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资料仅供参考
1、教育的定义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广义的定义:教育包括社会教(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
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
发展功能。
狭义的定义:指学校教育,是
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
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
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
化的活动。功能。
更狭义的定义:是指德育。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3、教育的起源
⑴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
朱熹。
2、教育的功能
⑵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
定义: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斐
活动中经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西.能。
育者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
资料仅供参考
⑶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①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美国的孟禄。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⑷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马克思,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③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
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现代教育的特点④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
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平和实践技能。
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⑤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积极
(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投身教育改革。
和多样性日趋突出。
(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
提高。6、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
所需要的人才。
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②教育经过传播思想,形成舆
资料仅供参考
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3)多因素共同作用论。
度。
③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
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
因素
7、教育的经济功能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
主观能动性。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0、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
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8、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D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②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
尔顿。的教师。
(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调控影
荀子、洛克、华生。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
长善救失
11、教育万能论的代表:洛克、⑤个体差异性
康德、华生、爱尔维修。
因材施教
12、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其
教育要求13、教育目的的意义
①顺序性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
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
不陵节而施,遵循量力性原则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它贯
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
②阶段性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
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
不一刀切,一锅煮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
据。
③不平衡性
抓关键期
14、教育目的的作用
④互补性
①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导向作
资料仅供参考
用。也是唯一途径。
②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
作用。
16、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
③对教育效果具有评价作用。论
(1)个体本位论
1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它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本
依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目的是
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
化背景。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
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
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高于社会价值。(代表人物: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马
③人们的教育理想。斯洛)
④中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2)社会本位论
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
发展学说。它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
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须服从社会需要。(代表人物:
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
资料仅供参考
③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紧
(3)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素质
物:杜威)教育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
(4)生活本位论(代表人物:④教育方法不同:应试教育大
斯宾塞)搞题海战术,素质教育重视启
发诱导,因材施教。
1957年中国颁布了第一个教
育方针。⑤教育评价标准不同:应试教
育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教
师水平的唯一尺度,素质教育
则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
17、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高。
区别
⑥教育结果不同:应试教育使
①教育目的的不同:应试教育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
着眼于分数和选拔,素质教育情绪,个性受到压抑,素质教
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育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充
分发挥。
②教育对象不同:应试教育重
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
和差生,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
生。18、什么是素质教育?
资料仅供参考
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
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以培③它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
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展的落实。
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全面发
展教育20、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全面提①改变教育观念。
高学生素质
②转变学生观。
素质教育的三大基本任务:培
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和社会任务。
④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和运行机制。
19、素质教育的意义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①它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
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
21、学校教育制度及学制
②它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
资料仅供参考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2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势
体系,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
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
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学教育的衔接。
相互关系。它是国民教育制度
的核心与主体,由三个基本要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
素构成:学校的类型、学校的务教育年限。
级别和学校的结构。
③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
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
是壬寅学制。发展。
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④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扩展、大
是癸卯学制。众化及类型日益多样化。
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⑤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质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⑥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1922年颁布壬戍学制又称为
六三三学制。⑦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⑧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
界限逐渐淡化。
资料仅供参考
③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
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23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①学会共同生活
25、教师的职业角色
②学会认知
①传道者角色
③学会做事
②授业、解惑者角色
④学会生存。
③示范者角色
④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
24、教师的作用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⑤家长代理人、父母、朋友角
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色
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⑥研究者、学习者、学者角色。
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
着关键性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
26、教师劳动的特点事业。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核
性心)
②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③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性
④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③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
性
④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2)教师的知识素养
性
①政治理论修养
⑤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
劳动成果的群体性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27、教师的职业素养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⑤丰富的实践知识
①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
资料仅供参考
(3)教师的能力素养:28、教师威信
①语言表示能力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
望和信誉。
②组织管理能力
分类: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
③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结构:包括人格威信、学识威
④较高的教育机智信和情感威信
(4)职业心理健康29、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①高尚的师德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②愉悦的情感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
格特征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
④健康的人格习惯的养成
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资料仅供参考
③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⑤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32、现代学生观
30、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
①师范教育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②新教师的入职培训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
的。
③教师的在职培训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④教师的自我教育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
人。
31、学生的特点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2)学生是独特的人。
主体。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资料仅供参考
①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结成授受关系。
性。
②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系。
的差异。
③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
促进的关系。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
人。
34、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
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①专制型
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放任型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民主型
③学生是责权主体。
师生关系的作用:
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
33、师生关系的内容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资料仅供参考
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⑤发扬教育民主
谐校园的基础。
⑥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
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生交往
学相长的催化剂。
⑦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④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
学生的多种需要。⑧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
合法权利。
35、怎样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2)学生方面:
(1)教师方面:
①正确认识自己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正确认识老师
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3)环境方面:加强校园文
④热爱和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化建设。
学生
资料仅供参考
程。
36、课程的意义:
②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
①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看,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
体表现。程。
②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③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
本依据。度来看,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
课。
③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
源。④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看,可
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④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
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⑤从课程任务来看,可分为基
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
⑤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性课程。
据。
⑥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
体来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
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37、课程的类型:
①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
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38、三维课程目标
资料仅供参考
①知识与技能③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
要求的统一
②过程与方法
④理论与实践统一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是一
个整体)⑤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
于学生的学习
⑥注意与其它学科的纵向和
39、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横向联系
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
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⑦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
的基础。合
40、教科书编写应该遵循的4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基本原则与要求:
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
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
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
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和适用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性
资料仅供参考
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43、课程资源的分类:
③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①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
不同,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
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外课程资源。
会经济发展服务。
②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
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
源。
42、三级课程管理:
③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
程。程资源。
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
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44、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
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途径与方法:
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
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①进行社会调查
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②审查学生活动
资料仅供参考
③开发实施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研究学生情况④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
与多样性的统一。
⑤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⑥建立资源数据库
46、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①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
45、教学的本质与特点: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
的基本途径。
本质: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
交往和实践活动。②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
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社
特点: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
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①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为根本目的。③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
②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
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
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③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
资料仅供参考
④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
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
教学为主。4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
O
47、教学的基本任务:
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作用相统一。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
②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O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
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相统一。
心健康水平。
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和审美能力49、教学过程的结构
⑤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①激发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
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中心环节)③巩固知识④运
学的世界观。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资料仅供参考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0、中国当前中小学主要教这一原则的要求:
学原则:
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
(1)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
则际。
这一原则的要求: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
能力。
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
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
训练的关系。
③教师要经过教学活动的各
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⑤补充必要的乡土材料。
教育。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
务能力和思想水平。(3)直观性原则:
这一原则的要求:
资料仅供参考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
手段。
②将直观教具的演示和语言(5)循序渐进原则:
讲解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的要求:
③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①教学要有系统性。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
(4)启发性原则:难点。
这一原则的要求: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
系化,系统化。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④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
入深进行教学。
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
立思考。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6)巩固性原则:
问题的能力。
这一原则的要求:
④发扬教学民主。
资料仅供参考
①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注
知识的巩固。入式和启发式
②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③经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52、常见的教学方法:
的过程来巩固知识。
⑴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
(7)因材施教原则方法:
(8)量力性原则①讲授法;
②谈话法;
51、教学方法:③讨论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与学生为④读书指导法。
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
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⑵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方法:
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
方法。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和①演示法;
学生的学法。
②参观法。
资料仅供参考
53、教学组织形式:
⑶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
方法: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
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
①练习法;会结合方式。
②实验;
③实习作业法;54、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
式一一班级授课制
④实践活动法。
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
⑷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
方法:发现法。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
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
⑸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
的教学方法:织形式。它是由夸美纽斯最早
提出的。
①欣赏教学法;
②情境教学法。
5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资料仅供参考
能力的锻炼提高。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
培养人才。②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
习需要。
②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
学知识。③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④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
用。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
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
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要。
用。
⑤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
⑤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
面的发展。整体性。
⑥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一一个
学检查。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缺点:
①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5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备课一上课一作业的布置与
资料仅供参考
反馈f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
的检查与评定
57、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
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中心环节。
课两种,它是上好课的前提。
要上好一堂课的标准是:
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
作:①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①钻研教材②要使学生思维活跃
②了解学生③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
中来
③设计教法(备教材、备学生、
备教法)④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写好三种计划:
①年教学计划58、课的类型:
②单元计划①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新
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
③课时计划课。
资料仅供参考
②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60、作业的形式
类型,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①阅读作业
②口头作业
59、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③书面作业
①教学目标明确
④实践作业
②教学内容正确
布置作业的要求:
③教学结构合理
①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
④教学方法适当要求。
⑤讲究教学艺术②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要求。
⑥板书有序③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④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根本的要求)
⑤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的
时间。
资料仅供参考
⑥作业反馈清晰、及时。教育方针政策和选拔人才提
供依据。
⑦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
一反三的作用。
⑧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62、教学评价的功能:
①诊断教学问题②提供反馈
信息③调控教学方向④检验
61、学生成绩检查与评定的教学效果。
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63、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②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①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
③有利于学校领导了解学校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
教学情况。结性评价。
④有利于家长了解自己子女②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分为
的学习情况,使家长同学校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
切配合。体内差异评价。
⑤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③根据评价的主体,分为外部
资料仅供参考
评价和内部评价。
②由关注终结性目标向关注
评价的形成性目标发展。
64、教学评价的原则:③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
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
①客观性原则动参与发展。
②发展性原则④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
全方位方向发展。
③整体性原则
④指导性原则
66、德育的意义:
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
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①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条件与保证。
②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
65、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长的条件和保证。
势:
③德育是实现中国教育目的
①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的基础和保障。
发展的教育环境。
资料仅供参考
④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68、德育的任务:
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①培养学生树立鉴定正确的
政治方向。
67、德育目标:②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
界观和人生观。
即德育活动索要达到的预期
目的,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③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
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
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①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
发展的规律。能力和品德心理素质。
②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
的。
69、德育过程:
③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
④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
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
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
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
资料仅供参考
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
为发展的过程。7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个体社①它是对学生知、情、意、行
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过的培养提高过程。
程。
②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
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70、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③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
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①教育者
④是一个长期的、重复的、逐
②受教育者步提高的过程。
③德育内容
④德育方法72、中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
原则: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
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⑴导向性原则:
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一原则的要求:
资料仅供参考
这一原则的要求:
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和内心世界。
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矢地进行教育。
性结合起来。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
划地进行教育。
(2)疏导原则:
这一原则的要求:(4)知行统一原则: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这一原则的要求: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①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
教育。②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
实践。
(3)因材施教原则:
③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坚持
资料仅供参考
知行统一原则。这一原则的要求:
④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己,言行一致。
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
正确、明确具体。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
结合原则:执行,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这一原则的要求:
①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
结合的原则: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这一原则的要求:
③加强个别教育,并经过个别
教育影响集体。①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
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
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学生。
(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
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服人,启发自觉。
资料仅供参考
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
集体组织的公约,而且严格管⑤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理,认真执行。时事政策的学习
⑥班主任工作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
极因素的原则
74、德育方法: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
贯性原则。(1)说理教育法:
这一方法的要求:
73、德育的途径:①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
①思想品德课和其它学科教②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学(基本途径)
③注意时机
②社会实践活动
④以诚待人
③课外、校外活动
④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资料仅供参考
(2)榜样示范法:(4)实际锻炼法
这一方法的要求:(5)品德修养指导法
①选好学习榜样(6)品德评价法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7)角色扮演法
情
(8)合作学习法
③狠抓落实,引导学生用榜样
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75、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3)陶冶教育法:①德育目标
这一方法的要求:②德育内容
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③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
性差异
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76、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资料仅供参考
④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
①开展社区教育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⑤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③建立德育基地⑥坚持知行统一,积极探索实
践教学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④创办业余党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
思想品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77、中国中小学德育改革的
主要趋势78、班级的功能:
①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1)社会化功能:
中的首要地位。
①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
②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目标。
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
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
育内容。③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
会行为方式
资料仅供参考
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
④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自治自理。
会角色
(2)个体化功能:
80、当前中国学校班级管理
①促进发展功能中存在的问题:
②满足需求的功能①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
重于专断型。
③诊断功能
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
④矫正功能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79、班级管理的功能:8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
管理的机制:
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
学习效率。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
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心。
良好的班风。
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
资料仅供参考
地位。
③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
理班级的能力。83、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
识
82、班集体的特征: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②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
导集体育能力
③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
章制度
84、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④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
理相容的氛围①确定班集体发展目标
⑤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共同②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目标是导向,集体舆论和人际
关系是基础,组织结构是核心,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规章制度是保证)
资料仅供参考
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①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②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风。
③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
导者。
85、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①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87、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
者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②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①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
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权
③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②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
方面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魅力
的重要中介。
8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8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
地位和作用:①权威型
资料仅供参考
②民主型
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③放任型
④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
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89、班主任的任务⑤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
课余生活
①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组建良好的班集体。⑥建立学生档案
②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⑦操行评定
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
发展。⑧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⑨个别教育工作
90、班主任的工作内容:⑩班会活动的组织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全面、⑪偶发事件的处理。
及时、经常)
②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
集体(中心环节)91、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资料仅供参考
③科技活动
①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
知识。④文学艺术活动
②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⑤体育活动
③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⑥社会公益活动
可或缺的途径,有利于发展学
生智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⑦课外阅读活动
④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特长的广阔天地。
形式:
①群众性活动
9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
容和形式:②小组活动(主要形式)
内容:③个别活动
①社会实践活动
②学科活动93、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
点:
资料仅供参考
①自愿性
95、教育研究的特点:
②自主性
①客观性
③灵活性
②科学性
④实践性
③系统性
⑤广泛性
④综合性
⑤可验证性
94、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
求:
①要有明确的目的。96、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②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①客观性原则
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②创新性原则
③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③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
④伦理原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97、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98、教育研究的意义:
位和作用:
①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①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
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育教学质量。
③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②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够使课
程、教学和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③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99、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发展的需要。
①选择研究课题
④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够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②查阅文献资料
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③制定研究计划
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④收集研究资料
⑤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
资料仅供参考
⑤分析研究资料
②行动研究法
⑥撰写研究报告
③质的研究法(又称实地研究
法)
100、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必须④叙事研究法
具有以下特点:
⑤观察法
①选题必须有价值
⑥调查法
②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⑦实验法
③选题必须明确具体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
④选题必须新颖,有独创性使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问
卷调查。
⑤选题必须有可行性。
102、心理现象结构表:
101.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
①个案研究法性心理
资料仅供参考
异常调适工作。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感觉、
知觉、记忆、想象、思维)、④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和识进行自我教育。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
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104、心理的实质:
价值观、世界观)和个性心理
特征(能力、性格和气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
器官,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
主要物质基础。脑的反射活动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10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
①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
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
教育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俱乐部洗车场租赁合同
- 塑料制品销售延期付款协议
- 生态农业园租赁权转让协议
- 电信营业厅内部装修施工协议
- 游艇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
- 商场扩建隔层施工合同
- 2024年度新材料研发与应用三方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度景区文化艺术节承办合同:某景区与某文化艺术节承办公司之间的文化艺术节承办3篇
- 2024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代理采购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水库水面水上运动项目经营权转让合同2篇
- 2023年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年产1w吨生物柴油工厂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 谈谈青年大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使命与担当范文(6篇)
- 产前筛查、诊断及新生儿疾病筛查
- 小学《科学》期末测评方案
- 友邦保险“愈从容”重疾专案管理服务手册(完整版)
- 2023年消防接警员岗位理论知识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
- 玻化微珠无机保温板外墙施工方案
- GB/T 7702.20-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 GB/T 2565-2014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
- GB/T 18367-2001公路收费方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