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居民三农村地震避险知识读本TOC\o"1-2"\h\u13919第1章地震基本知识 420071.1地震的定义与成因 4187571.2地震波的传播 4171971.3地震震级与烈度 415307第2章三农村地震概况 4317752.1三农村地震活动背景 4258632.1.1地质构造 5295292.1.2地震带分布 5228352.2历史地震事件回顾 5290262.2.11481年三农村地震 559042.2.21918年龙川地震 5145952.2.31962年连平地震 5166772.3三农村地震风险分析 5107542.3.1地震活动频率 5189552.3.2震级潜在风险 5324442.3.3灾害风险 6297502.3.4防震减灾措施 69043第3章地震预警与预报 6186413.1地震预警原理与作用 6234373.2地震预报的发展与现状 617003.3预警与预报信息的获取 721673第4章家庭防震准备 7207804.1家庭防震物资储备 7272974.1.1饮用水:储备适量的瓶装饮用水,每人每天至少需2升水,储备量应满足家庭成员3至5天的需求。 7269384.1.2食品:储备易于储存、携带和食用的食品,如压缩饼干、方便面、罐头等,食品储备量应满足家庭成员3至5天的需求。 7257814.1.3急救用品:准备家庭急救包,包括止血带、碘伏、纱布、创可贴、止痛药等常用急救物品。 8173764.1.4手电筒及备用电池:储备至少一个手电筒,并准备充足的备用电池。 8192624.1.5防灾口罩:储备一定数量的防灾口罩,以防地震引发的粉尘污染。 8147084.1.6防水雨具:准备雨衣、雨靴等防水用品,以应对地震引发的恶劣天气。 8187054.1.7逃生工具:如逃生锤、绳索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逃生。 856124.2家庭防震设施检查与加固 8238024.2.1家庭建筑结构检查:定期检查房屋结构,发觉问题及时加固。重点关注承重墙、柱子、梁等关键部位。 8237804.2.2灭火器:检查家庭灭火器是否处于良好状态,保证在地震引发火灾时能及时扑救。 810494.2.3燃气设施: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等设施,保证无泄漏现象。 8263814.2.4电气设施:检查家庭电气线路,保证无老化、短路等安全隐患。地震发生时,及时切断电源。 831154.2.5易碎物品:将家中易碎物品放置在安全位置,避免地震时造成伤害。 8276044.3家庭地震应急预案 8299494.3.1家庭成员分工:明确家庭成员在地震发生时的职责,如:照顾老人、孩子,关闭燃气阀门等。 8249644.3.2逃生路线:制定家庭逃生路线,保证家庭成员熟悉逃生路径。 8170554.3.3集合地点:确定家庭成员地震后的集合地点,以便相互寻找。 8120774.3.4应急联络方式:记录紧急联系人电话,如亲朋好友、社区负责人等。 8281804.3.5定期演练:定期组织家庭成员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818201第5章室内避险技巧 8206215.1室内避险原则与方法 8137205.1.1安全性原则 813955.1.2就近原则 9203205.1.3快速原则 9250365.1.4隐蔽性原则 9173785.2危险区域识别与规避 9214395.2.1危险区域识别 9151635.2.2危险区域规避 9213155.3紧急避险操作要领 993815.3.1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险操作 954395.3.2地震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016800第6章室外避险技巧 10319056.1室外避险原则与方法 1069496.1.1原则 10248856.1.2方法 10147486.2室外危险区域识别与规避 10169746.2.1高大建筑附近:高大建筑在地震中易发生倒塌,对周围人员造成威胁。 10321206.2.2电线杆附近:电线杆可能发生断裂,导致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10275036.2.3广告牌附近:广告牌易脱落,对过往行人造成伤害。 1096246.2.4树木附近:树木可能被震倒,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119296.3紧急避险操作要领 11148266.3.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寻找最近的开阔地带。 119886.3.2快速奔跑,尽量保持直线运动,避免因跑动过快而摔倒。 11146756.3.3远离高大建筑、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区域。 11193596.3.4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物击中。 11189016.3.5如附近有车辆,应立即停车,打开车门,躲避车辆附近。 1121296.3.6如附近有水域,应避免靠近,防止地震引发次生灾害。 1122579第7章学校地震避险 11252107.1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11169107.1.1组织架构 1190997.1.2预警与通信 11194847.1.3应急疏散 11169587.1.4救援与救护 11193367.2教室内的地震避险 12314947.2.1避震原则 1279727.2.2避震动作 1274117.2.3注意事项 1279967.3学校公共场所的地震避险 12140007.3.1避震原则 1284717.3.2具体场所避险措施 12277887.3.3注意事项 1221348第8章企事业单位地震避险 12183448.1企事业单位地震应急预案 1289968.1.1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1240388.1.2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 1353308.2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地震避险 1331428.2.1员工培训 1371258.2.2应急演练 13118598.2.3避险措施 1326938.3企事业单位建筑设施的安全检查与加固 13300438.3.1安全检查 14182458.3.2加固措施 14102968.3.3监测与预警 146014第9章地震次生灾害防范 1442829.1地震次生灾害类型与危害 1460299.1.1山体滑坡 1452369.1.2泥石流 14283689.1.3地面塌陷 1474159.1.4水库、堤坝破裂 1424319.1.5火灾 1448349.2次生灾害的预防措施 15117679.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526709.2.2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 15126959.2.3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15300489.2.4加强监测预警 15290349.2.5开展应急演练 1534639.3灾后次生灾害的排查与处理 1554229.3.1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1510739.3.2设置警示标志 1560049.3.3妥善处理危险源 1597859.3.4加强灾后重建管理 159201第10章灾后救援与恢复 162499210.1灾后自救与互救 16953510.1.1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救 161658910.1.2互救行动的组织与实施 162600210.1.3灾后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 162071010.1.4灾后自救互救的主要措施 1656210.2灾后救援队伍与志愿者 162147710.2.1救援队伍的组织与协调 161222110.2.2救援队伍的救援任务与职责 162567810.2.3志愿者的招募与管理 163212410.2.4志愿者在救援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16812410.3灾后恢复与重建 163079810.3.1灾后恢复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162216710.3.2灾后恢复的主要措施与实施步骤 162097710.3.3灾后重建的规划与组织 162935910.3.4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心理援助与支持 16608110.3.5灾后恢复与重建的监督与评估 16第1章地震基本知识1.1地震的定义与成因地震,指的是地球表层及其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产生弹性波并传递到地表,使地面发生震动的自然现象。地震的成因主要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人工地震四类。其中,构造地震是地震活动的主要类型,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以上,它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1.2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波是地震能量传播的载体,主要分为体波和面波两大类。体波能够在地球内部传播,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面波则只能在地球表层传播,包括勒夫波(Love波)和雷利波(Rayleigh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1.3地震震级与烈度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通常采用里氏震级(ML)或矩震级(Mw)表示。震级每提高一个单位,释放的能量大约增加30倍。地震烈度则是描述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破坏程度的指标,通常采用修订后的麦加利(Mercalli)烈度表进行评估。震级与烈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非完全对应。同一震级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震中距离等因素的影响,烈度表现可能有所不同。第2章三农村地震概况2.1三农村地震活动背景三农村位于我国地震活跃带,地处地壳运动活跃的区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多种地质构造的影响,导致该地区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本章将从地质构造、地震带分布等方面,介绍三农村地震活动的背景。2.1.1地质构造三农村地处华南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交界处,受到多条断裂带的控制。这些断裂带包括:三农村断裂带、龙川断裂带、连平断裂带等。断裂带的交汇和活动,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条件。2.1.2地震带分布三农村地震活动主要受到东南沿海地震带和南岭地震带的影响。这两个地震带分别位于三农村的东部和西部,使得该地区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2.2历史地震事件回顾三农村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多起地震事件,本节将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地震事件进行回顾。2.2.11481年三农村地震1481年,三农村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震级约为6级。地震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严重。此次地震是三农村地区有史以来记录的最早的一次地震。2.2.21918年龙川地震1918年,龙川发生了一次7级地震,波及三农村地区。地震造成大量房屋损毁,人员伤亡。此次地震对三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2.2.31962年连平地震1962年,连平发生了一次6.1级地震,三农村地区受到波及。此次地震导致部分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救援和重建工作。2.3三农村地震风险分析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带分布,对三农村地区地震风险进行分析。2.3.1地震活动频率三农村地区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小震不断,表明该地区地震活动具有一定的活跃性。2.3.2震级潜在风险受地质构造和地震带的影响,三农村地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风险。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震级在6级至7级之间。2.3.3灾害风险三农村地区地震灾害风险较高,主要原因有:房屋结构抗震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防震减灾意识有待提高等。在地震发生时,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3.4防震减灾措施针对三农村地区的地震风险,和社会各界应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提高抗震设防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地震避险知识,提高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降低地震灾害风险。第3章地震预警与预报3.1地震预警原理与作用地震预警主要是指通过快速检测地震波的传播,对尚未受到地震影响的区域发出预警信息,使人们争取到数秒至数十秒的宝贵时间进行紧急避险。地震预警的原理是基于地震波(P波、S波等)的传播速度差异。P波(初级波)传播速度快,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较小;而S波(次级波)传播速度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当地震发生时,地震监测台站检测到P波后,立即计算出地震参数,并通过现代通信技术迅速将预警信息发布出去。地震预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人员伤亡:在地震波到达之前,提前数秒至数十秒发出预警,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紧急避险,降低人员伤亡风险。(2)避免次生灾害:地震预警可以为关键基础设施如核电站、化工厂等提供紧急处置时间,降低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提高救援效率:地震预警可以为和相关部门提供提前部署救援力量的时间,提高救援效率。3.2地震预报的发展与现状地震预报是指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进行预测。地震预报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经验预报:早期地震预报主要依靠地震前兆现象,如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行为等,进行经验性判断。(2)地震地质研究:通过对地震地质背景、断层活动特征等的研究,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3)地震学方法:利用地震学原理,结合地震监测数据,进行地震预报。(4)综合预报:将地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地震综合预报。目前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预报准确率较低:尽管地震预报技术不断发展,但目前尚无法达到高准确率。(2)短临预报难度大:对于短临地震的预报,目前仍缺乏有效方法。3.3预警与预报信息的获取获取地震预警与预报信息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及相关部门发布:地震部门会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发布地震预警与预报信息。(2)地震预警APP:市面上有多种地震预警APP,用户可实时接收地震预警信息。(3)社交媒体:在地震发生时,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等也会传播地震预警与预报信息。(4)地震监测设施:部分地震监测设施可以直接接收地震预警信息,如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的地震预警广播系统。(5)个人学习与关注:关注地震科普知识,提高自身防灾减灾意识,及时关注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地震信息。第4章家庭防震准备4.1家庭防震物资储备为了在地震发生时能迅速应对,家庭应提前做好防震物资的储备工作。以下建议仅供参考:4.1.1饮用水:储备适量的瓶装饮用水,每人每天至少需2升水,储备量应满足家庭成员3至5天的需求。4.1.2食品:储备易于储存、携带和食用的食品,如压缩饼干、方便面、罐头等,食品储备量应满足家庭成员3至5天的需求。4.1.3急救用品:准备家庭急救包,包括止血带、碘伏、纱布、创可贴、止痛药等常用急救物品。4.1.4手电筒及备用电池:储备至少一个手电筒,并准备充足的备用电池。4.1.5防灾口罩:储备一定数量的防灾口罩,以防地震引发的粉尘污染。4.1.6防水雨具:准备雨衣、雨靴等防水用品,以应对地震引发的恶劣天气。4.1.7逃生工具:如逃生锤、绳索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逃生。4.2家庭防震设施检查与加固4.2.1家庭建筑结构检查:定期检查房屋结构,发觉问题及时加固。重点关注承重墙、柱子、梁等关键部位。4.2.2灭火器:检查家庭灭火器是否处于良好状态,保证在地震引发火灾时能及时扑救。4.2.3燃气设施: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等设施,保证无泄漏现象。4.2.4电气设施:检查家庭电气线路,保证无老化、短路等安全隐患。地震发生时,及时切断电源。4.2.5易碎物品:将家中易碎物品放置在安全位置,避免地震时造成伤害。4.3家庭地震应急预案4.3.1家庭成员分工:明确家庭成员在地震发生时的职责,如:照顾老人、孩子,关闭燃气阀门等。4.3.2逃生路线:制定家庭逃生路线,保证家庭成员熟悉逃生路径。4.3.3集合地点:确定家庭成员地震后的集合地点,以便相互寻找。4.3.4应急联络方式:记录紧急联系人电话,如亲朋好友、社区负责人等。4.3.5定期演练:定期组织家庭成员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第5章室内避险技巧5.1室内避险原则与方法室内避险原则主要包括:安全性原则、就近原则、快速原则和隐蔽性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在地震发生时的生存概率。5.1.1安全性原则保证避险位置的安全性,避免选择靠近易倒、易碎物品的位置。优先选择坚固的家具下方或内部空间,如桌子、床等。5.1.2就近原则选择距离较近的避险位置,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到达。避免因选择较远的避险位置而延误逃生时间。5.1.3快速原则在地震发生时,要迅速行动,立即采取避险措施。切勿犹豫不决,导致错过最佳避险时机。5.1.4隐蔽性原则尽量选择隐蔽的避险位置,降低被物品砸伤的风险。如:床下、桌子下、卫生间等。5.2危险区域识别与规避5.2.1危险区域识别在室内,要识别以下危险区域:(1)易倒、易碎物品附近;(2)门窗附近;(3)墙体、隔断附近;(4)高层住宅的阳台和窗户。5.2.2危险区域规避(1)避免靠近易倒、易碎物品;(2)尽量远离门窗,以防被玻璃碎片划伤;(3)避免站在墙体、隔断附近,以防被倒塌的墙体压伤;(4)高层住宅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不要选择跳楼逃生,以免发生意外。5.3紧急避险操作要领5.3.1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险操作(1)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避险措施;(2)就近选择避险位置,如桌子下、床下等;(3)抓住固定物体,如桌腿、床架等,以保持身体稳定;(4)保护头部、颈部,避免被物品砸伤;(5)保持呼吸通畅,尽量用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灰尘。5.3.2地震结束后的注意事项(1)保持警惕,注意余震发生;(2)检查周围环境,确认是否安全;(3)若被困,保持冷静,等待救援;(4)若需自救,遵循安全原则,避免盲目行动。遵循以上室内避险技巧,可以提高在地震发生时的生存概率,保证自身安全。第6章室外避险技巧6.1室外避险原则与方法室外避险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农村居民在户外采取的避险措施。室外避险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方法:6.1.1原则(1)快速:地震发生时,迅速判断周围环境,选择最近的避险地点。(2)安全:选择避险地点时,保证该地点不存在危险因素,如高大建筑、电线杆等。(3)稳定:在避险过程中,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跟随人群,保证自身安全。6.1.2方法(1)地震发生时,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动,快速寻找开阔地带。(2)如附近有操场、广场等开阔地带,迅速前往避险。(3)如附近没有开阔地带,可选择远离高大建筑、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的地方避险。(4)在避险过程中,注意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物击中。6.2室外危险区域识别与规避室外危险区域主要包括高大建筑、电线杆、广告牌、树木等。在地震发生时,应尽量避免进入以下区域:6.2.1高大建筑附近:高大建筑在地震中易发生倒塌,对周围人员造成威胁。6.2.2电线杆附近:电线杆可能发生断裂,导致电线短路,引发火灾。6.2.3广告牌附近:广告牌易脱落,对过往行人造成伤害。6.2.4树木附近:树木可能被震倒,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地震发生时,应尽量远离以上危险区域,保证自身安全。6.3紧急避险操作要领地震发生时,室外避险操作要领如下:6.3.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寻找最近的开阔地带。6.3.2快速奔跑,尽量保持直线运动,避免因跑动过快而摔倒。6.3.3远离高大建筑、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区域。6.3.4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物击中。6.3.5如附近有车辆,应立即停车,打开车门,躲避车辆附近。6.3.6如附近有水域,应避免靠近,防止地震引发次生灾害。遵循以上操作要领,有助于在地震中成功避险,保证生命安全。第7章学校地震避险7.1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以下为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7.1.1组织架构(1)成立地震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2)设立地震应急小组,由班主任、教职工、学生代表组成。7.1.2预警与通信(1)建立地震预警系统,保证在地震发生前及时获取信息。(2)利用校园广播、手机短信、群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全体师生发布地震预警信息。7.1.3应急疏散(1)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保证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有序疏散。(2)定期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7.1.4救援与救护(1)建立校园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2)对师生进行救护知识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7.2教室内的地震避险教室是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主要避险场所,以下为教室内的地震避险措施:7.2.1避震原则(1)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避险措施。(2)遵循“头顶、手抱、蜷缩”的原则,尽量将身体蜷缩成球状,保护头部和颈部。7.2.2避震动作(1)地震发生时,迅速躲到课桌下,用书包等物品保护头部。(2)如课桌下空间不足,可选择紧靠墙角的位置,蹲下身体,双手护头。7.2.3注意事项(1)避免靠近窗户、外墙等易受地震影响的区域。(2)不要使用电梯,以免被困。7.3学校公共场所的地震避险学校公共场所的地震避险同样重要,以下为公共场所的地震避险措施:7.3.1避震原则(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避险方向。(2)选择开阔、坚固、不易倒塌的场所避险。7.3.2具体场所避险措施(1)操场、空地: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2)实验室:迅速关闭电源、火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撤离。(3)食堂、图书馆:迅速躲避到桌椅下,远离玻璃、易倒物品。7.3.3注意事项(1)避免恐慌,保持有序疏散。(2)注意保护头部,避免被坠落物品砸伤。第8章企事业单位地震避险8.1企事业单位地震应急预案8.1.1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企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员密集、资产集中,地震发生时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制定科学、合理的地震应急预案,有助于降低地震灾害对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8.1.2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所在地的地震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机构:明确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2)预警和报警:建立预警信息接收和传递机制,保证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员工。(3)应急响应: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和程序,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物资调度等。(4)应急避难: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制定疏散路线,保证员工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5)恢复与重建:地震灾害过后,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8.2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地震避险8.2.1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的地震避险培训,提高员工的地震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培训内容包括:地震基本知识、地震预警信号识别、疏散逃生方法、急救技能等。8.2.2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使员工熟悉应急疏散路线、程序和避险措施,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8.2.3避险措施(1)建筑物避险:在建筑物内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保证疏散通道畅通。(2)户外避险:在户外设置避难场所,避免地震时发生次生灾害。(3)特殊场所避险:针对实验室、仓库等特殊场所,制定专门的地震避险措施。8.3企事业单位建筑设施的安全检查与加固8.3.1安全检查定期对企事业单位建筑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状况,发觉问题及时整改。8.3.2加固措施针对检查中发觉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固措施包括:结构加固、设备固定、防护措施等。8.3.3监测与预警建立建筑物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建筑物安全状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保证地震时人员安全。第9章地震次生灾害防范9.1地震次生灾害类型与危害地震次生灾害是指在地震发生后,由地震引发的一系列二次灾害。这些灾害往往给受灾地区带来更大的损害,严重威胁着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震次生灾害及其危害:9.1.1山体滑坡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松动,引发滑坡、塌方等灾害。山体滑坡会掩埋房屋、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交通中断。9.1.2泥石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标的与服务流程详细说明
- 2024年度碧桂园房地产销售代理合同
- 2024年度智能家居系统开发与技术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废弃物料环保焚烧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为期一年的高速公路广告牌租赁
- 2024年度供应链融资合同:某电商公司供应链融资2篇
- 2024年度企业产品品牌合作发展合同
- 安全用电施工协议书模板2
- 2024年度网站建设合同担保安排
- 2024年度电商企业合作研究合同
- 公务员2023年国考《申论》(副省卷)题和参考答案
- 2024年中国遥控风扇控制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宫颈癌保留生育能力的手术
- 名创优品课件教学课件
- 2024苏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科技改变生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
- 传感器技术-武汉大学
- 人力表单46 - 全体职工大会会议纪要(裁员)
- 2024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招聘38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参考题库4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