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高中青年教师解题比赛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高中青年教师解题比赛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高中青年教师解题比赛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高中青年教师解题比赛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高中青年教师解题比赛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高中青年教师解题比赛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 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 D.各部落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皇五帝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披山通道的交通,战争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各部族的往来,有利于部族集团、部族联盟乃至民族的形成,形成民族认同、文化认同,C项正确;实现和平之路不是只有一条,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夏朝被视为最早的国家,材料里的万国,指的是各个部族,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认同逐步增强,而非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2.商鞅变法后,秦国以法家思想立国称霸,标榜“皆有法式”,国家社会生活大小事务都诉诸法律制度,弱化官吏的人格意象与道德表率。秦朝却围绕忠信、善行等道德品格,教导官吏“劳以率之,正以矫之”。这一变化反映出秦朝()A.开启了以礼入法的统治 B.行政实践优化治理理念C.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 D.官员道德素养得到提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秦国以法家思想立国称霸……弱化官吏的人格意象与道德表率”可知,秦国时期,强调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但秦朝“却围绕忠信、善行等道德品格,教导官吏‘劳以率之,正以矫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统治思想仍旧是法家思想,但强调官员的忠信和善行等道德品格有利于巩固王朝统治,反映了秦朝在法家指导思想之下,在行政实践中对治理理念的优化,B项正确;以礼入法是在汉武帝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官方思想之后,排除A项;秦国到秦朝社会主流思想仍旧是法家思想,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材料设计秦朝教导官吏提高道德素养,但没有涉及官员道德素养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3.唐代负责文化教育的部门是多机构并存的,下表所示机构组织反映了当时()主管上级机构职能来源尚书省(六部)礼部文化教育的政令和制度北周始设内侍省(九寺)太常寺具体的祭祀和乐舞秦九卿演变而来鸿胪寺接待宾客和丧葬仪制(五监)国子监学校管理,最高学府汉太学演变而来A.政务与事务有一定分工 B.分权制衡为其设置初衷C.制度设计主张因循守旧 D.中央集权得到适当加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尚书省的礼部负责文化教育政令和制度,这是政务方面,九寺五监负责具体的事务,说明政务与事务有一定分工,A项正确;材料中的机构有分权而无制衡,均统属于皇权,排除B项;表格体现的是唐代的制度革新,而非因循守旧,排除C项;中央集权侧重地方制度分析,而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的设置,更多体现的是皇帝集权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4.宋代《建隆重定刑统》中的《职制律》专门对一些常见的官员违法事项及其量刑标准作了规定。此时朝廷还常常借助颁布“宣敕”或“敕令”传达以皇帝为中心的顶层指示,对《职制律》所涉官员违法惩治形成补充。宋朝这些举动旨在()A.防止权臣朝堂擅权 B.革新选官用人机制C.保障监察规范有效 D.完善律令结合体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专门对一些常见的官员违法事项及其量刑标准作了规定”“以皇帝为中心的顶层指示,对《职制律》所涉官员违法惩治形成补充”可知,宋朝时期对官员的违法事项和量刑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且还会由皇帝对违法事项和量刑进行补充,宋朝的这些举动目的是在监察官员的违法行为时有明确的规范和量刑标准,进而保障监察的规范有效,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针对的是所有官员,并非权臣,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官员体系的监察,并非选官制度,排除B项;材料中对于官员的违法行为及其量刑标准涉及法律和皇帝的敕令,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监察百官,并非完善律令结合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5.康熙年间,我国的手工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发展为独立的工场,城镇商业日渐繁荣,吸引着大批农民弃农从工,清政府难以控制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赋税征收出现困难。至雍正即位,各省库项亏空动盈千万两,财政收入危机十分严重。这一现象()A.证明了“一条鞭法”弊端重重 B.说明此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揭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 D.推动“摊丁入亩”政策的出台〖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康熙年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因为手工业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大批农民弃农从工,赋税征收困难。为解决税收困难,其后清朝推行“摊丁入亩”,来增加财政收入,D项正确;“一条鞭法”是在明朝出现的,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且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提到关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任何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6.16—17世纪,一些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借助传播科学知识进行传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据此可推知()A.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B.启蒙思想影响开明官员C.中西国力对比出现逆转 D.经世致用渐成主流思潮〖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中国)。据材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的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及所学知识可知,晚明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较为尖锐,程朱理学日益僵化,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伴随着传教士带来西方的科技,晚明部分士人想通过西方的科技解决自身社会问题,A项正确;晚明时期,西方传教士带来西方科技,但没有传播启蒙思想,西方启蒙思想在18世纪达到高潮,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依然领先于世界,没有出现逆转,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部分士人的主张,不能反映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潮,排除D项。故选A项。7.据1903年时人对江南地区的调查,当地各界人士都竞言开学堂,却“不知学堂为何事”;南京、苏州、上海等地“最著名大学堂”还出现了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八股专家充任教师,将理学章句作为教材的情况。这说明清末()A.戊戌变法缺乏人才支持 B.教育新政转型艰难C.新式学堂遭遇社会抵制 D.军人地位显著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虽然在江南地区各界人士都“竞言开学堂”,但却不了解什么是学堂,在一些地方的大学堂的教师和教材都是旧式的“八股专家”“理学章句”,这说明新式学堂虽然出现,但受到旧式教育的影响和束缚,反映了教育转型艰难,B项正确;戊戌变法在1898年已经失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当地各界人士都竞言开学堂”可知,新式学堂在社会上支持度较高,并非“遭到社会抵制”,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新式教育发展情况,没有涉及军人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8.1943年元旦,时任伪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发表演讲,指出:“渝(重庆)方的将士已完全失掉了东亚人的灵魂,只剩了一个供英美人指挥的躯壳,拿着英美人所给予的武器来做大东亚战争的叛逆者。说到这里,可痛可恨。”这反映出当时()A.南京政府抗日到底的决心 B.反法西斯同盟合作成效显著C.英美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D.日本“以华制华”彻底失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中国)。材料引用的是南京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的讲话,显示出重庆国民政府与英美的紧密合作,1942年元旦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后,一年来中国抗日得到英美大力支持,成果显著,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南京政府抗日到底的决心,材料信息主要反映出中国和英美之间建立起比较紧密的合作,排除A项;侵略中国的是日本,英美是抗日盟友,排除C项;汪伪政权是日本以华制华的工具,当时尚未到彻底失败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是发表于20世纪某一时期的宣传画,此画反映的事件()A.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B.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C.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D.有利于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20世纪(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推动土改政策,有利于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民生活状况,D项正确;土改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此时解放战争已经结束,排除A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土改后的生产关系,是从封建地主私有制变成了农民土地私有制,仍是私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10.1977年,中国农轻重产值比为25.2:32.9:41.9,到1978年则变为24.8:32.4:42.8。1979年4月,党中央提出3年的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1982年,农民人均收入比1978年增长1倍,城市职工增长38.5%。此时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提出()A.有利于缓解“大炼钢”问题 B.保障了发展生产资料的积极性C.聚焦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是为了更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准确的时空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初期的调整为了改善农轻重比例,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项正确;材料的八字方针是1979年不是1960年,与“大炼钢”无关,排除A项;1978年重工业比重过高,要降低而非保障,排除B项;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着眼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而非单是农业,排除C项。故选D项。11.在公元前的西亚,最高王权得到了政治理论、成文法律和巨商大贾的支持,而埃及缺乏这样的组织机制,政府的全部负担,都直接落在了顺服的农民头上。这意味着()A.西亚文明具有典型的商业特征 B.埃及法老与农民形成对峙C.西亚更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潜能 D.西亚与埃及形成优势互补〖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西亚和埃及)。根据材料西亚最高王权得到了理论、制度和工商业支撑,社会具有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治理水平支撑,C项正确;西亚也属于农耕文明,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法老与农民的对峙对峙,排除B项;埃及缺乏西亚的这种机制,后续发展乏力,而非优势互补,排除D项。故选C项。12.公元42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塞奥多西二世的妻子尤多西亚创作了《荷马史诗摘录》,构造了从上帝创世到基督升天的基督教历史,荷马也逐渐被塑造为基督教修道院里陈列的“先知”之一。这反映出()A.世俗王权借助传统对抗教会 B.正统思想借助古典文化扩大影响C.基督教会分裂趋势已经出现 D.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呈现复兴迹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据材料“拜占庭帝国皇帝塞奥多西二世的妻子尤多西亚创作了《荷马史诗摘录》,构造了从上帝创世到基督升天的基督教历史,荷马也逐渐被塑造为基督教修道院里陈列的‘先知’之一”及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的正统思想是基督教,《荷马史诗》是欧洲的古典文化,通过拜占庭帝国皇帝妻子创作的《荷马史诗摘录》,荷马逐渐成为基督教的重要人物,扩大了基督教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权与教权的矛盾,也没有涉及王权对抗教会,排除A项;11世纪第一次的东西教会大分裂分出了东正教和天主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且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呈现复兴是在14世纪,排除D项。故选B项。1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后,一些著名数学家对该学说提出了责难:如果地球在绕太阳运动,那么应该可以观测到恒星的位置有一个周年的变化,上抛的物体不该掉到原地等。据此可知()A.经典力学体系影响深远 B.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C.学术争鸣深化科学革命 D.理性主义受到时代推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数学家对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提出责难促进了科学的继续发展,说明学术争鸣有利于推动科学革命深入发展,C项正确;经典力学体系是牛顿的贡献,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教会,排除B项;理性主义受时代推崇是启蒙运动时期,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宪章运动的主力不是工厂的工人,而是“被消灭的工场里的工人”,“它站在前资本主义的立场上反资本主义,而不是企图对资本主义做出超越”。这反映出英国当时()A.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 B.工人运动缺乏社会基础C.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增强 D.封建势力束缚经济变革〖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正处于向资本主义社会迅猛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以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A项正确;工人运动缺乏社会基础,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排除B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排除C项;英国在17世纪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15.1897年,印度国大党的提拉克在其创办的《狮报》上撰文说:“我们的喊声同蚊子的嗡嗡声一样不能影响政府。我们的统治者不相信我们的话,或者故意这样。现在,让我们用强大的宪政手段,把我们的不满硬往他们的耳朵里灌。”这反映出()A.提拉克质疑舆论宣传的作用 B.印度社会上层不愿倾听人民呼声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兴起 D.英国文化影响印度民族斗争方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7年(印度)。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提拉克主张“用强大的宪政手段”影响政府,反对殖民统治,这体现他受到英国深远的宪政文化传统的影响,所以,材料反映了英国文化影响印度民族斗争方式,D项正确;据材料,提拉克是在其创办的《狮报》上撰文宣传主张的,没有质疑舆论宣传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我们的统治者”指的是英国殖民当局,不是印度社会上层,排除B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战后开始的,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下图为1850—1990年的英国职业人数结构图。该图反映出英国()英国按部门分类的职业人数结构图(1850—1990)A.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 B.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形成C.从男权社会向女权社会转型 D.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0-1990年英国。据图可知,1850年至1990年英国不论男女,服务业领域就业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制造业和农业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知,英国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A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职业的变化,与福利国家制度不相关,排除B项;材料中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服务业领域都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各职业群体中男女数量也不能反映出社会地位的高低,排除C项;无产阶级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比重在二战后日益下降,而且工人也不再是“无产”,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之君子,置身于仁义道德之途,其强固清明,固足以为人上矣,而出其余艺如射、御之类,又足以备国家之用,而捍患御侮焉,此所谓有用之学也……我国家承平百四十年,所以教习八旗者,文武并用,盖古法也。北方之学者以及边省文儒,犹或有兼习弓马者……现在读书文童,能文者固多,而兼习骑射之武童,人材弓马可观者,亦复不乏。——摘编自魏源《魏源全集》材料二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后,全国各地出现合作社办学的新现象。195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应根据农事季节不同情况因时制宜,有所伸缩,提倡“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的做法。社员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生产劳动,合作社在培养大批有用人才的同时,提高了干部和群众办社的信心。农民很快在办社实践中识字脱盲,学文化、学技术热情高涨。——摘编自范兴旺《新中国三次农民扫盲运动及其历史意义(1949—1960)》(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教育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合作社办学的意义。〖答案〗(1)主张:文武并重、文武并用。背景:继承了明末清初进步学者“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风雨飘摇;对传统人才观的继承与研究;了解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2)意义:为解决学习与生产的冲突提供了方案;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经验借鉴;有效提高了民众的识字率,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改变了社员的生活和命运。〖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晚晴(中国)。第一小问主张:依据材料一“我国家承平百四十年,所以教习八旗者,文武并用,盖古法也”,可得出文武并重、文武并用。第二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一“古之君子,置身于仁义道德之途,其强固清明,固足以为人上矣,而出其余艺如射、御之类,又足以备国家之用,而捍患御侮焉,此所谓有用之学也”,可得出继承了明末清初进步学者“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依据材料一“我国家承平百四十年,所以教习八旗者,文武并用,盖古法也”,可得出对传统人才观的继承与研究;结合所学可知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人”,提出向西方学习,可得出了解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魏源等人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原因是处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省,可得出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风雨飘摇;依据材料一“现在读书文童,能文者固多,而兼习骑射之武童,人材弓马可观者,亦复不乏”,可得出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意义:依据材料二“195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应根据农事季节不同情况因时制宜,有所伸缩,提倡‘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做法”,可得出为解决学习与生产的冲突提供了方案;依据材料二“社员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生产劳动,合作社在培养大批有用人才的同时,提高了干部和群众办社的信心”,可得出为后世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经验借鉴;依据材料二“农民很快在办社实践中识字脱盲,学文化、学技术热情高涨”,可得出有效提高了民众的识字率,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及改变了社员的生活和命运;依据时间信息1956年可知,此时我国进入到“一五计划”时期,文化素质的提升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8年11月4日,德国基尔军港水兵起义,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9日,德皇宣布退位,将政权交给国会第一大党社会民主党。革命目标呈现出三种方向:革命大众希望实行代表会制即直接民主制;斯巴达克团呼吁向十月革命学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民主党坚守议会民主制道路。代表会制因缺乏实际行动淡出视野,斯巴达克团组建为德国,发动柏林起义,被临时政府和国防军镇压。随之而来的经济革命出现“共决权”和“完全控制权”之争,新政府、工会高层、资本家团体和军方相互合作,迫使革命者接受资本家与工会联合的“共决权”。材料二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确定了“4D计划”,以期彻底改造德国社会。“非军事化”在实践中改为“非军国主义化”,销毁弘扬帝国主义的书籍,取消军队的特殊地位,严禁各类军事组织。“非纳粹化”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西占区1947年结束该运动,以便德国成为冷战前沿。“非工业化”在西占区实践为“经济民主化”,消灭垄断组织,管理民主,煤钢企业实行共决制,增加工会发言权。“民主化”在东西占区各有特点,西部扶持自治政府与西方模式的民主政党和工会,东部支持德国的领导和统一工会。该计划改变了德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服从和专制意识,促成德国人反省历史的决心,以重新融入国际社会。——均摘编自孟钟捷《德国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1918年革命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改造的不同特点,并简要评价“4D计划”。〖答案〗(1)影响:加速德国投降和一战的结束;终结了德意志帝国,德国君主制度转向议会民主制;工人群体崛起,工会与工人政党改变了德国政治格局;引发经济革命,出现资本家与工会联合的"共决。旧军官、旧官僚等守旧势力强大,为纳粹的上台提供了土壤。(2)一战:内部革新;权力的博弈与重新分配。二战:外部推动;清算法西斯、军国主义。评价:积极作用:清除了法西斯专制的土壤,推动德国走上民主化道路;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社会相对稳定;有利于德国人的历史反省而不是历史复仇,维护战后和平。局限性:德国分裂为东德西德,成为冷战的前沿。〖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918年德国,关于德国1918年革命的影响,由材料“革命大众希望实行代表会制即直接民主制;社会民主党坚守议会民主制道路。”可知,德国1918年革命终结了德意志帝国,德国君主制度转向议会民主制;由材料“随之而来的经济革命出现“共决权”和“完全控制权”之争,新政府、工会高层、资本家团体和军方相互合作,迫使革命者接受资本家与工会联合的“共决权””可知,德国1918年革命引发经济革命,出现资本家与工会联合的“共决”;据所学可知,德国受1918年革命的影响,德皇宣布退位,加速了德国投降和一战的结束;德国1918年革命过后,德国国内出现另一种倾向,向苏俄十月革命学习,国内工人运动兴起,工会与工人政党改变了德国政治格局;旧军官、旧官僚等守旧势力强大,为纳粹的上台提供了土壤。【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第一小问,关于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改造的不同特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德国的改造主要是在国内革命影响下出现的,它是属于内部革新;一战过后,德国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军方等各种势力相互博弈,它的改造涉及德国内部权力的博弈与重新分配。关于二战后德国的改造,由材料““非军事化”在实践中改为“非军国主义化”,销毁弘扬帝国主义的书籍,取消军队的特殊地位,严禁各类军事组织。“非纳粹化”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可知,二战后德国的改造重在清算法西斯、军国主义;由材料““非工业化”在西占区实践为“经济民主化”、““民主化”在东西占区各有特点”可知,二战后德国的社会评价改造离不开外部推动。第二小问,评价“4D计划”,由材料“销毁弘扬帝国主义的书籍,取消军队的特殊地位”、““非纳粹化”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可知,“4D计划”清除了法西斯专制的土壤,推动德国走上民主化道路;由材料“该计划改变了德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服从和专制意识,促成德国人反省历史的决心,以重新融入国际社会。”可知,“4D计划”有利于德国人的历史反省而不是历史复仇,维护战后和平;据所学可知,“4D计划”之下的德国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得到快速的恢复。由材料““非纳粹化”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西占区1947年结束该运动,以便德国成为冷战前沿。”可知,“4D计划”下德国分裂为东德西德,成为冷战的前沿。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回溯历史,来自北、西两个方向的其他民族陆陆续续进入中原,与中原的原住民——华夏族交往、通婚,为华夏文明注入新鲜精悍的血液,丰富了中国人的生物学基因,也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根据材料,围绕“文化基因”,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答案〗观点:少数民族为华夏民族注入新的文化基因。论述:从10世纪到14世纪,先是契丹在北方建立了广阔的草原帝国,统治区域扩大到长城以南;此后女真人建立金朝,统一中国北方。之后蒙古崛起,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长城南北的大统一。在战争与和平的变奏中,首先是契丹、女真与北方汉人深度交融,成为新的汉人;然后是大批色目人,包括西夏人,中亚、西亚各族人跟随蒙古大军进入中国,其中包括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穆斯林,他们与当地汉人通婚,成为回族的祖先。他们相互吸收彼此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如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金朝的金世宗改革,以及元朝对中原政权智慧的吸收。综上所述,少数民族陆续进入中原,不仅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为华夏文明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推进了华夏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这一题所涉及的最大范围的时空是古代(中国)。观点:据材料“来自北、西两个方向的其他民族陆陆续续进入中原,与中原的原住民——华夏族交往、通婚,……丰富了中国人的生物学基因,也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并结合题目要求“围绕‘文化基因’”,可概括出观点为“少数民族为华夏民族注入新的文化基因。”论述:首先论述少数民族的一些基本活动和如何进入中原的,据材料“来自北、西两个方向的其他民族陆陆续续进入中原”可得出,如,从10世纪到14世纪,先是契丹在北方建立了广阔的草原帝国,统治区域扩大到长城以南;此后女真人建立金朝,统一中国北方。之后蒙古崛起,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长城南北的大统一。然后论述少数民族如何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据材料“注入新鲜精悍的血液,丰富了中国人的生物学基因,也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战争与和平的变奏中,首先是契丹、女真与北方汉人深度交融,成为新的汉人;然后是大批色目人,包括西夏人,中亚、西亚各族人跟随蒙古大军进入中国,其中包括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穆斯林,他们与当地汉人通婚,成为回族的祖先。接着论述各民族的交往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推动作用。结合所学可得出,他们相互吸收彼此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如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金朝的金世宗改革,以及元朝对中原政权智慧的吸收。最后归纳总结,升华主题,完成表述,如综上所述,少数民族陆续进入中原,不仅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为华夏文明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推进了华夏文明的进一步发展。20.在拉丁美洲的发展历程中,美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18年,美国政治家亨利·克莱在国会大力呼吁美国尽早承认拉丁美洲独立政府,要求美国对这场争取自由的战争提供支持。他声称,“拉美的独立会鼓舞美洲的感情,关系到我们的政治、商业与航海。它们将服从新世界体系的法则。”1822年,门罗政府在外交上正式承认西属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摘编自王晓德《美国对西属美洲独立运动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材料二1949年1月,美国提出第四点计划,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援助,共拨款约3.11亿美元,对拉美的援助高达2.21亿美元,是二战期间援助总额的4.5倍。美国对拉美经济援助的重点项目集中于石油开采、轻工业、装配业、包装业和运输业等,并执行“长期基础物资政策”,在价格下跌时大量购进战略储备物资。此外,1952年美国在拉美的私人直接投资达5.82亿美元,石油工业作为外资主要投向占据了总额的四分之一。——摘编自向丽华《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拉美的经济援助外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亨利·克莱推动美国政府承认拉丁美洲独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对拉美经济援助的影响。〖答案〗(1)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政府承认拉丁美洲独立,符合美国此时期对外殖民扩张的利益;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推动了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2)有利于推动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将拉丁美洲的经济纳入到美国的经济体系;便利了美国对拉丁美洲重要战略物资的控制和掠夺,加强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经济的控制;美国加强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援助,有利于美国与苏联争取中间地带。〖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洲)。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美国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控制和政治渗透;据材料“拉美的独立会鼓舞美洲的感情,关系到我们的政治、商业与航海。它们将服从新世界体系的法则”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承认原来被葡萄牙、西班牙殖民的拉丁美洲独立,有利于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控制,符合美国此时期对外殖民扩张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4年海地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随后,独立运动席卷了拉丁美洲殖民地,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开展,也是美国政府承认拉丁美洲独立的原因。【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美洲)。影响:据材料“对拉美的援助高达2.21亿美元,是二战期间援助总额的4.5倍”及所学知识可知,对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援助有利于推动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据材料“美国对拉美经济援助的重点项目集中于石油开采、轻工业、装配业、包装业和运输业等”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援助主要集中在战略资源部门和与美国经济互补的部门,有利于将拉丁美洲的经济纳入到美国的经济体系;据材料“在价格下跌时大量购进战略储备物资”“1952年美国在拉美的私人直接投资达5.82亿美元,石油工业作为外资主要投向占据了总额的四分之一”及所学知识可知,便利了美国对拉丁美洲重要战略物资的控制和掠夺,加强了美国对拉丁美洲经济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加强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援助,有利于美国与苏联争取中间地带。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高中青年教师解题比赛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 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 D.各部落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皇五帝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披山通道的交通,战争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各部族的往来,有利于部族集团、部族联盟乃至民族的形成,形成民族认同、文化认同,C项正确;实现和平之路不是只有一条,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夏朝被视为最早的国家,材料里的万国,指的是各个部族,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认同逐步增强,而非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2.商鞅变法后,秦国以法家思想立国称霸,标榜“皆有法式”,国家社会生活大小事务都诉诸法律制度,弱化官吏的人格意象与道德表率。秦朝却围绕忠信、善行等道德品格,教导官吏“劳以率之,正以矫之”。这一变化反映出秦朝()A.开启了以礼入法的统治 B.行政实践优化治理理念C.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 D.官员道德素养得到提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秦国以法家思想立国称霸……弱化官吏的人格意象与道德表率”可知,秦国时期,强调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但秦朝“却围绕忠信、善行等道德品格,教导官吏‘劳以率之,正以矫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统治思想仍旧是法家思想,但强调官员的忠信和善行等道德品格有利于巩固王朝统治,反映了秦朝在法家指导思想之下,在行政实践中对治理理念的优化,B项正确;以礼入法是在汉武帝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官方思想之后,排除A项;秦国到秦朝社会主流思想仍旧是法家思想,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材料设计秦朝教导官吏提高道德素养,但没有涉及官员道德素养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3.唐代负责文化教育的部门是多机构并存的,下表所示机构组织反映了当时()主管上级机构职能来源尚书省(六部)礼部文化教育的政令和制度北周始设内侍省(九寺)太常寺具体的祭祀和乐舞秦九卿演变而来鸿胪寺接待宾客和丧葬仪制(五监)国子监学校管理,最高学府汉太学演变而来A.政务与事务有一定分工 B.分权制衡为其设置初衷C.制度设计主张因循守旧 D.中央集权得到适当加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尚书省的礼部负责文化教育政令和制度,这是政务方面,九寺五监负责具体的事务,说明政务与事务有一定分工,A项正确;材料中的机构有分权而无制衡,均统属于皇权,排除B项;表格体现的是唐代的制度革新,而非因循守旧,排除C项;中央集权侧重地方制度分析,而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的设置,更多体现的是皇帝集权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4.宋代《建隆重定刑统》中的《职制律》专门对一些常见的官员违法事项及其量刑标准作了规定。此时朝廷还常常借助颁布“宣敕”或“敕令”传达以皇帝为中心的顶层指示,对《职制律》所涉官员违法惩治形成补充。宋朝这些举动旨在()A.防止权臣朝堂擅权 B.革新选官用人机制C.保障监察规范有效 D.完善律令结合体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专门对一些常见的官员违法事项及其量刑标准作了规定”“以皇帝为中心的顶层指示,对《职制律》所涉官员违法惩治形成补充”可知,宋朝时期对官员的违法事项和量刑做了明确的规定,并且还会由皇帝对违法事项和量刑进行补充,宋朝的这些举动目的是在监察官员的违法行为时有明确的规范和量刑标准,进而保障监察的规范有效,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针对的是所有官员,并非权臣,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官员体系的监察,并非选官制度,排除B项;材料中对于官员的违法行为及其量刑标准涉及法律和皇帝的敕令,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监察百官,并非完善律令结合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5.康熙年间,我国的手工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发展为独立的工场,城镇商业日渐繁荣,吸引着大批农民弃农从工,清政府难以控制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赋税征收出现困难。至雍正即位,各省库项亏空动盈千万两,财政收入危机十分严重。这一现象()A.证明了“一条鞭法”弊端重重 B.说明此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揭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 D.推动“摊丁入亩”政策的出台〖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康熙年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因为手工业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大批农民弃农从工,赋税征收困难。为解决税收困难,其后清朝推行“摊丁入亩”,来增加财政收入,D项正确;“一条鞭法”是在明朝出现的,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且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提到关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任何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6.16—17世纪,一些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借助传播科学知识进行传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据此可推知()A.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B.启蒙思想影响开明官员C.中西国力对比出现逆转 D.经世致用渐成主流思潮〖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中国)。据材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的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及所学知识可知,晚明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较为尖锐,程朱理学日益僵化,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伴随着传教士带来西方的科技,晚明部分士人想通过西方的科技解决自身社会问题,A项正确;晚明时期,西方传教士带来西方科技,但没有传播启蒙思想,西方启蒙思想在18世纪达到高潮,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依然领先于世界,没有出现逆转,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部分士人的主张,不能反映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潮,排除D项。故选A项。7.据1903年时人对江南地区的调查,当地各界人士都竞言开学堂,却“不知学堂为何事”;南京、苏州、上海等地“最著名大学堂”还出现了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八股专家充任教师,将理学章句作为教材的情况。这说明清末()A.戊戌变法缺乏人才支持 B.教育新政转型艰难C.新式学堂遭遇社会抵制 D.军人地位显著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虽然在江南地区各界人士都“竞言开学堂”,但却不了解什么是学堂,在一些地方的大学堂的教师和教材都是旧式的“八股专家”“理学章句”,这说明新式学堂虽然出现,但受到旧式教育的影响和束缚,反映了教育转型艰难,B项正确;戊戌变法在1898年已经失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当地各界人士都竞言开学堂”可知,新式学堂在社会上支持度较高,并非“遭到社会抵制”,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新式教育发展情况,没有涉及军人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8.1943年元旦,时任伪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发表演讲,指出:“渝(重庆)方的将士已完全失掉了东亚人的灵魂,只剩了一个供英美人指挥的躯壳,拿着英美人所给予的武器来做大东亚战争的叛逆者。说到这里,可痛可恨。”这反映出当时()A.南京政府抗日到底的决心 B.反法西斯同盟合作成效显著C.英美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D.日本“以华制华”彻底失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3年(中国)。材料引用的是南京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的讲话,显示出重庆国民政府与英美的紧密合作,1942年元旦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后,一年来中国抗日得到英美大力支持,成果显著,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南京政府抗日到底的决心,材料信息主要反映出中国和英美之间建立起比较紧密的合作,排除A项;侵略中国的是日本,英美是抗日盟友,排除C项;汪伪政权是日本以华制华的工具,当时尚未到彻底失败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是发表于20世纪某一时期的宣传画,此画反映的事件()A.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B.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C.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D.有利于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20世纪(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推动土改政策,有利于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民生活状况,D项正确;土改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此时解放战争已经结束,排除A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土改后的生产关系,是从封建地主私有制变成了农民土地私有制,仍是私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10.1977年,中国农轻重产值比为25.2:32.9:41.9,到1978年则变为24.8:32.4:42.8。1979年4月,党中央提出3年的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1982年,农民人均收入比1978年增长1倍,城市职工增长38.5%。此时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提出()A.有利于缓解“大炼钢”问题 B.保障了发展生产资料的积极性C.聚焦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是为了更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准确的时空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初期的调整为了改善农轻重比例,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项正确;材料的八字方针是1979年不是1960年,与“大炼钢”无关,排除A项;1978年重工业比重过高,要降低而非保障,排除B项;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着眼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而非单是农业,排除C项。故选D项。11.在公元前的西亚,最高王权得到了政治理论、成文法律和巨商大贾的支持,而埃及缺乏这样的组织机制,政府的全部负担,都直接落在了顺服的农民头上。这意味着()A.西亚文明具有典型的商业特征 B.埃及法老与农民形成对峙C.西亚更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潜能 D.西亚与埃及形成优势互补〖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西亚和埃及)。根据材料西亚最高王权得到了理论、制度和工商业支撑,社会具有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治理水平支撑,C项正确;西亚也属于农耕文明,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法老与农民的对峙对峙,排除B项;埃及缺乏西亚的这种机制,后续发展乏力,而非优势互补,排除D项。故选C项。12.公元425年,拜占庭帝国皇帝塞奥多西二世的妻子尤多西亚创作了《荷马史诗摘录》,构造了从上帝创世到基督升天的基督教历史,荷马也逐渐被塑造为基督教修道院里陈列的“先知”之一。这反映出()A.世俗王权借助传统对抗教会 B.正统思想借助古典文化扩大影响C.基督教会分裂趋势已经出现 D.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呈现复兴迹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据材料“拜占庭帝国皇帝塞奥多西二世的妻子尤多西亚创作了《荷马史诗摘录》,构造了从上帝创世到基督升天的基督教历史,荷马也逐渐被塑造为基督教修道院里陈列的‘先知’之一”及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的正统思想是基督教,《荷马史诗》是欧洲的古典文化,通过拜占庭帝国皇帝妻子创作的《荷马史诗摘录》,荷马逐渐成为基督教的重要人物,扩大了基督教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权与教权的矛盾,也没有涉及王权对抗教会,排除A项;11世纪第一次的东西教会大分裂分出了东正教和天主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且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呈现复兴是在14世纪,排除D项。故选B项。1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后,一些著名数学家对该学说提出了责难:如果地球在绕太阳运动,那么应该可以观测到恒星的位置有一个周年的变化,上抛的物体不该掉到原地等。据此可知()A.经典力学体系影响深远 B.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C.学术争鸣深化科学革命 D.理性主义受到时代推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数学家对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提出责难促进了科学的继续发展,说明学术争鸣有利于推动科学革命深入发展,C项正确;经典力学体系是牛顿的贡献,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教会,排除B项;理性主义受时代推崇是启蒙运动时期,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宪章运动的主力不是工厂的工人,而是“被消灭的工场里的工人”,“它站在前资本主义的立场上反资本主义,而不是企图对资本主义做出超越”。这反映出英国当时()A.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 B.工人运动缺乏社会基础C.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增强 D.封建势力束缚经济变革〖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正处于向资本主义社会迅猛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以及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A项正确;工人运动缺乏社会基础,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排除B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排除C项;英国在17世纪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15.1897年,印度国大党的提拉克在其创办的《狮报》上撰文说:“我们的喊声同蚊子的嗡嗡声一样不能影响政府。我们的统治者不相信我们的话,或者故意这样。现在,让我们用强大的宪政手段,把我们的不满硬往他们的耳朵里灌。”这反映出()A.提拉克质疑舆论宣传的作用 B.印度社会上层不愿倾听人民呼声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兴起 D.英国文化影响印度民族斗争方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7年(印度)。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提拉克主张“用强大的宪政手段”影响政府,反对殖民统治,这体现他受到英国深远的宪政文化传统的影响,所以,材料反映了英国文化影响印度民族斗争方式,D项正确;据材料,提拉克是在其创办的《狮报》上撰文宣传主张的,没有质疑舆论宣传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我们的统治者”指的是英国殖民当局,不是印度社会上层,排除B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战后开始的,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下图为1850—1990年的英国职业人数结构图。该图反映出英国()英国按部门分类的职业人数结构图(1850—1990)A.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 B.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形成C.从男权社会向女权社会转型 D.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0-1990年英国。据图可知,1850年至1990年英国不论男女,服务业领域就业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制造业和农业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知,英国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A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职业的变化,与福利国家制度不相关,排除B项;材料中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服务业领域都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各职业群体中男女数量也不能反映出社会地位的高低,排除C项;无产阶级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比重在二战后日益下降,而且工人也不再是“无产”,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之君子,置身于仁义道德之途,其强固清明,固足以为人上矣,而出其余艺如射、御之类,又足以备国家之用,而捍患御侮焉,此所谓有用之学也……我国家承平百四十年,所以教习八旗者,文武并用,盖古法也。北方之学者以及边省文儒,犹或有兼习弓马者……现在读书文童,能文者固多,而兼习骑射之武童,人材弓马可观者,亦复不乏。——摘编自魏源《魏源全集》材料二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后,全国各地出现合作社办学的新现象。195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应根据农事季节不同情况因时制宜,有所伸缩,提倡“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的做法。社员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生产劳动,合作社在培养大批有用人才的同时,提高了干部和群众办社的信心。农民很快在办社实践中识字脱盲,学文化、学技术热情高涨。——摘编自范兴旺《新中国三次农民扫盲运动及其历史意义(1949—1960)》(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教育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合作社办学的意义。〖答案〗(1)主张:文武并重、文武并用。背景:继承了明末清初进步学者“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风雨飘摇;对传统人才观的继承与研究;了解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2)意义:为解决学习与生产的冲突提供了方案;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经验借鉴;有效提高了民众的识字率,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改变了社员的生活和命运。〖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晚晴(中国)。第一小问主张:依据材料一“我国家承平百四十年,所以教习八旗者,文武并用,盖古法也”,可得出文武并重、文武并用。第二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一“古之君子,置身于仁义道德之途,其强固清明,固足以为人上矣,而出其余艺如射、御之类,又足以备国家之用,而捍患御侮焉,此所谓有用之学也”,可得出继承了明末清初进步学者“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依据材料一“我国家承平百四十年,所以教习八旗者,文武并用,盖古法也”,可得出对传统人才观的继承与研究;结合所学可知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人”,提出向西方学习,可得出了解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魏源等人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原因是处于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省,可得出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风雨飘摇;依据材料一“现在读书文童,能文者固多,而兼习骑射之武童,人材弓马可观者,亦复不乏”,可得出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意义:依据材料二“195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应根据农事季节不同情况因时制宜,有所伸缩,提倡‘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做法”,可得出为解决学习与生产的冲突提供了方案;依据材料二“社员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生产劳动,合作社在培养大批有用人才的同时,提高了干部和群众办社的信心”,可得出为后世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经验借鉴;依据材料二“农民很快在办社实践中识字脱盲,学文化、学技术热情高涨”,可得出有效提高了民众的识字率,提高了民众的文化水平及改变了社员的生活和命运;依据时间信息1956年可知,此时我国进入到“一五计划”时期,文化素质的提升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8年11月4日,德国基尔军港水兵起义,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9日,德皇宣布退位,将政权交给国会第一大党社会民主党。革命目标呈现出三种方向:革命大众希望实行代表会制即直接民主制;斯巴达克团呼吁向十月革命学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民主党坚守议会民主制道路。代表会制因缺乏实际行动淡出视野,斯巴达克团组建为德国,发动柏林起义,被临时政府和国防军镇压。随之而来的经济革命出现“共决权”和“完全控制权”之争,新政府、工会高层、资本家团体和军方相互合作,迫使革命者接受资本家与工会联合的“共决权”。材料二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确定了“4D计划”,以期彻底改造德国社会。“非军事化”在实践中改为“非军国主义化”,销毁弘扬帝国主义的书籍,取消军队的特殊地位,严禁各类军事组织。“非纳粹化”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西占区1947年结束该运动,以便德国成为冷战前沿。“非工业化”在西占区实践为“经济民主化”,消灭垄断组织,管理民主,煤钢企业实行共决制,增加工会发言权。“民主化”在东西占区各有特点,西部扶持自治政府与西方模式的民主政党和工会,东部支持德国的领导和统一工会。该计划改变了德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服从和专制意识,促成德国人反省历史的决心,以重新融入国际社会。——均摘编自孟钟捷《德国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1918年革命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改造的不同特点,并简要评价“4D计划”。〖答案〗(1)影响:加速德国投降和一战的结束;终结了德意志帝国,德国君主制度转向议会民主制;工人群体崛起,工会与工人政党改变了德国政治格局;引发经济革命,出现资本家与工会联合的"共决。旧军官、旧官僚等守旧势力强大,为纳粹的上台提供了土壤。(2)一战:内部革新;权力的博弈与重新分配。二战:外部推动;清算法西斯、军国主义。评价:积极作用:清除了法西斯专制的土壤,推动德国走上民主化道路;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社会相对稳定;有利于德国人的历史反省而不是历史复仇,维护战后和平。局限性:德国分裂为东德西德,成为冷战的前沿。〖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918年德国,关于德国1918年革命的影响,由材料“革命大众希望实行代表会制即直接民主制;社会民主党坚守议会民主制道路。”可知,德国1918年革命终结了德意志帝国,德国君主制度转向议会民主制;由材料“随之而来的经济革命出现“共决权”和“完全控制权”之争,新政府、工会高层、资本家团体和军方相互合作,迫使革命者接受资本家与工会联合的“共决权””可知,德国1918年革命引发经济革命,出现资本家与工会联合的“共决”;据所学可知,德国受1918年革命的影响,德皇宣布退位,加速了德国投降和一战的结束;德国1918年革命过后,德国国内出现另一种倾向,向苏俄十月革命学习,国内工人运动兴起,工会与工人政党改变了德国政治格局;旧军官、旧官僚等守旧势力强大,为纳粹的上台提供了土壤。【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第一小问,关于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改造的不同特点,据所学可知,一战后,德国的改造主要是在国内革命影响下出现的,它是属于内部革新;一战过后,德国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军方等各种势力相互博弈,它的改造涉及德国内部权力的博弈与重新分配。关于二战后德国的改造,由材料““非军事化”在实践中改为“非军国主义化”,销毁弘扬帝国主义的书籍,取消军队的特殊地位,严禁各类军事组织。“非纳粹化”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可知,二战后德国的改造重在清算法西斯、军国主义;由材料““非工业化”在西占区实践为“经济民主化”、““民主化”在东西占区各有特点”可知,二战后德国的社会评价改造离不开外部推动。第二小问,评价“4D计划”,由材料“销毁弘扬帝国主义的书籍,取消军队的特殊地位”、““非纳粹化”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可知,“4D计划”清除了法西斯专制的土壤,推动德国走上民主化道路;由材料“该计划改变了德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服从和专制意识,促成德国人反省历史的决心,以重新融入国际社会。”可知,“4D计划”有利于德国人的历史反省而不是历史复仇,维护战后和平;据所学可知,“4D计划”之下的德国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得到快速的恢复。由材料““非纳粹化”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西占区1947年结束该运动,以便德国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