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速记清单】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速记清单】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速记清单】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速记清单】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速记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速记清单】第六单元

单元重点字词梳理

曹刿论战

一.字音

曹刿(ɡuì)又何间(jiàn)焉弗(fú)小信未孚(fú)玉帛(bó)下视其辙(zhé)

登轼(shì)败绩(jì)遂(suì)逐(zhú)齐师旗靡(mǐ)

二.词意

(一)重点词语释义

1.齐师伐我_师:军队

2.肉食者谋之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3.肉食者鄙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安身专:独自享有

5.对曰对: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6.小惠未徧遍:遍及、普遍

7.虽不能察察:明察

8.必以情情:实情

9.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类

10.战则请从从:跟随

11.齐师败绩败绩:大败

12.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13.既克既:已经

14.一鼓作气作:振作

15.彼竭我盈竭:衰竭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6.难测也测:推测,估计

17.惧有伏焉伏:埋伏

18.望其旗靡靡:倒下

(二)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同遍,遍及、普遍。

(三)古今异义

1.小大之狱古义:诉讼事件_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3.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中间

4.弗敢加也古义:虚夸,夸大今义:增加

5.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6.必以信古义:实情今义:书信

7.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

(四)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3.小信未孚孚:使动用法,使……信服

4.忠之属也忠:形容词作动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5.下视其辙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五)一词多义

1.师:①遂逐齐师(军队)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

2.故:①故克之(因此,所以)②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3.从:①战则请从(跟随)②民弗从也(服从、听从)

4.请:①曹刿请见(请求)②战则请从(请让我)

5.信:必以信(实情)②小信未孚(信用)

(六)重点虚词

1.其:其乡人曰代词,他,这里指曹刿

吾视其辙乱代词,他们,指齐军

2.以:可以一战凭借

必以信按照

必以分人把

3.之: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代曹刿

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

公将鼓之音节助词,不译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2.倒装句

何以战(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

3.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四、重点句子翻译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省略句)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省略句)

译文:“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4.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对方没有士气了,而我方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字音

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谤(bàng)讥

期(jī)年皆朝(cháo)于齐时时而间(jiàn)进

二、词意

(一)重点词语释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劝告。谏: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_________

2.而形貌昳丽(形貌:相貌昳丽:光彩美丽)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谁更……。孰:谁)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不若:不如,比不上)

5.孰视之(孰:通“熟”,仔细)___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的确,实在)

7.皆以美于徐公(以:认为于:比)

8.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9.莫不私王(莫:没有谁)

1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当面指责。过:过失)

11.能谤讥于市朝(谤讥:指责,讽刺)

12.时时而间进(时时:有时候。间:偶尔)

13.期年之后(期年:满一年)

(二)通假字

孰视之_____“孰”通“熟”,仔细

(三)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用委婉的语言劝告今义:讽刺

2.窥镜古义:察看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3.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部位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指责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5.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侍从今义:方位词,左和右

7.臣之妻私臣古义:偏爱今义:自私

8.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议论今义:诽谤嘲讽

9.虽欲言,无可进者古义:即使___今义:虽然

(四)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用作状语,在早晨;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做状语,当面)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五)一词多义

1.朝朝服衣冠(早晨)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所)

皆朝于齐(朝拜)

2.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孰视之(通“熟”,仔细)

3.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___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的确)

___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表假设,如果、果真)

4.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得上)

门庭若市(像)

5.美不如徐公美(美丽)

妾之美我者(认为……美)

6.于欲有求于我也(向……)

能谤讥于市朝(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

(六)虚词归纳

之:

齐国之美丽者也(助词,的)

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孰视之(代词,指俆公)

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臣之妻私臣(助词,的)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省略句:

“皆以美于徐公"以”后省略了“我"。

3.倒装句:

(1)“忌不自信”正确语序是“忌不信自"(宾语前置)。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正确语序是“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四、重点句子翻译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文: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然后再问他的妾侍:“我与徐公比谁更美?"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译文: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6.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文: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7.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译文:如今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译文:宫廷里的侍女、侍卫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廷的百官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王。

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1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1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1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送东阳马生序

一、字音

阳夏(jiǎ)辍(chuò)嗟(jiē)鸿鹄(hú)闾(lǘ)左適戍(zhéshù)

当行(hánɡ)度(duó)已失期以数谏(shuòjiàn)上使外将(jiànɡ)兵

陈胜王(wànɡ)罾(zēnɡ)间(jiàn)令祠(cí)篝(ɡōu)火

忿恚(huì)尉毋(wú)笞(chī)宁(nìnɡ)有种乎为(wéi)坛而盟

蕲(qí)铚(zhì)酂(cuó)苦(hù)柘(zhè)谯(qiáo)会(huì)计事

社稷(jì)杀之以应(yìnɡ)陈涉

二、词意

(一)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发配。

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3.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倡。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5.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勿,不要。

(二)词类活用

1.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破读为wànɡ,称王,当王。

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是用网捕的意思

4.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对…感到奇怪

5.夜篝火篝: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

6.狐鸣呼曰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7.死国可乎死:名词为动用法,为……而死。

8.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指: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指。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9.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10.上使外将兵外: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在外边、在外面。

1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固的铁甲;

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锐利的武器

12.皆刑其长吏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

(三)古今异义

1.等死古义:同样是死。今义:等待死亡。

2.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处处。今义:经常,常常。

3.楚人怜之___古义:爱戴。今义:可怜,怜悯,怜爱。

4.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5.藉第令毋斩___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6.今亡亦死___古义:逃走,逃跑,逃亡。今义:死亡。

7.又间令吴广___古义:“暗中,暗地里"。今义:中间。

8.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动词,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今义:次序,次第。

9.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自,自己。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10.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古义:如果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11.比至陈___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

12.会天大雨___古义:适逢,恰巧。今义:会议,集会等。

13.会计古义:huìjì,集会计事,聚会谋划。

今义:kuàijì,财会人员。

14.篝火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

今义:指在野外或开阔地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四)一词多义。

1.次: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介词,处在;名词,编次。)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2.会:①会天大雨(副词,适逢,恰巧遇到。)

②与皆来会计事(动词,聚集,集合,集会。)

3.将:①上使外将兵(jiànɡ,动词,带领,率领。)

②项燕为楚将(jiànɡ,名词,将领,带兵的人。)

③自立为将军(jiānɡ,双音节名词,将领,带兵的人。)

4.为:①为屯长(wéi,动词,担任。)

②为天下唱(wèi,介词,作为。)

③士卒多为用者(wéi,介词,被。)

④为坛而盟(wéi,动词,修筑。)

⑤项燕为楚将(wéi,判断动词,是。)

5.书:①乃丹书帛曰(动词,写。)

②得鱼腹中书(名词,帛书、书信、字条。)

6.数:①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扶苏以数谏故(shuò,副词,屡次,多次。)

②卒数万人(shù,数词,表示概数,表示不确定的数目,几。)

7.号:①号令召三老、豪杰(动词,号令、命令。)

②号为张楚(名词用作动词,定国号、定称号。)

8.以:①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

②固以怪之矣(副词,通“已”,已经。)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介词,用、拿、把。)

④祭以尉首(介词,用。)

⑤或以为死(和“为"组成动词,以为,认为。)

⑥以激怒其众(介词,来、以便。)

9.行: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hánɡ,名词,行列、队伍。)

②乃行卜(xínɡ,动词,进行。)

③行收兵(xínɡ,动词,行军。)

10.故:①广故数言欲亡(副词,故意,特意,专门。)

②扶苏以数谏故(名词,缘故,缘由,原因。)

11.上:①辍耕之垄上(方位名词,上面。)

②上使外将兵(名词,皇上。)

12.道:①道不通(名词,道路。)

②伐无道(名词,仁道,道义。)

13.然:①吴广以为然(代词,这样。)

②然足下卜之鬼乎(转折连词,然而。)

14.指:①卜这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用意。)

②皆指目陈胜(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指。)

15.等:①等死,死国可乎(副词,相同,一样。)

②公等遇雨(代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相当于“们”。)

16.所:①置人所罾鱼腹中(辅助性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短语,相当

于“……的东西”。)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名词,处所。)

17.令: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派、派遣。)

②令辱之(动词,使、让、叫。)

③召令徒属、号令召三老(动词,命令。)

④陈守令皆不在(名词,县令。)

18.当: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介词,处在。)

②不当立(助动词,应当、应该。)

③当此时(介词,相当于“正在……的时候"。)

19.欲:①广故数言欲亡(助动词,想、想要。)

②从民欲也(名词,欲望、愿望。)

(五)重点虚词:

之:①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动词,到,去,往。)

②怅恨久之(语气助词、结构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意义。)

③二世杀之(代词,他,这里指代公子扶苏。)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⑤固以怪之矣(代词,它,这里指代鱼腹中书,即鱼肚子中的帛书。)

乃: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②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三、特殊句式:

省略句:

1.然足下卜之鬼乎!(省略介词“于”,应为“卜之于鬼乎")

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省略宾语,应为“夺剑而杀尉”。)

3.上使外将兵。(省略宾语“之”,应为“上使之外将兵”。)

判断句: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者,……也"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

2.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者,……也”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副词“乃"表示判断。)

4.号为张楚(动词“为”表示判断。)

被动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之)用者。

倒装句

祭以尉首(介宾短语后置,中心词是“祭”,即“以尉首祭”。)

四、重点语句翻译。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何况大丈夫不死也就罢了,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3.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死的人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

4.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上书进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6.苟富贵,无相忘。

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

7.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的看着陈胜。

8.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将军亲自穿着铁甲,手里拿锐利的武器,讨伐昏庸无道的暴君,诛灭凶残暴虐的秦王,重建楚国,论功应当称王。

9.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10.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12.置人所罾鱼腹中。

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1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又暗中指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间:私自。

出师表

一.字音

崩殂(cú)疲弊((bì)恢弘(hóng)陟(zhì)罚臧否(pǐ)

驽钝(núdùn)以遗(wèi)陛(bì)下

妄自菲(fěi)薄裨(bì)补阙(quē)漏

猥(wěi)自枉屈夙(sù)夜忧叹行(háng)阵和睦

咨(zī)诹(zōu)以彰(zhāng)其咎(jiù)

二、词意

(一)重点词语释义

1、中道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

3、不懈于内(懈怠)

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这里是"时"的意思)

5、盖追先帝之殊遇(追:追念殊遇:厚遇)

6、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7、以光先帝(发扬光大)

8、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9、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10、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11、以塞忠谏之路(堵塞)

12、陟罚臧否(陟:奖励。臧:善。否:坏、恶。)

13、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1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公平。明,明察。)(治)

15、不宜偏私(偏爱)

16、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17、志虑忠纯(忠诚无二)

18、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

19、悉以咨之(咨询)

20、裨补阙漏(增益补阙)(通"缺”,过失)

21、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22、晓畅军事(通晓)

23、举宠为督(推举)

24、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军队行阵)(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25、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

26、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

27、贞良死节(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28、躬耕于南阳(亲自)

29、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不求闻达于诸侯(显达,扬名)

30、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31、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2、由是感激(感动奋发)

33、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34、后值倾覆(兵败)

35、夙夜忧叹(早晚,日日夜夜)

36、深入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37、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38、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的势力)

39、斟酌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40、责攸之、袆、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1、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

42、咨诹善道(询问)

43、察纳雅言(正言)

44、临表涕零(落泪)

(二)通假字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拣。)

②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③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三)古今异义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刻、时候。今义:秋季

②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③引喻失义古义:适宜、恰当。今义:意义

④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非常憎恨

⑤由是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非常感谢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恶劣

(四)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

此皆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优劣得所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亲贤臣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

远小人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

攘除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五)一词多义

1.益:有所广益(好处)

斟酌损益(增加)

2.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3.效:恐托付不效(奏效)

讨贼兴复之效(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

4.感激:由是感激(感动,激动)

臣不胜受恩感激(感谢)

(六)虚词归纳

1.以:以光先帝遗德(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遂许先帝以驱驰(替、为)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于: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躬耕于南阳(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

还于旧都(到)

之:危急存亡之秋也(的)

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

悉以咨之(代他们即郭攸之费袆允等)

先帝称之曰能(代他,将军向宠)

愿陛下亲之信之(代他们,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三、重点句子翻译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蜀汉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的确是形势危急、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啊。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但是,侍卫大臣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在边境舍生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要把它报答给陛下啊。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陛下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的勇气,不应该自己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有所不同。(臧否:善恶。)

(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译文:如有作坏事违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

(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志向、心思都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7)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愿陛下亲近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昌盛就能够指日可待了。

(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9)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

(10)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文: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

(1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后来正遇上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之际奉命出使东吴。

(1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译文: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小心,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译文: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

(1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啊。

诗词曲五首

重点词语:

累累:众多的样子。这里形容坟丘众多。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野兔出入其中,暗示家园早已荒废。

雉:野鸡。

旅谷:野生的谷子。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旅葵:即野菜。葵,一种蔬菜。

舂谷: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持:拿。

羹:这里指菜羹。

一时:一会儿。

饴:同“贻”,送给。

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秦汉经行处: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都在潼关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干戈: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冷清。指宋朝抗元战争逐渐消歇。

四周星:四周年。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白草:西域所产的一种牧草,干枯时变为白色。

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与下面的“罗幕(丝绸制作的帐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

锦衾薄: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弓。

都护: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

瀚海:指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惨淡:阴暗。

中军:主帅的营帐。

饮:宴请。

胡琴:泛指西域的琴。

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

掣:拉,扯。

神州:中原地区。

年少万兜鍪: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兜鍪,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坐断:占领,占据。

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2.《左传》传说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3.《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这部书是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写的。

4.《陈涉世家》选自《史记》,这部书是司马迁于公元前91年完成。

5.《出师表》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7.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过零丁洋》《正气歌》。

8.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

9.夏完淳,字存古,号小隐。明末抗清英雄。《别云间》是一首慷慨悲壮的绝命诗,抒发了诗人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

常见文言文阅读考点如下:

(一)识记作者作品、文学常识。

(二)解释文言实词、虚词。

(三)准确翻译句子,把握关键句。

(四)准确断句、划分朗读节奏。

(五)筛选概括信息、理解内容。

(六)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七)评析人物、理解写法并结合选文谈感悟、启示。

考点突破

(一)识记作者作品、文学常识。

可结合课本注释以及课外资料加强对作者作品基础知识的识记。

解释文言实词、虚词。

这类题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及重点虚词含义。

答题策略如下:

1.回归课本,注意积累。

平时注意积累,熟记背诵书上的注释,重视那些在所学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

2.翻译文言语句,根据语境加以推断。

解释词语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结合句子本身的含义,推断词语的含义。

如:“彼竭我盈,故克之”一句的意思是“敌方士气衰竭,我方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由此可知“故”解释为“所以"。

3.组词、换词法。

古汉语大多数是单音节词,遇到需要解释的字词时,用现代汉语组词,看所组的词放在文言句中是否通顺,如果文意连贯,那组词后的词语就是这个文言实词的意思。如果所组的词放到句中感到别扭,再进行调整,变成合适的近义词,直到准确为止。

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句中“可"译为“可以”,“以"译为“凭借”。

4.课内外相互迁移法。

遇到课外语段中的文言实词,要根据课内学过的词语的知识举一反三,互相比照,辨别异同,以解释课外文段中的实词词义。

如:“谓之竞渡"一句中的“谓”。由“此之谓大丈夫也"(《富贵不能淫》)一句可知解释为“叫做、称作”。

(三)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要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其次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文言文断句

遵循“两个原则”即: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按结构和句意划分)

具体断句方法如下:

(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或“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句首语气词之后要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

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呜呼、噫、嗟夫(乎)、夫、若夫、盖等。

句末语气词主要有:也、乎、哉、矣、耳、焉、邪、耶、与、欤等。

如:①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3)在转折连词前应断开。

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断开。

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②山行/六七里。(《狼》)

①中“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坐”,译为“像狗一样”;②中的“山"修饰“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7)对话、引文的标志后断开

如: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8)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

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未几、俄顷、俄而、已而、既而、忽、忽然等。

如:①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②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口技》)

(9)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开

如: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隆中对》)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内容理解

首先要整体阅读,把握内容。

先从整体上浏览全文,疏通文意。把握文体,全文的框架与主旨。

其次要锁定区域,准确筛选。

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干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或概括,从而找准有效信息点。教

第三要抓中心句、关键句。

理解文章内容要注意文题、中心句、关键句、段首句、段尾句等。

最后巧妙运用“摘"拼”“析"三种方法。

“摘”就是摘录文章中相关的原词、原句作答;“拼"就是拼接法,即将分散的词句有机的拼接起来;“析”就是分析法,即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归纳等。

(六)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结合具体的事件来分析。

通过主人公做的事,提炼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通过人物的正面描写来分析。

通过文中描述的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分析。教

3.通过侧面描写来分析。

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情感去分析。

4.通过评价性的句子来分析。(议论句)

(七)评价感悟

考点突破:

1.认真阅读原文。

要有针对性的反复阅读原文,明确作者或文段中表达的好恶,然后结合自己的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2.善于捕捉信息。

要运用恰当的组合,对词义、文章、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等重要信息进行筛选概括,形成自己的见解。教

3.联系生活实际。

要紧扣文本的写作意图,结合当今世界主流价值观以及自己的人生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发表观点和看法。

4.组织语言表达。

注意语言表述要做到简洁明了,要做到有理(有观点)、有据(联系生活实际)、有序(表达合理,通畅)。

单元写作方法指导

【单元写作任务】

1.了解有创意地表达的方法。

2.学会有创意地表达,写出有创意的文章。

3.领悟有创意地表达的技巧,学会创新写作。

4.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感悟能力。

【方法指导】

所谓有创意的表达是指写出的作文有新意,有个性,不落俗套。如何才能做到有创意?课本单元作文指导讲到了一些方法,概括起来如下:

首先,选材新颖。其次,角度新颖。再次,语言新颖。此外,采用恰当的文体形式,如寓言、童话、剧本、小说、书信等等也可以给人新鲜感。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我们一般中学生如何才能做到有创意地表达,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呢?这要由浅入深,由易而难,逐步提高。第一步注意文体。正如课本讲到的,可以采用寓言、童话、剧本、小说、书信、日记……诸如此类的文体。这样写出的作文,从文体形式看就有一种新意。这是最简单,最初级的创意表达,也最容易学习掌握。

第二步选材突破。一定要选择那些自己亲身经历感受过的材料。因为是你亲身经历,别人没有,就很独特。只要材料新颖,写出作文肯定新颖独特。不用担心找不到这样的材料,毕竟中考作文命题紧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一定是中学生有话可说的。

第三步角度新颖。同一个事物,从独特的角度叙述往往就有了新意。比如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内容不过是介绍丽江的历史风光,但是,从一滴水的角度写起,就给人完全不一样的全新感受了。

第四步语言新颖。这是最难的,要靠平时多读多写多练习,让自己的语言功底变得深厚,这样才有可能做到语言新颖。语言新颖又是大有可为的,既有用词的生动准确,又有修辞的恰当贴切,还有语句的流畅洗练,充满诗意,含蓄隽永……总之非常丰富,也非常不易。以上这四步是我们做到有创意表达的突破路径,由浅入深,希望同学们学习掌握。

单元实践写作范文

一、选择一篇你觉得有创意的文章,推荐给同学阅读,并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300字左右。

【提示】:

1.选择的文章可以是知名作家的文章,也可以是同龄人撰写的文章。

2.写推荐语时,可以从选材、切入角度、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考虑,讲清楚为什么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创意。

3.文不厌改,说说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

【写作分析】

本题要求“选择一篇你觉得有创意的文章,推荐给同学阅读”,并写出推荐语。本题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按照提示2的指引,从“选材、切入角度、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考虑,讲清楚你为什么觉得这篇文章有创意”,就可以了。因此,首先选择一篇自己真正读懂的文章是前提。选定了文章后,就可以下笔写了。写的时候,按照提示2的指引,从几个方面着笔就很简单了。当然,如果你有很独到的见解,也可以不受提示2的束缚,自由写下去。其次还要注意结构条理。尽管只要300字左右,依然要注意结构层次等。

【佳作展示】

品读《目送》

龙应台的《目送》和朱自清的《背影》一样,同以人间亲情为切入点,但它带给我们的除了对于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感慨,更多的则是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与终极关怀。

文章构思精巧,“形"散“神”不散。这篇散文看似随性散漫,实则严谨缜密。文章开始叙写了“我"对儿子成长的关注,“我”目送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忽而笔锋一转,写到“我"眼中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及至“我”最后目送父亲进入火葬场那一刻。两幅场景表面上看似并无多大关联,却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叙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文章采取写实的手法,选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情景片段,做最深刻的思索,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在一成不变的人生里发现了永恒,别有境界,意蕴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采用了白描手法,把自己对生命以及生活的体验融入叙述性的语言中,貌似轻描淡写,不动声色,实际上力透纸背,使平常的语言闪现出灵性的光辉,具有内在的张力。

这篇散文既有龙应台独到的敏锐,也有她文字特有的深情,字里行间流溢着与生命素面相对的真诚与理解,值得我们一读。

【点评】

这篇推荐语向同学们推荐的是龙应台的散文《目送》。推荐语从文章的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做了分析,指出作者具有独到的敏锐视角和思想,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的意味和特有的深情。推荐语语言简洁凝练、概括性强,深刻地指出文章的创意之所在。

二、你写过我的老师这类话题的作文吧面对熟悉的话题,你是否能产生新的创意呢从中选择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先选定一个话题,然后和同学讨论,看看可以从哪些方面立意,并选取自己最有感受的一个方面作为写作重点。

2.因为是熟悉的话题,不妨在切入角度、表现形式上多作些思考,力求让文章有新意。

3.在上述两步构思的基础上,用思维导图设计框架结构,标出可能有创意的地方。有了细致、完整的构思,才能一气呵成写出有创意的好文。

【写作分析】

这是一个熟悉的话题,立意选材构思都不是问题,如何写得有创意才是问题。为此,我们就可以按照上文【写作指导】中提到的一、二、三、四步讲到的步骤,根据自己的作文水平选择运用。比如,最简单的是从文体形式上创新,写成书信、日记、列小标题、镜头组接之类,这是最简单易学,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如果作文水平一向不错,还可以考虑从变换角度叙事,比如,从教室的视角看老师、同学,会有怎样一番故事?这就比较难一点了,也更容易出新出彩。至于语言新颖就更难了,但对于作文水平很好的同学也可以试试。

【佳作展示】

“黑桃"老师

我在小学有一位数学老师,姓陶,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特别黑,又姓陶,我们就叫他“黑桃”或者“黑桃老师"。

第一印象

陶老师可不是一般的黑啊!在小学二年级新学期开学,他从门外进来,我们一下都惊呆了,妈呀!他难道是煤矿工人?刚刚从矿井里出来吗?还是从非洲来的?怎么这么黑啊?他是老师吗?他1米78左右,脸圆身体胖(跟我一样),如果割掉耳朵,就是动画片里哆啦A梦放大版了。

他很厉害

陶老师和我们现在的朱老师一样,遵循着古代的一句俗语——不打不成器。不同的是朱老师打的是腿和手背,而陶老师是打手心。有一次做练习册,我有一题计算过程忘了写,就被他打手心十几棍。我前面的张士明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