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期中模拟卷(二)_第1页
专题10期中模拟卷(二)_第2页
专题10期中模拟卷(二)_第3页
专题10期中模拟卷(二)_第4页
专题10期中模拟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二)(解析版)(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班级姓名学号计分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嗥鸣(háo)迭起(dié)

彭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B.彷徨(páng)

花圃(pǔ)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g)C.凹凼(dàng)涎水(dián)徘徊(huái)烟雾缭绕(rào)D.校注(xiào)弄堂(nóng)倔强(jué)潜移默化(qián)【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A.湃(bài)的音应为pàiC.涎(dián)的音应为xiánD.校(xiào)的音应为jià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慷慨淋漓哺育狂澜屏障山巅B.目不窥园霍霍溯气懊悔赚钱C.历尽心血机杼策勋怪诞田垄D.锲而不舍蚱蜢红装阻抑祈祷【答案】A【解析】考查对字形的识记。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B.“溯气”应为“朔气”;C.“历尽”应为“沥尽”;D.“红装”应为“红妆”。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C.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D.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C.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此外不需用引号,“他说”后面用逗号即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由于学校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B.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某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D.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要先熟知病句类型。单句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语意重复等;复句病句类型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或滥用,或残缺,或位置错误,或搭配错误。A.缺主语,去“由于”或“使”;B.语序错误,“推广并通过”应为“通过并推广”;C.重复啰嗦,“三分之一左右”去其一。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明了阿长不懂文化,体现了鲁迅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要求在阅读及课文分析时识记好作品、作者、朝代、作者的主要成就、代表作等常识。D.“体现了鲁迅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表达错误,就是为后文写长妈妈找到《山海经》作铺垫。(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2)《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3)《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4)《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诗人感情的诗句是,。【答案】(1)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三)按要求答题(共8分)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某中学七年级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7.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4分)【答案】示例:①回望历史,立志报国;②铭记历史

励志报国;③团结奋进,振兴中华;④热爱祖国,建设祖国;【解析】标语口号往往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因而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动性。注意:

定义:宣传标语和口号,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

基本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

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标语语言简洁的基本要求。8.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4分)【答案】示例: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解析】主持人的开场一定要与活动的主题相契合,精彩的文案只有扣住主题思想才能发挥出最大的魅力所在。一般在开场时,主持人需要根据季节时令、节气或者气候或现场来引出主题,介绍来宾,并结合现场氛围致以问候和谢意之类的辞令。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分)(一)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9.对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行动描写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B.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D.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行动描写【答案】

B【解析】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人物描写有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里、神态)入手,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回答。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3分)【答案】儿子竞赛时这种自信和大气。【解析】考查文字的表现力。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11.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4分)(1)慢下来的原因是:快起来的原因是:【答案】(1)“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自然就慢起来了(2)想让孩子品尝一下失败的经历,以增强他心理的承受能力,并想让他明白在社会上生存靠的就是实力【解析】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直接找原文回答。12.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3分)【答案】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解析】考查人物有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是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13.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和()(2分)【答案】自信和大度、豁达。【解析】(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里、神态)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二)为爱挺直(郭华悦)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14.第④段中说“他看到了希望”。他的希望是什么?(3分)15.第⑤段说母亲想看孙女却遭到他“不断推脱”。为什么他不断推脱?(3分)为了不让妻子、女儿以及其他人看到母亲的驼背形象。【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含义。揣摩词语内涵,一定要根据语句内容、上下文内容、文章的观点等加以综合分析推断。揣摩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最后用合适的语句概括出来。16.第⑦段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3分)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寒;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解析】考查对指示代词的理解,根据内容它应该指代句子前面的内容。联系全文,说说以“为爱挺直”为题好在哪里?(3分)①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选文“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这一主旨,展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②造成悬念,引领着读者急切地阅读全文。【解析】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三)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18.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原名。代表作有《》《》(任写两部)。(4分)【答案】老舍舒庆春《四世同堂》、《茶馆》……【解析】考查名著的文学常识,在阅读时要识记好作者、作品及代表作等,不要写错别字。19.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2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4分)【答案】前: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后: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等,原因: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三起三落)【解析】考查人物的外号及性格,要求学生平时认真阅读小说内容,前后对比,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用语恰当流利。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一)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20.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1)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3)愿驰千里足()(4)木兰不用尚书郎()【答案】(1)度:越过(2)朔气:北方的寒气(3)愿:希望(4)不用:不为,不做【解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21.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答案】(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过去一样快。(2)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22.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3分)【答案】因为木兰诗着力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写木兰的深明大义、爱国爱家、不慕荣华、勇敢善战.而战争是与这样的中心关系不太大的,而且作者也通过略写表明自己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的态度。【解析】考查记叙的详写和略写,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都是略写。(二)项籍弃书捐剑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②。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③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学书不成,去()(2)剑,一人敌()【答案】(1)离开;放弃(2)抵挡【解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24.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答案】学习文化知识没学成,放弃;学剑,又没学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25.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3分)【答案】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6.请把“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所呈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答案】远远望去,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走近了.却又不见刚才绿影,出现点点绿光,若有若无,朦朦胧胧。【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描绘诗句画面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描绘诗句的画面,切忌翻译诗句的意思。在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找准诗句中出现的意象,然后给意象加上合适的修饰语,最后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连词成句即可。27.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及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作文(共60分)题目:之歌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④书写工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