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2015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理解_第1页
江苏省南通2015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理解_第2页
江苏省南通2015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理解_第3页
江苏省南通2015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理解_第4页
江苏省南通2015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2015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理解

江苏省南通2015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庄子》如浩瀚江河,气势壮阔,其的文思对后代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唐代,李白的诗歌文笔横肆,感情逸荡,与《庄子》。宋代,苏轼的作品豪迈奔放,随缘旷达,深得《庄子》。

A.天马行空异曲同工神妙

B.异想天开异曲同工神韵

C.异想天开一脉相承神妙

D.天马行空一脉相承神韵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可以使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和社会风尚,让人们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B.宋代以后许多擅长治印的画家,往往又是诗人、书法家,他们将画印诗书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为中国画基本特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当前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切实保证交易质量,虚假宣传和虚假包装等网络交易的不良行为已对网购的发展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D.立法部门应尽快建立全面系统的社会诚信档案,良好的社会诚信风气能促进社会公德建设,有效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格局的建成。

3.下列诗句与“云边雁断胡天月”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塞上燕脂凝夜紫B.陇上羊归塞草烟

C.夜来清梦绕西城D.帘外春寒赐锦袍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商隐身上有一种“晚唐”气象。入世不得,出世也不得,所以他常在宗教世界里寻找心灵的解脱。

①“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是他怀才不遇的感慨。

②既对政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又流露出愤慨与失望。

③“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他自嘲的哀叹。

④只能苦苦奋斗,争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⑤自称是帝胄之后,但早已家道败落。

A.②⑤④③①B.③①②④⑤C.②④⑤①③D.⑤④②①③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溪流不断汇入,学习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逢春恢复生机在于它有执着的信念,如果人们执着追求持之以恒,同样会收获成功。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山中总是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有时深陷生命泥沼是因为对困境缺少清醒认识。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览名岳大川时,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美,数不胜数的自然风景就会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续欧阳子朋党论苏轼

欧阳子曰:“小人欲空人之国,必进朋党之说。”呜呼,国之将亡,此其征欤?祸莫大于权之移人,而君莫危于国之有党。有党则必争,争则小人者必胜,而权之所归也,君子安得不危哉!何以言之?君子以道事君,人主必敬之而疏。小人唯予言而莫予违,人主必狎之而亲。疏者易间,而亲者难睽也。而君子者,不得志则奉身而退,乐道不仕。小人者,不得志则侥幸复用,唯怨之报。此其所以必胜也。

且夫君子者,世无若是之多也。小人者,亦无若是之众也。凡才智之士,锐于功名而嗜于进取者,随所用耳。孔子曰:“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未必皆君子也。冉有从夫子则为门人之选,从季氏则为聚敛之臣。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昔栾怀子得罪于晋,其党皆出奔,乐王鲋谓范宣子曰:“盍反州绰、邢蒯?勇士也。”宣子曰:“彼栾氏之勇也,余何获焉!”王鲋曰:“子为彼栾氏,乃亦子之勇也。”呜呼,宣子蚤从王鲋之言,岂独获二子之勇,且安有曲沃之变哉!

愚以谓治道去泰甚耳。苟黜其首恶而贷其余,使才者不失富贵,不才者无所致憾,将为吾用之不暇,又何怨之报乎!人之所以为盗者,衣食不足耳。农夫市人,焉保其不为盗?而衣食既足,盗岂有不能返农夫市人也哉!故善除盗者,开其衣食之门,使复其业。善除小人者,诱以富贵之道,使隳其党。以力取威胜者,盖未尝不反为所噬也。

曹参之治齐曰:“慎无扰狱市。”狱市,奸人之所容也。知此,亦庶几于善治矣。奸固不可长,而亦不可不容也。若奸无所容,君子岂久安之道哉!牛、李之党遍天下,而李德裕以一夫之力,欲穷其类而致之必死,此其所以不旋踵而罹仇人之祸也。奸臣复炽,忠义益衰。以力取威胜者,果不可耶!愚是以续欧阳子之说,而为君子小人之戒。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之将亡,此其征欤征:争夺B.疏者易间,而亲者难睽也睽:背离

C.愚以谓治道去泰甚耳泰:安定D.诱以富贵之道,使隳其党隳:毁坏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祸莫大于权之移人又何怨之报乎

B.彼栾氏之勇也,余何获焉农夫市人,焉保其不为盗

C.昔栾怀子得罪于晋,其党皆出奔开其衣食之门,使复其业

D.君子以道事君愚是以续欧阳子之说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凡才智之士,锐于功名而嗜于进取者,随所用耳。

⑵呜呼,宣子蚤从王鲋之言,岂独获二子之勇,且安有曲沃之变哉!

⑶欲穷其类而致之必死,此其所以不旋踵而罹仇人之祸也。

9.苏轼认为君王防治朋党之祸应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请简要概括。

三、古诗词鉴赏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①张元幹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苍,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②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③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④,泣孤臣吴越。

【注】①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狼狈南逃。②长庚:即金星,又名太白星。③两宫:指宋徽宗与宋钦宗二帝。④龙沙:泛指沙漠,这里指宋徽宗、钦宗被囚禁的地方。

⑴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⑵“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句中词人“心折”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⑶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

⑵,而后乃今将图南。

⑶春冬之时,则,回清倒影。

⑷最是一年春好处,。

⑸,潦倒新停浊酒杯。

⑹,血色罗裙翻酒污。

⑺人间如梦,。

⑻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抒怀》)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陋巷丰子恺

以前读到颜子“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时,常疑所谓“陋巷”大约是一条坍圯、龌龊而狭小的弄。及到了杭州,看见了巷的名称,才在想象中确定颜子所居的地方,大约是这种巷。其中有一条陋巷,我只到过三次,不过印象很清晰。

第一次到这陋巷,是在二十年前,那时我在杭州读书。我的老师李叔同先生在出家前的某日,带我到这陋巷里访问马一浮先生。走进老屋,一番介绍后,我就坐在一旁听他们谈话。我其实全然听不懂他们的话,只是假装静听的样子。好在我可以偷看这位初见的马先生的状貌:头圆而大,眼睛炯炯发光,上眼帘弯成一条坚致有力的弧线,须髯从左耳根缘着脸孔一直挂到右耳根。我当时正热衷于木炭画,觉得他的肖像宜用木炭描写。我正在这样观察的时候,他突然发出哈哈的笑声。我惊奇他的笑声响亮而愉快,同他的话声全然不接,好像是两个人的声音。他一面笑,一面顾视我。我不知可笑的理由,只得再假装领会的样子,强颜作笑。他们当然不会拷问我领会到如何程度,但我深感羞愧。从进来到辞去,一直感觉自己是个傀儡,冤枉地被带到这老屋里来摆了几个钟头。

第二次到这陋巷,是在做傀儡之后十七年。这十七年里,我东奔西走,糊口四方,多了妻室,少了母亲。那一次,我代李先生送两块印石去。陋巷照旧是我所想象的颜子的居处,老屋也照旧古色苍然。马先生的音容和十余年前一样:坚致有力的眼帘,炯炯发光的黑瞳,和响亮而愉快的谈笑声。但是听这谈笑声的我,已与前大异了。方言不再成问题,我对于他的话也完全懂得了。上次做傀儡的苦痛,这回已经没有,可是我另感到一种更深的苦痛:初失母亲,心中充满了对于无常的悲愤和疑惑。可自己无法解除这悲和疑,生活便堕入了颓唐的状态。每天为了糊口读几页书,写几小时稿,吸半听美丽牌香烟。

马先生和我谈起我所作而他所序的《护生画集》,勉励我。知道我抱着风木之悲,又为我解说无常,劝慰我。其实我不须听他的话,只要望见他的颜色,已觉羞愧得无地自容了。我局促不安,坐了约一小时就告辞,叫了一辆黄包车,不问价钱,跨了上去。回到旅馆的时候,想起所访问的主人,热烈地感到畏敬的亲爱。

第三次到这陋巷,是在上星期。这回是我自动去访问的。马先生照旧孑然一身地隐居在那陋巷的老屋里,两眼照旧炯炯发光,谈笑声照旧愉快。但使我惊奇的是,他的深黑的须髯已渐近白色。我心中浮出“白发不能容宰相,也同闲客满头生”之句,又悔不早些常来亲近他。如今母亲去世三年多了,我的心似已屈服于“无常”,生活也就从颓唐中爬起来,想对“无常”作抵抗了。我在古人诗词中读到“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等咏叹无常的文句,不肯放过,把它们翻译为画。以前曾寄两幅给马先生,近来想多集些文句来描画,预备作一册《无常画集》。我把这意思告诉他,请他指教。他欣然地指示我多找些佛经和诗文集,又背诵了许多佳句。最后说:“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他这话把我从无常的火宅中救出,使我感到无限的清凉。当时我想,我画了《无常画集》之后,要再画一册《常画集》。《常画集》不须请他作序,因为自始至终每页都是空白的。

这一天我走出陋巷,已是傍晚时候,岁暮的雨雪充塞了道路。我独自在路上彷徨,回想不问价钱跨上黄包车那一回,又回想做几小时傀儡那一回,似觉身在梦中。

12.作者前两次到陋巷访问马先生时,为什么深感羞愧?请简要说明。

13.文中多次写到马先生的外貌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4.请理解文中画线句蕴含的深意。

15.作者在与马先生的交往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意加以探究。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中华文化的和谐与包容梁文道

①我们今天讲儒家,讲中华文化,有时觉得好像不够包容,但以我的理解,儒家本来不一定是这个样子的。也许很多人会把今天中国文化的很多问题都归结于传统,在我们把孔子叫“孔老二”的年代,一切的错都是孔子的错。但是近几年不一样了,我们看到孔子越来越受重视了。于丹写《〈论语〉心得》,出版商最后告诉她,盗版的光碟都卖了两千万套。

②《论语》那么火,孔子那么火,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冷静一点来看?我们不能把一切好东西都说成是传统造成的,也不能把一切坏东西都说成是儒家造成的。

③儒家讲究包容。儒家的积极面是鼓励大家去学不同的东西,要尽量认识很多种不同的知识,这个是很多观点对立的学者都共同认为的。比如,陆象山和朱熹他们两个对立,但是这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鼓励弟子要尽量看一些跟自己教的不一样的东西。尊重不同,尊重差异,要从不同之中学到东西,反省自己,才能够改错。

④真正讲“同”的是墨家,墨子讲“尚同”,儒家反对墨家的一点就是尚同。儒家认为,人怎么是相同的?人肯定是不同的。《论语·为政篇》里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意即研究学问,就是要好好研究异端,研究异端就可以止住危害,才能达到孔子“四小”的境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个人老困在自己很狭隘的见解里的时候,是一定会犯错的,一定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一定要通过好好研究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才能够打开自己,进入大道。

⑤我们今天讲和谐,讲中华文明中的和谐、儒家文化中的和谐,那么什么叫和谐?就是和而不同,因为首先有不同然后才会有“和”。但是我们常常忘记了这一点,我们常常把“和”就直接等同于“同”。

⑥我小时候看杜维明写的一篇文章,说到儒家面对的“明枪暗箭”。明枪指的是陈独秀、鲁迅,这是很激烈反对儒家的人。这种人来的时候,你无论跟他辩论什么都行。但是暗箭难防。台湾有个叫大成小学的,每年三个多月不上课,学生们都在练那个八佾舞,大热天的,头上戴冠,身着汉服,弓着腰,一跳就是几小时,许多学生最后中暑晕倒。杜维明讲的“暗箭”就是这种,表面上尊重儒家了,但实际上却把儒家真正重要的精神给磨灭掉了。我们今天讲孔子,讲儒家,不能忽视关于和谐与包容的思想。

16.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

17.文章第⑥段列举陈独秀、鲁迅的例子和学生们练八佾舞的例子,有何作用?

18.请结合文意,谈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七、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我只知道,只要一看到星星,我就会开始做梦。

——文森特·梵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Ⅱ

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予既有志读史矣,而欲待博群书以悉其所闻,历名山大川以穷其所见,度必不能。然则予将作如何读法而后可邪?常观世之乐于读史者,类多颖悟绝人之士一目数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读时不求甚解会心在牝牡鹿黄之外。故观史务求其详,论史必归于雅,而若予之拙者,欲求读史之法宁简毋详,宁陋毋雅,庶乎其得之邪?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21.吴楚材等编的散文总集是。

22.史学家司马迁“悉其所闻”、“穷其所见”,这可从他的一文中得到印证。

23.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论读史的?请简要概括。

二、名著阅读题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旧中国妇女备受歧视、孤立无助的处境。

B.《子夜》中吴荪甫为转嫁公债损失,更加残酷地剥削工人,主张用武力解决罢工问题,而屠维岳则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但都没能阻止住工人罢工。

C.《茶馆》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及揭示了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D.《老人与海》中作者巧妙运用内心独白的手法,将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交错使用,增强了作品感染读者、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E.《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虽继承了丰厚的财产,但生活依旧俭朴,只在过去父亲允许客厅生火的日子才生火,这表明她和父亲性格上的一脉相承。

25.简答题

⑴《三国演义》中刘备初见诸葛亮时,诸葛亮说:“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诸葛亮所说的“二公”指哪两个人?这段话表现了诸葛亮与刘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⑵“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红楼梦》中这首唱词写的是什么事?表现了词中“奴”什么样的心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尽管汪国真先生被评论界批评为浅薄,认为他的诗歌港台化、《读者》味,是一种精神幻觉,避开了对于残酷现实的正视,但青少年不看文学评论,就认同汪国真。汪国真诗中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抒写,充满了阳光和温暖,这对当代的高中生,以及大一、大二的学生是有意义的。他的诗歌里有俯拾皆是的警句名言,比如“要嫁就嫁给成功,要输就输给追求”、“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对青春少年来说,有一种很给力的鼓舞。。

高中生面临高考,大学生面临新的环境,那种赞美友情的美好就显得特别温暖,而这样的赞美当下很少。批评家注意到了汪国真诗作的受欢迎程度,但他们认为这是汪诗迎合了大众文化扁平化、快餐化的即时消费心理,让读者本已懒惰的心理更加懒惰。我们的文学需要批评家,有真知灼见的尤其珍贵,但批评要有底线。汪国真的诗作,是在朦胧诗之后,是对朦胧诗的反驳。它畅达,通晓,明白,一点儿也不晦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符合当下青少年的接受心理。如果注意到与汪国真成名同期的琼瑶热、席慕蓉热以及梁凤仪热,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从个人好恶、价值观念出发,让批评横扫一切,而要从社会背景出发,思考利弊,否则儿童式的直觉并不代表真,而是幼稚。有人说中国社会里,诗歌逐步被边缘化,但实际上中国诗歌一直在现场,只是你看不上这样的现场罢了。

26.文中青少年认同的汪国真诗作有哪些特征?

27.批评家批评汪诗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8.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期待什么样的批评家?

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3分)D

2.(3分)B

3.(3分)B4.(3分)D5.(3分)C

6.A

7.C

8.⑴大凡对获取功名有急切之心并对进取特别喜欢的有才学智慧的读书人,就听任、重用他们罢了。评分建议:“锐”、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⑵哎,范宣子如果早听从王鲋的话,难道只是获得这两个义勇的人?况且哪里会有“曲沃之变”啊?评分建议:“蚤”、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⑶想将他的同党追究到底并且达到使他们一定处于死地的目的,这恐怕是还来不及转身就遭遇仇人祸患的原因。评分建议:“穷”、“所以”、“罹”、语句通顺各1分。

9.①远离小人,重用人才;②惩治首恶,宽容从犯。

评分建议: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只抄原文,得1分。

10.⑴渲染了凄伤清绝的氛围。写出了沿途景色的特点,暗示了当时时局的动荡和自身的颠沛流离。

⑵一是“群盗纵横”的内忧,二是“逆胡猖獗”的外患。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只抄原句不得分。

⑶①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②希望洗雪国耻却壮志难酬的悲痛;③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迎回徽钦二帝和收复失地的愤慨;④遥思二帝、自己成为孤臣流落他乡的痛苦。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只贴情感标签不得分。

11.⑴切问而近思⑵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⑶素湍绿潭⑷绝胜烟柳满皇都⑸艰难苦恨繁霜鬓⑹钿头云篦击节碎⑺一尊还酹江月⑻事定犹须待阖棺

12.⑴第一次羞愧是因为:内疚自己听不懂他们的谈话而又装腔作笑。⑵第二次羞愧是因为:感到自己陷于风木之悲而不能自拔,与马先生对世事的淡然态度相距甚远。

13.①表现马先生乐观开朗、坚毅豁达性格,突出马先生对作者人生的积极影响;②须髯的变化引发了作者对韶光易逝、珍惜时光的感慨,加深了他对人生“常”与“无常”的理解。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①“无常”是具体的、有限的人生现象,所以容易画;而“常”是普遍的、无限的人生状态,所以不容易画;②“无常”是人生的一部分,本是人生常态,人不必为之困扰;③这句话表现了马先生内心的释然和对人生的彻悟。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①虽身处“陋巷”,但要有安贫乐道之心;②思想的成熟、人生的成长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③人需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④要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三点6分,意思对即可。

16.首先指出要冷静客观地对待儒家;接着分析儒家“包容”的内涵及意义;最后阐明“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