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805-202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24/wKhkGWcVnOiAK7MeAACdit6IgTc984.jpg)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805-202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24/wKhkGWcVnOiAK7MeAACdit6IgTc9842.jpg)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805-202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24/wKhkGWcVnOiAK7MeAACdit6IgTc9843.jpg)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805-202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24/wKhkGWcVnOiAK7MeAACdit6IgTc9844.jpg)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41-T 805-202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06/24/wKhkGWcVnOiAK7MeAACdit6IgTc9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CCSB16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805—2022
代替DB41/T805—2013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2022-09-16发布2022-12-14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805—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发生条件及防治适期..................................................................1
5综合防治措施........................................................................4
附录A(资料性)黄瓜农药安全使用方法(化学农药).......................................7
附录B(资料性)黄瓜农药安全使用方法(生物农药).......................................9
I
DB41/T80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1/T805—2013《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与DB41/T805—2013相比,
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防治指标”定义(见3.2,2013版3.1);
b)增加了主要病害中猝倒病适宜发生温度(见4.1.1,2013年版的4.1.1);删除了病毒病(见2013
年版的4.1.10);增加了细菌性流胶病(见4.1.21);调整了部分病害顺序(见4.1,2013年版
的4.1);
c)更改了“主要害虫”中黄蓟马、美洲斑潜蝇、烟粉虱的名称,并增加了虫害防治指标(见4.2.1、
4.2.2、4.2.3,2013年版的4.2.1、4.2.2、4.2.3);增加了主要虫害叶螨类(见4.2.5);
d)更改了“防治原则”(见5.1,2013年版的5.1);
e)更改了“预测预报”表述内容(见5.2.1,2013年版的5.2.1);
f)将“种子处理”更改为“温汤浸种”,并更改了相关内容(见5.2.2.2,2013年版的5.2.2.2);
将“嫁接防病”更改为“嫁接换根”,并更改部分表述(见5.2.2.3,2013年版的5.2.2.6);将
“耕作改制”更改为“轮作倒茬”,并删除后半部分(见5.2.2.4,2013年版的5.2.2.4);将“肥
水管理”更改为“水肥一体化”,并更改了内容(见5.2.2.5,2013年版的5.2.2.5);增加了“清
洁田园”(见5.2.2.6);
g)将“人工引移、释放天敌”更改为“释放天敌”,并更改内容(见5.2.3.1,2013年版的5.2.3.1);
更改了“生物药剂”表述(见5.2.3.2,2013年版的5.2.3.2);
h)将“日光消毒”更改为“土壤高温处理”,并更改了有关内容(见5.2.4.1,2013年版的5.2.4.1);
将“环境控制”更改为“通风降湿”,并将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生态防治”(见5.2.4.3,2013
年版的5.2.2.3);
i)将“人工诱杀”更改为“色板诱杀”,并更改了有关内容(见5.2.5.1,2013年版的5.2.5.1);
删除了“银灰膜驱蚜”(见2013年版的5.2.5.2);增加了“杀虫灯诱杀”(见5.2.5.2);将“设
施保护”更改为“防虫网覆盖”(见5.2.5.3,2013年版的5.2.5.3);
j)删除了“土壤消毒”(见2013年版的5.2.6.1);将“育苗器具消毒”分为“育苗基质消毒”和
“育苗穴盘消毒”(见5.2.6.1、5.2.6.2,2013年版的5.2.6.2);更改了“种子处理”有关内
容(见5.2.6.3,2013年版的5.2.6.3);删除了“适时防治”“农药种类选择”“农药使用准则”
(见2013年版的5.2.6.5、5.2.6.6、5.2.6.7);增加了“生长期防治”(见5.2.6.5);
k)删除了附录(规范性)黄瓜农药安全使用方法、附录(规范性)黄瓜生产禁止使用农药(见2013
年版的附录A、附录B);
l)更改了附录(资料性)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见附录A、B,2013年版的附录C)。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济源市园艺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朴周、薛梦宁、曹贤、胡俊芳、赵洁、孙红霞、翟清云、赵兴华、翟庆
慧、李东锋、靳俊英、郭五军、张龙、翟军委、张建平、宋新阁、颜卫东、郭利娟、王献忠、史红娜、
何丽、黄红宁、曹艳会。
本文件所替代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DB/T805-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41/T805—2022
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发生条件及防治适期、综合防治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辖区内的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671.5瓜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
GB/T23416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DB/T1147黄瓜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治适期
在防治某种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最佳防治效果的适宜时期。
3.2
防治指标
某种作物在某一虫害或病害危害下,需要人为干预,不使种植者的利益受到损失时害虫的种群密度
或病害的发病率等数值。
4发生条件及防治适期
4.1主要病害
4.1.1猝倒病
苗床温度10℃、湿度大的情况下易发生,播前苗床或种子处理,预防发生。
4.1.2立枯病
1
DB41/T805—2022
苗床温度20℃~25℃,湿度大环境下易发生,主要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及定植后前期,应在初现
病株时开始防治。
4.1.3棒孢叶斑病
温度在25℃~28℃,相对湿度大于85%的棚室易发病,生长后期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4霜霉病
日平均气温16℃时,病害开始发生,温度20℃~24℃,相对湿度80%以上易流行;多雨、多雾、
多露的情况下,病害极易流行。以预防为主。
4.1.5白粉病
温度20℃~25℃,相对湿度85%以上,通风不畅、高湿、结露,病害发生严重。以预防为主。
4.1.6蔓枯病
露地栽培温度20℃~25℃,相对湿度85%以上发病较重;保护地栽培通风不良,种植密度过大,
光照不足,空气湿度大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7炭疽病
温度10℃~30℃,相对湿度80%~90%均可发病,24℃左右发病最重;氮肥过多、大水漫灌、通风
不良或植株衰弱,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8黑星病
温度在9℃~30℃,相对湿度85%以上均可发病。温度17℃,相对湿度90%以上发病重;以预防为
主。
4.1.9枯萎病
土壤温度20℃~23℃,土壤湿度90%以上极易发病;连作、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土壤过分干旱或
质地黏重的酸性土、根系受伤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0细菌性角斑病
温度4℃~39℃均可发生,相对湿度70%以上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1疫病
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易发病;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重茬连作、高
温高湿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2灰霉病
温度15℃~20℃,相对湿度94%以上,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3绵腐病
高温、潮湿宜发病;土质黏重、种植过密、管理粗放、有损伤等发病重。结瓜期预防发生。
4.1.14镰刀菌根腐病
2
DB41/T805—2022
高温高湿宜发病。重茬地、低洼地、黏土地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5白绢病
发病适温30℃,高温、时雨时晴利于病害的传播。重茬地、酸性土或砂土地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6黑斑病
结果期遇高温高湿环境,宜发病;浇水、雨后病情加重。以预防为主。
4.1.17菌核病
温度5℃~30℃、相对湿度85%以上,均可发病。温度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98%以上发病严重。
以预防为主。
4.1.18褐斑病
温度在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昼夜温差大、光照不足、有结露,发病重;植株衰弱,偏
施氮肥,微量元素硼缺乏时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19斑点病
温暖、多雨天气易发病,连作、通风不良、湿度大,发病重。以预防为主。
4.1.20根结线虫病
设施栽培常年发生,露地栽培6~9月为发病盛期,结瓜期最易感病;重茬地块,砂质土壤,发病严
重。上茬发生及时防治。
4.1.21细菌性流胶病
温度在22℃~30℃,昼夜温差大,棚内中午温度过高,晚上温度低、湿度大,易发病。以预防为
主。
4.2主要虫害
4.2.1蓟马
温度在15℃~32℃条件下均可发生,夏秋两季干旱条件下发生严重。平均成虫3头/株~5头/株时
开始防治。
4.2.2斑潜蝇
设施栽培常年发生。露地栽培4~10月均可发生为害。一般每百株20头时开始防治。
4.2.3粉虱
设施栽培常年发生。露地栽培7~8月间虫口密度较大,8~9月间为害严重。点片发生,每株有成虫
2~3头时,开始防治。
4.2.4瓜蚜
温度16℃~20℃,相对湿度低于75%条件下均可为害。设施栽培常年为害。露地栽培6~7月中下
旬虫口密度最大,为害重。平均5头/株~7头/株时开始防治。
3
DB41/T805—2022
4.2.5叶螨类
温度25℃~28℃,相对湿度在30%~40%条件下有利于发生。平均幼虫3头/株~5头/株时开始防治。
5综合防治措施
5.1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加强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态调
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综合防治措施。
5.2防治措施
5.2.1预测预报
根据病原菌和害虫基数、病虫害发生条件,结合气象预报,分析、推断发生程度,以确定发生时期
和防治适期。
5.2.2农业防治
5.2.2.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高抗、多抗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1的要求。
5.2.2.2温汤浸种
包衣种子直接播种,未包衣种子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阳光晒种2d,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不断搅拌30min,水温降低到30℃再浸种3h~
4h。
5.2.2.3嫁接换根
对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应采用嫁接苗,嫁接技术符合DB41/T1147标准。
5.2.2.4轮作倒茬
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5.2.2.5水肥一体化
优先采用水肥一体化、膜下暗灌、滴灌技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施肥应符合NY/T496和NY/T1868
的规定。
底施有机肥。每亩底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00kg,施后深翻30cm。自制有机肥应充分腐熟,腐熟
度符合NY/T525标准。
5.2.2.6清洁田园
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清除残留根系、枯枝落叶和杂草等。
5.2.3生物防治
5.2.3.1释放天敌
4
DB41/T805—2022
定植后7d~10d,监测发现害虫即可释放天敌。设施条件下,利用异色瓢虫防治瓜蚜,每亩释放500~
1000头(粒)异色瓢虫(卵),间隔10d~15d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次。利用烟盲蝽防治粉虱,每亩释
放烟盲蝽250~500头,间隔10d~15d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次。利用小花蝽防治蓟马和瓜蚜,每亩释放
小花蝽250~500头,间隔10d~15d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次。
5.2.3.2生物药剂
采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微生物活体、植物源等生物药剂防治黄瓜病虫害。生产上常用苦参碱、鱼藤
酮、藜芦碱、木霉菌、哈茨木霉菌等。
5.2.4生态防治
5.2.4.1土壤高温处理
土传病害严重的设施栽培地块,可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阳光进行高温处理,清洁田园后,每亩撒施
有机肥4t,石灰氮每亩50kg~80kg,及时深翻25cm以上,起垄,灌水,铺地膜,闷棚升温,使地面温
度达到60℃以上,持续15d~20d,之后进行充分通风,并进行发芽试验,定植前3d~5d,补充有益
生物菌剂。
5.2.4.2高温闷棚
霜霉病发生严重时,采收成熟的瓜条,去掉植株下部病老叶,选择晴天上午灌水后闭棚,冠层气温
达到45℃,持续2h,缓慢通风,降至正常温度管理范围。
5.2.4.3通风降湿
加大昼夜温差,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通过放风和辅助加
温,调节不同生育时期的适宜温度,避免低温和高温障碍。
5.2.5物理防治
5.2.5.1色板诱杀
诱杀瓜蚜、粉虱、斑潜蝇,每亩悬挂40张20cm×25cm黄色粘虫板。诱杀蓟马,每亩悬挂40张20cm
×25cm蓝色粘虫板。色板应悬挂在高于植株顶部15cm~20cm处。当板上粘虫面积达到板表面的60%以
上及时更换。
5.2.5.2杀虫灯诱杀
采用频阵式杀虫灯诱杀,露地每10~15亩一套,面积10~15亩以下的设施,每设施一套,10~15
亩以上的设施按照面积增加数量;生长前期放置在离地1.5m高度,生长后期要放置在高于作物顶部
10cm~20cm处,每天开灯时间以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4点为宜。
5.2.5.3防虫网覆盖
在通风口和门窗处,设置60目防虫网。
5.2.6化学防治
5.2.6.1育苗基质消毒
每立方基质用50%多菌灵和50%福美双混合剂(1:1混合)60g~80g混合均匀,进行消毒。
5
DB41/T805—2022
5.2.6.2育苗穴盘消毒
重复使用的穴盘清洗之后,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20min消毒。
5.2.6.3种子处理
72.2%霜霉威盐酸盐,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
10min~20min,预防猝倒病;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预防病毒病;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浸种1h,预防枯萎病。
5.2.6.4设施消毒
定植前对设施内进行消毒。将设施密闭,用硫磺熏蒸(每亩10~12个硫磺罐);用5%百菌清粉尘剂
每亩1kg,或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250g熏蒸;或用75%百菌清500倍液对设施内墙体、地面、棚膜等
处均匀喷雾,密闭消毒1昼夜。
5.2.6.5生长期防治
加强监测,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天气预报有适合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出现时,及时预防;发生
初期及时用药。按照GB/T8321(所有部分)、GB/T23416、NY/T1276规定选择农药品种,交替使用化学
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附录B。黄瓜生产禁止使用农药
参照《禁限用农药名录》。
6
DB41/T805—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黄瓜主要病虫防治药剂(化学农药)
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化学农药)见表A.1。
表A.1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化学农药)
有效成分含量每亩用量或
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d
%稀释倍数
代森锰锌70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喷雾15
嘧菌酯25悬浮剂45mL~60mL喷雾3
氟吡菌胺·烯酰吗啉40悬浮剂30mL~45mL喷雾2
霜霉病
甲霜灵·锰锌58可湿性粉剂150g~188g喷雾1
氢氧化铜77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3
霜脲氰锰锌72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喷雾7
霜霉威盐酸盐722水剂5mL/m2~8mL/m2苗床浇灌-
乙酸铜20可湿性粉剂1000g~1500g灌根-
猝倒病
敌磺·福美双10可湿性粉剂1670g~2000g拌毒土-
甲霜·福美双38可湿性粉剂2g/m2~3g/m2苗床浇洒-
嘧菌酯25悬浮剂2000倍喷雾3
蔓枯病
苯甲·咪鲜胺30悬浮剂60mL~80mL喷雾5
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30g~40g喷雾2
烯酰·吡唑酯75水分散粒剂75g~125g喷雾3
疫病
唑醚·代森联60水分散粒剂60g~100g喷雾2
霜霉威盐酸盐72.2水剂60g~100g喷雾7
嘧菌酯25悬浮剂10g~20g喷雾3
乙霉威26水分散剂96g~144g喷雾3
嘧胺·乙霉威26水分散粒剂100g~150g喷雾3
灰霉病
腐霉利50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雾1
嘧霉胺40悬浮剂800~1200倍喷雾3
过氧乙酸21水剂140mL~233mL喷雾3
嘧菌酯250g/L悬浮剂60mL~90mL喷雾1
黑星病氟硅唑40乳油10mL~12.5mL喷雾7
腈菌·福美双20可湿性粉剂98g~130g喷雾4
7
DB41/T805—2022
表A.1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化学农药)(续)
有效成分含量每亩用量或
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
%稀释倍数
甲基硫菌灵50悬浮剂60g~80g喷雾2
枯萎病
甲霜·噁霉灵3水剂500~700倍灌根3
病毒病毒氟磷20悬浮剂80mL~100mL喷雾3
福·福锌80可湿性粉剂125g~150g喷雾14
戊唑·嘧菌酯30悬浮剂30mL~40mL喷雾5
炭疽病
甲硫·丙森锌70可湿性粉剂75g~100g喷雾3
腐霉利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喷雾14
氟菌·肟菌酯43悬浮剂15mL~250mL喷雾3
靶斑病苯甲·嘧菌酯30悬浮剂40mL~80mL喷雾3
唑醚·丙森锌70可湿性粉剂50g~60g喷雾3
呋虫胺20可溶粒剂20g~40g喷雾3
蓟马啶虫脒10可湿性粉剂7.5mL~10mL喷雾7
氟啶·吡蚜酮40水分散粒剂16g~20g喷雾3
呋虫胺20可溶粒剂30g~50g喷雾3
白粉虱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10g~12.5g喷雾5
敌敌畏15烟剂390g~450g点燃放烟7
斑潜蝇灭蝇胺80可湿性粉剂13g~18g喷雾3
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10g~15g喷雾7
蚜虫啶虫脒3乳油40g~50g喷雾4
敌敌畏22烟剂273g~400g点燃放烟7
8
DB41/T805—2022
附录B
(资料性)
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生物农药)
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生物农药)见表B.1。
表B.1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生物农药)
有效成分含量每亩用量或
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d
%稀释倍数
苦参碱0.3乳油120mL~180mL喷雾3
地衣芽孢杆菌80亿水剂130mL~260mL喷雾3
霜霉病
几丁聚糖0.5水剂133g~167g喷雾7
乙蒜素20乳油70g~87.5g喷雾5
木霉菌2亿孢子可湿性粉剂185g~250g喷雾7
解淀粉芽孢杆菌10亿悬浮剂350mL~500mL喷雾7
灰霉病
白藜芦醇0.2可溶液剂80g~120g喷雾7
多抗霉素10可湿性粉剂120g~140g喷雾7
几丁聚糖0.5水剂133g~167g喷雾7
白粉病枯草芽孢杆菌0.2可湿性粉剂300mL~600mL喷雾5
宁南霉素10可溶粉剂50g~75g喷雾1
春雷霉素2水剂500倍喷雾4
中生菌素3可溶液剂80mL~110mL喷雾3
细菌性角斑解淀粉芽孢杆菌10亿悬浮剂350mL~500mL喷雾7
病乙蒜素41乳油60mL~75mL喷雾3
四霉素0.3水剂50mL~65mL喷雾1
氨基寡糖素·喹啉铜35悬浮剂50mL~70mL喷雾7
阿维菌素0.5颗粒剂3000g~5000g沟施、穴施-
根结线虫病
氨基寡糖素35可溶性粉剂300mL~400mL喷雾7
枯萎病春雷霉素2可湿性粉剂700g~900g灌根-
斑潜蝇多杀菌素25水分散粒剂11g~14g喷雾1
苦参碱1.5可溶液剂30mL~40mL喷雾10
蚜虫
金龟子绿僵菌80亿孢子/mL可分散油悬浮剂40mL~60mL喷雾-
耳霉菌200万CFU悬浮剂150mL~230mL喷雾7
粉虱
藜芦胺0.5可溶液剂70mL~80mL喷雾7
9
DB41/T805—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发生条件及防治适期..................................................................1
5综合防治措施........................................................................4
附录A(资料性)黄瓜农药安全使用方法(化学农药).......................................7
附录B(资料性)黄瓜农药安全使用方法(生物农药).......................................9
I
DB41/T80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1/T805—2013《黄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与DB41/T805—2013相比,
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防治指标”定义(见3.2,2013版3.1);
b)增加了主要病害中猝倒病适宜发生温度(见4.1.1,2013年版的4.1.1);删除了病毒病(见2013
年版的4.1.10);增加了细菌性流胶病(见4.1.21);调整了部分病害顺序(见4.1,2013年版
的4.1);
c)更改了“主要害虫”中黄蓟马、美洲斑潜蝇、烟粉虱的名称,并增加了虫害防治指标(见4.2.1、
4.2.2、4.2.3,2013年版的4.2.1、4.2.2、4.2.3);增加了主要虫害叶螨类(见4.2.5);
d)更改了“防治原则”(见5.1,2013年版的5.1);
e)更改了“预测预报”表述内容(见5.2.1,2013年版的5.2.1);
f)将“种子处理”更改为“温汤浸种”,并更改了相关内容(见5.2.2.2,2013年版的5.2.2.2);
将“嫁接防病”更改为“嫁接换根”,并更改部分表述(见5.2.2.3,2013年版的5.2.2.6);将
“耕作改制”更改为“轮作倒茬”,并删除后半部分(见5.2.2.4,2013年版的5.2.2.4);将“肥
水管理”更改为“水肥一体化”,并更改了内容(见5.2.2.5,2013年版的5.2.2.5);增加了“清
洁田园”(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北京平面设计专员岗位劳动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办公文件消毒与消毒剂供应合同
- 2025年度办公室移动空调租赁及智能化节能服务合同样本
- 行业领先物流配送方案
- 企业借给个人借款合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专用条款
- 委托平面设计合同
- 农业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试卷A
- 产品研发合同协议书
-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 矮小症诊治指南
- GB 10665-1997碳化钙(电石)
- 《克雷洛夫寓言》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重点内容学习PPT课件(带内容)
- 海信rsag7.820.1646ip电源与背光电路图fan7530、fan7602fan
- 板带生产工艺5(热连轧带钢生产)课件
- 2022年同等学力英语考试真题及详解
- 深度配煤掺烧方案
- 中药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