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_第1页
碳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_第2页
碳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_第3页
碳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_第4页
碳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碳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1

第二章总体设计...................................................................1

2.1设计原则.......................................................................1

2.1.1开放性.....................................................................1

2.1.2先进性.....................................................................1

2.1.3高性能.....................................................................1

2.1.4安全性.....................................................................2

2.1.5可靠性.....................................................................2

2.1.6扩展性.....................................................................2

2.1.7性价比.....................................................................2

2.2网络总体设计...................................................................2

2.2.1网络系统设计的目标........................................................2

2.2.2网络系统设计原则..........................................................2

2.2.3网络结构...................................................................3

2.2.4网络系统构成..............................................................3

2.2.5网络设备..................................................................4

2.3数据库系统总体设计............................................................4

2.3.1设计目标..................................................................4

2.3.2设计原则...................................................................4

2.3.3xxx能源介质综合计量系统信息管理结构......................................4

2.3.4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确定..................................................6

2.3.5系统应用数据库总体设计....................................................6

2.3.6数据存储设计..............................................................7

2.4数据采集站系统总体设计........................................................8

2.4.1设计原则...................................................................8

2.4.2总体目标...................................................................8

2.4.3设计要求..................................................................8

2.4.4配置设计原则...........................................................9

2.5安全系统总体设计...........................................................9

2.5.1管理安全策略...........................................................9

2.5.2网络安全技术策略......................................................10

2.6项目目标..................................................................10

第三章数据采集系统简介.........................................................12

3.1***可编程控制系统的特点....................................................13

3.2***可编程控制系统常用模件说明..............................................14

3.3控制柜尺寸结构............................................................22

3.4操作站与工程师站构成与功能................................................23

3.5平均无故障时间及平均故障维修时间..........................................28

3.5.1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28

3.5.2平均故障维修时间(MTTR)...................................................................................................28

3.6系统环境能力..............................................................28

3.6.1概述..................................................................28

3.6.2热负荷................................................................28

3.6.3室内照明..............................................................29

3.6.4抗干扰性能............................................................29

3.6.5系统供电..............................................................29

3.7射频干扰RFI....................................................................................................................................30

3.8接地要求..................................................................30

3.9系统接线..................................................................31

第四章实时数据库系统PIMS..............................................................................................................32

4.1实时数据库系统..........................................................32

4.1.1PIMS3.6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简介........................................32

4.1.2PIMS3.6的基本功能:.................................................33

4.1.3PIMS3.6软件的组成...................................................35

4.1.4应用程序工程.........................................................36

4.1.5系统需求.............................................................37

4.2PIMS的外部通信技术..........................................................37

4.2.1DDE...................................................................38

4.2.4OPC...................................................................38

4.2.5SQL访问.................................................................39

4.3分布式技术....................................................................40

4.3.1网络通信方式.............................................................40

4.3.2远程数据源...............................................................41

4.3.3网络变量.................................................................42

4.3.4网络数据库连接...........................................................42

4.3.5Web应用.................................................................43

4.4PIMS先进的实时数据库技术....................................................44

4.4.1实时数据库基本概念.....................................................45

4.4.2数据连接.................................................................46

第五章智慧能源及碳排放监测管理云平台...........................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智慧能源及碳排放监测管理云平台总体设计......................................48

5.1.1设计原则................................................................48

5.1.2应用系统体系结构........................................................49

5.1.3系统基本功能设计........................................................50

5.1.4系统安全设计............................................................51

5.2能源管理系统介绍.............................................................52

5.2.1系统设定模块............................................................52

5.2.2生产管理模块............................................................53

5.2.3能源管理模块............................................................55

5.2.4设备管理模块............................................................56

5.2.5计量管理模块............................................................57

5.2.6库存管理模块............................................................58

5.2.7质量管理模块............................................................60

第六章系统配置.................................................................63

6.1网络拓扑结构................................................................64

6.1.1网络结构说明.............................................................64

6.2数据采集系统配置.............................................................66

6.2.1公用动力区域.............................................................66

6.2.2油漆车间、废水站区域....................................................68

6.2.3总装车间区域.............................................................69

6.2.4车身车间、化学品仓库区域.................................................70

6.2.5信息楼区域..............................................................71

6.3系统数据库及网络发布.........................................................72

6.4北园区监视报警系统...........................................................73

6.5南园区能源管理系统配置清单...................................................77

6.6系统参数表....................................................................79

第七章工程服务及项目管理.......................................................81

7.1设计联络会(DLM)............................................................................................................................81

7.1.1目的.....................................................................81

7.1.2双方职责................................................................81

7.1.3DLM具体安排如下.........................................................81

7.1.4其它.....................................................................83

7.2工程服务......................................................................83

7.2.1项目管理................................................................83

7.2.2工程设计................................................................83

7.2.3现场服务................................................................83

7.3验收.........................................................................84

7.3.1总则....................................................................84

7.3.2现场试验................................................................84

7.3.3保证期..................................................................85

7.4数据和文件....................................................................86

7.4.1总则.....................................................................86

7.4.2资料.....................................................................86

7.5培训..........................................................................86

7.5.1总则......................................................................86

7.5.2系统技术培训.............................................................87

7.5.3现场培训.................................................................87

7.6引用规范和标准...............................................................89

7.6.1说明......................................................................89

7.6.2引用的规范和标准.........................................................89

第一章项目概述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

第二章总体设计

本方案设计主要基于XXX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的需求进行设计,在提供高性能、

高可靠性、可扩展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系统的初期投资成本。针对XXX存在的

生产、业务问题及信息化现状,方案采PIMS过程信息管理网系统来统一解决能

源信息的运行、录入信息的集成、存储、web浏览、分析、设备状态监视等方面

问题。方案分三大组成部分:

♦园区区数据采集系统

♦PIMS实时数据库系统

♦能源计量分析管理系统

涉及到仪表、系统改造、数据采集、网络铺设、网络安全管理、能源计量信息管

理系统等方面。

2.1设计原则

2.1.1开放性

考虑到本系统中将涉及到不同园区商的设备技术,以及系统的扩展需求,在

本项目的产品技术选型中,我们将尽量避免采用专有技术,从而使本系统中的软

硬件平台具有充分的开放性。

2.1.2先进性

本系统中的软硬件平台建设、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系统的维护管理所采

用的产品技术均综合考虑当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采用相对先进同时市场相对成

熟的产品技术,以满足系统未来的发展需求。

2.L3高性能

考虑到本系统为大量远端用户提供WEB服务以及OPC通讯功能,系统设计将

从服务器处理能力、网络带宽传输能力、软件系统效率等角度综合分析,合理设

第1页共96页

计结构、配置,以确保大量用户并发访问的峰值时段,系统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

保障服务质量。

2.1.4安全性

本系统对安全性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从操作系统层,网络层,应用层每个

层次都有相应的措施。系统运用了网段隔离,用户验证等技术以解决传输安全,

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需求。另外,该系统拥有全部源代码,且源代码不公开。

2.1.5可靠性

本系统的设计将在尽可能减少投资的情况下,从系统结构、网络结构、技术

措施、设备选型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确保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没有单故障节点,

实现7X24X365的不间断服务。

2.1.6扩展性

在本系统中,所有的网络、服务器、存贮、应用软件的设计都将遵循可扩充

的原则,以实现随着生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而扩展。

2.1.7性价比

本系统的设计中,在满足用户需求与系统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尽

量利用现有资源,及考虑将来的扩展性,来降低用户的投资。

2.2网络总体设计

2.2.1网络系统设计的目标

设计出合理、最优的网络结构,建立起运行稳定、安全性强、维护方便的网

络系统,为XXX能源介质计量系统内部与外部数据的交换、共享提供可靠的物理

通路,网络系统维护简单。

2.2.2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

♦网络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

♦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和较高的容错能力

第2页共96页

♦开放性、灵活性、可伸缩性、可升级性

♦快速响应性、较强的负载能力

♦连接性、兼容性

♦高性能价格比

2.2.3网络结构

逻辑上,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以采用VLAN划分,实现xxx能源介质计

量系统通讯网络与xxx光纤主干网的逻辑隔离,通过三层交换技术实现信息集

成。

整个网络系统设计的主要思路为:

♦充分利用主干网,借用主干网通道。

♦接入层提供100MB/S交换以太网,实现各园区站及终端连接。

♦通过VALN划分,在逻辑上建立相对独立的xxx能源介质计量系统网络,

通过三层交换技术实现信息集成。

♦建立xxx能源介质计量系统数据中心,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的三

层应用架构,实现信息集成。

♦采用TCP/IP通讯协议。

♦布线系统采用结构化布线思路,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利用软硬件技术,提供完备的系统安全措施和保障。

♦网络中心机房必须符合条件,应配备相应的不间断电源等。

2.2.4网络系统构成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技术条件和应用需求出发,考虑到现场部分设备可利用,

因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对性能较低或不能满足集成要求的设备进行升级,以满

足系统集成需求。

♦服务器:选用高档微机服务器。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整合配

置充分保证用户的投资,具体的设备配置见设备清单。

♦存储设备: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对XXX能源介质计量系统这样一个

与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系统至关重要,因而数据的存储安全是一个不容

忽视的关键问题。

第3页共96页

♦操作系统:本系统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3Server,以节省投资,

减少后期的维护投入。

2.2.5网络设备

♦网络交换机:选择能与整个网络集成的设备,汇聚层和接入层交换机支

持Vian划分。

♦光通讯设备:采用与网络交换设备同品牌或兼容的设备。

♦此外,系统应配备相应的不间断电源,以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相应的

打印设备的配备也是必需的。

2.3数据库系统总体设计

2.3.1设计目标

数据库系统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或“面向数据”的系统,其关键任务是数

据收集、管理和数据挖潜。

数据库设计关系到XXX能源介质计量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整

个应用系统的响应能力,因此,设计出能够满足整个应用系统的最优数据库模式、

建立能够有效存储组织数据、满足整个系统的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是XXX能源介

质综合计量系统建设的基本目标。

2.3.2设计原则

XXX能源介质计量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与具体的硬件、软件环境相结合。

♦应从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来考虑,必须和应用系统设计紧密结

合,相互参照、相互补充。

♦应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安全性。

♦数据存储实时性的考虑,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响应时间;考虑数据存储的

有效性,不能存储大量的“垃圾”数据。

2.3.3xxx能源介质综合计量系统信息管理结构

考虑到XXX能源介质计量系统是一在线实时处理系统,是ERP的“数据源提

第4页共96页

供者”,因此本设计建立相对独立的数据中心,便于系统的实现。其结构示意图

如下:

Client

图6.1公司ERP架构下综合计量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结构

在XXX能源介质计量系统内部,其信息管理及应用的大致结构如下:

个个

第5页共96页

i动力量计量数据前]电量计量数据前置

'置处理处理

।•

2.3.4系委薪延理*癌家正的确定

本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拟采用SQLSERVER***5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

有以下特点:

♦可伸缩的、高性能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专为分布式客户/服务器环境

设计,内置的数据复制功能、强大的管理工具和开放式的系统体系结构,

优良的性能价格比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卓越的平台。

♦支持关系数据库的所有标准,提供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和数据的安全性、

完整性、一致性措施,支持数据的分布式存储。

♦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SQLSERVER***5与WINDOWS***3Server系统紧

密集成,能够充分运用WINDOWS***3Server提供的并行处理能力和

抢占式多任务特性满足本系统密集型事务的要求。

♦全面的数据完整性保护,无论是复杂的事物支持和高级的安全性,还是

以用户数据库隐式部分支持的商业规则的对象,数据完整性保护都适用。

♦提供了多种功能强大的管理工具,使得数据库的维护简单、方便。

2.3.5系统应用数据库总体设计

应用数据库系统设计完成应用系统数据存储的数据库表、视图、存储过程、

触发器等设计,为应用系统的数据处理设计一稳定可靠、高效的平台,参照上述

数据管理及应用思路,具体的设计工作将严格遵循设计原则在设计阶段开展。

第6页共96页

2.3.6数据存储设计

从管理对象来看,本系统数据分为2大类:电能量计量数据、动力量数据,

从数据管理及应用的角度分: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针对本系统的具体情况,分

以下数据类型进行处理:实时数据、分时累计数据、历史数据。对不同的数据类

型定义不同的存储策略。

♦实时数据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商业数据库是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处理的

记录具有不确定性(指记录产生是无规律的),因此而设计的数据库是链表

形式,这种结构对记录操作非常灵活,但在搜索和存取大批数据时的开销

很大(特别是数据库是无序时),在园区环境中,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不是很

理想。

实时数据库应把SQLSERVER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一个实时系统的高速

数据采集和高效的数据压缩算法结合在一起以高分辨率采集并存储过程数

据,并把实时和历史数据与配置、事件、统计及相关生产数据集成在一起

提供给桌面客户程序。

该系统实时数据库只保存实时瞬时值及历史数据库。

♦分时累计数据

该系统利用SQLSERVER关系数据库对该类数据进行管理。

♦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是指将水、电、风、气等计量数据存储在历史数据库中,以

备数据统计与查询,分为:实时数据的历史归档、分时累计数据的历史归

档。

第7页共96页

2.4数据采集站系统总体设计

园区站系统是XXX能源介质计量系统的数据来源,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完整性、可用性关键所在,所以做好园区站采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十分重要。

2.4.1设计原则

♦可靠性、安全性:由于本系统是一在线系统,因而应当保证其可靠性和

安全性,其设计不能影响L1级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可管理性、可维护性:构建的应用系统应当便于今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充性、可升级性

2.4.2总体目标

园区站系统完成水、电、气、物资等计量数据完整、准确、可靠采集。

♦完整是指所采集的各测量点具有系统完整性,能达到XXX(集团)公司

对外、对内、园区际间的计量、计费的需要,同时能满足重要计量数据

的准实时监测要求。可能的情况下,采集点需提供足够的数据冗余性,

以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况,便于查找故障。

♦准确是指计量表计必须符合国家、企业相关计量管理标准,确保数据精

度;同时数据采集装置必须能准确再现计量表计的原始数据,确保数采

各环节数据的一致性;保证精确的统一时钟,确保分时段数据的准确性。

♦可靠是指园区站系统的容错机制,要求园区站系统具有最佳的数据可重

现性,具有计量数据本地存储功能。

2.4.3设计要求

园区站系统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园区站情况的调研工作,对各园区站现有计量表

第8页共96页

计情况、园区站设备布局情况、电缆走向情况、现有电缆可用性情况、现有通

信基础条件(包括电话、通信、最近的企业网络接入点等)均要做详细调查,

以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出最佳方案,确保经济性。

对于系统需要采集但不具备采集条件的计量表计,需要作出适当的更换方

案。尽量使同一站所内的计量表计具有相同的型号、通信接口、通信规约。

数据采集终端的选择必须满足与主站系统的通信匹配及园区站数据采集

的需要,同时考虑新型号智能表计接入的兼容性和可开发性。

通信方式体现统一标准下的灵活性。主站系统与园区站的通信最好采用单

一的、相对独立的、可靠的通信方式,但根据各园区站情况的不同可作出灵活

的调整。

2.4.4配置设计原则

♦确保统一时钟功能的实现。

♦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确保可扩展性。

♦充分考虑信息传输方式、信息传输规约的可靠性、灵活性、开放性。

♦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提供方便的测试接口。

♦考虑设备的远程管理性能。

2.5安全系统总体设计

XXX能源介质计量系统是计量统计系统,它的建设必须保证数据、系统的

安全,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安全监控能力,既能抵御外来的侵扰,又能根据信息

的保密要求,对部门内用户进行权限控制,因此,应全面考虑系统的安全策略。

2.5.1管理安全策略

♦各级领导、系统管理人员及用户应当提高安全意识,制订各级安全措施

和各种规章制度,制订系统安全规范,并监督执行、定期检查。

♦严格设计审查,防范因设计而造成的事故隐患。

♦对使用计算机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建立严格的培训I、考核上岗机制。

第9页共96页

♦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的又一重要手段,定期外部光盘备份的方式进

行。

2.5.2网络安全技术策略

♦网络安全系统对工作站访问权限进行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访问权限进行控制。

♦应用软件对数据库操作和数据库访问进行权限控制。

♦采用用户名和密码体系对访问权限、操作权限进行控制。

♦关闭WEB服务器不必要的端口,同时做好操作系统以及IIS的升级打

包工作。

♦采用VLAN技术,进行网段划分,保证网络安全。同时防止网络风暴,

保证网络的利用率。

♦使用网络防毒软件。

2.6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公司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在保障信

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公司生产信息的网上采集、交换、分类、加工、处理和发布,

建设满足公司信息化要求的系统平台,建立公司生产管理应用的网上办公室,形

成网上协同工作环境。

项目总体要求是:

♦在办公大楼、调度室及各操作室、计量室之间建立比较流畅的计算机联网

工作系统。

♦建立集中式的管理数据库,整合整个产区各个操作室、计量室的实时信息,

并实现相关信息的WEB方式共享。

♦系统完全基于Internet/Intranet,采用B/S模式,具有远程办公的机能,

使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能够摆脱地域和时间限制对业务管理造成的影响。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通过网络,都能进行业务处理。

♦作为整个企业管理实施的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

第10页共96页

方便地满足管理功能修改和系统扩展的要求。

♦作为实施平台,系统能够全面支持用户电子商务平台及其功能扩展。

♦系统具备良好的开放性,能够方便地把数据开放给各种关系数据库,以便

与其他企业管理系统,如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系统等进行集成。

系统应用达到的具体要求是:

♦在系统功能上:

>实现实时数据的自动采集;

>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各种生产报表的自动生成;

>根据权限,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入系统实现对各种生产数据、表

单和报表的查看、修改等操作,了解生产动态;

>实现开放式的数据接口供其他软件系统集成;

>支持多分支机构、跨地域的管理模式与移动办公;功能能够向互联网

开放,满足远程办公的需要;

>各类数据信息能自动、方便、快捷地进行联网处理与查询;

>能够实现各主要离线单据的无纸化作业;

>在实时数据库平台所集成的数据基础之上,实现对生产设备的准确计

量、统计、监测;

>实现园区区优化调度和库存优化管理的一套系统。

♦在系统应用性能上:

>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满足企业各种客户化的功能定

制要求;

>根据不同的科室和业务人员工作内容的不同,系统具有友好的操作界

面;

>系统应易于维护,易于操作,对维护人员的应用技术要求低,并能方

便地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系统完善和功能扩充;

>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易于与其他功能系统进行集成;

>系统具有良好的平台无关性和可移植性,在不同的操作系统的数据库

平台上运行或切换无须更改代码;

第11页共96页

>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具有多重安全措施,不仅能够进行信息的安

全传输和存储,并且能够确保每个业务人员都只能在自己规定的职能

范围内进行操作;

>系统运行可靠,性能稳定。

本方案是为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化建设工程制作,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

到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可扩展性。本方案设计考虑到这些需求,

我们在系统设计中体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既考虑到系统的现状,又兼

顾系统未来的用户量发展。我公司凭借着多年在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专

业实力,相信在这个项目中定能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

第三章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可以实现过程控制、顺序控制、数据采集等实时任务。该系统配置灵活、维

护简便、符合开放性标准、性能价格比高,可广泛应用于小型化工,啤酒生产,

污水处理、城市供水、交通、智能楼宇、食品加工、纺织机械、建筑材料生产等

过程的数据采集及控制。

控制系统控制器可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控制对象,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除

串行通讯方式外还可采用以太网方式与上位机及远程通讯模块进行通讯。

第12页共96页

人机界面可选用专用与通用监控软件,专用监控软件在组态软件包中已经包

含。

在此项目中每个数据采集站配置1个或多个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逻辑

图如下所示:

局域网服务器

3.1***可编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系统采用5X86133MHz以上工业级芯片作为主CPU的核心处理控制器具

有具有运行可靠,处理能力强,运行速度快,以及算法多样等特点。

♦控制系统的各种I/O卡件均依照国际标准IEC61000-5的抗扰动标准进行

设计与验证。具有抗工业现场扰动性能优异,对恶劣工业环境适应能力强,

设备稳定性好,不易损坏。设备整体通过UL,UL(C),CErated认证。超过

多种国际著名品牌控制系统I/O模件的抗扰动指标。

第13页共96页

♦信号处理采用24位高速AD转化芯片作为核心,具有16位的信号精度。

超过国际大多数控制系统只能到14位精度的运算水平。

♦制系统I/O远程网络部分采用2.5M高速ARCNet协议方式。其是现在工

控网络中链路技术上最可靠的总线系统。在控制数据阐述性能上

Profitbus-DP的实际性能(实际子站通讯速度为1.5M)。

♦系统在数据处理上采用CDM专利的并行总线方式,其具有传输速度快、

传输容量大、传输带宽稳定、数据可靠性高、数据容错能力强等特点。是

各种高级控制系统普遍选择的数据处理方式。

♦系统软件采用标准HMI软件系统,具有强大的界面显示与操作能力,可

以设计制作复杂的管理报表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记录与数据压缩储存,

数据管理能力,能制作出各种工艺曲线与趋势,如时间趋势、工艺趋势、

比较趋势,以及事故报警记录、操作记录、事故处理记录表等。并且这些

数据均可以分段导出,在以mirosoftEXECL或ACCESS为基础的简单数

据库技术上进行完全独立的查看与修改。

♦系统操作软件不仅仅支持现场的操作与监视,还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与

编程能力。可以在操作员站的基础上实现一些管理数据的计算,为进一步

加强工艺操作优化,预先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及时处理故障,以及在节能

降耗方面均具有联好的效果。

♦系统在监控网络方面采用以太网方式,方便接入。并且以太网协议是世界

上最开放的网络协议方式,非常方便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生产信息

管理网络。

3.2***可编程控制系统常用模件说明

可编程控制系统采用冗余CPU作为数据采集与监控的核心。采用双以太网方

式通讯构成系统监控网络的双重冗余结构。I/O部分采用机架电源冗余、I/O卡

件不冗余配置。系统机架部分与主CPU之间采高速冗余数据总线进行连接。

可编程控制系统不但可采用分散结构实现现场信号接入与控制的需要,另外

还可以采用主控制与就地控制相互协调的方式实现控制方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冗余结构如图2所示,主CPU性能指标如下:

第14页共96页

模件型号SPLC-2/HR-LT/SPLC-2/HR-1K/SPLC-2/HR-2K

模件描述冗余型主控制器

主芯片5X86133MHz工业级

存储方式RAM、FLASH.FDISK

用户程序容量8M/16M

用户数据容量16M/32M

及时掉电保护128K

本地信号容量1024

总信号容量16384

模拟量容量1024

PID容量128

远程节点ARCNet2.5M15个

C0M1专用设置口

COM2RS232/RS485/RS422modbusRTU

外接口

Protl10/1OOMTCPDF-1modbusTCP

Prot22.5MARCNet

处理速度2511S/10000逻辑步,lmS/10000浮点步

函数处理容量600000程序步/逻辑运算步,998个子函数

用户寄存器1000file,每file1000元素,每元素2word

站间通讯32个站,网路传输最大128K,单站处理8K

外形尺寸宽X高X深55.5mmX141nlm义110mm

模件质量575g

防护等级IP20

工作温度-15℃~60℃

存放温度-35℃~85℃

相对湿度।~95%RH(无凝露)

电噪声要求250Vp-p,在30~100Hz中Idb的噪声

波动允许范围10~55Hz,60分钟内振幅允许为0.075mm

震动允许范围在3D方向上,3次10g

第15页共96页

操作环境灰尘IP54,无腐蚀性

第16页共96页

电备状以以电备状以以

源:份态太太源:份态太太

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模

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

冗余备份电缆

1#ARCNetHUB2#ARCNetHUB

星形扩展结构

I/O机架

I/O机架

第17页共96页

电备状以以电备状以以

C源:份态太太

源份态太太

P模:模模模模

模模模模模

U

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块

第18页共96页

柜内安装控制系统模件、扫描电源、交换机等设备,柜门可安装通风扇,使柜内达到微正压,减少柜内的灰尘

侵入。配置系统控制柜以配线柜,方便安装与检修。配线柜与系统I/O信号的连接线采用小1.5规格信号电缆,仪表

信号线采用巾2.5规格信号电缆。系统柜最多可安装冗余主CPU机架,以及5个I/O机架,I/O机架可安装8块I/O

模件,一个控制柜至少可配置160点输入输出信号,多可配置640点信号点。

系统模件由机架上的冗余电源供电,此电源采用9A前后级隔离高抗扰动直流电源。I/O扫描电源与系统工作电

源独立,采用德国MURR生产的MCS850XX系列冗余电源。最大提高系统供电的可靠性。I/O扫描供电采用智能溢流

保护设备,保障某个区域现场设备出现问题,造成短路等情况均不会影响系统整体的正常运行。

系统I/O模件部分,考虑到系统分散原则与维护的方便性,模拟量输入模件为8点,模拟量输出模件为4点,

开关量输入模件为16点,开关量输出模件为16点,脉冲输入模件为三项3点。I/O模件的规格表如下:

模件型号AD033

模件描述标准电流输入模件

信号容量8路

信号类型4〜201nA两线制/4〜20mA两线制DC24V供电

隔离方式点点隔离

信号转换40mS/通道,250ms/8通道

分辨率24位AD转换,20位细微分辨,16位标称信号精度

输入阻抗250Q

精度最大±0.1%FSR25℃

零飘±0.06uv/r

全程零飘±30PPM/℃

耗电功率DC5V最大0.2A

外形尺寸宽X高X深38inmX141mmX110mm

模件质量395g

防护等级IP20

工作温度-10℃~60℃

存放温度-20℃〜80℃

相对湿度5~95%RH(无凝露)

环境空气匕腐蚀性气体

噪音抑制共模抑制比>120db,串模抑制比>60db

隔离电压系统侧:lOOOVp-p通道间:250VAC、250VDC

模件型号DA022

模件描述标准电流输出模件

信号容量4路

信号类型0〜10mA、4〜20mA、0〜20mA两线制

隔离方式点点隔离

智慧能源及碳排放监测管理云平台系统方案V3.0

分辨率16位DA转换,14位标称信号精度

<1.5KO(0〜10mA)

输出负载

<750Q(0〜20mA,4〜20mA)

精度最大±0.2%FSR25℃

线性度最大±0.2%

零飘+0.1uV/t

全程零飘±30PPM/℃

耗电功率DC5V最大50mA

外供电源DC24V±0.7V,<180mA

外形尺寸宽X高X深38mmX141mmX110mm

模件质量390g

防护等级IP20

工作温度-10℃〜60℃

存放温度-20℃〜80℃

相对湿度5~95%RH(无凝露)

环境空气匕腐蚀性气体

噪音抑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