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管理制度(32篇)_第1页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32篇)_第2页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32篇)_第3页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32篇)_第4页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3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32篇)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通用32篇)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

一、负责各科手术器械的准备工作,保证供应,准确无误。

二、负责各种急诊、抢救,备用器械及针线,各种引流管等物

品的供应。

三、负责器械的.清洁、保养、补充、更新,锐利器械要分类装

置,有防护。

四、负责器械的管理,有丢失时应及时督促寻找。贵重器械损

坏时,应及时与护士长联系。

五、负责器械外借、回收的检查。外借器械必须取得护士长同

*

甩、O

六、负责器械室的整洁,每天擦拭桌面、窗台,并保持器械柜

内的清洁。

七、认真做好交接班及清点工作,对精密、细小及贵重器械要

两人核对,并有签名。

八、器械定期上油,保持光洁无锈,关节灵活,性能良好。以

保证使用。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2

一、手术室应24h有护士值班,随时配合急诊手术。

二、手术期间应注意病人的体位,床单平整、干燥,观察受压部

位皮肤,必要时按摩,防止压疮。为防止烦燥病人坠床,可用约束带保

护,需有人看护。

三、手术室电器设备,如电刀、插灯应定期检查。手术结束时及

时切断电源。

四、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巡视各手术间,负责氧气、

吸引器、水电、门窗的.安全检查及大门的安全,发现意外情况立即

报告有关部门、院部领导。非值班人员勿任意进入手术室。

五、妥善保存标本,及时送检并记录。

六、对进修生、实习生严格管理,实习护士必须在注册护士指导

下工作。

七、定时检查接送平车、手术台等性能,防止零部件、螺丝帽松

动或脱落,保证正常运转。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3

一、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科护士长每周不定期小查每月大查,

每季度大查。

二、协同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小组进行质量监测。

三、护士长对科室工作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护士做

好手术室护理工作。

四、监控员对各类物品(无菌物品、工作人员及术者的手、空气

及使用中消毒液)进行全面监测,并存档备查。

五、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对监测结具进行分析,对

存在问题,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

六、各岗位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完成各项护理技术操

作。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4

一、手术体位的安全管理措施

1、手术前巡回护士应仔细检查病人皮肤,检查受压部位及手术

区皮肤是否完整,对昏迷、消瘦、小儿(身体有无抓伤)、长期卧

床及外伤病人尤其应该注意,如有异常及时与病房护士、手术医生

沟通,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

2、手术床单应平铺无折皱,病人的皮肤不能与托手板、尺布等

橡胶物品直接接触,勿与金属床、头架、器械托盘等金属物接触,

应用敷料阻隔以防使用电刀时导电灼伤。

3、摆放手术体位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暴露病人,并注意保暖。

4、给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眼睛涂眼药膏,防止角膜干燥

划伤。头面部手术病人眼睛用保护膜保护,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灼

伤角膜。耳部手术病人用棉球堵塞耳道,防止消毒液流入耳内,灼

伤鼓膜。

5、摆放体位时病人的骨隆突处应用软垫衬托,防止受压、破损。

手术时间较长,如:心脏手术、断指再植等手术病人躯干及枕部应

垫凝胶垫(圈)。

6、平卧位时颈下垫软垫保护颈椎,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0以免

损伤臂丛神经。膝关节下垫软垫,避免膝关节过伸,造成术后疼痛

或神经损伤。踝关节下垫软垫,防止足跟受压。

7、俯卧位时注意避免呼吸运动受限。在胸腹下垫俯卧位垫时注

意腹部的位置置于垫子中空处,避免受压。小腿要垫高,使脚尖自

然下垂,保持功能位。硬模外麻醉或清醒病人,巡回护士术中注意

帮助病人变换面部受压位置,防止面颊部长时间受后。气管插管全

身麻醉颈椎手术病人,面颊受压处垫马蹄形凝胶圈,并确保眼球不

受压。术中严密观察病人防止插管脱落。

8、侧卧位胸部垫软枕,在垫高手术部位的同时,注意舒展健侧

肢体,避免大血管、腋神经受压,保证输血输液通畅。肾脏手术时

腰桥要对准手术部位摇起10〜15cm,不要过高,防上腰椎滑脱,手

术结束将腰桥及时放平。

9、截石位时靛关节外展应小于900在不影响暴露手术野的情况

下,尽量减少腿部支架对肢体的牵拉,固定肢体时要衬垫,松紧适

度,观察双下肢末端皮温,保持静脉回流良好,术后轻轻拍打下肢,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0、婴幼儿皮肤娇嫩,进行各种操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拖、拉、

推等动作。固定体位及束缚压脉带应用棉垫衬托,防止损伤皮肤。

四肢不过分牵引,以防关节脱位。

11、体位固定好后,检查并妥善固定命脉通路,确保术中输血

输液的通畅及静脉给药的方便。

12、手术结束应将病人手术区域皮肤的血迹拭摩擦干,包裹敷

料。

二、物品清点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确保清点物品数目的准确

1、清点物品时,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必须看清实物仔细清点,

巡回护士复述一遍,确保首次清点准确无误,并规范、准确记录。

2、清点纱布时,应松开纱布外包裹,将纱布都开,分块仔细清

点,防止纱布粘在一起影响清点的准确性。

3、清点纱布垫时,将垫子充分展开,分块仔细清点,防止两块

纱布垫粘在一起。

4、清点器械时,需重复清点两遍,对点和单点各一遍。缝针清

点两遍,第一遍从针尖清点,第二遍从针尾处清点,一确保清点数

目的准确性。

5、清点时,注意检查器械的螺丝是否松动脱落,电刀头是否完

整、缝针是否弯曲,仔细检查器械功能,保证器械的完整性。

6、棉球、头皮夹、脑棉清点:棉球一个个仔细检查后清点,防

止两个粘在一起。

头皮夹数量较多,易滑动,应五个一组,分组清点。脑棉应检

查棉絮的质量、脑棉的缝线是否牢固,是否两块粘在一起。

(二)防止器械纱布等遗留体腔

1、手术开始前,按物品清点要求仔细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

准确记录。

2、随病人带入手术间的敷料、绷带以及消毒区所用的纱布、纱

布球等与手术台上能够混淆的物品,应在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

术间。手术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将纱布、缝针等物带入或带出手术间。

3、手术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手术创口周围整洁,暂不用的物品

应及时交还洗手护士,不得随意放置或堆积在手术创口周围。

4、手术过程中,手术台上增加或去取下的敷料及器械等,应由

巡回护士及时、准确记录。

5、体腔和深部手术创口内填入纱布垫或留置器械时术者要及时

通知助手和洗手、巡回护士,体腔内的'纱布垫必须有长带或用巾钳

夹住,留于创口外。体内留置的物品需要带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

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手术医师签字,并与病房护士详细

交接。

6、从手术台取下或落在地上的纱布(垫)、器械、缝针等巡回

护士要及时收回,放在固定的地点保养,便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

清点,术后交洗手护士刷洗或做好交接班。

7、缝合体腔和深部创口前,洗手护士要与巡回护士清点所有的

器械、敷料,数量无误后方可关闭体腔。

8、缝合体腔和深部创口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要再次清点所

有的物品。在护理记录单上双签字。

三、电刀使用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病人的保护

1、使用绝缘、清洁和干燥的手术床布。

2、避免病人皮肤接触金属物品(皮肤暴露处用布巾包裹)及自

身皮肤之间接触。

3、术中使用易燃性的麻醉剂、酒精类皮肤消毒剂或病人胃肠道

在内存在生气体如沼气时使用电刀要慎重。

4、手术结束后将负极板整片水平自病人身体上揭除,揭除时一

手固定皮肤、另一手慢慢揭除极片,负极片揭除后观察粘贴处皮肤

情况。

5、避免在带电解质的液体内,如血液或生理盐水中使用高频电

刀,因密集的电子束可传导其他处造成机体损伤。

(二)正确使用负极板

1、使用高质量的负极板:一次性使用,边缘完整,具有柔软度

和较强的粘附力。

2、选择肌肉血管丰富的部位粘贴负极板,避免在骨隆突、瘢痕、

皮肤缺损或受伤、脂肪较多的位置粘贴,并保证粘贴部位皮肤清洁、

干燥、局部无毛发。

3、粘贴负极板时,其长轴应与身体的纵轴垂直,确保与粘贴部

位皮肤完整而紧密接触。

4、负极板应尽量靠近手术区,避免越过身体的交叉线路,以便

使电流通过的路径最短。

5、婴幼儿皮肤面积较小,注意负极板粘贴的位置,确保粘贴的

效果。术中冲洗体腔时避免液体溢出浸湿极板处皮肤。

6、心电图电极片避免在电刀电流同路中,应远离活动电流至少

15cm,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用高频电刀,以防心率失常的发

生。

(三)正确使用电刀手柄

1、重复使用的电刀手柄开包前仔细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有效期、

灭菌效果。

2、术前仔细检查电刀头、手柄及线的完整性,确保刀头无缺痕、

弯曲,避免刀头段落体内。检查刀头、电线的橡胶外鞘是否缺损,

以免漏电伤人。

3、使用过程中及时清除电刀头上的焦痂,以防止焦痂包裹电刀

头,使绝缘性能增加,切割效果差,因此加大电流而造成切割部位

组织烫伤。

4、停止使用电刀时,手柄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将器械或其他

物品压在手柄上,造成放电击伤病人。

5、电刀头未与组织完全接触前不要通电。

6、不可直接用水冲刷电刀线,可用湿纱布擦洗电刀头及导线,

擦洗过程中不得用力拽拉导线。

(四)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1、正确连接相关组件并插牢,先连接好负极板线、电源线后,

再开电源开关。

2、手术结束后控制面板上电切、电凝的功率应复零,先关电源

开关,再撤电源线,整理好各组件后,电刀归位,注意保持设备的

整洁、干净。

3、仪器应定期检测及保养,以免漏电伤及病人及医护人员。

(五)腔镜手术使用电刀注意事项

1、应定期检查电极有无绝缘不良,如有漏电禁止使用。使用前

仔细检查腔镜器械与电极绝缘情况。

2、防止电传导引起热损伤:通电时间不可过长;电凝时电刀头

不可接触金属器械及夹闭血管和管状组织上的钛夹;主要组织附近

如大血管、胆管、神经等慎用或禁用电刀。

3、电凝损伤可波及5nlm范围,在电凝时,注意保持与空腔脏器

的间距应大于5mm,电凝离断时应尽量靠近需要切除的病变组织,

如电凝胆囊动脉时应防止损伤胆管,电凝分离粘连的组织时防止损

伤肠管、输尿管等。

4、使用脚踏开关时通电时间尽量短,不需要通电时应移开脚踏

开关,以免烫伤患者。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5

1、在护理部的'领导下,成立科室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室的安

全管理工作。

2、定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树立并强化安全意识,做好防火

防盗工作。

3、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4、消防设备、高压蒸汽消毒锅应定期检查,专人管理,并保持性

能良好。本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使用。

5、节假日前更要做好安全检查,以防隐患。

6、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6

一、消毒供应室的各类人员必须经相应的岗位培训,掌握各类

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

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消毒供应室布局合理,相对独立,邻近手术室和临床科室,

便于收、送;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通风采风良好。

三、医院应按照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重复使用并需要清洗

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和供

应。

四、医疗机构应根据其规模、任务、消毒供应种类及工作量,

合理配备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

五、内部布局合理,分办公区域和工作区域。

工作区分去污染区、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划分

明确,标志清楚,区域间设有实际屏障和物品通道,严格管理,实

行由污到洁的工作流程,不昨洁污交叉或物品回流。

六、天花板、墙壁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洗和消毒;墙角宜采

用弧形设计以减少死角。地面应防滑、易清洗、耐腐蚀。电源插座

应采用嵌墙式防水安全型。包装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安装空气消毒

装置,每天对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2次,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W4CFu/(5min_9cm平皿)标准。

七、严格区分灭菌与未灭菌物品,定点放置。

对各类无菌包应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包括包装规范及包外标注

等,发放前必须认真检查,过期重新灭菌。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

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保持车辆清洁、干燥。

八、凡需要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先清洗再

消毒灭菌。

特殊感染性疾病(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污染的器械应

单独包装,明显标记,先经高水平消毒后再清洗;胱毒体感染病人

用后的器械按照1恰310.2-20_《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有

关要求处置。

九、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应遵循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

查、包装、灭菌、储存与发放等基本工作流程。

十、器械、物品的清洗,应根据其不同材质和性质、形状、精

密程度与污染状况进行分类,选择正确的清洗方法。

耐热、耐湿的器械与物品宜采用机构清洗方法;精密复杂的器

械应先手工清洗,再采用机构清洗方法。

十一、经过清洗、消毒、干燥处理的器械、物品,必须进行清

洗质量检查和器械功能检查,符合要求后再包装灭菌。

灭菌包必须包装严密、正确,捆扎松紧适宜,包外标注物品名

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员代号、灭菌锅号、锅次等,使

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

十二、根据器械、物品的用途、性质等选择适宜的灭菌方式,

灭菌物品的装载、卸载、存放与发放正确、适合,严格遵守消毒供

应技术操作程序,确保供应物品的质量。

十三、消毒供应中心应进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踪,建立

清洗、消毒设备和操作的过程记录,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溯。

灭菌质量记录保留期限应不少于3年。对消毒剂的浓度、使用

中的消毒液、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

洁净程度和清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

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十四、消毒供应中心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清洁剂、洗涤用水、

润滑剂、消毒剂、包装材料(含硬质容器、特殊包装材料)监测材

料等,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

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一次性珍无菌医疗用品

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室。一次性使用无菌医

疗用品,应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十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人员还必须取得质量监督部门颁发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上岗,遵章守制。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7

一、疑难危重病例,应组织全科讨论。

二、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案,分析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好应急防

范措施。

三、病案讨论情况均应记录在册,与麻醉记录一并保存在病例

内。

四、必要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备案。

五、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并签好麻醉协议书。

六、麻醉意外、严重并发症、事故等造成的死亡病例,应在24

小时内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并于一周内进行全科讨论,且须形成

文字技术结论。封存麻醉记录,不得修改、伪造,并供病人家属等

随时查询。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8

一、应急预案

一、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1、接到停电通知后,了解停电时间,根据情况立即做好停电准

备。备好应急灯、手电筒、氧气枕、吸引器(蓄电池)等。

2、突然停电后,立即开启照明应急灯,并立即寻找抢救病人机

器运转的动力方法。任何人员不得离开手术间及病人。护士长或值

班室人员立即与电工组联系,了解停电的原因及时间,根据情况及

时采取措施,并做好记录。

3、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备好氧气枕及简单呼吸器等,使用

简单呼吸器维持呼吸。硬麻醉及麻醉清醒病人,应做好心理安慰工

作,手术人员在手术间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引起病人恐慌。

4、设备维修员与护士长要加强巡视,了解各手术间手术进行情

况及应急照明情况。特殊情况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对无法使用电刀

止血的病人,应备好止血材料和止血药品,以备急用。

二、病人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的应急预案

1、应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或值班护士,组织人员积极配合医

师及麻醉师进行抢救。

2、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3、必要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会诊。

4、某些重大抢救或特殊病人抢救,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或

院总值班室。

5、做好病情及抢救记录。

三、病人坠床/摔倒的应急预案

1、病人不慎坠床,摔倒,立即奔赴现场,马上通知医生给予处

理。

2、首先判断病人意识,并立即测血压、心率、呼吸等,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

3、医生到场后,协助进行检查,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

理。

4、如病情允许,将病人移至手术床上。

5、遵医嘱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6、向上级领导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室)。

7、认真记录坠床/摔倒病人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四、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所输液体,更换输液器,

并维持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

2、情况严重时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3、建立护理记录,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4、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办、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部和药剂科。

5、输液器和药液及时封存以备检验。

五、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遵

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验。

3、对病情较重的病人,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师进行紧

急救治,并给氧气吸入。

4、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安慰

病人。

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怀疑溶血等严重过敏反应时,保留血袋及抽取病人血样一起

送输血科。

7、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六、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1、接到停水通知后,尽可能多备用水。

2、突然停水时,白天与维修组联系,夜间与院总值班室联系,

汇报停水情况,查询原因,并做好记录。

七、遭遇暴力分子的应急预案

1、遇到暴力分子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头脑冷静,正确分析和处

理发生的各种情况。

2、设法报告保卫科,夜间通知院总值班室,寻求在场其他人员

的帮助。

3、安抚病人家属,减少在场人员的焦虑、恐惧情绪、尽力保证

病人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安全。

4、暴力分子逃走后,注意其走向,为保卫人员提供线索。

5、主动协助保卫人员的调查工作。

6、尽快恢复正常医疗护理工作,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八、火灾的应急预案

1、发现火情后,立即呼叫周围人员组织灭火,同时报告保卫科

及上级领导,夜间电话通知院总值班室。

2、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的灭火器材和组织人员积极扑救。

3、发现火情无法扑救,马上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4、关好临近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5、将病人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稳定病人情绪,保证病人生命

安全。

6、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设备

及科技资料。

7、组织病人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可走安全通道。叮嘱病人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

九、地震的应急预案

1、地震来临,值班人员应冷静面对,关闭电源、水源、气源、

热源,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

2、发生强地震时,需将病人撤离病房,疏散至广场、空地。撒

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维护好秩序,安慰患者,减少病人的恐

惧。

3、紧急情况不能撤离时,叮嘱在场人员及病人寻找有支撑的地

方蹲下或坐下,保护好头颈、眼镜,捂住口鼻。

4、维持秩序,防止混乱发生。

5、注意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十、发生差错事故的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差错事故,应立即通知护士长。

2、控制局面,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抢救,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尽可能减少损坏。

3、保留相关的物品或药品,以便化验检查。

4、事情过后,护士长组织相关人员,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及发生

原因。24小时内当事人写出事情经过、发生的原因。

5、按程序上报护理部。科室根据有关情况写出处理意见及整改

措施,上呈护理部。

十一、停气的应急预案

1、突然停气时,消毒人员应立即询问锅炉房停气的原因,了解

故障情况,汇报护士长。

2、护士长了解情况后,应立即与总务科联系,了解停气的时间

及范围,如系局部故障造成的临时停气,应及时与供应室联系,考

虑到供应室物品的灭菌。

3、如停气范围为全院性,了解情况后,应及时汇报医务科,护

理部,总务科等上级部门,协商解决手术室物品灭菌问题。

二、安全管理措施

一、接送病人的安全管理措施

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

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接病人前将手术通知单按所在科室楼层进行分类,有顺序接

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

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术病人等。

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

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

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

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

便。

4、协助将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

术推车一侧紧靠在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防

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

止步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工人站在病人的头部,面对行

驶的方向,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

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脚露出车端,被子要将

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病人要注意询问病

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6、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

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

外车交换,交换车子时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

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

要有人保护。

7、接病人护士与工人一起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手术间,注意要

将推车紧靠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术床,上好约束

带,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若病

人解小便,护士协助病人并在外走廊便入污桶内,严谨步行去厕所

解大小便,以免发生意外。

8、晨会期间接病人护士要将各手术间的门打开,迅速了解各手

术间病人情况,小儿、老人、神志不清或病情严重的病人,应及时

与护士长联系安排巡回护士到手术间守护病人,必要时及时与麻醉

师、术者联系,以防止意外发生。

9、术毕有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一起将病人抬至手术推车上,

搬动时检查各种管路并固定好,以防搬动引起引流管滑脱。搬动病

人过程中一定要将推车紧靠手术床并固定化,车、床两边均有人保

护。

10、局麻病人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与工人一同至换车室,

以保证病人安全,然后由工人将病人送回病房。如有特殊情况,巡

回护士应与工人一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用物及病

人。

11、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手术结束后,带好呼

吸气囊,氧气袋,由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送病人回病房,

途中医护人员应守护在病人头侧,注意观察病情,有特殊情况及时

处理。

二、手术体位的安全管理措施

1、手术前巡回护士应仔细检查病人皮肤,检查受压部位及手术

区皮肤是否完整,对昏迷、消瘦、小儿(身体有无抓伤)、长期卧

床及外伤病人尤其应该注意,如有异常及时与病房护士、手术医生

沟通,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

2、手术床单应平铺无折皱,病人的皮肤不能与托手板、尺布等

橡胶物品直接接触,勿与金属床、头架、器械托盘等金属物接触,

应用敷料阻隔以防使用电刀时导电灼伤。

3、摆放手术体位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暴露病人,并注意保暖。

4、给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眼睛涂眼药膏,防止角膜干燥

划伤。头面部手术病人眼睛用保护膜保护,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灼

伤角膜。耳部手术病人用棉球堵塞耳道,防止消毒液流入耳内,灼

伤鼓膜。

5、摆放体位时病人的骨隆突处应用软垫衬托,防止受压、破损。

手术时间较长,如:心脏手术、断指再植等手术病人躯干及枕部应

垫凝胶垫(圈)。

6、平卧位时颈下垫软垫保护颈椎,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0以免

损伤臂丛神经。膝关节下垫软垫,避免膝关节过伸,造成术后疼痛

或神经损伤。踝关节下垫软垫,防止足跟受压。

7、俯卧位时注意避免呼吸运动受限。在胸腹下垫俯卧位垫时注

意腹部的位置置于垫子中空处,避免受压。小腿要垫高,使脚尖自

然下垂,保持功能位。硬膜外麻醉或清醒病人,巡回护士术中注意

帮助病人变换面部受压位置,防止面颊部长时间受区。气管插管全

身麻醉颈椎手术病人,面颊受压处垫马蹄形凝胶圈,并确保眼球不

受压。术中严密观察病人防止插管脱落。

8、侧卧位胸部垫软枕,在垫高手术部位的同时,注意舒展健侧

肢体,避免大血管、腋神经受压,保证输血输液通畅。肾脏手术时

腰桥要对准手术部位摇起10〜15cm,不要过高,防上腰椎滑脱,手

术结束将腰桥及时放平。

9、截石位时靛关节外展应小于900,在不影响暴露手术野的情

况下,尽量减少腿部支架对肢体的牵拉,固定肢体时要衬垫,松紧

适度,观察双下肢末端皮温,保持静脉回流良好,术后轻轻拍打下

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0、婴幼儿皮肤娇嫩,进行各种操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拖、拉、

推等动作。固定体位及束缚压脉带应用棉垫衬托,防止损伤皮肤。

四肢不过分牵引,以防关节脱位。

11、体位固定好后,检查并妥善固定静脉通路,确保术中输血

输液的通畅及静脉给药的方便。

12、手术结束应将病人手术区域皮肤的血迹拭摩擦干,包裹敷

料。

三、物品清点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确保清点物品数目的准确

1、清点物品时,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必须看清实物仔细清点,

巡回护士复述一遍,确保首次清点准确无误,并规范、准确记录。

2、清点纱布时,应松开纱布外包裹,将纱布抖开,分块仔细清

点,防止纱布粘在一起影响清点的准确性。

3、清点纱布垫时,将垫子充分展开,分块仔细清点,防止两块

纱布垫粘在一起。

4、清点器械时,需重复清点两遍,对点和单点各一遍。缝针清

点两遍,第一遍从针尖清点,第二遍从针尾处清点,一确保清点数

目的准确性。

5、清点时,注意检查器械的螺丝是否松动脱落,电刀头是否完

整、缝针是否弯曲,仔细检查器械功能,保证器械的完整性。

6、棉球、头皮夹、脑棉清点:棉球一个个仔细检查后清点,防

止两个粘在一起。

7、头皮夹数量较多,易滑动,应五个一组,分组清点。脑棉应

检查棉絮的质量、脑棉的缝线是否牢固,是否两块粘在一起。

(二)防止器械纱布等遗留体腔

1、手术开始前,按物品清点要求仔细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

准确记录。

2、随病人带入手术间的敷料、绷带以及消毒区所用的纱布、纱

布球等与手术台上能够混淆的物品,应在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

术间。手术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将纱布、缝针等物带入或带出手术间。

3、手术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手术创口周围整洁,暂不用的物品

应及时交还洗手护士,不得随意放置或堆积在手术创口周围。

4、手术过程中,手术台上增加或去取下的敷料及器械等,应由

巡回护士及时、准确记录。

5、体腔和深部手术创口内填入纱布垫或留置器械时术者要及时

通知助手和洗手、巡回护士,体腔内的纱布垫必须有长带或用巾钳

夹住,留于创口外。体内留置的物品需要带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

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手术医师签字,并与病房护士详细

交接。

6、从手术台取下或落在地上的纱布(垫)、器械、缝针等巡回

护士要及时收回,放在固定的地点保养,便于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

清点,术后交洗手护士刷洗或做好交接班。

7、缝合体腔和深部创口前,洗手护士要与巡回护士清点所有的

器械、敷料,数量无误后方可关闭体腔。

8、缝合体腔和深部创口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要再次清点所

有的物品。在护理记录单上双签字。

四、电刀使用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病人的保护

1、使用绝缘、清洁和干燥的手术床布。

2、避免病人皮肤接触金属物品(皮肤暴露处用布巾包裹)及自

身皮肤之间接触。

3、术中使用易燃性的麻醉剂、酒精类皮肤消毒剂或病人胃肠道

在内存在生气体如沼气时使用电刀要慎重。

4、手术结束后将负极板整片水平自病人身体上揭除,揭除时一

手固定皮肤、另一手慢慢揭除极片,负极片揭除后观察粘贴处皮肤

情况。

5、避免在带电解质的液体内,如血液或生理盐水中使用高频电

刀,因密集的电子束可传导其他处造成机体损伤。

(二)正确使用负极板

1、使用高质量的负极板:一次性使用,边缘完整,具有柔软度

和较强的粘附力。

2、选择肌肉血管丰富的部位粘贴负极板,避免在骨隆突、瘢痕、

皮肤缺损或受伤、脂肪较多的位置粘贴,并保证粘贴部位皮肤清洁、

干燥、局部无毛发。

3、粘贴负极板时,其长轴应与身体的纵轴垂直,确保与粘贴部

位皮肤完整而紧密接触。

4、负极板应尽量靠近手术区,避免越过身体的交叉线路,以便

使电流通过的路径最短。

5、婴幼儿皮肤面积较小,注意负极板粘贴的位置,确保粘贴的

效果。术中冲洗体腔时避免液体溢出浸湿极板处皮肤。

6、心电图电极片避免在电刀电流同路中,应远离活动电流至少

15cm,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用高频电刀,以防心率失常的发

生。

(三)正确使用电刀手柄

1、重复使用的电刀手柄开包前仔细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有效期、

灭菌效果。

2、术前仔细检查电刀头、手柄及线的完整性,确保刀头无缺痕、

弯曲,避免刀头段落体内。检查刀头、电线的橡胶外鞘是否缺损,

以免漏电伤人。

3、使用过程中及时清除电刀头上的焦痂,以防止焦痂包裹电刀

头,使绝缘性能增加,切割效果差,因此加大电流而造成切割部位

组织烫伤。

4、停止使用电刀时,手柄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将器械或其他

物品压在手柄上,造成放电击伤病人。

5、电刀头未与组织完全接触前不要通电。

6、不可直接用水冲刷电刀线,可用湿纱布擦洗电刀头及导线,

擦洗过程中不得用力拽拉导线。

(四)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1、正确连接相关组件并插牢,先连接好负极板线、电源线后,

再开电源开关。

2、手术结束后控制面板上电切、电凝的功率应复零,先关电源

开关,再撤电源线,整理好各组件后,电刀归位,注意保持设备的

整洁、干净。

3、仪器应定期检测及保养,以免漏电伤及病人及医护人员。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9

一、接送病人的安全管理措施

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

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接病人前将手术通知单按所在科室楼层进行分类,有顺序接

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

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术病人等。

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

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

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

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

便。

4、协助将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

术推车一侧紧靠在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防

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

止不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工人站在病人的头部,面对行

驶的方向,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

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教露出车端,被子要将

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病人要注意询问病

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6、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

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

外车交换,交换车子是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

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

要有人保护。

7、接病人护士与工人一起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手术间,注意要

将推车紧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术床,上好约束带,

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若病人解

小便,护士协助病人并在外走廊便入污桶内,严谨不行去厕所解大

小便,以免发生意外。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0

一、确定目标值

我们制定6项制度的目标值,使制度落到实处。①各级各班护

士职责目标值。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夜

班护士职责各自明确、熟练、牢记,其中巡回护士围手术期实施整

体护理。②参观制度目标值。严格控制参观入室人数W3人/间,减

少空气污染。③各种查对制度目标值。达到全年无差错、事故。

④消毒隔离制度目标值。无菌切口感染率控制在0.1%以下。⑤

清洁卫生制度目标值。室内无死角,窗明几净,器械光亮。⑥带教

及学习制度目标值。带教进修生或实习护生,一帮一结对,带教满

意度测定N90%。科室学习:早会提问每周1次,业务学习每月1次,

技术比赛每半年1次,综合考评分290分。

二、目标展开与实施

目标从上到下、层层分解落实。实施是执行阶段,也是关系到

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

2.1各级各班护士职责目标展开与实施除订有具体职责外,其

中主管护师能处理较复杂的手术室专业技术问题,能对下级进行业

务指导,分别担任质控组长与教学组长。护师能独立处理手术室专

业技术问题,她们分别担任院感组长与器械组长。护士能胜任手术

室护理工作,担任卫生组长。

巡回护士做好配合供应工作,器械、物品清点核对无误;术前

1〜2d对自己巡回护理的.病人进行访视;术中按照护理程序为病

人解决手术中护理问题;术后评价并记录,使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

期。洗手护士术中配合准确、主动,标本交负责医师,物品清点核

对无误。夜班护士如遇工作忙或困难时,随时呼唤二值班或护士长,

保证夜间护理安全。要求全体护士有慎独与审慎的良好职业道德。

2.2参观制度目标实施除参观者入室按制度办外,医生需经医

教科批准;护士需护理部批准、护士长同意,由护士带领到指定手

术间,不串手术间。

2.3各项查对制度展开与实施对每台手术,进手术室后均作好

三查十对,尤其是输血、用药查对及敷料、器械、针、线的清点制

度,使该制度落实到每台手术具体人员。

2.4消毒隔离制度展开与实施hbsag阳性病人专用手术间门口

有标记,用物先消毒后清洗。器械包内器械清洁、光亮,布类敷料

数量准确,包内包外有无菌指示剂、品名、责任者签名。每天值班

者对无菌室内敷料包全部检查,过期包重新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手术前、后空气消毒,物品、手指、空气培养每月1次。以上工作

落实到院感组与器械组负责。

2.5清洁卫生制度展开与实施每天晨会后对各手术间湿式擦拭

一遍,坚持每周一大扫,每月彻底扫的制度。平时由工人负责流水

拖净地面,卫生组长督促检查。

2.6带教及学习制度展开与实施我们聘请主管护师任教学组长,

聘专业、思想、身体素质好的护师任带教老师。带教方法亦采用目

标教学法。态度目标:对病人态度和蔼、耐心,富有同情心。知识

目标:了解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职责。技能目标:能独立担

任巡回、洗手护士23次,能准备一般手术器械,但老师放手不放

眼。

每周1次由护士长结合工作警点、疑点、难点,晨会提问或讨

论,每月1次业务学习,内容为新技术、新知识、新开展手术等,

每半年技术比赛1次。

三、目标考评

目标考评是目标管理的最后阶段,是在目标实施的基础上,对

结果作出客观评价的管理活动,可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管理水

平不断提高。

3.1各级各班护士职责考评护士长检查各级各班护士工作,包

括工作表现,上班时是否专心致志,各种制度目标实施情况,包括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及记录,危重病人抢救配合及各项工作主动参与

意识与实绩等,包括提问个人职责时回答得分和每季度结合考评记

分。

3.2参观制度目标考评由质控组长负责,每月查看参观人数及

空气培养登记簿,检查是否超标,以此作出客观评价。

3.3各种查对制度目标考评护士长及质控组长随时抽查各班人

员是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手术室是差错事故

高危区,即使少一只缝针,也必须寻到为止,以确保病人安全。

3.4消毒隔离制度目标考评由院感组长负责,每周1次抽查无

菌室内有无过期包,各项培养有无阳性超标,消毒液是否定期更换,

查无菌切口感染率是否超过标准,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作

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3.5消毒卫生制度目标考评人人参与卫生工作,卫生组长经常

督促检查工人的清洁卫生工作达标外,也兼查手术室护士个人卫生。

3.6带教及学习制度目标考评组长在每批实习结束调科前召开

带教工作评价会,对实习护生态度、知识、技能进行评估。护生对

带教老师的医德、医风与带教方法也进行评价,通过评学、评教的

方法,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满意度达到90%。

对学习制度的目标考评主要查学习登记本是否按目标进行,业

务学习与早会提问学习效果,平时工作能否学以致用,学习后能否

增强应激能力,结合技术比赛成绩给予综合评价。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1

一、在护士长领导下担任器械或巡回护士等工作,并负责手术

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整理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督促检查参加手

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注意病人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参加卫生清扫,保持手术室整洁,肃静,调节空气和保持

室内适宜的温度。

四、负责手术后病员的包扎、取暖、护送和手术标本的保管和

送检。

五、按分工做好器械、敷料的打包消毒和药品的保管,做好登

记统计工作。

六、指导进修、实习护士和卫生员的工作。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2

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

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

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

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到达一人一用一消

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

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

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

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

操作前必须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3

1、凡在手术室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

肃静和整洁。进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手术衣不能随意穿出手术室。

2、进手术室实习、参观,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

3、手术室的药品、器械、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置,

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剧毒药品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

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查对方可使用。

4、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

术,后做有菌手术。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

料等的数目,并应及时收拾干净被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5、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病员应作详细登记,按月统计汇报。协

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6、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包

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

7、手术通知单须手术前一日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急症手术通知

须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8、接手术病人时,要带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

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

9、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室采集的标本。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4

1、认真实施消隔离制度,按照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进入更衣

室前,换上拖鞋,换上衣服,戴上口罩,帽子。

2、严格区分三个区域:非限制区(污染区)、适用区(清洁

区)、限制区(无菌区)。

3、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干净无尘,无血迹,个人物品和书报

不得带入手术室,手术间内热敷包装严禁。

4、认真执行消规格,按规定规格包装,排气压力灭菌最大大包

的体积为30cm30cm25cm不能超过。事前真空及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

菌的物品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ni50cm。各种热敷袋、器械袋均放入

灭菌指示卡,包外贴3米胶带进行化学监测(胶带长度按要求)。

穿衣套餐5公斤;不超过。金属包是7公斤以下。

5、灭菌包要存放在无菌物品柜内,有效期为一周,过期后要重

新消,川流蒸煮包皮无瑕疵,不缝,不潮湿。

6、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要检查外部包装的完整性

和灭菌者。打开无菌包后没有使用,但如果被认为是污染,就必须

重新灭菌。(威廉莎士比亚、灭菌、灭菌、灭菌、灭菌。

7、手术过程中,职员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静脉输液一人一针一

管。麻醉物品要一次性消,一次性医疗器械、器械不能重复使用。

8、严格执行机器清洗过程。手术器械及物品要先尽量打开或拆

下有污染、酶清洗、洗涤、消灭菌、关节、缝隙、牙槽的器械,确

保设备的清洁度,保证清洗效果和灭菌质量。做好内窥镜清洗消灭

菌的记录。

9、手术间每天按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消时间为45分钟,每

天两次,每周紫外线灯用95%的酒精棉球擦拭,每月监测一次紫外

线灯。一个月一次,干净的手术室空气培养分为100级13点、100

级9点、100级7点、10万级5点、暴露时间30分。

10、能监控每天使用的消液浓度,熟练掌握配方方法。

11、手术室手术间严格的卫生、消系统。每天术前和术后进行

湿擦拭清洁消,墙面擦拭高度为2—2.5米,未清洁消的手术间不能

继续使用。每周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清洁,使用的扫帚、抹布严格

区分。

12、手术室为紧急、传染病、感染患者手术设立隔离手术室。

传染或隔离患者的手术通知书中要注明"紧急”、"某种感染”或

“某种检查结果以上”的情景。严格的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

按照清洗程序执行,实行高压灭菌。

13、怀疑或确诊感染钵的患者应使用一次性诊疗机、器械、物

品,使用后应在2层密封包装、袋外贴上标记,集中回收处置。可

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械、物品应先浸泡在ImolL氢氧化钠溶液

中,起到60min的作用,然后根据清洗消过程进行处理,压力蒸汽

灭菌应使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

14、气象台污染处理过程应符合《消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首先将含氯或漠消剂1000MGL~2000MGL浸泡在30min"45min中,

有明显污染物时,应使用含氯消剂5000mgL~lOOOOmgL,至少浸泡

60min,然后按照清洗消程序处理。

15、接送患者的平车每周消或专用套装;室内车、室外车分别

使用。隔离患者要转用专车,使用后要严格消。

16、术后污水敷料的定点放置,按规定处理。手术废弃物放入

黄色塑料袋,关闭指定场所。医护人员脱下的手术服手套口罩等必

须放在指定的位置才能离开手术室。

17、根据手术患者和手术部位的污染及感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

间。对烟台手术要做好烟台之间的消工作,保证消时间和消效果。

18、严格执行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锅灭菌包内外实施化学指

示物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有记录。

19、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职员应限制进入手术室。

20、清洁手术之间的净化空调系统在手术前要启动30分钟,手

术后要关闭30分钟,通风孔格栅要使用垂直格栅,每天擦拭一次,

对新鲜空气入口过滤网每周要清洁一次左右,检查网是否堵塞。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5

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

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

再做污染手术。

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

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术间

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

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

要求。

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消毒或更

换,尽量减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丝线、刀片、剪等应高压蒸汽消

毒。

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

期检测。

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

包,过期应重新灭菌。九、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

月对工作人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

记。

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

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定期做空气培养,手术室空气中细菌

总数不得超过200个/立方米。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6

1、接病人工作人员每日检查手术推车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

士长提出以便维修。

2、接病人前将手术通知单按所在科室楼层进行分类,有顺序接

送,先接清醒配合的病人,后接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老人、小儿、

精神异常者及脑科手术病人等。

3、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点清术中所带药品、物品,并按手术

通知单、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

术时间等,核对无误后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并认真检查术前准备

情况,如术前用药、试敏,检查假牙、首饰是否取下,嘱病人大小

便。

4、协助将病人平移到手术推车上平躺,注意病人移动时要将手

术推车一侧紧靠在床边,工人靠在手术推车另一侧将推车固定,防

止病人移动时推车移位,摔伤病人。

5、所有病人(不合作的小孩儿除外)必须有手术推车接送,禁

止不行。推车过程中要保护好病人,工人站在病人的头部,面对行

驶的方向,将床挡扶起,嘱病人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挡。

病人躺在担架车的,正中,不要将病人的头或教露出车端,被子要将

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对老病人要注意询问病

人的感受,以免晕车。

6、将病人接至换车室后,手术室接病人护士要再次认真查对病

人的姓名、年龄、手术间等项目,给病人戴好一次性帽子,进行内

外车交换,交换车子是特别注意:两推车对接,握住衔接的锁把并

卡紧,将两推车的轮子均固定好。交换车时动作要轻、稳,车两边

要有人保护。

7、接病人护士与工人一起将病人安全送到每个手术间,注意要

将推车紧手术床并固定好,再嘱病人慢慢移至手术床,上好约束带,

盖好被子,并做好心理护理与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感。若病人解

小便,护士协助病人并在外走廊便入污桶内,严谨不行去厕所解大

小便,以免发生意外。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7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

洁区、无菌区,拖布及一切卫生用品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

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

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传染病

患者及感染性患者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

4、进入手术室人员须换手术室专用鞋、帽、口罩、工作服,要

求自己的衣服、头发与口鼻不能外露,手术人员工作鞋一人一用一

消毒、清洗。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手术衣、手套等物品放入

手术间指定位置,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5、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

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手术室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在开包前

应再次检查有效期,符合无菌要求方能使用,术中均遵守无菌操作

规程。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8

一、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衣服

及口罩,离开手术室时,应更换外出衣及鞋子。参加手术者应认真

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

二、院外来参观、学习、实习者,须经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

同意。见习和参观者,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或鞋套)帽、衣服(或参

观衣)及口罩,并应接受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指导,不得任意游动及出

入。

三、室内必须保持严肃、安静、禁止喧哗,不遵守手术室工作

制度者,手术室负责人有权拒绝其进入手术室。

四、手术通知单必须手术前一天送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急诊

手术通知单须经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五、手术室按时接手术病人,并带好病历,核对病人姓名、年

龄、床位、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标记,防止差错。病人要穿医院

衣服进入手术室。

六、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手术

室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无菌操作、消毒常规、急救抢救制度、查对

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处理原则、特种感染处理原则、防止差错事故

制度、安全制度、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值班制度、保持室内

整洁。

七、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

位置。各项急症手术的全套器材、电气等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

手术的正常进行。手术室常规准备急症专用器械、敷料等。如用完

时,可动用其他择期手术器械、敷料等。如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

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急诊手术。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如

外借,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并经科室及医院相关人员批准方可办

理暂借手续。

八、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避免交叉感染。手术前

后手术室护士或助手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目,并及时处

理干净被血污染的器械和敷料,一切物品用后必须进行清洁和检查

工作并归还原处。如无条件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夜间及节假日应

有专人值班及备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

九、手术室应对手术病人做详细登记,按时统计上报。

十、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

括空气、洗过的手、消毒后的物品等)。如有感染,应协同有关科室

研究感染的原因,及时纠正。

十一、手术室除特殊紧急情况外,一律不传私人电话。手术室

工作人员暂离手术室外出时须先向科主任或护士长请假,征得同意

并安排好工作后方可离开。

十二、手术室内严禁吸烟。病肿或急性呼吸道感染人员原则上

不准进入手术室,特殊情况可戴双层口罩方可进入。

十三、爱护一切器械仪器,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避免损坏。

一旦损坏,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酌情处理。精密仪器要设专人保管,

1月以上不用者,要定期保养。

十四、建立常用手术器械卡,准备器械时按卡片进行查对,同

时检查器械性能。手术包必须标明消毒日期或有效日期。

十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除值班人员外,一律不得在手术室

留宿。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19

1、手术病人必须使用腕带标识,准确注明病人信息项目。

2、术前严格执行“五查十八对“,术中落实“三不交接”,

“三人三次清点及五数”。

3、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落实“三查七对”,严格

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执行输血制度。

4、病人入室后有专人守护。各种抢救设备及药品做到“四定”、

“三及时”、“五到位”。

5、注意环境安全。

6、认真行接送病人工作流程,并作好交接记录。

7、注意消防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20

第一节手术室的环境管理

手术室是为了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的部门,不仅要求有科

学合理的建筑位置和布局,先进齐全的仪器设备,还要有严格的无

菌管理制度,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和高效性。

L手术室的位置

手术室应安排在医院内空气洁净处,一般位于建筑的较高层,

靠近手术科室,方便接送病人,与监护室相邻。

2.手术室的布局

手术清洁区附属房间包括:刷手间,无菌器械间,敷料间,仪

器间,药品间,麻醉间等。手术供应区附属房间包括:更衣间,更

鞋及洗浴间等。

3,手术间的清洁和消毒

为保障手术室的无菌操作环境,必须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隔

离制度。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应严格分开,若二者在同一手术间内

连台,应先安排无菌手术。日常的空气净化,消毒可以使用层流洁

净系统,地面及室内物品可用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手术后的处理:物品及地面处理,

可用20_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布类物品可不必焚烧,用

含氯做感染手术标志,送洗衣房处理,空气消毒后封闭时间30分钟,

然后通风,彻底打扫卫生。

第二节手术室的物品管理

1、敷料管理

1.1手术室布类管理

1.2手术室敷料的类型

1.3常见布类与敷料的名称及用途

2、手术仪器保管制度

2.1.建立档案:每台仪器领回后,应将仪器的名称、生产厂家、

购买时间、价格、购买责任人等登记在账本上,或输入计算机管理。

对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资料复印件集中保管,以便查询。

2.2.培训制度:新进仪器应请销售业务员介绍仪器性能、操作

步骤、清洁消毒和保养方法,使人人熟悉。

2.3.设操作程序卡:每台仪器制作各自的操作程序卡,挂在仪

器旁,随时提供使用操作提示。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21

1、根据部门规章制度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将事故或差错定性。

2、发生护理差错或事故后,有关该事件的相关物品如输液瓶、

血袋、药品、化验标本、手术器械护理记录应妥善保管,不得销毁、

涂改、伪造。

3、根据护理差错、事故性质调查结果及本人的认识,结合差错、

事故处理“五不放过”(原因、经过、结果、措施、教训)原则,

做出相应处理。

4、建立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本,根据“五不放过”原则,及时

记录所发生差错、事故的内容,由护士长负责并安排组织讨论,当

事人做口头及书面检讨,并备案归档。

5、科内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加强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的学

习与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奖惩挂钩。

6、实习护士发生差错、事故时,根据事件的性质、发生原因、

经过及造成的后果等,由带教老师和护士酌情分别承担一定责任。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22

一、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

严格区分洁净及污染流线:设立手术室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

道和污物通道。

二、手术部用房的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

面,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

毒,墙体表面擦拭高度为2-2.5m;工作区域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

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

消毒处理。

三、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当分开使用。

四、术前30min打开空调机组,提高空气的洁净度,保证手术

质量。

接台手术前应自净30mino急诊手术在接到手术通知单时先开

放空调机组然后再做其他术前准备。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有菌

和无菌手术分室进行,如不能分室进行原则上先阴性后阳性、先无

菌后有菌。

五、接台手术处理: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按要求再次

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等,两台手术之间,做好

空气净化消毒、地面及物体表面消毒。

六、手术器械及物品:一用一灭菌,原则上耐高温、耐湿物品

首选高压蒸汽灭菌方法。对于不能耐高温首选环氧乙烷低温灭菌,

在使用前严格检查日期、签名、化学指示卡并判断灭菌效果,以保

证手术物品灭菌质量。

七、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

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

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八、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

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九、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

操作要求。

十、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

能定期检测。

十一、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

器械包,过期应新灭菌。

十二、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手

细菌培养,并做好录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23

L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坚持室内

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2.不一样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一样部位内镜

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3.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

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

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到达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

病人安全。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

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阴道镜等

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6.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

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

7.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贴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贴合

要求。

8.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

度立即更换。

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篇24

一、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更换手术室所备衣裤、口

罩、帽子、鞋,连续进行两台手术时,在一次手术后如口罩已湿透

应更换。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手术完毕,衣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