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书生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书生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书生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书生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书生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书生中学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B.胃液、膀胱中的尿液都属于体液C.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火灾过后的草原会发生次生演替B.弃耕农田最终都会演替为树林C.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D.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3.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的,其分子式为C10H9NO2,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会发生向背光一侧的横向运输,这一运输过程会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一种由色氨酸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B.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C.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一定起到抑制作用D.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因而对该侧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4.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下图所示结果。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甲岛,且6到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存在共生关系B.从3月到11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保持不变C.两岛5月到6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D.黄鼠狼的捕食不是导致6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唯一因素5.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N(K-N)/KSl200.90S2500.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6.下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病原体,②③表示某种物质,④⑤⑥⑦⑧⑨代表某种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呈递细胞膜表面可能含有多种抗原识别受体B.⑤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C.⑥在抗原作用下细胞周期缩短,核糖体活动增强D.⑧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限制酶酶切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得到两个切口,有2个磷酸二酯键被断开B.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不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表达载体的复制和目的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点D.应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是否完全表达8.(10分)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A.酵母菌的种群在培养过程中可出现“S”形增长B.取适量培养液滴于载玻片后对酵母菌进行准确计数C.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D.通常需要设置多个具有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对照组二、非选择题9.(10分)免疫治疗是指通过免疫激活类药物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或通过免疫抑制类药物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等,可以明显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原因是可以减少机体对移植器官的____________。这类药物的使用___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让病人患上其他感染性疾病。(2)树突状细胞中的YTHDF1蛋白能促进溶酶体中蛋白酶的合成,导致肿瘤细胞上的抗原性物质被分解,影响抗原呈递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呈递,从而抑制T细胞的免疫活性。①将大小相同的某组织肿瘤块分别接种到YTHDF1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身上。结果发现,接种到YTHDE1基因敲除小鼠身上的肿瘤块___________(填“远大于”或“远小于”)接种到野生型小鼠身上的肿瘤块。②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处理野生型小鼠,可以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抗原呈递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呈递。10.(14分)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采用血球计数板(16X25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对酵母菌进行计数,计数室的某-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如图1分布。1号试管第5天时数量达到最大,第6天实验结束。图2为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110-0.128210-0.153-100.128(1)请为该同学的实验探究拟一个课题:探究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2)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进行计数,向计数室滴加稀释培养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数时,图1中小方格的酵母菌数应计为_______________个;此时1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约_________个(3)1号试管第5天酵母菌数量达到最大时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点;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对应______________点。11.(14分)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是目的基因获取的常用方法之一。现有目的基因“X基因”,它是DNA分子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若要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拷贝“X基因”,需在PCR反应中加入两种引物,两种引物及其与模板链的结合位置如图1所示。经4轮循环后产物中有五种不同的DNA分子,如图2所示。(1)目的基因的获取除利用PCR技术扩增外,还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其中从________文库获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有启动子。(2)PCR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PCR扩增的过程一般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________,该过程在细胞内也可利用________酶实现。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________完成。(3)经4轮循环后,图2中⑤所示的DNA分子数分别占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4)研究者利用4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酶切后的产物连接时,目的基因上SalⅠ切割产生的末端应与质粒上________切割产生的末端相连接。连接完成后,该连接点________(能/不能)被这两种限制酶中的某一种切割。(5)与使用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相比,同时用两种限制酶切割(黏性末端不同),其优点是________。12.下图是研究脑、脊髓功能及下肢活动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四个位点是供试验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位点,每次试验只阻断一个位点(当阻断位点功能恢复后,再进行第二个位点的试验)。请据图回答:(1)控制膝跳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2)刺激⑤处,可引起踢腿动作,这种应答________(填“属于”“不属于”)反射。(3)给受试者大腿一个适宜刺激,没有感觉,若医生让其踢腿,受试者可以完成有意识踢腿动作,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________;如果能感觉到刺激,但不能完成有意识踢腿动作,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________;如果既不能感觉到刺激,又不能完成有意识踢腿动作,可能被阻断的位点是________。(4)大脑具有学习和记忆的高级功能。在人类的不同形式的记忆中,由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需要对输入的信息进行________,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________的建立有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A、生物体内的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A正确;B、胃液、膀胱中的尿液都不属于体液,B错误;C、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C正确;D、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D正确。故选B。2、B【解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详解】A.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着次生演替,A正确;B.弃耕农田最终能否演替成森林,还需要看是否有充足的水分等条件,B错误;C.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代替另外一个群落的过程,C正确;D.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3、B【解析】由于单侧光照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造成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多,生长素由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尖端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多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快,导致植物弯向光源生长。【详解】A、二肽是由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至少含有2个N元素,生长素分子式为C10H9NO2,因此生长素不是二肽分子,A错误;B、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断的运输,生长素会发生向背光一侧的横向运输,这一运输过程会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都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C、根、芽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根最敏感,茎最不敏感,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不一定起到抑制作用,C错误;D、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胚芽鞘对生长素反应并不敏感,对该侧的生长仍然是促进作用,D错误。故选B。4、D【解析】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由图可知,两岛社鼠数量超过最高点后均开始下降,不能维持在最高点上下波动。5~6月,甲岛社鼠的种群数量是增加的,所以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5~6月,乙岛社鼠的种群数量是降低的,所以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详解】A、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存在竞争关系,不存在共生关系,A错误;B、环境容纳量会受到天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从3月到11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有改变,B错误;C、在5月到6月期间甲岛上的社鼠种群数量增加,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错误;D、6~8月乙岛上有黄鼠狼活动。在6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包括黄鼠狼的捕食,另外还包括两类鼠之间的竞争等,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种群的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A【解析】分析表格:种群的最大值K=200,则种群数量在S1~S3时,种群数量增长加快;种群数量在S3点时,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S3~S5时,种群数量增长减慢【详解】在种群数量变化的“S”曲线中,环境阻力始终存在,A错误;由图表知,种群增长量最大时为N=100时,此时对应种群数量为K/2,曲线上的点是S3,该点时种群的再生能力最强,故防治蝗虫应在S3点之前进行,B正确;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以使种群数量快速增加,C正确;由于种群的K值为200,因此K/2为100,当种群数量为K/2(N=10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据表格数据可知,此时(K—N)/K值为0.50,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6、C【解析】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图中①表示抗原,②表示抗体,③表示细胞因子,④表示辅助性T细胞,⑤表示B细胞,⑥表示浆细胞,⑦表示记忆B细胞,⑧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⑨表示记忆T细胞。【详解】A、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因此抗原呈递细胞膜表面可能含有多种抗原识别受体,A正确;B、⑤B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直接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的变化并与之结合的两个信号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作用,B正确;C、⑥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不能分裂,因此不存在细胞周期,C错误;D、⑧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过程受基因的控制,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C。7、B【解析】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详解】A、用限制酶剪切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得到两个切口,有4个磷酸二酯键被水解,A错误;B、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化学合成法,即用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不需要限制酶;其二是反转录法,即用已知的mRNA和逆转录酶先合成DNA单链,再进一步得到DNA双链,也不需要限制酶,B正确;C、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启动子,复制启动于复制原点,C错误;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存在,但不能检测基因的表达,D错误。故选B。8、A【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详解】A、由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和空间有限,且酵母菌的生长会受到自身代谢产物的影响,可预测当种群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会保持相对稳定,呈“S”型增长,A正确;B、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计数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B正确;C、酵母菌生存需要适宜的pH,因此改变培养液的pH会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C正确;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供体与受体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②.免疫排斥③.容易(2)①.远小于②.增强【解析】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如果将别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白细胞就能识别出HLA而发起攻击。因此,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小问1详解】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器官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可以明显提高官移植器的成活率,原因是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变得迟钝,对外来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减弱,使移植器官更易成活。由于这类药物降低了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其使用容易让病人患上其他感染性疾病。【小问2详解】①据题可知,由于YTHDF1蛋白能促进溶酶体中蛋白酶的合成,导致肿瘤细胞上的抗原性物质被分解,影响抗原呈递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呈递,从而抑制T细胞的免疫活性,故YTHDE1基因敲除的小鼠不能表达YTHDF1蛋白,从而解除了对T细胞的抑制,使细胞免疫增强,对肿瘤细胞进行清除,最终出现YTHDE1基因敲除小鼠身上的肿瘤块远小于接种到野生型小鼠身上的肿瘤块的结果。②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处理野生型小鼠,可抑制溶酶体中蛋白酶的活性,肿瘤细胞上的抗原性物质分解减少,故可增强抗原呈递细胞对肿瘤细胞上抗原性物质的呈递。【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免疫学原理的应用,明确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主要是由T细胞引起的,在结合题干信息准确作答。10、(1).温度及营养物质(2).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3).8(4).3.2×108(5).B(6).A【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在利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计算时,要善于利用公式:25格×16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每小格中酵母菌的平均数×400×104×稀释倍数。【详解】(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设计,试管1和2研究的是温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试管1和3研究的是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因此该实验课题为探究温度和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2)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进行计数,向计数室滴加稀释培养液时的操作是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的原则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图1中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计为8个;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个数/mL=每小格中酵母菌的平均数×400×104×稀释倍数,所以此时1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约8×400×104×10=3.2×108个。(3)1号试管第5天酵母菌数量达到最大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对应于图2中的B点;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出生数-死亡数)/单位时间,最快时对应A点。【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11、①.cDNA文库(或部分基因组文库)②.DNA双链复制③.氢键④.解旋⑤.碱基互补配对⑥.1/2⑦.XhoⅠ⑧.不能⑨.可防止自身环化和任意链接(保证定向连接)【解析】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PCR技术:①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②原理:DNA复制;③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④方式:以指数的方式扩增,即约2n;⑤过程: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详解】(1)cDNA文库中的基因是成熟RNA逆转录而成的,成熟mRNA是由基因组DNA转录并加工而成的,DNA转录的时候是不会把启动子也转录的,转录起始位点都在启动子下游,所以cDNA文库获取的目的基因中不含有启动子。(2)PCR是体外扩增DNA片段,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使双链打开,能打开氢键的酶是解旋酶,细胞内打开此键使用此酶。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来完成的的。(3)经4轮循环后,总共DNA分子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