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赢在中考·黄金八卷】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深圳专用)第六模拟(本卷共16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4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Zn65Cl35.5Fe56O16C12Mg24Ca40S32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前八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后四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是九年级同学整理与化学有关的笔记,其中知识正确的一组是()A、微观与宏观B、在不同实验中水的作用分子在不断运动——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间存在间隔——气体热胀冷缩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水加热蒸发吸收有害物质,防止污染——硫燃烧实验吸收热量,防止仪器受热不均炸裂——铁丝燃烧实验将无形的变化呈现有形的现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部分现象D、化学之最红磷——蓝紫色的火焰,大量白烟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木炭——发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N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Si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答案】B【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正确;气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正确;水加热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正确;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水的作用是:吸收热量,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正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可将无形的变化呈现有形的现象,正确。故符合题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正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错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探究NaOH固体溶于水的能量变化B.排水法收集氧气C.稀释浓硫酸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答案】A【解析】A.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会使装置内压强增大,U形管出现左侧下降,可探究氢氧化钠固体的能量变化,符合题意;B.氧气密度小于水,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短导管进气,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符合题意;D.铁丝燃烧实验中为防止瓶底炸裂,集气瓶底需放少量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答案】A【解析】A.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会改变的,只能改变可燃物的温度,故A错误,符合题意;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Mg(OH)2分解的产物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碳酸镁和碳酸钙都不具有可燃性,受热都会分解出二氧化碳,都可作阻燃剂,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被媒体爆光的“奶粉事件”中,造假分子向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形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分子式C3N6H6,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C12N14H1]()A.三聚氰胺是由16个原子构成B.三聚氰胺是一种氧化物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D.三聚氰胺中碳、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答案】C【解析】A.根据三聚氰胺的化学式C3N6H6,其分子由3个C原子、6个N原子、6个H原子共15个原子所构成,故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三聚氰胺的化学式C3N6H6,三聚氰胺由C、N、H三种元素组成,且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C.三聚氰胺C3N6H6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4×6+1×6=126,故符合题意;D.三聚氰胺C3N6H6中碳、氮、氢元素的质量比=(12×3):(14×6):(1×6)=2:14:1≠1:2:2,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黑白小圈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B.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C.该反应可能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答案】A【解析】A.图示没有体现反应条件,故错误,符合题意;B.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是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的反应,且氢分子、氧分子都是由1种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2种原子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生活①缺碘易得甲状腺肿大②用甲醛浸泡海产品①鉴别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②用大量稀盐酸除去铝壶中的水垢C.化学与农业D.化学与环境①氮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②施肥时氯化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①SO2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和塑料制品,减少浪费【答案】D【解析】A.①缺碘易得甲状腺肿大,正确。②用甲醛浸泡海产品,有害人体健康,错误。故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B.①鉴别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灼烧后棉织物有烧纸气味,羊毛织物有烧焦羽毛气味。正确。②用大量稀盐酸除去铝壶中的水垢,铝和稀盐酸也会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会损坏铝壶,错误。故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C.①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错误。②施肥时氯化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因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会降低肥效。正确。故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D.①SO2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因为其与水、氧气反应会生成硫酸和硝酸。正确。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和塑料制品,减少浪费,正确。完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下面是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a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一氧化碳有毒,在c处将其点燃或用气囊收集以防止污染空气C.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段时间纯净的一氧化碳,再给玻璃管中固体药品加热D.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停止加热,待硬质玻璃管中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答案】A【解析】A.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处的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氧化铁的颜色为红色,铁粉是黑色,因此看到的现象为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故错误,符合题意;B.尾气中可能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实验开始时,应该先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目的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高温发生爆炸,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实验结束时,应当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一氧化碳,防止生成的铁在空气中被氧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8.如图为一种烟气脱硫的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烟气脱硫能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B.理论上,生产过程中需不断补充CaSC.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aS+SD.流程中产生的CO2可作绿色植物的温室肥料,实现CO2“零排放”【答案】B【解析】A.二氧化硫容易导致酸雨危害,烟气脱硫能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不符合题意;B.CaS在整个流程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能循环利用,理论上不需要不断补充,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二氧化硫和硫化钙、氧气加热生成硫酸钙和硫单质,CaS+SOD.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流程中产生的CO2可作绿色植物的温室肥料,实现CO2“零排放”,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实验操作ACaO(CaCO3)水溶解、过滤BH2(CO)灼热CuO洗气CCu(Fe)加适量的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NaCl(NaOH)加适量的硫酸蒸发结晶【答案】C【解析】A.加水溶解后,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氢气和一氧化碳都会反应,不符合题意;C.加入适量盐酸,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过滤、洗涤、干燥可除去铜中含有铁杂质,符合题意;D.加入硫酸,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会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B.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C.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D.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答案】C【解析】A、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硝酸银,所以银离子被完全置换,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硝酸铜可能参加了反应,所以可能含有铜,故不符合题意;B、如果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就没有蓝色沉淀产生,故不符合题意;C、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银,如果锌粉和铁粉恰好与硝酸银反应,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或部分置换了硝酸铜),则溶液中含有硝酸铜、硝酸亚铁和硝酸锌;如果锌粉和铁粉恰好完全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则溶液中含有硝酸锌、硝酸亚铁;如果锌和硝酸银、硝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或锌过量,溶液中只含有硝酸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故符合题意;D、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粉或铁粉和锌粉,如果锌粉过量,锌粉会完全置换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的银和铜,溶液中只有硝酸锌,不含硝酸亚铁,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C.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对比①②③④,④的反应速率最慢【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①③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越快,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②③温度和钙片的形状均不同,对比②③,无法得出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故错误,符合题意;C.③④除了钙片的形状不同,其它因素相同,且粉末状钙片,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快,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对比①②③④,④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的慢,反应速率最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CO2和N2鉴别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BCH4中是否混有H2检验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CCaCl2溶液中混有盐酸除杂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KNO3、NaCl混合固体分离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答案】A【解析】A、氮气和水不反应,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以鉴别,符合题意;B、氢气和甲烷燃烧均为淡蓝色火焰,且都生成水,不能检验是否存在氢气,不符合题意;C、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题意;D、两者均溶于水,不能过滤,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二、综合题13.(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1)CO2的制取:A或B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选用A装置的优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C装置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填序号)A.收集CO2气体:将CO2气体从n端通入B.检验CO2是否收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端C.检验所得到的气体是CO2:在瓶中盛少量澄清石灰水,将气体从m端通入D.测定CO2气体的体积:在瓶中盛满水,m端连接量筒(2)CO2的性质: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湿润的紫色纸花是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而成的)。打开K后,再缓缓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3)CO2的吸收: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常温下,采用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原因是。(4)CO2的转化: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aCO3(2)湿润的紫色纸花变红色,烧杯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和水反应(4)C【解析】(1)选用A装置的优点是关闭弹簧夹,装置中压强变大液体进入长颈漏斗,液体和固体药品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排出,液体流下,固液接触反应进行,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CaCOA.收集CO2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应该长进短出,将CO2气体从m端通入,不正确;B.检验CO2是否收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端,木条熄灭说明满了,正确;C.检验所得到的气体是C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瓶中盛少量澄清石灰水,将气体长进短出,从m端通入,溶液变浑浊,说明气体为二氧化碳,正确;D.测定CO2气体的体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水反应,不能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不正确;故答案为:BC。(2)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湿润的紫色纸花变红色,烧杯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3)常温下,采用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和水反应。(4)由图可知,反应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3OH和水,方程式为CO214.(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并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一会儿后停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烧杯中溶液为无色。同学们对反应后的溶液M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1)【猜想假设】猜想Ⅰ:氢氧化钠过量,溶液M呈碱性。猜想Ⅱ: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M呈中性。猜想Ⅲ:。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Ⅰ不正确,其理由是。(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色猜想Ⅱ正确(3)小强设计了实验方案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猜想Ⅲ正确【分析评价】同学们对小强的实验方案进行了分析,认为他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如果猜想Ⅱ正确,按照方案二的实验操作,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化钠可与硝酸银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4)【再次探究】如果要验证猜想Ⅲ正确,可以设计实验方案三: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进行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并得出正确结论的是(填序号)。①锌粒②铜丝③二氧化碳④氧化铁⑤氢氧化钾⑥碳酸钙⑦硝酸铵(5)【拓展应用】若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答案】(1)稀盐酸过量,溶液M呈酸性;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紫(3)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4)①④⑥(5)硝酸钾、氢氧化钾【解析】(1)猜想假设:猜想Ⅰ:碱过量。猜想Ⅱ:恰好完全中和。猜想Ⅲ:酸过量。故填:稀盐酸过量,溶液M呈酸性。猜想Ⅰ不正确,其理由是烧杯中溶液为无色,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实验探究:由结论猜想Ⅱ: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M呈中性正确,反推可知: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因为溶液为中性,所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紫色。(3)分析评价:按照方案二的实验操作,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此时发生反应为氯化钠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该反应由离子相互交换成分得到另外两种化合物,所以属于复分解反应。(4)再次探究:猜想Ⅲ:稀盐酸过量,溶液M呈酸性正确,所以只需要加能检验酸的物质。①锌粒:酸过量会看到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②铜丝:活性太弱,直接不反应,故不选。③二氧化碳:酸与其直接不反应,故不选。④氧化铁:氧化铁与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酸过量会看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故答案为:。⑤氢氧化钾:虽然会与酸反应,但是无明显现象,故不选。⑥碳酸钙:酸过量会看到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⑦硝酸铵:酸与其直接不反应,故不选。故答案为:①④⑥。(5)拓展应用:若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溶液混合,氢氧化钾与硝酸反应质量关系为56~63。充分反应,会生成硝酸钾和水,同时氢氧化钾过量,所以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钾、氢氧化钾。15.(7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一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青山”—就是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请回答:①自然界的河水一般不能直接饮用,必须对其进行净化处理。自来水厂得到的自来水是A.纯净水B.硬水C.软水D.可能是硬水也可能是软水②“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每年因火灾损失大量森林。森林灭火常用一种干粉灭火剂,它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遇热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干粉灭火剂的灭火原理是。(2)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我国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低碳生活”中的“碳”的含义与下列名词中“碳”的含义与相同的是A.碳单质B.碳中和C.碳纤维D.碳达峰②甲烷也会造成温室效应。在相同条件下,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500s内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太阳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情况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曲线,可得出的结论是。③低碳生活,需要我们对能源的利用有新的认识。“化学链燃烧”是新的燃烧概念,即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答案】(1)D;2NaHCO(2)0.03%;BD;甲烷的温室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有关运输合同模板集合
- 二零二五版办公设备耗材行业规范制定与执行合同3篇
- 2025年度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安全合同3篇
- 2024版智慧城市系统集成合同
- 2025年度集装箱货运代理业务合作伙伴管理协议3篇
- 2025不锈钢室内门定制及安装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出纳岗位竞聘及考核聘用合同书3篇
- 2025年度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质量标准执行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科技公司兼职软件开发人员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股权分红权转让补充协议3篇
- 2024年项目投资计划书(三篇)
- 配电安规课件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沥青路面施工安全培训
-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 仓库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 初中古诗文言文背诵内容
- 天然气分子筛脱水装置吸附计算书
- 档案管理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00道口算题(全册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