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1章
绪论CONTENTS目录O1O2O3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PART
ONEO1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一、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和海外贸易二、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三、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四、总贸易和专门贸易五、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六、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七、贸易差额、贸易条件及对外依存度八、对外贸易结构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九、数字贸易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一、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和海外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Trade)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这是从单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本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换活动。如中国与别国的贸易,则称为中国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是指全球各国或地区间在货物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
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被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Trade)。如英国、日本、冰岛等。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二、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根据货物的移动方向,可以将国际贸易可以划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出口贸易(ExportTrade)又称输出贸易,是指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
进口贸易(ImportTrade)又称输入贸易,是指将外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劳务)输入国内市场进行销售的商品交换活动。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是每一笔贸易的两个方面,对买方是进口贸易,对卖方则是出口贸易。
过境贸易(TransitTrade)又称为通过贸易,是指出口国的货物通过第三国的国境,但不经济加工地运往进口国的贸易活动,这对第三国来说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三、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根据是否有第三者参与者,可以将国际贸易划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直接贸易(DiretTrade)是指商品出口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买卖货物的贸易活动。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是指商品出口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活动。转口贸易(EnpotTrade)又称为中转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交换活动,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
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三、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与间接贸易的区别在于看待问题的角度。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于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于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在于交易关系的确立不同。在过境贸易中,交易关系的确立是在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进行;在转口贸易中,转口国的贸易商分别与出口国、进口国的贸易商达成交易。转口贸易通常以盈利为目的,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商业加价行为,而过境贸易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四、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根据进出口的标准来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是国际货物贸易的统计方法。
总贸易(GeneralTrade)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与出口的一种统计方法。总贸易可分为总进口和总出口。所有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进口贸易;所有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贸易。总贸易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外国商品复出口及转口或过境的部分。总进口额与总出口额之和即为总贸易额。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四、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专门贸易(SpecialTrade)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口与出口的一种统计方法,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标准。专门贸易可分为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通过海关结关进入境内的货物一律计入进口贸易,通过办理海关手续出口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贸易。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并向海关缴纳关税又海关放行后才能称为专门进口。根据这个标准,虽然进人了国境,但如果只是放在海关的保税仓库之内,或者只是进入到免税的出口加工区进行加工,则不被统计为进口。专门出口是指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及进后来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复出口商品。可见,从关境外国境内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商品,则不被统计为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构成一国的专门贸易总额。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四、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关境和国境是统一的,但是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设立了经济特区的国家,其关境的范围要小于国境,因为经济特区的地位位置处于国境内,但却在关境之外。对于与其他国家结成关税同盟的国家,其关境范围要大于国境,因为参加了关税同盟的国家的领土统一成了一个关境,这种情况下,关境的范围大于任意参与国的国境。
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五、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根据商品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可以将国际贸易划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MerchandiseTrade)又称为有形贸易,是指在贸易过程中进行的实物商品交换行为,因为这些实物商品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又称为有形贸易。国际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为了统计及其他业务的便捷,联合国于1950年起草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并于1960年及1974年分别进行了修订,目前使用的是2006年修订的额第四版。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五、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在该版本中,《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货物贸易共分为10大类、67章、262组。这10类商品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9)。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按此标准,在国际贸易统计中,每一种商品目录编号都采用5位数。1位数表示类,2位数表示章,3位数表示组,4位数表示分组,5位数表示项目。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五、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ServiceTrade)是指服务贸易提供者从一国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的商业现场向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取外汇收入的过程。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判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GATS)依照服务的提供方式将国际贸易划分为四种形式:(一)跨界供应(Cross-borderSupply)(二)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三)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四)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五、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也可以分为要素服务贸易(FactorServiceTrade)和非要素服务贸易(Non-FactorServiceTrade)。
要素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向他国提供劳动、资本、技术及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服务,而从国外得到报酬的活动,它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收益、侨民汇款及技术贸易的收入。
非要素服务贸易是狭义的服务贸易,指的是提供严格符合“服务”定义的服务而获取外汇收入的交易,如国际运输、旅游、教育、工程咨询、会计等。
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五、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与有形贸易相对应,包括上述两类服务的服务贸易也常常被称作无形贸易(InvisibleTrade)。在实际活动中,按照WTO的分类,国际服务贸易又可以分为商业、通讯、建筑及工程、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健康与社会、旅游、文化与体育、运输业及其他共12大类155个项目。
国际服务贸易也可以按照部门进行分类,在这种分类中,国际服务贸易被称为商业性服务(CommercialService),可以划分为以下三大类:(一)运输服务(TransportationServices)(二)旅游服务(TravelServices)(三)其他商业性服务(OtherCommercialServices)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六、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ValueofForeignTrade)又称对外贸易值,是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货物进口总额或货物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国际货物贸易额(ValueofInternationalMerchandiseTrade)。由于一国的进口就是另一国的出口,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理应等于所有国家的出口总额。但是由于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reeonBoard,FOB,即起航港船上交货价,其中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统计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ostInsuranceandFreight,CIF,即成本加保险费、运费)统计进口额,因此,世界货物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货物进口总额。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六、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QuanturnofForeignMerchandiseTrade)是指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出的各个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由于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额是不能直接比较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用以固定年份为基准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七、贸易差额、贸易条件及对外依存度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贸易差额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情况。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FavorableBalanceofTrade);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UnfavorableBalanceofTrade);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一个国家通常既有进口也有出口,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讲,各国希望看到本国贸易平衡的情况,但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因为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是由无所个独立经营的企业共同实现的。通常各个国家都倾向于追求对他国的贸易顺差,因为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而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七、贸易差额、贸易条件及对外依存度
贸易条件(Termsof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交换多少单位外国进口商品的比例。贸易条件可以衡量一国获取贸易利益空间的大小,还可以反映一国出口竞争力我的优劣。贸易条件上升(大于100),则表明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相对上涨,意味着出口一单位商品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比原来更多,即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下降(小于100),则表明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相对下降,意味着每出口一单位商品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原来更少,即贸易条件恶化。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七、贸易差额、贸易条件及对外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Dependence,FTD)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对外依存度可以用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该国GDP或GNP计算出来的比率反映。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八、对外贸易结构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货物贸易结构(CompositionofForeignMerchandise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与/或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口(与/或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口(与/或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可以划分为出口结构和进口结构两种。国际货物贸易结构(CompositionofInternationalMerchandiseTrade)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进口额(与/或出口额)与整个世界进口额(与/或出口额)的比率。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八、对外贸易结构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ForeignTrade)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地区)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称为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州、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九、数字贸易数字贸易(DigitalTrade)是指信息通信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的贸易形式,是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其内涵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国际上对数字贸易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通常可以将数字贸易划分为以下四类:(一)数字化交付的内容(二)社交媒体(三)搜索引擎(四)其他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包括移动APP,通过云交付的软件,通过云交付的数字服务,通过云交付的计算平台服务,以及通过互联网交付的通信服务。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PART
TWOO2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二)国际贸易的初步发展(三)“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四)两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五)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六)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七)数字贸易的发展二、国际贸易的作用早期人类社会第一次社会分工后第二次社会分工后第三次社会分工后分工程度极低,剩余产品也较少以物易物偶然发生在氏族公社、部族之间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开始出现剩余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增加并被用于交换出于交换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并获得长足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并产生了商业产品交换逐渐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商人发挥巨大作用国家出现,交换的范围超越国界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活动。国际贸易的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国家已经形成;第三,货币与商人已出现,并已发挥巨大作用。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际贸易的初步发展奴隶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比原始社会有了较大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地位较少,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极为有限,且受制于交通运输条件,当时的国际贸易规模和范围都较小。从商品结构看,当时的国际贸易商品种类较少。奴隶社会时期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奴隶主的需求,其中最主要的商品就是奴隶,此外还有各种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织物和香料等。从国际贸易的参与主体来看,当时国际贸易的主要者有腓尼基、希腊、埃及、罗马、印度、中国等。欧洲的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而我国的国际贸易集中于黄河流域。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际贸易的初步发展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后,国际贸易有了很大发展。封建社会中期,封建地租由劳役和实物的形式逐步转变为货币地租,进入流通中的商品大大增加,商品经济的范围扩大了。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仍然是奢侈品,同时原料和日用品的贸易也在逐渐增多,手工品比重有明显的上升。当时欧洲从东方进口的商品主要有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印度的珠宝、蓝靛、药材、地毯,以及东南亚的香料。而欧洲能向东方出口的产品却不多,如羊毛、呢绒和金属制品。东方商品在欧洲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使得欧洲不得不向东方支付大量的黄金与白银来购买商品。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三)“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地理大发现”发生于15世纪末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必然”结果。旺盛的贸易需求、对新贸易通道的迫切愿望、航海技术的发展、传播宗教信仰的动力、通过贸易牟利的强烈欲望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了欧洲人开始远洋探险,进而拉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帷幕。在地理大发现后,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异使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速增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由于各国间商品价格存在差异,其丰厚的利润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时候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从单纯的互通有无转向牟利性质的商业交换行为,原来各自发展的各国逐渐联系了起来,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也由此发展起来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四)两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第一次产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社会产品大量增加,为国际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为国际贸易的实现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这不仅缩短了国家之间的距离,还使更多的国家和商品进入国际交换领域,极大冲击了自给自足、封闭的自然经济体系。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现象:第一、国际贸易总量实现快速增长。第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制成品的占比持续上升。第三、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发生变化。英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心,其他欧美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后,英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动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中心地位。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四)两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870年至20世纪初,在这期间,欧美国家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力及钢铁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新能源及新材料,加之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使得世界工业生产再次飞速发展,欧美国家生产力和经济水平迅速提高。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使技术在工业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批量生产技术得到改善和充分运用,所以第二次产业革命又被称为“第二次技术革命”。
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现象:
第一、国际贸易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放缓。
第二、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虽然英国的出口仍然保持世界第一,但是其在世界贸易中的相对地位下降了。而其他西欧国家、北美、非洲、拉丁美洲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则增加了。
第三、国家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例比较稳定,但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五)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在1914年至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的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各国的生产和贸易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衰退与萧条,而这一时期多国奉行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得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缩减40%,直到1924年才略微超过战前水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世界贸易继续萎缩。在1913—1938年,国际贸易年均增长仅为0.5%。由于战争的原因,欧洲经济受到极大冲击,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降低,美国地位出现明显上升,其他国家地位也略有上升。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出现变化。在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和武器产品贸易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矿产原料和石油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六)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经历了波动和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再次出现了飞速增长,其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贸易增长。国际贸易飞速增长的动力在于科学技术的革命,如原子能、电子、合成材料、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率(年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GDP增长的速度(年均增长3.8%左右)。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六)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呈现出下列特点。1.在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重大差异第一阶段: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国际贸易缓慢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经历衰退、低速增长及高速增长时期。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4.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在世界货物出口贸易中,发达国家所占比重逐步降低,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在逐步增加。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六)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越来越多。比如欧洲自由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市场、东南亚自由贸易区、东南非洲自由贸易区等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南共市场、东非共同体等关税同盟;欧洲经济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等共同市场;欧盟、东盟、非盟等经济同盟。6.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力量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并不断改变着世界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格局。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及子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活动,它们构建的国际生产网络伸入世界各个角落,促成产品和服务的跨界流动,使其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七)数字贸易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数字贸易已经深入到了商业流程的核心,其战略作用越来越突出。国际上对数字贸易的定义尚未形成一定的标准。然而数字贸易已经或者将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走向。2005年全球数字贸易规模仅为1.2万亿美元,历经8年增长至2013年的2.4万亿美元,而2021年数字贸易规模超过3.8万亿美元。数字贸易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数字贸易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数据价值挖掘和数字技术创新持续深入3.数字贸易的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4.全球数字贸易分化加剧5.国际数字治理难度加大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二、国际贸易的作用国际贸易的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1.国际贸易能满足国民不同的需求偏好,增加国民福利。2.来自国外的货物和服务会与国内的产品竞争,提升市场活力,进而推动本国企业的发展。3.国际贸易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完成,因此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4.国际贸易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贸易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更体现在贸易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总量以及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上。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PART
THREEO3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对外贸易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对外贸易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贸易四、“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五、中国的数字贸易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对外贸易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对外贸易奠定了基础。出于政治和外交的需要,汉朝政府把商品贸易纳入政府管辖之下,开辟了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西晋时期,对外的商品贸易主要沿袭过去的丝绸贸易,不过丝绸之路范围更加扩大。唐朝建立以后,随着封建政治经济趋于鼎盛,国际贸易也空前繁荣。在这一时期,世界的航海和造船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加之陆路经常被少数民族阻断,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转为以海路为主。宋朝时期,宋政府为了增加外贸税收,积极地鼓励海外贸易,并制定了内容丰富、结构严密的《市舶条法》作为通行全国的海外贸易法规。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对外贸易元朝时期,实现了大一统的中国,国土横跨亚欧大陆,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广、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通往西方的陆路和海路都较为畅通。因此,中国与亚、欧、非诸国的交通往来及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有了空前的发展,各国的使节、商人、旅行家和传教士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明朝初期,明政府统治尚未稳固,经济基础也尚未恢复,同时海寇与北方少数民族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加之这一时期,明政府对海外贸易实施严格管制直至严禁,尤其是严禁私人出海交易,导致巨大利益驱使下的走私行为猖獗,沿海地区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极大影响了贸易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经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对外贸易清朝时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并强制闽、广、苏、浙沿海居民内迁30里,越界当斩,变沿海地区为一片无人区,房屋城寨全部拆毁,港口全部堵塞,船只全部烧光,完全断绝了海外贸易。直至康熙二十三年,鉴于台湾已收复,清政府颁布开海令。开放海禁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再次蓬勃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沿海手工业、造船业的发展。但是到了清朝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因南洋的反清势力和沿海民众大量外流到南洋再颁禁海令,停止与南洋贸易。同时为了避免质优价廉的外国货冲击本国市场,也避免中国紧缺物资流出海外,清政府颁布了许多固定商品的禁令,例如禁止五谷交易,禁止经营金银,铜矿等等。加上文化的冲突与洋教的渗透,对外国商船需由地方官员进行严加防范,开放的港口仅有广州等几个少数城市,对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842年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对外贸易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至20世纪初期,清政府被迫与欧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并给予列强特权,直至丧失关税主权。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中国处于被迫通商的阶段,列强们通过许多不平等条约间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并划分了势力范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深深受到各个列强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并没有明显的增长,但其性质与特征发生了巨大转变。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对外贸易1937年至1945年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经历了剧烈动荡,经济发展和工业基础遭受重大打击,对外贸易发展受阻。日本完全控制了占领区的经济及对外经贸关系,对中国实施外贸封锁,并肆无忌惮地进行经济掠夺。1945年至1949年间,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中国经济再次受到打击,国内通货膨胀严重,财政赤字巨大,贸易逆差打破历史记录,导致国民党政府外汇和黄金储备迅速耗尽。随着国民党军事上的失败和经济上的瘫痪,中国对外贸易急剧萎缩,整个经济体系趋于瓦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贸易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年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该阶段对外贸易处于国民经济中的辅助地位;第二阶段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该阶段对外贸易处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贸易(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对外贸易(1949—1978年)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就确立了新中国“对内的节制资本和对外的统制贸易”的基本国策,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对外贸易指明了方向。因此,新中国一成立,人民政府立即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没收了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外贸企业,并逐步改造私营外贸企业,通过这几个重大步骤,全面建立起中国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段历史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几个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虽然较快,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各个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情况。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贸易(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对外贸易(1949—1978年)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0—1957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在中共中央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标志为:第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国营对外贸易的领导和核心作用;第二,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中国的对外贸易也经历了一些反复和波折,呈现一种马鞍形的发展态势。1966年开始的“文革”,再次使中国的对外贸易陷入了徘徊不前的境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贸易(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贸易(1978年至今)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对外贸易规模上,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60501.7亿美元,服务贸易也从1982年的46.9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8212.5亿美元。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进口额位居世界第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这说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已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贸易(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贸易(1978年至今)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初级产品占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53.5%下降至2021年的4.17%,制成品占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46.5%上升至2021年的95.83%。2021年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5405.9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5.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7762.5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3.1%。在2021年,亚洲、欧洲、北美洲是中国贸易的主要地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甲乙双方关于量子通讯网络建设的施工合同
- 2024年版红木家具交易协议细则版
- 会计2023个人工作计划
- 高密度连接线路板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18-2024年中国广告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内窥镜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车间主管个人工作计划5篇
- 买卖合同模板集合5篇
- 网络安全教育观后感
- 工作计划-文档
- 半导体自动测试设备(ATE)全球市场、份额、市场规模、趋势、行业分析报告2024-2030年
- 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廉洁底线课件
- 矿山三合一报告
- pet无纺布生产工艺
- 试验样机项目总结汇报
- 2022版新课标下如何立足课程教学做好幼小衔接解读
- 广东省汕尾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班主任工作规范与政策法规
- 信访业务培训班课件
- 物资清运方案及
- 热稳定校验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