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1页
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2页
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3页
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4页
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资料仅供参考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

科目代码:

627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绩效

2.战略管理

3.公共物品

4.企业型ZF

5.SWOT分析

二、概念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公共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

2.ZF干预与市场调节

3.公共管理研究的P途径与B途径

4.激励与控制

三、简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l2分,共计48分)

1.什么是公共管理职能?ZF如何履行环境保护职能?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3.简述公共组织层级制的特点。

4.简述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l6分,共32分)

1.结合实践,分析西方国家ZF再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并探析其对中国的启示。

2.试论ZF在公共物品管理中的策略。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绩效

答:绩效是指“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并能用来进行评估和与目标、标准、过去结果以及其它组织的情况进行比较”。绩效可经过财务和非财务的项目表示。绩效一般有三种类型:①以顾客为中心的绩效;②财务与市场绩效;③运作绩效。ZF绩效是指ZF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ZF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包含四个方面: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文化绩效。

2.战略管理

答:战略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在制定和实施关于其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规划过程中,所进行的决策、组织、协调、评价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的演进,绝不只是术语的改变或时尚的追求,而是一种管理模式和框架的全面变迁。战略管理可分为四个层次:①关注长远;②目标与组织内的等级制整合在一起;③认识到战略管理与战略计划不会自行贯彻;④强调一种外向性的观点,不是去适应环境而是要改变环境,必须考虑行使政治权力的问题。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的和非排她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它使用者的供应,非排她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依据不同的标准,公共物品能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①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凡是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她性等特征的物品是纯公共物品。凡是不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她性等特征的物品是准公共物品。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物品)和无形的公共物品(软公共物品)。有形的或“硬”的公共物品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物品;无形的或“软”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ZF所提供法律、政策和制度一类的服务。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国家或中央ZF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地方性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地方ZF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

4.企业型ZF

答:企业型ZF是指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而且有效运用资源提高ZF的效率ZF。简言之,凡是能够运用创新策略,有效运用资源,实现高绩效的ZF即为企业型ZF。企业型ZF的特征有:①重视成本效益关系。企业型ZF强调政策、规划、项目的成本效益关系,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②强调顾客导向。ZF的公共服务的提供应有强烈的当事人取向,施政目标应以公民的需求为考虑,视顾客为关怀的对象,强调对顾客负责,并以顾客满意为衡量公共服务质量的标准。③强调市场机制,重视选择和竞争。主张经过市场机制的发挥,提供公共服务;重视民间机构与ZF共同生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④授予权能。企业型ZF主张给予公共管理者以行政自由裁量权来完成计划,同时也包含着支持与容忍错误。⑤创新与改革。创新乃是企业型ZF的主要特征。企业型ZF要求解除规则枷锁,打破结构惯性,活化官员思维。

5.SWOT分析

答:SWOT分析是指对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所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出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S代表企业内部的优势;W代表企业内部的劣势:O代表在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T代表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SWOT分析不但能够为内部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分析提供方法论,而且能够为企业提供四种可供选择的战略:①SO战略,即增长型战略,利用企业内部长处去抓住外部的机会;②WO战略,即扭转型战略,利用外部机会改进内部弱点;③ST战略,即防御型战略,利用企业的长处避免或减轻外在威胁的打击;④WT战略,即多种经营战略,克服内部弱点和避免外部威胁。

二、概念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公共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

答:公共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所有组织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可是,公共部门管理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是与私部门管理存在着差别的。按照西方学者的概括,公共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公共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使命不同

公共部门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的,而私部门管理以营利为目的。公共部门管理的服务导向来自于这样一种需要,即行政官僚要帮助由选举产生的政治家反映公众对ZF服务所提出的愿望与要求;私部门管理以利润为导向,是因为私人部门或组织最终要依靠获利而生存。这是人们经常强调的两种管理的区别。

(2)与私部门管理相比,公共部门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ZF部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财政拨款,ZF官员不必为利润担忧,她们并没有太多的削减开支和有效运作的诱因;而商业组织以有效的运作为动机,因为,它们必须在市场中靠竞争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ZF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商业组织提供的是私人物品。正因为公共物品的特征,使得ZF活动难以高效率。

(3)与私部门管理相比,公共部门特别是ZF管理更强调责任

在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清楚的,而在ZF中,诸如运作的规模和复杂性,对官僚机构加以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的寻求等一类的因素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这种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比私人组织中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公共组织特别是ZF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一般而言,ZF工作人员的雇用和解雇要困难得多。在公共部门,雇用和提拔雇员的功绩系统,包含了几种标准,这往往超出了技术效率的观点。

(5)与私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部门管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

公共部门管理包括了广泛而复杂的ZF活动,而且公共管理的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

2.ZF干预与市场调节

答:“市场失灵”是主张实行ZF干预的强有力的理由。一般而论,“市场失灵”主要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预期社会经济目标。“ZF失灵”主要是指ZF的政策干预措施不能实现预期的调节市场的作用,在某些条件下甚至导致比“市场失灵”更坏的结果。“ZF失灵”是主张实行更为彻底的市场经济,进行市场调节的基本依据。

市场失灵和ZF职能的有限性说明,必须实行市场功能和ZF职能的合理配合的社会管理方式:①实现ZF职能归位,既不能“越权”,也不能“失职”;②ZF干预的目的应是促使市场功能的发挥,而不是相反;③实现ZF与市场的优势互补;④将竞争机制引入ZFZF公共服务领域;⑤寻找“第三只手”——ZF与公民社会的友好互动;⑥讲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ZF管理。

3.公共管理研究的P途径与B途径

答:公共管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之研究领域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学者研究取向上的差异而显现不同的风貌与内涵。依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的观点,尽管研究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的途径(PublicPolicy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BusinessApproach,简称B途径)。

(1)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P途径下的公共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导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不满,有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产生。公共政策学院,特别是政策分析课程(PolicyAnalysisProgram),强调计量分析与经济学的应用,然而公共部门对此取向与分析的需求却不高,而对管理问题较有兴趣。因此,这些学院在考虑到市场需求又不愿落入传统公共行政的窠臼,便提出公共管理。

①特点

a.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她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定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自然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b.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的、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采用个案研究法,P途径代表公共事务管理的“柔性面”,政策分析则代表公共事务管理的“硬性面”。

②内容

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a.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成为这些学院教学课程的两大方向;b.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c.以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政治性任命官员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2)B途径的公共管理

在20世纪70年代,企业行政管理学院(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受管理思潮的影响,开始重视工商政策与管理战略,不再着重于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于是纷纷改名为管理学院。受此影响,一些公共管理学者发展起B途径的公共管理。

B途径的公共管理与P途径的公共管理相比,有如下不同之处:

①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

②前者并不强调公共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后者则特别凸显公共组织的特殊性;

③前者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后者则企图摆脱公共行政,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

④前者重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是过程取向的,因而非常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但后者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

⑤前者主张采用量化分析(如集群资料分析、实验设计),后者则采个案研究法。

4.激励与控制

答: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使其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工作人员的最大潜能。公务员的激励主要是经过考核、奖惩、工资报酬等措施进行。其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控制是经过建立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机制,把决策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效果与所要达到的相关目标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各种偏差,以保证预定目标实现的一种职能活动。控制包括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两种类型,其中有以宏观控制对组织运行及总体目标的实现影响最大。控制职能有严格的时间性和阶段性要求,超过了一定时间或阶段,再好的控制措施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公共部门控制职能的发挥一般包括确定标准、衡量成效与纠正偏差三个步骤。

三、简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l2分,共计48分)

1.什么是公共管理职能?ZF如何履行环境保护职能?

答:(1)公共管理的职能的内涵

公共管理的职能是指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所具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公共管理职能具有若干特征:①ZF公共管理职能的重新界定和定位;②ZF行使公共职能手段的“企业化”;③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④公共服务职能的社区化;⑤注重外部环境和未来方向的战略管理;⑥经过“绩效评估”等措施提高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2)ZF的环境保护职能

ZF的环境保护职能,即ZF对环境的管理。从广义上讲,ZF环境管理是指ZF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及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其中,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种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环境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涉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因而,其管理内容是广泛的、复杂的。从总体上说,按管理范围,可将环境管理分为资源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和专业环境管理;按管理性质,可将环境管理分为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和环境技术管理。ZF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有四个:

①计划(规划)职能,是指对未来的环境管理目标、对策和措施进行规划和安排,也就是在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或行动之前,预先拟定出具体的内容和步骤。

②环境管理的监督职能是指管理主体监督被管理者在实际活动中的行为和结果是否偏离管理目标,并督促她们按照环境方针、政策、规划、法规、标准等办事的管理活动。

③协调职能是指在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协调各种横向和纵向关系及联系的功能。从宏观上讲,环境管理就是要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从微观上讲,环境管理就是要协调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不同层次人们的各种需求和经济利益关系,以适应环境准则。

④环境管理的指导职能是指管理主体引导被管理者应该“怎么做”的导向活动,指导职能的实质就是服务。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1)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是指由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市场失灵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2)市场失灵的表现

①外部性或外在效应

在经济活动产生了“外在需求”的地方,无论是收益还是受损,由生产者来满足这种需求都是不恰当的,如果ZF不经过补偿或刺激的办法进行干预,市场就会失灵。这种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理论基础。具体地说,市场经济典型的失灵都可造成外部不经济。

②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有其不完全性,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国民经济运行难以达到某些社会公共目标。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因为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人人都会希望由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给自己免费使用。但如果不能收回成本,赚取利润,市场经济中的追求利润极大化的生产者则不会提供这种产品。因此,市场本身无力解决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问题,而这些公共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③市场行为的短期性和滞后性

由于市场多元化主体追求短期利益,导致对同一产品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具有短期性;市场既不能很好安排资源的区域(空间)配置,更无法安排资源在现今和未来(时间)的合理配置。因此,市场调节产业结构的过程相对较长,具有滞后性。

④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

市场从来就含有不稳定性。它的发展始终是以周期性的增长形式进行的。经过市场经济进行自发性的交换过程,始终孕育着经济活动急剧并大幅度变动的可能性。这种变动,危害到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往往给资源分配、收入分配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几乎每一个国家的ZF都在与经济不稳定、不景气和滚雪球似的通货膨胀这个恶魔作斗争,总是试图达到最大数量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对此,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实现自动的调节,而需要ZF来发挥作用。从世界各国来看,ZF在此方面下的力气是最大的。实现经济稳定的主要途径,是经过ZF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⑤市场不能避免投资行为的产生

资本的自由流动就蕴含着投机性,特别是以钻空子、欺诈性的买空卖空为特征的投机行为,对经济和社会有害无利。即使是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经过承担价格变动风险而获利的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也会产生加剧市场波动,导致经济不稳定的负效应。

⑥市场不能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

市场经济按个人提供的生产要素进行的分配,使收入过分悬殊,产生贫富两极分化。因为,在现实社会中,要素和财富的初始分配恰恰是不公平的,人们进入竞争的条件、事实力、能力不同,这往往受家庭出身、家庭结构、遗产继承、性别等许多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影响,这样经过竞争得到的分配结果往往更加不公平。

⑦市场无力阻止垄断

由于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必然导致垄断。当权力集团和垄断势力入侵市场时,就会形成集团的无ZF状态,加重经济失衡和不稳定,引发危机,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在自然垄断的情况下,垄断者凭借自身的垄断优势,往往是产品的价格和产出水平偏离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要求,从而影响市场机制自身调节经济的作用,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⑧市场在对外贸易中的缺陷

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发展对外贸易是不行的。在经济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甚至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就必须努力保持国内经济的平衡及其与国际经济的平衡。但在这个方面,单靠市场调节是不灵的,设置关税、限额、进出口许可证和其它一些壁垒,对发展对外贸易是十分重要的。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当本国的利益受到损害或威胁时,都会实行必要的贸易保护。

3.简述公共组织层级制的特点。

答:(1)层级制的含义

层级制是指行政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上下层业务性质相同,但有隶属关系,业务范围由上至下逐层缩小的组织体制。如全国分为中央、省、县、乡四级;部队军、师、旅、团、营、连的分级。层级制又称分级制。

(2)公共组织层级制的特点

层级制的优点是组织系统业务相通,便于沟通领导;权力集中,从上到下辐射开来,有助于统一指挥。缺点是:上级任务繁杂,往往顾此失彼;缺乏专业分工,工作弹性小;各层级行政首长权力集中,要求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容易造成独断专行。

4.简述西方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

答:(1)新公共管理主张市场至上,将市场机制引入行政管理。市场机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ZF机构中,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行政工作,引入市场机制,能够提高ZF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做服务工作。

(2)主张企业家型ZF。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在现行的政治制度下,主管领导有权不负责,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没有人真正负责。引入市场机制,做到人负其责,能够提高公务员与各级领导的责任感,为行政工作的目标完成实现各司其事。

(3)主张将一些公共部门私有化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公共部门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国进行了一场私有化的运动,大量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在公共部门中,公家主义严重,而私营部门自负盈亏能够促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公共部门私有化也能够提高公共部门的竞争力,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4)主张权力下放,加强底层官员的决策权和自主权,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由于官僚体制的问题,政治权力集中于上级ZF,底层ZF没有自主的权力,致使底层ZF不能够灵活运用实际机遇,也不能使她们全力投入工作。上级ZF授责不授权也使底层ZF缺少自主决策的能力。权力下放,能够调动底层ZF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

(5)主张引入竞争机制,顾客至上。降低成本及服务质量。ZF是服务型ZF,但ZF又是高高在上的。这不可避免的产生了ZF令公民难以接近的结果。ZF应当认清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减少与公民的距离。真正做到服务型的ZF。

(6)转向部门分权。打破公共部门的本位主义,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界限。公共部门之间的明确分工带来了责任的明确,同时也带来了部门之间的孤立与分化,这样,部门之间的互相扯皮就造成了效率的低下。公民在获得ZF的服务时得不到高效的服务。部门分权,能够使ZF提高行政效率。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l6分,共32分)

1.结合实践,分析西方国家ZF再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并探析其对中国的启示。

答:(1)ZF再造运动的含义

标明这个时代ZF改革的本质,即ZF改革将涉及改变国家与社会、ZF与市场、ZF与市民、ZF与企业诸多关系的调整,涉及ZF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既涉及ZF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外部关系的调整。

(2)ZF再造的背景

当代世界各国的ZF再造,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的背景,从某种角度来看,ZF再造是ZF因应外在环境变迁而求适应的一个过程。具体分析,当代ZF再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ZF角色膨胀;②财政状况的恶化;③新“右派”意识形态的影响;④国际化与国际竞争的压力;⑤官僚主义和民众对ZF的不满。

(3)ZF再造的显著特征

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各国ZF再造,均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企图将ZF形塑为一个企业型ZF。企业型ZF,系指ZF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她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ZF的效率。简言之,凡是能够运用创新策略,有效运用资源,实现高绩效的ZF即为企业型ZF。企业型ZF的基本特征主要有:a.重视成本效益关系;b.强调顾客导向;c.强调市场机制,重视选择和竞争;d.授予权能;e.创新与改革。

(5)西方国家ZF再造运动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的ZF再造,必须适应社会典范的变革,确立新的治理典范和方式。21世纪中国ZF再造的战略选择主要有:

①从效率行政典范到民主行政典范:ZF治理典范的变革

民主行政典范代表着一种新的、不同于传统的行政理性的典范,民主行政典范并不反对效率行政典范的理念与做法。民主行政认为,民主国家的基石在于民主原则与民主行政,并使民主哲学能渗入其行政机制之中,依民主行政的观念,ZF是经人民的共识建立的,ZF是手段,而人民是目的,“将人民放在事物的中央”,是民主行政的基本出发点;ZF是公共利益的代表,ZF必须超越特殊之利益集团;ZF不但要重视行政资源有效运用,亦应重视公共服务的公平,实现社会正义;它强调ZF决策的开放性,重视社会公民的参与;强调与她人共享权力,采取共赢的,而非你输我赢的取向;ZF扮演成长、创造、转变、整合的角色,而非慈祥的父母或训诫式家长的角色;鼓励多元和创新而非无差别的一致和顺从等。如果没有在治理理念的变革,真正的ZF再造是十分困难的。

②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到服务导向的管理

ZF存在的目的在于对民众的需要给予充分的回应。ZF再造,首先要重新检讨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存在的目的并以此推动ZF再造工程。依据公共管理之目的和要求,ZF再造,最重要的在于要塑造一个具有公共服务精神的ZF。

我们的ZF是人民的ZF,应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邓小平语)作为ZF施政的目标,建立一个服务于人民的ZF,是中国ZF再造的战略目标。服务型ZF,概括起来,即将ZF由原来的控制者,改变为兴利者和服务者。服务型ZF意味着:a.施政目标,由机关和专家决定,到由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来决定;b.以成本——效益为基础的效率考量,转变为民众评估的考量;c.由ZF以控制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d.由对特定“功能”、“权威”、“结构”、的服从,转变为对“使命”、“顾客”、“成果”的认同;e.从一味强调按章办事到强烈的当事人取向。考虑到民众的具体情况;f.从独断专横的领导到民众参与领导。

③从以ZF为本位和中心到亲市场的ZF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教训证明,那种全方位的ZF管制经济事实上导致了社会经济的死乱循环,导致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浪费,导致普遍的搭便车和效率低下,导致官僚主义、寻租和政治腐败,也是ZF膨胀的根本原因。中国的行政改革的一个战略性目标在于建立一个亲市场的ZF,即在ZF和市场的关系上,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凡是市场能发挥优势作用的地方,充分让市场发挥作用。

④从强势国家的单独治理到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

现代中国ZF所面临的复杂性、动态性与多元性的环境;公共问题的日趋复杂性;社会行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使得ZF的不可治理性的可能性增大。从另一个层面来看,ZF的治理过程绝非ZF单方面行使权力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ZF与整个社会的互动过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事实上需要ZF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一个国家的ZF与社会各种力量之间互动的能力越强,越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传统的那种强ZF、弱社会,ZF单独主治的局面实难解决日益增加和复杂的公共问题,无论愿望有多好,皆会受到自身治理能力的限制。ZF部门已经无法成为一个惟一的治理者,ZF必须与民众、社会其它组织共同治理、共同管理、共同生产与共同配置。因此,ZF、社会、公民的共治已成为当代重要的治理模式。发展ZF与民问的伙伴关系,落实民间社会与ZF共同治理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各国ZF再造的重要策略。据此,应经过确立行政参与,民营化或商业化,经过ZF生产性和服务性功能的转移,经过社会责任的共负,经过契约化和委外体制等多种方式,让民间力量释放出来,整合民间不同领域的力量,将民间资源导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行列,形成国家建设的协作网络,以达到国家发展的目的。共同治理模式,不但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提高ZF治理的能力,弥补ZF力量的不足,实现责任共担和利益共享,同样也有利于ZF减肥的目的。

⑤从政企不分、ZF管制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

改革ZF与企业关系,最核心者在于:a.考虑到市场经济下的ZF职能和范围,国有企业应逐步从竞争性生产和经济领域退出,经过产权处理的方法,压缩国有企业的规模;b.ZF的公共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实行最彻底的分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c.更多的引入竞争,经过贸易自由化,放松准人,停止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方法促使企业更具竞争性;d.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特别是经过投资改革,使其向更商业化的信贷靠近,限制软贷款的获得等方法,使其有压力和活力;e.改变国有企业管理者与ZF之间的关系来改进激励机制。一方面赋予企业经营者以更大的自由权,另一方面引入新的监督机制,如稽查制度、业绩评议、管理合同等。

⑥从权力集中到适度的地方分权

现代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多元价值与利益的共存;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变革的加速;信息的不完全等等,使中央集权面临着挑战,中央集权面临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如对变化了的环境的感知能力较差;获取全部信息的困难;集中化决策的滞后;沟通和协调的困难;地方缺乏动力机制,对地方创新的抑制;中央ZF决策的超载等等。一个分权的体制正好能够弥补其不足,与中央集权相比,分权的比较优势在于:有助于保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社会系统免受中央当局决策失误的影响;确保ZF决策更符合地方实际;使地方当局能更好选择适合地方条件和需要的公共计划;由于赋予其自主权,存在着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广阔天地;不同地方之间的竞争能够产生改进公共服务质量的效果;存在着ZF政策创新的可能性。中国传统上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因此,在调整权力结构时,要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让地方有更多的因地制宜的灵活性,发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权力下放,地方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和发展。这是一条重要经验,应当充分加以肯定。与此同时,也要加强中央的权威。

⑦从机械式的官僚组织到有机式的适应型组织

从组织设计的观点来看,传统的ZF机构是一个典型的机械式的组织,这样的组织设计固然有其优点,但缺陷表现得日益明显,ZF内部组织设计,应更具弹性和适应性。与机械式组织不同,具有弹性的和有机式的组织特点在于:a.对环境具有开放性,建立一种具有弹性、回应力的公共组织,并发展一种将大众视为顾客,消费者的公共服务导向;b.实行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分离,强调战略的管理;c.改变组织机构,使组织结构扁平化,减少管理的层次和环节;d.改变组织内部集权的结构,向下级授予权能,使其承担责任;e.以制度性的对话,知识和专门技能作为权力的来源;f.减少不必要的繁文缛节;g.重视决策的参与和组织的参与;h.网状形的沟通与联系;i.以团队精神而非命令与服从达到整合与控制;j.建立跨部门和功能的组织。

⑧从人治到法治

法治是这样一种治理状态或秩序,在这一治理状态中,存在着法的普遍性和有效适用性,法律之于ZF权力具有优先的、至上的权威或者说ZF应由法律规制并服从法律,最终公民的自由权利得到维护、保障并扩大。具体而言,法治ZF的含义包括:a.法治ZF崇尚秩序并反对无ZF状态;b.法治ZF要求法律具有普遍性;c.法治ZF要求体现实质正义;d.法治ZF的核心在于ZF受法律的约束和控制。

ZF治理状况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ZF再造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历史发展表明,大ZF时代已经结束,小而能的ZF是ZF再造的目标,要求ZF权力适当、ZF组织结构较小,ZF人员精简,ZF预算规模较小;ZF职能精简,“能”则是意指ZF有高绩效,公共管理民主化,ZF更加负责任、具有回应力,ZF更加守法、廉洁、公正。

2.试论ZF在公共物品管理中的策略。

答: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她性,供给公共物品是ZF不可推卸的责任,ZF不能因为市场能够解决问题而放手。但ZF供给公共物品不等于ZF直接生产公共物品。ZF管理公共物品的策略能够有多种,ZF亲自生产只是其中的一种。ZF供给公共物品一方面能够是ZF建立企业对公共物品进行直接生产,另一方面ZF也能够经过预算安排或政策安排等某种适当方式将公共物品委托给私人部门进行生产。具体分析如下:

(1)ZF直接生产公共物品

ZF直接生产公共物品的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中央ZF直接经营,地方ZF经营,地方公共团体经营。

①中央ZF直接经营

从总体上说,在西方国家,一般只有造币厂和中央银行是由中央直接经营的(有极少数例外)。除此之外,各国之间的差异较大。还有一些国家的中央ZF直接生产军工、医院、学校、图书馆、自来水、煤气等产品(特别是北欧国家)。与造币厂和中央银行的情况所不同的是,上述这些准公共物品的中央ZF直接经营在某些国家是在其私营亏损或破产时由ZF予以国有化而实现的。

②地方ZF直接经营

地方ZF泛指二级以下的各级ZF。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地方ZF直接经营一些保健事业、医院、自然资源保护、实践法律条款的司法工作、街道、住宅、警察、防火、供水、下水道、煤气、供电、图书馆、博物馆等等(在美国则一般委托私人提供)。欧洲(特别北欧)各国地方ZF在许多优效物品(准公共物品)供给方面表现出直接经营的一些特点,而在美国则较多地经过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