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培训与成长路径规划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C/31/wKhkGWcUYtmAXNcKAALqPUbrMn4154.jpg)
![企业员工培训与成长路径规划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C/31/wKhkGWcUYtmAXNcKAALqPUbrMn41542.jpg)
![企业员工培训与成长路径规划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C/31/wKhkGWcUYtmAXNcKAALqPUbrMn41543.jpg)
![企业员工培训与成长路径规划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C/31/wKhkGWcUYtmAXNcKAALqPUbrMn41544.jpg)
![企业员工培训与成长路径规划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1C/31/wKhkGWcUYtmAXNcKAALqPUbrMn415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员工培训与成长路径规划作业指导书TOC\o"1-2"\h\u15904第1章培训概述与目标 4262271.1培训背景 493341.2培训目标 4170621.3培训原则 410208第2章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580662.1需求分析方法 5201182.1.1访谈法 570702.1.2问卷调查法 543952.1.3数据分析法 562172.1.4工作任务分析法 547512.2需求分析实施 5245872.2.1确定分析目标 5166722.2.2设计分析工具 615242.2.3组织实施 6289722.2.4数据收集与整理 6277992.3需求分析报告 6175532.3.1培训需求概述 665622.3.2培训需求具体分析 641962.3.3培训建议 625457第3章培训计划制定 6145293.1培训内容设计 6123103.1.1培训模块设置 7318003.1.2培训内容细分 7311363.2培训方式与方法 7131643.2.1培训方式 7106713.2.2培训方法 7283833.3培训时间与地点安排 8119273.3.1培训时间 8276563.3.2培训地点 832410第4章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8256334.1师资选拔标准 887134.1.1学历与专业背景:候选人应具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826354.1.2工作经验:候选人应具有至少5年及以上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案例分析能力。 8254144.1.3教学能力:候选人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 8317454.1.4职业素养:候选人应具备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8317424.1.5持续学习:候选人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8158534.2师资培训与提升 843764.2.1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针对培训师资的需求,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内部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8288304.2.2外部培训与交流:鼓励师资参加行业内外的高端培训、研讨会和论坛,拓宽视野,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969514.2.3师资梯队建设:建立师资梯队,发挥资深师资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年轻师资,实现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99434.2.4教学资源共享: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师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秀教学资源,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918894.3师资评价与激励 990514.3.1教学质量评价: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师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师资提升提供依据。 9321104.3.2师资绩效激励:根据师资的教学质量、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设立相应的绩效奖励,激发师资的工作积极性。 9152604.3.3职业发展通道:为师资提供职业发展通道,鼓励优秀师资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9226694.3.4人文关怀:关注师资的工作和生活,及时解决师资的困难,提高师资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91342第5章培训组织与实施 958425.1培训前期准备 9298395.1.1确定培训目标 9224295.1.2制定培训计划 9242145.1.3培训资源筹备 926745.1.4培训通知与报名 1043415.1.5培训师资选拔与培训 10148075.2培训过程管理 10148175.2.1培训签到与考勤 10312075.2.2培训现场组织 10104525.2.3培训进度控制 101875.2.4培训互动与交流 10301885.2.5培训记录与资料归档 10242795.3培训效果评估 10197255.3.1学员满意度调查 10164425.3.2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评估 10172125.3.3培训成果转化 1089035.3.4培训反馈与改进 104062第6章员工成长路径规划 1154116.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1142696.2员工成长阶段划分 11269296.2.1新员工阶段 11303786.2.2基础技能培养阶段 11245426.2.3专业能力提升阶段 11110976.2.4管理能力培养阶段 11163436.3成长路径设计 11145896.3.1新员工成长路径 1159806.3.2基础技能培养路径 1255636.3.3专业能力提升路径 12105826.3.4管理能力培养路径 12288756.3.5个性化成长路径 1218510第7章培训与成长支持体系 12230617.1培训资源保障 12138227.1.1培训经费保障 1281847.1.2培训师资保障 1252697.1.3培训设施保障 12235667.2培训政策与制度 1379057.2.1培训计划制度 13120617.2.2培训评估制度 13181707.2.3培训激励制度 13280647.3成长激励机制 1359307.3.1职业发展规划 13188267.3.2岗位晋升机制 13202567.3.3绩效激励机制 13110577.3.4人才培养项目 13183537.3.5学习交流平台 1314983第8章培训成果转化 13147748.1成果转化方法 13253448.1.1实践应用法 13104448.1.2分享交流法 14122568.1.3反馈与改进法 14309618.2成果转化跟踪与评估 1430118.2.1跟踪方法 14118798.2.2评估指标 1414408.3成果转化应用 1444108.3.1工作流程优化 1437278.3.2创新与改进 14313198.3.3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15325408.3.4企业文化建设 1532292第9章员工培训与成长数据分析 15266159.1数据收集与整理 1522839.1.1数据来源 1544039.1.2数据整理 15255049.2数据分析方法 15257209.2.1描述性分析 1530129.2.2相关性分析 1586619.2.3影响因素分析 15244369.3数据可视化展示 15317659.3.1培训参与度分析 16263439.3.2培训效果分析 16247709.3.3晋升与职业发展分析 1638179.3.4影响因素分析 164414第10章持续优化与改进 16104110.1培训与成长路径调整 16757210.1.1定期评估培训效果 16736410.1.2员工成长路径个性化调整 16587810.1.3建立动态培训与成长路径数据库 162874710.2培训质量提升 161612810.2.1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62751210.2.2创新培训方式与方法 162514110.2.3完善培训管理制度 173065310.3员工满意度调查与反馈机制建立 171621710.3.1定期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 171218610.3.2建立培训反馈机制 171089110.3.3优化培训资源配置 17第1章培训概述与目标1.1培训背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其素质和能力成为决定企业胜负的重要因素。为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开展系统性的员工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本章节旨在阐述企业员工培训的背景,分析培训的必要性,为后续培训内容的制定提供依据。1.2培训目标为保证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以下培训目标:(1)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使其能胜任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激发员工潜能,培养一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储备力量。(4)帮助员工明确职业发展路径,促进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1.3培训原则为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员工需求,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主体地位,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按需施训: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3)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采用差异化的培训方法,保证培训内容与员工实际工作紧密结合。(4)注重实效:强化培训过程管理,注重培训成果转化,保证培训投入产出比。(5)持续改进:建立培训评价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第2章员工培训需求分析2.1需求分析方法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是保证培训计划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几种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2.1.1访谈法通过与员工及其直接上级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上级对员工技能和能力的期望。2.1.2问卷调查法设计针对性强的问卷,对员工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以收集关于培训需求的数据。问卷可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以便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2.1.3数据分析法通过分析企业内部数据,如员工绩效评估、客户满意度调查、业务运营报告等,找出员工技能和知识方面的不足。2.1.4工作任务分析法对员工的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关键业务环节和核心技能要求,从而确定培训需求。2.2需求分析实施2.2.1确定分析目标明确需求分析的目标,包括分析的范围、对象和预期成果。2.2.2设计分析工具根据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设计相应的访谈提纲、问卷或数据分析模板。2.2.3组织实施在保证员工积极参与的前提下,进行访谈、问卷调查或数据分析。注意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保证数据的真实性。2.2.4数据收集与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以便于分析员工培训需求。2.3需求分析报告根据需求分析结果,编写需求分析报告,以下为报告的主要内容:2.3.1培训需求概述简要描述员工在技能、知识和态度等方面的主要需求。2.3.2培训需求具体分析详细分析各类培训需求,包括:(1)技能类需求:列出员工在技能方面的不足,如技术操作、沟通能力等。(2)知识类需求:指出员工在专业知识、行业动态等方面的不足。(3)态度类需求:分析员工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消极态度和观念。2.3.3培训建议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培训建议,包括:(1)培训内容:确定培训课程的类别和主题。(2)培训方式: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如内训、外训、在线学习等。(3)培训时间: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保证员工能够积极参与。(4)培训资源:明确培训所需的师资、场地、设备等资源。通过以上分析,为企业制定有效的员工培训计划提供依据。第3章培训计划制定3.1培训内容设计本章节主要阐述企业员工培训的内容设计。培训内容应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员工岗位需求及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系统规划。3.1.1培训模块设置(1)企业文化及价值观培训(2)专业技能培训(3)通用能力培训(4)领导力与团队管理培训(5)职业素养与职业规划培训3.1.2培训内容细分(1)企业文化及价值观培训:包括企业历史、企业文化、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等内容。(2)专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课程,提高员工在岗位上的专业能力。(3)通用能力培训:包括沟通技巧、团队协作、时间管理、问题解决等通用能力。(4)领导力与团队管理培训:针对管理层,提升领导力、团队建设、激励与授权等能力。(5)职业素养与职业规划培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3.2培训方式与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企业员工培训的方式与方法,以保障培训效果。3.2.1培训方式(1)线下培训: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实操演练等。(2)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直播授课等。(3)混合式培训:结合线上与线下培训,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培训效果。3.2.2培训方法(1)讲授法:通过专家讲座、内部讲师授课等形式,传授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升员工的问题解决能力。(3)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员工思考,促进知识共享。(4)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员工的沟通与协作能力。(5)实操演练法: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操能力。3.3培训时间与地点安排本章节对培训时间与地点进行具体安排。3.3.1培训时间(1)定期培训:设定每月、每季度、每年的固定培训时间。(2)临时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需求,安排临时培训。(3)弹性培训:允许员工在规定时间内自主选择培训时间。3.3.2培训地点(1)企业内部培训室:用于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2)线上培训平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培训和直播授课。(3)外部培训机构: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第4章培训师资队伍建设4.1师资选拔标准为保证企业员工培训质量,本章旨在明确培训师资队伍的选拔标准。以下标准适用于选拔具备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训师资:4.1.1学历与专业背景:候选人应具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4.1.2工作经验:候选人应具有至少5年及以上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案例分析能力。4.1.3教学能力:候选人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4.1.4职业素养:候选人应具备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4.1.5持续学习:候选人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4.2师资培训与提升为提高培训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企业应积极开展师资培训与提升活动,具体措施如下:4.2.1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针对培训师资的需求,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内部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4.2.2外部培训与交流:鼓励师资参加行业内外的高端培训、研讨会和论坛,拓宽视野,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4.2.3师资梯队建设:建立师资梯队,发挥资深师资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年轻师资,实现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4.2.4教学资源共享: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师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秀教学资源,提高整体教学质量。4.3师资评价与激励为激发培训师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师资评价与激励机制:4.3.1教学质量评价: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师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师资提升提供依据。4.3.2师资绩效激励:根据师资的教学质量、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设立相应的绩效奖励,激发师资的工作积极性。4.3.3职业发展通道:为师资提供职业发展通道,鼓励优秀师资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师资队伍的稳定性。4.3.4人文关怀:关注师资的工作和生活,及时解决师资的困难,提高师资的归属感和满意度。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将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稳定的培训师资队伍,为员工培训与成长提供有力保障。第5章培训组织与实施5.1培训前期准备5.1.1确定培训目标根据企业战略发展需求及员工个人成长规划,明确培训的目标,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5.1.2制定培训计划结合员工岗位特点、工作需求及个人发展意愿,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师资、课程等内容。5.1.3培训资源筹备积极筹备培训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教材、设备、场地等,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5.1.4培训通知与报名发布培训通知,明确报名条件、时间、方式等,鼓励符合条件的员工积极参与。5.1.5培训师资选拔与培训选拔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师资,对师资进行培训,保证培训质量。5.2培训过程管理5.2.1培训签到与考勤建立完善的培训签到与考勤制度,保证培训参与度。5.2.2培训现场组织合理布置培训现场,保证培训环境舒适,提高培训效果。5.2.3培训进度控制监控培训进度,保证培训内容按计划进行,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5.2.4培训互动与交流鼓励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积极参与互动,促进知识共享与经验交流。5.2.5培训记录与资料归档详细记录培训过程,包括培训内容、学员反馈等,将培训资料进行归档,以便后续查询。5.3培训效果评估5.3.1学员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师资、组织等方面的满意度。5.3.2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评估采用考试、实操演练等形式,评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5.3.3培训成果转化跟踪培训后学员在工作中应用培训成果的情况,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5.3.4培训反馈与改进根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收集各方意见与建议,对培训工作进行持续改进,提升培训质量。第6章员工成长路径规划6.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员工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根据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和发展需求,对职业发展目标、路径和策略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的过程。本章节主要介绍企业如何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实现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共赢。6.2员工成长阶段划分员工成长阶段可根据个人职业发展特点和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6.2.1新员工阶段新员工阶段是员工加入企业的初期,主要任务是适应企业环境、掌握基本技能和了解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此阶段员工需要接受入职培训、导师辅导等支持。6.2.2基础技能培养阶段基础技能培养阶段是员工掌握岗位所需基本技能的过程,包括专业知识、业务操作、沟通协作等方面。此阶段员工需参加在岗培训、内外部培训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6.2.3专业能力提升阶段专业能力提升阶段是员工在掌握基础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优势。此阶段员工可通过参加专业培训、项目实践、技术研讨等方式提升自身专业能力。6.2.4管理能力培养阶段管理能力培养阶段是针对有潜力的员工,培养其领导力、团队管理、战略规划等能力。此阶段员工可参加管理层培训、挂职锻炼、领导力发展项目等。6.3成长路径设计6.3.1新员工成长路径新员工成长路径主要包括:入职培训、岗位实习、导师辅导、定期评估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掌握基本技能,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6.3.2基础技能培养路径基础技能培养路径主要包括:在岗培训、内外部培训、实操演练、业务竞赛等。通过这些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6.3.3专业能力提升路径专业能力提升路径主要包括:专业培训、项目实践、技术研讨、学术交流等。通过这些途径,帮助员工深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6.3.4管理能力培养路径管理能力培养路径主要包括:管理层培训、挂职锻炼、领导力发展项目、团队管理实践等。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员工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6.3.5个性化成长路径针对不同员工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企业可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包括跨部门学习、岗位轮换、海外培训、职业发展规划咨询等,以满足员工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通过以上成长路径的设计,企业可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第7章培训与成长支持体系7.1培训资源保障7.1.1培训经费保障为保障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应设立专项培训经费,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年递增。培训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开发、内外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设施购置及维护等方面。7.1.2培训师资保障企业应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培训师资队伍,包括内部讲师和外部专家。内部讲师选拔应注重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外部专家则需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7.1.3培训设施保障公司应配备完善的培训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培训需求。同时加强培训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7.2培训政策与制度7.2.1培训计划制度企业应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等,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7.2.2培训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培训评估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培训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行为改变等方面,以提高培训质量。7.2.3培训激励制度设立培训奖学金、优秀学员评选等激励措施,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自身能力。7.3成长激励机制7.3.1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明确职业目标,制定成长路径。7.3.2岗位晋升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岗位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激励员工积极进取。7.3.3绩效激励机制将员工绩效与培训成果相结合,设立绩效奖金、晋升机会等激励措施,激发员工潜力。7.3.4人才培养项目开展人才培养项目,如优秀青年人才计划、专业领军人才计划等,选拔和培养企业关键岗位的后备人才。7.3.5学习交流平台建立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员工相互学习、分享经验,促进知识传播和技能提升。第8章培训成果转化8.1成果转化方法为保证培训成果在企业中得到有效应用,本章节将介绍几种成果转化方法,以便员工将所学知识及技能成功转化为实际工作表现。8.1.1实践应用法通过设定实际工作场景,让员工将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企业可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如项目实训、岗位实习等,使员工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8.1.2分享交流法鼓励员工在培训结束后,将所学知识和经验与同事进行分享交流。企业可定期组织内部分享会,让员工在相互学习、讨论中实现成果转化。8.1.3反馈与改进法企业应建立健全反馈机制,让员工在培训成果转化过程中,能够及时收到上级及同事的反馈意见。员工根据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成果转化效果。8.2成果转化跟踪与评估为保证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企业需对成果转化过程进行跟踪与评估。8.2.1跟踪方法(1)定期检查:企业通过定期检查员工的工作表现,了解培训成果转化情况。(2)在线监测:利用企业内部培训平台,实时跟踪员工的学习进度和应用情况。(3)同事互评:鼓励同事之间相互评价,了解彼此在培训成果转化方面的表现。8.2.2评估指标(1)工作绩效:通过员工的工作绩效,评估培训成果转化效果。(2)知识掌握:通过测试、考试等方式,评估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3)技能应用:观察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所学技能的应用情况。8.3成果转化应用企业应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8.3.1工作流程优化鼓励员工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流程的优化,提高工作效率。8.3.2创新与改进激发员工发挥培训成果,进行创新和改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8.3.3团队协作能力提升通过培训成果的转化,提高员工在团队协作中的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等能力。8.3.4企业文化建设将培训成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凝聚力。第9章员工培训与成长数据分析9.1数据收集与整理9.1.1数据来源收集员工培训与成长相关数据,主要包括以下来源:(1)员工个人信息;(2)培训课程及培训资料;(3)员工培训参与情况;(4)员工绩效考核结果;(5)员工晋升及职业发展记录。9.1.2数据整理(1)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重复、错误及不完整的数据;(2)对数据进行分类,按照员工、培训课程、时间等维度进行整理;(3)建立数据表格,以便于后续数据分析。9.2数据分析方法9.2.1描述性分析(1)对员工培训参与度、培训效果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2)分析员工晋升及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9.2.2相关性分析(1)分析员工培训与绩效、晋升等指标之间的关系;(2)摸索培训课程、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上册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听课评课记录(2课时)
- 9-1生活需要法律 2法律保障生活 听课评课记录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听课评课记录5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启蒙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 户外广告制作合同范本
- 三方委托出口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知乎共享空间租赁合作协议
- SBS防水卷材购货合同范本
- 公司租赁合同范本
- 电力两票培训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及办法(4篇)
- 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协议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土地变更调查培训
- 2024年全国外贸单证员鉴定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DB11∕T 446-2015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 运输车辆挂靠协议书(1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