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图I是某器官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I中,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I中A液增多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主要与图Ⅱ中X激素分泌过量有关D.图Ⅱ中甲既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又能分泌激素,还能受激素调节2.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时,选取如下实验材料:新鲜花椰菜体积分数95%的冷酒精、研磨液(含表面活性剂SDS、DNA酶抑制剂EDTA、适量的NaCl)0.015mol·L-1的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蒸馏水以及其他必要实验器材。关实验材料选择理由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鲜的花椰菜DNA含量丰富,易获取B.SDS具有瓦解植物细胞膜作用C.DNA溶于冷酒精,而蛋白质等杂质不溶D.EDTA可减少提取过程中DNA的降解3.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如图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如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乙是某种鱼的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C点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C.若曲线乙表示密闭容器中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则A点上移E点也会上移D.若曲线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不同的时间所对应的增长速率可能相等4.少数人接触花粉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和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花粉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B.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个体差异C.机体初次接触花粉后,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D.花粉引起过敏反应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5.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形,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S”型增长是受各种资源综合限制的结果B.种群数量“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先上升后下降C.种群数量“J”型和“S”型增长曲线均有K值D.控制农林害虫爆发应在种群数量达1/2K之前进行6.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A.DNA分子中的⑤⑥⑦⑧依次代表B.④的名称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图示DNA片段中含有8种脱氧核苷酸D.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上7.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相应反射弧如图1所示。图2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据图判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b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B.图2中e处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C.图3中物质f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f与g的结合可能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8.(10分)已知自然界中染色体数目最少的动物是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杰克跳蚁,其雌性个体具有两条染色体,而雄性个体只有一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植物是名为心叶瓶尔小草的蕨类,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多达1440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真核生物细胞都存在染色体B.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现象往往与物种的环境有关,与其本身遗传特点无关C.染色体数目多的物种会导致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更多的联会,这意味着后代会有更多变异的可能D.雄性杰克跳蚁只有一条染色体意味着其减数分裂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二、非选择题9.(10分)下面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四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2)乙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此细胞的前一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目之比_______。(3)丙图表示_____________分裂,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细胞。(4)丁图表示____________分裂,该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条染色单体。10.(14分)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三组豌豆杂交组合及实验结果。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腋生顶生一顶生×顶生0804二腋生×腋生651207三顶生×腋生295265(1)根据组合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2)组合三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杂交组合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___________实验。(3)组合二中,后代同时出现腋生和顶生现象叫作____________,两个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F1的腋生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11.(14分)椴树是我省常见的树种,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山谷、山坡均可生长,生产生活中常用扦插进行椴树苗木的繁殖。生根粉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生根粉对椴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实验:①取当年生椴树枝条若干,每个插条上部保留2片1/2叶,插条基部切口斜切,均分为7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min。②在恒温的扦插培养池中,插条以适宜株行距插入消毒过的珍珠岩基质,添加足量的水后,根据实验时气温、光照等条件调节喷水量.待插条生根后,逐渐减少喷水量,适度增加光照。③从扦插后的第15天开始观察,分别记录不定根发生的时间,并依照相应数据计算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结果如下表:生根粉浓度/(mg·kg-1)不定根发生/d生根率/%平均生根数/条空白对照组2834.53.51002550.54.02002453.04.35002362.84.510002446.64.520002537.14.430003126.43.1(注:①生根率=生根插条数/插条总数×10%;②平均生根数指生根插条上不定根的平均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的处理是不加____________的清水,因变量是____________。(2)步骤①中,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3)由表中数据可知3000mg·kg-1生根粉具有__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生根数的效应,生产上应选择浓度为____________的生根粉处理椴树插条。(4)图2为未经生根粉处理的椴树枝条横放-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ab两侧的生长状况____________(“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5)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生物兴趣小组进-步测定了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后在不定根发生期插条内生长素(I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如图3。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一定范围内生长素和脱落酸对插条生根表现为相互____________,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12.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1中一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mg/(m2·h)]。请回答:(1)图1的B点时,甲种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在B点时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填“<”“=”或“>”)呼吸作用强度。(2)将图2中的植物放在a点所对应的温度条件下(其他条件与图2的相同),一段时间后,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__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或“无法判断”)。(3)已知甲植物最适光合作用温度是25℃,当光照强度达到C点时,限制甲种植物CO2吸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4)若甲植物是玉米,在洪涝时甲植物的根系会变黑变腐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分析图示I: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图Ⅱ中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X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Y是促甲状腺激素,①②为促进作用,③④是抑制作用。【详解】A、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A正确;B、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B血浆渗透压下降,A组织液增多,B正确;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缺碘导致图II中甲状腺激素无法合成,导致③④是抑制作用减弱,X、Y激素分泌过量而促进甲状腺代偿性生长而出现甲状腺肿大,C错误;D、图II中下丘脑甲既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又能分泌激素,还能受激素调节,D正确。故选C。2、C【解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详解】A、新鲜的花椰菜DNA含量丰富,易获取,A正确;B、SDS具有瓦解植物细胞膜的作用,B正确;C、DNA不溶于冷酒精,而蛋白质等杂质易溶于酒精,C错误;D、DNA酶抑制剂EDTA可减少提取过程中DNA的降解,D正确。故选C。3、D【解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率最大。题图分析,甲表示J型曲线,乙代表S型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详解】A、若乙是某种鱼的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高于C点时开始捕捞,且使捕捞后的数量保持在C点时的数量,则可维持较高的增长速率,进而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错误;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数量,但C点时环境阻力不是最小,最小的应该是起始时间段内,B错误;C、若曲线乙表示密闭容器中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A点上移意味着起始酵母菌数量多,则会导致较快达到K值,E点应该左移,不会上移,C错误;D、若曲线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不同的时间所对应的增长速率可能相等,如图中的B、D两点,D正确。故选D。4、A【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A、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花粉后会发生过敏反应,A错误;B、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还具有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正确;C、机体初次接触花粉后,B细胞会活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其中浆细胞能产生抗体,C正确;D、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症,其中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自身免疫防御功能太强引起的,D正确。故选A。5、C【解析】由题图可知,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K值为种群在该环境下的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最终会在K值上下波动。【详解】A、种群数量“S”型增长是种群受食物、空间等各种资源综合限制的结果,A正确;B、种群增长速率在该图中由曲线斜率表示,由图可知该种群增长速率为先上升后下降。B正确;C、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S”型增长曲线是由于种群数量增长受各种资源限制形成,故存在K值,“J”型增长曲线为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存在K值,C错误;D、K/2为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候,要控制农林害虫爆发应控制种群数量在增长速度较慢的数量,防止种群数量达到K/2,D正确;故选C。【点睛】“J”型增长曲线为理想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仅有部分增长时期接近“J”型增长曲线的种群数量变化,最终都会因受环境、种群内部因素等原因限制回归“S”型增长曲线。6、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鸟嘌呤,⑤是腺嘌呤A,⑥是鸟嘌呤G,⑦是胞嘧啶C,⑧是胸腺嘧啶T,⑨是氢键。【详解】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出⑤⑥⑦⑧依次代表A、G、C、T,A正确;B、④包括的三部分不是同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B错误;C、图示DNA片段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D、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D错误。故选A。7、B【解析】据图1分析:a表示感受器,b表示传入神经,c表示突触,d表示传出神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据图2分析:表示突触的放大示意图,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据图3分析:表示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图中物质f表示神经递质,物质g表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详解】A、图1中b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A正确;B、图2中e处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而膜内则相同,B错误;C、图3中物质f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C正确;D、f神经递质与g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变成内正外负,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及兴奋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C【解析】1、不是所有活细胞中都有染色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染色体。2、可遗传的变异产生的原因有:①基因重组;②染色体变异;③基因突变。3、自然界中,雄蜂产生配子时进行假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当于普通的有丝分裂),得到单倍体的精子(染色体数与其体细胞数相同)。【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存在细胞核,没有染色体,A错误;B、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现象不仅与环境有关,还与自身遗传特点有关,如育种时,用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环境下,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与其本身遗传特点有关,B错误;C、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多,联会的情况会增多,基因重组的情况就会增多,C正确;D、类似于雄蜂,雄性杰克跳蚁只有一条染色体可以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可育配子,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减数分类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理解生物变异和减数分裂知识的能力和理解题干信息的能力,注意平时的积累。二、非选择题9、(1).减数第二次(2).2(3).有丝(4).1:2(5).有丝(6).体(7).减数第一次(8).2(9).4(10).8【解析】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均包含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详解】(1)甲图中,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由2条染色体。(2)乙图中,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细胞的有丝分裂前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故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3)丙图中,着丝粒已经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都含有同源染色体,说明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4)丁图中,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移向细胞两极,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点睛】在中期,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赤道板是虚拟的,不是真实存在的。10、(1).二(2).腋生(3).bb(4).Bb(5).测交(6).性状分离(7).100%(8).2/3【解析】题表分析,实验二:腋生花×腋生花→腋生花∶顶生花≈3∶1,说明腋生花对顶生花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Bb×Bb;杂交一:顶生花(bb)×顶生花(bb)→后代全顶生,说明该顶生可能是隐性性状;实验三:顶生花×腋生花→腋生花:顶生花≈1∶1,亲本腋生花的基因型是Bb,顶生花的基因型是bb。【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根据组合二中的性状分离现象3:1,可推知腋生是显性性状。(2)组合顶生花×腋生花→腋生花:顶生花≈1∶1,其中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1,这一杂交组合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3)杂交组合二:腋生×腋生→腋生:顶生=3:1,后代同时出现了腋生和顶生,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且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相同的概率是100%;Bb×Bb→BB:Bb:bb=1:2:1,其中腋生植株(B—)中杂合子(Bb)的比例为2/3。【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能够根据所学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把握判断显隐性的方法,能够根据常见的分离比推导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识记杂合子自交以及测交的实验结果及其比例,运用所学的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点解决问题是该题考查的重11、(1).生根粉(2).不定根发生的时间、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3).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4).减少(5).500mg•kg-1(6).能(7).拮抗(8).生根粉处理后能提高IAA的含量,促进枝条生根;同时降低ABA的含量,减弱对生根的抑制作用【解析】曲线分析:随着生根粉浓度升高,IAA先升高后降低,而ABA则下降后,基本稳定;表格分析:随着生根粉浓度升高,生根率先升高后降低,并且能体现生根粉作用的两重性。【详解】(1)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的处理是不加生根粉的清水,因变量是不定根发生的时间、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2)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故步骤①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3)由表中结果表明,生根粉对搬树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与对照相比,3000mg·kg-1的生根粉具有减少生根数的效应,而促进插条生根较适宜的生根粉浓度为500mg•kg-1左右,生产上应选择浓度为500mg•kg-1的生根粉处理椴树插条。(4)椴树枝条横放一段时间后,由于重力生长素向下横向运输,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根比较敏感,b侧浓度高,抑制生长,a侧促进生长,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