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信息化建设实施细则手册_第1页
三农信息化建设实施细则手册_第2页
三农信息化建设实施细则手册_第3页
三农信息化建设实施细则手册_第4页
三农信息化建设实施细则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信息化建设实施细则手册TOC\o"1-2"\h\u13613第1章总则 4215791.1农村信息化建设基本要求 4310731.2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 4251471.3农民信息化素养提升 416647第2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5131912.1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5242092.1.1农业生产数据采集与处理 521182.1.2农业生产过程监控 5131522.1.3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支持 5325992.1.4农业生产管理平台 586552.2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573552.2.1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 5257722.2.2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 59412.2.3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 580272.2.4农业环境治理与保护 627382.3农业市场与贸易信息系统 6215602.3.1农业市场信息采集与处理 6166302.3.2农产品市场预测与预警 669062.3.3农业贸易信息平台 6306332.3.4农业电子商务 632537第3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6141453.1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布局 6283023.1.1站点规划原则 619933.1.2站点建设标准 690593.1.3站点功能定位 7278123.2农村信息服务人才培训 717693.2.1培训目标 7141883.2.2培训内容 7173073.2.3培训方式 7130193.3农村信息服务政策支持 789313.3.1政策制定 7281253.3.2政策实施 8323663.3.3政策保障 828723第4章农村通信网络建设 822184.1农村宽带网络覆盖 8116144.1.1目标与原则 837464.1.2主要任务 8285834.1.3政策措施 895624.2农村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811364.2.1目标与原则 818704.2.2主要任务 9318164.2.3政策措施 9191504.3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发展 992944.3.1目标与原则 982624.3.2主要任务 9194264.3.3政策措施 932693第5章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9165715.1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999465.1.1平台定位与规划 9319645.1.2平台架构与功能 1056085.1.3技术支持与保障 1074215.2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10263045.2.1农产品品牌建设 10111045.2.2网络营销渠道拓展 10314835.2.3营销模式创新 10271785.3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 1080145.3.1政策支持 10250205.3.2法规保障 10304815.3.3人才培养与培训 1023202第6章农村电子政务推进 10227646.1农村电子政务体系建设 11266326.1.1体系架构 11199576.1.2基础设施 1138056.1.3应用系统 11119786.2农村政务信息公开 11140896.2.1公开内容 11303116.2.2公开渠道 11162316.2.3公开程序 11247826.3农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1146946.3.1优化审批流程 11234766.3.2创新服务方式 11184726.3.3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 12168496.3.4监督评价 123513第7章农村智能技术应用 12239467.1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12309537.1.1概述 12220267.1.2农业物联网体系架构 124727.1.3农业物联网应用案例 125217.2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3202447.2.1概述 13137707.2.2农业大数据来源与类型 13133337.2.3农业大数据分析技术 1336137.2.4农业大数据应用案例 13319317.3农业智能化装备研发与应用 1321547.3.1概述 13137467.3.2农业智能化装备类型 13307327.3.3农业智能化装备研发方向 13247967.3.4农业智能化装备应用案例 1411138第8章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育 14159298.1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14266998.1.1建立分层级的培训体系 14217328.1.2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14231328.1.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413078.2农村信息化人才引进与激励 14155108.2.1制定人才引进政策 14295538.2.2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15270498.2.3建立激励机制 15242158.3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15167038.3.1加强培训基地硬件设施建设 15154528.3.2构建多元化培训模式 15275068.3.3加强培训基地管理 1581578.3.4推广典型经验 155319第9章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 15148399.1农村信息化政策体系 15203059.1.1政策制定背景 1537009.1.2政策体系构建 15270519.2农村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 1629639.2.1法律法规制定背景 16212169.2.2法律法规建设内容 16242819.3农村信息化政策落实与监管 1667849.3.1政策落实 16310469.3.2政策监管 1622130第10章农村信息化项目评估与监管 17164110.1农村信息化项目立项与审批 171747410.1.1项目立项原则 172993110.1.2项目申报与审批流程 172713710.1.3项目立项条件 172572810.2农村信息化项目实施与监督 172327410.2.1项目实施计划 171136910.2.2项目实施管理 17983210.2.3项目变更与调整 17176310.3农村信息化项目效果评价与改进 182771010.3.1项目效果评价原则 18440910.3.2项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18993810.3.3项目效果评价方法 18341910.3.4项目改进措施 18126110.3.5项目总结与推广 18第1章总则1.1农村信息化建设基本要求农村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需求,着力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三)坚持主导、社会参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多元化投入、多形式发展、多渠道服务的新格局。(四)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切实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1.2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如下:(一)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提高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二)推动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水平。(三)构建农业信息资源体系,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四)培育农业信息化人才,加强农业信息化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及农民的信息素养。1.3农民信息化素养提升为提升农民信息化素养,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农村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高农民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二)开展农民信息化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等形式,普及信息化知识,提升农民信息素养。(三)鼓励和支持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参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四)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优秀人才投身农村信息化事业,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2章农业信息技术应用2.1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一体化平台。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1农业生产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遥感、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实时收集农业生产数据,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病虫害情况等,并进行数据清洗、整合和处理。2.1.2农业生产过程监控利用传感器、视频监控等设备,对作物生长、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为生产者提供决策依据。2.1.3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支持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预测、预警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2.1.4农业生产管理平台搭建农业生产管理平台,实现生产计划、农事操作、投入品管理、农产品追溯等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2.2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旨在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2.1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整合土壤、水资源、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农业资源数据,构建农业资源数据库,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2.2.2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利用遥感、地面监测等技术,对农业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农业环境质量,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依据。2.2.3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分析农业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2.4农业环境治理与保护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环境问题诊断、治理方案设计、治理效果评估等工作,促进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2.3农业市场与贸易信息系统农业市场与贸易信息系统通过收集、分析农业市场信息,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市场动态和决策支持。2.3.1农业市场信息采集与处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收集农产品市场价格、供需、贸易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2.3.2农产品市场预测与预警结合历史数据、市场动态等因素,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预测农产品市场走势,及时发布市场预警。2.3.3农业贸易信息平台搭建农业贸易信息平台,提供国内外农产品贸易政策、市场行情、贸易机会等信息,助力农业企业拓展市场。2.3.4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第3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3.1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布局3.1.1站点规划原则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便捷高效、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保证信息服务站点覆盖全面,满足农民多样化信息需求。3.1.2站点建设标准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固定的场所和设施;(2)稳定的网络接入;(3)必要的信息服务设备;(4)专业的信息服务人员。3.1.3站点功能定位农村信息服务站点主要承担以下功能:(1)提供政策、市场、科技、教育等信息服务;(2)开展农业技术咨询与培训;(3)推广农业科技成果;(4)收集和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5)提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3.2农村信息服务人才培训3.2.1培训目标培养具备农业专业知识、信息素养高、服务意识强的农村信息服务人才,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3.2.2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农业政策法规;(2)农业信息技术;(3)农业市场分析;(4)农村电子商务;(5)信息服务职业道德。3.2.3培训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包括:(1)集中培训;(2)实地教学;(3)网络课程;(4)经验交流;(5)技能竞赛。3.3农村信息服务政策支持3.3.1政策制定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政策制定,明确政策目标、支持范围、扶持力度,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3.3.2政策实施(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经费;(2)优化政策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信息服务;(3)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4)建立健全政策评估机制,保证政策实施效果。3.3.3政策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2)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3)加强政策培训和解读,提高政策执行力;(4)强化监督检查,保证政策落实到位。第4章农村通信网络建设4.1农村宽带网络覆盖4.1.1目标与原则(1)目标:实现农村宽带网络全覆盖,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2)原则: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协同推进。4.1.2主要任务(1)加大光纤网络建设力度,提升光纤到户覆盖范围。(2)推进农村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宽带接入能力。(3)优化宽带网络布局,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4.1.3政策措施(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农村宽带网络建设给予资金补助。(2)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宽带网络建设相关手续。(3)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创新合作模式。4.2农村移动通信网络优化4.2.1目标与原则(1)目标:提升农村移动通信网络质量,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2)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优化升级,保障安全。4.2.2主要任务(1)优化移动通信基站布局,提高基站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2)推进4G网络覆盖,逐步开展5G网络试点。(3)提升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安全功能,保障用户信息安全。4.2.3政策措施(1)加大基站建设支持力度,优化基站审批流程。(2)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质量。(3)加强农村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管理,完善监管体系。4.3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发展4.3.1目标与原则(1)目标: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高清化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2)原则: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注重实效。4.3.2主要任务(1)推进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提升网络传输能力。(2)发展农村无线广播电视,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3)推广高清、互动业务,满足农村居民多元化文化需求。4.3.3政策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2)优化广播电视网络规划,保障网络覆盖质量。(3)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农村广播电视服务水平。第5章农业电子商务发展5.1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5.1.1平台定位与规划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应定位为服务农民、农村、农业的综合性交易平台。在规划阶段,需充分考虑区域特色、农产品种类、市场需求等因素,保证平台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5.1.2平台架构与功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用户注册与认证、农产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物流跟踪、评价反馈等。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拓展农产品质量追溯、供应链金融等服务。5.1.3技术支持与保障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易用性。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用户信息安全。5.2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5.2.1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品牌故事、品牌形象塑造等方式,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同感和信任度。5.2.2网络营销渠道拓展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短视频等网络渠道,开展多元化、精准化的农产品营销活动。结合线上线下活动,提高农产品销售渠道的覆盖面。5.2.3营销模式创新摸索农产品预售、众筹、定制等新型营销模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5.3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5.3.1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策支持,加大对农业电子商务的财政投入,推动农产品上行和农业现代化。5.3.2法规保障加强农业电子商务法规体系建设,明确各方权益,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农产品质量、交易行为、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监管,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5.3.3人才培养与培训加大对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农民、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技能。通过培训、实训等方式,提高农业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第6章农村电子政务推进6.1农村电子政务体系建设6.1.1体系架构农村电子政务体系应遵循“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协同推进”的原则,构建起涵盖、省、市、县、乡五级架构的电子政务体系。体系内各级部门应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形成上下联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6.1.2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优化网络功能。推进光纤、宽带等通信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接入速率,保证政务信息传输畅通。6.1.3应用系统根据农村政务需求,开发完善政务办公、信息发布、公共服务等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效率。6.2农村政务信息公开6.2.1公开内容农村政务信息公开应包括政策法规、规划计划、财政资金、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6.2.2公开渠道充分利用网站、政务微博、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拓宽农村政务信息公开途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保证政务信息覆盖到农村各个角落。6.2.3公开程序建立健全农村政务信息公开程序,明确公开范围、公开时限、公开方式等。严格遵循公开程序,保证政务信息公开透明、规范有序。6.3农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6.3.1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农村行政审批程序,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改革。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政务服务效能。6.3.2创新服务方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农村政务服务方式。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个性化、智能化。6.3.3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加大农村政务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政策知晓率。同时加强对农村政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6.3.4监督评价建立健全农村政务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对政务服务效能进行全程监督。通过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持续提升农村政务服务效能。第7章农村智能技术应用7.1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7.1.1概述农业物联网技术是通过传感器、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本章主要介绍农业物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7.1.2农业物联网体系架构(1)感知层: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农田、温室、畜牧等农业生产现场的环境信息、生物信息进行实时监测。(2)传输层: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3)平台层:对传输层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4)应用层:将平台层处理后的数据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7.1.3农业物联网应用案例(1)智能灌溉: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自动调节灌溉系统,实现节水灌溉。(2)智能温室:通过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自动调节通风、遮阳等设备,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环境。(3)智能畜牧:监测畜禽生长状况、饲料消耗等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7.2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7.2.1概述农业大数据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对农业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7.2.2农业大数据来源与类型(1)来源:土壤、气象、遥感、农业生产、市场、政策等。(2)类型: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7.2.3农业大数据分析技术(1)数据预处理: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等。(2)数据分析: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预测分析等。(3)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数据分析结果,便于理解和决策。7.2.4农业大数据应用案例(1)农产品市场预测:通过分析历史市场数据,预测未来市场走势,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供参考。(2)病虫害监测预警: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等,监测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前采取防治措施。(3)农业资源管理:通过分析土壤、气象等数据,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7.3农业智能化装备研发与应用7.3.1概述农业智能化装备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7.3.2农业智能化装备类型(1)农业生产智能化装备:如智能拖拉机、无人植保机、智能收割机等。(2)农业经营智能化装备:如智能冷链物流、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3)农业管理智能化装备:如农业无人机、农田监测站等。7.3.3农业智能化装备研发方向(1)提高装备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装备的自主决策能力。(2)提升装备的适应性:针对不同农业生产环境,研发适应性强、操作简便的智能化装备。(3)降低装备成本: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智能化装备的生产成本,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7.3.4农业智能化装备应用案例(1)无人植保机:通过遥控或自主飞行,实现农药喷洒,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农药浪费。(2)智能收割机:通过传感器识别作物成熟度,自动调整收割速度和切割高度,提高收割效率。(3)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8章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育8.1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8.1.1建立分层级的培训体系针对农村信息化人才需求,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覆盖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基础培训、专业培训、高级培训及领军人才培训四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8.1.2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结合农村信息化发展实际,制定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的前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培训计划应涵盖政策法规、信息技术、农业知识、市场营销等方面。8.1.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家、教授担任培训师资,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与交流,提升师资水平。8.2农村信息化人才引进与激励8.2.1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结合农村信息化发展需求,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包括住房、子女教育、薪酬待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8.2.2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高校招聘、社会招聘、项目合作等多种途径,引进农村信息化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8.2.3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信息化人才奖励基金,对在农村信息化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8.3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8.3.1加强培训基地硬件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培训提供良好的环境。8.3.2构建多元化培训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课堂、实体培训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学员的培训需求。8.3.3加强培训基地管理建立健全培训基地管理制度,规范培训流程,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加强培训基地与农村信息化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8.3.4推广典型经验第9章农村信息化政策与法规9.1农村信息化政策体系9.1.1政策制定背景农村信息化政策体系的建立旨在加快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进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本节主要阐述农村信息化政策体系的构建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9.1.2政策体系构建(1)构建目标:确立农村信息化政策体系,推动农村信息化全面发展,提高农民信息化素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2)构建原则: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保证政策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3)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与保障等方面。9.2农村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9.2.1法律法规制定背景农村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是保障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农村信息化法律法规制定的背景、意义和现状。9.2.2法律法规建设内容(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资金投入、技术标准等。(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范农村信息资源的管理、共享和利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4)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