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时训练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时训练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时训练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时训练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时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时训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基础知识】知识点1张骞通西域1.西域:今天甘肃__________、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____________和更远的广大地区。2.原因:________控制西域各国,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____________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____________夹击匈奴。3.过程(1)第一次:公元前________年,________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2)第二次:公元前________年,________再次率领使团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知识点2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1)背景: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2)路线(3)评价:丝绸之路是古代____________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海上丝绸之路(1)路线一:从山东沿岸出发穿过黄海,到达朝鲜、日本。(2)路线二: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____________海峡,通往______________沿岸,最远抵达____________半岛南端和锡兰(斯里兰卡)。知识点3对西域的管理1.西域都护的设置(1)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2)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________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2.班超出使西域(1)东汉________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2)班超派________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达标练习】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歌中提到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被称为()A.西洋B.新疆C.大秦D.西域2.汉武帝为了纪念他手下的一位大臣,曾经把所有派往西域的使者都称为博望侯,以取信于西域各国。这位著名的大臣是()A.张骞B.卫青C.班超D.甘英3.张骞一生两次出使西域,最重要的相同点是()A.都是为了对抗匈奴B.都增进了汉朝对西域的了解C.都经历磨难D.都最终达到了目的4.下列丝绸之路的路线正确的是()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B.长安—西域—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C.长安—西域—中亚、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长安—河西走廊—西域—欧洲—中亚、西亚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A.西域都护的设置B.安西都护府的设置C.伊犁将军的设置D.北庭都护府的设置6.结合所学知识填空。(1)西域的含义:汉代人把今天甘肃A________和B________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2)丝绸之路路线:从C________出发,穿过D____________,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到欧洲。【能力提高】1.“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中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的范围内。下列属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城市有()①西安②吐鲁番③乌鲁木齐④敦煌⑤太原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主要是因为()A.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商品是丝绸,影响深远而广泛B.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C.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容易记忆D.张骞通西域后命名的3.西域都护是汉代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下列关于西域都护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公元前60年设置,管辖西域36国B.西域都护府设在乌垒城C.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D.西域都护的设置说明,今新疆地区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领土4.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A.张骞曾出使西域B.班超曾出使大秦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D.汉朝时,中亚与东南亚都在中国版图内5.观察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某历史小组结合地图,围绕着丝绸之路和西域问题进行了探究。【丝绸之路】(1)在这条商路上,有哪些物种或技术传到了汉朝,又有哪些汉朝物种或技术传到了西域?(各举两例即可)(2)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西域都护】(3)上图是西汉疆域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汉在新疆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一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机构具体设置的地点在哪里?这一机构有什么职能?这一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4)无论是丝绸之路的开通还是西域都护的设立,都与哪一历史人物有着重要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基础知识】知识点11.阳关新疆2.匈奴汉武帝大月氏3.138张骞119张骞知识点21.欧洲长安东西方2.马六甲孟加拉湾印度知识点31.西域都护西域新疆2.明帝甘英【达标】1.D[解析]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2.A3.B4.A[解析]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到欧洲。5.A6.(1)玉门关阳关(2)长安河西走廊【能力提升】1.A[解析]太原不在丝绸之路的路线上,排除⑤,故选A。2.A3.D[解析]西域都护的设置说明,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领土。4.C[解析]本题为判断型选择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内容。在新疆发现汉代的丝织品证实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存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中国陆地并不接壤,在这两个国家出土的汉代物品只能是通过海路运输的,这证实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故选C。5.(1)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乐器和歌舞等传入汉朝;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各选两例即可)(2)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加强对西域的经营。乌垒城。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领土。(4)张骞。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4课教案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目标1.讲述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的故事,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2.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的开通,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3.识记西域(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情境式导入)请同学们观看《张骞出使西域》动画视频材料。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这样评价张骞:“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那么张骞是谁?西域在哪里?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为什么只需一年半载的路程他却用了十多年?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又有什么关系?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那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本课吧!课堂探究板块一张骞通西域阅读材料:材料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请回答:(1)解释一下什么是西域?(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什么?(3)列表归纳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结果和意义。(4)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5)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答案:(1)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2)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被匈奴驱赶,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3)第一次出使出域第二次出使西域任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出发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结果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互通有无,促进交流教学内容课堂探究(4)恶劣的自然环境,匈奴的堵截等。我们应学习他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最终完成使命的坚强意志等。(5)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过渡语:汉通西域中的张骞被称为“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而汉通西域最终又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通。板块二丝绸之路观察丝绸之路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2)依照丝绸之路线路图和相关知识,写出陆上丝绸之路的简单图示,并指出丝绸之路主要经过哪些地区?(3)假如你是汉朝的商人,你想在丝绸之路上做买卖,中原沿丝绸之路输出的物品都有哪些?沿丝绸之路输入中原的物品都有哪些?(4)丝绸之路这条要道对当时和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5)结合课本“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图绘制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并思考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案:(1)从陆上道路运到地中海的西方世界的所有物品中,丝绸是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2)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长安(往西)→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主要地区: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等地区。(3)输出:丝绸、漆器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输入: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多种乐器和歌舞等。(4)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当时汉朝的兴盛也产生了积极作用。(5)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过渡语: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创了中外交流的新局面。为了更好地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进行管理,东汉时派班超出使西域。板块三对西域的管理(1)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的机构是什么?它的职责有哪些?意义如何?(2)东汉明帝时,派谁出使西域?你能说出与他有关的成语或典故吗?答案:(1)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伐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2)班超。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结束语: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历史是大一统的汉朝政治、经济史的延续,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是张骞通西域的结果。板书设计—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当堂达标1.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B)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在(B)A.公元前139年 B.公元前13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138年3.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C)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4.“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杭州5.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B)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战国教材图片分析1.丝绸之路线路图:此图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亚、欧洲等的陆路贸易往来的线路图。注意能够结合地图识记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地名: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葱岭、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大秦(古罗马,在今地中海地区)的大体方位和位置。2.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它形成于汉武帝时期。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史料积累“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教材内容分析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汉朝时期对外交往奠定了古代中外文明往来的基础,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之间沟通的具体体现。本课是初中历史第一次提到中外关系,对以后同类问题的教学具有示范作用。二、课程标准通过丝绸之路的开辟,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了解西域都护设置的有关史实;熟悉丝绸之路示意图,知道丝绸之路;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以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地图等材料,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分析问题;利用角色扮演的模式,让学生重温历史事件。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介绍,使学生学习张骞身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坚强意志。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张骞的图片展示:材料一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教师:图片上的人物及材料中提到的人物是谁?他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哪些贡献?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峥嵘岁月,了解这一伟大人物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凿空拓荒之行张骞出使西域教师:西域顾名思义就是西面的地域,那么西域到底在哪呢?我们一起看图来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展示:西域地理范围图学生: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区,在两汉时被称为西域。教师:提到玉门关、阳关,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一些相关的诗句?学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教师:联系诗句说说西域的情况。学生:让人感受到那是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汉朝时,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是这么一个概念。教师:西汉初年,那里小国林立,但是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匈奴贵族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匈奴控制西域并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教师: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展示:招募自古以来,我族人民常被匈奴压迫,黄河附近的人民更常遭匈奴的骚扰,为大举反击匈奴,现招募一勇士出使匈奴,联合大月氏,共灭匈奴。重赏。教师:一张榜文引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凿空西域的壮举,成就了一位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英雄,他,就是张骞。展示:《张骞出使西域图》教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达到了吗?学生:没有。教师:虽然此次出行的目的没有达到,可遇到的挫折倒不少。有谁知道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学生:去时扣留了十年,回来时又被扣留了一年多呢。所到之处,有茫茫的戈壁滩,有人迹罕至的雪山峡谷,道路不熟、语言不通、缺衣少食,非常人所能承受。总结: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展示:《张骞出使归来》视频教师:看完视频,思考,我们从他身上感受到什么?学生:刚毅坚强,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开拓进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教师:爱国、执着、刚毅、坚强、开拓进取、永不言败,言必行,行必果。这就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的榜样。教师: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学生: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他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教师:这次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生:进行政治和经济的友好往来。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教师:都有哪些方面的交往呢?能具体的介绍一下吗?学生:有经济、文化还有政治上的。西域有很多好吃的传入中原;还有好多动物,如:汗血马、骆驼、毛驴、驼鸟、孔雀等,还有音乐、舞蹈。由中原传入西域有丝绸、漆器、金属工具,还有铸铁、开渠和凿井的技术。展示:西汉和西域商品交流图片过渡:鲁迅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张骞出使西域后,不断有人西出阳关,又东归中土,跨越重重关山大漠,终于踏出了一条辉炳史册两千年的丝绸之路。辉炳史册之路丝绸之路展示:丝绸之路路线图教师: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陆上“丝绸之路”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它从首都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欧洲。思考: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总结:在古代世界,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