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C/2F/wKhkGWcWg0uAdd7OAALazqaFO1A184.jpg)
![三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C/2F/wKhkGWcWg0uAdd7OAALazqaFO1A1842.jpg)
![三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C/2F/wKhkGWcWg0uAdd7OAALazqaFO1A1843.jpg)
![三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C/2F/wKhkGWcWg0uAdd7OAALazqaFO1A1844.jpg)
![三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0C/2F/wKhkGWcWg0uAdd7OAALazqaFO1A1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TOC\o"1-2"\h\u29199第1章总则 4276881.1水利工程概述 4140471.1.1三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旨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工程主要包括农田灌溉、排水、水源工程及配套建筑设施。 4185941.1.2本指导书适用于我国三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等阶段。涉及各类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水库、渠道、泵站、堤防、蓄水池等。 499371.1.3水利工程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水、保证效益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区水资源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农业生产需求。 4220961.2标准化作业要求 472611.2.1设计阶段 4298341.2.2施工阶段 4136221.2.3监理阶段 4325211.2.4验收阶段 519791.2.5运维管理 524081第2章工程设计 5248282.1设计依据与原则 52302.2工程规模与布局 5142912.2.1工程规模 5238032.2.2工程布局 597002.3主要设计参数 680572.3.1灌溉渠道 6321282.3.2排水沟 6276572.3.3水源工程 630082.3.4泵站 66933第3章施工准备 6205633.1施工组织设计 6150613.1.1组织架构 62063.1.2施工计划 6291443.1.3施工方案 770483.1.4施工图纸 758853.2施工现场准备 7118443.2.1场地平整 7127773.2.2施工临时设施 7223283.2.3施工交通组织 7288033.2.4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7315323.3施工材料与设备准备 7166393.3.1材料采购与检验 7168483.3.2材料储存与保管 7321163.3.3设备选型与配置 7126583.3.4设备维护与保养 7156513.3.5施工工具准备 819905第4章土方工程 8165844.1土方开挖 8310364.1.1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8232224.1.2开挖方法及要求 860094.1.3土方开挖质量控制 8308584.2土方回填 878014.2.1回填前的准备工作 8255254.2.2回填方法及要求 8306114.2.3土方回填质量控制 9141374.3土方碾压 9216934.3.1碾压前的准备工作 9154204.3.2碾压方法及要求 913544.3.3土方碾压质量控制 911373第5章砌体工程 9279805.1砌体材料要求 941695.1.1材料种类及标准 974765.1.2材料验收 9247655.1.3材料保管 10131735.2砌筑工艺 1037795.2.1施工准备 10164295.2.2基础处理 10268495.2.3砌筑施工 10253775.2.4铺设拉结筋 10219475.3质量控制与验收 10242085.3.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0215245.3.2验收标准 10280755.3.3验收程序 1029681第6章混凝土工程 11255186.1混凝土制备 11229726.1.1原材料要求 112426.1.2混凝土配合比 1191146.1.3混凝土搅拌 1154966.2混凝土浇筑 1126376.2.1浇筑前准备 1111976.2.2浇筑方法 1188006.2.3浇筑速度与振捣 1172956.3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1118996.3.1养护 115116.3.2拆模 1219115第7章防渗工程 12184637.1防渗材料与结构 1218717.1.1防渗材料 12105727.1.2防渗结构 12210237.2防渗施工工艺 12253347.2.1土工合成材料施工 12100917.2.2水泥基复合材料施工 12272107.2.3密封材料施工 13208387.3防渗工程质量检测 13111637.3.1检测方法 13210737.3.2检测要求 1321083第8章排水工程 13310238.1排水系统设计 13178058.1.1设计原则 13155698.1.2设计内容 1394988.2排水设施施工 1462628.2.1施工准备 14139308.2.2施工要点 14159698.3排水工程质量控制 14253958.3.1质量控制措施 14225348.3.2质量验收 14172508.3.3运行维护 142243第9章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 14131779.1植被恢复技术 14202859.1.1植被调查与评估 15171309.1.2植被恢复设计 157379.1.3植被种植技术 15251389.1.4植被抚育与管理 15220329.2生态保护措施 15140059.2.1生物多样性保护 15191969.2.2水土保持 15273179.2.3生态缓冲带建设 15144149.2.4生态廊道建设 15168649.3生态工程质量评价 1592219.3.1评价指标体系 15161849.3.2评价方法 15118179.3.3评价标准 15203339.3.4评价结果应用 1521067第10章工程验收与维护 161712310.1工程验收标准 161585810.1.1工程验收的目的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满足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163198610.1.2工程验收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61109510.2验收程序与组织 161079310.2.1工程验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62742810.2.2工程验收组织应包括以下单位: 16757010.3工程维护与管理 162382810.3.1工程维护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61365510.3.2工程维护与管理内容包括: 172218010.4工程后评价与改进措施 172692510.4.1工程后评价应在工程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主要内容包括: 171234010.4.2针对工程后评价中发觉的问题,应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工程运行效果和管理水平。 173108510.4.3工程后评价与改进措施的实施,应形成闭环管理,持续优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 17第1章总则1.1水利工程概述1.1.1三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旨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工程主要包括农田灌溉、排水、水源工程及配套建筑设施。1.1.2本指导书适用于我国三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等阶段。涉及各类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水库、渠道、泵站、堤防、蓄水池等。1.1.3水利工程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水、保证效益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区水资源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农业生产需求。1.2标准化作业要求1.2.1设计阶段(1)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保证设计质量。(2)充分考虑项目区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3)设计方案应具有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1.2.2施工阶段(1)遵循国家及地方施工规范、操作规程,保证施工质量。(2)合理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3)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1.2.3监理阶段(1)监理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理。(2)对施工质量、进度、投资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工程质量。(3)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1.2.4验收阶段(1)工程验收应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进行。(2)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程效益等方面。(3)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保证工程正常运行。1.2.5运维管理(1)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制度,保证工程正常运行。(2)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3)提高用水效率,保证工程效益最大化。第2章工程设计2.1设计依据与原则本工程设计依据《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节水高效:注重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用水成本。(3)环境保护: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4)安全可靠:保证工程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工程风险。(5)经济适用: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工程经济效益。2.2工程规模与布局2.2.1工程规模本工程主要包括灌溉渠道、排水沟、水源工程、泵站等部分。工程规模根据农田水利需求、地形地貌、水资源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2.2.2工程布局(1)灌溉渠道:按照农田水利分区和地形地貌特点,合理布局灌溉渠道,保证灌溉水源的合理分配。(2)排水沟:结合地形地貌和农田排水需求,布置排水沟,降低农田地下水位,改善土壤环境。(3)水源工程:选择合适的水源,合理布置水源工程,保证工程供水安全。(4)泵站:根据工程规模和灌溉需求,合理选择泵站位置和设备,提高灌溉效率。2.3主要设计参数2.3.1灌溉渠道(1)设计流量:根据农田水利需求,确定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2)设计纵坡:根据地形地貌和渠道长度,合理确定设计纵坡。(3)渠道横断面:根据设计流量、纵坡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渠道横断面形式和尺寸。2.3.2排水沟(1)设计流量:根据农田排水需求,确定排水沟的设计流量。(2)设计纵坡:根据地形地貌和排水沟长度,合理确定设计纵坡。(3)排水沟横断面:根据设计流量、纵坡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排水沟横断面形式和尺寸。2.3.3水源工程(1)水源类型: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源类型。(2)水源规模:根据灌溉需求,确定水源工程的规模。2.3.4泵站(1)泵站规模:根据灌溉需求,确定泵站的设计流量和扬程。(2)泵站设备选型: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选择合适的泵站设备。(3)泵站布置:考虑地形地貌、工程管理和运行维护等因素,合理布置泵站。第3章施工准备3.1施工组织设计3.1.1组织架构根据工程规模及施工内容,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职责及人员配置,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1.2施工计划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施工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保证工程按时完成。3.1.3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技术措施等。3.1.4施工图纸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学习,了解工程内容、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保证施工质量。3.2施工现场准备3.2.1场地平整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线,清理杂物,进行场地平整,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3.2.2施工临时设施搭建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办公室、仓库、休息室等,满足施工需求。3.2.3施工交通组织合理规划施工现场交通路线,设置交通标志,保证施工期间交通安全。3.2.4施工现场环保措施制定施工现场环保措施,包括扬尘治理、废水处理、垃圾清运等,保护环境。3.3施工材料与设备准备3.3.1材料采购与检验根据施工需求,提前进行材料采购,并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材料质量。3.3.2材料储存与保管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场地,做好材料储存和保管工作,防止材料损坏。3.3.3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并进行调试、检验,保证设备功能良好。3.3.4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3.5施工工具准备准备充足的施工工具,并对工具进行检查、维修,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第4章土方工程4.1土方开挖4.1.1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在土方开挖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熟悉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明确开挖范围、标高及土方量;(2)清除开挖范围内的障碍物,如树木、杂草等;(3)设置施工围挡、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安全;(4)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4.1.2开挖方法及要求(1)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2)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标高,避免超挖或欠挖;(3)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地下管线、设施,发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处理;(4)合理规划开挖顺序,保证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4.1.3土方开挖质量控制(1)开挖过程中,对土质进行分类,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堆放;(2)加强现场监测,保证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3)对开挖后的基底进行平整,满足设计要求。4.2土方回填4.2.1回填前的准备工作(1)确认回填土源,保证土质符合设计要求;(2)对回填区域进行清理,保证无杂物、无积水;(3)检查回填土的含水量,保证在适宜范围内;(4)制定合理的回填方案。4.2.2回填方法及要求(1)采用分层回填,每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回填土应均匀铺设,避免出现局部堆土过高;(3)回填过程中,保证压实设备与回填土层同步上升;(4)对回填土进行分层压实,保证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4.2.3土方回填质量控制(1)加强对回填土质的检测,保证土质符合设计要求;(2)控制回填速度,避免对周边结构物产生不利影响;(3)回填完成后,进行场地平整,保证符合设计要求。4.3土方碾压4.3.1碾压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碾压设备,保证设备功能良好;(2)确定碾压遍数、速度及轮距,以保证碾压效果;(3)对碾压区域进行清理,保证无杂物;(4)对土体进行预压,使其初步密实。4.3.2碾压方法及要求(1)采用静压法或振动法进行碾压,根据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碾压方法;(2)碾压过程中,保持匀速前进,避免出现折返;(3)碾压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4)对边角、构筑物周边等特殊部位进行重点碾压。4.3.3土方碾压质量控制(1)对碾压后的土体进行检测,保证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2)对碾压过程中出现的弹簧土、裂缝等问题进行处理;(3)碾压完成后,进行场地平整,保证场地达到设计要求。第5章砌体工程5.1砌体材料要求5.1.1材料种类及标准砌体工程所采用的材料主要包括砖、混凝土砌块、石材等,其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定。5.1.2材料验收材料进场时应进行验收,检查品种、规格、强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不合格材料,应坚决予以退场。5.1.3材料保管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材料受潮、损坏。5.2砌筑工艺5.2.1施工准备在砌筑前,应进行施工图纸学习,了解设计要求,明确砌筑顺序、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5.2.2基础处理基础表面应平整、坚实、清洁,无积水、油污等。基础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5.2.3砌筑施工(1)砌筑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保证墙体垂直、水平。(2)砌块应采用满铺满挤法施工,上下砌块应错缝砌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3)砌筑过程中,应控制灰缝厚度,保持均匀一致,灰缝宽度宜为10mm左右。(4)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以免因砌筑过高导致墙体稳定性差。5.2.4铺设拉结筋拉结筋的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拉结筋的数量、直径、长度和位置准确。5.3质量控制与验收5.3.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砌筑质量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严格控制砌筑工艺,保证墙体垂直度、水平度、灰缝厚度等符合规范要求。5.3.2验收标准(1)墙体表面应平整、色泽一致,无空鼓、裂缝、脱落等现象。(2)墙体的垂直度、水平度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3)拉结筋的数量、直径、长度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5.3.3验收程序工程完成后,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验收不合格的,应进行整改直至合格。第6章混凝土工程6.1混凝土制备6.1.1原材料要求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质地坚硬,干净,含泥量不超过规定值。石子: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含泥量不超过规定值。水:清洁,无污染,符合饮用水标准。外加剂: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1.2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等指标。6.1.3混凝土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保证搅拌均匀。搅拌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6.2混凝土浇筑6.2.1浇筑前准备模板应安装稳固,尺寸准确,表面清洁。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牢固。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杂物、积水。6.2.2浇筑方法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浇筑过程中应避免产生离析和分层现象。6.2.3浇筑速度与振捣控制浇筑速度,避免产生冷缝。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6.3混凝土养护与拆模6.3.1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采用湿养护法,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脱水、龟裂。养护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6.3.2拆模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混凝土强度等因素确定。拆模时应避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损伤。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开裂。第7章防渗工程7.1防渗材料与结构7.1.1防渗材料本节主要介绍适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渗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土工膜等,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老化功能。(2)水泥基复合材料:如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等,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渗功能。(3)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等密封材料:用于接缝和变形缝的密封处理。7.1.2防渗结构防渗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防渗墙:采用垂直防渗墙、槽孔防渗墙等结构形式,适用于深层防渗。(2)防渗层:在基础层上铺设防渗材料,形成防渗层,适用于浅层防渗。(3)防渗帷幕:采用注浆、高压旋喷等方法形成的连续防渗带,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区域。7.2防渗施工工艺7.2.1土工合成材料施工(1)施工前应检查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保证符合设计要求。(2)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应保证其平整、顺直,搭接长度和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7.2.2水泥基复合材料施工(1)按照设计配合比制备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等材料。(2)采用机械搅拌,保证材料均匀混合。(3)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厚度,保证防渗效果。7.2.3密封材料施工(1)施工前应检查密封材料的质量,保证无破损、变形等现象。(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埋、安装、焊接等操作,保证密封效果。7.3防渗工程质量检测7.3.1检测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防渗工程的施工过程和外观质量,初步判断防渗效果。(2)实测法:采用渗透系数、抗渗压力等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价防渗功能。(3)检漏法:通过注水试验、气压法等检测防渗层的完整性。7.3.2检测要求(1)检测项目、方法、频率等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2)检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整改。(3)检测报告应详细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第8章排水工程8.1排水系统设计8.1.1设计原则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农田排水畅通,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性质;(2)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合理布局排水设施;(3)节约投资,降低运行成本;(4)保证排水系统安全、稳定、可靠。8.1.2设计内容(1)排水系统布局:根据农田地形、土壤类型、作物种类等因素,合理确定排水沟、排水渠、泵站等设施的布局;(2)排水沟设计:确定排水沟的形状、尺寸、坡度等参数,以满足排水要求;(3)排水渠设计:确定排水渠的形状、尺寸、坡度等参数,以满足排水要求;(4)泵站设计:根据排水系统需求,合理选择泵型、泵站规模及配套设施。8.2排水设施施工8.2.1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掌握排水系统施工要求;(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3)做好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等准备工作。8.2.2施工要点(1)排水沟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证排水沟形状、尺寸、坡度等符合要求;(2)排水渠施工: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保证排水渠施工质量;(3)泵站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泵站土建及设备安装,保证泵站正常运行。8.3排水工程质量控制8.3.1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施工质量;(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材料质量;(4)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8.3.2质量验收(1)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排水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2)工程完工后,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直至合格;(3)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验收手续,为工程投入使用提供保障。8.3.3运行维护(1)建立健全排水工程运行维护制度,保证排水工程长期稳定运行;(2)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及时处理故障;(3)加强排水设施的绿化、保洁工作,保障排水系统环境美观。第9章植被恢复与生态保护9.1植被恢复技术9.1.1植被调查与评估对项目区进行植被调查,评估现有植被类型、分布、生长状况及生态功能,为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9.1.2植被恢复设计根据植被调查与评估结果,结合项目区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及配置模式。9.1.3植被种植技术介绍植被种植的具体技术要求,包括种植时间、方法、密度等,保证植被恢复效果。9.1.4植被抚育与管理加强植被抚育与管理,保证植被生长良好,提高植被覆盖率。9.2生态保护措施9.2.1生物多样性保护分析项目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关键生态位。9.2.2水土保持采取措施降低水土流失风险,包括梯田建设、坡面防护、截排水系统等。9.2.3生态缓冲带建设在项目区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
- 项目管理效率提升的实施方案
- 建筑工程投资合作协议合同
- 本小区物业管理合同书
- 酒店合作协议书范本旅游
- 智能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服务协议
- 债权代偿及担保协议
- 智能穿戴设备研发及生产销售合同
- 医疗器械研发及生产合作协议
- 船舶维修服务采购合同
- DeepSeek1天开发快速入门
- 2025书记员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25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2025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成都四川成都简阳市简城街道便民服务和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招聘综治巡防队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全球废弃食用油 (UCO) 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的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环卫工作计划
-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元月调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品质巡检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