骨料4.3.1宜选用机制砂,规格型号为4.75mm。4.3.2机制砂的技术要求为细度模数2.3~3.0,石粉含量3%~8%,针片状≤8%,含水量3%~5%。4.4粗骨料4.4.1选用污水处理废弃陶粒。规格型号为5mm~20mm的连续级配陶粒4.4.2陶粒的技术要求为表观密度Ps=1720kg/m3,粒径为5mm~20mm,1h吸水率为4.3%,筒压强度等级为5.2MPa,软化系数为0.951。4.5外加剂4.5.1宜选用高性能减水剂,规格型号为SMS聚羧酸减水剂。4.5.2减水剂的技术要求为减水率25%~35%,泌水率比≤20%,坍落度增加值>100mm,含气量2.0%~5.0%,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DL/T5100的规定。4.6水混凝土的拌合用水和养护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4.7生产设备搅拌混凝土时,宜选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4.8施工质量检测设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配备经纬仪、水准仪、坡度尺、米尺等设备,用于施工质量检测。5混凝土性能5.1混凝土拌合物除应满足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对凝结时间、黏聚性和保水性等的要求外,还应满足自密实性能的要求。5.2混凝土拌合物的自密实性能及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4T/CASMEXXXXX—2024表1自密实性能及要求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mm注:当抗离析性试验结果有争议时,以离析5.3不同性能等级的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应按表2的规定。表2不同性能等级的混凝土的应用范围6混凝土混合比设计6.1一般规定6.1.1自密实混凝土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施工工艺以及环境因素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应在综合考虑混凝土自密实性能、强度、耐久性以及其他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计算初始配合比,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得出满足自密实性能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经强度、耐久性复核得到设计配合比。5T/CASMEXXXXX—20246.1.2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采用绝对体积法。自密实混凝土水胶比宜小于0.45,胶凝材料用量宜控制在400kg/m3~550kg/m3。6.1.3自密实混凝土宜采用通过增加粉体材料的方法适当增加浆体体积,也可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法来改善浆体的黏聚性和流动性。6.1.4钢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采取减少收缩的措施。6.2配合比计算6.2.1配合比设计应确定拌合物中粗骨料体积、砂浆中砂的体积分数、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矿物掺合料的比例等参数。6.2.2粗骨料质量可根据粗骨料绝对体积vg和表观密度pg按下式计算:mg=vg×pg式中:mg—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粗骨料的质量(kgvg—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绝对体积(m3p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6.2.3混凝土每立方米粗骨料体积建议值为0.35。6.2.4粒径5mm~10mm和粒径10mm~20mm的陶粒按1:2分配。6.2.5砂浆体积vmo可按下式计算:vmo=1−vg式中:vmo—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砂浆的体积(m3)。6.2.6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砂的绝对体积vS和砂质量mS,可根据砂浆体积vmo及砂浆中砂的体积分数砂的表观密度pS,按下列公式计算:vS=vmo×ΦSmS=vS×pS式中:vS—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砂的绝对体积(m3ΦS—砂浆中砂的体积分数;mS—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砂的质量(kgpS—砂的表观密度(kg/m3)。6.2.7砂浆中砂的用量宜控制在40%~60%。6.2.8浆体体积vp可按下式计算:vp=vmo−vS式中:vp—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砂浆的体积(m3)。6.2.9胶凝材料的密度可根据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的相对含量及各自的密度,按下式计算:式中:pb—胶凝材料的密度(kg/m3β—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的质量分数;pm—矿物掺合料的密度(kg/m3pc—水泥的密度(kg/m3)6.2.10微硅粉掺量宜控制在8%~12%。6.2.11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可按JGJ55相关规定进行计算。6.2.12当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60时,水胶比W/B可按下列要求确定:a)根据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应通过建立的水胶比与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关系式计算得到水胶6T/CASMEXXXXX—2024b)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按下式计算: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ce—水泥的28d实测抗压强度(MPa);β—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的质量分数;Y—矿物掺合料的胶凝系数。6.2.13混凝土的水胶比宜小于0.45。6.2.14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质量mb可根据自密实混凝土中的浆体体积vp,由胶凝材料的密度Pb、水胶比W/B等参数,按下式计算:式中:v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引人空气的体积;Pw—拌合水的密度,取1000kg/m36.2.15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水的质量mw可根据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mb,以及水胶比W/B,按下式计算:mw=mb×WB)6.2.16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mc和矿物掺合料的质量mm可根据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质量mb和胶凝材料中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分数β,按下列公式计算:mm=mb×βmc=mb−mm6.2.17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外加剂的质量mca应按下式计算:mca=mb×α式中:mca—每立方自密实混凝土中外加剂的质量(kgα—每立方米自密实混凝土中外加剂掺量占胶凝材料的质量分数。6.2.18减水剂宜控制在0.8%~1.2%。6.3配合比试配6.3.1混凝土试配时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不宜小于25L。6.3.2根据本规程第6.2条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试拌,拌合物性能应同时满足本规程表1的控制指标和至少一项可选指标。当试拌的拌合物性能不能同时满足以上要求时,宜保持水胶比不变,应合理调整胶凝材料用量、外加剂用量、砂的体积分数或更换原材料等,直到符合性能要求,确定出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试拌配合比。6.3.3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强度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至少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试配,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第6.3.2条确定的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3;砂的体积分数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3%;胶凝材料用量和用水量分别根据计算进行调整。三个不同配合比的拌合物性能应符合自密实混凝土要求;b)每个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试件,标准养护28d或设计强度要求的龄期时试压;可同时制作几组试件,按JGJ/T15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标准养护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要求;如有耐久性要求时,尚应制作试件检测相应的耐久性指标;c)根据强度试验结果,宜绘制强度和胶水比的线性关系图或插值法确定大于配制强度对应的胶水比,再计算出相应的胶凝材料用量和用水量进行验证。7T/CASMEXXXXX—20246.4配合比调整与确定6.4.1根据本规程第6.3条得到的试配结果,确定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实际生产时,应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对设计配合比进行调整。拌合物和硬化混凝土性能均应满足相应规定。6.4.2对于应用条件特殊的工程,可对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模拟试验。7生产和运输7.1一般规定7.1.1自密实混凝土生产前应确定详细的生产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7.1.2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与运输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7.2原材料检验与储存7.2.1原材料进场时,供方应按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7.2.2原材料进场后,应进行质量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胶凝材料、外加剂的检验项目与批次应符合GB/T14902的规定;b)粗、细骨料的检验项目与批次应符合JGJ52的规定,其中人工砂检验项目还应包括亚甲蓝(MB)值;c)其他原材料的检验项目和批次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7.2.3原材料储存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及生产厂家分别储存,并应防止受潮和污染;b)掺合料应按品种、质量等级及生产厂家分别储存,并应防止受潮和污染;c)骨料宜采用仓储或带棚堆场储存,不同品种、规格及生产厂家的骨料应分别储存,堆料仓应设有分隔区域;d)外加剂应按品种和生产厂家分别储存,并应采取遮阳、防水等措施。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如有结块现象,经性能检验合格的,应粉碎至全部通过0.3mm方孔筛;液态外加剂应储存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密闭容器内,并应防晒和防冻,使用前应搅拌均匀。如有沉淀等异常现象,应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7.3计量与搅拌7.3.1计量设备应符合GB/T10171—2016中5.5的要求。7.3.2原材料的计量应按质量计,且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水注2:累计计量允许偏差是指每一运输车中各盘混凝土的每种材料计量和的偏差,该项指标仅适用于采用计算机控7.3.3混凝土宜采用集中搅拌方式生产,生产过程应符合GB/T14902—2012中7.4的要求。8T/CASMEXXXXX—20247.3.4生产首盘自密实混凝土前,应用与配合比胶材用量相同的砂浆或混凝土对搅拌设备进行润湿,拌合过程中两盘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时,搅拌设备应采取润湿处理。7.3.5混凝土在试验室搅拌时,拌合时间不宜少于180s,搅拌站(楼)搅拌时,拌合时间不宜少于90s,并应比相同强度等级的非自密实混凝土适当延长。7.3.6生产过程中,每台班应至少检测一次骨料含水率。当骨料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并应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骨料、水用量。7.3.7高温施工时,原材料最高人机温度应符合表4规定,必要时应对原材料采取控制温度措施。表4原材料最高入机温度水7.3.8冬期施工时,宜对拌合水、骨料进行加热。但拌合水温度不宜超过60℃,骨料温度不宜超过40℃,水泥、外加剂、掺合料不得直接加热。7.3.9泵送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所用的轻粗骨料在使用前,宜采用浸水、洒水或加压预湿等措施进行预湿处理。7.4运输7.4.1混凝土运输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符合GB/T26408的要求,并宜采取防晒、防寒、保温等措施。7.4.2运输车在接料前应将车内积水排尽,浇筑完毕后应将搅拌车罐内残留的混凝土清洗干净。7.4.3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搅拌运输车的滚筒应保持匀速转动,速度应控制在3r/min~5r/min,不应向罐内加水。7.4.4运输车从开始接料至卸料完成的时间不宜大于120min,若需要延长卸料时间时,应对拌合物性能进行试验验证。7.4.5卸料前,搅拌运输车罐体应高速旋转20s以上。7.4.6自密实混凝土的供应速度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8施工8.1一般规定8.1.1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工程量、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和进度计划等确定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8.1.2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应进行过程监控,并应根据监控结果调整施工措施。8.1.3混凝土施工应符合GB50666的有关规定。冬期施工时,应符合JGJ/T104的有关规定。8.2模板施工8.2.1模板及其支架设计和施工均应符合GB50666和JGJ162的有关规定。8.2.2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应按下式计算:F=YCH9T/CASMEXXXXX—2024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Y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8.2.3模板应拼装紧密,不得漏浆,应保证构件尺寸、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斜坡面混凝土的外斜坡表面应支设模板;b)混凝土上表面模板应有抗自密实混凝土浮力的措施;c)浇筑形状复杂或封闭模板空间的混凝土时,应在模板上适当位置设置排气孔和浇筑观察口。8.3浇筑8.3.1高温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超过35℃,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不宜超过30℃;冬期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8.3.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符合GB50496的有关规定。8.3.3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混凝土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绝热温升值不宜大于50℃,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8.3.4在降雨、降雪期间,不宜在露天浇筑混凝土。8.3.5浇筑混凝土时,应根据浇筑部位的结构特点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选择机具与浇筑方法,并宜采取防晒、保温等措施。8.3.6浇筑混凝土时,现场应有专人进行监控,当混凝土自密实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加入适量的与原配合比相同成分的外加剂,外加剂掺入后搅拌运输车滚筒应快速旋转,外加剂掺量和旋转搅拌时间应通过试验验证。8.3.7混凝土泵送施工应符合JGJ/T10的有关规定。8.3.8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过程应保持连续性。8.3.9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时,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次层混凝土,同时应减少分层浇筑的次数。8.3.10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8.3.11混凝土浇筑最大水平流动距离应根据施工部位具体要求确定,且不宜超过7m。8.3.12混凝土浇筑布料点的间距应根据拌合物性能和工程特点选择,且不宜大于4m;相邻布料点应均匀卸料;当构件钢筋最小净距小于35mm时,宜缩小布料点的间距,且布料点间距宜通过试验确定。8.3.13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不宜大于5m,当不能满足规定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8.3.14浇筑复杂、配筋密集的混凝上浇筑构件时,可在模板外侧进行敲击、振动,辅助密实。8.3.15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结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a)按设计要求应在钢管内隔板等适当位置设置排气孔,排气孔孔径不宜小于20mm;应采取施工措施防止混凝土倾落时堵塞排气孔;b)混凝土最大倾落高度不应大于9m,倾落高度大于9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等辅助装置进行浇筑;c)混凝土从管底顶升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钢管底部设置进料管,进料管应设止流阀门,止流阀门可在顶升浇筑的混凝土达到终凝后拆除;2)应合理选择顶升浇筑设备,控制混凝土顶升速度,钢管直径不宜小于泵管直径的2倍;3)浇筑完毕30min后观察管顶混凝土的回落下沉情况,应采取措施确保管顶混凝土达到预设的浇筑高度且密实;T/CASMEXXXXX—20244)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大于该构件混凝土开始生产搅拌到顶升结束的时间,混凝土在顶升浇筑过程中应保持所需流动性。d)分多腔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应采用均匀对称浇筑方法。8.3.16自密实混凝土生产预制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自密实混凝土生产预制构件时,浇筑速度不宜太快,不应大于自密实混凝土在自重下的流动速度;b)浇筑采用形状复杂或封闭空间的模板时,在模板上部位置应设置排气孔或采用透气模板;c)预制构件需要短时间脱模时,经后期强度的验证,可采用具有早强功能的外加剂。8.4拆模与养护8.4.1混凝土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GB50666的有关规定。8.4.2制订养护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8.4.3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采用覆盖、蓄水、薄膜保湿、喷涂或涂刷养护剂等养护措施,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8.4.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