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术后意外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癌症免疫疗法”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B.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C.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D.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叙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叶绿体含有双层膜,有利于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的圆饼状,有利于其自身携带O2并进行有氧呼吸C.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病菌D.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3.某种野生型水稻体内B基因突变成b基因,导致编码的多肽链第31位色氨酸替换为亮氨酸,表现为矮化的突变体水稻。用赤霉素处理这种突变体的幼苗,株高恢复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基因与b基因中的嘌呤和嘧啶的比值不同B.B基因突变成b基因,并不影响其基因组成的完整性C.B基因突变成b基因,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D.突变体水稻经赤霉素处理后产生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4.某海岛上,因为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无翅或翅特别发达的昆虫类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B.昆虫翅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C.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D.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5.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是由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分泌的B.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抗体可以在细胞内液中发挥免疫效应D.抗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菌可以是消费者与分解者,但不会成为生产者B.马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能量的一部分C.一只狐狸捕食了一只鸡,则该狐狸获得了该鸡能量的10%至20%D.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无关B.地中海伞藻与细圆齿伞藻帽形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从受精卵分化为人的各种体细胞,细胞内核酸种类不变D.神经系统能通过细胞凋亡实现对生命活动的精确调节8.(10分)人类中秃顶和非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为BB时,无论男女都表现为秃顶;基因型为Bb时,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表现为非秃顶;基因型为bb时,无论男女都表现非秃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在自然人群中,秃顶患者男性多于女性B.生物体的内在环境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C.两性体内性激素的不同使杂合子的表现型不同D.非秃顶的男女婚配所生后代都是非秃顶二、非选择题9.(10分)图甲为某鱼塘能量流动图(c、d、f为不同鱼种,能量单位是J·m-2·a-1)。图乙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该鱼塘小鱼种群密度增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1)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由图乙可知,在30℃时,小鱼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型增长,第15天左右达到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3)如果市场行情有较大变化,中鱼d经济价值剧增,若要使鱼塘获得较大的经济价值,其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装置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吸收速率也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_____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2)在光下,根尖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是_____;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5的含量____。(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256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___mg。若t5时温度升高至35℃,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是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11.(14分)某高等植物其花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其中一对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为A、a,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有Bn、B、b三种,该植物花色表现型与基因组成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表现型黄花红花紫花白花基因组成A_Bn_A_B_A_bbaa__现用开红花植株和开紫花植株杂交,子代中出现了开黄花和开白花的植株。不考虑突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Bn、B、b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亲代红花植株和紫花植株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其中该红花植株可以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该植物的各种花色的纯合植株,如何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上述杂交子代中某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癌细胞表面蛋白“PDL-1”与T细胞表面蛋白“PD-1”特异性结合后,可抑制T细胞活性并启动其凋亡,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研究者对“PD-1”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为制备抗体打基础。研究中所用引物α和β碱基序列见图1、几种常用限制酶名称及识别序列与酶切位点见图2:α链:5'-TCACTCGAGACCATGCAGATCCCACAGGCGCCC-3'β链:5'-CTCGAATTCTCAGAGGGGCCAAGAGCAGTG-3'图1(1)首先提取细胞中的mRNA反转录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模板;设计含有不同的限制酶切点的α和β序列为引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扩增目的基因。(2)选用图1中的两种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限制酶将“pIRES2-EGFP质粒”载体进行双切,再用DNA连接酶将其与目的基因拼接,构建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标记基因抗卡那霉素基因外,还必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3)而后一定温度下,与经过处理的感受态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在含有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可筛选出已经完成转化的大肠杆菌,继续培养该种大肠杆菌以扩增重组DNA。(4)将扩增后的“pIRES2-EGFP载体/PD-1重组DNA”转入可高度表达外源基因的原代293T细胞。一段时间后,为确定PD-1基因是否表达,检测细胞膜表面是否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为判断其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和功能,则可裂解293T细胞,提取该物质看能否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结合,从而阻断“PD-1与PDL-1信号通路”。研究中还会有一步骤,只将“pIRES2-EGFP载体”转入293T细胞,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免疫疗法的靶点是正常免疫细胞,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让免疫细胞去杀死癌症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一般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3个阶段。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反应阶段是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详解】A、由题意可知,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A正确;B、癌症免疫疗法通过直接杀死癌细胞来达到治疗目的,B错误;C、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导致发生自身免疫而攻击癌细胞,C错误;D、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2、C【解析】

细胞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细胞内充分容纳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内有很多基粒,基粒由类囊体薄膜堆砌而成,扩大了膜面积;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液泡是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详解】A、叶绿体含有双层膜,但是其接收、传递、转化光能的结构却是其类囊体薄膜,A错误;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吞噬细胞在免疫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吞噬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细菌,然后被其中的溶酶体消化分解,C正确;D、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大液泡,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对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

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详解】A、B基因与b基因都是双链DNA,嘌呤与嘧啶数目均相同,故二者的嘌呤和嘧啶的比值均为1,A错误;B、B基因突变成b基因,基因的数目不变,并不影响其基因组成的完整性,B正确;C、B基因突变成b基因,表现型发生改变,自然选择才发生作用,C错误;D、突变体水稻经赤霉素处理后产生的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D错误。故选B。4、B【解析】

在海岛上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是因为翅特别发达的个体不容易被大风刮海里去,因而能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无翅的可以躲避大风,也能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中间型由于翅膀不够强大,容易被海风刮到大海里淹死,在达尔文看来,自然对生物进行了定向选择,保留有利变异。【详解】A、海岛上昆虫中有三种翅膀类型,说明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A正确;B、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种群的基因库,所以昆虫翅的全部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C、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自然选择作用,C正确;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D正确。故选B。5、B【解析】

有关抗体需要掌握的知识:

1、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

2、产生部位:浆细胞;

3、产生场所:核糖体;

4、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少量分布。【详解】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B、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正确;C、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存在于细胞外液中,不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错误;D、抗体的分泌过程属于胞吐,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抗体的化学本质、产生部位和产生场所等,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6、B【解析】

A、细菌可以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消费者(如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分解者(如腐生的细菌),A错误;B、马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马的同化量,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即是生产者同化能量的一部分,B正确;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而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D、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D错误。故选B。7、D【解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一般不变。【详解】A、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是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A错误;B、地中海伞藻与细圆齿伞藻帽形不同是遗传物质决定的,不是细胞分化的结果,B错误;C、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会发生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的mRNA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C错误;D、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神经细胞,所以需要调整神经细胞数量,使之与受神经支配的细胞数量相适应,这种神经细胞的死亡是受机体控制的细胞自动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D。8、D【解析】

分析题干:人类的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男性中,BB表现为非秃顶,Bb和bb表现为秃顶。在女性中,BB和Bb表现为非秃顶,bb表现为秃顶。【详解】ABC、基因型为Bb时,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表现为非秃顶,因此在自然人群中,秃顶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这也说明生物体的内在环境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而这种差异与两性体内性激素的不同有关,ABC正确;D、非秃顶的男女婚配,若女性为杂合子,则后代男孩可能是秃顶,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的性状是从性遗传,考生需要将其与伴性遗传分开。二、非选择题9、1.8%SK值20℃减少大鱼f的数量【解析】

分析图甲,浮游植物为第一营养级,浮游动物a和b为第二营养级,小鱼c和中鱼d为第三营养级。中鱼d和小鱼c都捕食浮游动物a,同时中鱼d也捕食小鱼c,两者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由图乙可知,不同温度对小鱼种群密度的影响不同。10℃时种群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其次是30℃时种群密度约在第15天左右达到最大值,20℃时种群密度在培养的时间内还没有达到最大值。【详解】(1)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l00%=(3700+4200)÷40000×l00%=1.8%。(2)由图乙可知,在30℃时小鱼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稳定,为“S”型增长,第15天左右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由实验结果可知20℃时在培养的时间内种群密度还没有达到最大值,即达到种群密度最大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3)根据市场行情,中鱼d经济价值剧增,若要使鱼塘获得较大收益,即增加中鱼d的产量,可通过减少大鱼f的数量(减少中鱼d的天敌),并增加浮游植物的数量以增加浮游动物的数量来实现。【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叶绿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t2降低240降低【解析】

(1)植物根尖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由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所以植物根尖细胞对培养液中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所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2)由于根尖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在光下,根尖细胞也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而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t2和t4。t4时补充CO2,二氧化碳固定加快,五碳化合物的消耗加快,短时间内其生成速率不变,最终导致叶绿体内C5的含量降低。(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256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256÷192×180=240mg。若t5时温度升高至35℃,由于图示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25℃,所以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是降低。11、B对Bn、b为显性,Bn对b为显性或显隐顺序为:B-Bn-b或B﹥Bn﹥bAaBBn、Aabb该红花植株为双杂合子,且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或: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n且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或:该红花植株为双杂合子,且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配子实验思路①:让该白花植株与(多株)紫花(纯合)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中出现开黄花植株,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nb若子代中出现开红花植株,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思路②:让该白花植株与(多株)紫花(纯合)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中开黄花植株:开紫花植株=1: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nb若子代中开红花植株:开紫花植株=1: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思路③:让该白花植株与(多株)黄花(纯合)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均为开黄花植株,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nb若子代中开红花植株:开黄花植株=1: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解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A、a与Bn、B、b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现用开红花植株(A_B_)和开紫花植株(A_bb)杂交,子代中出现了开黄花(A_Bn_)和开白花(aa__)的植株,即亲本红花基因型为AaBBn,开紫花基因型为Aabb。【详解】(1)由分析可知,基因Bn、B、b的显隐性关系是B对Bn、b为显性,Bn对b为显性或显隐顺序为:B-Bn-b或B﹥Bn﹥b。(2)亲代红花植株和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n、Aabb;其中该红花植株可以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的原因是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n且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若想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上述杂交子代中某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让该白花植株与(多株)紫花(纯合)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若子代中出现开黄花植株或开黄花植株:开紫花植株=1: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nb;若子代中出现开红花植株或开红花植株:开紫花植株=1: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判断基因型的方法,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12、cDNAPCRXhoIEoRI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卡那霉素PD-1蛋白PDL-1或答PD-1抗体作为对照【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