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2017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1页
新苏教版(2017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2页
新苏教版(2017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3页
新苏教版(2017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4页
新苏教版(2017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小科学家》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于科学本体的认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知道科学家是

干什么的,比知道“科学是什么”更容易理解。教材编写的逻辑顺序为:第一

个活动,通过交流,知道科学家里有研究动物的,研究植物的,研究地质的,

研究天文的等等;知道科学家的工作有观察、实验、记录等等。第二个活动,

我们也来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通过亲自动手滚小球有所发现。而选择滚小球

实验是因为大科学家伽利略也做过同样的实验,让学生觉得科学并不那么神

秘,我们就是在做小小科学家的事情。第三个活动,通过阅读,知道科学家是

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这将为下一课学习做好铺垫,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的工

作是不一样的。这里还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家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他

们已经找到了答案,还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找到答案;二是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知识在不断完善,为学生埋下热爱科学、追寻科学、投身科学的种子。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己经对科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参加过一些

科学实验、制作活动,孩子们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情。但是,孩子们

对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工作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

三、学习目标:

・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五、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分组材料:带有凹槽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或玻璃球)、绒

布、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1.出示词语“科学”,提问:在上一年级之前,你有听过科学这个词语

吗?你做过什么和科学有关的事情?

2.出示图片:孩子们做的一些与科学有关的活动。

3.小结:科学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做很多与科学有关的事情。引出课题《小小科学

家》

【意图解析】本节课是全学段科学学习的起始课,而科学的概念对于儿童

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参与过一些科学活动,所以,设计开

放性的谈论话题,从学生的自我参与出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利于学

生对科学的理解。

(二)通过图片,了解科学家和科学家的工作

1.出示科学家图片,说说这些科学家在做什么。

2.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中把科学家和他的工作连线。

3.介绍袁隆平、珍妮。通过播放袁隆平、珍妮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视频,了

解他们主要从事的研究。

4.提问:你还知道哪位科学家,他有什么研究呢?

5.小结:刚刚我们一起看了很多科学家的工作视频和图片,请你说说科学

家是做什么的人。(科学家做研究工作,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

据、得到发现等)。

【意图解析】利用图片、视频、分享科学家故事等多种渠道,使学生知道

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知道科学家里有研究动物的,研究植物的,研

究地质的,研究天文的等等;知道科学家的工作有观察、实验、记录等等,帮

助学生获得对科学家较为准确的认识。

(三)小活动,体验大科学。一一体验“滚小球”。

1.出示实验材料,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小球滚动起来?

(斜坡)

2.学生组装材料,尝试“滚小球二

(学生演示,教师提示绒布的作用。)

3.谈话激发深入思考:小球滚起来了,有什么方法让小球会滚得远一些?

4.教师示范记录方法:标记小球从斜坡上滚下的位置,并记下小球在绒布

上停止时的位置。

5.学生交流并尝试自己的方法。

6.学生交流实验结果,确定让小球滚得远一些的好方法。

7.大科学家伽利略也做过滚小球的实验,请大家一起阅读大科学家伽利略

做的滚小球实验资料,播放伽利略故事动画视频,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

做的实验进行比较。

8.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经历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程,这些

正是科学家们所做的事情。这个小小的实验,说明我们小孩子也能和大科学家

一样,也能进行科学研究,并发现了一些奥秘,所以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

【意图解析】通过自己动手做实脸来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让学生感觉

到自己也能做科学,激励学生从上好科学课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这个

环节的教学设计,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小球怎样滚起睐有什

么方法让小球会滚得远一些?两个递进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入

的思考,看似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会自主发现更多的实验条

件的要求,通过思考、实践、交流、小结,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在潜移默化

中完成。

(四)深入了解科学的秘密。

1.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探索出许多大自然的秘密,出示电子教材P4上半部

分内容,学生看图,说一说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师相机补充C

2.说一说:你还知道科学家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3.想一想:你知道吗?还有一些问题至今没有找到答案,观看视频。

4.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

5.一起讨论,你觉得这些问题以后会找到答案吗?

【意图解析】学生都知道科学家是非常了不起的,但也要让学生知道,大

自然的很多现象是非常奇妙的,我们的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知道了科学家是研究大自然奥秘的人。他们通过不断地观察、

实验,记录来发现大自然的秘密。但是科学不是万能的,还有许许多多科学现

象没有找到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小小科学家努力学习、不断研究,相信在不久

的将来,这些奥秘都会被我们解开!

七、板书

1.小小科学家

观察

科学家实验研究大自然秘密

记录

发现

《小小工程师》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按照“了解一一认识一一实践”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的编排,主

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部分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工程师怎样工作,其

实是巧妙地列出了工程设计的一般过程,即:画设计图一一制作模型一一

调试产品一一维修机器,知道工程师的工作与发明创造及设计制造物品有

关。第二部分,更进一步认识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教材中列举了建筑

物、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横向展示工程制造的成果,从而了解工程师

的工作与我们的牛活密切相关。第三部分,实践活动:亲手设计制作一个铅

笔加长器,通过对提供材料的简单加工,体验工程师的工作过程,在测

试、比较后知道做出来的物品要进行改进,想办法做得更好。学生在活动

中初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高效。

二、学情分析

相较于科学家的工作,工程师工作的流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陌生的,对

工程师的认识大都停留在建房子、架桥梁的层面,认为工程师的工作很复

杂、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但实际上,他们却每天都在使用工程设计制造的产

品,也就是说,学生对工程师工作流程的认识与工程设计制造的产品的认识

是脱节的,通过本课的学习需要在两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

另外,在课程的第三部分要设计制作一个铅笔加长器,这是学生第一次

在科学课堂上动手设计实践,这一活动对大多数学生有难度,需要在操作时

尽量提供好操作的材料并细致引导。

三、学习目标

•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

造;

•能够从实际问题入手,设计制作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

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

•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对工程师的工作产生极大的兴趣,尝试在课后继续动手改造一件

身边的物品。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工程师是怎样工作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

难点: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

计、发明、制造;

五、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1)自制铅笔加长器: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

张、剪刀、胶带、橡皮筋等。

(2)商店出售的铅笔加长器成品。

教师演示材料:各类工程师作品磁性图贴(建筑类:楼房、桥梁、道路;

机械类:机械臂、盾构机;交通类:车辆、船舶、飞机、宇宙飞船;家电类:

电视、洗衣机、电饭煲、点读机;通迅类:手机、电话手表、卫星

六、教学过程

(-)工程师的工作

1.出示几幅工作场景图。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科学家的工作,你能在这些图片中挑出哪些是

科学家吗?(采集标本、天文观察、研究水稻、做实验)

2.制作模型和画设计图又是谁的工作呢?(工程师)

工程师还会做哪些工作呢?阅读课本第5页,了解工程师的工作。

3.出示工程师的工作图:画设计图、制作模型、维修机器、调试产品。

提问:(1)如果让你给这些工作排个顺序,应该怎样排?(先画设计图,

再根据图纸制作模型或是样品,产品出来后需要不断地调试及改进,在产品的

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维护,出现问题后要进行维修。板书:设计一制作一调试一

维修)

(2)在你的身边有工程师吗?你知道他是怎样工作的吗?

4.出示科学家与工程师工作对比图

思考:现在你能说说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有什么不同吗?

5.小结:

(1)科学家:是研究事物的人。为了研究清楚一个问题,他们要观察、实

验、采集标本。

(2)工程师:是修建、制造事物的人。他们用科学家的发现来解决一些问

题,为此,他们要设计、制造、调试、维修。

【意图解析】工程师和科学家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榻念,学生在上一课

刚刚学习了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本课如果直接呈现工程师的工作,对仍然习

惯形象思维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可能会造成认识上的困扰,因此,有必要增

加科学家与工程师工作行为的对比,引导学生自行找出不同,加深认识。

(二)认识工程师的工作成果

1.提问:工程师可以设计、制造,你知道他们的作品有哪些吗?

(活动手册第2页)给工程师的杰作打“4”。

2.说一说:生活中还要用到哪些工程师设计、制造的物品?(学生说,老师

贴图)

(1)分类:工程师的成果真多,你能给这些成果分分类吗?请一名学生上

台分类,其他学生修正。

⑵播放视频:工程师的杰作。

可见,工程师的杰作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宇宙飞船、高大建筑

物,小到我们用的一支笔、一块手表,都是工程师的杰作。

【意图解析】工程设计的成果很多,如果简单地让学生说一说,并不能完全

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向前发展,本环节则是利用填写活动手册先对学生的认知进行

诊断性测试,并根据测试情况查漏补缺,再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

所知道的工程师的杰作,最后利用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工程师的作品涉及到

的类别,使学生对工程师的作品在认识有一个飞跃,同时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习

惯。

3.交流:你有没有做过类似工程师的工作?做过哪些?都是怎么做的?

小孩子的玩的搭积木、造房子、堆沙堡、拼装模型、测试赛车等活动其实

就是小小工程师做的事情。

【意图解析】交流学生做过的类似工程师工作的经历,学生会发现原来自己

曾经玩过的搭积木、拼装模型等活动就是工程师要做的工作,建立做小小工程师

自信心的同时,也为下面将学做小小工程师做好了铺垫。

(三)实践:学做小小工程师

1.激趣:既然大家都有过做工程师工作的经历,现在老师有个工作想要

请在坐的小小工程师们帮忙解决,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短铅笔头

提问:这样的短铅笔头不好写字,怎样才能把它变成好写字的笔?(板

书:铅笔加长)

2.提出工程任务:制作铅笔加长器

3.制作流程:

(1)思考:用什么材料加长?(学生提出可用材料,交流讨论这些材料的

可行性)

(2)设计:(出示可提供材料: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

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橡皮筋)用这些材料可以怎样做?

(3)制作:给各小组分发材料,学生分组制作。

(4)交流:(出示活动手册表格)请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评价自己和同组同学

的作品。

(5)改进:你还想怎样改进自己的作品?

4.比较观察:出示成品铅笔加长器,比较自己作品与成品的区别,说说

成品比较巧妙的设计对自己的启发。

【意图解析】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分析,提出

设计目标,并在目标指导下进行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自主选材制作、小组内

交流发布成果及改进,完整经历了工程设计、制造的简单流程,体骏了工程师

的工作,使学生发现,按照工程设计流程,就能设计制造出一件作品,为后续

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小结全课,启发新思。

(在你的生活中,还发现有什么东西不好用了,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改进

它吗?)

【意图解析】利用这个环节启发学生改进旧物,这是小发明的开端。

七、板书设计

小小工程师(课题)

即"工程师杰作[磁性贴图)

1建筑类:楼房、桥梁、道路;

制作?乍机械类:机械臂、盾构机;

铅笔*交通类:车辆、船舶、飞机、宇宙飞船;

加长器,'试家电类:电视、洗衣机、电饭煲、点读机;

上立通迅类:手机、电话手表、卫星

维修

《上好科学课》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科学课是小学阶段活动最多的课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遵守一定的活动规则,会极大影响课堂学习效率,本课正是基于以上原

因设计的,因此本课的焦点集中在学生如何上好科学课。第一部分,通过

交流科学教室与其他教室的不同,了解新的学习环境,关注它的独特之

处,明白将要做哪些活动,比如研究动物植物、做实验、合作学习、相互

交流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做一个比较水

的多少的实验,关注学生活动中的表现,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

课堂纪律、实验效果等等有什么影响。第三部分,交流刚才实验中哪些行

为值得提倡,哪些行为应该避免,从而体会到遵守规则对上好科学课很重

要,再一起来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教材中呈现了最主要的几点规则,

强调的是安全、有序,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修改,最后制定

出一份有班级特色的科学课规则。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新学期的第三节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同学、

老师有所了解,通过各班班主任的训练,也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最初对

科学课的新鲜感已逐渐减少,这时候最适合制定适用于科学课的规则,学生

通过对比无规则和有规则活动的不同,发现有规则指导的活动更公平、更高

效,也会愿意遵守,相比于老师制定规则学生执得规则,学生更能接受的是

由全班同学讨论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科学课堂规则,执行起来更有可操作

性。

三、学习目标

•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

•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

•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规则。

难点: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

五、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染色用的颜料、塑料量筒、抹布

六、教学过程

(一)比较科学教室和普通教室的不同

1.游戏激趣。

提问:喜欢玩“找不同”的游戏吗?平时你们都用两张不同的图片找

不同,今天咱们来玩个现实版的“找不同”,给大家一分钟时间,仔细观察

我们所在的科学教室和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同时出示实验室与普通教室

图)

主要不同:桌子大、有与科学有关的事物、有水龙头……

2.你觉得科学教室为什么要这样布置?

(1)大桌子:实验操作方便

(2)水龙头:实验时会用到水

(3)一桌围坐多人:有的时候,科学学习需要合作完成

(4)实验器材:科学课上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就会用到各

种各样的实验器材,做有趣的实验。

【意图解析】看似不经意的比较活动,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刻意观察实脸室

的布局、设施,思考不同布局、不同设施的作用,在熟悉实脸室的同时,也为

第三个活动制定课堂规则作铺垫。

为方便学生学习,建议老师们上课前按科学课上课规则中能讨论到的方面

把实验室精心布局一番,让学生能发现更多科学教室的不同,拓展学生思维的

宽度。

(二)实验:比较水的多少,初定规则

1.科学课经常会做实验,你们会做实验吗?

2.出示:高矮不同的两个装水的瓶子,你能判断哪个瓶子里的水更多吗?想

比较有什么办法?

(1)找个和1号瓶一样的瓶子,把2号瓶的水倒进去,再和1号瓶比较。

(2)找个和2号瓶一样的瓶子,把1号瓶的水倒进去,再和2号瓶比较。

(3)找个有刻度的瓶子,先倒入1号瓶的水,在纸上记下有多少格水,然

后把水倒回1号瓶;再倒入2号瓶的水,和刚才的记录的格数做比较。

3.你们想用哪种方法?请每个小组同学商议决定。

4.(展示材料区)材料区有很多材料,但老师提供的材料只够每个小组选用

一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应该怎么取用材料呢?

5.方法己经有了,那我们在实验时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据学生描述,初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并简单板书。

【意图解析】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科学课的学习,实验可以“扶”为主,实

验前最好带领学生明确实验方法。在实验立方法讨论后,引导学生初步讨论实险

注意事项,不要求全面,只是作为实验环节的一部分,要带领学生完整经历,从

一开始就养成实脸前思考注意事项的好习惯,同时也为后续正式修订科学课规则

做铺垫。学生初步制定的规则,无论是否适用都应板书出来,方便实验后回过头

来比对检查,如果不适用,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后自行修正。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

6.你们觉得自己的实验做得好吗?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提出的实验注意事

项都遵守了吗?没有遵守是什么原因?

【意图解析】实验后,学生有了实践的经脸,此时趁热打铁要求他们审视自

己刚刚在实验中的行为,发现有些规则执行了,有的没有执行,还有的情况自己

一开始没有想到,然后才能产生自主修订科学课堂规则的需求。

(三)制订科学课学习规则

1.实验的时候,老师观察到有的小组实验做得很有序,很快完成了实验;

有的小组显得很忙乱,虽然也做完了实验,但是有水洒出来的情况,这样比较

出的结果可能就不准确了,为保证科学课能做更多的实验,学习更有效率,可

以制定哪些规则呢?

2.讨论并分类制定规则,做好记录。

(1)听课时(不说话、专心听、多思考)

(2)实验前(方法清、分工明)

(3)实验中(低声语,细观察、巧合作,勤记录)

(4)实验后(理器材、擦桌面、听汇报)

(5)下课后(送器材、清桌面、摆桌凳)

3.上科学课,遵守我们制定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4.看图片判断对错(活动手册P3)

我们刚刚制定了上科学课要遵守的规则,相信大家已经有了怎样上好科学

课的经验,现在有一个班的同学刚刚也做了实验,他们也想请你们帮忙判断下

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为什么错了?

【意图解析】制定课堂规则的环节,分类讨论,制定规则,会让制定的规

则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在日后的科学课学习中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按制定的规则,实践整理

制定了规则,就应该执行,这些规则才能有效,一会下课后,请大家按

今天制定的规则整理,安静离开科学教室。

【意图解析】制定规则后,想要让规则起作用,就需要提醒学生按规则执

行,否则一段时间后,这此规则会被束之高阁,不再起作用,开始上课之初,

就开始按规则执行,待形成习惯,规则便会成为自然,有规则的科学课堂会更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七、板书设计

上好科学课

守规则

学生制定规则记录区

更高效

《认识感官》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第一课,有

三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是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知道眼、耳、舌、

鼻、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从常规思维来看,人们会认为手可以触摸物体,

是感觉器官,其实脚、手臂、脸颊等部位都可以感知物体的冷热、厚薄、光滑

与毛糙等特征,究其原因是这些身体部位表面都覆盖着皮肤,用科学完整的语

言表述,皮肤才是获得触觉的感官,这部分迷失概念可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逐

步帮助学生纠正。第二部分是用感官进行观察,包括用眼睛看图片寻找小动

物,用耳朵听周围物体发出的叫声,用扇闻法学习鼻子闻食物的气味,用舌头

品尝食物的滋味,用身体皮肤触摸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在这其中,不仅要发

现物体更多的特征,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踊跃发表

自己的发现。第三部分是知道动物和人一样有感官,有些动物的感官功能比人

更灵敏,人类可以借助它们,代替我们从事一些特殊工作。

二、学情分析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婴幼儿时期的孩童会将抓到的每样东西

都塞进嘴巴,他们用嘴来认识这个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一年级,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感性认知,并有了一些观察

手段,他们遇见感兴趣的物品会摸一摸、看一看,也会去闻一闻、尝一尝,但

这些只是本能直觉,尚缺少有序的观察方法,更谈不是科学严谨的观察技能,

同时观察获得的信息也不够全面完整,甚至会带有主观臆想C因此,教师在教

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感官与其功能的联系,还要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引导

学生客观、真实地表述事物的信息,充分认识感官在观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目标

•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

•知道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体验观察的乐趣,养成爱眼和护耳的好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感官指什么,怎样用感官获取事物更多的信息。

难点:1.用扇闻法闻气味;2.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观察发现。

五、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玩具惨叫鸡、闻香盒(装有一整个的橘子)。

六、教学过程

(一)用观察玩具的活动建立感官的概念

1.出示玩具惨叫鸡,交流玩耍发现。

提问:(1)这只鸡长什么样的?可以怎么玩?(黄色、光毛、小疙瘩、惨

叫声)

(2)黄色是用的是我们身体的什么看到的?惨叫声是用什么听到的?我们

还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观察这只鸡?(眼、耳、鼻、舌、手)

2.揭示概念:

眼、耳、鼻、舌、手这些身体部位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它们就是我们的感觉

器官,简称感官。

【意图解析】游戏历来是聚焦学生注意力的不二选择,玩具惨叫鸡外形丑

陋、发音怪异,学生对此的兴趣非常浓厚,产生很多无意识的关注,所以它是

本课学习很好的一个引入话题。在谈话中,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与观察所

用的身体部位进行联系,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关于眼、耳、鼻、舌、手的集

合,由此揭示“感官”这个概念。当然,手只是皮肤这个感官的一部分,教师

不必急于挑明更正,可在后面环节的教学中进行深入学习体悟。

(二)用观察活动建立感官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1.眼睛

(1)出示图片,寻找藏身其中的小动物。

提问:你在哪儿发现了小动物?它长什么样子?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2)了解全国爱眼日。两个6就像一双大眼睛,爱眼日是每年的6月6

日“

【意图解析】用眼睛看是学生最熟悉的观察方法,所以第一个观察探究就

从“用眼睛看”开始。组织“看图片找动物”这个活动时,不仅要让学生通过

眼睛观察找出更多的小动物,还要引导他们要尽可能完整地表达,描述出小动

物的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的信息。

2.耳朵

(1)播放录音,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小动物的鸣叫声、自然界的风雨声)。

提问:仔细听,你听到了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这种声音吗?

(2)了解爱耳日。数字3像小耳朵,爱耳日是每年的3月3日。

【意图解析】每天在我们身边都上演着声音的多重奏,用耳朵听是我们感

知世界的又一个重要方式。选用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辨认的动物音频,通过听

声音辨动物,模仿发声,引导学生把物体的声音和人耳的功能产生紧密连接。

3.鼻子和舌头

(1)出示闻香盒,闻气味猜物品,感受鼻子的功能

①方法指导:挥扇法闻气味。

②小组活动,汇报结果:我用鼻子闻到了什么气味,我猜它是……

(2)品尝橘子,感受舌头的功能

①方法指导:慢慢吃,细细品。

②小组活动,汇报结果:我用舌头尝到了什么味道?

【意图解析】橘子是这个季节的时令水果,容易取得。通过组织学生“闻美

食一猜美食一尝美食”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体悟鼻子与舌头的功能。在这其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地表达宫己的观点。同时,一年级学生对气味和味道的描述

经常会有混淆,教师在教学时要强调闻到的是气味,尝到的是味道。

4.皮肤

(1)触摸身边的物体,交流观察发现。

提问:①橘子皮摸起来是怎样的?②把橘子皮放在手臂上、脸颊上、腿上

感受一下,还有这样的感觉吗?③摸一摸周围的物体,它们摸起来是怎样的?

(2)明确认知:皮肤是我们身体上最大的感觉器官。

【意图解析】一年级学生对皮肤的认知是比较模糊的,仅是凭直觉思维,很

片面地认为手能感觉物体的冷热、粗糙细腻等,是人体的感官。因此,教师要指

导学生进行身体其他部位的体验,引导学生把脸部、颈部、手臂、腿脚等身体部

位获得的感觉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皮肤才是人体获知外界信息的器官。通

过“不同部位的皮肤感受”的方式,让学生在与这些材料的零距离的接触中,体

验皮肤的感知功能.

5.连连看,把感官与功能进行连线训练。

【意图解析】用看图连线的方式,组织学生对前面的学习进行回顾与总

结,帮助学生对感官及功能有一个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

(三)了解动物的感官

1.看图片,了解动物的感官。

狗一一敏锐的鼻子老鹰一一超强的视力

2.视频欣赏《超级感官》。

【意图解析】视频拓展将对感官的认识从人拓展到其他生物,积累和丰富

对人和动物感觉器官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知道了动物也是依靠感觉器官来感知

周围信息的,有的动物感觉器官比较迟钝,而有的动物它的感觉器官就特别灵

敏。

七、板书设计

《感官总动员》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第二课,全

课按照从单一到综合的逻辑结构,安排了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品茶活

动,在蒙着眼睛的情况下不捏着鼻子喝茶和捏住鼻子喝茶,体会到我们吃东西

时舌头和鼻子在同时工作的。第二部分活动是用眼、鼻、皮肤这三种感官观

察点燃前和点燃后的蜡烛,尽可能多的说出蜡烛的特点,让学生有意识的

用好这三种感官,强调仔细观察,才能搜集到更为丰富的信息。第三部分

是一个阅读活动,通过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如何挑选一个西瓜,让学生知

道人们往往动用多种感官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个活动既体现了运

用感官观察的重要性,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通过挑选西瓜的游戏,知道

我们要挑得一只好西瓜,需要同时用眼睛看纹路、用耳朵听声音、用手掂轻

重、用嘴尝甜味等多种方法,由此总结出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多

种感官一起工作。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已经认识了人体的感觉器官,知道眼、耳、舌、

鼻、皮肤在观察过程中各自起到的作用,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些感官总是同时

在起作用,某一感官的缺失会导致观察结果的不同,或者是信息判断的失误。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以无意识观察为主,习惯凭自己的喜好

去观察,使得观察的结果不够全面完整,因此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同时运用多

种感官进行观察活动,这是一个难点。

三、学习目标

•知道感官总是在同时起作用;

•知道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多种感官;

•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事物的更多特点;

•学会倾听,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能按要求进行两人合作探究学习。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难点:能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征。

五、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关视频、沏好的茶一组(菊花茶、绿茶、红茶)、眼罩、蜡烛、

火柴、西瓜三个、案板、水果刀。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出示谜语:

(1)白门楼,红围墙,里面住个红姑娘,酸甜苦辣她都尝。(猜一人体器官)

(2)左边一个孔,右边一个孔,是香还是臭,问他他就懂。(猜一人体器

官)

2、教师谈话,揭示课题。

【意图解析】用猜谜的方式导入课题,既生动有趣,又调动了学生原有的

知识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新课之前,给学生机会说出自己已

经知道的事情,会让学生更热裒于这项能够表现自己的活动,这个环节既可了

解到学生对器官认知的程度,又可引导学生共同分享他们已有的知识经脸,帮

助学生理清了原有知识的脉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品茶,认识舌头和鼻子总是同时参与感觉工作的

1.出示菊花茶、绿茶、红茶三种茶水,观察茶水的特点C

提问:(1)用眼睛看,这三种茶水有哪些不同?

(2)用鼻子闻,这三种茶水有什么不同?

(3)品一品,这三种茶有什么不同?

2.出示眼罩,遮着眼睛喝茶,判断茶水的品种。

(1)戴着眼罩喝一口茶,判断是刚才喝的哪种茶水?

(2)捏着鼻子喝一口茶,判断是刚才喝的哪种茶水?

(3)提问:比较两次品尝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3.揭不现象:

吃东西的时候,舌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作的。当我们感冒鼻塞的时候,吃

东西就觉得没有平时的好吃。

【意图解析】茶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饮品,茶又因品种不同,沏出的茶

水在色泽、气味、味道方面各不相同,茶水的多种特征成为学生非常好的观察研

究对象。活动时,让参与的学生戴着眼罩喝茶,这就把眼睛的视觉功能给屏蔽掉

了,对品茶起帮助作用的只有鼻子与舌头。在同一条件下,再把不捏着鼻子喝茶

和捏着鼻子喝茶的感觉进行比较,由此发现品茶时,舌头和鼻子是一起工作的,

缺少其中的一种感官,都会对茶水的判断出现偏差或错误。

(三)观察蜡烛

1.出示谜语: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2.出示蜡烛,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蜡烛的更多特征。

(1)观察没有点燃的蜡烛

提问:它有哪些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观察点燃的蜡烛

①教师点燃蜡烛并进行观察火的安全教育

②提问:点燃后的蜡烛,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知道的?

【意图解析】这个活动的安排就是希望观察点燃前和点燃后的蜡烛,学生能

说出蜡烛更多的信息。教师可做一些提示,比如:蜡烛的形状像什么?摸起来是

什么样?闻起来是什么样?颜色是什么样?当然,另外还有其它特点,可以启发

学生继续来描述发现:再来看点燃之后是什么样呢?火苗的形状,火苗的颜色,

火苗点燃之后所闻到的气味,手摸上去感觉等等。让学生围绕蜡烛多南度的观察

与交流,从而意识到这些丰富多彩的信息,是感觉器官在一起工作的结果。

(四)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挑选西瓜

1.出示西瓜,提问:怎样挑选一只好瓜?

(1)播放视频,了解有经验的人怎样挑瓜。

眼睛一看花纹耳朵一听声音手一掂重量鼻子一闻气味舌头

一尝味道

(2)学生挑瓜并品尝。

2.揭示认知:看来要全面认识一个事物,我们要动用多种感官来观察。

【意图解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挑选西瓜既熟悉又陌生。怎样挑选呢?

先创设情景让学生来说说他们的经脸之谈,然后观看挑选西瓜的视频,最后学习

挑选一个瓜。通过挑西瓜的这个活动,让学生知道我们解决问题往往不是靠一

个感官在起作用,而是需要通过多个感官一起工作。

七、板书设计

感官总动员(课题)

互相作用

一起工作

皮肤

《借助工具观察》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三课,

是在学生认识感官、了解各种感官功能的基础上开展的学习内容。本课点面结

合,共安排了三个部分的教学活动。第一个活动,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

简易显微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发现使用工具可以把事物的细小部位看得更加清

楚。第二个活动与第一个活动在教学方法上非常相似,学生通过比较用耳朵听

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发现使用听诊器后就能听到耳朵听不到的声音。第三

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常见的观察工具并交流其作用,意识到工具的使用

是为了延伸感官的功能,帮助人类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一、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经认识了感官,并学会了用感官观察,但他

们缺少借助工具帮助观察的主观意识。尽管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见到过或听说过

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但很少有使用这些工具的经验,更缺少科学规范使

用工具的方法。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观察为主线,

指导学生科学使用工具,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工具对人感官功能的延伸作用,进

而体验到观察带来的乐趣和学习成就感。

三、学习目标

•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感官的功能;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等观察工具;

•了解生活中有多种观察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

利。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观察工具的使用可以延伸感官的功能。

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和听诊器。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用不同方式观察指纹

1.出示一家三口手的照片,交流观察发现口

(1)提问:这张照片中,哪只是爸爸的手?妈妈的手?宝宝的手?你是怎

么判断的?

(2)学生描述三者之间的不同。

(3)教师出示宝宝手的图片,比较:你的手和照片中宝宝的手有什么不

同?

【意图解析】亲子照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用爸爸妈妈和宝宝的手叠放一起

是我们用来营造温馨幸福之家的常用手段。因此,用“判断这是谁的手”就是

一个很好的引入话题,通过比眼力的游戏体悟用肉睛观察的直观性和便捷性,

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活动一借助工具观察指纹。

2.借助工具观察指纹,比较由此带来的不同结果。

(1)出示右手大拇指,用肉眼观察并说说指纹长什么样?

(2)使用放大镜,观察更多的发现。

①教师出示图片,指导并示范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②学生观察并画出指纹的纹路。

③比较不同的指纹:斗形纹、弓型纹、箕形纹。

(3)使用简易显微镜,观察新发现。

①教师示范手持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示:不能用灯光直射眼

睛)

②学生观察,描述观察到的发现。

(4)比较直接用眼睛看,用放大镜看,显微镜看,观察结果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肉眼看得到指纹但看得不清楚;放大镜能看清指纹的纹路;

简易显微镜能看清每一根指纹纹路的肌理。

【意图解析】观察指纹的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首先让学生直

接用眼睛观察,他们会发现观察得不太清晰,这时就需要借助工具观察。由此

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从而认识到放大镜、显微镜这些工具的使用能

够延伸眼睛的功能。

(二)分别用耳朵、听诊器听心跳声

1.用耳朵听声音。

提问:(1)用耳朵听周围的声音,听到了什么?

(2)用耳朵听同桌的身体,能听到心跳吗?

2.借助听诊器听声音,比较由此带来的不同结果。

(1)出示听诊器,示范听诊器的使用方法。

(2)学生同桌互相听心跳,听到了什么?

3.比较直接用耳朵和用听诊器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耳朵能直接听到周围比较大的声音,用耳朵贴近身体时会听到微

弱的心跳声;用听诊器能听到清晰的心跳声。

【意图解析】在这个环节的活动中,首先引导学生用耳朵听周围的世界,

他们会感知耳朵能听到较大的声响,但没办法听细小的声音,据此引出听诊

器,发现借助听诊器能听到更清晰的心跳声,认识到听诊器是对人耳听力功能

的延伸。

(三)认识各种观察工具

1.出示图片,了解生活中的观察工具及其作用

单筒望远镜一一观察星空,延伸眼睛的视觉功能

双筒望远镜一一观察远处的事或物,延伸眼睛的视觉功能

后视镜一一观察车后情况,延伸眼睛的视觉功能

生物显微镜一一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体,延伸眼睛的视觉功能

盲杖一一帮助盲人行走,延伸皮肤的触觉功能

助听器一一帮助听力弱的人更好地听,延伸人耳的听觉功能

2.了解生活中更多的观察工具。

(如红外夜视仪、潜水镜、水平仪、球面射电望远镜等)

【意图解析】如果把前两个环节看成是点的教学,那这第三个环节则是从

面的层次上组织的教学。学生在感知到放大镜、显微镜和听诊器带来便利之

后,更希望了解更多的工具,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结合学生的生活经脸,了解

一些观察工具的作用,认识到各种工具都是对感官功能的延伸。

七、板书设计

借助工具观察(课题)

(感官)(观察工具)(用图片表示)

眼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耳听诊器助听器

鼻延伸酒精测试仪

舌试纸

皮肤盲杖

《做个小侦探》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一系列从简单到相对复杂情形的猜想活动,让学生知道要根

据看到的事实,像侦探一样进行猜想,并且学会猜想。第一个活动,观察

三张图片,猜一猜蒲公英飘起来、田园菜叶上的洞、小狗吐舌头分别是什

么原因,这是原因唯一的简单的猜想活动。第二个活动,观察两张图片,

猜想是谁破坏了蜘蛛网,雪地上的动物脚印是怎么回事,这是对可能发生

的多种原因进行猜想。第三个活动,玩碰碰球,先猜一猜会是什么结果,

再动手做。学生在活动中会发现,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的正确与否需要

经过科学验证。第四个活动,通过阅读,知道科学家在科学探究中也会进

行猜想。如针对恐龙灭绝的事实,科学家作出各种猜想,并且在不断的进

行研究。

二、学情分析

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基本能做到区分对问题的猜想

和客观的事实证据,并运用事实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e本课从学生身边熟

悉的、有趣的现象出发,启发学生对现象进行猜想,同时认识到猜想不等于

事实,猜想需要通过事实证据来验证。通过经历完整的猜想、验证活动,学

生可以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初体验。

三、学习目标

•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做出猜想。

•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

证。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猜想是科学探究中重要的思考活动。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做出猜想。

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

五、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材料、五球碰碰球(牛顿摆)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郊外情景)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郊外旅行,你们期待吗?我们

一起出发吧!

2.(蒲公英图片)瞧,你看到了什么?(蒲公英)在它的周围是什么?

(它的种子)为什么种子会飘起来?(因为有风,是风吹的)

3.(有虫眼的菜叶图片)让我们继续前进,那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菜地。我

们走近看一看,这菜叶好像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菜叶有些不同,你发现了吗?

(有小洞)为什么好好的菜叶上会有这么多小洞呢?(被虫子咬的)

4.(吐舌头的小狗图片)咦,远处还有两只小狗,我们去看看它们在干什

么呢?(吐舌头)真可爱,你知道小狗为什么要吐舌头吗?(天热,吐舌头散

执)

5.小结:刚才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我们的猜想,猜想就是根据看

到的现象来想这是为什么。在生活中,有人做着类似的工作,他们就是侦探,

他们的工作就是根据看到的、听到的事实寻找问题的答案。同学们刚才认真猜

想的样子就像一个个聪明的小侦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做个小侦探,我们看

看谁是一名优秀的小侦探呢?

【意图解析】一年级学生面对多种信息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过

程中创造小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逐个呈现场景图,并且引导他们观察、思考、

猜想,这样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3个简单情景引入像侦探一样进行

猜想,让学生理解自己怎样做个小侦探。

(二)观察情景,大胆猜想

1.过渡:刚才有只小蜘蛛告诉老师它需要个小侦探,你们谁能帮帮它呢?

那我们去看看小蜘蛛怎么了?

2.(破了的蜘蛛网图片)蜘蛛网怎么了呢?这就奇怪了,是谁破坏了蜘蛛

网呢?原来小蜘蛛的网被破坏了,小侦探们,你们谁可以帮小蜘蛛找到破坏网

的“凶手”呢?

3.学生猜想。(大雨点砸的、大风吹的、大飞虫冲了过去、人破坏的、其

他小蜘蛛…)只要猜想合理都是可以的。

4.刚才同学们的猜想都有可能,但究竟是谁破坏了小蜘蛛的网,我们还需

要寻找更多的线索,看来要做一名优秀的侦探真不容易,我们一起努力吧!

5.(雪地里的小脚印图片)下雪啦,雪地里留下了一堆小脚卬,我们去看

看雪地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小侦探们要仔细的观察,可以小声交流。

(1)你看到了几种脚印?(两种)你怎么知道是两种脚印?(形状不同、

大小不同)

(2)这些脚印,先从哪儿出现?又从哪里消失?

(3)这些脚印之间的距离有变化吗?

6.小侦探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得出了这么多线索,有的小侦探己经有了自

己的猜想。那接下来,我们根据这些信息,猜想一下雪地里有可能发生了什么

事情?说一说你这样猜想的理由。

【意图解析】通过两个有趣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做一名小侦探的乐趣。两

个活动逐层深入,蜘蛛网活动让学生学会大胆猜想,而雪地脚印比蜘蛛网信息

量大,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弄清事实关系的基础上猜想多种原因,培养学生的思

考能力。

(三)游戏活动,验证猜想

1.小侦探们表现真棒,为了奖励你们了,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一一碰碰球

(也叫牛顿摆)。虽然叫做牛顿摆,但不是牛顿发明的哦!牛顿摆是由法国物

理学家伊丹・马略特最早于1676年提出的。

2.(出示碰碰球)老师来介绍一下,这是五个一样重的球,你猜这个碰碰

球该怎么玩呢?(拉开一个球,松手后的结果是……)

3.学生猜想、汇报。

4.小侦探们,我们听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到底哪个小侦探的猜想是正

确的呢?我们来试试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提醒学生是松手,不是用力扔

球)

5.小侦探们想不想试一试呢?(学生小组实验,汇报自己的发现。)

6.刚才猜想正确的小侦探们真厉害,没有猜正确的小侦探们还有机会.加

果我们拉开两个球再松手呢?先猜猜,再试试。(学生实验)

7.有了刚才实践的经验,小侦探们更厉害了,这么多小侦探都猜对了!那

拉开三个球再松手呢?先猜猜,再试试。

8.小结: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

【意图解析】通过这个简单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自己感悟到猜想不一

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游戏活动分为三步进行,层

层递进,第一步验证的结果为第二步猜想做准备,学生也更感兴趣。

(四)拓展延伸,总结

1.(出示恐龙图片)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真的恐龙呢?曾经称霸一时

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呢?你是怎么想的?

2.观看视频《恐龙专题之巨龙时代》。

3.视频中告诉我们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曾经提出了很多种猜想,

但真相究竟是什么呢?现在还没有结论。其实科学家和我们是一样的,当他们

在遇到问题时,他们也在不停的猜想和验证猜想。

4.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科学探究离不开猜想。在

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像科学家一样大胆的猜想,这样你就是一名小侦探了!

【意图解析】恐龙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动物,学生也很好奇恐龙灭绝的原

因。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其实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也会进行猜想。最后,通

过小结告诉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要大胆地猜想,这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

思考活动,课后依然要做一个爱思考的小侦探!

七、板书设计

做个小侦探(课题)

观察一一猜想一一验证

《暗箱里的秘密》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内部进行猜想,并引出暗箱的概念。遵

循“学会猜想一一猜想要有依据一一猜想不一定正确”这条主线展开。第一个

活动,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这是从感知现象入手,知道打不开

的山洞就是一个暗箱。像人生病、地球内部等等,先要认识E音箱。第二个活

动,判断暗盒里的障碍物在什么位置,这是来具体认识一个暗箱,并通过一定

的方法收集里面的信息。第三个活动,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有很多解暗箱的

事例,人们就是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了解暗箱里的秘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既加深了学生对什么是暗箱的认识,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一、学情分析

儿童自出生起就充满了好奇心,这节课让学生从观察显而易见的现象到关

注事物的内部,来猜想暗箱里的秘密,学生对这节课会非常感兴趣。在解暗箱

的过程中,是有一定难度的,一年级的孩子常常会出现与小组成员意见不一致

的时候,教师要提醒他们不能瞎猜,多做几次实验,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

法。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特别是在产生争议的时候,学生总想试图打开暗盒,

教师要提示暗盒是不能打开的。

三、学习目标

•通过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认识什么是暗箱。

•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

•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

•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取

证。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猜暗盒里障碍物的位置。

难点:使用多种方法,体察小球滚动时暗盒里的状况。

五、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材料、暗盒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认识暗箱

1.引入:老师有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在森林里,住着两只可爱的

小兔子,它们正在草地上高兴地玩耍。突然,狼来了……小兔子该怎么办

呢?(逃跑)

2.(播放动画视频)我们来看看小兔子有没有逃跑成功呢?小兔子逃跑

到哪里去了?

3.太惊险啦,聪明的小兔子逃跑成功了!两只小兔子的逃跑路线一样

吗?小兔子在山洞里是怎么跑的呢?把你猜想的逃跑路线画在图片上。(学

生手册上完成)

4.展示、交流。(挑选记录单在黑板上展示)

5.对比: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猜想到兔子有这么多种逃跑的路

线。虽然你们的想法都很合理,可是,到底是哪种逃跑路线呢?我们不能把

小山打开来看看,谁也不知道小山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

6.揭示概念: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像这个小山的洞穴一样不方便打开,

人们只能靠各种信息猜想里面的情况,我们把这样的物体叫做“暗箱”。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解开暗箱里的秘密。

【意图解析】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用“狼追兔子”的动画片引入很具

有吸引力,通过让学生猜想兔子在洞穴中的逃跑路线,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暗

箱。让学生画出兔子在洞穴里的逃跑路线,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养成多动脑

多思考的好习惯。

(一)自主探究,解密暗盒

1.呈现暗盒,提出问题

老师家里有这样一些小黑盒子,打不开,我也看不到里面有什么,这是不

是一个暗箱呢?老师很好奇这盒子里面都有些什么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开这个

暗盒的秘密吗?

2.同桌交流,感受喑盒(两个人一个暗盒比较合适,既不会等太久,又可

以相互交流意见)

(1)同桌两人仔细观察、感受暗盒,猜一猜暗盒里可能有什么呢?

(2)记录你们的猜想。

3.小组交流,教师引导(有的同学会摇动太快,没有感受到障碍物,教师

可以引导)

(1)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发现里面有个小球,谁能说一说你猜想的理由

呢?会不会是小方块呢?

(2)老师刚才也试了好多次,我发现里面除了小球好像还有其它东西,你

们感受到了吗?(障碍物)

4.实践探究,解密暗盒(引导学生多做几次实验,更容易成功解密暗盒)

(1)你们太棒了!解密暗盒已经成功一半啦!我们要是知道障碍物在哪个

位置就大功告成了。你觉得障碍物在什么位置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2)再摇一摇,仔细听一听,在学生手册上画出障碍物的位置。

5.汇报交流,分享成果

同学们通过大胆的猜想、仔细的实验,老师看到大多数小朋友都推测出了障

碍物的位置。谢谢你们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难题。

【意图解析】这个解暗盒环节是一个在老师不断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探索过

程,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在解暗盒过程中多猜想、多实践的乐趣。相比教材直接给

出了暗盒里有小球和障碍物,我觉得让学生自己猜测出来暗盒里有小球和障碍物,

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从暗盒获得更多的信息学生会更有成就感。

(三)拓展延伸,解密生活中的暗箱

L借助仪器解密人体暗箱

(1)(医生用听诊器检查身体图片)他们在干什么呢?(检查身体)那和

我们这节课解密暗箱有什么联系呢?

(2)人的身体可以随便打开吗?(不能)人体是一个暗箱,医生就是通过

听诊器中不同的声音来判断身体中哪个部分出了问题,这就是解暗箱。

(3)(CT仪器、B超仪器等图片)这些仪器都是在人们生病时帮人们解密

人体暗箱,找到生病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早日康复了。

2.用探测器解密暗箱

(1)(安检时用的金属探测器图片)大家肯定见过这个,你们知道它是什

么吗?工作人员在用它干什么呢?(学生猜想)

(2)这个手持金属探测器可厉害了,如果有个坏人带着刀(一般都是金属

的),这个金属探测器检测到金属的东西就会发出蜂鸣声提示出来。

(3)观看动画视频:《神奇的金属探测器》。金属探测器也可以探测到地

下看不见的金属物品呢,这样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帮助。

(4)(维修人员探测地下管道图片)维修人员用金属探测器就可以找到用

眼睛看不见的地下金属管道,你看,多神奇呀!

【意图解析】这个环节通过生活中的例子,用仪器检测疾病、过安检用的

金属探测仪学生都很常见,这样加强学生对暗箱的认识,让他们了解生活中有

许多暗箱,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解暗箱。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了很多解不同

暗箱的仪器,这都是科学家不断努力的结果。

(四)总结提升

在生活中,你有什么需要解密的暗箱吗?和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帮你一

起解密吧!

【意图解析】生活中存在许多我们无法打开的暗箱,学生或许也遇到过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