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能力提升卷)(解析版)_第1页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能力提升卷)(解析版)_第2页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能力提升卷)(解析版)_第3页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能力提升卷)(解析版)_第4页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能力提升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B卷·能力提升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早在先秦时期,铁犁牛耕已经出现,秦汉以来,又创造了犁壁,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发明的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说明(

)A.南方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农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的束缚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已确立D.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唐朝发明的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反映的就是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南方农业的地位,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了铁犁牛耕,不能说明精耕细作的模式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2.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3至14小时,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这一变化(

)A.有利于优化手工工场的管理B.反映人类劳作方式的重大变革C.表明传统的农业已不复存在D.导致人们逐渐摆脱了体力劳动【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可以看出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劳作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劳作方式的变化,未涉及对手工工场的管理,排除A项;“传统农业不复存在”表述绝对,排除C项;劳作方式的变化,并没有使得人们摆脱体力劳动,排除D项。故选B项。3.如表所示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的管理养牛的.官职。这些官职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曹魏西晋东晋北魏北齐北周驾部驾部郎驾部尚书驾部郎驾部尚书驾部郎中驾部中大太仆太仆卿太仆卿或置或省太仆卿太仆卿太仆卿牧官牧官都尉牧官都尉牧官都尉驼牛都尉驼牛令驼牛令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屐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南北民族交融的促进【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重视养牛,这主要是因为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牛在农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A项;这些官职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南北民族交融的促进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4.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春秋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D.礼乐制度的加强【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诸侯的边界由模糊到清晰,是因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明确了土地的归属,而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是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AD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D项;B项是表现,排除B项。故选C项。5.1870~1913年间,德国的煤灰开采量从3400万吨增至27730万吨,钢产量从17万吨猛增至1832万吨,铁产量从139万吨增至1931万吨。到1913年,德国的钢铁产量比英、法两国钢铁产量的总和还要多,仅次于美国。材料反映出(

)A.统一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B.德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C.德国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D.英法传统殖民强国经济日益衰退【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1870~1913年德国煤炭产量、钢产量得到迅速增长,这反映出当时德国工业化水平的提升,D项正确;单凭材料信息得不出德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德国统一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德国经济发展,据此不能得出英法两国经济衰退,当时英法只是经济发展速度不如德国,并不是经济衰退,排除C项。故选C项。6.1873年英国发生的绿济危机,使澳大利亚、爪哇、巴西、中国和日本都遭到了打击,纽约股票行情的剧变,转眼便波及斯德哥尔摩、敖德萨、新加坡等地。商品积压、市场紧缩竟像瘟疫般漂洋过海传播到最遥远的城市和农村。这反映了当时(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主要侵略方式B.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态势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遭到了冲击D.西方殖民国家加紧对殖民地扩张【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英国经济危机波及澳大利亚、巴西等地;纽约行情的剧变,波及新加坡等地,这说明在19世纪中期,世界各地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整体化态势,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资本输出成为列强的主要侵略方式,排除A项;C、D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项。7.在近代,“英国资产阶级衣着简朴,颜色平淡,大家都差不多,这样他们就鼓励了纺织工业成批生产:在法国,人们对于一般的大众消费品不屑一顾,衣着追求稀奇古怪、色泽鲜艳,尽可能是一人一样。”法国人的这种消费观念(

)A.提升了法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B.强化了法国的民族主义意识C.使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更加狭窄D.不利于法国工业革命的推进【答案】D【解析】法国人“对于一般的大众消费品不屑一顾,衣着追求稀奇古怪、色泽鲜艳,尽可能是一人一样”,这就限制了工业品的大批量生产,从而使大量的非熟练工人无法进入工厂,工厂规模扩大受到限制,中小企业在法国近代始终占主要地位,延缓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进程,D项正确,排除AC项;材料并未涉及法国民族主义意识的强化问题,排除B项。故选D项。8.英国历史上的图书馆,用户需要支付费用,要求图书馆降格到“贫民阶层”的呼声与日俱增。1850年,经过改革派和激进派议员的努力,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教育、休闲的需求B.英国议会的立法保障C.工人阶级文化水平提升D.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公共图书馆的设立有助于民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所以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政府之所以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是为了迎合工业革命发展对于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而非民众教育和休闲的需要,排除A项;立法保障是条件,工人阶级文化水平提升是结果,都不是原因,排除BC项。故选D项。9.米歇尔·波德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中说:“由1873年经济危机所开启的、并一直持续到1895年的‘大萧条’,既开启了工业资本主义的第二阶段,又开启了帝国主义时代。”这说明19世纪末(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呈现不平衡性B.经济危机促使了资本主义发展C.资本主义国家危机中蕴含着发展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殖民扩张【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73-1895年的经济危机和大萧条在一定程度上促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私人垄断阶段,加快了瓜分世界的步伐,繁荣与危机并存,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加剧的信息,排除A项;1873年经济危机既开启了工业资本主义的第二阶段,又开启了帝国主义时代,BD项都体现了材料的一部分信息,不够全面,排除BD项。故选C项。10.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见(

)A.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B.科技革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演变C.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D.科技革命影响认识世界的视角【答案】C【解析】由材料“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可知科技革命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C项正确;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科技革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演变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三次科技革命对各大国的综合国力的影响,不是认识世界的视角,排除D项。故选C项。11.下面是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中西方在城市化上的差异主要表明(

)国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48%52%法国(1851年)约360075%25%中国(1851年)约4320089%11%A.在城市化上,工业文明明显优于农业文明B.中西方在城市化上,走上了明显不同的道路C.在城市化上,西方是主动的,中国是被动的D.中西方农村人口对城市化的态度不同【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9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西方国家,这主要表明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A项正确;表格反映不出中西方所走城市化的道路,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在城市化上,西方是主动的,中国是被动的,排除C项;题干强调在城市化上,工业文明明显优于农业文明,没有体现中西方农村人口对城市化的态度不同,排除D项。故选A项。12.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陆续设置了济贫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负责解决城市住房短缺、贫民窟密布、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此外还兴建了商店、公园、仓库、车站等公共设施。这表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B.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注重“以人为本”C.工业化进程中城市问题日益突出D.城市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英国政府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设置济贫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去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并建立各种公共措施,这说明英国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注重“以人为本”,不是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政府去解决城市化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的重点是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注重“以人为本”,不是城市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排除D项。故选B项。13.爱因斯坦晚年写道:“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从象佛陀、摩西以及耶稣这样的伟人身上得到的教益,就我来说要比所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建设性的见解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此话的主旨是(

)A.现代科技是抵制宗教迷信的武器B.古人的智慧是崇尚道德C.具备高尚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前提D.反思科技对人类的作用【答案】D【解析】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造福人类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错误利用科技进步,残害人类、破坏人类文明的事件屡见不鲜。爱因斯坦所想、所思、所写实际上是反思科技对人类的作用,D项正确;ABC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D项。14.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政府则在80年代提出“科技立国”口号。这些计划或战略的提出(

)A.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歧严重B.源于西方阵营对苏联挑战的回应C.助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持续发展D.促成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及“科技立国”体现的是各国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均有助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苏联的挑战无关,排除B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5.由于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发达的大众传媒,为人们关心了解和监督政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间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这体现了(

)A.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B.公民的政治生活不会受空间的制约C.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大众传媒发达【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现代通讯、传媒和交通工具的发展,方便人们了解政治、参与政治,这说明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使地域因素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减小,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间的制约,而不是完全不受制约,故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现代通讯、传媒和交通工具与公民政治生活的关系,并未突出通讯和传媒的发达,故排除D。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1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一向富有,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今日旅行家有关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允许的发展程度。……若易以其他法律与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与位置可允许的程度(即财富增长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的多。”——(英)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但此后,(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请回答(1)你是否同意亚当•斯密的“停滞”论,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由。(6分)(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及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的借鉴。(8分)【答案】(1)同意: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八股取士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外交流,落后于世界。不同意:农耕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原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借鉴,依法治污;调整能源结构;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解析】(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如果同意他的观点,可以从经济制度如闭关锁国、重农抑商以及考试制度如八股取士的消极性的角度分析;如果不同意,可以从小农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以及商业获得发展的角度分析。(2)不同,根据数据比较可知,英国城市化发展远远高于法、俄、美等国。原因,紧扣时代特征,从19世纪前期英法俄美四国的社会背景及典型事件的角度分析,如英国发生了圈地运动、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国的小农经济盛行、俄国1861年才废除农奴制、美国1862年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等,联系到具体的典型事例来回答就能“论从史出”了。(3)原因,根据材料三“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归纳;借鉴,根据材料三“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回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中国欧美1750—1850年“康乾盛世”下农耕文明到达顶峰;手工工场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依然零星稀疏。清朝的“闭关锁国”态势,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只保留广州一口通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中国卷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民族危机加剧。珍妮机问世,揭开工业革命序幕;阿克莱特设立水力纺纱厂标志机器大工厂制度诞生。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发展。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厂”,加紧对外扩张;工业革命成果开始在欧美各国推广。1850—1900年洋务运动开始,先后创办军用和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在沿海通商口岸出现。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出现实业救国思潮,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电器和内燃机的问世和使用,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国和德国成为新的工业革命中心。垄断组织现,推动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狂潮。1901—20世纪40年代辛亥革命民国建立,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推行“法币改革”、“国民经济建设动”,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发展。抗战中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摧残破坏,解放战争中陷入困境。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美国出现“柯立芝繁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提出。二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加大对经济的干预。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以经济近代化的视角,并结合近代中外历史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观点,予以说明。(说明:可以选取中国、欧美或者中外相关的历史信息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3分)【答案】示例:政治制度影响了中、英两国经济近代化开端的方式。论述:18世纪晚期,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交锋下,中国战败,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发展西本主义的原科地和市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主动开始经济近代化,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中国则是被迫开始了经济近代化。政治制度影响了中、英两国经济近代化开端的方式。【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首先从途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到1750年到20世纪40年代,中外的经济发展状况。以经济近代化的视角,可以提炼出若干论点,可以以中国近代化是被迫的,西方经济近代化的背景,中外经济近代化的过程,经济近代化的影响以及启示等方面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28年,诗人蒲柏将泰晤士河描绘成“银色的洪流”。19世纪的一位伦敦码头工人曾说过“泰晤士河里的每一滴清水都包含着历史。1855年,著名化学家法拉第致信《泰晤士报》编辑,描述了他所见到的泰晤士河:“整条河变成了一种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就像街道上散发的臭气一样,印象深刻至极……这时整条河实际上就是一条臭水沟。”1858年被称为泰晤士河的“奇臭年”。狄更斯曾这样生动地描绘了兰开夏郡的焦煤镇:在这座城镇里,由于煤烟的污染,到处呈现出“一片不自然的红色与黑色”,这座焦煤镇,“时常把煤烟不仅吹在自己头上,并且吹到邻近地区”。——摘编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环境污染问题探析》材料二

近年来,全球能源与环境面临严峻形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长,居全球首位。环境保护问题被全球关注,拥有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崛起,对传统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冲击。我国积极宣传,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府大力扶持和政策补贴,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较2020年增加了291.98万辆,同比增长59.34%;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4.5万辆,较2020年增加了217.90万辆,同比增长159.52%,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3.59%;新能源汽车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局面,刷新了历史纪录,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9世纪英国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6分)【答案】(1)变化:由良好的自然环境向严重的环境污染转变。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蒸汽时代”,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造成了空气和煤矿资源型城市的严重问题;工业革命带来迅速城市化,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大增,城市管理不足;英国发展起自由资本主义,倡导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政府忽视和无力管理环境问题;英国是第一个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对环境污染认识不足;英国是世界工S其严重程度更为突出。(2)特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府大力扶持;增长快;产销两旺;低能耗和低污染。(3)简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我国面对环境问题,积极转变发展战略的结果;作为国家战略,看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政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长,有助于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推动了我国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全球化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银色的洪流”“泰晤士河里的每一滴清水都包含着历史”“整条河变成了一种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就像街道上散发的臭气一样,印象深刻至极……这时整条河实际上就是一条臭水沟。”可知,由良好的自然环境向严重的环境污染转变。原因:根据材料“整条河变成了一种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就像街道上散发的臭气一样,印象深刻至极……这时整条河实际上就是一条臭水沟。”“在这座城镇里,由于煤烟的污染,到处呈现出‘一片不自然的红色与黑色’,这座焦煤镇,‘时常把煤烟不仅吹在自己头上,并且吹到邻近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蒸汽时代”,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造成了空气和煤矿资源型城市的严重问题;工业革命带来迅速城市化,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大增,城市管理不足;英国发展起自由资本主义,倡导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政府忽视和无力管理环境问题;英国是第一个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对环境污染认识不足;英国是世界工厂,其严重程度更为突出等等。(2)特点:根据材料“我国积极宣传,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府大力扶持和政策补贴,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可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府大力扶持;根据材料“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较2020年增加了291.98万辆,同比增长59.34%;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4.5万辆,较2020年增加了217.90万辆,同比增长159.52%,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3.59%”可知,增长快;根据材料“新能源汽车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局面,刷新了历史纪录,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可知,产销两旺;根据材料“环境保护问题被全球关注,拥有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崛起,对传统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可知,新能源汽车低能耗和低污染。(3)简评:根据材料“近年来,全球能源与环境面临严峻形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长,居全球首位。环境保护问题被全球关注,拥有低能耗和低污染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崛起,对传统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可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我国面对环境问题,积极转变发展战略的结果;根据材料“我国积极宣传,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政府大力扶持和政策补贴,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可知,作为国家战略,看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政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长,有助于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推动了我国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助于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全球化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朝开封、临安水系通达,居民不计其数的生活垃圾,纺织业、印刷业等手工业废水对河水造成严重污染。政府一方面差雇人力定期开凿修整河道,另一方面颁布法令,禁止居民随意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