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指南TOC\o"1-2"\h\u3248第1章农业环境保护概述 415341.1农业环境问题成因 4325901.2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133471.3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4520第2章农业污染源防控技术 5100112.1农药污染防控技术 5204242.1.1农药合理使用技术 53842.1.2农药减量增效技术 5201752.1.3农药残留降解技术 5200762.2化肥污染防控技术 5113012.2.1科学施肥技术 59582.2.2有机肥替代技术 5223592.2.3缓释、控释肥料应用技术 518672.3畜禽粪便污染防控技术 524042.3.1清洁生产技术 6221892.3.2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 660852.3.3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 6119312.4农膜污染防控技术 674042.4.1膜质改进技术 6138052.4.2农膜回收技术 624972.4.3农膜替代技术 64526第3章农田土壤保护与治理技术 640563.1土壤侵蚀防治技术 6130483.1.1物理防治技术 647223.1.2生物防治技术 6297983.1.3工程防治技术 6318903.2土壤盐渍化治理技术 631703.2.1农业调控技术 632413.2.2化学治理技术 6170513.2.3生物治理技术 7272993.3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726563.3.1物理修复技术 7172443.3.2化学修复技术 7288613.3.3生物修复技术 7155613.4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 711603.4.1增施有机肥料 7287593.4.2深耕深松 7204113.4.3转换耕作制度 7177383.4.4植被恢复与保护 729911第4章农业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 749104.1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 7225634.1.1水资源评估技术 7298334.1.2灌溉制度优化技术 8153524.1.3水资源调配技术 8134304.2农业节水技术 8124264.2.1节水灌溉技术 8219754.2.2降水高效利用技术 8314274.2.3农田水分调控技术 8269324.3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8294864.3.1农田氮磷污染控制技术 8201074.3.2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 894774.3.3生态拦截技术 8109024.4河湖水系连通与生态修复技术 8304264.4.1河湖水系连通技术 8213334.4.2河湖生态修复技术 8126714.4.3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8219854.4.4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 97946第5章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919995.1农作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928655.1.1品种资源收集与保存 9267955.1.2遗传多样性评价与利用 9305445.1.3品种选育与推广 9318295.2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9102005.2.1农田景观多样性规划 9197865.2.2间作、套作与轮作 976705.2.3农田生物多样性保育措施 9322795.3生态农业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9265495.3.1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9193405.3.2生态农业关键技术 9168695.3.3生态农业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发展 10116285.4农业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技术 1088485.4.1监测技术 10290975.4.2评估技术 10142775.4.3预警与应对 1020074第6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015336.1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 1024216.1.1秸秆还田技术 10272386.1.2秸秆饲料化技术 1019716.1.3秸秆材料化技术 10104626.2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 10281226.2.1粪便堆肥化技术 10108476.2.2粪便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119136.2.3粪便饲料化技术 11307616.3农膜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 11216386.3.1农膜回收技术 1184376.3.2农膜再生利用技术 11100546.4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 11248116.4.1生物质发电技术 11245456.4.2生物液体燃料技术 11271986.4.3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 1121661第7章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 11234377.1生态农业基本原理 1133947.2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 1167907.3生态农业模式构建与应用 12270777.4生态农业效益评估与优化 1215446第8章农业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 12213468.1农业环境监测技术 12130418.1.1地面监测技术 13295358.1.2遥感监测技术 13279548.1.3现场快速监测技术 1312978.2农业环境污染源识别与解析技术 13187868.2.1污染源识别技术 13176228.2.2污染途径分析技术 13298748.2.3污染责任追溯技术 13194958.3农业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 13265248.3.1风险评估技术 13273758.3.2预警技术 14282438.4农业环境信息管理系统 14206708.4.1数据采集与管理 14260238.4.2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4114258.4.3信息发布与共享 1422531第9章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14247349.1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体系 14172709.1.1政策制定背景 1436229.1.2政策体系构成 14227539.1.3政策发展历程 14110019.1.4政策主要内容 15178629.2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526429.2.1法律法规体系构成 15259259.2.2主要法律法规介绍 15256899.2.3法律法规的实施与修订 15231139.3农业环境保护执法与监管 15302449.3.1执法体系 15256009.3.2监管机制 15263269.3.3执法监管实践 1517969.4农业环境保护国际经验借鉴 15145659.4.1国际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发展概况 1588449.4.2国际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特点 16268699.4.3借鉴与启示 164298第10章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展望 162266410.1农业环境保护发展趋势 162926010.2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方向 16153010.3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61950310.4农业环境保护全民参与与共治共享 17第1章农业环境保护概述1.1农业环境问题成因农业环境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1)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如化肥、农药等,导致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污染。(2)农业生产方式不当,如过度耕作、放牧等,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失衡。(3)农业资源开发过度,导致水资源紧张、土地退化等问题。(4)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极端气候事件、气温升高等,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5)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对农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1.2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农业环境保护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保障粮食安全: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保护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4)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环境保护有助于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1.3农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环境污染。(2)综合治理,系统调控:针对农业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和系统调控。(3)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4)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业环境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环境保护格局。(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环境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实现差异化治理。第2章农业污染源防控技术2.1农药污染防控技术2.1.1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剂型及使用方法,根据作物病虫害特点,优先采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减少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2.1.2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精准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使用量。采用病虫害综合治理、抗药性治理、生物防治等方法,减少农药使用。2.1.3农药残留降解技术采用微生物降解、光催化降解等技术,降低农药在土壤、水体中的残留。2.2化肥污染防控技术2.2.1科学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规律,合理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2.2.2有机肥替代技术推广有机肥、绿肥、生物有机肥等替代部分化学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2.2.3缓释、控释肥料应用技术应用缓释、控释肥料,延长肥料在土壤中的供肥时间,减少肥料流失。2.3畜禽粪便污染防控技术2.3.1清洁生产技术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粪便产生。2.3.2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采用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处理技术,降低粪便中有机物、病原菌含量。2.3.3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处理后的粪便用作有机肥、生物质能源等,实现资源化利用。2.4农膜污染防控技术2.4.1膜质改进技术研发易降解、高强度、低成本的生物降解膜、可降解膜等新型农膜。2.4.2农膜回收技术推广农膜回收机械,提高农膜回收率,减少农田残留。2.4.3农膜替代技术研究替代农膜的技术,如生物覆盖、秸秆覆盖等,减少农膜使用。第3章农田土壤保护与治理技术3.1土壤侵蚀防治技术3.1.1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梯田、水平梯田、梯地埂、地膜覆盖等措施。这些方法通过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流速度,降低土壤侵蚀风险。3.1.2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包括植树造林、草地建设、种植覆盖作物等。这些方法可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3.1.3工程防治技术工程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修建水土保持设施、排水沟、蓄水池等。这些工程措施有助于降低土壤侵蚀程度,改善土壤环境。3.2土壤盐渍化治理技术3.2.1农业调控技术农业调控技术包括合理灌溉、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改良耕作制度等。这些方法有助于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减轻盐渍化程度。3.2.2化学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土壤改良剂、脱盐剂等物质,降低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结构。3.2.3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包括种植耐盐作物、微生物接种等。这些方法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盐分的生物降解。3.3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3.3.1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置换、深耕翻土、电动力学修复等。这些方法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减轻污染程度。3.3.2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土壤稳定化、化学淋洗、钝化剂处理等。这些方法能改变土壤重金属的形态,降低其毒性。3.3.3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等。这些方法利用生物体的代谢作用,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3.4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3.4.1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有效途径,包括施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3.4.2深耕深松通过深耕深松,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有机质分解和转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4.3转换耕作制度合理调整耕作制度,如实行轮作、休耕等,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4.4植被恢复与保护加强植被建设,提高土壤覆盖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保护。第4章农业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4.1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4.1.1水资源评估技术对农业水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降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及监测,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4.1.2灌溉制度优化技术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特性、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4.1.3水资源调配技术运用水资源调配模型,优化配置区域农业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4.2农业节水技术4.2.1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4.2.2降水高效利用技术采用集雨、保水、渗透等技术,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率。4.2.3农田水分调控技术通过调整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实现作物高产、优质、节水目标。4.3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4.3.1农田氮磷污染控制技术采用合理施肥、作物轮作、土壤改良等措施,降低农田氮磷污染负荷。4.3.2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4.3.3生态拦截技术在农田排水沟、河流岸边等地设置生态拦截带,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物输出。4.4河湖水系连通与生态修复技术4.4.1河湖水系连通技术通过构建人工渠道、修复自然水系等方式,实现河湖水系的连通,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4.4.2河湖生态修复技术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生物操纵等技术,恢复河湖水系的生态功能。4.4.3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加强对水生生物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4.4.4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估,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第5章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5.1农作物多样性保护技术5.1.1品种资源收集与保存对我国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亲缘种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建立完善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库。5.1.2遗传多样性评价与利用运用分子标记、形态学等方法对农作物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筛选具有抗逆性、抗病性等优良特性的品种。5.1.3品种选育与推广基于遗传多样性,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抗逆性,推动品种更新换代。5.2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5.2.1农田景观多样性规划合理布局农田景观,增加作物种类、种植方式和农田边界,提高农田景观多样性。5.2.2间作、套作与轮作采用间作、套作和轮作等耕作制度,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发生。5.2.3农田生物多样性保育措施设置农田生物多样性保育区,种植蜜源植物、保护性植物等,为有益生物提供栖息地。5.3生态农业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5.3.1生态农业模式构建根据区域特点,构建农田、草地、湿地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5.3.2生态农业关键技术集成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如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等,降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5.3.3生态农业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发展推动生态农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发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5.4农业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技术5.4.1监测技术运用遥感、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农业生物多样性进行动态监测。5.4.2评估技术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等方法,对农业生物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估。5.4.3预警与应对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预警体系,针对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应对措施。第6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6.1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副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合理利用秸秆,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提高农业效益。6.1.1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是一种有效的秸秆利用方式,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主要包括直接还田和堆肥还田两种方法。6.1.2秸秆饲料化技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秸秆,提高其营养价值,作为畜禽饲料。6.1.3秸秆材料化技术利用秸秆制作板材、秸秆砖等建筑材料,减少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6.2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养分,合理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6.2.1粪便堆肥化技术将畜禽粪便与其他有机物混合,通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有机肥料。6.2.2粪便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利用畜禽粪便发酵产沼气,实现能源化利用。6.2.3粪便饲料化技术通过加工处理,将畜禽粪便转化为动物蛋白饲料。6.3农膜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农膜使用过程中,易造成土壤污染。加强农膜回收与再生利用,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6.3.1农膜回收技术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将废弃农膜从土壤中回收。6.3.2农膜再生利用技术将回收的农膜进行清洗、破碎、造粒等处理,制备再生塑料制品。6.4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6.4.1生物质发电技术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粪便等)燃烧发电,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6.4.2生物液体燃料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或化学合成,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6.4.3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加工成颗粒状或块状燃料,提高其燃烧效率和方便运输。第7章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7.1生态农业基本原理生态农业是一种以提高农业生产系统自身功能、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强调农作物、土壤、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农业要素的和谐共生,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节主要阐述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循环再生、能量高效利用、环境负荷减低等方面。7.2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生态农业关键技术是实现生态农业目标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质量提升、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等技术;(2)农业生产技术:涵盖农作物品种选育、间作套种、轮作休耕、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发酵、有机废弃物制备生物肥料等技术;(4)农业景观设计技术:以生态农业为导向,优化农业景观布局,提升农业景观的生态功能。7.3生态农业模式构建与应用生态农业模式是生态农业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循环农业模式:以物质循环再生为特点,构建农业生态循环体系;(2)低碳农业模式:通过节能减排、提高碳汇等措施,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3)多功能农业模式: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态、文化等多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4)区域特色农业模式: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7.4生态农业效益评估与优化生态农业效益评估与优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评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分析生态农业模式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3)建立生态农业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为政策制定和农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推动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本章的阐述,旨在为我国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路径和实践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8章农业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8.1农业环境监测技术农业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面监测、遥感监测和现场快速监测等方法。本节主要介绍这些监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8.1.1地面监测技术地面监测技术是通过在农田、牧场等农业生态环境设置固定监测站点,采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包括土壤质量监测、水质监测、气象监测等。8.1.2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通过对遥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现对农业环境的监测。主要包括光谱遥感、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等技术。8.1.3现场快速监测技术现场快速监测技术是通过携带便携式监测设备,对农业环境进行实时、快速的监测。主要包括便携式土壤重金属检测仪、水质快速监测仪等。8.2农业环境污染源识别与解析技术农业环境污染源识别与解析技术主要包括污染源识别、污染途径分析和污染责任追溯等。8.2.1污染源识别技术污染源识别技术是通过采集农业环境中的土壤、水体、大气等样品,结合化学分析、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确定污染源的性质、类型和分布。8.2.2污染途径分析技术污染途径分析技术是研究污染物在农业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累积过程,揭示污染物的传播途径,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8.2.3污染责任追溯技术污染责任追溯技术是基于污染源识别和污染途径分析,结合法律法规和农业环境管理政策,对农业环境污染责任进行认定和追溯。8.3农业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农业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是对农业环境潜在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和预警,为农业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8.3.1风险评估技术风险评估技术是通过对农业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生态毒理学效应等进行研究,评估农业环境风险程度。8.3.2预警技术预警技术是利用历史和实时监测数据,结合数学模型、人工智能等方法,对农业环境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8.4农业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农业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环境监测、评估和预警数据进行集成、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平台。8.4.1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采集与管理是农业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和更新。8.4.2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块通过对农业环境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决策依据。8.4.3信息发布与共享信息发布与共享模块将农业环境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给相关部门和公众,提高农业环境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第9章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9.1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体系9.1.1政策制定背景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构建旨在解决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节主要介绍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构成、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内容。9.1.2政策体系构成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农业资源保护政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保护政策、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政策等。各类政策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推进农业环境保护工作。9.1.3政策发展历程回顾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的农业环境保护起步,到90年代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框架建立,再到21世纪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9.1.4政策主要内容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涉及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产过程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等方面,具体包括化肥、农药使用管理、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生态补偿、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等。9.2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9.2.1法律法规体系构成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9.2.2主要法律法规介绍本节主要介绍我国农业环境保护领域的核心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药管理条例》等。9.2.3法律法规的实施与修订分析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总结成功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修订建议。9.3农业环境保护执法与监管9.3.1执法体系本节介绍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执法体系的构成、职能分工以及执法队伍建设。9.3.2监管机制分析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监管机制的运行情况,包括监管主体、监管手段、监管效果等。9.3.3执法监管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孕期肋骨痛的健康宣教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课件安全生产管理
- 顶叶肿瘤的健康宣教
- JJF(陕) 065-2021 弯折试验机校准规范
- 《解表药发散风热》课件
- 《保险和证券的区别》课件
- 逃生自救的正确方法培训
- 仓库清洁与维护计划
- 特需门诊服务与患者体验的总结计划
- 生物与技术结合的实践探索计划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广州初中地理七年级期末模拟卷1
- 隧道爆破施工合同
- 护理亮点工作展示
- 2024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 《营销管理与分析》课件
- 挖机承包土地开挖合同2024年
- 2024个税内部培训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道法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01
- DB11-T 2324-2024脚手架钢板立网防护应用技术规程
- 期末复习知识点-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