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农业综合利用实施细则_第1页
三农村农业综合利用实施细则_第2页
三农村农业综合利用实施细则_第3页
三农村农业综合利用实施细则_第4页
三农村农业综合利用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农业综合利用实施细则TOC\o"1-2"\h\u7849第一章总则 591991.1适用范围 532461.2目的和依据 5118171.3定义和术语 597941.4农业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 56480第二章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估 669842.1农业资源调查 6318452.1.1调查目的 6314052.1.2调查内容 6222522.1.3调查方法 6187182.1.4调查程序 6310162.2农业资源评估 6171152.2.1评估目的 6202862.2.2评估内容 6186372.2.3评估方法 7118782.2.4评估程序 7152292.3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7318802.3.1保护与利用原则 7232052.3.2保护与利用措施 735872.3.3保护与利用机制 713940第三章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7129133.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7265523.1.1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先发展粮食作物,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7288243.1.2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经济作物产量和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8119133.1.3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8130433.1.4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周年供应。 8212973.2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8290453.2.1按照区域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基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8172473.2.2优先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 826763.2.3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区,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8301843.2.4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8194263.3农业产业链构建与发展 8127093.3.1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延伸至种子、种苗、种植、养殖等环节,向下游拓展至农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构建完整农业产业链。 8305153.3.2加强农业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8307713.3.3推进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质量,提高农业附加值。 875953.3.4促进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发展,加强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实现产业链共赢。 870563.3.5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农业产业链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链健康发展。 824550第四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8322544.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8130194.1.1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体系。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农田分布和农业生产需求,编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实施步骤。 8137054.1.2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小型水库、塘坝、泵站等水源工程以及渠道、管网等输配水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975864.1.3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加快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完善灌区管理体系,提高灌区灌溉效益。 9228144.1.4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9160714.2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 9110434.2.1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与推广。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新型农业机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974184.2.2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维修、培训等服务网络,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 9137944.2.3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覆盖面,为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998064.2.4发展智能农业。推广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9205594.3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967634.3.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9301874.3.2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 9162244.3.3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技术,实施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9293954.3.4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珍稀濒危农业生物物种,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 932248第五章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9115825.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9106855.1.1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9245685.1.2节水灌溉设备优化与改造 1066735.1.3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 10301045.2农业生物技术 1094715.2.1农作物品种改良 10293155.2.2生物肥料与生物农药应用 10209215.2.3农业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与交流 1030745.3农业循环经济技术 1020115.3.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155915.3.2生态农业模式推广 10271125.3.3农业清洁生产 10278125.3.4农业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1115524第六章农村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191456.1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1126066.1.1加强农村能源规划布局。根据各地区农村能源资源条件,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规划,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1247986.1.2推进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电网、燃气管道、可再生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能源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 11263846.1.3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农村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11318446.2农村能源利用与节能 11124426.2.1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农村能源需求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 11132056.2.2推广农村节能建筑。加大农村节能建筑推广力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降低建筑能耗。 1159516.2.3强化农村能源市场监管。加强农村能源市场准入和监管,规范能源市场秩序,保障农村能源安全。 1110546.3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 1173866.3.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保护水源地、湿地、森林等生态资源,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11327156.3.2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加大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等污染源治理力度,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11117696.3.3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1117179第七章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11303717.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1198277.1.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12220727.1.2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 12122887.1.3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节约集约利用 12131407.2农业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社 12288037.2.1发展农业合作社 12143107.2.2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 12101387.2.3支持合作社开展联合与合作 12324707.3农业产业化经营 12241387.3.1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2184077.3.2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 1232807.3.3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 1211206第八章农村金融服务与支持 13279088.1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13228748.1.1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与优化 1394308.1.2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13283748.1.3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13127168.2农业信贷与保险 13215328.2.1农业信贷支持 139328.2.2农业信贷风险控制 13269928.2.3农业保险发展 13286898.3农村扶贫与社会保障 13134548.3.1农村扶贫政策 1373358.3.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3183338.3.3农村金融知识普及与教育 14207808.3.4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1414489第九章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14193829.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14299909.1.1优化农产品市场布局: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特点和地域优势,合理规划农产品市场布局,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 14214259.1.2加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市场交易条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4240479.1.3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降低流通成本。 14272079.1.4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供需、质量等信息监测,提高市场预警能力,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4109809.2农业品牌建设与推广 1455239.2.1加强农业品牌培育: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14176359.2.2优化农业品牌发展环境: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4281099.2.3推广农业品牌: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农业品牌,提高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 14326869.2.4推动农业品牌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我国农业品牌的国际地位,拓展国际市场。 14206359.3农业国际贸易与合作 1412399.3.1深化农业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农产品进出口结构,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147779.3.2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农业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 15184169.3.3推动农业“走出去”: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在境外开展农业投资合作,建立境外农业生产基地,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15189979.3.4健全农业国际贸易政策体系:完善农业国际贸易政策,加大农业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1525133第十章监督管理与服务保障 151865810.1农业综合利用项目管理 151026310.1.1项目立项管理 151303210.1.2项目实施监管 151276210.1.3项目验收评价 151965210.2农业综合利用政策支持 15484910.2.1政策制定与完善 15847610.2.2政策落实与监督 15927310.2.3政策评估与调整 152533210.3农业综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 15710310.3.1技术服务体系 162735710.3.2信息服务体系 161836010.3.3培训与指导体系 162827510.4农业综合利用评估与考核 161191510.4.1评估指标体系 161967610.4.2考核办法与程序 16917010.4.3评估结果运用 16第一章总则1.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农村农业综合利用的相关活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农业产业发展等领域。1.2目的和依据(1)目的:为加强农村农业综合利用管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制定本细则。(2)依据:本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制定。1.3定义和术语(1)农村农业综合利用:指在农村地区,通过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一种农业发展方式。(2)农业资源:指在农村地区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3)农业产业链:指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构成的产业链。1.4农业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1)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农业资源条件、产业发展现状和农民需求,制定相应的农业综合利用措施,分类指导,突出重点。(3)坚持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技术,创新农业综合利用机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4)坚持农民主体和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综合利用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积极性;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5)坚持政策引导和法治保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法治保障,建立健全农业综合利用政策体系,保证政策执行到位。第二章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估2.1农业资源调查2.1.1调查目的农业资源调查旨在全面掌握我国农村农业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分布,为农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1.2调查内容农业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2.1.3调查方法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结合实地调查、统计数据、文献资料等多种途径,进行农业资源调查。2.1.4调查程序(1)制定调查方案;(2)收集相关资料;(3)开展实地调查;(4)数据整理与分析;(5)编写调查报告。2.2农业资源评估2.2.1评估目的农业资源评估旨在分析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潜力及存在的问题,为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2.2.2评估内容农业资源评估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质量、水资源利用、气候资源适宜性、生物资源多样性、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等方面。2.2.3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指标体系、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进行农业资源评估。2.2.4评估程序(1)构建评估指标体系;(2)收集评估数据;(3)评估分析;(4)编写评估报告。2.3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2.3.1保护与利用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2)保护生态环境,保证资源持续利用;(3)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3.2保护与利用措施(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3)推广农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加强农业资源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保护制度。2.3.3保护与利用机制(1)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明确资源权属;(2)建立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3)加强农业资源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4)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第三章农业产业发展规划3.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1.1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先发展粮食作物,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3.1.2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经济作物产量和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3.1.3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3.1.4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周年供应。3.2农业产业布局优化3.2.1按照区域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基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3.2.2优先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3.2.3加快发展农业优势产区,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3.2.4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3.3农业产业链构建与发展3.3.1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延伸至种子、种苗、种植、养殖等环节,向下游拓展至农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构建完整农业产业链。3.3.2加强农业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3.3.3推进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质量,提高农业附加值。3.3.4促进农业产业链主体协同发展,加强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实现产业链共赢。3.3.5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农业产业链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链健康发展。第四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4.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4.1.1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体系。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农田分布和农业生产需求,编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实施步骤。4.1.2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小型水库、塘坝、泵站等水源工程以及渠道、管网等输配水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4.1.3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加快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建设,完善灌区管理体系,提高灌区灌溉效益。4.1.4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4.2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4.2.1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与推广。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新型农业机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4.2.2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维修、培训等服务网络,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4.2.3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覆盖面,为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4.2.4发展智能农业。推广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4.3农业生态环境建设4.3.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4.3.2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4.3.3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技术,实施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3.4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珍稀濒危农业生物物种,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第五章农业生产技术改进5.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5.1.1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应大力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生长需求和地域特点,合理选择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5.1.2节水灌溉设备优化与改造鼓励研发和推广具有智能化、精准化特点的节水灌溉设备,提高灌溉设备的质量与功能。对现有灌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降低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5.1.3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建立健全农业水资源管理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水资源调控,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同时减轻水资源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2农业生物技术5.2.1农作物品种改良加强农作物品种改良研究,选育具有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特点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5.2.2生物肥料与生物农药应用推广应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剂,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5.2.3农业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与交流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水平。加强与国际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5.3农业循环经济技术5.3.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粪便等)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5.3.2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立体农业”等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利用效率。5.3.3农业清洁生产强化农业清洁生产意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5.3.4农业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制定农业循环经济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引导农业生产者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第六章农村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6.1农村能源发展规划6.1.1加强农村能源规划布局。根据各地区农村能源资源条件,制定差异化的发展规划,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1.2推进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电网、燃气管道、可再生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能源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6.1.3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农村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6.2农村能源利用与节能6.2.1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农村能源需求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6.2.2推广农村节能建筑。加大农村节能建筑推广力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降低建筑能耗。6.2.3强化农村能源市场监管。加强农村能源市场准入和监管,规范能源市场秩序,保障农村能源安全。6.3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6.3.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保护水源地、湿地、森林等生态资源,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6.3.2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加大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等污染源治理力度,改善农村环境质量。6.3.3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注意:此为大纲性内容,具体实施细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地方政策进一步制定。第七章农村经济组织创新7.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7.1.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不变。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进行流转。7.1.2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收程序,保证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合理确定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7.1.3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强化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7.2农业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社7.2.1发展农业合作社鼓励农民按照产业、产品、服务等形式组建农业合作社。提高农业合作社的生产、加工、销售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7.2.2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完善农民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合作社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农民收入。7.2.3支持合作社开展联合与合作鼓励合作社之间开展技术、市场、品牌等方面的联合与合作。支持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7.3农业产业化经营7.3.1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7.3.2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衔接,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实现产业链优化配置。7.3.3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在产业链中的合理收益。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共赢发展。第八章农村金融服务与支持8.1农村金融体系建设8.1.1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与优化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与优化,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建立健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等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8.1.2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农业特点,研发符合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科技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应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8.1.3农村金融政策支持落实差异化金融政策,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8.2农业信贷与保险8.2.1农业信贷支持加大农业信贷投入,优化农业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支持。8.2.2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建立健全农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农业信贷风险。加强农业信贷风险评估和管理,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8.2.3农业保险发展推动农业保险发展,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优化农业保险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开展合作,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8.3农村扶贫与社会保障8.3.1农村扶贫政策实施精准农村扶贫政策,加大金融扶贫力度。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金融产品,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8.3.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证农村居民享有基本社会保障。8.3.3农村金融知识普及与教育加大农村金融知识普及与教育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通过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培训等形式,帮助农村居民了解金融知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8.3.4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切实保障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九章农业市场体系建设9.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9.1.1优化农产品市场布局: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特点和地域优势,合理规划农产品市场布局,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9.1.2加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市场交易条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9.1.3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降低流通成本。9.1.4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