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长江 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D/15/wKhkGWcWJvKAQdbUAANen03MzvY704.jp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长江 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D/15/wKhkGWcWJvKAQdbUAANen03MzvY7042.jp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长江 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D/15/wKhkGWcWJvKAQdbUAANen03MzvY7043.jp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长江 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D/15/wKhkGWcWJvKAQdbUAANen03MzvY7044.jp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长江 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D/15/wKhkGWcWJvKAQdbUAANen03MzvY704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长江教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国的河流—长江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第3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聚焦于我国主要河流中的长江。本节课将围绕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特点、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长江在我国地理、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长江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地理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分布及其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
2.增强人地关系观念,让学生认识到长江在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对河流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意识。
3.培养综合思维,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激发地理探究兴趣,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地理现象,培养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我国河流的基本知识,如河流的分布、水系特点等,对本节课的长江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此外,学生在上一节课程中学习了黄河的相关内容,对河流的地理意义和人文影响有了初步的认识。
2.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尤其对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学习风格多样,既有视觉学习者,也有动手实践学习者。
3.学生在掌握长江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水系结构理解不够深入;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在综合分析问题时,可能缺乏系统思维和批判性思考。针对这些困难,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克服挑战,提高学习效果。教学方法与策略1.针对本节课目标,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长江的基础知识,结合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以案例研究深入分析长江流域的具体问题。
2.设计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完成长江流域经济和生态的对比分析,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长江流域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决策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经验。
3.教学媒体使用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流域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长江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同时提供网络资源链接,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自主学习。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在线平台,发布关于长江的基础知识PPT和探究性问题,要求学生预习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特点等。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长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影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长江流经哪些省份?”“长江对当地经济和生态有哪些影响?”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数据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通过微信群提醒学生按时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要求阅读PPT,了解长江的基础知识。
-思考预习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自己的笔记和问题通过平台提交,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群进行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长江相关知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长江流域的短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长江的流域特点、经济价值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点,结合实际案例加深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长江流域的经济和生态问题,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长江流域的资源管理决策。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积极发言,体验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对不懂的问题大胆提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长江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掌握长江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布置关于长江的课后作业,如分析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供学生深入了解长江的相关知识。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拓展学习:利用拓展资源,进一步学习长江相关知识。
-反思总结:对学习过程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促进自我提升。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思维能力。
-通过反思总结,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学习效率。知识点梳理1.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长河,流经中国多个省份。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地,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总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5。
2.长江的自然特点
-长江上游具有明显的山岳河流特征,中游为平原河流,下游则形成河口三角洲。
-长江上游河段河流湍急,多峡谷,支流众多,如岷江、嘉陵江等。
-长江中下游河段河床宽阔,水量充沛,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内河航运通道。
3.长江的水文特征
-长江流域降水丰富,雨季通常从4月开始,至10月结束。
-长江水位季节性变化显著,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
-长江流域径流量大,年均径流量约为9600亿立方米。
4.长江的经济价值
-长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基地。
-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有葛洲坝、三峡等。
-长江是中国内河航运的主要通道,长江航运对流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长江的生态环境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长江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长江流域的资源开发与保护
-长江流域资源开发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长江流域资源开发主要包括水能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等。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要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污染物减排等。
7.长江流域的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
-长江流域各省份要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推进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促进流域内各省份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长江流域协调发展要注重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课后拓展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了解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协调发展策略,探讨如何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2.阅读材料:《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与利用》
深入了解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探讨水能资源开发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阅读材料:《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学习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阅读材料:《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措施,探讨长江经济带对流域内各省份经济发展的影响。
拓展要求:
1.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阅读上述材料,加深对长江流域相关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思考如何为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学生在拓展学习后,可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相互交流,提高认识。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自然特点、水文特征、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知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长江作为我国重要的河流,其流域涵盖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长江发源于哪个山脉?
A.唐古拉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山脉
D.大巴山脉
2.长江流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哪个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以下哪个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
A.葛洲坝
B.三峡
C.洞庭湖
D.钱塘江
二、简答题
1.请简要描述长江的自然特点。
2.请列举长江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请简述长江流域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原则。
三、案例分析
请结合长江流域的实际情况,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流域内各省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二、简答题
1.长江自然特点:上游具有山岳河流特征,中游为平原河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气体掺混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太阳能电池生产专用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CRO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储冷、蓄热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奥硝唑药物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转基因抗虫树木新品种合作协议书
-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运营合同
- 工程咨询与设计服务框架协议
- 私人教练健身计划执行风险豁免书
- 教育行业学生意外伤害免责协议书
- Q∕GDW 12100-2021 电力物联网感知层技术导则
- 泥浆不落地处理工程设备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2022】154号文附件一:《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22年)营改增后调整内容[10页]
- 二年级剪窗花
- 《对折剪纸》)ppt
- 各种系列产品质量指标详述
- 以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为由对实行认缴资本登记制的公司进行处罚无法律依据
- 感染性休克PPT课件
- 风电场生产运营准备大纲11.14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