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高频非选择题50题)(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5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高频非选择题50题)(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5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高频非选择题50题)(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5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高频非选择题50题)(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5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高频非选择题50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精选高频考题50题·非选择题1.孔明灯是在竹架四周糊上纸,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而制成的大灯,靠热空气飞上天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孔明灯的原理是热力环流,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1)图中①②③④点中,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气压相等的。(2)图中形成的热力环流呈(顺或逆)时针方向。图中AB两地气温高的是地,该地空气做(填“上升”或“下沉”)运动。(3)根据图上信息,在上图中绘制近地面的等压面。(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代表城区的是A还是B?把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设在A、B两地之间是不合理的,请说明原因。(5)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巴山多夜雨”的原因。【答案】(1)②③①④(2)顺A上升(3)(4)A。原因:工厂排出大气污染物会经近地面风从郊区流向城区,加剧城市污染。(5)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暖湿空气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详解】(1)图中①④位于同一等压面,气压相等;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①的气压小于②;③的气压小于④;四点气压大小关系为②>①=④>③,气压最高的是②,气压最低的是③。(2)根据图中等压面判断,A地上空3000米高空气压大于B地上空3000米高空气压。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气压状况相反,故A地气压小于B地,A地为低压,气流上升;B地为高压,气流下沉;近地面水平气流由B地流向A地,3000米高空水平气流与近地面相反。因此,图中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大小与气温是相反的。A地为低压,气温较B地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3)近地面地区A处气压较低,B处气压较高,因此A处等压面向低处弯曲,B处等压面向高处弯曲。绘图如下:(4)图中气流大致由B流向A,如果图中表示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近地面气流由四周的郊区流向市区,因此表示城市的是A。城市受热岛效应影响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郊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市,把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内,会把工厂的大气污染带进城市,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不合理。(5)巴山地区山地多,夜晚山谷比同一海拔的山坡气温高,气流上升,随着气流的上升,气温下降,水汽遇冷凝结,就产生了降雨;同时,夜间的山风也会从山坡滑下山谷,加剧山谷气流的抬升,从而使夜雨更加频繁。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1为“某地高空的等高线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2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1)图1中点AB④⑤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2)图1中,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受热/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下沉)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3)结合图2及材料,若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题)A. B.C. D.(4)结合材料及图,请在下图中画出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热力环流方向。【答案】(1)B>A>⑤>④(2)受热上升(3)D(4)【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B位于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的④、⑤;近地面等压面的凹凸与高空相反,则B处等压面上凸,气压较高;A处等压面下凹,气压较低;根据等压面判断可知,⑤处气压大于④处,故图1中点A、B、④、⑤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B>A>⑤>④。(2)据上题分析可知,图1中,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为低压,空气受热,引起气流的上升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3)石质地面的比热容比山林的比热容小,因此昼夜温差更大,AB错误;晴朗天气,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因此昼夜温差更大,C错误,D正确。故选D。(4)夜晚,石质地面降温快,为冷源,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山林气流相对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在近地面,空气由石质地面流向山林,在高空,空气由山林流向石质地面,绘图如下: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海南岛是我国霉暴多发地区,是全国著名的“雷都”之一。雷暴的发生除满足丰富的水汽、极不稳定大气和强烈的抬升等条件外,还与地表下垫面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地处岛屿南端的三亚市夜间雷暴多发于夏季,是由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促使气流对流运动而形成。(1)描述海南雷暴空间分布特点。(2)分析海南雷暴多发的原因。(3)从大气运动角度,简述三亚市夜间雷暴多发于夏季的原因。【答案】(1)分布特点:全省雷暴活动频繁;北部多于南部;内陆多于沿海;儋州地区是雷暴活动高值区(三亚为低值区)。(2)纬度低,热量丰富,空气对流强;临海水汽充沛;山地多,气流抬升作用强;海岸线漫长,海陆风与季风环流叠加,大气运动复杂多变。(3)夏季夜间山风与陆风叠加形成干凉的偏北风;沿海海洋上有暖湿的偏南夏季风影响;两股气流相遇,易形成上升气流,有利于雷暴的发生。【详解】(1)空间分布描述类问题可以从整体和特殊两个角度进行概括。海南省雷暴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与全国大部分地区雷暴总体南多北少分布相反的特性。读图分析,整体分布特点表现为海南全省雷暴活动频繁;地形对海南雷暴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五指山区的北缘和西缘是雷暴的高值区,五指山区的雷暴活动明显强于周边地区;对雷暴日夜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五指山及以北的地区尤为典型。具体来看,北部多于南部,三亚为全省雷暴天气最不活跃地区;内陆多于沿海;儋州地区最高,三亚最低。(2)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位于我国南端,‌其特殊的海陆分布和常受产生雷暴的天气系统影响是雷暴多发的主要原因。由材料可知,雷暴属于强对流性天气,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被狭窄的琼州海峡所分隔,‌西部又与北部湾相连接,‌这种地理格局在夏半年(‌5—10月)‌特别有利于热雷雨的发生。‌因此海南四面环海,水汽充足,纬度低,热量丰富,空气对流强;山地多,由于临海水汽充沛,山地抬升气流的作用强,海陆风与季风环流叠加,复杂多变的大气运动导致海南雷暴天气发生频率高。(3)从大气运动角度,夏季的夜间,三亚市陆地迅速降温形成高压,三亚南部近海降温慢,形成低压,这时三亚南部海岸带,山风与陆风叠加形成干凉的偏北风。又受我国季风气候影响,沿海海洋上有暖湿的偏南夏季风,两股气流相遇,易形成锋面及上升气流。海南纬度低,夏季气温高,空气中水汽非常充足,受锋面条件影响极利于雷暴的发生。4.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建筑及人类活动引起热量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积聚,导致市区温度显著高于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效应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图1为2005年、2020年北京市夏季白天城市热岛高概率区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北京市热岛高概率区的空间变化特征。北京市山地与平原之间多山谷风。图2为北京市热力环流示意图。(2)补全图2,并解释图中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山风的原因。【答案】(1)高概率区面积扩大;向北、南方向扩展;西部面积缩小;形态由团块状向条带状转变等。(2)夜间山地降温快,空气下沉,吹山风;城区气温高,空气上升,空气从四周流入城市,与山风叠加,使山风增强。【详解】(1)结合材料2005年、2020年北京市夏季白天城市热岛高概率区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总体上,高概率区面积扩大;局部上,向北、南方向扩展,西部面积缩小;形态上,由团块状向条带状转变。(2)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山风的原因可以分别从山谷风的成因以及城市风的成因论述。山谷风方面,夜间山地降温快,空气下沉,吹山风,由山区吹向城区;城市风方面,由于热岛效应,城区气温高,空气上升,空气从四周流入城市,也由山区方向吹往城区;两者相互叠加,使山风增强。5.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在图中画出②地的风向及受力状况,并标出名称。【答案】【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实际风向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30-45°,而摩擦力会使风力减弱,与实际风向相反;②地北侧气压高,南侧气压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该地区形成东北风,结合以上条件绘图如下: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1月24日,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下图为该日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示意乙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乙点风向。【答案】绘图:【详解】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F1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F2是地转偏向力,据此进行作图,风向为西风,与F3摩擦力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在强烈人类活动和特殊的地形特征、气象条件作用下,大气污染影响较大。京津冀地区PM₂₅浓度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河北中南部PM₂₅浓度较大,海陆风对减轻唐山、天津、沧州等环渤海城市空气污染起到关键作用;在时间上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PM₂₅浓度日变化呈“早晚高,午后低”的“双峰型”分布特征。图左示意京津冀区域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图右示意2017年四季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PM₂₅浓度均值日变化。(1)简述海陆风对减轻环渤海城市空气污染所起的关键作用。(2)从人类活动和地形因素角度,分析河北中南部PM₂₅浓度较大的原因。(3)解释京津冀地区PM₂₅浓度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的原因。【答案】(1)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有助于稀释和扩散城市中的污染物;晚上,陆风将城市中的污染物向外海扩散,减少局部空气污染。(2)人类活动方面,人们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汽车尾气排放导致PM2.5浓度大;地形因素:中南部多山地和丘陵,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3)早晨和傍晚通常是城市交通高峰期,大量汽车排放增加,加上早晚居民生活用能(如炊事、取暖)也会增加,导致PM2.5浓度升高。早晨,随着太阳升起,逆温层尚未完全消失,污染物仍在近地面累积;傍晚时分,随着太阳落山,形成新的逆温层,限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再次造成污染物累积。午后,随着日照增强,地面温度升高,边界层高度上升,大气混合增强,污染物得以向上扩散。【详解】(1)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区,而海洋保持相对较冷,形成高压区;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清洁、湿润的空气,有助于稀释和扩散城市中的污染物;晚上,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陆风促进污染物的水平输送,将城市中的污染物向外海扩散,减少局部空气污染。(2)结合材料:人类活动方面,河北中南部地区工业发达,尤其是钢铁、化工、燃煤发电等行业集中,这些行业产生大量的烟尘,PM2.5浓度大;该区域对煤炭依赖程度高,民用和工业燃煤产生的废气是PM2.5的重要来源;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地形因素:河北中南部地形相对封闭,多山地和丘陵,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特别是在静稳天气条件下,污染物易在山谷和平原地区累积。(3)PM2.5浓度日变化“双峰型”特征,早晨和傍晚通常是城市交通高峰期,大量汽车排放增加,同时,早晚居民生活用能(如炊事、取暖)也会增加,这两时段污染物排放量大,导致PM2.5浓度升高。早晨,随着太阳升起,地表温度逐渐升高,但逆温层尚未完全消失,污染物仍在近地面累积;傍晚时分,随着太阳落山,地面迅速冷却,形成新的逆温层,限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再次造成污染物累积。午后,随着日照增强,地面温度升高,边界层高度上升,大气混合增强,污染物得以向上扩散,PM₂₅浓度相应降低,形成日变化的“低谷”。而早晚时段,边界层较低,污染物更容易在人群活动集中的低层大气中积累,形成“双峰”。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为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如图示意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分析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及原因。(2)说明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提前的原因。(3)推测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答案】(1)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小,白昼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2)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早;太阳高度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比冬半年早。(3)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理由:城市热岛环流在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夜晚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详解】(1)陆风转湖风是指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气温,由图可知应为冬季。湖陆风现象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原理相同。冬季,博斯腾湖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热量少,且冬季湖面结冰,水量最小,导致湖陆温差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且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2)湖陆风的转换早晚取决于湖、陆的气温高低,风总是从气温低的地区吹向气温高的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且夏季离太阳直射点近,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同时因为补给多,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使得湖陆温度差异更明显,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3)风总是从气温低的地区吹向气温高的区域,湖陆风的强弱与湖陆的温差有关。温差大则风强,反之则弱。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会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9.【地理实验】实验名称:热力环流的成因实验过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理解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知识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实验步骤:①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②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实验思考:(1)给下图中线条画上箭头表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2)请帮该教师总结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3)海陆风是一种典型的热力环流,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写出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我国某滨海城市海陆风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月份123456789101112年海陆风2.32.62.15.07.012.610.713.79.79.33.72.381.0(4)根据数据分析的结论写出该市海陆风出现天数最少的季节并分析原因。(5)试分析夏季白天的海陆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带来的影响。【答案】(1)(见下图)(2)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3)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4)冬季。冬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5)白天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详解】(1)火焰为热源盛行上升气流,周围为冷源,盛行下沉气流,高空水平方向为火焰上方吹向四周,所以其图示为:(2)通过本实验可知,火焰为热源盛行上升气流,周围为冷源,盛行下沉气流,造成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高空水平方向为火焰上方吹向四周,近地面由四周吹向火焰,形成热力环流,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3)海陆风是出现于近海和海岸地区的,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近地面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海洋降温慢,气流上升,近地面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冬季的海陆风的天数偏少,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冬季风势力偏强,受冬季风影响较大,,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海陆风不明显。(5)白天陆地为热源,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会给滨海城市带来大量的水汽,增加滨海城市的空气湿度;同时,海风会使得城市降温,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年楚河和拉萨河流域地区,它拥有占西藏地区60%以上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是西藏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区河谷夜雨率达80%以上,专家认为这非常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材料二下图为“一江两河”区域等高线示意图。下表为该地区三地市相关数据统计表(总人口和粮食产量为2021年数据)。项目总人口(万人)辖区总面积(万平方千米)辖区耕地面积(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万吨)拉萨市87.13.25.515.8日喀则市80.117.97.9544.1山南市35.57.96.4616.8(1)从热力环流角度,简析“一江两河”河谷地区夜雨形成的有利条件。(2)专家认为高夜雨率利于粮食增产,说明理由。(3)与日喀则和山南两市相比,拉萨市粮食产量较低的原因。(4)从资源禀赋角度,分析“一江两河”三地市中最有粮食增产潜力的地市。【答案】(1)河谷地区,空气湿度大;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夜间谷地盛行上升气流。(2)白天多晴朗天气,作物光合作用强;夜间降水多,气温低,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夜间多雨湿润,有利于作物对土壤水分吸收,利于作物生长。(3)耕地面积小;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城市化率较高;经济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4)日喀则该地市地势相对平坦开阔,耕地质量高;土地面积广,后备耕地充足;(农业)人口多,劳动力充足。【详解】(1)河谷地区通常有河流流经,水汽充足,空气湿度大,为夜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河谷地形较为封闭,四周山脉环绕,使得水汽不易向外扩散,容易在河谷内积聚。夜间,谷地相对山地降温慢,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降水。(2)白天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作物光合作用强,能够合成更多的有机物,为粮食增产奠定基础。夜间降水多,气温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夜间多雨湿润,使得土壤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保持较好的墒情,有利于作物生长,从而促进粮食增产。(3)从耕地面积来看,拉萨市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小,限制了粮食的总产量。作为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拉萨市的城市化率较高,城市建设和发展占用了一定的耕地,且城市经济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低。(4)日喀则市地势相对平坦开阔,这有利于大规模的农业耕种,且耕地质量较高,能够为粮食增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日喀则市土地面积广,后备耕地充足,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开发用于农业生产,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供了可能。日喀则市的农业人口相对较多,劳动力充足,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对人力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焚风是一种特殊的山地气象,是由地形等因素造成的高温、低湿的下坡风。中天山北坡的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在冬春季节频繁发生的山口风,也是浅薄型(气流顶高在2000米以下)焚风。下图为中天山北坡附近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各气象观测站点海拔及2018年3月-2021年2月观测到的焚风次数。站点海拔(米)观测到的次数吐鲁番37.21达坂城1105.31柴窝堡1101329乌拉泊10731213乌鲁木齐935.9101八钢914480指出冬春季节柴窝堡站点浅薄型焚风的风向并说明判断依据。【答案】东南风。判断依据:该地区峡谷为西北——东南走向;柴窝堡以西与达坂城以东地区焚风出现的频次差异明显;焚风为下坡风,由高处吹向低处,由达坂城向西北方向地势降低。【详解】由图中等高线可知,柴窝堡地处峡谷,该峡谷为西北——东南走向,由表中数量可知,柴窝堡以西的乌拉泊、乌鲁木齐,与达坂城以东的吐鲁番地区焚风出现的频次差异明显,焚风为翻越山脉在背风坡下沉,形成下坡风,当由高处吹向低处,到达峡谷,受到峡谷地形的约束作用,由达坂城向西北侧地势低的地区吹,形成东南风。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静风或微风时,城市中心区气温较郊区更高,从而产生中心城区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环流”。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成都城市热岛效应逐渐显著。为提升空气流动性、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区空气质量,成都拟建多条将新鲜冷湿空气引入中心城区的通风廊道。图示意成都市通风廊道示意图。(1)请在下图中标注出市区和郊区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并用箭头绘制城市热岛环流模式图。(2)指出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对成都城区环境质量改善作用。(3)除建设通风廊道外,请为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提出合理措施(两条以上)。【答案】(1)(2)降低城区温度,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利于城区污染物的扩散。(3)修建城市绿地公园;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修建“屋顶花园”等.【详解】(1)据材料可知,在静风或微风时,城市中心区气温较郊区更高,从而产生中心城区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现象,说明城市中心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低;郊区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高,同一水平面气压产生差异,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如下图所示:(2)城市通风廊道让郊区的冷空气带更畅通地流动到市区,并把市区的热空气“换”走,从而有效降低城市温度,缓解“城市热岛现象”;还能促进通风,利于城区污染物的扩散,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起到给城市装上“新风系统”的作用。(3)修建城市绿地公园,植被冠层提供的遮荫可以阻挡短波和长波辐射,同时还能促进蒸腾降温;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升温;修建“屋顶花园”,城市中屋顶绿化的植被不仅可以遮蔽屋顶表面,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有效降低屋顶表面和周围环境温度。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四川德昌县境内高原与深切河谷间高差达5633米,有河谷风能、高原风能等多种风能类型,与西北地区相比属于弱风地区。德昌风电场分为峡谷风电场和山地风电场两部分,其中山地风电场海拔高,地势较开阔平坦。腊巴山风电项目于2022年10月开始吊装,吊装条件极为苛刻,风速须小于8m/s,每天只有凌晨至早晨的几小时风速最小,有效施工窗口期极短。100多米高的巨型大风车具有更大的扫风面积和更高的轮毂高度。风机的制作被誉为“高尖端科技和‘手工’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深度结合”,其主体材料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晶——高性能玻璃纤维织物、树脂、芯材、油漆涂料,再通过人工的“铺”“灌”“合”等工序手工打造。一扇3兆瓦左右的叶片,重量为20吨上下,是用物美价廉的“布”“轻木”等复合材料制造而成,重量仅为钢铁材料的1/5,而强度又能和高级合金钢相当。下图为德昌风电场等高线图。(1)推测腊巴山项目吊装地冬季凌晨前后风速最小的原因。(2)与安宁河谷风电场相比,说明图中腊巴山地风电场风能开发的优势。(3)简述腊巴山风电项目建设的困难。【答案】(1)原因:吊装地位于山脊西北侧,冬季吹西北风,山区夜晚吹山风(为东南风,或偏东风),可削弱冬季风;凌晨前后气温最低,山风风力最强,削弱冬季风最大,所以凌晨前后风速最小。(2)优势:风力较大且相对稳定,风机可利用效率高;受地面粗糙度和地形的影响,发电量山脊高于山谷。(3)困难:项目处于高山峡谷地区,地势起伏和海拔高差较大,器械的运输、安装难度大;施工区域海拔高,受恶劣天气影响大;冬季施工,气温低,冰雪覆盖广,昼夜温差大;项目建设环境开放,施工区域多处于林木区,森林防火管控压力大。【详解】(1)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等。由图可见风轮机主要分布于腊巴山山脊西北部,冬季该地盛行西北季风;山地地区有山谷风存在,夜晚山区吹山风,该地山风为东南风,与冬季风风向相反,可以起削弱作用;在凌晨前后由于气温达到最低值,山风风力达到最强,西北风和东南风相抵消的程度最大,所以凌晨前后风速最小。(2)本题可从风力大小、发电量多少等角度分析。与安宁河谷风电场相比,腊巴山地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山脊上,属于山地风电场,风电场位置海拔高,地势较开阔平坦,摩擦力小,风力强,发电量大;腊巴山地每天只有凌晨至早晨的几小时风速最小,可知其风力较为稳定,利用率高。(3)从图上等高线可以看出项目处于山地地区,从山麓到项目选址地,沿途地势起伏和海拔高差较大,交通不便,风力发电相关的器械的运输、安装难度大;由四川德昌县境内高原与深切河谷间高差达5633米,可以得到施工区域海拔高,风力大,受恶劣天气影响大;由吊装风速条件极为苛刻,每天只有凌晨至早晨的几小时风速最小,可以得出该地区风力大,有效施工窗口期极短,工期长;2022年10月开始吊装,施工期主要在冬季,当地海拔高,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冰雪覆盖广,昼夜温差大。项目建设环境开放,施工区域多处于林木区,森林防火管控压力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区的增温幅度远大于郊区。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1)说出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迅速增多的主要原因。(2)与多年平均相比,分析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增强的原因。(3)请为降低城市热岛强度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锐减,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工业企业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量排放温室气体。(2)①强降雪后,郊区存雪量高于城区;②郊区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较高,使地面吸收的太辐射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量也减少,郊区气温低;③城区气温回升快,增温幅度大。(3)①增加城区的绿地覆盖面积;②增加城区的水域覆盖面积;③多使用清洁能源;④提倡低碳活;⑤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分散人口及相关职能等。【详解】(1)温室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导致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森林大量砍伐,特别是热带雨林的大量减少使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2)冬季强降雪后,气温下降,城市取暖需求增加,城市废热排放增多,城区气温回升快,且城市为了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运行的需要,清理积雪较为及时,气温降幅较小。郊区有积雪覆盖,对太阳辐射反射较强,且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降幅较大,导致城郊之间气温差值加大热岛强度加强。(3)增加城市绿地,植被具有蒸腾作用,可吸收热量并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同时绿地能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少热量吸收。水域面积大,水的比热容大,能吸收大量热量而温度上升缓慢,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多使用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本身排放热量少。控制建筑密度和布局,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分散人口及相关职能,避免过度集中建设可减少热量聚集,开阔空间有利于空气流通散热。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2)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答案】(1)冬季。原因: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小,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2)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理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详解】(1)根据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可知,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冬季。这是因为冬季博斯腾湖入湖水量小,水域面积小,湖陆之间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夜长昼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小,湖陆温差小;该湖纬度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造成的降温大,湖陆风影响不显著。所以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冬季。(2)由材料一可知,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受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城市温度高,湖区温度偏低,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受到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温度降温不明显,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雅安雨多,有“华西雨屏”“雅州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且有70%以上发生在夜间,很多时候雨从入夜开始飘落,天明即云散雨收,此为“雅雨”。雅安鱼,高原山区特有品种,产于青衣江上游高山峡谷(雅安段)中,品质优越。“雅鱼”喜栖在水质清新、水量充足、水流中有充足的氧、具有沙砾物质的冷水溪流中,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1)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理论,分析雅安多夜雨的原因(3)依据材料,分析雅安成为雅鱼栖息地的原因。【答案】(1)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整体上由东向西减少;河谷地区,以雅安为中心,降水量形成高值中心。(2)①盆地地形,河湖较多潮湿,云层多且厚,②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不多),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③夜晚云层(上部迅速变冷,)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④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3)①河流为山泉水受污染较少,水质较好;②河流较多且水位季节变化小为鱼类生存和繁衍提供一定的场所;③气候温暖,鱼类生长条件优越。④雅安位于山区,有水流,保障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⑤多为山泉水,水温较低;⑥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明显,具有众多的沙砾物质。【详解】(1)据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因夏季风为东南风,降水整体上由东向西减少;雅安所在的河谷地区,三面环山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受到山地地形抬升,利于形成地形雨,故河谷地区,以雅安为中心,降水量形成高值中心。(2)根据所学知识,雅安位于四川盆地,河湖较多潮湿,水汽丰富,多云雨天气;云雨天气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盆地地形闭塞,保温效果好,同时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保温效果好;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气流堆积盆地底部,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夜雨。(3)根据材料,雅安鱼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具有沙砾地质的冷水溪流中,且水流中有充足的氧,对气温也有要求。根据图示资料,河流为山泉水受污染较少,水质清新,污染少;降水多,气候湿润,河流较多,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水位季节变化小,鱼类生存和繁衍生存空间稳定;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因为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C,低于8°C或高于24°C,食欲减退,生长减缓,所以该地鱼类生长条件优越,温度适宜。雅安位于山区,有水流,属于活水,障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同时多为山泉水,山区气温低,水温较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明显,具有众多的沙砾物质,适合鱼类生长。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五道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年降水量约300毫米,集中在夏季,全年风力较大。该地冻土分布广泛,频繁的冻融作用造成地表层扰动。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冻土层结构变化,形成数量众多的热融湖塘,某热融湖塘为内流湖,湖区沉积物粒度较粗、松散无黏性特征明显,不同区域粒度差异显著。图1为某热融湖塘示意图,图2为某热融湖塘不同区域沉积物类型频率分布图。材料二为减轻冻融对青藏铁路的破坏,青藏铁路部分路段采取抛石路基(片石堆砌)措施填筑路基,利用其通风透气特征,通过隔阻热空气下移、吸入冷量,起到保护冻土的作用。图3是青藏铁路分布图和抛石路基景观图。(1)简述青藏高原热融湖塘形成过程。(2)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热融湖不同区域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的成因。(3)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采取抛石法填筑路基的合理性。【答案】(1)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等原因,引起多年冻土层温度升高;活动层增厚;地下冰(楔)融化;引起地表沉陷形成凹地;积水形成热融湖塘。(2)地表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地表物质松散无黏性;(雨季和冰雪融化形成的)地表水及风浪对湖岸形成侵蚀,将湖岸的细颗粒物带入湖心方向,粗颗粒土体留在原地,造成过渡区向湖心沉积物变细;青藏高原多大风天气,过渡区湖滨、湖底暴露的沉积物受风蚀作用,造成细颗粒流失,使土壤粗砾化。(3)夏季,抛石路基表面的气温高,路基底部冻土层温度低,热空气与冷空气不易对流,形成了外界与冻土的隔热层;冬季,路基的表面温度较低,路基冻土层温度较高,与外界空气形成了对流,使冷空气在地下堆积。【详解】(1)地貌景观的形成一般从特殊位置、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分析。根据地温与冻土的关系推断,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根据材料“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冻土层结构变化,形成数量众多的热融湖塘”以及图片材料可以看出,热融湖塘出现在活动层,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等原因,冻土活动层融化;然后融化的水分顺着裂隙下渗冻结形成冰楔;冰楔体积增大,挤压裂隙周边土层,使之松散。后来随着气候变暖,冰楔上部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地表場陷形成注地;水(或地下水、雨水)在洼地汇集,热融湖塘由此形成。(2)根据材料“湖区沉积物粒度较粗、松散无黏性特征明显,不同区域粒度差异显著”以及图片材料可知,湖滨区土壤粒度较大,湖心区较小。导致沉积物粒度在不同区域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地表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地表物质松散,黏性较小;由雨季和冰雪融化等形成的地表水、风浪对湖岸形成侵蚀,将湖岸的细颗粒物带入湖心方向,粗颗粒土体留在原地,导致湖滨沉积物颗粒粗,形成过渡区向湖心沉积物变细的分布特征。加之青藏高原多大风天气,过渡区、湖滨裸露的沉积物容易受风蚀作用,造成细颗粒流失,使土壤逐渐粗砾化。(3)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即上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夏季,外界气温高于路基内部温度,形成温度梯度,外界热空气不易进入路基内部,阻止了路基与外界的热交换,减少了路基的热量积累,使路基在夏季也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使冻土层保持较低的温度;冬季,路基的表面温度较低,路基冻土层温度较高,路基外比重较大的冷空气下沉,进入路基的孔隙中,置换比重较小的热空气,形成热对流,从而促进路基的热散失,使冻土保持较低温度。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伊朗沙漠古城亚兹德是世界上夏季最炎热的城市之一,气温远超40℃,昼夜温差大。但这里的居民却不太依赖空调降温,而是利用一种古老的建筑——风塔,这些如烟囱一般的建筑四面镂空,可以将来自各个方向的风引进塔中。不仅如此,风塔下面建有水池,温度较低,室外热风经过塔身吹到室内,再通过水池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为居民带来阵阵凉风。下图为风塔建筑及塔下中央建有的水池。(1)分析亚兹德昼夜温差大的原因。(2)判断风塔建筑白天室内外近地面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并分析原因。【答案】(1)降水稀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沙漠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2)从中心水池流向四周。原因:水的比热容大,白天升温慢,盛行下沉气流,水平方向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详解】(1)据材料“伊朗沙漠古城亚兹德是世界上夏季最炎热的城市之一”可知,亚兹德位于沙漠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白天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沙漠白天升温快,气温高;晚上云层薄,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少,且补偿给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导致昼夜温差大。(2)由材料可知,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水池上空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在水池附近形成高压中心;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中心水池流向四周地区,飘散到各个房间,为居民带来阵阵凉风。19.下图为一海滨地区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陆地上空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为,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2)等压面a、b、c按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应该是,从图中等压面弯曲情况可推断,此时刻为(填“白天”或“夜晚”)。(3)图中陆地上空气流(填“上升”或“下沉”),海洋上空气流(填“上升”或“下沉”),近地面风由吹向,直接促进了水循环中的环节。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则甲处的风向为。【答案】(1)地面辐射太阳辐射(2)a>b>c白天(3)上升下沉海洋陆地水汽输送东南风【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2)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因此等压面a、b、c按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应该是a>b>c。图中等压面发生明显弯曲,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此时为白天,陆地升温快,气压低。(3)结合上题可知,此时为白天,陆地气温较高,陆地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空气流下沉,近海面形成高压,因此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促进水循环水汽输送环节。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则甲处的风向受偏右的地转偏向力,因此风向为东南风。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表明,夏季一日内,印度南部往往出现两轮降水云团东移的现象。西高止山脉西坡下午降水强度最大,其降水云团向东越过山脊后东移,随着时间变晚降水强度逐渐减弱;夜间,东海岸附近形成另一降水云团,云团东移入海,强度逐渐增大,直到日出之后再减弱。下图示意印度南部沿11°N一日内两轮降水云团的形成及移动情况。(1)分析西高止山脉西坡下午降水强度最大的原因。(2)从地形角度分析14:30-17:30降水强度逐渐减弱的原因。(3)说明第二轮降水云团东移入海后海气相互作用对降水逐渐增强的影响。【答案】(1)西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下午海风势力较强,与西南季风叠加,输送水汽较多;下午西坡光照强,气温高,对流运动强烈,抬升作用显著,降水强度大。(2)位于西高止山的背风坡,水汽输送减少;地表海拔逐渐降低,云团与地面距离增大,雨滴在下降过程中易被蒸发。(3)海洋面积广阔,水汽蒸发量较大;西南季风加速海水蒸发;夜晚海面温度比陆地高,上升气流更加显著。【详解】(1)从大气受热过程看,下午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形成的对流雨多;从热力环流看,下午海风旺盛,海风叠加西南季风,水汽充足,多地形雨。由图可知,西高止山脉西侧坡度较大,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强。(2)此题可从降水的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降温条件;凝结核来考虑。结合图示,14:30-17:30,云团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云团在东移过程中位于陆地上,缺乏水汽来源,且地表海拔降低,云团与地面距离增大,水汽在下降过程中易蒸发。(3)海气相互作用一般从海气水分交换、热量交换来分析。结合图示,第二轮降水云团东移入海后,由陆地进入海洋,且有西南季风加速海水蒸发,水汽来源丰富;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夜晚海面温度高于陆地,海面盛行上升气流,有利于形成降水。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该地区存在频繁的湖陆风活动,对鄱阳县影响显著,下图示意鄱阳湖水系分布。(1)指出鄱阳湖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说出鄱阳湖对周边地区气候产生影响的水循环环节。(2)完善下图关于鄱阳县白天大气流动情况,判断近地面风向,并说明其对鄱阳县的影响。(3)研究发现,鄱阳县东部陆风较明显,而西部湖风较明显,试解释其原理。【答案】(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2)近地面风向:西北风;影响:因受湖陆风影响,白天近地面气流由湖泊吹向鄱阳县,带来湿润的空气,甚至带来丰沛的降水,使环境含水量变大。(3)鄱阳县除受湖陆风影响外,还受城市风影响,城市风由郊区吹向城市。白天,在鄱阳县西侧城市风和湖风风向一致,增强了湖风;夜间,在鄱阳县东侧城市风与陆风风向一致,因此陆风较为明显。【详解】(1)鄱阳湖位于我国外流区,属于外流湖,有河流的流入与流出,且可以通过长江流入到海,因此属于海陆间循环。鄱阳湖水域面积大,湖水蒸发,通过水汽输送、降水会影响到周边地区,增加周边大气湿度。(2)画图涉及了热力环流的原理。鄱阳县白天升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鄱阳湖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气流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即由湖泊吹向鄱阳县,高空相反;近地面气流由湖泊吹向鄱阳县,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45°成西北风;因受湖陆风影响,白天近地面气流由湖泊吹向鄱阳县,带来湿润的空气,甚至带来丰沛的降水,使环境含水量变大。(3)该地除了受湖陆风影响下,还受城市风影响。鄱阳县作为城区,温度较高,空气受热上升,在高空聚集形成高压区,并向两侧的郊区流动,便形成了从城市流向郊区的风。白天吹湖风,湖风与鄱阳县西侧的城市风风向相同,增强了湖风,湖风与鄱阳湖东侧的城市风风向相反,减弱湖风;晚上吹陆风,陆风与鄱阳县西侧城市风风向相反,减弱了陆风,陆风与鄱阳县东侧城市风风向相同,增强了陆风。故鄱阳县东部陆风较明显,西部湖风较明显。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陆风包括湖风和陆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其影响范围小,易受背景风(如当地盛行风)的干扰。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受湖陆风影响较明显。据多年观测发现,该地冬季湖陆风较弱。近些年,岳阳市城市建成面积扩张,当前建成面积比40年扩大了10多倍。下面左图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的位置,右图示意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1)据图判断岳阳市该日湖陆风转换的时间,并说明判断依据。(2)分析岳阳市冬季湖陆风较弱的原因。(3)说明岳阳市大规模城市建设对该地湖风和陆风强弱产生的影响。(4)仅考虑湖陆风的情况下,夜间,洞庭湖湖面的气压比湖岸(高或低),湖面降水比湖岸(多或少)。【答案】(1)10时-11时。湖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为陆风,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2)冬季风(背景风)强,干扰了湖陆风,湖陆风弱;洞庭湖面积小,湖陆温差小。(3)在湖边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会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4)低多【详解】(1)由于湖水比热容大,陆地比热容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湖陆受热不均。依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在近地面,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夜晚陆地气温低于湖泊,则陆地为高压区、湖泊为低压区,风由陆地吹向湖泊,即陆风。读图可知,图中6时到10时30分左右,该地湿度不断下降,风由陆地吹向湖泊;大约10时30后至11时湿度突然上升,风应该由湖泊吹向陆地,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图中10—11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说明10时-11时是湖陆风转化时刻。(2)本题可从温差(压差)、背景风等角度进行分析。冬季南北温差大,南北气压差大,风力大,冬季风(背景风)强,湖陆风影响范围小,易受背景风(如当地盛行风)的干扰;冬季洞庭湖面积小,湖陆热力差异小,温差小;所以冬季湖陆风弱。(3)本题主要分析城市建设对湖陆温差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会使陆地气温发生变化。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受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形成高温中心,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陆地降温幅度减小,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4)仅考虑湖陆风的情况下,夜间,洞庭湖湖面的气温较湖岸低,故气压比湖岸低,湖面盛行上升气流,加之水汽充足,故湖面降水比湖岸多。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5月3日前,华北地区连续多日高温。5月3日午后至前半夜,华北某地发生强对流天气,出现冰雹和雷暴大风。图1示意5月3日20时亚洲东部500hpa等高线和风向分布,图2示意5月3日20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

图1

图2(1)在图1中用虚线标出导致此次华北地区强对流天气的高空低压槽的位置。(2)分析华北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原因。(3)简述人们对强对流天气关注度高的原因。【答案】(1)(2)高空低压槽后吹西北风,导致华北地区中高空冷空气侵人;当地多日高温,近地面气温较高,“上冷下热”的不稳定结构,空气对流易于发生;近地面的偏东南风,带来湿热气团;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进一步加剧气流上升。(3)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对人们生产生活干扰大;易造成城市内涝,诱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详解】(1)据材料可知,图1示意5月3日20时亚洲东部500hpa等高线和风向分布,根据所学可知,等压面高度较高的地方,也是在相应高度上气压较高的地方。而高空低压槽是从低压区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读图可知,图1中500hpa等高线整体南高北低,因此高空气压北高南低,影响华北地区高空低压槽位于华北附近,且500hpa等高线向南凸出的位置,如下图所示:(2)结合上题及根据图中风向可知,高空低压槽后吹西北风,导致华北地区中高空冷空气侵入;据材料“2022年5月3日前,华北地区连续多日高温”可知,当地多日高温,近地面气温较高,垂直方向温差大,“上冷下热”的不稳定结构,空气对流易于发生;读图2“5月3日20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可知,近地面风向为偏东南风,从海洋带来湿热气团;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进一步加剧气流上升,形成此次强对流天气,出现冰雹和雷暴大风。(3)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天气系统的空间尺度小,气象观测系统难以完全捕捉,出现冰雹和雷暴大风,破坏力大,对人们生产生活干扰大;降水强度大,排水困难,易造成城市内涝,诱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1为“某地高空的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2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1)图1中点A、B、④、⑤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2)图1中,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受热/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下沉)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3)结合图2及材料,若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题)A. B. C. D.(4)结合材料及图2,请在下图中画出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热力环流方向。(5)结合材料及图2,假如我国北方地区仿照图示民居建设房屋,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答案】(1)B>A>⑤>④(2)受热上升(3)D(4)(5)合理:华北地区夏季气温高,利于通风降温,减少降温能耗。或不合理:华北地区冬季寒冷,不利于保温,使室内温度低,增加取暖能耗。【详解】(1)读图可知,①点等压面向上凸,说明A地盛行上升气流,A地形成近地面低压。同理,B地形成近地面高压,故A<B;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为高高压,故气压⑤>④,随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垂直方向上A地气压大于⑤。故A、B、④、⑤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B>A>⑤>④。(2)结合上题可知,A地形成近地面低压,说明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受热,在垂直方向上,引起气流的上升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3)有大量植被的地区一般温差较小,AB错误;D选项为比热容较小的石质路面,且为晴天,白天增温快,夜间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温差大,符合题意,C为阴天温差较小,错误。故选D。(4)石质地面和林地的比热容不同,石质地面比热容较林地小,夜晚石质地面降温快,气流下沉;林木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由石质地面流向林地,高空相反。如下图所示:(5)“穿堂风”增强了房屋内的空气流动,起到了通风散热的作用。华北地区夏季气温高,仿照图示民居建设房屋利于通风降温,减少降温能耗,可以说比较合理;但华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穿堂风”不利于保温,使室内温度低,增加取暖能耗,也可以说不合理。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候鸟的驿站”、“候鸟的家园”,下图左为鄱阳湖水系图,右为我国东部雨带示意图,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1)说明鄱阳湖成为“候鸟的驿站”的原因。(2)在正常年份,推测鄱阳湖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并分析原因。(3)推测鄱阳湖湖陆风最显著的月份,并分析原因。【答案】(1)鄱阳湖位于候鸟迁徙路线上;鄱阳湖面积大,鱼类丰富,为候鸟提供充足食物;鄱阳湖生态环境好,适宜候鸟生存;鄱阳湖候鸟天敌少;人类活动干扰小。(2)在正常年份,4-5月份开始进入丰水期,4-5月份锋面雨带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鄱阳湖南部支流进入雨季,水位上涨,鄱阳湖开始进入丰水期。(3)7—8月;7—8月鄱阳湖水量大,湖面宽广,湖陆热力差异显著;7—8月鄱阳湖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背景风)盛行风较弱,且晴天多,湖陆热力差异增强。【详解】(1)驿站是交通的节点,作为候鸟的驿站说明鄱阳湖位于候鸟迁徙路线上;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湖泊中的鱼虾众多,为候鸟提供充足食物;湖泊面积大,候鸟栖息地面积大;鄱阳湖生态环境好,鄱阳湖候鸟天敌少,人类活动干扰小,候鸟生存条件好,适宜候鸟生存。(2)鄱阳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据我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可知鄱阳湖所在流域区域可知鄱阳湖南部支流在4-5月份锋面雨带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受其影响鄱阳湖南部支流进入雨季,水位上涨,鄱阳湖开始进入丰水期。(3)湖陆风是由于湖陆之间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湖泊面积越大,湖泊热容量越大,7—8月鄱阳湖水量大,湖面宽广,湖陆热力差异最显著;7—8月鄱阳湖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形成伏旱天气,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风较弱,且晴天多,湖陆热力差异增强。26.麻辣烫助推天水成为今年又一座“顶流”城市。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水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地势西高东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天水传统民居多为合院,整体为坡屋面,正房以双坡屋面为主,东西厢房则多为单坡屋面。该地建筑主要为土木构造,石质基座为房屋建筑与地面的过渡。材料二:甘谷县位于天水市西北部,地处渭河河谷,盛产羊角辣椒,是闻名中国的“辣椒之乡”。2022年8月,“甘谷辣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甘谷县加强辣椒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智能水肥一体化建设),助力甘谷辣椒提质增效。(1)与西北地区常见的平屋顶形式不同,天水传统民居的东西厢房多为朝向内院的单坡屋面,此种做法可以(

)①便于收集雨水②利于建筑防火③增强夏季通风④传承传统观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为促进天水古民居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做法是(

)A.拆旧建新适应时代发展 B.禁止采取人为干预措施C.加强破败民居修缮整治 D.大力发展古村落旅游业(3)在下图中绘制甘谷所在的渭河河谷夜晚山谷风的示意图。(4)简述甘谷县开展辣椒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5)春季低温冻害和晚霜是天水常见的气象灾害,对辣椒的生产影响较大,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答案】(1)B(2)C(3)(4)位于高原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和发育;位于渭河河谷,地势较平坦,利于发展种植业;有渭河流经,水资源丰富;甘谷县加强辣椒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科技水平高;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广阔。(5)在果园内燃烧秸秆制造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果园铺设鹅卵石,保持地面温度,增强地面辐射;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体抗冻能力;果园灌水和树体喷水,增加大气湿度和保温作用。【详解】(1)据图文材料可知,天水市位于甘肃省,靠近半干旱半湿润区分界线,降水较少,且降水较为集中;天水传统民居的东西厢房多为朝向内院的单坡屋面,可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体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想;与两侧住宅相隔,能够隔绝火势蔓延的作用,单坡屋顶和增强夏季风无关,③错误;①②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天水古民居凝聚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应积极修缮和保护,避免大拆大建和过度开发,拆旧建新不利于传统的文化的传承,C正确,A错误;禁止采取人为干预措施,不利于古民居的保护,B错误;大力发展古村落旅游业,超过环境承载力,不利于民居的保护,D错误。故选C。(3)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故图中热力环流为顺时针,如图所示:

(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甘谷县开展辣椒种植的区位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灌溉水源、科技、市场等方面进行描述。甘谷位于高原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和发育;位于渭河河谷,地势较平坦,利于发展种植业;有渭河流经,水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由材料可知,2022年8月,“甘谷辣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甘谷县加强辣椒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实现智能水肥一体化,农业科技水平高等。(5)在果园内燃烧秸秆制造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低温,隔断落霜免遭霜害;果园铺设鹅卵石,保持地面温度,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地表温度;加强水肥管理,施足有机肥、巧施化肥,结合施肥尽和灌溉,确保树体养分、水分需求,增强树体抗冻能力;果园灌水和树体喷水,增加大气湿度和保温作用,增强果树的抗冻能力。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境内中部的河谷地带,东、西、北部三面环山,为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相对湿度较大。特殊的地形使当地常年盛行山谷风。如图示意武夷山市地形。(1)在背景风较弱的前提下,说明武夷山市区昼夜风向的变化。(2)指出在阴雨天气情况下武夷山市山谷风强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3)夏季凌晨武夷山市易出现大雾天气,分析其原因。【答案】(1)白天,山坡盛行上升气流,武夷山市区以偏南风为主;夜晚,山坡盛行下沉气流,武夷山市区以偏北风为主。(2)变化:减弱。原因:夜晚,云层使山坡地面辐射冷却效应减弱,山地与谷地间的热力差异减弱,导致山风减弱;白天,云层覆盖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山坡地面辐射增温效应减弱,山地与谷地间的热力差异减弱,导致谷风减弱。(3)夏季,偏南风挟带水汽进入谷地,空气湿度大;夜晚,山地冷气流沿山坡下沉,对山谷起到明显的降温作用,水汽遇冷凝结成雾滴,形成大雾天气。【详解】(1)武夷山市地处武夷山境内中部的河谷地带,东、西、北部三面环山,白天山坡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武夷山市区以偏南风为主。夜晚,山坡降温快,盛行下沉气流,武夷山市区以偏北风为主。(2)阴雨天气情况下,夜晚云层保温作用增强,使山坡地面辐射冷却效应减弱,山地与谷地间的热力差异减弱,导致山风减弱;白天云层覆盖,削弱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山坡地面辐射增温效应减弱,山地与谷地间的热力差异减弱,导致谷风减弱,因此阴雨天气情况下武夷山市山谷风强度减弱。(3)该问考查雾形成的原因,可从水汽、遇冷凝结、风力大小等角度作答。根据文字材料,武夷山市为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偏南风挟带水汽进入谷地,空气湿度大;夜晚,山地冷气流沿山坡下沉,对山谷起到明显的降温作用,水汽遇冷凝结成雾滴,形成大雾天气。28.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如下图):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两个箱子都放入相同数量的沙土,甲玻璃箱开口无盖(如甲图),乙玻璃箱有玻璃密封盖子(如乙图),中午把两个玻璃箱放在太阳下,3小时后,同时测甲乙玻璃箱里的气温。丙图为“实验所在地高空等压面示意图”。(1)测量结果:玻璃箱(填“甲”或“乙”)内的温度高。这个实验说明玻璃对太阳辐射(有或没有)阻挡作用,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或没有)阻挡作用,从而起到保温的功能。(2)丙图中,A、B、C、D四点,气压最高的是。(3)若图示为“城市热岛环流”,则A、B两地中表示城市的是。(4)下图示意不同时间海陆间环流形势,其中能正确代表海风的是其中的______图。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乙没有有(2)A(3)B(4)A【详解】(1)据材料可知,甲玻璃箱开口无盖,乙玻璃箱有玻璃密封盖子,晒3小时。结合所学知识,玻璃对太阳辐射没有阻挡作用,太阳辐射可透过玻璃照射玻璃箱内部的沙土,沙土增温后地面长波辐射增强,而玻璃盖对地面长波辐射有阻挡作用,从而起到保温的功能,所以乙玻璃箱的温度更高。(2)据丙图可知,1500米高空等压面D处下凹,可判断D处为低气压,C处等压面向上凸,C为高气压,D处气压高于C处;同一地点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即D对应近地面A为高气压,C对应近地面B为低气压,A处气压高于B处。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A处气压高于D处。因此图中,A、B、C、D四点,气压最高的是A。(3)城市因人为释放的热量较郊区多,形成高温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结合上题分析,近地面B处为低压,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其应为近地面温度较高形成的低压,则B处表示城市。(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温度高于海洋,形成上升气流,空气密度减少,形成低压,海洋处温度较低,空气下沉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温度低于海洋,形成下城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海洋处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结合图示,甲图表示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A对。乙丙两图风向错误,丁图示为陆风。BCD错。故选A。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贡嘎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海螺沟是贡嘎山主峰东坡的冰蚀河谷,沟内蕴藏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海洋性冰川。2022年9月11日科研团队拍下了海螺沟大冰瀑布发生冰崩的场景。研究表明,大冰瀑布冰崩断裂的原因主要是冰川融化,与海螺沟谷地独特的陡坎地形、热力环流及全球气候变暖有关。高山寒漠带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由砾石、沙石地带堆积而成,这里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訇匐在地面。右图示意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1)从热力环流和地形的角度,解释右图大冰瀑布冰崩的作用机理。(2)依据材料,从气候和土壤的角度,分析右图中雪线附近寒漠带植被稀少的原因。【答案】(1)①沟谷地形,白天盛行谷风,较为温暖的谷风从低海拔沟谷向上爬升;②大冰瀑布陡坎地形阻挡谷风滞留,延长谷风对冰川的作用时间,使冰川消融崩解;③谷地狭长,受“狭管”效应影响,谷风风力加强;④大冰瀑布陡坎地形落差大,冰川易断裂。(2)①海拔高,气温低;②大气层稀薄,紫外线强;③海拔高,摩擦力小,风力强劲;④砾石、沙石为主,土壤发育程度差;⑤以砾石、沙石为主,不利于储水,地下水埋藏深。【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海螺沟是贡嘎山主峰东坡的冰蚀河谷,为沟谷地形,受山谷风热力环流影响,白天盛行谷风,较为温暖的谷风从低海拔沟谷向上爬升;读右图可知,大冰瀑布位于图中③位置处,坡度很大,为陡坎,陡坎地形阻挡谷风向上爬升,使其在该地滞留,延长了谷风对冰川的作用时间,由于谷风从低海拔方向吹来,温度较高,使冰川消融崩解;该谷地较为狭长,受“狭管”效应影响,谷风风力加强,对冰川消融作用影响较为显著;大冰瀑布陡坎地形落差大,受重力作用影响,冰川易发生断裂。(2)植被稀少可从光热水土等角度进行分析。雪线附近寒漠海拔接近5000m,海拔高,气温低;由于海拔高,大气层稀薄,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海拔高,摩擦力小,风力强劲,不利于植被生长;物理风化作用显著,但由于生物较少,土壤以砾石、沙石为主,肥力低,土壤发育程度差;以砾石、沙石为主,水体下渗快,不利于地表水的储存,地下水埋藏深。因此雪线附近寒漠带植被稀少。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极地区是指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包括整个北冰洋以及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北极地区的下垫面状况对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及天气系统的变化有重要影响。下面为1月份北极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1)简述1月份北极地区气压分布状况。(2)图中甲地等压线发生弯曲,请推测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3)推测该月份,乙、丙两地常见天气状况的异同。【答案】(1)大陆上分布高压,海洋上分布低压;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2)甲地为北大西洋,等压线凸向高处,气压低。该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暖流对近地面大气有增温作用;大气增温,利于气流的垂直上升,使低气压向更高纬度地区延伸。(3)相似点:常见寒冷、晴朗、大风天气。不同:丙地风向为偏北风,乙地风向为偏南风。【详解】(1)读图可知,1月北极地区大陆上分布高压,海洋上分布低压;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2)结合经度位置可知,甲地为北大西洋,图中等压线凸向高值处,表明位于低压槽,气压低。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暖流对近地面大气有增温作用;大气增温,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利于气流的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使低气压向更高纬度地区延伸。(3)读图可知,乙位于高压脊,丙位于高压中心附近,均盛行下沉气流,常见寒冷、晴朗天气;等压线较为密集,均有大风天气。不同:结合等压线延伸方向可判断丙地风向为偏北风,乙地风向为偏南风。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研究菜地焚风现象,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左圈),右图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冰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1)在A观测点6:00左右观察到焚风,请说明判断依据。(2)若A地能形成山谷风,试判断白天山谷风对焚风的影响(加强或减弱),并说明理由。(3)有同学判断B点相对湿度最小值应该在14:00左右,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焚风现象是由于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水汽含量少造成的,6点钟左右气温迅速上升,湿度下降,水汽含量减少,风向转为偏北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空气下沉)。(2)减弱。理由:山谷风白天为谷风,由山谷吹向山坡,与焚风风向(山坡吹向山谷)相反。(3)赞成。理由:水汽含量不变时,14点左右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该温度下空气饱和时水汽压高或最大绝对湿度大,因而相对湿度小。或反对。理由:B点位于湖泊附近,受湖陆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湖泊吹向B地,带来的水汽多,水汽压大或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大。【详解】(1)焚风应越过山脉沿山坡下沉,即从山顶吹向山麓(高海拔向低海拔),同时受下沉增温影响,湿度下降,温度上升。因此据右图可知,A观测点若出现焚风,则由山顶吹向A处所在的山麓,应为偏北风。据右图可知,该日6时以后A观测点风向由弱南风转为强北风,且伴有升温、减湿过程,应为焚风出现的时间。(2)AB为南北走向山谷,地势北高南低,焚风应为偏北风,偏北方向的气流翻越北部山地后,在下沉过程中形成干热的焚风。根据所学可知,白天吹谷风,即从偏南方向从山谷吹向山坡,与焚风风向(山坡吹向山谷)相反,所以白天谷风对焚风有减弱作用。(3)该小问为开放性试题,赞同或不赞同均可。思考角度为相对湿度与温度、水汽压关系。赞同理由:根据文字“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冰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可知,水汽含量不变时,14点左右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该温度下空气饱和时水汽压高或最大绝对湿度大,因而相对湿度小。反对理由:B点位于湖泊附近,受湖陆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湖泊吹向B地,带来的水汽多,水汽压大或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大。32.图1为北半球某地白昼等压面分布图,图2为某日A、B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AB两地的气温变化曲线中表示阴雨天气温日变化的是,指出其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2)据图1可知,与甲地相比,乙地白昼气温(填“较高”或“较低”),试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