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在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夫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2.“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独创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在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1.背景——自然经济(1)地位: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2)特点①以小农经营为主。②自给自足。2.表现(1)家庭手工业①形式: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附属于农夫家庭之中。②产品:大部分由广阔农夫自己消费,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③原料:大都是农户自己种植和采集所得。(2)田庄手工业①出现: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豪强地主限制下的田庄。②生产经营活动: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③性质: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eq\a\vs4\al([重点发掘])田庄经济的特点(1)从背景上看,田庄经济是伴随着汉代豪强地主的发展壮大而出现的。(2)从规模上看,面积广阔,通常采纳田庄式的生产规模进行经营。(3)从经济结构上看,农、林、牧、副、渔各业无奇不有,包括手工业和确定的商业活动。(4)从劳动力上看,多为寻求庇护的农夫和庄主的贫困同姓同宗。(5)从生产关系上看,劳动者与庄主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剧烈。佃户不但要缴纳实物地租,还要承受很多无偿劳役和军事义务。二、“工官”和“匠户”1.“工官”制度(1)形成: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等最有利可图行业,由政府垄断。(2)概况①目的:特地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②技术: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③规模: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3)表现:西汉时在长安设立“东西织室”,在齐郡设“三服官”。(4)弊端①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②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独创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③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传承封闭。2.“匠户”制度(1)匠户: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2)概况①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②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③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特地的户籍,由特地机构干脆管理,世代相袭,担当指定的工役。(3)特点①统治者可以非常便利地征调各类工匠。②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建性受到严峻束缚。eq\a\vs4\al([特殊提示])“工官”制度的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和奢侈性;技术工艺的超群性;各种行业的封闭性;劳动者缺少主动性。三、纺织业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用的原料是麻和葛。2.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朝的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相当重要。3.汉代纺织技术相当发达,纺织品种类繁多,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4.唐代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5.宋代,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6.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布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7.明代,纺织业中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标记着资本主义萌芽起先产生。eq\a\vs4\al([学问延长])古代冶炼业发展呈现出的特点(1)历史悠久,尤其是青铜器是古代文化的珍宝。(2)农业发展对铁农具的需求推动了冶炼业的发展。(3)冶炼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规模、燃料和工艺。(4)我国冶炼技术包括铸铜、冶铁、炼钢三大领域,长期领先于世界。四、先进的冶金技术冶炼技术时间表现铸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早期铜器,以小件工具和生活用具为主商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西周时期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冶铁技术春秋时期起先出现汉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起先运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鼓风→水排炼钢技术战国时期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北宋以煤做燃料eq\a\vs4\al([深度点拨])学习我国古代的冶金技术时,可以根据时间的先后依次,采纳列表梳理的方式进行归纳;同时,应从冶炼原料、冶炼燃料、供风形式等方面把握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五、陶瓷业的成就1.制陶业(1)原始时代①彩陶已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②山东龙山文化出现蛋壳黑陶,工艺水平高。③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2)唐代: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唐三彩”曾风行一时。2.制瓷业: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渐渐发展到瓷。朝代成就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有青瓷器唐代(1)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2)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都很出名。(3)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宋代唐宋以来有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清代粉彩瓷器工艺独创并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3.地位:唐宋以来,瓷器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宠爱。eq\a\vs4\al([整体图示])古代手工业的“三、三、三”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页探究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史料一“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史料二(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乃偁(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限制。——《元史》(1)史料一反映出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的哪些突出特点?它与田庄手工业有什么共同特点?(2)史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何种手工业经营形态?试从产品流向、生产规模、所耗成本、产品质量以及劳动者方面概括该手工业经营形态的特点。(3)上述史料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哪种更能代表古代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提示:(1)特点:家庭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与小农经济结合,“男耕女织”;以家庭纺织业为主。共同特点:自给自足,都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2)官营手工业。特点:产品是供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技术独创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生产规模大,所耗费用较多;产品质量较高,达到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建性受到束缚。(3)材料二中的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的异同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管理方式政府经营、“工官”工场民间私人自主经营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流向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民间消费、市场流通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劳动力无偿调用各类匠户雇工农夫自身历史作用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不利于手工业技术的沟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中后期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阻碍了市场的发展探究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史料一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流入中国。中国凭借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手工业优势,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易。——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史料二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长年受雇者按年或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给工价”。(1)据史料一分析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2)史料二反映了景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了什么新的改变?你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提示:(1)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2)改变: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依据:规模较大、分工协作、形成雇佣劳动关系。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1)门类众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四种经营形态并存。家庭手工业占相当大的比重,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3)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生产部门不断扩大;地域分布广。(4)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中后期私营手工业渐渐占据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出现。(5)与农业发展亲密结合,受农业制约。(6)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改变。(7)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远销亚、非、欧很多国家,广受赞誉。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三看三思”快速、精确答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的主要题型,快速解答选择题的前提是精确审题,要对题干中明确规定的或隐含着的时间、空间、角度、次数等限制条件看懂、审清,抓好关键,要留意“三看三思”:第(1)问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确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其内涵和外延。(2)备选项要三思:仔细思索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定的逻辑联系。[例]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推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建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解题流程]审题题干一看时间:商代;二看答题方向:纺织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三看关键词语:支持这一个论断,即符合答题方向分析选项A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反映汉代纺织业发展,与商代不符解除B项纺织家黄道婆创建新式纺车在元代,与商代不符解除C项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反映了商代纺织业的发展正确D项《说文解字》是东汉时期的著作,与商代不符解除[点拨]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实力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本题考查中国商代丝织业,意在考查学生获得信息和调用学问分析问题的实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商代”,应围绕“商代”“三看三思”。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反映了汉朝的丝织水平,A项错误;元代的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工具,B项错误;甲骨文是商朝人占卜等活动的记录,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商代的状况,其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可以反映商朝丝织业的发展,C项正确;《说文解字》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随堂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1.下列史料能反映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水平的是()A.《周礼》中提到的“妇功”B.河南出土的司母戊鼎C.《农书》中的水排冶铁图D.采纳灌钢法制作的铁器解析:“妇功”旧时指纺织、刺绣、缝纫等事,为妇女四德之一,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现今世界上发觉的最大的青铜器,故B项正确;水排冶铁是东汉杜诗独创的,故C项错误;灌钢法制作的兵器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B2.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已经根据“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B.说明白秦能够统一全国的缘由C.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解析:留意尝试应用“三看三思”快速解答选择题。留意题干中的手工业生产实行官营的方式,同时秦朝的手工业生产采纳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再思索与题干吻合的选项。答案:C3.下图为明代书中所绘手工提花机,继承了汉唐以来提花技术,能限制上万根经纱,织出精致花样。下列相识正确的是()A.说明古代中国已有机器工业B.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C.说明古代中国纺织技术超群D.说明私营纺织业已经很发达解析:机器工业在近代出现,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特征是雇佣关系,材料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