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 课件 1 什么是设计;2 设计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设计概论》 课件 1 什么是设计;2 设计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设计概论》 课件 1 什么是设计;2 设计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设计概论》 课件 1 什么是设计;2 设计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设计概论》 课件 1 什么是设计;2 设计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设计概论李立新王文聪编著|第3版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新形态系列教材GAODENGYUANXIAOSHEJILEIZHUANYEXINXINGTAIXILIEJIAOCAI

目录什么是设计01设计的形成与发展02设计的分类03设计的功能与形式04技术与艺术的统一05设计美学06设计管理08信息与数字化设计09交互与体验设计10智能与计算设计11设计新形态12设计程序与方法07设计鉴赏与批评13CONTENTS什么是设计1.1设计:创造生活/1.2设计:适用的艺术/1.3设计的哲学思考01

1.1设计:创造生活1.1.1设计与人类生活1.1.2一切为人而设计1.1.3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1.1.1设计与人类生活“民以食为天”,碗作为每天都要使用的食具,和人类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在我们中国一直延续了一万年。不仅是碗,与之相配套的杯、碟、盘、勺以及壶、罐、瓮、缸,乃至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都直接服务于生活,为人们提供生活的便利。

设计大师索特萨斯提倡设计者要研究生活,只有生活才能最终决定设计。就拿汽车来说吧,人们常说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的普及,为整个社会的人与物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它完全改变了城乡空间环境和社会环境,加速了都市化的实现,使城乡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也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活动和消费习惯。

1.1.2一切为人而设计

一切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人而不是物。美国人体工程学专家查里斯·C.伍德认为设计必须适合人的各方面因素,以便在操作上付出最小代价而求得最高效率。

人与物的关系是一个综合体的相互关系,其中人始终是有目的地操作着物,而物是人的工具,服从于人、执行人的意志。人与物是否协调,决定于物本身是否适应人的特性,而环境总会制约着这种关系。“人—物—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统一体,而人与物的关系是其中心环节。如何有效地为人服务,是人体工程学的主要任务。一切为人而设计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设计活动本身包含着形成社会生活体系的因素。设计必须包括对于社会的综合性的思考,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使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产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使设计更符合人的要求,更有利于人类的社会生活。1979年彼德・欧普斯维克设计的座椅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1.1.3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

从学科的角度看,“艺术设计”可区别于其他设计学科,有明确的、具体的、独立的领域,不同于机械设计、工程设计、网络设计、战役设计、社区设计等,其活动范围限定在人类艺术性的设计方面。从艺术的角度看,又可称作“设计艺术”,可与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戏剧艺术、电影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并列,成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是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设计的性质设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一方面类似理性的科学活动,另一方面又类似于艺术创造活动。01设计的特征02一个好的设计,基本能体现出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设计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设计,基本上包含了需求、筹划、生产、消费四大步骤。03设计的范围04设计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之中,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设计。设计的内涵

1.2设计:适用的艺术1.2.1艺术的母型1.2.2需求与多样化1.2.1艺术的母型

艺术具有三种不同的层次与类别:一是与物质生产联系密切的艺术,如建筑、环艺、服装及各类生活实用品等;二是与其他精神生产领域联系密切的艺术形态,如宗教艺术、科普艺术、教育性艺术等;三是以人的审美愉悦为目的,作为一种特殊精神生产的艺术,如小说、电影、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的三个层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第一层次的艺术为一般生产;第二层次的艺术为特殊生产;第三层次的艺术为特殊精神生产。作为第三层次的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是从第二层次中分化出来的,而第二层次的宗教、认识、教育性艺术是从第一层次中分化出来的。很显然,就第一层次的生活用品设计而言,它是艺术的母体,纯审美艺术和强调精神性的艺术都是从这里转化过来的,这是符合艺术发展变化的客观进程的。艺术的三个层次不存在高低之分,也不存在简单的替代关系,设计不仅是艺术的一个类型,而且也是艺术的母型。1.2.2需求与多样化

需求是发明之母。需求刺激发明活动,人类的创造行为也像伊索寓言“乌鸦喝水”一样,运用造物设计的手段来满足生存上的迫切需要。因此,需求也是设计之母。人的需求具有基本层次的物质需求和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两大类。格罗根认为,在生态系统和商品系统中,各物种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一个物种的消失就会引起其他多个物种的消失,而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开始,就会难以控制。所幸的是,这种过程反过来同样有效,即一个新品的出现会引发其他相关物品的出现。1991年设计的多样性交叉椅英国乡村工匠所用锤子的造型及功能特征

1.3设计的哲学思考1.3.1谁是造物主1.3.2“人化的自然”1.3.3共生的设计观1.3.1谁是造物主

?谁是造物主《圣经》“耶和华创造万物。”《易经》“圣人作而天下睹。”柏拉图(古希腊)“了在现实世界之外,另有一个理念世界”中国古代称呼普通的工艺匠人为“百工”1.3.2“人化的自然”

在仰韶文化时期有一种叫作“尖底瓶”的陶器,是一种实用的提水器。为便于取水,瓶底被设计成尖形;尖底瓶除了具备实用性外,并没有特别的意义。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尖底瓶渐渐地被人遗忘了,可是到了孔子的时代,“尖底瓶”被赋予了一种象征意义,并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不过,这一次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欹”,也称“宥坐”。同一种瓶子却表露出两种不同的人与物的关系:前为“物以致用”,后是“寄物喻人”。这表现出物质向精神的转化,一方面使“物”人格化了,现实与人的实践善与合目的性相关联,对人有利有益有用,具有社会功利的性质;另一方面使“美”对象化了,设计实践与现实真、合规律性相关联,具有感性的美的形式和理性的精神意义。总的来说,这种转化是实现了自然的人化过程。人化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日本名古屋市立现代美术馆,位于底层的下沉式庭园,通过舒展的玻璃幕墙向中庭延续,形成内外交融的共生空间(黑川纪章设计)1.3.3共生的设计观

在现代设计中,最早提出“共生”思想的是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他的“共生的建筑”通过“新陈代谢”运动表达出来,他认为建筑物是社会、自然的一部分,不应是一件不变的艺术品,需经常更换一些可变化的部分,一方面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保持人的特性。同时,这也意味着重新肯定被现代主义建筑抛弃的成分:历史价值、装饰以及地方性,力求取得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共生,并通过体现地方特色来表明不同文化共生的重要性谢谢观看THANKYOU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设计概论李立新王文聪编著|第3版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新形态系列教材GAODENGYUANXIAOSHEJILEIZHUANYEXINXINGTAIXILIEJIAOCAI

目录什么是设计01设计的形成与发展02设计的分类03设计的功能与形式04技术与艺术的统一05设计美学06设计管理08信息与数字化设计09交互与体验设计10智能与计算设计11设计新形态12设计程序与方法07设计鉴赏与批评13CONTENTS设计的形成与发展2.1设计是如何诞生的/2.2设计的历史演变/2.3西方当代设计发展趋向与我们的任务02

2.1设计是如何诞生的2.1.1最初的“设计”意识2.1.2适应性:环境、创造、进化2.1.3由圆到方、由对称到均衡2.1.1最初的“设计”意识

在中国,北京猿人阶段,即距今70万年前,已能有目的地选用

坚硬合适的石材,用多种加工方法打制不同类型的石器,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北京猿人10万件石制品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的石器都选取同一种原料

——砾石。砾石光润、对称、流畅的形式在现代人看来极符合人的视觉尺度,但原始先民

选择砾石是因为它比自然岩石更合用,打制一头形成锋利的尖棱刃口作功能使用,而

保留圆滑的另一头以便手握,正合人的操作使用目的,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

遗存的北京猿人石制品为我们提供了我国打击石片技术的三种主要方法:砸击法、锤击法和碰砧法,其中体现出了北京猿人设计能力的发展。

2.1.2适应性:环境、创造、进化

“适应”的概念不仅符合生物学形式,而且也适合设计学应用。石器作为人类造物的开端,标志着人类文化的重大质变。我们从中可感受到早期人类对他们所处的周围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细微感情,这不仅为高超的技能所证实,也由石器造型形式、线条和纹饰所体现出的表达人类情感的能力所证实。无论是农耕用具还是祭祀品都多少涉及“适应”的概念。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设计的产生、发展应该是暗藏于个体的日常活动之中的,一件器物的诞生是追求社会和经济利益的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良渚文化玉琮2.1.3由圆到方、由对称到均衡

经过二三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从打制到磨制,从粗磕到细琢,从刮挖到钻孔,在一次次的进化变更中,组成一个复杂多样的庞大的“石器家族”,这是一个最古老的设计类型。从“石器家族”中又发展出“玉器家族”来,同时骨器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他如织物也有复杂多变的品类。而在木器系统中又引发出漆器来,从新兴的陶器品的烧制过程中又引发出青铜器来。造物的多样性,标志着中国设计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全面繁荣的时代。复杂多样的形,其实都来自同一个形。(圆形→方形→几何形)石耘田器,良渚文化,器身扁平钝角弧形刃,中为圆孔,可装木柄

2.1.3由圆到方、由对称到均衡

随着造物文化的全面展开,某个时期,某种纹样系列由繁而简、由简而繁、由具象而抽象、由抽象而具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从而构成丰富的多样性

庙底沟鸟纹演变特征鲜明、节奏快、序列完整。通过简单的平移和复合手法,形成二方连续几何纹,给人有节奏的飞动感

2.2设计的历史演变2.2.1传统设计有哪些特征2.2.2工业革命的影响2.2.3从莫里斯到包豪斯2.2.1传统设计有哪些特征

?传统设计的特征01传统设计的手工业生产的特征,这是从设计的生产方式上所作的观察。02传统设计的礼乐化、宗教化的特征,这是从设计的社会角度所作的观察03传统设计的地域性与个体化的特征,这是从设计的文化角度所作的观察04传统设计文化延续与断裂的特征,这是从设计的历史过程所作的观察05传统设计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特征2.2.1传统设计有哪些特征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礼乐之道支配着所有的一切,形成了所谓“礼乐文化”的特殊结构。在西方传统社会里,宗教有独立而迅猛的发展,使西方文化带有强烈的宗教特征,这些都给中西传统设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进入青铜时代后,世界各文明区域如西亚、埃及、中国、印度、希腊的设计艺术在礼乐、宗教上并无严格的区分,都演绎着表现神灵上帝的共同的发展模式,走着一条几乎是趋同的道路。东西方传统设计终于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古希腊时期显示出了各自不同的历史走向,由此奠定了东西方设计文化的基础。古希腊瓶画2.2.1传统设计有哪些特征

在中国,始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文化发展至周,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礼乐之制”,其中包含着对设计器物的种种严格规定,所谓“藏礼于器”就说明了礼乐与设计的关系。经过春秋战国的世变时异,“礼乐”之道深入到世俗民间,汉代之后,衣冠之制凡器百用在礼乐的整合下,一切服务于“礼”合于“道”。“藏礼于器”一直影响了两千多年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

商代青铜器2.2.1传统设计有哪些特征

中外传统设计在早期都能表现出综合性特征,如中国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兽面纹就表现出了人、虎、鸟三者的组合。中国龙的造型:“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是九种动物的综合体。铜镜龙

西亚的斯芬克斯是人面、牛身、鹰翅的组合。巴比伦城门上设计的龙:头似蜥蜴、角似羊、眼似豹、鳞似鱼、前爪似狮、后爪似鹰、尾似蛇,有七种动物的特征巴比伦城门上的龙,彩釉砖浮雕2.2.2工业革命的影响

进入工业化初期,资产阶级在社会经济上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在思想领域,伏尔泰、卢梭等一批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平等、博爱、自由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与当时盛行的古代考古发现结合一起产生出古典复兴主义的设计风格,代表了新生资产阶级形式象征的企图与期望。工业革命以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也是现代设计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1836年英国建筑设计师帕克斯顿设计了位于英国查斯沃斯的一个大型温室,采用玻璃和钢构件,之后他又用同样的材料与手法设计了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俗称水晶宫,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设计作品。

2.2.3从莫里斯到包豪斯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西方设计界完成了从手工艺设计向现代工业化设计的转变,给全世界的艺术设计带来了巨大影响。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明显会发现其中两个设计运动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英国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二是包豪斯现代设计运动。两者在时间上是演进的,但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观念,在手工艺与工业化方面,两者都有各自走向极端的明显的特点,但也有十分相似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提倡艺术与技术的新的结合。1919年,著名建筑师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设计学院—包豪斯,由此而引发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20世纪影响最广、成就最高的设计运动。这一运动完成了设计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因此,了解包豪斯也是理解设计“现代”意识产生的关键。学习艺术设计离不开对包豪斯的了解,而更为重要新艺术运动的首饰设计

2.3西方当代设计发展趋向与我们的任务2.3.1后现代主义与人性化设计2.3.2环境意识与生态设计2.3.3人工智能与智能设计2.3.4目前的问题和任务2.3.1后现代主义与人性化设计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家詹克斯,曾将山崎实在美国圣路易设计的低收入住宅群“普鲁蒂—艾戈”被市政府炸毁的那一瞬间,作为“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的死亡,后现代主义的诞生”时刻。一死一生的说法虽然有些牵强,但也反映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确是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上,开拓出了一个设计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这是设计的延续过程。从设计思想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否定现代主义设计单调的功能主义思想,提倡设计的历史主义、装饰主义和感性、娱乐、含糊的处理手法。这就与现代主义设计特别是国际主义设计冷漠、严峻、理性、单调、缺乏人情味的风格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01设计的历史主义02设计的装饰主义03设计的娱乐主义2.3.2环境意识与生态设计

在我国,工业是环境的最大污染源,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大连海湾因陆源污染致使六处滩涂养殖场关闭,北京官厅水库也因遭污染使北京市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一份宣言,其中指出:“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创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方面获得发表的机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国际社会未来长期共同发展的战略,把减轻地球环境负荷作为共同努力的目标。生态战略包括生态设计和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