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天津市蓟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化合物中不含N元素的是()A.纤维素酶 B.胰岛素 C.核糖 D.腺苷三磷酸〖答案〗C〖祥解〗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析】A、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为C、H、O、N等元素构成,不符合题意,A错误;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构成,不符合题意,B错误;C、核糖属于糖类,组成元素为C、H、O,符合题意,C正确;D、腺苷三磷酸组成元素有C、H、O、N、P,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冲洗干净后再除去枝梗榨汁以防止杂菌污染B.酒精消毒后的玻璃瓶装满葡萄汁以保证无氧环境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主要微生物都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D.将沸盐水倒入泡菜坛并水封坛口以防止杂菌污染〖答案〗A【详析】A、若先去枝梗,则可能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所以应冲洗干净后再除去枝梗榨汁,A正确;B、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中,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样做为了防止发酵液溢出,并且能保证酵母菌有足够的氧气进行一段时间的有氧呼吸,达到大量增殖的目的,所以不应装满,B错误;C、制作果酒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生物,制作果醋的主要微生物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细胞,C错误;D、制作泡菜时,盐水入坛前要煮沸,是为了排除溶解氧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微生物污染,冷却后使用,是为了避免高温杀死乳酸菌,所以沸盐水应在冷却后待用,D错误。故选A。3.在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某同学分别在不同时间对同一观察部位进行显微拍摄,获得甲、乙两个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处为外界溶液B.甲→乙的过程中植物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若将甲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a的颜色将变深〖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乙中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质壁分离,甲中a处是细胞液,乙中b处是外界溶液。【详析】A、若乙图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则外界溶液为清水,所以b处可能充满着清水,若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则b处为蔗糖溶液,总之b处为外界溶液,A正确;B、甲→乙的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导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加,故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C、甲→乙变化的过程为质壁分离,原因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C错误;D、若将甲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加,颜色变深,a处是细胞液,所以a的颜色将变深,D正确。故选C。4.洗面奶、沐浴露、纺织品中的微塑料(聚乙烯、聚酯等)会随生活污水排入土壤,对土壤微生物造成影响,如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促进H2O2等活性氧的产生。下列有关微塑料对细胞的影响错误的是()A.会改变细胞中元素的种类B.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C.会改变某些酶的催化效率D.会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答案〗A〖祥解〗微塑料(聚乙烯、聚酯等)会随生活污水排入土壤,对土壤微生物造成影响,如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详析】A、根据题干,微塑料不会改变元素的种类,细胞中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A错误;B、微塑料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就是磷脂和蛋白质,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B正确;CD、微塑料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因此会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酶的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因此可能会改变某些酶的催化效率,CD正确。故选A。5.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聚核苷酸,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核苷酸的糖脱水后相连,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图为某种多聚核苷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4种核糖核苷酸B.图中多聚核苷酸形成时产生了5分子水C.图中所示的多聚核苷酸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糖—磷酸主链中一个磷酸基团大多和两个五碳糖相连〖答案〗D〖祥解〗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详析】A、由图中碱基T可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图中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该化合物有5个核苷酸,每2个核苷酸之间脱去1分子水,故合成该化合物时,需脱去4分子水,B错误;C、图中所示的多聚核苷酸为单链结构,其中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D、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大多与两个五碳糖相连,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与一个五碳糖相连,D正确。故选D。6.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增大pH,重复该实验,可用曲线a表示反应速率B.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将呈现曲线c所示变化C.BC段,酶的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答案〗B〖祥解〗由图可知,在一定的反应物浓度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超过一定的范围,底物浓度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详析】A、依题意,图中曲线b表示在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若重复该实验时,增大pH,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实验结果可用曲线a表示,A正确;B、依题意,图中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与曲线c所示变化不符,B错误;C、依题意,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可知,B点后,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基本保持不变,说明酶的浓度限制了BC段反应速率的提高,C正确;D、依题意,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在曲线AB段,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说明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D正确。故选B。7.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细胞的不断分裂会出现染色体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①②过程的发生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和比例有关C.获得脱毒苗常用的外植体是植物的茎尖,脱毒苗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D.通过高产细胞系获得辣椒素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答案〗B〖祥解〗题图分析,图中①和②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上面一种途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再从果实中获得相应的产物;下面一种途径是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细胞产物。【详析】A、①过程中细胞进行的分裂是有丝分裂,该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B、①②过程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发生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和比例有关,B正确;C、因为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没有病毒,所以将茎尖进行离体培养能获得脱毒植株,脱毒苗不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C错误;D、由题图可知辣椒素是细胞代谢产物,通过细胞培养得到高产细胞系时就可产生,不需要发育成植株,该过程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B。8.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某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是在某病原菌均匀分布的平板上,铺设含有不同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图示为培养的结果,其中抑菌圈是在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病原菌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答案〗D〖祥解〗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析】A、图示固体培养基上需要菌液均匀分布,故在该固体培养基上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使用平板划线法,A错误;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的原因是该病原菌对该抗生素不敏感,这种变异不是在接触抗生素后存在的,抗生素只能起着选择作用,B错误;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敏感度小,C错误;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正确。故选D。9.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接种环和涂布器在使用前后均需要进行灼烧灭菌B.DNA粗提取时使用酒精溶解DNA使之与蛋白质分离C.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D.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来控制PCR反应的进程〖答案〗B〖祥解〗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详析】A、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和感染操作者,每次接种前后,接种环和涂布器在使用前后均需要进行灼烧灭菌,A正确;B、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利用这个特性将DNA与蛋白质分离,B错误;C、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据此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D、PCR反应中,每次循环一般分为变性(超过90°C)、复性(50°C左右)和延伸(72°C左右),所以通过改变体系中的温度,控制PCR的反应进程,D正确。故选B。10.研究者通过下图所示的操作过程,获得导入S基因的基因编辑小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获得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MⅡ期B.过程②在雌鼠a的输卵管内完成受精C.过程③需将表达载体注射到子宫中D.过程④需抑制雌鼠b对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答案〗A〖祥解〗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详析】A、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MⅡ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因此过程①获得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MⅡ期,A正确;B、过程②是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是将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置于适当的培养液中共同培养一段时间,来促使它们完成受精,B错误;C、③是导入含S基因的表达载体,应该将含S基因的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注射至小鼠的受精卵中,C错误;D、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过程④不需要抑制雌鼠b对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D错误。故选A。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流是由甲流病毒H1N1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常出现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接种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法。甲流病毒H1N1表面的血凝素抗原(HA)可识别宿主细胞的特定受体,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抗HA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诊断甲流病毒的感染.下图为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生产抗HA单克隆抗体的技术流程,所获得的抗体称为鼠源单克隆抗体:11.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技术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通常需要多次注射HA蛋白,以提高相应细胞数量B.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杂交瘤细胞均能产生抗HA抗体C.用多孔细胞板培养时每孔最好只接种1个细胞D.制备的抗HA单克隆抗体不能用来制作甲流疫苗12.下列哪项是鼠源单克隆抗体应用中最可能的风险()A.引发过敏反应 B.引发自身免疫病C.引发免疫缺陷疾病 D.引发人鼠基因转移〖答案〗11.B12.A〖祥解〗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11题详析】A、小鼠通常需要多次注射HA蛋白,其目的是使小鼠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的B淋巴细胞,A正确;B、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都是杂交瘤细胞,但未必都能产生抗HA抗体,B错误;C、用多孔细胞板培养时每孔最好只接种1个细胞,这样可以通过抗体检测准确找到能产生抗H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D、HA是甲流病毒H1N1表面的血凝素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因而可用于制备疫苗,但用HA制备的抗HA单克隆抗体不能用来制作甲流疫苗,但可用来检测甲流病毒,D正确。故选B。【12题详析】A、鼠源单克隆抗体注射到人体会引起免疫反应,进而可能表现出过敏反应,从而降低疗效,A正确;B、引发自身免疫病是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自身组织或器官受损而引起的病患,鼠源单克隆抗体的使用不会引起自身免疫病,B错误;C、鼠源单克隆抗体注射到人体不会引起人类发生免疫缺陷病,因为不会引起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受损,C错误;D、鼠源单克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而不会引发人鼠基因转移,D错误。故选A。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2分13.氰化物是一类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有剧毒,人体微量摄入即有致命风险。实际上,氰化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界,许多植物可合成氰化物。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氰化物可抑制位于______(具体部位)的复合体Ⅳ的活性(图1),使其不能将电子传递给氧气,导致第一、二阶段产生的______无法与氧气结合生成水。(2)氰化物对植物自身不会产生毒害,原因之一是氰化物储存在成熟植物细胞体积最大的细胞器—______中,原因之二是植物存在一种交替氧化酶(AOX),可将电子传递给氧气,这一机制称为“抗氰呼吸”(如图2),抗氰呼吸产生的ATP比较______,释放的热能比较多。(3)玉兰等植物需要通过挥发性物质吸引昆虫传粉。在开花时花器官中通过“抗氰呼吸”增加产热,一方面可促进花序的发育,另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吸引昆虫传粉。〖答案〗(1)①.线粒体内膜②.还原氢(2)①.液泡②.少(3)挥发物质挥发〖祥解〗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还原氢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小问1详析】由图1可知,复合体IV上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为氧气,生成物为水,故复合体IV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因此氰化物可抑制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复合体IV的活性,使其不能将电子传递给氧气,导致第一、二阶段产生的NADH无法与氧气结合生成水,无法利用氧气产生大量ATP,进而影响正常生命活动。【小问2详析】氰化物对植物自身不会产生毒害,原因之一是氰化物储存在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原因之二是植物存在一种交替氧化酶(AOX),可将电子传递给氧气,这一机制称为“抗氰呼吸”,可使自身不会产生毒害作用,使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够进行,还原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但该过程中消耗的电子量减少,因而产生的ATP比较少,更多的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小问3详析】玉兰等植物开花时花器官通过“抗氰呼吸”产热,一方面抗氰呼吸可促进花序的发育,另一方面抗氰呼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多,有利于促使挥发物质挥发,吸引昆虫传粉,有利于传粉。14.不结球白菜原产于我国,古名为“菘”。为研究不结球白菜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研究人员取其根尖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有丝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临时装片时,取根尖2~3mm是为了获取______区的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需经______、漂洗、染色和制片四步。(2)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时,通常选择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三者数量之比是______。(3)通常情况下,视野中大部分细胞处于______期。为提高处于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可用秋水仙素对根尖做预处理,结果如下表。处理时间1.0h1.5h2.0h2.5h3.0h3.5h中期细胞比例—3.26%36.46%57.32%28.80%—表中数据显示,秋水仙素处理______h效果最好。(4)下图是两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图像,二者的差异是因为观察细胞的角度不同,其中观察视角与赤道面垂直的是图______〖答案〗(1)①.分生区②.解离(2)①.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中央赤道板的部位,因而容易观察清楚②.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3)①.间②.2.5(4)B〖祥解〗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小问1详析】制作临时装片时,剪取根尖2mm是为了获取分生区的细胞,因为分生区细胞在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制片完成后进行观察,观察时先低倍镜观察,再高倍镜观察。【小问2详析】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时,应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因为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位置,此时每个染色体均含有两个DNA分子,即此时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小问3详析】通常情况下,视野中大部分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因为间期在细胞周期中占90~95%的时间。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中期所占比例越大,说明其时间越长,越容易观察。因此表中数据显示,秋水仙素处理2.5h效果最好。【小问4详析】下图是两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图像,二者的差异很大,这是因为观察细胞的角度不同,第一张A图观察的视线与赤道面平行,第二张B图观察的视线与赤道面垂直。15.地宝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极危植物,为制定更合理有效的保护机制,研究人员通过人工遮荫的方法设置了不同光照条件(8%、20%、45%和100%自然光),测定地宝兰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和图2。(1)地宝兰叶肉细胞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_____(具体部位)(2)测定地宝兰叶片中色素含量时,可用______(试剂名称)分离叶片中的色素。据图1分析,该植物适应弱光的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3)图2结果显示,8:00-11:00时不同光照强度下地宝兰净光合速率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叶绿体中可以产生更多的______供暗反应合成有机物。11:00-12:30光合速率反而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抑制了暗反应。(4)请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将地宝兰的光照条件设置在______条件下,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答案〗(1)类囊体薄膜(2)①.层析液②.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降低,地宝兰主要不断提高叶绿素a的含量以适应低光照条件(3)①.光照强度提高,光反应速率不断升高②.ATP、NADPH③.蒸腾作用旺盛,会导致植株的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减少(4)20%的光照〖祥解〗由图分析,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降低,地宝兰主要不断提高叶绿素a的含量以适应低光照条件;由图二分析20%的光照条件下地宝兰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小问1详析】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小问2详析】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所以可用层析液分离叶片中的色素。由图1分析,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降低,地宝兰主要不断提高叶绿素a的含量以适应低光照条件。【小问3详析】8:00-11:00时白天的光照强度不断上升,所以光反应速率不断上升,则光合速率上升;光反应中类囊体产生ATP与NADPH为叶绿体基质中的暗反应提供原料促进三碳化合物还原为有机物;11:00-12:30时,由于蒸腾作用旺盛,会导致植株的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小问4详析】由图2分析20%的光照条件下地宝兰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则将地宝兰的光照条件设置在20%的光照条件下,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16.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我国科学家在该病毒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1)HBV由一层包膜和一个内含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包膜上pre-SI肽段是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结构。HBV只能侵染人、猩猩和树鼩的肝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树鼩肝脏细胞剪碎后经____________处理,进行体外培养,加入pre-SI肽段后经检测确定细胞膜上与该肽段特异性结合的是NTCP蛋白。(3)人的细胞膜上也存在NTCP。为验证NTCP在肝细胞感染HBV中的作用,设计一种能与NTCP的mRNA互补结合并使其降解的siRNA,加入可被HBV侵染的人HepaRG细胞中,使其进入胞内(如图1),先后检测HBV侵染前细胞中NTCPmRNA量、HBV侵染细胞一段时间后HBV的总RNA量,结果如图2。①加入siRN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对照组)细胞中应加入等量____________RNA。②实验结果表明NTCP在HBV感染肝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请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不易被HBV感染的HepG2细胞进行实验,过程如下: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导入受体细胞的质粒抑制HBV感染活性的药物1HepG2细胞交质粒不加入2含NTCP盖因的质粒不加入3加入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中病毒含量的相对值,结果支持(3)结论。请预测上述实验检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人、猩猩和树鼩的肝细胞表面有HBV受体
(2)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3)①.与NTCPmRNA结合后抑制翻译(抑制表达)②.不与NTCPmRNA互补结合的③.乙组的NTCPmRNA含量和HBV的RNA含量均明显低于甲组,即siRNA抑制NTCP表达时HBV的感染率也降低(4)实验处理后组别1、2第4、10天病毒很低且没有变化,而组别2的病毒逐渐升高〖祥解〗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小问1详析】因为人、猩猩和树鼩的肝细胞表面有HBV受体,故HBV能感染的动物只有人、猩猩和树鼩,且只能侵染肝细胞。【小问2详析】取树鼩肝脏细胞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NTCP蛋白能与pre-S1肽段特异性结合,加入pre-S1肽段后经检测确定细胞膜上与该肽段特异性结合的是NTCP蛋白。【小问3详析】siRNA能与NTCP的mRNA互补结合并使其降解,故siRNA阻碍了NTCP基因的翻译过程,即siRNA与NTCPmRNA结合后抑制翻译(抑制表达)。分析题意可知,自变量是是否加入与NTCPmRNA互补结合的RNA,故甲组(对照组)细胞中加入的是等量不与NTCPmRNA互补结合的RNA。因为乙组的NTCPmRNA含量和HBV的RNA含量均明显低于甲组,即siRNA抑制NTCP表达时HBV的感染率也降低,故NTCP是肝细胞感染HBV的关键受体。【小问4详析】为验证NTCP是肝细胞感染HBV的关键受体,利用不易被HBV感染的HepG2细胞进行实验,则组别1是空白对照,导入的是空质粒,不加入抑制HBV感染的药物,组别2、3是实验组,导入含NTCP基因的质粒。若结果支持(3)结论,实验处理后组别1、2第4、10天病毒很低且没有变化,而组别2的病毒逐渐升高。17.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由a链和β链(hCGβ)结合而成。近年研究显示,hCGβ可表达于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研发抗hCGβ疫苗已成为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新的热点,下图1为其制备的基本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注1:甲序列指导合成的信号肽能引导后续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注2:AOX1为甲醇氧化酶基因的启动子,只能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正常表达(1)图中hCGβ基因需要与甲序列一起构建形成融合基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目的基因两侧的小段序列与基因表达载体上某序列相同时,就可以发生同源切割,将目的基因直接插入。同源切割是一种代替____________酶将目的基因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方法。(3)阶段Ⅱ将环化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然后在含有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含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后进行扩增。(4)为了检验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提取大肠杆菌中的质粒为模板,设计相应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则最好选择图2中的引物____________,扩增结果通常通过____________进行鉴定。(5)为筛选出含有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酵母菌菌株,阶段Ⅳ需将酵母菌在不含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6)从生产控制的角度分析,选用AOX1作为hCGβ基因启动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编码信号序列引导hCGβ进入内质网加工(2)限制酶(3)氨苄青霉素(4)①.P1和P6②.电泳(5)组氨酸和氨苄青霉素(6)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液中甲醇作为唯一碳源,来控制hCGβ基因表达〖祥解〗题图分析,图1中Ⅰ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Ⅱ是将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Ⅲ是提取并鉴定所需要的重组质粒,Ⅵ是将选择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内,Ⅴ是筛选符合要求的酵母菌,Ⅵ是提取目的基因的产物。【小问1详析】甲序列指导合成的信号肽能引导后续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因此hCGβ基因需要与甲序列一起构建形成融合基因,其目的是有利于hCGβ进入内质网中加工,并分泌到细胞外。【小问2详析】传统重组质粒构建过程需要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而该过程是运用同源切割的方式在hCGβ基因两端加上一组同源序列A、B,然后将hCGβ基因与线性质粒载体混合后,在重组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形成环化质粒,该过程没有使用限制酶。所以同源切割是一种代替限制酶将目的基因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方法。【小问3详析】阶段Ⅱ将环化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应先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由于线性质粒上含有氨苄青霉素基因,因此导入环化质粒的大肠杆菌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因此应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含hCGβ基因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后进行扩增。【小问4详析】融合基因包含了目的基因和AB序列,则进行设计引物的时候应该包括AB序列和目的基因的部分序列,所以图中的引物P1和引物P6是合适的引物。PCR的反应体系包括模板、引物、Taq酶、dNTP(作为合成DNAD原料)、缓冲液等,扩增的产物可通过电泳或测序的方法进行鉴定【小问5详析】由于环状质粒中含有组氨酸合成酶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且筛选重组质粒时大肠杆菌是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的,因此为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菌,培养基中不需要再加入组氨酸和氨苄青霉素,但需要加入无机盐和琼脂,形成固体培养基,以筛选目的菌体。【小问6详析】AOXⅠ为甲醇氧化酶基因的启动子,只能在以甲醇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正常表达,因此选用AOX1作为hCGβ基因启动子,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液中甲醇的有无,来控制hCGβ基因的表达,即hCGβ蛋白的合成。天津市蓟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化合物中不含N元素的是()A.纤维素酶 B.胰岛素 C.核糖 D.腺苷三磷酸〖答案〗C〖祥解〗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析】A、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为C、H、O、N等元素构成,不符合题意,A错误;B、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构成,不符合题意,B错误;C、核糖属于糖类,组成元素为C、H、O,符合题意,C正确;D、腺苷三磷酸组成元素有C、H、O、N、P,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冲洗干净后再除去枝梗榨汁以防止杂菌污染B.酒精消毒后的玻璃瓶装满葡萄汁以保证无氧环境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主要微生物都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D.将沸盐水倒入泡菜坛并水封坛口以防止杂菌污染〖答案〗A【详析】A、若先去枝梗,则可能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所以应冲洗干净后再除去枝梗榨汁,A正确;B、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中,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样做为了防止发酵液溢出,并且能保证酵母菌有足够的氧气进行一段时间的有氧呼吸,达到大量增殖的目的,所以不应装满,B错误;C、制作果酒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生物,制作果醋的主要微生物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细胞,C错误;D、制作泡菜时,盐水入坛前要煮沸,是为了排除溶解氧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微生物污染,冷却后使用,是为了避免高温杀死乳酸菌,所以沸盐水应在冷却后待用,D错误。故选A。3.在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某同学分别在不同时间对同一观察部位进行显微拍摄,获得甲、乙两个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处为外界溶液B.甲→乙的过程中植物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若将甲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a的颜色将变深〖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乙中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质壁分离,甲中a处是细胞液,乙中b处是外界溶液。【详析】A、若乙图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则外界溶液为清水,所以b处可能充满着清水,若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则b处为蔗糖溶液,总之b处为外界溶液,A正确;B、甲→乙的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导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加,故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C、甲→乙变化的过程为质壁分离,原因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C错误;D、若将甲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加,颜色变深,a处是细胞液,所以a的颜色将变深,D正确。故选C。4.洗面奶、沐浴露、纺织品中的微塑料(聚乙烯、聚酯等)会随生活污水排入土壤,对土壤微生物造成影响,如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促进H2O2等活性氧的产生。下列有关微塑料对细胞的影响错误的是()A.会改变细胞中元素的种类B.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C.会改变某些酶的催化效率D.会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答案〗A〖祥解〗微塑料(聚乙烯、聚酯等)会随生活污水排入土壤,对土壤微生物造成影响,如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详析】A、根据题干,微塑料不会改变元素的种类,细胞中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A错误;B、微塑料破坏蛋白质和磷脂的结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就是磷脂和蛋白质,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B正确;CD、微塑料干扰DNA和蛋白质合成,因此会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酶的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因此可能会改变某些酶的催化效率,CD正确。故选A。5.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聚核苷酸,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核苷酸的糖脱水后相连,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图为某种多聚核苷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4种核糖核苷酸B.图中多聚核苷酸形成时产生了5分子水C.图中所示的多聚核苷酸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糖—磷酸主链中一个磷酸基团大多和两个五碳糖相连〖答案〗D〖祥解〗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详析】A、由图中碱基T可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图中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该化合物有5个核苷酸,每2个核苷酸之间脱去1分子水,故合成该化合物时,需脱去4分子水,B错误;C、图中所示的多聚核苷酸为单链结构,其中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D、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大多与两个五碳糖相连,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与一个五碳糖相连,D正确。故选D。6.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增大pH,重复该实验,可用曲线a表示反应速率B.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将呈现曲线c所示变化C.BC段,酶的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答案〗B〖祥解〗由图可知,在一定的反应物浓度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超过一定的范围,底物浓度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详析】A、依题意,图中曲线b表示在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若重复该实验时,增大pH,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实验结果可用曲线a表示,A正确;B、依题意,图中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与曲线c所示变化不符,B错误;C、依题意,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可知,B点后,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基本保持不变,说明酶的浓度限制了BC段反应速率的提高,C正确;D、依题意,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在曲线AB段,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说明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D正确。故选B。7.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细胞的不断分裂会出现染色体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①②过程的发生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和比例有关C.获得脱毒苗常用的外植体是植物的茎尖,脱毒苗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D.通过高产细胞系获得辣椒素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答案〗B〖祥解〗题图分析,图中①和②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上面一种途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再从果实中获得相应的产物;下面一种途径是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细胞产物。【详析】A、①过程中细胞进行的分裂是有丝分裂,该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B、①②过程分别是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发生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和比例有关,B正确;C、因为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没有病毒,所以将茎尖进行离体培养能获得脱毒植株,脱毒苗不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C错误;D、由题图可知辣椒素是细胞代谢产物,通过细胞培养得到高产细胞系时就可产生,不需要发育成植株,该过程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B。8.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某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是在某病原菌均匀分布的平板上,铺设含有不同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图示为培养的结果,其中抑菌圈是在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病原菌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答案〗D〖祥解〗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析】A、图示固体培养基上需要菌液均匀分布,故在该固体培养基上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使用平板划线法,A错误;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的原因是该病原菌对该抗生素不敏感,这种变异不是在接触抗生素后存在的,抗生素只能起着选择作用,B错误;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敏感度小,C错误;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正确。故选D。9.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接种环和涂布器在使用前后均需要进行灼烧灭菌B.DNA粗提取时使用酒精溶解DNA使之与蛋白质分离C.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D.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来控制PCR反应的进程〖答案〗B〖祥解〗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详析】A、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和感染操作者,每次接种前后,接种环和涂布器在使用前后均需要进行灼烧灭菌,A正确;B、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利用这个特性将DNA与蛋白质分离,B错误;C、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据此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D、PCR反应中,每次循环一般分为变性(超过90°C)、复性(50°C左右)和延伸(72°C左右),所以通过改变体系中的温度,控制PCR的反应进程,D正确。故选B。10.研究者通过下图所示的操作过程,获得导入S基因的基因编辑小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获得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MⅡ期B.过程②在雌鼠a的输卵管内完成受精C.过程③需将表达载体注射到子宫中D.过程④需抑制雌鼠b对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答案〗A〖祥解〗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详析】A、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MⅡ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因此过程①获得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MⅡ期,A正确;B、过程②是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是将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置于适当的培养液中共同培养一段时间,来促使它们完成受精,B错误;C、③是导入含S基因的表达载体,应该将含S基因的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注射至小鼠的受精卵中,C错误;D、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过程④不需要抑制雌鼠b对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D错误。故选A。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流是由甲流病毒H1N1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常出现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接种甲流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法。甲流病毒H1N1表面的血凝素抗原(HA)可识别宿主细胞的特定受体,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抗HA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诊断甲流病毒的感染.下图为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生产抗HA单克隆抗体的技术流程,所获得的抗体称为鼠源单克隆抗体:11.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技术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通常需要多次注射HA蛋白,以提高相应细胞数量B.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杂交瘤细胞均能产生抗HA抗体C.用多孔细胞板培养时每孔最好只接种1个细胞D.制备的抗HA单克隆抗体不能用来制作甲流疫苗12.下列哪项是鼠源单克隆抗体应用中最可能的风险()A.引发过敏反应 B.引发自身免疫病C.引发免疫缺陷疾病 D.引发人鼠基因转移〖答案〗11.B12.A〖祥解〗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11题详析】A、小鼠通常需要多次注射HA蛋白,其目的是使小鼠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而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的B淋巴细胞,A正确;B、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都是杂交瘤细胞,但未必都能产生抗HA抗体,B错误;C、用多孔细胞板培养时每孔最好只接种1个细胞,这样可以通过抗体检测准确找到能产生抗H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正确;D、HA是甲流病毒H1N1表面的血凝素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因而可用于制备疫苗,但用HA制备的抗HA单克隆抗体不能用来制作甲流疫苗,但可用来检测甲流病毒,D正确。故选B。【12题详析】A、鼠源单克隆抗体注射到人体会引起免疫反应,进而可能表现出过敏反应,从而降低疗效,A正确;B、引发自身免疫病是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自身组织或器官受损而引起的病患,鼠源单克隆抗体的使用不会引起自身免疫病,B错误;C、鼠源单克隆抗体注射到人体不会引起人类发生免疫缺陷病,因为不会引起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受损,C错误;D、鼠源单克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而不会引发人鼠基因转移,D错误。故选A。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2分13.氰化物是一类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有剧毒,人体微量摄入即有致命风险。实际上,氰化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界,许多植物可合成氰化物。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氰化物可抑制位于______(具体部位)的复合体Ⅳ的活性(图1),使其不能将电子传递给氧气,导致第一、二阶段产生的______无法与氧气结合生成水。(2)氰化物对植物自身不会产生毒害,原因之一是氰化物储存在成熟植物细胞体积最大的细胞器—______中,原因之二是植物存在一种交替氧化酶(AOX),可将电子传递给氧气,这一机制称为“抗氰呼吸”(如图2),抗氰呼吸产生的ATP比较______,释放的热能比较多。(3)玉兰等植物需要通过挥发性物质吸引昆虫传粉。在开花时花器官中通过“抗氰呼吸”增加产热,一方面可促进花序的发育,另一方面促进____________,吸引昆虫传粉。〖答案〗(1)①.线粒体内膜②.还原氢(2)①.液泡②.少(3)挥发物质挥发〖祥解〗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还原氢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小问1详析】由图1可知,复合体IV上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为氧气,生成物为水,故复合体IV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因此氰化物可抑制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复合体IV的活性,使其不能将电子传递给氧气,导致第一、二阶段产生的NADH无法与氧气结合生成水,无法利用氧气产生大量ATP,进而影响正常生命活动。【小问2详析】氰化物对植物自身不会产生毒害,原因之一是氰化物储存在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原因之二是植物存在一种交替氧化酶(AOX),可将电子传递给氧气,这一机制称为“抗氰呼吸”,可使自身不会产生毒害作用,使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够进行,还原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但该过程中消耗的电子量减少,因而产生的ATP比较少,更多的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小问3详析】玉兰等植物开花时花器官通过“抗氰呼吸”产热,一方面抗氰呼吸可促进花序的发育,另一方面抗氰呼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多,有利于促使挥发物质挥发,吸引昆虫传粉,有利于传粉。14.不结球白菜原产于我国,古名为“菘”。为研究不结球白菜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研究人员取其根尖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有丝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临时装片时,取根尖2~3mm是为了获取______区的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需经______、漂洗、染色和制片四步。(2)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时,通常选择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三者数量之比是______。(3)通常情况下,视野中大部分细胞处于______期。为提高处于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可用秋水仙素对根尖做预处理,结果如下表。处理时间1.0h1.5h2.0h2.5h3.0h3.5h中期细胞比例—3.26%36.46%57.32%28.80%—表中数据显示,秋水仙素处理______h效果最好。(4)下图是两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图像,二者的差异是因为观察细胞的角度不同,其中观察视角与赤道面垂直的是图______〖答案〗(1)①.分生区②.解离(2)①.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中央赤道板的部位,因而容易观察清楚②.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3)①.间②.2.5(4)B〖祥解〗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小问1详析】制作临时装片时,剪取根尖2mm是为了获取分生区的细胞,因为分生区细胞在进行旺盛的细胞分裂,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制片完成后进行观察,观察时先低倍镜观察,再高倍镜观察。【小问2详析】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时,应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因为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位置,此时每个染色体均含有两个DNA分子,即此时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小问3详析】通常情况下,视野中大部分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因为间期在细胞周期中占90~95%的时间。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中期所占比例越大,说明其时间越长,越容易观察。因此表中数据显示,秋水仙素处理2.5h效果最好。【小问4详析】下图是两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图像,二者的差异很大,这是因为观察细胞的角度不同,第一张A图观察的视线与赤道面平行,第二张B图观察的视线与赤道面垂直。15.地宝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极危植物,为制定更合理有效的保护机制,研究人员通过人工遮荫的方法设置了不同光照条件(8%、20%、45%和100%自然光),测定地宝兰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1和图2。(1)地宝兰叶肉细胞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_____(具体部位)(2)测定地宝兰叶片中色素含量时,可用______(试剂名称)分离叶片中的色素。据图1分析,该植物适应弱光的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3)图2结果显示,8:00-11:00时不同光照强度下地宝兰净光合速率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叶绿体中可以产生更多的______供暗反应合成有机物。11:00-12:30光合速率反而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抑制了暗反应。(4)请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将地宝兰的光照条件设置在______条件下,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答案〗(1)类囊体薄膜(2)①.层析液②.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降低,地宝兰主要不断提高叶绿素a的含量以适应低光照条件(3)①.光照强度提高,光反应速率不断升高②.ATP、NADPH③.蒸腾作用旺盛,会导致植株的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减少(4)20%的光照〖祥解〗由图分析,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降低,地宝兰主要不断提高叶绿素a的含量以适应低光照条件;由图二分析20%的光照条件下地宝兰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小问1详析】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小问2详析】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所以可用层析液分离叶片中的色素。由图1分析,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降低,地宝兰主要不断提高叶绿素a的含量以适应低光照条件。【小问3详析】8:00-11:00时白天的光照强度不断上升,所以光反应速率不断上升,则光合速率上升;光反应中类囊体产生ATP与NADPH为叶绿体基质中的暗反应提供原料促进三碳化合物还原为有机物;11:00-12:30时,由于蒸腾作用旺盛,会导致植株的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减少,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小问4详析】由图2分析20%的光照条件下地宝兰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则将地宝兰的光照条件设置在20%的光照条件下,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16.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我国科学家在该病毒的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1)HBV由一层包膜和一个内含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包膜上pre-SI肽段是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结构。HBV只能侵染人、猩猩和树鼩的肝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树鼩肝脏细胞剪碎后经____________处理,进行体外培养,加入pre-SI肽段后经检测确定细胞膜上与该肽段特异性结合的是NTCP蛋白。(3)人的细胞膜上也存在NTCP。为验证NTCP在肝细胞感染HBV中的作用,设计一种能与NTCP的mRNA互补结合并使其降解的siRNA,加入可被HBV侵染的人HepaRG细胞中,使其进入胞内(如图1),先后检测HBV侵染前细胞中NTCPmRNA量、HBV侵染细胞一段时间后HBV的总RNA量,结果如图2。①加入siRN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对照组)细胞中应加入等量____________RNA。②实验结果表明NTCP在HBV感染肝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请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不易被HBV感染的HepG2细胞进行实验,过程如下: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导入受体细胞的质粒抑制HBV感染活性的药物1HepG2细胞交质粒不加入2含NTCP盖因的质粒不加入3加入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中病毒含量的相对值,结果支持(3)结论。请预测上述实验检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人、猩猩和树鼩的肝细胞表面有HBV受体
(2)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