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经济科学发展研究研究参考安徽经济科学发展研究研究参考PAGEPAGE111安徽经济科学发展研究研究参考安徽上来了(经济转型)科学进展创伟业,十年奋进铸辉煌。党的十六大以来,安徽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努力探究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经济社会进展取得骄人业绩。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格外报道,围绕全省总体进展大战略大思路进行重点策划,把宏观理性决策与微观创新实践结合起来,把翔实的对比数字与基层的鲜活采访结合起来,真实展现推动兴皖富民的生动景象,全面反映建设美妙安徽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提升全省人民科学进展、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优异成果迎接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本报格外报道组“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盼望的,有大盼望的。”1958年9月,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时的宏大预言,如今在这块活力涌动的热土上,已然成为令人信服的生动现实。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安徽生产总值增长近4倍,工业增加值增长近5倍,财政收入增长近7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两倍多……今年7月2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中国科学进展报告2012》,对全国省区市GDP质量指数进行排名,安徽在增速最快的省份中排名第七。安徽,不仅在经济进展速度上跃马前列,在进展质量上更是跻身第一方阵!2008年1月11日安徽,这个长江和淮河同时流经的内陆省份,逐渐成为驱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重要“活力源”……安徽上来了!安徽凭实力领跑中国经济“七小龙”,60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来皖投资。一位英国投资家说:“还能有比这里更吸引我们的地方吗?”“看到的,比听到的还要好。”几年前,一位从外地来皖履任新职的省级领导,一踏上安徽的土地,便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发出同样感慨的,还有很多到安徽投资的客商。位于无为经济开发区的益海嘉里(安徽)粮油工业公司,是全球500强企业丰益国际集团下属企业。“前不久,我们新加坡总部的老总刚来过,这几年,他每年都来一次。”公司总经理杨松说,“每一次来,他都很兴奋,说一次一个样,进展太快了。总部决定再在合肥投资建设五星级酒店和房地产项目。”3年前,凤阳县邀请台湾玻璃集团前来考察。去年9月,总投资1.6亿美元的玻璃生产线就全面开工。“现在,我们越来越觉得投资安徽这步棋,走得太对了。”如今,已经从投资项目中获得良好收益的台湾玻璃工业公司董事长林伯丰这样说道。刚接到凤阳方面投资邀请时,林伯丰最关注当地投资环境不能满意要求。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凤阳并不是想像中的闭塞和落后,配套产业和基础设施很不错。“更重要的是,政府下决心改善投资软环境,我们的项目落地一路绿灯。”林伯丰说,“这让我们这些投资商有了更大的信心。”2010年8月,国内颇负盛名的投行中金公司讨论报告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分成三个梯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内蒙古、广西已组成其次梯队的“七小龙”。他们断言,将来5年,“七小龙”将领跑中国经济。北京时间2012年7月11日12时然而,“形象”二字,曾一度是安徽人心底的“隐痛”。2006年3月,新华网邀请安徽省委领导接受网民在线访谈。第一个提问的网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7岁的外甥女始终在江苏的外婆家生活,春节回安徽过年时,孩子坚持说自己“是江苏人,不是安徽人”,由于她听到很多人说“安徽穷”。7岁孩子的话,触遇到安徽人内心的尴尬和痛楚。那一年,正是“十一五”开局之年。2005年3月,全省政府系统新闻发言人在合肥集中受训,“安徽形象”成为培训主题。“安徽最能影响世界的形象,我们发掘了没有,传播了没有?”面对复旦高校新闻学院教授孟建的发问,“新闻官”们一片缄默。良好的形象,来自于经济腾飞、民生幸福的实力和魅力,更来自于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勇气和底气。“只有不断提高经济社会进展硬实力,才能得到别人的熟识和尊重。”2006年,时任合肥市长的吴存荣到英国访问,他原来盼望在中国地图上向英国企业家们介绍合肥,结果,找到的中国地图却连合肥的地名都没标注。他坦言:“那次经历对我刺激很大。”如今,英国企业界不仅知晓合肥,而且还把这里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跳板”。英国火花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合肥投资设立创投机构,屡屡被业界质疑。该公司总经理杰伊·帕特尔回应说:“安徽的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是受到中国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创新区域,还能有比这里更吸引我们的地方吗?”“铜陵交通便利,我们将投资3亿元在铜陵建一座码头。”2008年9月,香港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副董事长蔡星海,在厦门参加投资贸易洽谈会时,不经意间透露出这个正在与铜陵方面洽谈的“商业隐秘”。他说:“从趋势看,制造业将大量向安徽转移,我们必须先行一步!”果真,才一年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就上升为国家战略。汹涌奔腾的八百里皖江,摆开了新一轮经济建设的大阵势。“在深圳时,我们只能租厂房。而今日在开发区100多亩土地上自建厂房,人力资源等成本也降低了,大大拓宽了进展空间。”铜陵超远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陈亨书说,企业之所以从深圳整体迁过来,就是看中了铜陵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快捷的交通物流。事实上,更吸引超远电子公司的,是铜陵开发区完善的电子材料产业链。依靠产业集聚,产业聚商,皖江城市显现出产业承接的巨大魅力。资本灵敏的嗅觉,引发了一次次投资潮,从而逐渐消解了盘桓在安徽人心头的“形象焦虑”。2009年,安徽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1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4115个,来皖投资兴业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60家。雄厚的产业资本,让安徽经济具备了腾空而起的基础:安徽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经济总量达到4.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1.5万美元左右,跻身国内发达省份行列。“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省份,比如安徽等,保持了良好的进展势头,成为新一轮增长的动力。”以国务院进展讨论中心主任李伟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敏锐观察到“安徽现象”。“中国美国商会的企业家们每年投票选择一个大家都想考察的地区,今年,全部企业家都把票投给了安徽。”以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为代表的全球企业家,对安徽更是情有独钟。“安徽今日进展的大好局面靠的是改革开放,将来进展也必须坚决不移依靠改革开放。”省委书记张宝顺指出,必须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大有可为的黄金进展期,立足省情,努力走出“六条新路”,不断把科学进展引向深化。是在南京连续经营生意,还是回到阜阳“二次创业”?经营电动工具的生意人夏保东选择了后者。“早些年如果这样选择就是‘疯狂’,现在作出这个选择就是‘眼光’。”去年夏天,夏保东成为阜阳临沂商城开业后首批入驻的商户。如今,每天三四百万元的销售额,足以支撑他打造皖西北地区五金交易第一品牌的雄心。阜阳市委书记宋卫平的雄心更大:“建设商贸物流名城,形成南有浙江义乌、北有山东临沂、中有安徽阜阳的格局。”皖北地区加快进展的“引擎”开头高速运转,人们信任,安徽经济真的起飞了。全国每100台冰箱有35台是安徽造,全球119个国家有皖产汽车在奔跑,“神九”飞天用的是皖产燃料推动剂……2005年初,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激荡着安徽人内心的进展热望:“这一次,安徽能不能抓住机遇?”“‘扬煤凸企’才能‘扬眉吐气’。”当时,这句形象的语言,透露出安徽坚决清楚的战略取向。“工业强省”被确定为“十一五”经济进展主战略。“‘神九’飞天,有我们企业的一份功劳。”今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放射,淮化集团董事长谢绍颍感动地说。运送“神九”升空的火箭,需要四氧化二氮作为最关键的燃料推动剂,它俗称火箭的“血液”,要求纯度为99.5%,如不达标极可能对火箭放射构成威胁。淮化集团此次供应的约300吨推动剂纯度达到了99.8%!这0.3个百分点的提升,不仅节省了0.9吨燃料,也为宇宙飞船增加了0.9吨的载重空间。从“神七”到“神九”,从“嫦娥”、“北斗”到“天宫一号”,目前我国放射的全部航天产品,均使用淮化集团生产的推动剂。“如果你不到我们这个中部地区工业产值最大的开发区来看看,很难跟你说清楚工业的魅力。”7月但是,到了这个开发区,认路就是个难题:一条条新修建的道路贯穿后,随即就是一排排工业厂房拔地而起。一位在这里工作超过5年的合力叉车公司员工说,他只依据自己熟识的固定路线开车到厂区,否则很容易跑岔了。合肥晶弘电器公司名气不大,如果就此认为它是“小角色”,就有点想当然了。这个公司厂区占地近百亩,规划总投资40亿元,即便现在只投下去1/3,也让人在偌大的厂区内绕好几圈才能找到副总经理周玉龙的办公室。“3年后,公司将具备年生产销售冰箱600万台的能力,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周玉龙满怀自信。像晶弘这样即将全面投产的项目,目前合肥经开区共有63个,正在建设的有80个,这143个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产值2930亿元。有了这些项目支撑,经开区工业产值3年增长3倍的目标就将水到渠成了。在当代世界经济进展史上,制造经济起飞奇迹的地区,大都依靠工业的带动。而工业化水平低,曾经是安徽经济的“短板”。在区域经济激烈竞争中,农业大省如何迎头赶超、后来居上?火车车轮是马钢利润率最高的拳头产品。盛夏季节,马钢车轮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全自动机器手将烧得火红的火车轮毛坯从加热炉中拿出,然后进行下一步的轧制加工。在车间另一头,行车正将检测合格后的成品车轮吊载入成品库。“拿地铁车轮来讲,马钢车轮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公司工会主席徐旭东说。“在巴西,我每天都要开着江汽车跑100多公里。”来自巴西27岁的汽车质量工程师马速达,谈起江淮汽车时竖起了大拇指。江汽股份国际公司主管奉晓慧介绍,江汽去年3月在巴西推出第一款轿车后,上市第一个月便实现终端销售4461辆。而跨过月销3000辆门槛,标致用了16年,丰田用了13年,雪铁龙用了12年。工业经济强劲的内在张力,让安徽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34.3%提高到2010年的43.7%,由落后全国水平到一举反超;工业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全国水平,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皖西南重镇安庆,全新的工业进展目标已经明晰。市委书记朱读稳说:“要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轻纺产业基地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成为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增幅不仅高于全国,而且位次也是上升的。”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赵金宝说,安徽生产总值增幅居中部第一,主要得益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中部第一。“在别人少赚钱之时我们多赚钱,在别人亏损之时,我们仍然有利润。”海螺集团总经理任勇说,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海螺才走到今日行业龙头的位置。今年一季度,集团成功并购四川南威、镇江北固、新疆哈密和广西凌云4个项目,通过兼并重组,公司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一批异军突起的主导产业,开头让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感受到“安徽制造”无处不在的强大力气。到2011年底,全省汽车和装备制造业产值近8000亿元,材料及新材料产业产值接近6000亿元……“从进展阶段看,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期,为实现经济持续较快进展供应了巨大空间和强大动力。”省长李斌指出,要牢牢把握进展主动权,条条战线争上游,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全国最大自主品牌轿车制造和出口基地在安徽。2011年,22.8万辆安徽造汽车出口到119个国家。家电业同样拥有辉煌的战绩。全国每100台家用冰箱就有35台由安徽制造,每100台洗衣机有25台产自安徽。丰富而优质的煤炭资源,也是安徽工业的傲慢。上海世博会期间的耗电每7度就有1度“淮南电”,杭州市每4盏灯泡有1盏是由淮南发出的电力点亮的……被工业“点亮”的,还有兴皖富民的盼望和幻想。“2008年时,在浙江打工的那个厂倒闭了,我只能回来,心里慌慌的。”五河县小溪镇农夫沙宗梅说,回来后发现五河当地也有很多企业,她就找了一家服装厂当缝纫工,现在每个月能挣到2000元左右,还能照顾到家人和孩子,比以前在外打工过得更舒心。整个五河县也由于工业,有了更加美妙的憧憬。“十一五”期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倍,生产总值连续跨过5个10亿元台阶。这个昔日闻名的贫困农业县,有了“争当皖北崛起排头兵”的志向与豪情。工业化,催生出一匹匹县域经济的“黑马”:2011年,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达到3304.9亿元,是2005年时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5倍,已经占据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阜阳曾饱受“人气”清淡、“财气”稀薄之困,连当地人都自嘲为“安徽的西伯利亚”。随着阜阳汽贸物流园、临沂商城等一批重大商贸项目间续启动,消费物流正在向着3000万人口辐射范围拓展。5年间,这个全省最大的农业市,工业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正在奋力打造皖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每个区域都竞相争当新一轮大进展的“排头兵”,每个企业都立志在更大的市场中搏击风浪,每个创业者都能找到展现技能和才华的天地。这,正是席卷江淮大地的新型工业化浪潮所催生的深刻大变局。安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合肥成为长江经济带南京至武汉间进展空间最大的城市,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新典范项目落户滁州……“什么时候滁州才会有这样一块地方呢?”6年前,王童被滁州市派到苏州市驻点招商,每每经过苏州工业园时,总会触动他内心深处的憧憬之情。当年,他在向苏州推介滁州时,用的总是这样的“老套路”:一篇文章(《醉翁亭记》)、一部书(《儒林外史》)、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村(小岗村)。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童听说苏州工业园正计划向外扩张,建设新的工业园区。他第一时间向市里反映了这一动向,也由此开启了滁州对这一项目长达6年的追寻历程。直到今年4月28日,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开工,王童和整个滁州市都如愿以偿。此后,“一座产业园”就成了这座城市的新名片。“我们等了6年,才幻想成真。”王童指着园区规划图说道,“看看园区的核心区规划形态,多像一支手电筒,照亮着我们的‘母亲河’。”产业园沿清流河两岸规划建设,南岸是产业进展区,北岸将打造一个滨水而居的现代城区,8~10年内会有25万人安家落户。到那时,将崛起一座经济规模与目前滁州市相当的新城区。开工那天,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王首毅赶赴现场,望着这片陌生而生气勃勃的土地,他满怀盼望:这里,肯定会成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合作的新典范。在“大滁城”建设启动4年多以后,滁州有了最刺眼的“闪光点”。滁州市委书记江山说:“要坚决不移地深化推动‘大滁城’建设,尽快达到100万人口规模。”100万人口,曾经是安徽全部城市很难迈过的一道坎儿。2005年时,全省仅合肥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其不到900亿元的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15%左右。这一状况与全球经济进展大趋势明显“脱节”:2000年时,全球90%的GDP已经由城镇产出,而这90%当中又有50%源自国家或区域级别的中心城市。于是,这一年编制的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成为六大战略之一。安徽要倾力打造自己的“大城市”。一轮前所未有的城市大建设热潮,深刻转变着江淮大地的进展格局:5年间,全省完成城市建设和开发等投资超过1万亿元,城镇化率年均提高幅度比全国高0.7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有100万人进入城市生活。“从来没住过这么好的新居,我们从结婚开头就盼着能有这么一天。”童少兴说,他和妻子在肥东县城打工,一家三口住在一个老工厂的棚户区内,不仅大人生活不便利,孩子也跟着受累,每次上幼儿园都要花半个小时。今年春节前,童少兴一家人住进了肥东县合店路廉租房二期小区3栋301室。搬进去那天晚上,童少兴第一次在自己家的独立洗澡间里痛快地洗了一次澡。小区四周不到5分钟的路程就有一个幼儿园,早上上班时顺路就把孩子送过去了。“这样的房子一个月租金不到50元,以前即使住那样的房子,房租也比这里贵四五倍。”童少兴说。像童少兴一样,全省已经有102万人搬到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内,开头了全新的生活。“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明说道。每年进入城市的100万人,决定着安徽正在提速的城市化进程必必要在制造就业机会、构造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上不断“下沉”,筑牢城市化根基,让幸福和阳光平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产城一体、更具包涵性的城市化道路,让“新市民”们逐渐有了归属感: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曾经封闭的“城门”就此打开。2011年,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其次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吸纳了2500万人就业,比2010年增加了近60万人。医疗、养老保险正在实现全掩盖。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打拼创业。城市,张开了更加有力的双臂。城市更大了:2010年,合肥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10万人,芜湖中心城区人口超过110万人。城市更强了:2011年,全省有4座城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合肥生产总值超过36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3%以上。日子更有味道了: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国其次;今年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全国第一。“那时候,中科大边上就是成片成片的菜地。”在海南经营食品生意的吴启达十几年前曾在合肥工作过,两年前他回合肥时,车子从金寨路高架桥上驶过,他竟然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这里就是你说的那片菜地呀,不过,你想种菜可种不成了。”伴侣这样打趣他。“真是恍若隔世呀。”吴启达十分感慨。“如果不是主动接受合肥市区的辐射,我们这个江淮分水岭地区仍会是逢干必旱的贫瘠之地。”长丰县委书记李军说。“双墩镇”、“三十头乡”,这些听上去乡土气十足的农村地区,获得了“重新定义”的机会。“市里面领导来调研时,认为我们这里适宜建设城市。”合肥北城新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张善世对记者说,这里地势高、平坦开阔,当然,更由于这里处在合肥向北辐射的前沿地带。2007年,北城新区建设启动。如今每个月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都超过2亿元,江淮分水岭上也因此有了五星级酒店、室内运动中心、水幕电影厅、shoppingmall……在合肥的辐射带动下,长丰县不仅甩掉了全国唯一省会所辖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还跻身全省科学进展先进县行列。让中心城市蒸蒸日上的辐射力,获得更大的施展舞台,是不断提速的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2011年8月,巢湖市被一分为三: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含山县、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域面积分别相当于武汉、南京的134.6%和173.2%,拥有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正在成为长江经济带南京至武汉区间资源丰富、环境良好、进展空间最大的城市。芜湖、马鞍山迎来了梦寐以求的跨江进展新机遇。“安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当时,国内一家闻名媒体这样评价道。在生气盎然的阳春三月,芜湖市委书记高登榜赴江北产业集中区调研跨江进展,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加快江北集中区建设,使之成为芜湖跨江进展的新高地、宜业宜居的新城区。芜湖、马鞍山跨江北上,不仅会在江北沃土上加快建设“盼望之城”,更将构筑起合芜马“金三角”联动进展的大格局。2020年前后,合肥和芜马组团经济总量将双双突破1万亿元!两个万亿级城市“增长极”,将携手共舞于皖江之畔。那一刻,会有更多人回过头来,细细品尝这意味深长的城市化“棋局”。新农村示范区内,农夫人均纯收入达到沿海发达省份水平。农业合作社收购的老南瓜也要“坐”飞机出国了……尽管新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要过几个月才会有飞机起降,但孙尚荣已经开头筹划让长丰县的老南瓜“坐”飞机出国了。孙尚荣曾经在长丰岗集镇经营了10多年农资生意,当他看到乡亲们在种植季节满怀盼望地买走一袋袋种子、化肥,种下山芋、南瓜、冬瓜,到了收获季节却卖不上价,甚至还会烂在地里时,心里格外难过。“我做了很多年生意,对市场有些熟识,所以决定挑个头。”孙尚荣说,2009年他和7位伴侣合伙成立民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与一家落户长丰县的日本食品企业形成了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目前已经有200多户农夫加入这个合作社。夏秋之交,合作社最忙的生意就是对从农夫那里收购来的南瓜进行精加工,然后由那家日本企业进行二次加工后,消灭在日本千家万户的餐桌上。今年南瓜收成不错,市场上价格因此跌到3毛钱一斤,但合作社还是依据5毛钱的订单价格从农夫手里收购南瓜。“销路有保障,就会有利润。”孙尚荣说,他决定进一步把合作社规模做大,已经投资3000万元,在新桥机场边的工业园内拿下100多亩地,建一个上万吨的冷库,由合作社直接经营出口,不断扩大销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农结合,又稳又富。”这是孙尚荣们的“生意经”,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寻求突破的关键路径。农业是弱质产业,增强农业“体质”必须向农业之外的产业领域寻求出路。“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农业领域”,成为“十一五”全省农业产业化进展的基本思路。对于民营资原来说,农业是个新领域,也自然会激发更丰富的想像力。汪锡文是从南陵县农村走出的民营企业家,他创办的鲁班建设集团在建筑行业名头很响。2007年,当他将目光重新投向熟识的土地时,心中正在构思一种“新概念”农业:种子可以不种在土地里,农夫可以变成“管理员”,农业实验室的窗外就应该是大片农田,农业不仅是用来“种”的还是用来“看”的,甚至可以是用来收门票的……如今,这个幻想正在变成现实。在总投资40亿元、占地16平方公里的大浦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优质稻米、健康水产、苗木花卉三大产业已经产生效益,仅一盆无土培育的蝴蝶兰就可以卖到100多元。城里人来休闲要收138元的门票,尽管如此,旺季时每天也有1.2万多人前来参观。统一规划建设的大浦新村里,已经有2200多户农夫入住。52岁的农夫何宏飞是其中的一位,不过,他现在身份是“无土育苗栽培管理员”。“通过流转7亩土地,每年能收到7000元租金,每月还能领取2000多元工资,收入比以前高得多。”老何说道。有这种感受的不止他一个人,整个试验区的农夫人均年收入超1万元,达到沿海发达省份的水平。前些天,老何在他管理的园艺大棚里遇到一位南京过来参观的客人。听说他只花了几万块就住上了小别墅式的房子,一家人一年能挣5万多块钱时,南京客人连连感叹“没想到”:就是在南京郊区,也有很多农夫艳羡你们的“小日子”呢!工业理念、服务业理念、科技理念、外向型理念……各路资本带来各种新理念,各种新理念培育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化引领下,安徽农夫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增幅全国第一。去年,全省农夫人均纯收入增加超过1000元,在我省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农夫也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只关心收入。”三王村支书王振清一说话就让人感受到皖北人特有的直率,“农夫也需要更高水平的公共设施、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更加美妙的生活环境。”这个村位于颍上县陈桥镇,村口有一座村民广场,广场边建起城里常见的那种大屏幕,广场的另一侧是1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政经、文史、农技……各类书籍分门别类摆在书架上。村里利用整理出的土地招商引资,进展精品果蔬,不仅让农夫更富了,村集体每年也有70多万元的收入。这笔钱一部分用在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上,还有一部分花在农夫自己身上。“村里人参加新农合、新农保的保费,看有线电视,都不要交钱。”村民王振楼说,以前他在外地打工,两年前回到村子里,开办了一家农资经营部,每年也能收入两三万块。“可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老王笑呵呵地说。日子红火了,三王村人更好客了。外面来客人时,都会端上村里的特产来招待:有鸡蛋大的葡萄,拳头大的西瓜,还有更多城里人叫不上名字的瓜果。通过实施现代农业主体培育工程和美妙乡村建设工程,到2016年,全省将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加入农夫专业合作社,将会有3~5个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成200个新型农村示范区和1.5万个美妙乡村。这是经济强省建设确立的现代农业进展近期目标,也是一条抱负与现实交融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美妙乡村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全椒县委书记盛必龙说。这个县正在启动4个镇12个村的美妙乡村建设,苗木花卉、农家乐、蔬菜基地等乡村产业将与乡村建设同步推动,旨在探究一条可持续、可推广的美妙乡村建设模式。广袤农村的现代化,不行能一蹴而就。一批脱颖而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的航船已经扬帆远航!0.4平方厘米的芯片,能满意20部标清电影同时在线播放;头发丝粗细的电路板上,能雕刻出1000多条电路。“我们在国内独一无二,瞄准的就是国际技术制高点。”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合肥创新创业园,由几座略显陈旧的办公楼组成,看上去很不起眼。但这并不阻碍龙讯半导体公司董事长陈峰心中升腾的“硅谷梦”。“硅谷的很多高科技公司起初都诞生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厂房内。”在美国英特尔公司工作11年,从事过“奔四”等CPU内核研发的陈峰,拥有8项美国专利。他是“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领着龙讯公司的团队担当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发任务。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清多媒体接口系列芯片弥补了国内空白,可以使信号传输距离放大10倍,大大提高智能主机与外接设备的交互能力,即将被联想等企业大规模使用。今年,公司产值将由去年的500万元猛增到4000万元。“就这么一小块,价格比黄金贵得多。”陈峰指着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一块纽扣大小的芯片说道,“中国制造很缺‘芯’,我国每年进口的芯片超过1700亿美元,比进口的成品油、铁矿石还多。”在打破芯片进口依靠的同时,抢占一个万亿元市场的先机。创新的最大魅力正在于此:突破一个节点,就会闯出超乎想像的全新进展空间。安徽的赶超与跨越,离不开这种由“才智风暴”供应的不竭“源动力”。这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可能:依据国外权威机构的评估,省会合肥的基础科研实力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全省有100多所高校,2200多个科研机构,超过10万人从事研发活动。让可能尽快变成现实,不仅关乎安徽将来,更是一种稍纵即逝的进展机遇。2008年10月,就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时,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推动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号召全省“用科教资源的火种点燃自主创新的火炬,把一个个自主创新的亮点汇聚成普照江淮的光明”。安徽的进展战略完成一次具有飞跃意义的“变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随后展开,自主创新成为安徽的又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平台。翻阅权威专家2003年发表的讨论报告,当时被圈定适宜进展汽车工业的地区中,安徽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安徽的汽车工业能进展起来,缘由很简洁,一起步就不得不直面国内合资企业、国际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和围堵,所以只有咬紧牙关自主创新。”奇瑞董事长尹同跃道出了安徽人对自主创新的执着追求。现在,奇瑞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标志性符号。芯片,是现代工业的粮食。让中国制造拥有“中国芯”,更是安徽自主创新战略中的华彩乐章。在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电路板上雕刻出1000多条电路,这就是芯片制造环节中最关键的“光刻技术”。在合肥经开区,留美博士刘钧创办的芯硕半导体公司,在这一领域弥补了国内空白。一个仅有100多人的公司,担当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研发,已经拥有20多项国家专利。刘钧说:“我们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瞄准的就是国际上的技术制高点。”由于有了安徽产的光刻设备,进口设备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已经下降三成以上。在芜湖,三安光电总投资120亿元建设全国最大的LED外延片、芯片制造基地,已经完成60亿元投资,100多台设备正在运行着“针尖上跳舞”式的制造流程。“将3万多个芯片集成于一块2英寸大小的薄膜上,难度可想而知。”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志勇对记者说,“国内至今仍有一半产品依靠进口,国产LED芯片市场我们占着一半以上的份额。”在合肥高新区,国内首块自主研发的4G芯片今年4月份正式面世,一块面积为0.4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就能满意20部标清电影同时在线播放。这是一项与登月工程并列的国家重大专项技术,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说:“这块芯片至少把安徽省集成电路制造水平提前了10年。”“造芯”,彰显了安徽人在自主创新上“前沿突破”的大志向:4年来,高温超导体、高性能计算机、量子通信等多项基础性研发进入年度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十大进展”行列,语音合成软件、汽车关键零部件、数控液压机床、低温余热发电设备、船用低速柴油机研发制造等产业化成就领先全国。“前沿突破”隐藏的创新精神,正在产生乐观的“裂变效应”:2011年,全省获得专利授权量增幅居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中部第一,合肥市入选2011年度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奇瑞汽车公司入选中国十大创新型企业。“安徽人在自主创新上有那么一股子劲儿。”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的由衷赞誉。7月28日,中科大合肥先进技术讨论安徽人都还记得,国内第一台微机由安徽制造,世界第一台VCD由安徽制造,但都曾“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今,连墙外的花儿,都开头在安徽展蕊怒放。陈峰说,这几年,他也去过上海、北京、深圳、东莞等地考察。但他还是决定在合肥创业,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合肥经开区以股权投资形式为他的公司注入500万元资金,还准时为他和多家创业投资公司牵线搭桥。“他们心里真正装着我们这些创业的人。”陈峰颇有感受地说道。更多高科技创业人才像他一样,来到安徽,留在安徽,建功安徽。2011年,全省引进的高端人才比2010年增长了两成多。勇立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潮头的安徽,成了一块让他们来了就不想走的风水宝地、创业热土。“九万里风鹏正举。”跨江近海、钟灵毓秀的安徽,正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妙安徽的伟大实践中,瞄准新的高度,振翮腾飞!(执笔:本报记者汪家驷胡旭项良新)改革迸发崛起动力■本报格外报道组在中国版图上,安徽形如心脏。34年前,这颗“心脏”的一阵搏动,引发了中国大地的一场划时代变革: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夫按下红手印,签下“生死文书”,领先实行“大包干”,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大幕。对于这一不同寻常的“心跳”,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这样评价:“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头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头的。”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全国改革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越来越呈现“全面性”、“系统性”和“困难性”特征。富有改革创新传统的安徽,勇于探究,敢为人先,一次次直立潮头:农村改革掀起“第三波”;基层医改作为“蓝本”推向全国;文化改革演绎“安徽现象”;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开全国先河。地处中部的安徽,一个进展中省份,人口规模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却在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文化、从民生到政治的诸多方面领先破冰、勇当先锋,并供应了可资借鉴的“样本”。在全国提前一年取消农业税,领先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农夫负担轻了,得实惠多了,安徽成为“第三波”农村改革的样板对于时任庐江县庐城镇镇长刘克余来说,2005年这一天,庐城镇一下子变大了!依据庐江县政府的规划,罗埠乡整体并入庐城镇。然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两个乡镇的合并,而是新庐城镇领导体制的一种深刻变革。刘克余说:“乡镇合并后,领导职数削减近三分之二,内设机构由8个削减至3个。全部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压力比过去明显大了。”这样的变化几乎同时发生在全省18个县,它悄然拉开了安徽农村“第三波”改革的大幕。安徽农村改革历来在全国具有先导性和开创性。我国知名农村问题专家何开荫深有感受地说:要透析“三农”工作,再难找到比安徽更具说服力的“活标本”了。继农业“大包干”之后,2000年,安徽在全国开农村税费改革之先河。经过四年试点探究,2004年在全省实施农村税费“一免一减三补”,即:全面取消农业税附加,降低农业税率2.2个百分点,实行粮食直补和良种、农机补贴。当年,财政少收26.73亿元,粮食增产50多亿公斤;农夫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创8年来新高。2005年,全省取消农业税,与全国相比,提前一年终结了有2000多年历史的“皇粮国税”。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大大减轻了农夫负担。然而,可能引起农夫负担反弹的因素仍然存在,农村财政供养人员多,县乡财力匮乏,乡村债务沉重,旧的农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照旧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进展。如果认为大功告成,改革就此止步,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可能很快被抵消。于是,一场更简洁、更深刻、更困难的农村改革又开头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民意,抓住税费改革后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改善的有利时机,义无反顾地将改革的矛头指向了担负改革任务的基层政府。2005年初,安徽省出台意见,决定在18个县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改革旨在调整乡镇布局,转变政府功能,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全力打造“农夫想要的政府”。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思路是“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即:“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重点是“减人、放钱、管事”。在“减人”上,全面扩乡并村,全部乡镇精简内设机构。改革后,一般乡镇设“三办一中心”,即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进展办公室、为民服务中心;领导职数一般为7至9名。在“放钱”上,全面实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逐步实现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在“管事”上,整合乡镇各事业性站所,实行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多元化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革最直观的成果,用基层干部的话说就是:“牌子减了,帽子少了,凳子难坐了。”庐江县是此次18个试点县之一。2005年7月到10月短短三个月间,全县28个乡镇撤并成17个镇,乡镇领导职数从409人锐减到153人;单个乡镇原本20多个内设机构,被新设立的党政、经济进展和社会事务三个办公室取代;全部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刘克余在此轮调整中身兼双职,书记、镇长“一肩挑”。省财政厅供应的数据显示,与改革前相比,18个试点县,乡镇、村的数量减幅分别为27%和24%,乡镇机构和行政编制减幅分别为38.6%和16.2%,事业单位和编制减幅分别为51.9%和30%,领导职数减幅为48%;扩大了乡镇党政领导交叉任职,265个乡镇中,131个乡镇实行党政正职“一肩挑”。改革的“减法”,带来的却是为民服务的“加法”乃至“乘法”效应。肥西县河湾村村民张贤慧的儿子长年在外打工,需要办理流淌人口婚育证。流入地催得急,张贤慧急急火火赶到村代理服务便民窗口。让她想不到的是,代理员当天下午就到3里之外的镇上,为她办好了一切手续。张贤慧说:“没想到这么快,真的没想到!”金寨县梅山镇最远的村子离县城有35公里,过去村民办医疗救助要医院核实证明、乡镇审核证明,再到县里核实报销,一天下来连路费、吃饭和误工就是50多元,如果手续不齐还办不好,徒劳来回一次,还必须接着跑。现在简洁了,一切都有代理服务,镇服务中心核实之后,直接就把钱打到个人存折上。像肥西、金寨一样,目前全省九成多的农村实行了这种“镇村联动、集中办公、统一受理、分类办理、专人承办、限时办结”的为民服务代理制;农夫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静静变化的还有众多的基层干部。以前,领导班子成员多,职能重复,很容易造成内耗。改革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明晰,且如果不“谋事”或者村民们不满意,就可能在下一轮的岗位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大家既感到了压力,又可以放开胆子干事,没了扯皮和推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大提高。“阳光”更加普照“三农”了。农村综合改革后,金寨县的农夫感到家乡变化很大,不仅一条条道路越修越好、越修越长,而且很多过去无力修复的水毁堤坝都一一筑固加牢,学校、医院的条件也越来越好……试点取得成功,到2007年初,安徽省决定以18个试点县为“蓝本”,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同时统筹推动其他各项改革。截至当年8月,全省撤并乡镇584个,撤并行政村9474个,在全国领先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当然,重塑乡镇只是迈出了重要一步,农村改革未有穷期。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当年实行“大包干”,“一年越过了温饱线”;但此后,20年都没跨过富有坎。小岗人困惑,小岗的干部也尴尬!从2008年开头,小岗村以推动土地流转、进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契机,开启了新一轮创业:建立农业合作社,成立互助资金,求解农村金融难题;集中规划农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行农村社区化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发挥农夫自主权……今日的小岗村,已经成为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的新农村。小岗村孕育的盼望,正在江淮大地广袤的田野上延展。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义务教育免费、土地流转、“新农合”、“村村通”、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村庄整治……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和新一轮农村改革释放出强大活力:全省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夫增收“九连快”,城乡一体化加速推动,“三农”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进展期。从淮北平原到江南山区,从皖西老区到皖东大地,1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农村画卷正在缓缓展开……“同一位医生接诊,同样的处方,同样的药品,一天前是19.10元,现在只有7.47元。”安徽基层医改彻底切断“以药养医”利益链,并作为“蓝本”推向全国生产进展了,负担减轻了,农夫富了。但这种富还是比较脆弱的,经不起风浪,尤其是生灾难病,就可能使一些刚刚富起来的家庭返贫致贫。因此,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亟待解决。作为一项世界性难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处于经济进展和社会进展的交汇点,处于各种冲突和利益调整的聚焦点,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同时也是事关科学进展、社会和谐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2009年,全国开启新一轮医改的大幕,安徽又一次成为“先锋”……2010年1月1日,在岳西县莲云乡卫生院,小患者金正波的母亲看到医生开出的处方笺,格外惊喜。原来,同一位医生接诊,同样的处方、同样的用药,一天前是19.10元,现在只有7.47元,下降61%变化得益于当天在全省32个县(市、区)5372个基层医疗卫生气构试点实施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改革。长期以来,在“以药养医”机制下,基层医疗卫生气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药品加成。一份调查材料显示,改革前,乡镇卫生院药品加成比例普遍在60%以上、村卫生室在80%以上,相当一部分医院的加成比例在9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67%以上。受利益驱使,医务人员倾向于多开药、开高价药,从而实现加成收入的最大化,使患者花了很多不该花的冤枉钱,增加了不应有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以药养医”像一只巨大“推手”,使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医疗机构形成了利益链,生产、经销和使用高价药,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冲突更加突出。为彻底切断“以药养医”的利益链,安徽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在32切断了利益链后,基层医疗卫生气构的资金缺口如何填补、填补多少?这个难题无论如何是绕不开的。追根溯源,缘由之一在于公共财政长期投入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气构定位偏失。因此,改革就不能局限于药品价格的降低和购销方式的简洁转变,而应立足于从体制机制上深化配套,进行深层次改革、全方位再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以回归“公益”为目的、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的医改“路线图”,初露端倪。据安徽省医改办负责人介绍,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共涉及五项内容:一是改革管理体制,将政府主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将基层医疗卫生气构主要职责定位于“为群众供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二是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三是推动安排制度改革;四是推动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转变“以药养医”,实行零差率销售;五是推动经费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公正合理的补偿机制。实施这些改革之后,乡镇卫生院呈现“五降一升”:次均门诊费下降13.6%,次均门诊药品费下降22%,次均住院费下降13.7%,次均住院药品费下降20%;住院人数下降30%,门诊人次上升21.3%。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得到大幅提升。对此,当涂县黄池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宗朝阳感受格外深:“以前,我们医院尿常规只能手工做,现在有了分析仪。以前全院只有一台电脑,现在医务人员人手一台。”甚至最基层的村卫生室,也开头“鸟枪换炮”。几年前,芜湖县陶辛镇陶辛村卫生室,类似简易私人诊所;现在是6间诊室分开,配备了电脑、冰箱、空调、氧气、急救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这些全部是政府投入。现在的就医环境,比几年前条件最好的乡镇卫生院还要好。”承友明医生欣喜地说。“基层医疗卫生气构回归到公益性,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医生回归到治病防病的角色,而不是推销药品的商人;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而不是赚钱的工具。”在2011年全国“两会”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用“三个回归”来概括安徽医改带来的变化。2011年4月,安徽医疗卫生综合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年实现“基本药物全掩盖”,惠及全省6800多万城乡居民。然而,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不行能一蹴而就。基层医改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的过程中,不行避开地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人关注医改“迷路”,甚至有人关注走“回头路”。2011年下半年,安徽全面开展医改“回头看”。“回头看”的结果,是形成了被称为基层医改政策的“新30条”,从完善机制、提升能力、规范运作、筑牢网底等4个方面,为巩固和深化医改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在全国医改的五项改革中,安徽已基本完成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前四项改革,第五项改革即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医改三年,安徽公开选拔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1629人。全省1262个乡镇卫生院,共核定编制57330名,较改革前增加近3万名。分流了2.1万多无资格、无职称、长期在编不在岗人员;充实了1万多名医学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上升到87.2%。98.2%的基层医疗卫生气构兑现了绩效工资,在岗人员平均收入提高32.2%。各级财政拨款增长2倍以上,政府主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气构全部纳入政府编制管理和财政保障。安徽医改模式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北京高校国家进展讨论院教授李玲认为:“安徽省从源头动身,通过综合改革,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的老制度,建立公益性的新制度,扭转医务人员激励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突破了最难啃的硬骨头,成为全国医改的重要突破口。”文化体制改革催生“安徽现象”,省暨各市连续两年“满堂红”,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徽风皖韵”走上世界舞台文化与经济,始终就是相伴而生的。经济进展为文化富强供应了现实基础、丰富资源和市场空间,文化富强又为经济进展注入强大的软实力。“安徽的崛起,必定包括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崛起;建设美妙安徽,必须强化以文化为灵魂的精神支撑。”安徽决策层深刻熟识到,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强文化建设是重要突破口和增长点。走进安徽教育出版社,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大幅橙色“e”标识的办公区域,那是教育社旗下网络公司于去年重磅推出的全媒体数字出版运营服务平台——“时代e博”。“时代e博”上线运营仅几个月,就在主动推送服务、数字内容分销、主题数字阅读、机构社区推广等应用上表现卓越,签署的合作出版机构达近百家,与澳大利亚、美国、荷兰多家版权机构达成数字版权合作意向,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文在线等数字运营机构开展多项业务合作。“要是在以前,这是很难想象的,是改制带来了变化。”安徽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阮怀伟深有感受地说。改制前,阮怀伟在安徽科技出版社负责销售工作。“那时是事业单位,面对市场,心态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没什么压力。”2005年底,“改制”这个听上去还很陌生的词,突然进入阮怀伟的生活。很快,安徽出版集团成立,安徽科技社等11家出版社整体转企改制。阮怀伟和其他人一样签订了劳动合同,从一名事业人彻底变成了企业人,不仅身份转换,岗位职责、绩效考核、薪酬等都随之转变。同样是负责销售工作,阮怀伟感觉变化太大了。“以前,产品形态单一,只与新华书店打交道,我卖书,你买书。现在,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销售不仅要重视渠道和平台建设,更要融入整个行业。市场开拓、创新意识、数字化转型,整天都在脑子里。”阮怀伟说,“改制转变了我。就我们集团来说,改制七年,相当于再造五个出版集团。”在安徽文化单位,很多人都有着与阮怀伟大致相同的心态经历。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工作启动,安徽不在其中。是等一等,看一看?还是自加压力,自求进展?安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改革,首先从出版发行领域突破。随后,合肥、芜湖、安庆、淮北等市以及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省直演艺院团等单位开头“自主试点”。2009年,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展开,省、市、县上下联动,文化演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全领域推动……到2010年6月底,安徽提前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17个市、105个县(市、区)实现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15家出版社、84家新华书店、85家电影公司、86家电影院、62家演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报业、出版、发行三个集团推动二次改革,演艺集团、广电集团又相继成立,文化企业龙头阵容形成。在2011年和2012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安徽省暨全部省辖市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连续两年“满堂红”。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进展,哪里就有新气象。“喜迎客,唱欢歌,茶戏楼里无穷乐。宾至如归今古同,黄梅飘香,情深意浓。”每晚8点半,合肥市中心城区,一曲黄梅调《喜迎客》拉开了“天仙配”茶戏楼演出的序幕。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省黄梅戏剧院的一个废仓库。听到院团要改制的风声,剧院决定先搞一块试验田,蹚蹚市场的路。戏楼改建需要126万元,剧院将其分成210股,让全体员工自由认购。茶戏楼当年纯利润就达到18.6万元,并让合肥有了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高档文化场所,很多外地来旅游、出差的客人直呼过瘾。庐剧专业出身的演员宋丽,自1987年进入全椒县庐剧团,20年没演过戏。出于对庐剧深深的爱,她始终舍不得离开。2010年5月,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大潮中,全椒县将庐剧团与南屏影剧院合并,组建文化传媒演艺公司,让这个一度面临倒闭的剧团重获新生。2011年初,演艺公司开头细心创作编排取材于名著《儒林外史》的大型古装庐剧《匡超人》,宋丽重新登上舞台,出演主角,收入由以前每月几百元增加到2000元左右。“收入倒在其次,没想到我还能在庐剧舞台上进展,实现了我多年的心愿。”如今,宋丽兼任演艺公司市场部经理,对将来进展布满信心。“剧院成为市场主体,生存的压力变成了竞争的动力。多演多得,优演优酬,不演不得。”这是芜湖艺术剧院艺术编导吴洁的真切感受。2006年,芜湖市整合市属4家剧团的全部资源,成立国有独资的芜湖市艺术剧院。“事转企”,带来的是艺术生产力的大解放。论资排辈被打破,演员只要有“真玩意儿”,就能被破格任用,一大批年轻演员脱颖而出。更为可喜的是,艺术创作的参照系由获奖变为市场,剧院开头真正把艺术作品当作产品来打造。改革后,年演出场数和收入额分别是改革前的5倍和20倍。“净资产收益率”、“保税仓库”、“业态创新”、“投资回报率”、“净利率”、“资产负债率”……今日,这些经济领域里的专业术语,已经成为文化单位负责人运用娴熟的“日常用语”。“新话语体系”的背后,不仅是观念理念之变和体制机制之变,更是文化眼光、文化抱负的深刻变化。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安徽大胆探究,敢闯新路,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大型跨国传媒集团南非米拉德集团合作,组建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个党报集团的中外合作项目,被誉为“文化产业跨洋合作的创举”;安徽日报社在全省全面自办发行,制造了党报发行体制改革的“安徽模式”;兼并亳州晚报社,开创省级党报兼并市级党报的先河。安徽出版集团是全国第一家集团组建同时完成整体转企改制的出版企业;重组科大创新,成立“时代出版”,又成为我国出版领域第一家真正的主业整体上市企业。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全国首创“乡村便民店”,大力推动混业经营,“包袱”变成了“财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皖新传媒”整体上市,制造了国有文化企业产权规范转让、国有土地作价出资、跨行业收购出版社等诸多业内第一。安徽卫视不仅成为收视掩盖率全国第一的省级卫视,更是唯一一家最先在3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实现全面掩盖的省级卫视。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属文化企业资产由改革前不足30亿元增长到300多亿元。从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到俄罗斯印刷市场……世界文化大舞台上,活跃着“文化皖军”的身影。安徽出版集团实现了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投放,在俄罗斯兴建的新时代印刷公司是全国唯一“走出去”进展的印刷企业,旗下华文国际贸易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文化进出口企业。芜湖方特欢乐世界的项目整体输出到伊朗、南非、乌克兰等国,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其次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原创58集动画片《黑脸大包公》登陆北美、日本,实现国产动画电视剧登陆日本市场“零”的突破。安徽演艺集团创排的杂技项目,常年热演欧美市场。在2009至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中,我省7家文化企业、8个文化项目名列其中,入选的企业和项目总数位居全国第六、中部地区第一。人们印象中“农业大省”、“能源大省”、“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安徽,悄然进入了“动漫大省”的行列。借助文化与科技融合,安徽已经拥有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基地,拥有已连续举办三届的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在文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布的2011年度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名单中,安徽有8家企业上榜,入选企业数与北京、湖北并列全国第三位。文艺百花园精品迭出,徽风皖韵绽放异彩。电影《第一书记》、电视剧《新安家族》、话剧《万世根本》、黄梅戏《雷雨》、舞剧《徽班》……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徽字号精品力作在全国叫响,仅“十一五”期间就有249部文艺作品荣获各类全国性大奖。“江淮情”大型演出、“中国农夫歌会”等,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百姓喜爱的公共文化品牌。“耳朵有听头,眼睛有看头,农闲有学头,生活有奔头。”在文化企业“豁出命来往前奔”、实现跨越进展的同时,安徽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基层文化馆站、农家书屋建设被纳入“民生工程”;省博物馆新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建成投入使用;1600多家民间文艺团体常年活跃在基层……安徽是文化资源大省,过去外界大都只知道历史上的安徽文化名人。文化改革进展使这种状况得到了近乎颠覆性的改观。“‘安徽现象’其实就是‘一把手工程’”。省文改办负责人介绍,安徽主动与试点地区同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每年都列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进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文化产业被列为全省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都被置于全省的层面,认真对待,准时解决。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像支持工业、农业一样支持文化产业进展,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像加大经济进展力度一样加大文化产业进展力度,像培育工业大企业大集团一样扶持、培育文化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像改善经济进展环境一样改善文化进展环境。
可以说,没有省委、省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和进展上的“一把手工程”,就没有文化产业的“安徽现象”。除了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多重政策保障是缔造文化体制改革“安徽现象”的不行或缺因素。文化体制改革之初,安徽就结合实际,在社保、土地、税收等多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文化改革进展的优惠政策。2006-2009年四年间,为转制文化企业减免税收近10亿元。从2009年起,每年又拿出1亿元作为文化建设专项资金,5年不变。此外,还从文化投融资体系建设上为文化体制改革助力。“努力打造布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再次吹响了文化改革进展的强劲号角。今年5月,一个被称做“1+6”的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系列政策文件正式出台。这个囊括了产业进展、公共文化建设以及人才、基地、财税和金融扶持的系列文件,其扶持力度前所一个徽风皖韵的文化强省正悄然崛起……在农村,安徽被誉为改革的“发源地”;在城市,铜陵也一样吸引了全国的目光,被誉为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小岗村”无论哪项改革,人都是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社会管理创新不仅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更意味着一场新的变革契机。皖江之滨,一个建市50多年的工矿城市,在城市社会管理方面又成为全国首个“吃螃蟹者”——这就是铜陵。7月26日“这要是在以前,没有居民找上门来投诉,我们肯定不会主动走出去。”曾经在街道坐了近20年办公室的张德仙,谈起变身社区工作者的感受,连声感叹,“变了,变了,真的变了!我自己越来越感觉不像街道干部,而是一个责任大压力大的社区服务者。如果居民对我的服务不满意,在考核和票选时肯定会让我格外尴尬。”张德仙所感受的变化,缘于两年前的一场改革。2010年7月起,铜陵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把原先10个街道办事处和61个社区工作站整合为23个社区居委会,变“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为“市—区—社区”三级服务。“街道办事处”这一在我国存在50多年的行政机构,从今退出铜陵市市民的生活,铜陵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全部撤销街道的地级市。街道撤销后,其经济管理、城管执法、司法行政等主体职能收归区直相关部门,而社会管理、服务事务等职能,则与人员、经费和资源一起“下沉”到新成立的社区。原在石城路街道的张德仙就是与数百名街道工作人员一起被“下沉”到社区的。经过竞聘、社区直选等程序,张德仙当上了鹞山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兼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党工委委员。但在居民口中,张德仙还有一个更加直接的称呼——“网格人”。改革后,铜陵社区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每300户左右居民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作为“网格人”,必须主动上门为居民供应贴近、贴身、贴心服务,同时准时收集居民的相关信息。社区实行开放式办公,各项业务“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处置”。社区工作者的工资与居民满意度直接挂钩。谈起改革的动因,铜陵市民政局事业事务科科长施立平告知记者,2009年初,市委常委集体到铜官山区调研,在谈到街道情况时,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街道成了居民服务的“隔热层”。作为区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常扮演“二传手”角色,“往往是从区里领任务,再布置给社区居委会”。这样一来,街道和社区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就会产生职能错位、功能雷同、职权不配套等现象。街道作为中间层,集聚了大量人权、财权和物权,而社区由于受资源、职责的限制,很难准时、有效地为群众供应服务。由此产生的后果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现在办事,确实比以前便利多了。”金口岭社区居民江庭平赞不绝口。他说,撤销街道前,低保申请程序是先在社区居委会申请,社区居委会将材料汇报给街道审核,街道审核后再把材料供应应区民政局,然后从民政局到街道再到居委会,要一个多月。现在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直接办理民政社保、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事务。办低保到社区10天就可办完,办老龄证更是比以前省了将近20天。“更重要的是,居民说话比以前更管用了。”螺蛳山社区居民陈光平告知记者这样一件事:去年3月,辖区内一家名叫华金矿业的企业要扩建一个市级选矿厂,该项目是政府通过招商引资近两个亿而来,然而要扩建就要占用周边的绿地,对此,家住四周的居民提出了异议,反对这个选矿厂的扩建项目。规划公告刚贴出来的时候,有几百名居民向居委会反映情况。为了给群众一个交代,社区把居民代表、市里规划部门、环保部门的相关人员请到了一起,经过一周内的数次居民代表会议商量,社区居民形成了全都的反对意见,该项目最终被政府拒绝。从“替民做主”到“让民做主”,在推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中,铜陵始终把去行政化、强化居民自治作为主攻方向,让社区居民在公共事务上有更大的自治权。“现在只要是涉及老百姓利益的事情,社区都要最大程度地尊重老百姓的选择,让老百姓参加进来,自主决定。”铜官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爱林说,以小区整治为例,政府相关部门拿出一个初步方案,在社区公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广泛听取意见;然后政府投入多少钱、社区拿多少钱,全部交给社区,由居民自己去决策。“很多事情让居民来做主,反而比政府出面更容易解决。”阳光社区工作人员艾梅感受颇深,“小区里要建活动室,有人想建棋牌室,有人想建乒乓球室,怎么办?让大家投票表决!如果我们拍板定夺,居民们可能不买账。”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一项改革不行能一次性解决全部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者收入增长机制和社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让更多优秀人才情愿在社区工作。同时将健全相关制度,充分调动居民参加社区事务管理的乐观性。格外是要发挥社区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通过深化扎实的社区工作收集民意、掌握民情,做到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铜陵模式”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今年2月,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到铜陵考察调研后指出,铜陵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方向对头、条件成熟、决策正确、效果成功,在全国相当地区具有推举和借鉴意义。新潮拍岸急,船挂满帆行。“安徽今日进展的大好局面靠的是改革开放,将来进展也必须坚决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妙安徽新的伟大征程中,凭借改革创新的强大引擎,安徽必将涌起更为迅猛的进展势头……(执笔:本报记者李友国陈群)安徽靓起来(改革亮点)■本报格外报道组文明,人类社会考量自身进展程度的重要元素之一。安徽,过去在外地人的印象里贴着“落后”、“灾难”之类的标签。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却在全国持久开展的文明创建中闪亮步入第一方阵;人口占全国近二十分之一,“中国好人”入选人数却占全国近八分之一,上榜人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1997年合肥,2007年马鞍山,2011年淮北——中央文明办先后3次组织中央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安徽精神文明建设阅历。安徽,在中国区域版图上,不仅制造了经济快速进展的新纪录,也攀登上现代文明的新高地!个中缘由何在?省委书记张宝顺一语破的:“安徽的崛起必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崛起,崛起的安徽必将是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美妙家园。”南非国民议会一名议员自费到铜陵考察:“没想到安徽的一个中等城市这么富强、文明。”希腊投资商Alexis在微博上赞扬安徽的经历“会让我常常想念并引以为豪”!上海人罗文娶了位安庆媳妇。头一次上门去丈母娘家,罗文一路惴惴关注。在合宁高速吴庄收费站,收费员甜蜜的微笑令罗文放松不少。“我敢说,她们的服务肯定是训练过的!”罗文跟媳妇打赌。罗文赌对了。2007年12月28日心中没有阳光,脸上哪来真诚的笑容?对很多像罗文这样的外地客人来说,高速公路收费站成为他们观察安徽的一扇窗口。16年前,沪上一家媒体刊登一篇文章,题为《穿劣质拖鞋满街跑的女人们》。文中对于安徽人的贬低和轻视,令不少皖人心中愤愤不平。在历数一些女人“落伍”“粗糙”的装扮后,《穿》文写道:“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她们中不少人都来自异乡,有诞生于江苏高邮,有成长于安徽合肥……”《穿》文发表后,一位读者投书《新安晚报》:“《穿》文宣扬了什么?”1996年8月7日,《新安晚报》在头版头条刊发读者来信,并全文转载《穿》文,引发读者热闹商量。“《穿》文的商量其实,在《穿》文消灭的那个年月,安徽的形象不能不令人纠结。全程参加文明创建的省文明办副主任朱训义记忆犹新:“当年我在武汉上高校,暑假后回校,时常面对同学们的调侃:‘你们那儿今年又发大水了吗?’‘安徽不少出来讨饭的都会玩猴子,你会玩吗?’”有位省领导到国外招商,一位外商直言不讳地表示,安徽经济落后,形象也不太好。今日的安徽人已经无需面对当年的尴尬。安徽人在赢得尊重的同时,其所在的环境,也散发出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2011年1月10这一次,《新民晚报》在报道中写道:“上海人因感动记住了这样一串人的名字:王东、王方、张海燕、余永峰。安徽好心人因感动记住了这样一群人:上海公安干警、上海医护人员、热心捐款的上海市民……”“难忘记,一名60多岁的老奶奶来到病房,虽然她经济状况不好,但仍然留下了捐款;难忘记,一对年逾八旬、身装假肢的老夫妇虽然行动不便,但还是一大早从浦东坐轨道交通赶到医院探望英雄……”如今,不仅越来越多的安徽人令外地人刮目相看,安徽宜居宜业的环境更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皖安居兴业。55岁的刘巧琴说着一口南京味儿的一般话,现在却是滁州市乌衣镇二社区的正式居民。2004年,她从南京来走亲戚。她说:“当时房价廉价,作为投资我一下子买了两套,从来没想过到这里定居。”当时的乌衣镇,除了十字路口,连路灯都没几盏。2007年,刘巧琴退休再来,小镇已发生了大变化。“现在住在这里养老,乌衣镇就是我的家了。”伸展的眉宇间写满了幸福。生在西安,长在江西,高校在广西,工作曾在上海、大连等地,圆融光电公司总经理康进记忆深刻:“应邀到马鞍山考察之前,听说是个钢铁城市,心想城市环境肯定不好。踏上马鞍山的土地,让我惊讶的是钢铁城市却山清水秀天蓝蓝,环境美丽、人民友好。”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一个总投资23亿多元的圆融光电大项目落户马鞍山制造的奇迹,让康进在这个文明之城找到了家的归属:“我已经在马鞍山买下一套住房,把爱人接了过来,筹备在马鞍山养老!”在康进的影响下,他的老部下纷纷从上海、大连、南昌来到马鞍山,公司管理团队20多名外地高管已有8人在马鞍山买房安家。“建设美妙安徽,首先要有一个美妙的安徽形象。精神文明本身就是美妙安徽的应有之义。”省长李斌说,越是黄金进展期、冲突凸显期,越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凝心聚力。今年初,一位外商在微博上为芜湖、为安徽做了一个免费的国际形象广告。“直到我有幸来到芜湖,与当地人朝夕相处,才真正了解到芜湖人的文明素养及中国经济持续快速进展的缘由。”希腊人Alexis是投资3亿美元的海格斯能源科技产业园项目外方代表,他在微博上毫不吝啬地赞美给他留下美妙印象的江城。“最初我们看好广东等地,有人提议投资芜湖时,我们是持怀疑态度的。最终决定落户芜湖,是由于芜湖优良的投资环境、政府的高效服务,还有芜湖人民的友好。这些经历会让我常常想念并引以为豪!”去年,芜湖市获得“2010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称号。作为该市外籍人才,乌克兰专家鲁登科·瓦西里·格里高列维奇专文推举,标题为《我最喜爱的中国城市——芜湖》:“芜湖城市面貌的变化让我们简直都不敢信任我们的眼睛。”铜陵人没有想到,一面之交的南非国民议会议员卡姆拉伊会自费来到铜陵考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医疗耗材采购与供应合同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某广告公司与广告主关于广告投放的详细协议
- 2024年度水库渔业品牌建设合同
- 2024年度版权租赁合同:版权持有者授权他人租赁其版权的合同
- 2024年度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4年度文化艺术活动策划与执行承包合同
- 缫丝机械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合同
- 2024年度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合作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度互联网金融平台技术开发合同
- 2024年《论教育》全文课件
- QCSG1204009-2015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 2024年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解读
- 非暴力沟通(完整版)
- 医院流产证明书怎么写-条据书信
- 高中英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精选3篇
- 焊接成本计算
- 电瓶车停放充电点巡查表
- 150T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规程
- 围棋对弈中国风围棋文化宣传动态ppt模板
- 中国银行内部稽核体系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