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_第1页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_第2页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_第3页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_第4页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作物种植技术手册TOC\o"1-2"\h\u13280第1章总论 365861.1农作物种植概述 3111681.2我国农作物种植区域分布 4282891.3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趋势 413136第2章耕地准备与土壤改良 458802.1耕地整理 516512.1.1清理杂物 557882.1.2土壤翻耕 51372.1.3土壤破碎 543422.1.4平整土地 5237422.2土壤改良 528622.2.1土壤酸碱度调整 5285992.2.2有机物料施用 5171512.2.3土壤结构改善 554192.3土壤肥力提升 537242.3.1氮磷钾肥施用 658692.3.2微量元素补充 650332.3.3深耕深松 6167812.3.4轮作和间作 623180第3章水稻种植技术 6150363.1水稻品种选择 679543.2育秧技术 641173.3水稻移栽 674003.4水稻田间管理 726883第4章小麦种植技术 7139284.1小麦品种选择 7237544.2播种技术 748364.3小麦越冬管理 8138324.4小麦生育期管理 830895第5章玉米种植技术 8305155.1玉米品种选择 820975.2播种技术 8204245.3玉米田间管理 9268145.4玉米病虫害防治 928758第6章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9156326.1棉花种植技术 9234366.1.1土地选择 993556.1.2整地与施肥 912556.1.3播种 10306516.1.4田间管理 10209256.1.5收获 1086176.2大豆种植技术 10306496.2.1土地选择 10176646.2.2整地与施肥 10194496.2.3播种 1048796.2.4田间管理 10287926.2.5收获 10113116.3花生种植技术 10310786.3.1土地选择 10235796.3.2整地与施肥 10129546.3.3播种 11230946.3.4田间管理 11115916.3.5收获 1113527第7章蔬菜种植技术 11165317.1叶菜类蔬菜种植技术 1120597.1.1选地与整地 11153097.1.2品种选择 11254667.1.3播种 11162007.1.4田间管理 1182667.1.5采收 1164477.2根茎类蔬菜种植技术 11120827.2.1选地与整地 11117197.2.2品种选择 11266567.2.3播种与育苗 12284137.2.4田间管理 12287047.2.5采收 12177177.3花果类蔬菜种植技术 12121357.3.1选地与整地 1270897.3.2品种选择 12247407.3.3播种与育苗 1253837.3.4田间管理 12194747.3.5采收 1220615第8章水果种植技术 1250848.1苹果种植技术 12121508.1.1品种选择 12258048.1.2土地整理 12167828.1.3栽植技术 13136718.1.4管理技术 13312768.2桃树种植技术 13201888.2.1品种选择 1371678.2.2土地整理 13303198.2.3栽植技术 13305328.2.4管理技术 138448.3柑橘种植技术 14140308.3.1品种选择 14194308.3.2土地整理 1467698.3.3栽植技术 14284908.3.4管理技术 1412672第9章热带作物种植技术 14251039.1橡胶种植技术 14323819.1.1品种选择 1491669.1.2种植地选择与准备 14300129.1.3种植时间 14269459.1.4种植方法 1438309.1.5田间管理 15103659.2咖啡种植技术 15194929.2.1品种选择 1581689.2.2种植地选择与准备 15312689.2.3种植时间 15301589.2.4种植方法 157429.2.5田间管理 15158209.3可可种植技术 15325739.3.1品种选择 15231479.3.2种植地选择与准备 15185739.3.3种植时间 1693669.3.4种植方法 16278689.3.5田间管理 1620442第10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农药使用 161654210.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原理 163112010.1.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62552010.1.2防治方法 1660410.2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173158410.2.1常见病虫害识别 17324410.2.2防治方法 171265710.3农药的安全使用 171855510.3.1农药的选择 171248810.3.2农药的使用 172255310.4农药残留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171726210.4.1农药残留危害 17608410.4.2农药残留检测 182692810.4.3农药残留控制 18第1章总论1.1农作物种植概述农作物种植是人类为了获取食物、纤维和能源等生活必需品,通过耕作、播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手段,在土地上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是支撑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1.2我国农作物种植区域分布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农作物种植区域分布广泛。根据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我国农作物种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区域:(1)北方平原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区,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薯类等作物为主。(2)南方丘陵区:主要包括江南、西南等地区,以水稻、茶叶、柑橘、甘蔗等作物为主。(3)西北干旱区:主要包括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以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作物为主。(4)青藏高原区:主要包括西藏、青海等地区,以青稞、小麦、油菜等作物为主。1.3农作物种植技术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标准化种植:通过规范化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风险能力,降低生产成本。(2)绿色种植: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3)精准种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农作物种植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生态种植:注重农作物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5)智能化种植:发展智能农业,利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提高农作物种植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6)多元化种植: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第2章耕地准备与土壤改良2.1耕地整理耕地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和品质。耕地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清理杂物在播种前,应将耕地中的石头、杂草、作物残体等杂物清除干净,以保证耕作层平整、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2.1.2土壤翻耕翻耕是指将耕作层土壤翻转,以利于土壤气体交换、水分渗透和根系扩展。翻耕深度应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特性确定,一般为1525厘米。2.1.3土壤破碎翻耕后,应对土壤进行破碎处理,使土壤颗粒大小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破碎方法有机械破碎、人工破碎等。2.1.4平整土地平整土地是保证水分均匀分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通过平整土地,可以消除地势高低差异,降低水土流失风险。2.2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2.2.1土壤酸碱度调整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调整土壤酸碱度。对于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熟石灰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对于碱性土壤,可施用硫酸亚铁、硫磺粉等酸性物质进行中和。2.2.2有机物料施用有机物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绿肥、堆肥等,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2.2.3土壤结构改善针对粘性土壤,可通过加入沙子、炉渣等粗颗粒物质,改善土壤透气性和渗透性;针对沙性土壤,可加入有机物料、泥炭等,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2.3土壤肥力提升2.3.1氮磷钾肥施用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氮、磷、钾化肥,以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2.3.2微量元素补充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如锌、硼、铁等,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2.3.3深耕深松深耕深松可以改善土壤层次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肥力。2.3.4轮作和间作合理轮作和间作,可以降低土壤病虫害发生率,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第3章水稻种植技术3.1水稻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基础。品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1)熟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早、中、晚熟品种;(2)抗性:选择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的品种;(3)产量:选择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品种;(4)品质: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质食用、加工或专用品种。3.2育秧技术育秧是水稻种植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1)秧田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秧田,翻耕、碎土、施肥,为育秧创造良好环境;(2)播种:按照适宜的播种量,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秧田上,然后用细土覆盖;(3)秧田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及时防治病虫害,培育壮秧。3.3水稻移栽水稻移栽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移栽质量直接关系到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1)移栽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秧苗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2)移栽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移栽密度;(3)移栽方法:采用浅插、匀插的方式,保证秧苗直立、根系展开;(4)移栽后管理: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3.4水稻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1)水分管理:根据水稻生长不同阶段的需要,合理调控田间水分;(2)肥料管理: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原则,合理施用基肥、追肥和叶面肥;(3)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4)田间除草:采用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田间杂草;(5)其他管理: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生长状况,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如晒田、搁田等。第4章小麦种植技术4.1小麦品种选择小麦品种的选择是决定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具体原则如下:1)抗逆性:选择抗寒、抗旱、抗病、抗倒伏等功能较强的品种。2)丰产性:选择产量高、稳产功能好的品种。3)品质: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质优良、符合加工要求的品种。4)生育期: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生育期适中的品种。4.2播种技术播种技术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操作如下: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北方地区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为宜。2)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播种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在1015公斤。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保证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有利于发芽和生长。4)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撒播、点播等方式,以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4.3小麦越冬管理小麦越冬期间的管理对小麦安全越冬。主要措施如下:1)浇水:越冬前应浇透水,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2)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追施磷、钾肥,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3)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病虫害,减轻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4.4小麦生育期管理小麦生育期管理是保证小麦高产、优质的关键环节。具体措施如下:1)春季管理:春季应及时中耕、施肥、浇水,促进小麦生长。2)起身期管理:起身期应注意防治病虫害,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小麦倒伏。3)抽穗至成熟期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4)收获:小麦成熟后,及时收获,减少损失。收获后及时晾晒、储存,防止霉变。第5章玉米种植技术5.1玉米品种选择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及种植目的进行合理选择。应优先考虑以下因素:(1)适应性: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和抗病性。(2)品质:选择外观美观、口感好、营养成分丰富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3)抗病性: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4)生育期:根据当地无霜期和积温条件,选择适宜的早、中、晚熟品种。5.2播种技术(1)整地:在播种前进行深翻、细耙,使土壤疏松、细碎,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2)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以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为宜。(3)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等因素确定播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每亩35004000株,中熟品种每亩30003500株,晚熟品种每亩25003000株。(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46厘米为宜,保证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吸水和发芽。5.3玉米田间管理(1)间苗和定苗:在玉米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去除弱苗、病苗,保留健壮苗。在34叶期进行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2)中耕除草:在玉米生长期间进行23次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疏松,减少草害。(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需肥规律,合理施用底肥、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以适量磷、钾肥;追肥以氮肥为主,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4)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求,适时进行灌溉。5.4玉米病虫害防治(1)玉米螟:在心叶末期,采用药剂喷雾或颗粒剂撒施进行防治。(2)玉米蚜虫:在蚜虫发生初期,采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3)玉米纹枯病:在发病初期,采用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4)玉米锈病:在发病初期,采用三唑类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15天一次,连喷23次。注意: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6章经济作物种植技术6.1棉花种植技术6.1.1土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进行种植。避免连作,提倡轮作。6.1.2整地与施肥秋季翻耕,深度在2530厘米。播种前进行耙地、平整土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6.1.3播种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进行。播种量根据种子质量和预计密度来确定。采用条播或点播,覆土厚度23厘米。6.1.4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保持适宜的行株距。生育期保持土壤湿润,适时进行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6.1.5收获当棉铃开裂后,及时采摘,保证棉纤维质量。6.2大豆种植技术6.2.1土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大豆不宜连作,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6.2.2整地与施肥秋季翻耕,深度在2025厘米。播种前进行耙地、平整土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6.2.3播种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进行。播种量根据种子质量和预计密度来确定。采用条播或点播,覆土厚度35厘米。6.2.4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保持适宜的行株距。生育期注意防治病虫害,保持土壤湿润,适时进行追肥、中耕除草。6.2.5收获大豆成熟后,及时收获,避免过度成熟导致豆粒脱落。6.3花生种植技术6.3.1土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沙质土壤。避免连作,提倡与其他作物轮作。6.3.2整地与施肥秋季翻耕,深度在2025厘米。播种前进行耙地、平整土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6.3.3播种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进行。播种量根据种子质量和预计密度来确定。采用条播或穴播,覆土厚度35厘米。6.3.4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保持适宜的行株距。生育期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进行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6.3.5收获花熟后,及时挖掘,防止果实霉变,影响品质。第7章蔬菜种植技术7.1叶菜类蔬菜种植技术7.1.1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整地要求深翻、细耙,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7.1.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叶菜类蔬菜品种。7.1.3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提高发芽率。播种时要注意播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稀。7.1.4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2)肥料管理:施足底肥,生长期间适当追肥,以满足蔬菜生长需求。(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保证蔬菜品质。7.1.5采收根据蔬菜品种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7.2根茎类蔬菜种植技术7.2.1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地要求深翻、细耙,使土壤疏松。7.2.2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产量高、品质好的根茎类蔬菜品种。7.2.3播种与育苗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的播种期,适时播种。育苗期间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管理。7.2.4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或干旱。(2)肥料管理:施足底肥,适当追肥,促进根茎生长。(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7.2.5采收根据蔬菜品种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7.3花果类蔬菜种植技术7.3.1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地要求深翻、细耙,使土壤疏松。7.3.2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花果类蔬菜品种。7.3.3播种与育苗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的播种期,适时播种。育苗期间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管理。7.3.4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2)肥料管理:施足底肥,适当追肥,促进花果生长。(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7.3.5采收根据蔬菜品种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注意采收时间和方法,保证蔬菜品质。第8章水果种植技术8.1苹果种植技术8.1.1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苹果品种,同时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8.1.2土地整理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酸碱度适中的地块。进行深翻、施肥、平整土地,为苹果树生长创造良好条件。8.1.3栽植技术(1)栽植时间:春季或秋季。(2)栽植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确定,一般为3m×4m或4m×5m。(3)栽植方法:挖坑、施肥、浇水、栽苗、覆土、踏实。8.1.4管理技术(1)水肥管理: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适时进行浇水、施肥。(2)整形修剪:培养合理的树形,去除病弱枝、交叉枝、内向枝等,保持通风透光。(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4)果实管理:疏花疏果,提高果实品质。8.2桃树种植技术8.2.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成熟期适中、品质优良的桃树品种。8.2.2土地整理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块。进行深翻、施肥、平整土地。8.2.3栽植技术(1)栽植时间:春季或秋季。(2)栽植密度:一般为2m×4m或3m×4m。(3)栽植方法:挖坑、施肥、浇水、栽苗、覆土、踏实。8.2.4管理技术(1)水肥管理: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适时进行浇水、施肥。(2)整形修剪:培养合理的树形,去除病弱枝、交叉枝、内向枝等,保持通风透光。(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4)果实管理:疏花疏果,提高果实品质。8.3柑橘种植技术8.3.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成熟期适中、市场需求较大的柑橘品种。8.3.2土地整理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酸碱度适中的地块。进行深翻、施肥、平整土地。8.3.3栽植技术(1)栽植时间:春季或秋季。(2)栽植密度:一般为3m×4m或4m×5m。(3)栽植方法:挖坑、施肥、浇水、栽苗、覆土、踏实。8.3.4管理技术(1)水肥管理: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适时进行浇水、施肥。(2)整形修剪:培养合理的树形,去除病弱枝、交叉枝、内向枝等,保持通风透光。(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4)果实管理:疏花疏果,提高果实品质。同时注意防止柑橘冻害和日灼。第9章热带作物种植技术9.1橡胶种植技术9.1.1品种选择在选择橡胶种植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推荐选择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优良品种。9.1.2种植地选择与准备(1)种植地选择: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2)种植地准备:橡胶种植前应进行深耕、晒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9.1.3种植时间橡胶种植时间宜选择在春季或秋季,避免在雨季进行。9.1.4种植方法(1)种植密度:一般采用2米×4米或2米×3米的株行距。(2)种植方式:采用穴植法,穴径60厘米、深40厘米,底部施入有机肥。(3)种植步骤:将苗木放入穴中,舒展根系,填土踏实,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最后浇透水。9.1.5田间管理(1)施肥:橡胶树生长期间,应根据生长状况适时施用氮、磷、钾肥。(2)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应及时进行灌溉。(3)病虫害防治:加强橡胶树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治。9.2咖啡种植技术9.2.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抗病、高产、优质的咖啡品种,如阿拉比卡、罗布斯塔等。9.2.2种植地选择与准备(1)种植地选择:宜选择海拔在10002000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区。(2)种植地准备:进行深耕、晒土,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9.2.3种植时间咖啡种植时间宜选择在春季或秋季。9.2.4种植方法(1)种植密度:一般采用2米×3米或2米×4米的株行距。(2)种植方式:采用穴植法,穴径60厘米、深60厘米,底部施入有机肥。(3)种植步骤:将苗木放入穴中,舒展根系,填土踏实,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最后浇透水。9.2.5田间管理(1)施肥:根据咖啡生长需求,适时施用氮、磷、钾肥。(2)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应及时进行灌溉。(3)修剪:适时进行咖啡树修剪,促进树体生长和产量提高。(4)病虫害防治:加强咖啡树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治。9.3可可种植技术9.3.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抗病、高产、优质的可可品种,如克里奥尔、弗拉明戈等。9.3.2种植地选择与准备(1)种植地选择:宜选择海拔在01000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区。(2)种植地准备:进行深耕、晒土,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9.3.3种植时间可可种植时间宜选择在春季或秋季。9.3.4种植方法(1)种植密度:一般采用3米×3米或3米×4米的株行距。(2)种植方式:采用穴植法,穴径60厘米、深60厘米,底部施入有机肥。(3)种植步骤:将苗木放入穴中,舒展根系,填土踏实,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最后浇透水。9.3.5田间管理(1)施肥:根据可可生长需求,适时施用氮、磷、钾肥。(2)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应及时进行灌溉。(3)修剪:适时进行可可树修剪,促进树体生长和产量提高。(4)病虫害防治:加强可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