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7分)1.(2分)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2.(2分)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翘首(qiáo)屏息(bǐnɡ)烂漫(màn)杳无消息(yǎo)B.悄然(qiǎo)诘责(jié)不逊(xùn)不辍劳作(chuò)C.篡改(cuàn)滞留(zhì)喝采(hè)振聋发聩(kuì)D.炫耀(xuàn)炽热(zhì)锃亮(zènɡ)殚精竭虑(dān)3.(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督战由衷叱咤风云摧枯拉朽B.边陲泄气从容不迫山呼海啸C.横亘峰巅眼花瞭乱锐不可挡D.潇洒娴熟殚精竭虑一丝不苟4.(2分)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王亮在高手云集的比赛中勇夺桂冠,大屏幕上显示出他那鹤立鸡群的骄人成绩。B.他有做饭的天赋,所炒的菜色香味俱全,油光可鉴。C.聪明的承德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承德呈现一种独特的美。D.河北卫视的《燕赵风情》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5.(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表情包已经成为一种交流方式,关于其的使用和创作应受到规定限制。B.随着时代的变迁,使玉的象征功能逐渐向文化和民族精神层面靠拢。C.这次采风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主题的创作,却是将课堂所学融入现实创作的一次社会实践。D.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6.(2分)选出下列文学常识、文体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B.《藤野先生》的作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朝花夕拾》。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D.《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南朝齐梁时思想家。7.(10分)古诗文默写(1)(1分)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2)(1分),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3)(2分),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4)(2分)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沙漠景象的句子是“,”。(5)(2分)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的感情。(6)(2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第一句是写地点,第二句是写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8.(2分)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9.(1分)请你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种活动形式。活动一: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二:。10.(2分)为了解交友之道,学会如何交友,同学们分组收集了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故事及经典论述。下面是某组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关于交友方面的名人名言,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其内容。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③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冯梦龙二、名著阅读(8分)名著阅读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11.(3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的报道性作品。12.(1分)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13.(4分)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三、阅读理解(25分)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14.(4分)解释加粗的字。①略无阙处②属引凄异③二人对酌④越钱塘,绝长江15.(2分)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16.(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17.(2分)《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18.(2分)《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文阅读与理解只想和你接近吴念真①直到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睡在那种用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②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的,孩子们也是。③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妈妈准确的形容是“猫不在,老鼠呛须”。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一个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门关门的声音吵醒的我通常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轻轻抖动,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整个人被他抱了起来放到应有的位子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喜欢父亲上小夜班,其实喜欢的仿佛是这个特别的时刻——短短半分钟不到,却完全满足的亲近。④长大后的某一天,我跟弟弟妹妹坦承这种装睡的经历,没想到他们都说:“我也是!我也是!”⑤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⑥有一年父亲的腿被落磐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一家外科医院治疗。由于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形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中午放学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停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⑦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指甲又长又脏。⑧不知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帮他剪脚指甲。护士说没有指甲剪,不过可以借我一把小剪刀。然后我就在众人的注视下,低着头忍住一直冒出来的眼泪,小心地帮父亲剪脚指甲。⑨当我剪完父亲所有的脚指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开眼睛看着我。“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⑩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再次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你晚上就睡这边吧!”⑪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穿越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去看了一场电影。⑫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一个人到台北,第一次单独和父亲睡在一起,第一次帮父亲剪脚指甲,却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看电影。⑬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片,导演是市川昆,片名叫“东京世运会”。⑭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它还不时在我脑海里上演着。(选自《这些人,那些事》)19.(3分)文中作者着重描绘了三次与父亲“接近”的情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①父亲上夜班回家后,将“我”抱起摆正在床上。②,我小心地为父亲剪指甲。③,。20.(2分)第⑦段属于描写,其表达效果是21.(3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A.“只想和你接近”是指“我”期待与父亲间有更多的身体与精神交流。B.从家乡到台北,父子之间“接近”的变化是来源于父亲对孩子的关怀。C.从父亲带“我”去看电影这一细节,可看出父子二人在心灵上亲近了许多。D.文章刻画了一个老实本分、外表坚毅顽强,但却内心柔软的父亲形象。22.(3分)能否删去文章结尾最后两段?请说说理由。四、作文(40分)23.(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藤野先生诚恳、严谨的教导,朱德母亲无怨无悔的操劳……都给晚辈带来了心灵上的触动,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人曾对你有过亲切的关怀和无私的帮助?相信你一定心存感激吧?请以“,感谢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600字左右;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新疆阿勒泰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7分)1.(2分)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答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知识点】字体书写【解析】【分析】此题要求用正楷书写,注意“噪、逾、幽”等字的结构和写法。故答案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要求用正楷字或行楷字工整、美观地书写;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要掌握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有些要考虑标点符号。2.(2分)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翘首(qiáo)屏息(bǐnɡ)烂漫(màn)杳无消息(yǎo)B.悄然(qiǎo)诘责(jié)不逊(xùn)不辍劳作(chuò)C.篡改(cuàn)滞留(zhì)喝采(hè)振聋发聩(kuì)D.炫耀(xuàn)炽热(zhì)锃亮(zènɡ)殚精竭虑(dān)【答案】D【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解析】【分析】A、B、C.正确;

D.不正确,“炽(chì)热”。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3.(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督战由衷叱咤风云摧枯拉朽B.边陲泄气从容不迫山呼海啸C.横亘峰巅眼花瞭乱锐不可挡D.潇洒娴熟殚精竭虑一丝不苟【答案】C【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解析】【分析】A、B、D正确;

C.不正确,“眼花瞭乱”的“瞭”应为“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及书写词语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4.(2分)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王亮在高手云集的比赛中勇夺桂冠,大屏幕上显示出他那鹤立鸡群的骄人成绩。B.他有做饭的天赋,所炒的菜色香味俱全,油光可鉴。C.聪明的承德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承德呈现一种独特的美。D.河北卫视的《燕赵风情》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答案】C【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解析】【分析】A.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使用对象错误,不正确;

B.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望文生义,不正确;

C.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点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方案。符合语境,正确;

D.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使用对象错误,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5.(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表情包已经成为一种交流方式,关于其的使用和创作应受到规定限制。B.随着时代的变迁,使玉的象征功能逐渐向文化和民族精神层面靠拢。C.这次采风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主题的创作,却是将课堂所学融入现实创作的一次社会实践。D.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答案】D【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关联词使用不当【解析】【分析】A.有误,语序不当,表情包应是先创作再使用,正确语序应为“创作和使用”。

B.有误,缺少主语,将“使”去掉。

C.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此句应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应把“却”改为“还”。

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6.(2分)选出下列文学常识、文体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B.《藤野先生》的作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朝花夕拾》。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D.《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南朝齐梁时思想家。【答案】B【知识点】新闻常识;作家作品【解析】【分析】A.正确;

B.不正确,《藤野先生》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正确;

D.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7.(10分)古诗文默写(1)(1分)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2)(1分),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3)(2分),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4)(2分)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沙漠景象的句子是“,”。(5)(2分)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的感情。(6)(2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第一句是写地点,第二句是写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答案】(1)烟波江上使人愁(2)征蓬出汉塞(3)老骥伏枥;烈士暮年(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此题(1)(2)(3)是记忆型默写,(4)(5)(6)是理解型默写;(4)题抓住“奇特壮美的沙漠景象”,(5)题抓住“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6)题抓住“第一句是写地点,第二句是写远景”分析。注意“愁、蓬、骥、枥、暮、怜”等字写法。故答案为:(1)烟波江上使人愁;(2)征蓬出汉塞;(3)老骥伏枥;烈士暮年;(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点评】本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综合性学习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8.(2分)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9.(1分)请你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一种活动形式。活动一: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二:。10.(2分)为了解交友之道,学会如何交友,同学们分组收集了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故事及经典论述。下面是某组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关于交友方面的名人名言,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其内容。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③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冯梦龙【答案】8.交友之道,贵在真诚。9.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10.交友要慎重,要多交益友。【知识点】活动设计;材料探究;拟定标语、宣传语等【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活动宣传语的撰写。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设计活动项目内容要紧扣活动主题,并具有操作性。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8.学生需根据活动主题“交友之道”分析作答。可从交友的重要性、交友的正确方法或者交友的积极意义等方面拟写。

故答案为:交友之道,贵在真诚。9.根据活动主题和示例“活动一:办一期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分析作答。学生阶段的活动类型可以是诗歌朗诵、征文大赛、辩论赛、黑板报评比等。

故答案为: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10.三句名言含义是:①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②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用于比喻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③君子能招致君子。都在讲要和君子相处,交友慎重。概括提炼共同点为:交友要慎重,要选择性交友,要交益友。

故答案为:交友要慎重,要多交益友。二、名著阅读(8分)名著阅读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11.(3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的报道性作品。12.(1分)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13.(4分)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答案】11.西行漫记;美;纪实性12.红小鬼13.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红星照耀中国》【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阅读识记。学生平时应用心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了解有关作品的文学常识,且能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还要能体悟作品的主题、重要人物、关键情节和经典片段等。

(2)(3)题考查对名著重点人物情节的识记和理解。对于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多读、熟读。对于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作品的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画图的形式把书的故事脉络理顺,帮助理解。

1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纪实性的报道性作品。

故答案为:西行漫记;美;纪实性。12.根据“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结合《红星照耀中国》可知,“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红小鬼”。

故答案为:红小鬼。13.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小鬼”是一个非常独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群体。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在红军队伍中承担着各种任务,如通讯员、勤务员等,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地躲过野兽的袭击,顽强地战胜了病痛的折磨,克服了种种因难,为革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总是愉快而乐观,即使经历了长征的艰苦也毫不退缩。

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三、阅读理解(25分)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14.(4分)解释加粗的字。①略无阙处②属引凄异③二人对酌④越钱塘,绝长江15.(2分)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16.(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17.(2分)《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18.(2分)《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答案】14.同“缺”,空隙、缺口;延长;饮酒;横渡15.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16.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17.连绵不断(山多);隐天蔽日(山高)18.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古今异义;常用文言实词【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不能是单纯的节奏划分,而是要在理解句意甚至文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停顿。单个句子节奏的划分,可以寻找主谓结构的短语,一般在主谓之间断开。

(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须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并概括作答。

(5)本题考查主旨理解和启示。这类题型,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等去把握文章的主题。谈启示时,可谈自己的认识、感悟,应结合文章中的观点、事实来谈。

译文:

甲:三峡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乙:二翁登泰山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子女离开故乡,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冀,雍两州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到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爬到半山腰了。14.①句意为: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缺,同“缺”,中断。

②句意为: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引,延长。

③句意为:两个人一起喝酒。酌,饮酒。

④句意为:越过钱塘江,横渡过了长江。绝,横渡。

故答案为:同“缺”,空隙、缺口;延长;饮酒;横渡。15.句意: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句中“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和“今吾辈方逾六旬”两种情况对比,中间应断开;“何老之有”是从前面对比中得出的结论,此句之前应断开。故为: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故答案为: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16.①重点字词: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盛。句意: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②重点字词:自,从;至,到;矣,了。句意: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

故答案为: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②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17.从文中描写山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山连绵不断(山多),“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山隐天蔽日(山高)。

故答案为:连绵不断(山多);隐天蔽日(山高)。18.二翁登泰山讲述的是两个年近六十的老翁不以年老而互勉登泰山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

故答案为: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现代文阅读与理解只想和你接近吴念真①直到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睡在那种用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②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的,孩子们也是。③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妈妈准确的形容是“猫不在,老鼠呛须”。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一个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门关门的声音吵醒的我通常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轻轻抖动,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整个人被他抱了起来放到应有的位子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喜欢父亲上小夜班,其实喜欢的仿佛是这个特别的时刻——短短半分钟不到,却完全满足的亲近。④长大后的某一天,我跟弟弟妹妹坦承这种装睡的经历,没想到他们都说:“我也是!我也是!”⑤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⑥有一年父亲的腿被落磐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一家外科医院治疗。由于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形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中午放学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停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⑦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指甲又长又脏。⑧不知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帮他剪脚指甲。护士说没有指甲剪,不过可以借我一把小剪刀。然后我就在众人的注视下,低着头忍住一直冒出来的眼泪,小心地帮父亲剪脚指甲。⑨当我剪完父亲所有的脚指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开眼睛看着我。“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⑩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再次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你晚上就睡这边吧!”⑪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穿越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去看了一场电影。⑫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一个人到台北,第一次单独和父亲睡在一起,第一次帮父亲剪脚指甲,却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看电影。⑬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片,导演是市川昆,片名叫“东京世运会”。⑭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它还不时在我脑海里上演着。(选自《这些人,那些事》)19.(3分)文中作者着重描绘了三次与父亲“接近”的情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①父亲上夜班回家后,将“我”抱起摆正在床上。②,我小心地为父亲剪指甲。③,。20.(2分)第⑦段属于描写,其表达效果是21.(3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A.“只想和你接近”是指“我”期待与父亲间有更多的身体与精神交流。B.从家乡到台北,父子之间“接近”的变化是来源于父亲对孩子的关怀。C.从父亲带“我”去看电影这一细节,可看出父子二人在心灵上亲近了许多。D.文章刻画了一个老实本分、外表坚毅顽强,但却内心柔软的父亲形象。22.(3分)能否删去文章结尾最后两段?请说说理由。【答案】19.父亲受伤住院时;父亲带“我”去看电影时;他撑着“我”肩膀艰难前行20.肖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父亲躺在病床上的消瘦憔悴的样貌,表现出作者看到父亲“毫无威严,落魄不堪”又无人照顾的状态很心疼。21.B22.这两段文字详细地回忆了“我”和父亲看过的那场电影,和上文“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一句相照应。这种亲近感温暖了作者的一生,可见作者一直很怀念这段不可多得的美好记忆。【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外貌描写;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明确文章主要内容;然后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概括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理解辨析能力。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应掌握它们的特点和作用。人物描写是对人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摹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人物描写的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同时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3)考查内容理解辨析。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比较辨析正误。

(4)本题考查理解段落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首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下文,开篇点明,点明中心等;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具体作用还要根据文章全局去分析。19.第一次接近:从开头到“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讲的是父亲夜班回来,将“我”抱起摆正在床上;第二次接近:从“有一年父亲的腿被落盘压伤”到“父亲才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你晚上就睡这边吧’”内容是父亲受伤住院时,我小心地为父亲剪指甲,第三次接近是剩下的内容:父亲带“我”去看电影时看电影,他撑着“我”肩膀艰难前行。

故答案为:父亲受伤住院时;父亲带“我”去看电影时;他撑着“我”肩膀艰难前行20.该句从“脸、头发、胡子、腿、脚趾甲”几个方面描写,是外貌描写。作者的心情要结合上下文内容来体会,“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父亲躺在病床上,消瘦憔悴,无人照顾,作者看到此情此景,心中难过,心疼父亲。

故答案为:肖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父亲躺在病床上的消瘦憔悴的样貌,表现出作者看到父亲“毫无威严,落魄不堪”又无人照顾的状态很心疼。21.A.正确;

B.有误,父子之间的“接近”,从身体的接近逐渐走向心灵的亲近。这种变化源于孩子懂得主动地关心和照顾父亲。儿子独自坐火车去台北看父亲,源于对父亲的牵挂。看见憔悴的父亲,儿子忍着眼泪给父亲剪指甲。这些发自内心的关爱和默默地付出带来了父子间心灵的亲近。

C.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B。22.首先回答:不能,然后分析原因。照应属于结构上的作用,在叙述去台北医院治疗这件事之前“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引起下文,和结尾相照应;内容上的作用是从感情上回答: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