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TOC\o"1-2"\h\u12592第1章绪论 3143651.1工程背景及意义 3252741.2设计与施工原则及要求 34779第2章桥梁工程设计基本要求 4270562.1设计依据及规范 434632.1.1设计依据 4202222.1.2设计规范 4196032.2桥梁工程总体设计 5294692.2.1总体设计原则 5128192.2.2总体设计内容 5276842.3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5279082.3.1结构设计原则 5249232.3.2结构设计内容 521219第3章桥梁工程地质与地形条件分析 6144173.1地质条件调查与分析 6104673.1.1调查内容与方法 6183793.1.2地质结构分析 6244883.1.3地层分布与分析 699903.1.4岩土性质分析 676763.1.5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692453.1.6地震动参数分析 666883.2地形条件分析与利用 76623.2.1地形条件调查 7324173.2.2地形地貌分析 7274933.2.3坡度与高程分析 7160933.2.4地表水系分析 74783.2.5地形利用与改造 78340第4章桥梁结构形式选择与设计 7280174.1桥梁结构形式选择 7110794.1.1桥梁结构形式分类 7261604.1.2桥梁结构形式选择原则 7294804.2桥梁结构设计计算 86024.2.1设计依据 894444.2.2设计荷载 8137124.2.3结构分析 883544.2.4材料与截面设计 8139144.3桥梁结构细部设计 896874.3.1桥梁上部结构 8258914.3.2桥梁下部结构 8242934.3.3桥梁附属结构 8265894.3.4耐久性与抗震设计 821159第5章桥梁工程上部结构施工 920205.1上部结构施工方法及工艺 9131355.1.1施工方法选择 930355.1.2施工工艺流程 9320665.1.3施工要点 9219135.2施工组织与管理 9117425.2.1施工组织设计 931725.2.2施工现场管理 9228505.2.3施工进度管理 1076865.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10244715.3.1施工质量控制 10300775.3.2验收标准与程序 10177745.3.3质量保证措施 1031840第6章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 1041366.1下部结构施工方法及工艺 10256426.1.1施工准备 10201006.1.2基础施工 10243246.1.3桥墩施工 11304126.2施工组织与管理 11275966.2.1施工组织设计 11202786.2.2施工现场管理 11141856.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11313436.3.1施工质量控制 11260296.3.2验收 1120850第7章桥梁工程附属结构施工 11261957.1附属结构施工方法及工艺 11156357.1.1施工准备 11242827.1.2施工方法 1253507.1.3施工工艺 12144107.2施工组织与管理 12303227.2.1施工组织设计 1261937.2.2施工现场管理 12242607.2.3施工安全管理 1316117.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13250607.3.1施工质量控制 13196427.3.2验收 1330402第8章桥梁工程抗震设计与施工 13201578.1抗震设计原则及要求 13172848.1.1设计原则 13128598.1.2设计要求 13300548.2抗震措施及施工工艺 13232068.2.1抗震措施 14185748.2.2施工工艺 14266308.3抗震施工质量控制 14183048.3.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4171838.3.2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估 14181888.3.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418454第9章桥梁工程监测与检测 1428089.1监测项目及方法 14273989.1.1结构变形监测 1483709.1.2应力应变监测 15200589.1.3振动监测 15104419.1.4环境监测 15166269.2检测项目及标准 15197189.2.1结构强度检测 1526419.2.2结构缺陷检测 15205589.2.3构件尺寸检测 15239169.2.4防水层检测 15201649.3监测与检测结果分析及应用 15201839.3.1数据分析 15142699.3.2结果应用 1620828第10章桥梁工程验收与维护 16627210.1验收标准及程序 16518310.1.1验收标准 161790510.1.2验收程序 161452910.2桥梁工程维护与管理 16935710.2.1维护与管理内容 161654510.2.2维护与管理措施 16241210.3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及加固措施 172602110.3.1病害处理 171743810.3.2加固措施 17第1章绪论1.1工程背景及意义桥梁工程作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道路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桥梁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工程旨在构建一条高质量、高标准的交通纽带,满足人民群众对便捷出行的需求,同时为我国桥梁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实践案例。1.2设计与施工原则及要求(1)设计与施工原则(1)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2)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成本。(3)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设计,提高桥梁使用的舒适性和便捷性。(5)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和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2)设计与施工要求(1)设计要求:a.桥梁结构形式应合理选择,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性和美观性的要求。b.桥梁设计应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c.结构计算应准确,满足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d.针对不同部位和构件,制定相应的材料、构造和施工技术要求。(2)施工要求:a.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设计,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b.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安全的发生。c.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对原材料、构件和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把控。d.加强施工监测和检测,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e.做好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第2章桥梁工程设计基本要求2.1设计依据及规范2.1.1设计依据(1)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2)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规程;(3)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需求;(4)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期勘察资料和设计任务书。2.1.2设计规范(1)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2)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GB500201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5)JTGD6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6)JTGD62200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7)JTGD63200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8)JTGD642015《公路桥梁下部结构设计规范》;(9)其他相关行业和地方标准、规范。2.2桥梁工程总体设计2.2.1总体设计原则(1)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2)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需求;(3)合理选择桥梁结构形式、跨径组合、材料及施工工艺;(4)满足交通功能需求,保证桥梁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舒适性;(5)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2.2总体设计内容(1)桥梁平面设计;(2)桥梁纵断面设计;(3)桥梁横断面设计;(4)桥梁结构体系设计;(5)桥梁附属设施设计;(6)桥梁施工组织设计。2.3结构设计基本要求2.3.1结构设计原则(1)结构安全,满足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2)结构合理,优化材料利用,降低工程成本;(3)结构美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时代特征;(4)便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周期;(5)便于养护,降低养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2.3.2结构设计内容(1)桥跨结构设计;(2)桥墩、桥台及基础设计;(3)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连接设计;(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5)钢结构设计;(6)桥梁抗震设计;(7)桥梁抗风设计;(8)桥梁耐久性设计。第3章桥梁工程地质与地形条件分析3.1地质条件调查与分析3.1.1调查内容与方法在桥梁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过程中,应详细掌握桥址区的地质结构、地层分布、岩土性质、水文地质及地震动参数等方面的信息。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地面地质调查、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3.1.2地质结构分析分析桥址区的地质结构,主要包括断裂、褶皱、岩体结构面等特征。评价地质结构对桥梁工程稳定性的影响,为桥梁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3.1.3地层分布与分析对桥址区地层进行详细划分,分析不同地层的岩性、厚度、分布规律及其工程性质。重点关注软弱层、透水层、膨胀土等特殊地层,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提供依据。3.1.4岩土性质分析对桥址区的岩土进行物理、力学及水文地质性质分析,评价岩土的承载能力、压缩性、抗剪强度等参数,为桥梁基础及上部结构设计提供依据。3.1.5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分析桥址区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流向及动态变化,评价地下水对桥梁工程的影响。同时关注桥址区附近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对桥梁工程的影响。3.1.6地震动参数分析收集桥址区的地震动参数,结合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价桥梁工程的抗震功能,为桥梁抗震设计提供依据。3.2地形条件分析与利用3.2.1地形条件调查对桥址区的地形条件进行调查,包括地形地貌、坡度、高程、地表水系等。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地形图分析、现场踏勘、航拍等。3.2.2地形地貌分析分析桥址区的地形地貌特征,评价其对桥梁工程的选址、线形设计、施工组织等方面的影响。3.2.3坡度与高程分析对桥址区的坡度与高程进行分析,为桥梁工程的纵断面设计、施工便道及排水设施设计提供依据。3.2.4地表水系分析分析桥址区地表水系的分布、流向及水文特征,评价其对桥梁工程的影响,合理利用地形条件进行桥梁布设。3.2.5地形利用与改造根据地形条件分析结果,合理利用地形优势,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在必要时,对地形进行改造,以满足桥梁工程的施工及使用要求。第4章桥梁结构形式选择与设计4.1桥梁结构形式选择4.1.1桥梁结构形式分类桥梁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梁式桥、拱式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各类桥梁结构形式具有不同的受力特点、适用范围和美学效果。在选择桥梁结构形式时,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地形、气候、功能需求、经济性等因素。4.1.2桥梁结构形式选择原则(1)满足功能需求:桥梁结构形式应满足交通、排水、抗震等基本功能需求;(2)适应地形地质:桥梁结构形式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降低基础处理和施工难度;(3)经济合理:桥梁结构形式应在满足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力求经济合理,降低工程成本;(4)美观协调:桥梁结构形式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5)便于施工和维护:桥梁结构形式应便于施工、维护和检修。4.2桥梁结构设计计算4.2.1设计依据桥梁结构设计计算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设计指南,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4.2.2设计荷载桥梁结构设计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和地震作用。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荷载组合,确定最不利荷载组合。4.2.3结构分析桥梁结构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静力分析主要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内力计算;动力分析主要包括自振特性分析、地震响应分析等。4.2.4材料与截面设计根据结构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桥梁材料,如预应力混凝土、钢材等。截面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裂功能等要求。4.3桥梁结构细部设计4.3.1桥梁上部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主要包括梁体、桥面板、支座等。细部设计应考虑预应力筋布置、混凝土配筋、防裂措施等。4.3.2桥梁下部结构桥梁下部结构主要包括桥墩、桥台、基础等。细部设计应考虑结构稳定性、地基处理、排水设施等。4.3.3桥梁附属结构桥梁附属结构包括桥面铺装、排水系统、防护设施等。细部设计应保证桥面铺装平整、排水畅通,防护设施安全可靠。4.3.4耐久性与抗震设计桥梁结构细部设计应充分考虑耐久性要求,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防腐措施等。同时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保证桥梁结构安全。第5章桥梁工程上部结构施工5.1上部结构施工方法及工艺5.1.1施工方法选择根据桥梁工程的特点、设计要求及现场条件,合理选择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现场浇筑法、预制安装法、悬臂施工法、顶推施工法等。5.1.2施工工艺流程根据选定的施工方法,明确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施工准备;(2)模板制作与安装;(3)钢筋加工与绑扎;(4)混凝土浇筑与养护;(5)预应力施加;(6)构件预制与安装;(7)桥面系施工。5.1.3施工要点(1)严格遵循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2)保证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质量;(3)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误差,保证结构精度;(4)加强施工安全防护,保证施工安全;(5)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按时完成。5.2施工组织与管理5.2.1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资源配置等。5.2.2施工现场管理(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保证施工顺利进行;(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环保、消防等方面的管理;(3)合理规划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空间充足,材料堆放有序;(4)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提高施工质量。5.2.3施工进度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实时监控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按计划推进。5.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5.3.1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遵循相关质量标准及规范要求;(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3)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施工质量意识;(4)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工程质量。5.3.2验收标准与程序(1)明确验收标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2)建立健全验收程序,保证验收工作有序进行;(3)对验收中发觉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复验;(4)保证验收合格后,工程投入使用。5.3.3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验;(2)严格执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3)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4)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第6章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6.1下部结构施工方法及工艺6.1.1施工准备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应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机具。6.1.2基础施工(1)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冲击钻等钻机进行钻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孔径、孔深和垂直度。成孔后进行清孔,保证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2)承台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承台模板的安装,模板应平整、牢固。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浇筑,保证混凝土密实。(3)桥台施工:桥台施工包括台身、台帽及背墙等部分。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轴线、尺寸及预埋件位置。6.1.3桥墩施工(1)立柱施工:立柱模板采用整体提升或分节拼装,保证模板接缝严密。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跑模、胀模等现象发生。(2)盖梁施工:盖梁施工前,应检查立柱预埋件的位置和标高。盖梁模板应采用整体或分节制作,保证结构尺寸准确。6.2施工组织与管理6.2.1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施工方法、人员配置、材料供应及设备机具使用等。6.2.2施工现场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保证施工现场清洁、整齐、有序。(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3)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保证工程质量。6.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6.3.1施工质量控制(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保证原材料合格。(2)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对关键工序和环节进行重点监控。(3)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6.3.2验收(1)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对验收中发觉的问题及时整改。(3)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资料归档,为后期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第7章桥梁工程附属结构施工7.1附属结构施工方法及工艺7.1.1施工准备在桥梁附属结构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设计文件,明确施工内容、工程量及施工要求。进行现场调查,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7.1.2施工方法(1)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进行桥梁附属结构的基础施工,如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等。(2)钢筋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加工、制作和安装,保证钢筋的质量和数量。(3)模板工程: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模板制作、安装和拆除,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垂直度。(4)混凝土工程: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和拆模。7.1.3施工工艺(1)预应力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后张法或先张法进行预应力施工,保证预应力筋的张拉和锚固质量。(2)支座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座的选型、安装和调试,保证支座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3)伸缩缝施工:选择合适的伸缩缝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伸缩缝的安装,保证伸缩缝的伸缩功能和防水功能。(4)排水系统施工:合理设计排水系统,保证桥梁附属结构的排水畅通,防止水害发生。7.2施工组织与管理7.2.1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周期及资源配置。7.2.2施工现场管理(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2)加强施工现场的调度与协调,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保证工程质量。7.2.3施工安全管理(1)制定施工安全措施,预防安全的发生。(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7.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7.3.1施工质量控制(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2)对施工材料、设备和工艺进行检验,保证其合格。(3)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处理质量问题。7.3.2验收(1)按照验收标准和规范进行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2)组织专业验收小组,对桥梁附属结构进行逐项验收。(3)对验收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直至合格。注意:本章节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施工过程需结合实际情况和施工规范进行调整。第8章桥梁工程抗震设计与施工8.1抗震设计原则及要求8.1.1设计原则(1)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2)保证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修复性;(3)充分考虑桥梁结构、地质条件、地震特性及其相互作用;(4)采用先进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措施。8.1.2设计要求(1)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相关标准进行设计;(2)明确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设防烈度和设计地震动参数;(3)进行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确定合理的抗震体系;(4)对桥梁关键部位和构件进行抗震功能化设计。8.2抗震措施及施工工艺8.2.1抗震措施(1)采用隔震、减震、消能等抗震措施;(2)优化桥梁结构体系,提高整体抗震功能;(3)加强桥梁基础和下部结构的稳定性;(4)提高桥梁上部结构及构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8.2.2施工工艺(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2)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时调整施工方案;(4)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预防地震灾害。8.3抗震施工质量控制8.3.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严格把控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的质量;(2)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精度控制,满足设计要求;(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及时整改。8.3.2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估(1)定期对桥梁工程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抗震功能;(2)对关键部位和构件进行专项检测,评估其抗震功能;(3)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工程质量;(4)建立完整的质量档案,为桥梁的运维管理提供依据。8.3.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行为;(3)严格执行验收制度,保证工程质量;(4)加强后期维护,保障桥梁抗震功能的长期稳定。第9章桥梁工程监测与检测9.1监测项目及方法9.1.1结构变形监测(1)监测内容:桥墩、桥台及桥梁各构件的沉降、位移、倾斜等变形情况。(2)监测方法:采用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NSS定位系统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9.1.2应力应变监测(1)监测内容:主要受力构件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2)监测方法:采用应变片、应力计等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9.1.3振动监测(1)监测内容: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动加速度等参数。(2)监测方法:采用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9.1.4环境监测(1)监测内容: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因素。(2)监测方法:采用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9.2检测项目及标准9.2.1结构强度检测(1)检测内容: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2)检测标准:参照《桥梁工程检测规范》(GB/T50315)等相关标准。9.2.2结构缺陷检测(1)检测内容:裂缝、蜂窝、麻面等结构缺陷。(2)检测标准:参照《桥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GF80/1)等相关标准。9.2.3构件尺寸检测(1)检测内容:桥墩、桥台、梁体等主要构件的尺寸偏差。(2)检测标准:参照《桥梁工程设计规范》(GB50010)等相关标准。9.2.4防水层检测(1)检测内容:防水层的完整性、厚度、粘结强度等。(2)检测标准:参照《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