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热力环流-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一遍过_第1页
考点10热力环流-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一遍过_第2页
考点10热力环流-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一遍过_第3页
考点10热力环流-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一遍过_第4页
考点10热力环流-备战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一遍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0热力环流考点热度★★★☆☆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1)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提示: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提示: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冷热有何关系?提示: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4)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提示: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应用1.形成原因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1)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eq\o(→,\s\up7(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eq\o(→,\s\up7(造成))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eq\o(→,\s\up7(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eq\o(→,\s\up7(形成))热力环流。(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①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②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3)三个关系①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②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③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a、b、c、d处所示)。2.常见热力环流(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A.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C.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 D.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2.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热墙可能为黑色 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入空气隔层 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答案】1.D2.A【解析】1.读图可知,特朗勃墙是吸收了太阳辐射而增温,由于玻璃和空气隔层对集热墙散发的热量起到阻断作用,从而保证了室内的热量,体现了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故D正确,A、B、C错误。2.白墙反射率高,为尽可能多吸收太阳辐射,可采用黑色的集热墙面,故A正确。图中左侧集热墙和玻璃之间空气被加热,气温高,气流上升,甲为暖气流从空气隔层中流出,乙为下沉气流,丙为冷气流,从室内流进空气隔层,故B、C、D错误。【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下图为欧洲局部区域某月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小题。1.此时,甲、乙两地相比()A.风力甲地等于乙地 B.甲地天空中云量多于乙地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D.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2.此图所处的时间最不可能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据英国《每日邮报》2020年1月28日报道,冰岛的一座火山出现爆发迹象,冰岛政府因此已经提升航空预警等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冰岛()A.终年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B.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C.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地带D.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4.提升航空预警等级,是因为火山喷发时造成()A.雷暴天气频发 B.严重缺氧呼吸困难C.有大量可燃气体 D.欧洲上空能见度降低5.喷发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某大城市位于山区边缘的平原地区。山谷风为该地最主要的局地大气环流,谷风由平原吹向山区,山风则相反。外来污染源的输送及当地山谷风的扩散作用是影响当地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为某年10月7曰该城市风向(a)及PM2.5浓度(b)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判断()A.该城市位于山区的南部地区 B.外来污染物主要源于城市北部C.植树造林可增强山风的风力 D.正午前后谷风的风力达到最强7.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降低PM2.5浓度的有效措施是()A.加强空气监测,及时预报污染的浓度 B.提倡本地绿色出行,市区禁行机动车C.尽量减少外出,并在外出时佩戴口罩 D.推进区域整体的产业协作与产业升级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A.河谷白天降水量较大B.山顶夜晚降水概率比较低C.河谷日降水量较山顶大D.从河谷到山顶降水量减小9.造成山顶与河谷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山顶与河谷地形起伏不同 B.山顶与河谷气温差异C.山顶与河谷植被状况 D.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下关(原大理市所在地)位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长长的山谷之出口,北靠洱海。下关风不仅以风力大著称,而且有“风高不寒,无沙无尘”之特点。下图为“大理部分区域的相关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0.导致下关风力大,主要是因为A.湖陆温差大 B.水平气压差大C.山谷地形影响 D.城市热岛效应11.下列对下关风“风高不寒,无沙无尘”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风,吹越河谷地带 B.西南风,植被覆盖率高C.东北风,洱海湖面无尘 D.东北风,大理岩裸露“穿堂风”是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穿堂风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穿堂风”A.风向始终如图所示 B.正午时刻风力达最大C.石质地面越大风力越小 D.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13.人为制造穿堂风的主要用途是A.减轻大气污染 B.增加生活用能C.降低室内温度 D.提高室内湿度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显著差异形成的一种幻景。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A.夏季海洋 B.夏季沙漠 C.夏季柏油路面 D.冬季暖流海面15.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A.带来大雾影响视线 B.扰乱稳定的大气层结C.导致水平方向热量差异 D.导致垂直方向对流显著“圣安娜风”是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节性强风,来源于内陆大盆地,吹向西部沿海地区,它以助长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下图示意洛杉矶地形和圣安娜风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圣安娜风A.风力较小 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C.温暖湿润 D.夏秋季节势力最为强盛17.南加州地区秋冬季节多山火,其主要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B.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空气干燥C.沿岸寒流强盛,空气湿度小 D.林区积累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多18.在遭受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图示地区过火林地的水土流失程度A.夏季比冬季严重 B.内陆比沿海严重C.西坡比东坡严重 D.南部比北都严重(2019年海南卷)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19—20题。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A.偏南风 B.偏东风C.偏北风 D.偏西风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2019年江苏卷)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9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10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4.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10中A.①增大 B.②增大 C.③减小 D.④减小(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地球上的大气——大气水平运动】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24、25题。5.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A B C D6.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A B C D考点冲关【答案】1.B2.B【解析】1.甲地盛行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气流,而乙地处于高压系统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风力小,故天气晴朗,云量较少,气温日较差大于甲地。所以选B。2.乙地距海较远,为高压控制,即在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当海洋气温高于陆地,陆地上形成冷高压,夏季时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故图示季节最不可能是夏季。所以选B。【答案】3.C4.D5.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冰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大气热力作用和地壳物质循环等知识,突出了对地理事物的区域性、综合性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3.结合图示,冰岛地处欧洲西部,高纬度地区,临近极圈,深受西风影响,冬季的时候也会da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的一定影响,A错误;冰岛纬度高,气温较低,地表多以冰川和苔原为主,B错误;冰岛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地带,是世界上露出海面的海岭,C正确;冰岛临近北极圈,纬度高,水温较低,不可能有珊瑚发育,D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4.火山喷发后,大量的火山灰进入大气,通过大气环流运动进入大气层中,欧洲西部主要受西风影响,大量火山灰随西风飘向欧洲西部上空,造成欧洲上空能见度降低,威胁航空运输,因此航空预警等级提升,ABC排除,D正确。故选D。5.喷发的火山灰物质从岩石圈底部的上地幔沿着地壳的裂隙上升至地表喷发,进入大气圈,随着大气运动,形成降水降落地表,进入水圈和土壤层中,演化形成土壤,进入各种动植物体内,进入生物圈。喷发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区域地理知识融入火山喷发这一地理事件,考查大气热力作用和地壳物质循环等地理问题。图一:地壳物质与各圈层联系图2: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答案】6.A7.D【解析】6.据材料可知,外来污染物的输送是影响当地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当风向为北风时,可发现PM2.5浓度降低,而当风向为南风时PM2.5的浓度则显著升高,可推测该城市位于山区的南部地区,A正确。外来污染物应来源于城市南部,因盛行南风时PM2.5的浓度会显著升高,B错误。植树造林将缩小山谷之间的温差,从而减弱山风风力,C错误。据图可发现,午后2至3点时段风力达到最强,并非正午时间,D错误。故选A。7.加强空气监测,预报污染物的浓度无法降低PM2.5浓度,A错误。提倡本地绿色出行,但禁止行驶机动车,不符合当代人发展的需求,B错误。尽量减少外出,在外出时佩戴口罩无法降低PM2.5浓度,C错误。推进区域整体产业协作与产业升级,减少重化工业等对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和比例是降低PM2.5有效的措施,D正确。故选D。【答案】8.B9.B【解析】试题考查山谷风8.从图中可读出河谷夜间降水量较大,A错。山顶夜晚降水概率比较低,B正确。河谷日降水量较山顶少,C错。图中只能读出河谷和山顶降水量,从河谷到山顶降水量的变化从图中读出不来,D错。9.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山顶易降水,河谷地区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山顶不易形成降水,河谷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因此造成山顶与河谷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山顶与河谷气温差异,B正确。【点睛】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答案】10.C11.B【解析】10.因下关位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的山谷的出口,受山谷地形狭缝效应的影响,风力较大。选项C正确。11.下关位于山谷向南敞开的山口处,夏季风大,风速较大时风向应该是西南风,气温较高;又因西南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所以风中无沙无尘。选项B正确。考点:该题考查西南地区地形与气候。【答案】12.D13.C【解析】12.读图分析可知,穿堂风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山林和石质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D正确;白天风从山林吹向石质地面,夜晚风从石质地面吹向山林,A错误;午后两点左右石质地面和山林温差最大,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B错误;石质地面越大和山林的热力差异越明显,风力越大,C错误。故选D。13.“穿堂风”是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白天风从山林(气温低)吹向石质地面,夜晚风从石质地面(气温低)吹向山林,加快了室内空气流通,降低了室内温度,节省了生活用能,对大气污染影响不大;湿度一般是从山林吹向石质地面可能导致湿度增加,夜晚风从石质地面吹向山林,湿度可能降低。故选C。【答案】14.A15.B【解析】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运用和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14.出现“上蜃景”要求“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即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堆积。夏季海洋与陆地相比,升温慢,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使上层空气密度降低、底层空气密度增大,A对;夏季的沙漠地区升温快、气温高,夏季柏油路面因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冬季暖流海面,暖流流经地区气温较高,三者都因近地面气温较高,使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造成上层空气密度增大、底层空气密度降低,都不易出现“上蜃景”现象,B、C、D错。15.蜃景的出现和维持要求大气层“稳定”,大风吹来使原本稳定的大气层遭到破坏,故选B;大风有利于雾的快速扩散,且大风是使蜃景消失了,而不是被大雾阻挡看不见了,A错;风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不同地区间的温度差导致了气压差,即水平方向上的热量差异产生了风,而不是风导致了热量差异,C错;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大风吹来会干扰该地区的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使垂直运动减弱、水平运动加强,D错。【点睛】热力环流是指由于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形成的基本过程是地表冷热不均,从而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受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却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近地面,受热上升的地区形成低压,冷却下沉的地方形成高压,在高空则相反;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进而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环流。因此对该原理的运用关键是找出地面冷热差异,解题时运用“热升冷降”判断空气的垂直运动状况和空气密度的变化情况。【答案】16.B17.D18.C【解析】本题以“圣安娜风”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压带与风带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6.由材料可知该风可助长森林中的野火且材料中提到其是季节性强风,可知其风力比较强,故A错误;读图可知圣安娜风活动的区域西部是辽阔的太平洋,东部是北美大陆,海洋和大陆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较显著,海洋与陆地之间容易形成强烈的运动气流,再加上圣安娜风的源地海拔比较高,洛杉矶附近海拔比较低,该风可以居高临下增强其势力,故B正确;结合材料可知该风来自内陆,是比较干燥的,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风势力最强的季节是冬春季节,故D错误。17.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空气干燥、沿岸寒流强盛,空气湿度小等这些因素只是南加州地区秋冬季节多山火的比较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其主要原因,故ABC错误;加州南部多山地,山区森林面积较为广大,该地区的秋季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质,为山火的爆发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故D正确。1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州南部容易发生山火的地方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季降水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故A错误;沿海地区降水量比内陆地区降水强度大,流水侵蚀强度比较大,水土流失更严重,故B错误;读图可知加州南部西坡为迎风坡,东坡为背风坡,西坡降水较多,东坡降水较少,西坡的流水侵蚀作用比东坡强,在森林过火后,西坡的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故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州那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土流水的概率比较小,故D错误。【点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圣安娜风的形成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等双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直通高考【答案】1.C2.D1.从材料可以分析出,谷风主要形成于白天,从图示信息尤其是11时以后的风向、风速信息可以看出,白天主要是北风,即当地谷风的风向是北风。故选C。2.从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夜间主要是南风,白天主要是北风,可判断出该山谷为东西走向;从风速来看,南风强于北风,说明该山南高北低,南风在下坡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加速作用而导致风速加强。故选D。【答案】3.AD4.BC【解析】考查大气热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