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8-T 35-2024 方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5118-T 35-2024 方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5118-T 35-2024 方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5118-T 35-2024 方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5118-T 35-2024 方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SB305118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ultivationofbambooshootsof2024-09-10发布雅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118/T35—202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5造林 5.1规则设计 5.2整地 5.3挖穴、施基肥 5.4造林时间与密度 5.5造林方法 5.6补植 6幼林抚育 6.1水分管理 6.2松土除草 6.3施肥 6.4留笋养竹 7成林管护 7.1留养母竹 7.2竹林更新 7.3垦复 7.4水分管理 7.5松土 7.6施肥 7.7病虫害防治 8竹笋采收 8.1采收时间 8.2采收要求 9档案管理 附录A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7DB5118/T35—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雅安市雨城区林业局提出。本文件由雅安市林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雅安市雨城区林业局、雅安市林业局、四川知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华西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雅安市木兆林业有限公司、雅安市良丰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鑫鑫、许倩、李敏、张锐、何俊潇、林武阳、周玫、董琴、罗康蕊、石玉龙、王应桃、刘光亮。1DB5118/T35—2024方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方竹笋用林的产地环境、造林、幼林抚育、成林管护、竹笋采收和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雅安市行政区域内方竹笋用林的人工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六)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23473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829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53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微生物肥料NY/T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DB51/T705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方竹Ch.quadrangularis禾本科寒竹属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各地,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在雅安地区是对寒竹属用于培育竹笋品种的总称。3.2方竹笋BambooshootsofCh.quadrangularis笋体细小,略呈方形,笋长20cm~30cm,笋基部黄色,中上部为黄绿色,有光泽,笋香味浓郁。3.3母竹Motherbamboo指用于移竹造林或笋竹园中留作来年发笋的优良种竹。3.4竹鞭Bamboorhizome在地下生长的茎,茎上有节,节上生根,节的侧面着生芽,可分化成笋或鞭。3.52DB5118/T35—2024垦复Reclamation对竹林通过清除杂灌、疏松土壤等操作,改善竹林生长环境,促进竹子的健康生长和高产。4产地环境4.1栽种方竹笋用林宜选择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达到1100mm以上,海拔在1000m以上的地区。4.2栽种方竹笋用林宜选择土层深度60cm以上,质地疏松、排水良好,且腐殖质含量高、pH5.5~pH6.8的微酸性土壤。5造林5.1规则设计方竹笋用林造林规则及作业设计应严格按GB/T15776和LY/T1607的要求执行。5.2整地5.2.1基本要求整地宜在秋、冬季方竹定植前进行。整地前清除造林地中的树蔸、伐桩、树根等杂物,适量保留造林地中原有的树木。开垦深度30cm以上。易积水地块开排水沟,排水沟宽40cm~50cm,沟深40cm~5.2.2整地方式带状整地采用水平带状开垦造林地,带宽3m~4m,带锯长度根据不同地势决定。造林后1年~2年内将未垦部分轮流垦完。适用于坡度较小的林地。块状整地按造林密度定点块状开垦,块状大小一般为2m×2m,造林后1年~2年内逐步拓展开垦范围至全垦状。适用于坡度较大的造林地或劳动力紧张的地区。5.3挖穴、施基肥种植穴规格为长×宽×深80cm×80cm×40cm。每穴施入有机肥5kg~10kg或复合肥0.25kg~0.5kg,肥与表土拌匀回填于穴内,分层压实。5.4造林时间与密度方竹移栽宜在每年3月~5月进行。每亩株数约60株~90株。5.5造林方法5.5.1母竹移栽3DB5118/T35—2024母竹选择选用长势优良、无损伤、无破裂、无病虫害、无开花枝的1年~2年生母竹。地径2cm~3cm,生长健壮,枝叶繁茂,节间匀称。1年生新竹枝叶完全,竹杆硬实。鞭色鲜黄,侧芽饱满,鞭根健全。母竹挖掘留来鞭10cm~15cm、去鞭15cm~20cm。留枝3盘~5盘,疏剪部分枝叶。砍梢切口斜面平滑不开裂。带宿土3kg~5kg;也可2株~3株一丛一起挖掘。母竹储运起挖后的母竹应防风吹、日晒,贮存的母竹不应超过2天。母竹运输时,应将竹蔸用稻草或编织袋等材料包扎,并及时洒水,保持根部湿润,用篷布覆盖。搬运、装车和卸车时,应轻拿轻放,母竹用手提或肩挑,不能用肩扛或抛丢。母竹栽植母竹应及时栽植,竹鞭栽植深度20cm~25cm,竹蔸下部和竹鞭与土壤密切接触,覆土分层踏实,下紧上松,浇水保湿,再培土成馒头状,打桩固定母竹。5.5.2播种苗移栽播种苗选择选用1年生以上Ⅰ级、Ⅱ级播种苗,种苗要求符合DB51/T705中对方竹种苗质量分级的规定。适当疏除枝叶,茎秆部分保留1m~1.2m。异地购买播种苗时,产地检疫按照LY/T1829的要求执行。播种苗储运竹苗起苗后宜当天栽植,如需储存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保持土壤湿润。外地调运种苗运输过程中避免损伤竹苗的根部和茎部,种苗调运按照GB/T23473的要求执行。播种苗栽植种苗放置于穴内,竹竿保持直立,分层填土并压实,再培土成馒头状,在覆土接近根盘表面时一次浇透水。5.6补植成活率≤85%,应补植。6幼林抚育6.1水分管理新栽竹林根据土壤墒情,水分不足时,适时适量浇水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林地积水时,及时开沟排涝。4DB5118/T35—20246.2松土除草每年松土2次~3次,可在4月~8月进行。深度10cm~20cm,无鞭处可深翻至40cm,直至竹林郁闭。杂草铺于林地或翻埋于土中。6.3施肥6.3.1幼竹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6.3.2第一年不施肥或少施肥,可在6月~7月每株施用有机肥0.25kg~0.5kg。第二年和第三年的8月~9月和11月~12月每亩施有机肥100kg~150kg,复合肥15kg~20kg。6.3.3施肥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采取穴施或沟施,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可结合降雨进行撒施。肥料使用按照NY/T496的要求执行,其中有机肥料使用按照NY/T1868的要求执行。6.4留笋养竹新造竹林前三年全面留笋,仅适时疏除弱笋、小笋、退笋、病虫笋,保留健壮竹笋长成新竹。7成林管护7.1留养母竹在出笋高峰期选留生长健壮的竹笋作为母竹,新竹在竹林中均匀分布,每年每亩留养新竹300株~500株。遵循“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去密留稀、稀疏均匀”的留养原则。7.2竹林更新加强竹林管理,及时挖去开花竹、病弱竹、过密竹等。每年12月~1月伐除5年以上的老竹,挖竹量与当年留养新竹量大致相等。对少数即将开花的竹株可单独增施氮肥;严重退化竹林,应全部挖去老竹,进行更新改造。保持竹林立竹密度每亩在1000株~1500株左右,竹林郁闭度0.6~0.8,使竹林中7.3垦复一般10年以上竹林进行垦复,5月~8月进行,深翻25cm~30cm,清除伐篼、老竹鞭等。坡度较小的林地实行水平带状垦复,带宽3m~4m,带距长度根据地势决定,分2年~3年完成全林垦复。坡度较大的林地实行块状垦复,块状大小为2m×2m,1年~2年内逐步拓展范围至全林。7.4水分管理修建排水沟,完善排水设施,防止雨季积水。少雨季节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要求。7.5松土一年松土2次,4月~5月、11月结合施肥进行。浅翻松土,一般深度为10cm~15cm。7.6施肥7.6.1施肥原则5DB5118/T35—2024看土、看竹平衡配方施肥,有机肥、化肥搭配使用,所使用肥料对方竹园环境和方竹笋品质不产生不良影响。肥料使用按照NY/T496的要求执行,其中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使用分别按照NY/T1868和NY/T1535的要求执行。7.6.2施肥方法每年施肥3次,每年4月~5月、7月~8月、11月各施肥1次,全年亩施有机肥100kg~150kg,同时施复合肥50kg~80kg。根据竹林生长情况及采笋量适当增减。有机肥采用沟施施肥,复合肥采用撒施或挖穴施肥。7.7病虫害防治7.7.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严格执行GB/T23473要求和国家有关植物检疫制度。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有选择性地使用化学防治药剂与防治方法。7.7.2营林防治选择健壮种苗,优化竹林密度结构,提高竹林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科学施肥,平衡施肥,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增加竹林抗病能力;加强竹林管理,及时清除病虫竹、老弱竹,破坏有害生物越冬过夏场所,减少传播源。7.7.3物理防治利用害虫趋光性、趋化性,采用诱虫灯等诱杀竹林害虫;利用害虫潜伏、固着为害习性,进行人工挖除或抹除。7.7.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天敌、寄生性昆虫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7.7.5化学防治进行必要的化学防治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对天敌杀伤力低的药剂。农药使用按照GB/T8321.1~GB/T8321.6的要求执行。7.7.6防治方法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详见附录A。8竹笋采收8.1采收时间竹林定植3年~4年成林后可采笋。每年7月~10月(7月~8月为出笋初期,8月~9月为出笋盛期,9月~10月为末期,初期和盛期的出笋量占总出笋量的80%~90%)竹笋出土后笋长大于40cm时采收。8.2采收要求6DB5118/T35—20248.2.1采笋时应适时按留粗、留强、留匀挖取竹笋;采笋时不应伤到竹鞭,不应斩断竹鞭。8.2.2采摘的竹笋笋肉应呈淡黄色、黄绿色、淡绿色,质地鲜嫩,无不可食纤维,无霉烂、无病虫、无机械伤。8.2.3出笋盛期每亩留养健壮新竹150株~200株。9档案管理详细记录造林规划设计、种苗来源、立地条件、竹笋产量、采伐量、技术作业情况等。准确及时记录有关内容,不应涂改原始记录资料,档案应妥善保管。7DB5118/T35—2024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A.1病虫害防治方法方竹及方竹笋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方竹及方竹笋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枝节增多、节间变短,叶片退化或成鳞1.清除老弱竹,松土施肥,加强抚育管理;2.竹黑粉病危害春梢和笋,造成春梢和嫩竹枯死,1.适当伐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2.发病时可使用80%多菌灵可湿性竹煤污病危害叶片、竹杆,表面覆盖一层烟煤状竹黑痣病竹叶枯萎脱落,生长衰退,竹笋大量减竹秆锈病一般出现在竹杆中下部、基部,先产生褐色粉状突起,渐成中间呈黑褐色,外围呈黄色的病斑,最终形成椭圆形或条1.保持适宜密度,保持排水通畅;2.发病初期发病时采用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1000倍液或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