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课件第五单元主题作文导写:讲好中国故事(课件)_第1页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课件第五单元主题作文导写:讲好中国故事(课件)_第2页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课件第五单元主题作文导写:讲好中国故事(课件)_第3页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课件第五单元主题作文导写:讲好中国故事(课件)_第4页
(统编版必修上册)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课件第五单元主题作文导写:讲好中国故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讲好中国故事”

主题作文导写

对标教材任务+高考真题链接+主题作文训练

【一教材单元学习任务】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解读为了解国家变化,讲好中国故事。

【历年高考真题链接】

(2017·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这个题目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因为它有明确的写作范围(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你所认识的中国)和写作目的(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写作时要注意这两点。题目要求围绕两三个关键词,表达对中国的认知,重在写出“认知”。12个关键词涉及历史建筑、环境保护、民族文化、科技发展、现实问题、国家战略等方面,范围很广泛。选择时,一要注意“就熟”,即自己熟悉的方面,以便有内容可写;二要注意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性,因为作文在这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参考例文】

小桥流水人家潺潺的流水声经年累月地在村边飘起,水边的垂柳挑逗着春风,与春风合谋不时在水面上画上几个圆圆的涟漪。顽皮的孩童摘下几朵油菜花从小桥中央抛下,流水将花瓣带向远方,也带走了孩子们的目光,却留下了阵阵欢快的笑声……没错,这正是我要迫不及待地向你介绍的中国乡村。它们不同于你们有所耳闻的“北上广”等中国的大都市,这里也许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闪烁的霓虹灯。但这里却葆有传统中国的诗情画意和连接中国人情感的乡愁。

我的家乡是江南的一个小山村,依山傍水,田地里的庄稼用它的色彩铭记着时光的流逝。江南在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名词,还是一个文化名词。所谓“杏花春雨江南”,在江南了解中国乡村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我小时候,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向村外蜿蜒而去,少数大胆外出务工的村民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寻梦的脚印。大多数人重复着祖先们流传下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今天的小山村,不变的是村名,是村口那棵年年吐绿的柳树。当燕子衔来春天,它依旧杨柳依依。

变化的是通往村外的道路宽了、直了,路面上多了许多车轮印。以往村民走出家门看到的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今天可能未出家门便听到一阵“呜呜……”呼啸而过,对,这就是神奇的中国高铁。它穿青山、跨河流,它过城市、临乡村,在中国大地上演绎着“速度与激情”,将村民带向点燃梦想的远方,也将远方的客人带来桃花盛开的地方,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田野上气势如虹的高铁给了年轻人希望,坐在门前拉家常的大妈们有了新话题。高铁从门前闪过,几个懵懂的小孩也许会对它出神凝望,思考它到底跑向何方。如果你来我家乡做客,早上坐上高铁出发,准能赶上这里的午饭。一路上你可以饱览辽阔的平原上的各种风景:金灿灿的油菜花、坐落在花海边缘错落有致的村庄、秀美险峻的山峰、星罗棋布的湖泊。此时,你好比在风景画里面穿行。

临近村口,柳树早已在那里迎接你。午餐不用担心,一些没有响亮名头或叫不上名字的乡村美食刺激你的味蕾,新鲜蔬果会让你赞不绝口。留宿几晚也无妨,不必担心乡村夜晚的无聊。每当夜幕降临,那些响遍大江南北的旋律准时在村广场响起,《小苹果》《最炫民族风》一首比一首热烈。想必你在网上也许听过,在这个乡村的夜晚再次与它相遇,除了会心一笑,很难想象你有别的表情。如果你愿意,可以跟随广场舞大妈跳上一段,她们娴熟的舞姿瞬间激活你身上活跃的运动细胞,在这欢快的旋律中感受她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节奏。

美丽的乡村不仅保留了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也因高铁氤氲着现代气息;不仅留存着抬头数星星的童年趣味,也因广场舞挥洒着动感。在中国,这样的美丽乡村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你哪天真的想要来到我的家乡,我希望在春天你坐着高铁来。在乡村,感受小桥上孩子轻盈的脚步、潺潺的流水声、村边的桃红柳绿和广场上欢快的旋律。

点评:本文语言清新自然,带有浓郁的“绘画美”。文章选用“美丽乡村”这个关键词作为切入点,深入阐发论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巧妙地把高铁、广场舞作为辅助,引入非常自然,结构顺畅,一气呵成。

2.(模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就是村落。但近年来,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转变正在使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一些具有百年历史的古村庄人去屋空,流传千百年的民俗、手工艺濒临失传,县志、村志等乡土文献整理无人问津,乡村文化设施老旧短缺……凡此种种,让人说到乡愁时,甜蜜中充满着苦涩。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假设你是某大学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根据材料反映的现实状况,以协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志愿者们开展与此相关的主题活动。注意倡议书的格式,字数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审题:这个作文题属于创设情境+定向引导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此类型作文要求考生必须围绕材料内涵和具体任务指向来立意行文,进行合理类比和联想,精准完成任务指令。尤其需要把握和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读懂材料所提供真实情境中的内涵仍然是审题立意的前提,主要是要读懂材料中蕴含的逻辑关系——以乡土文化的现状为基点,向内或向外进行有机发散;【写作指导】2.如何把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有机而具体地体现在行文中是作文的重点,是对考生化抽象为具体、从零散到系统能力的精准考查;3.如何通过感悟乡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是本次作文的难点。【写作指导】立意:1.别让“乡愁”变苦,勿让乡土成愁。2.留一片乡土去品味。3.保护乡土文化,莫让古村落消失。4.保护古村落,志在必行。5.在城镇化的大潮中留一片乡土。

【参考例文】

别让古村落渐行渐远亲爱的志愿者们:你们好!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皆含情;想起乡土,内心便满是温柔,感受乡土文化,如饮美酒醇厚悠长。可近年来,人口的流失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乡土文化趋于解体,乡村的一切与我们渐行渐远。所以,我在此倡议:留一片乡土去品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

乡土文化解体,究其根本,是人口流失与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乡土社区的单元就是村落。可以说,村落承载着无法言喻的情谊与韵味,乡村的生活自然、恬淡。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断有新的事物、新的契机涌现。大量的乡村人为了追求更美好的高品质生活,迁徙到了城镇,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他们无法慢下来……凡此种种,让我也依稀体会到了余光中先生口中乡愁的韵味;乡愁是邮票,是思念,甜蜜中充满着苦涩。如此,怎能不让人感慨、叹息?如何才能留一片乡土去品味?

同学们,我们要读好古村落这本书,让乡土文化在现代生根发芽。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每个古村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当我们真正了解这些历史时,我们就会明白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性。古村落的民风民俗、房屋建筑、手工艺都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让这些乡土文化失传,我们应当重新拾起它们,传承并使其发扬光大。乡土文化的没落,古村落的现状都不容乐观,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需要重视。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古村落,让乡土文化的生机再次焕发。

中国的乡土社区就是村落,所以说保护乡土文化应从根本上出发,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组织大家去古村落参观,去学习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去了解流传千百年的民风民俗,去查看整理无人问津的县志、村志等乡土文献等等,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想要留住它们绝非易事。保护乡土文化,避免它们的消失,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同心。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一片乡土,凝聚无数希望,让我们停下快速的步伐,留一片耐心来呵护我们的乡土,用丰富的思想装点乡土村落,以细腻的心去珍惜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永不落幕。因此,我在此再次发出倡议:“留一片乡土去品味,勿让古村落成为历史!”倡议人:××大学志愿者协会20××年×月×日

三拓展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时代,要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这需要别人全面客观地看,更需要我们生动准确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请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首先,要注意写作有针对性。1.中国以外的“世界人民”对中国可能存在误传误信误解误读、片面认识、主观臆测,致使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理解”中国,据此可以选取有对象意识或对话口吻的写作方式;2.“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时代命题,我们要注意时代性;3.展示我辈的民族自信自强、友好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其次,要注意讲“好”的标准。1.讲出一个有故事的中国。当“中国”与“故事”关联时,中国就不是一般的中国,而是一个有故事的中国;故事也不是一般的故事,是一个“全面客观”而不是平面化、片面化的故事,是中国的故事而不是其他故事,能体现讲故事者的辩证思维和理论深度。辩证表现为:全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发展———有进步;客观———以积极的、有意义的影响为基本倾向,不过分贬抑,也不自吹自擂,正视不足也是一种民族自信的表现。

2.讲什么?体现中国特色的中国人、中国事,挖掘延续民族生命的中国传统精神,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和理论逻辑。例如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上可以涉及历史、文化、科技、体育、艺术等方方面面,也可就某一方面纵向展开。3.怎样讲?态度:认真、诚恳;方式: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听得懂、记得住,亲民接地气,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切记工作总结式、一般汇报式。可以以小见大、生动活泼,倡导新颖的载体方式,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又比如DG辱华事件时,《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视频回应,展现筷子对于中国人的文化情感价值,表达一种交流开放的态度。【

素材与运用示例】1.刘明侦18岁进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学习,21岁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22岁获得剑桥大学硕士学位,23岁在《自然》上发表论文,25岁拿下牛津大学博士学位,25岁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并被聘为教授,26岁入选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牵头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中心”。刘明侦说,作为重庆人,她一直有浓厚的川渝家乡情结,她愿意放弃在英国的职位回到中国,来到电子科技大学,为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尽自己的力量。

2.运用示例

习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是对当代青年的殷殷期盼。曾经,“90后”“00后”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但是“90后”美女教授刘明侦用事实证明了当今青年人的风采。刘明侦学成后不忘祖国,不忘家乡,她放弃在英国的职位回到中国,在电子科技大学工作,下定决心要为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尽自己的力量。既有珠玉在前,我们越发不可松懈。中华文明之火代代相传,如今传递到我们手中,我们有责任让它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素材与运用示例】

2.提起文物,不少网友可能想到的是博物馆内展出的古朴典雅的展品。但在2019年3月,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了一批文物表情包,在表情包内,原本严肃的文物“动”了起来,再配上网络流行语,看起来十分形象。这组表情包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热议,网友直称“太可爱了”,还希望能够多开发一些表情包,通过新形式来了解历史。

2.运用示例

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讲述动人心弦的中国故事。德国街头的《欢乐颂》快闪,以一种年轻充满活力的形式,将恢弘的古典乐从音乐厅移植到大街小巷;而甘肃省博物馆更是运用表情包这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让年轻人感知传统文化,让原本严肃的文物“动”了起来。由此可见,合理地将文化与新时代融合,不仅不会使其日薄西山,反而让其欣欣向荣,重放异彩。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得以一代代延续下去。

【例文赏读】再赴蟠桃会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不久,王母娘娘又要过大寿了,师徒四人均在受邀之列。这天,师徒四人共赴蟠桃会,来到宾客休息厅,孙悟空实在受不了唐僧的唠叨,称有事便出去了。

闲逛间,正巧太上老君迎面快步走来,他便道:“咦?太上老头儿,这么急急忙忙的,莫不是你的仙宫着火了?”“大圣所言差矣。我这是急着去向王母娘娘拜寿哇!大圣,你也是吧?快随我一起去吧。”

两人刚进入凌霄宝殿,只听玉帝一声大喝:“来人,把这泼猴给我拿下!”孙悟空当场愣住了:“慢着!玉帝老儿,凭甚如此对俺?你脑子让八戒那呆子给踢了吗?”这时唐僧站了出来,说:“悟空,休得无礼!师父知道你爱吃桃子,可你不该又去那蟠桃园偷吃呀,还把那里搞得乌烟瘴气。”孙悟空更加不解:“什么偷吃蟠桃,俺老孙不懂!”玉帝怒斥道:“莫装模作样抵赖!”说罢,玉帝大手一挥,一幅画面出现在空中。画面中,孙悟空坐在蟠桃树上悠闲地吃着蟠桃,而整个蟠桃园一片狼藉。

目睹此景,孙悟空咬牙切齿地说:“是谁陷害俺老孙,俺要抽他的筋,扒他的皮!”

玉帝冷笑道:“猴头儿,莫再装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