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南蒲街道中心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1分)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冰 B.食物腐烂 C.铁生锈 D.木条燃烧2.(1分)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氮气3.(1分)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纸张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在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4.(1分)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铁 B.氯化钠 C.金刚石 D.水5.(1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收集氢气 D.闻气体气味6.(1分)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镁mG B.锌ZN C.铁Fe D.氖ne7.(1分)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鼓胀,是因为袋内的水()A.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个数增多 D.分子间间隔增大8.(1分)如图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9.(1分)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A. B. C. D.10.(1分)硼酸常用于治疗小儿湿疹。如图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关于硼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B B.是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11.(1分)黑木耳是常见天然食品中含铁最高的,这里“铁”应理解为()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12.(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物质加热,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B.离子之间没有间隔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D.原子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13.(1分)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 B.该粒子为阴离子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 D.该粒子为Na+14.(1分)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图呈现的物质分类关系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②是纯净物()A.水 B.氯化钠 C.高锰酸钾 D.空气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5.(3分)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氧原子;(2)3个氢分子;(3)镁离子。16.(3分)用空气成分填空。(1)包装食品时充入防腐气体是;(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3)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是。17.(2分)某学生需量取48mL酒精,他需选用的量筒是(选填“50mL”或“100mL”),若量取时,俯视读数48mL(填“>”“=”或“<”)。18.(2分)已知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中子数为30,则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19.(3分)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3)钠原子和氯原子相同的是(填序号).①质子数②电子数③电子层数④最外层电子数.20.(3分)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现有:A红磷,B石灰水,D洁净的空气,E五氧化二磷。(1)属于混合物的是;(2)属于单质的是;(3)属于氧化物的是。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0分)21.(3分)写出下列错误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1)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2)倾倒液体,标签没有向着手心。(3)小明同学在练习“给固体物质加热”的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帮小明同学分析试管破裂原因(答一点即可)。22.(3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例现象。(1)打开盛有食醋的瓶盖,能闻到食醋的酸味。(2)100mL的水与100mL的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3)碘固体与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23.(3分)氧化汞受热时变化如图所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1)由图中可知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氧气是由构成的。(2)根据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24.(1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不同。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10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B容器的名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所用物质是红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3)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现象是,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的现象是。(4)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后,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依据实验推出剩余气体的一点物理性质。(5)此实验中,实验测定结果往往小于,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即可)。(6)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填“能”或“否”),为什么?。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南蒲街道中心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食物腐烂、铁生锈、木条燃烧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水结冰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B、食物腐烂生成有害物质;故选项错误;C、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D、木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故选项错误;故选:A。2.【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故选:D。3.【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纸张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性质。B、金属汞在常温下是液体,属于物理性质。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属于物理性质。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4.【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铁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B。5.【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一不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大拇指按在了短柄上。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6.【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故选项错误。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故选项错误。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故选项正确。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故选项错误。故选:C。7.【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解答】解:A、水加热后。故A错误;B、水加热后。故B错误;C、水加热后。故C错误;D、水加热后。所以。故D正确。故选:D。8.【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正确。D、质子数=1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故选:C。9.【分析】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再判断分子的构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解答】解:A、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单质。B、图中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C、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化合物。D、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选:A。10.【分析】根据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根据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故A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可知硼是非金属元素;C.根据在原子中,可知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可知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故选:D。11.【分析】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这里的“铁”通常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元素,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故选:D。12.【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挖眼温度最高分析;B、根据微粒之间都有间隔分析;C、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分析。【解答】解:A、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微粒之间都有间隔;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只不过常省略而已,而是一个比值,故D错误;故选:C。13.【分析】根据题意,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据此推断出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结合各选项的说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氖的核电荷数是10,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又由于该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其核电荷数为11。A、该元素核电荷数为11,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B、该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为阳离子。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1。D、该粒子为钠原子失去6个电子形成的钠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14.【分析】根据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分析。【解答】解: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①与②是并列关系,则①一定是混合物、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故选:D。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5.【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所以2个氧原子表示为2O;(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其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5;故答案为:3H2;(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正负符号在后,3要省略2+;故答案为:Mg2+。16.【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性质、用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分析回答。【解答】解:(1)食品包装袋中常常会充入空气中的氮气做保护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特点;(2)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3)空气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氮气;(2)氧气。17.【分析】在选择量筒的量程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保证测量一次完成,二是所选量程要最大限度接近取用值;根据使用试管是仰视或俯视读数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解答】解:取用量筒量程时,应接近且大于所需量取液体的体积,若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体积会偏小。故答案为:50mL;<。18.【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答案为:26;56。19.【分析】(1)根据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考虑;(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大小考虑;(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考虑.【解答】解:(1)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就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所以为17;(2)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只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就易失去电子;(3)钠原子和氯原子核外都是7个电子层.故答案为:(1)17;(2)失去.20.【分析】根据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水,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2)红磷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3)冰水共存物、五氧化二磷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答案为:(1)BD;(2)A;(3)CE。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0分)21.【分析】(1)根据酒精灯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2)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3)根据加热固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1)若想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可能使火星进入酒精灯内。(2)倾倒液体时,若标签没有向手心。(3)加热固体时,若试管破裂、用酒精灯内焰加热等。故答案为:(1)引起火灾;(2)腐蚀标签;(3)试管外壁有水、或用酒精灯内焰加热等。22.【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打开盛有食醋的瓶盖,能闻到食醋的酸味。(2)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3)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3)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23.【分析】(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解答】解:(1)由图中可知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答案为: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根据示意图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答案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4.【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PAS 61980-5:2024 EN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 systems - Part 5: Interoperability and safety of dynami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D-WPT) for electric
- 保函担保的合同
- 新能源储能系统研发合作项目投资合同
- 产品运输服务合作合同
- 微信在线签署合同
- 货物运输合同与货物运输合同
- 绿化苗木购销合同书
- 电子产品工程安装合同
-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服务合同
- 建筑安装工程合同书
-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管业分销市场操作方案
- 《ISO 41001-2018 设施管理- 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解读与应用指导材料之15:“7支持-7.6 组织知识”(雷泽佳编制-2024)
- 2024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主体结构工程)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向量共线定理》同步课件
- 小学数学学习经验交流课件
- 2024年第二批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报名表
- 注塑模具基础知识
- 2024年单招考试题
-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学研究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