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人才管理实务手册_第1页
三农人才管理实务手册_第2页
三农人才管理实务手册_第3页
三农人才管理实务手册_第4页
三农人才管理实务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人才管理实务手册TOC\o"1-2"\h\u12718第1章三农人才管理概述 4256361.1三农人才概念与分类 4187221.2三农人才管理的重要性 4181681.3三农人才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48501第2章三农人才战略规划 5186112.1三农人才需求分析 5233652.1.1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5177592.1.2农村社会发展需求 5109602.1.3农民素质提升需求 5132342.2三农人才发展目标 5164142.2.1总体目标 5280542.2.2具体目标 5218002.3三农人才战略制定与实施 6219992.3.1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6222232.3.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634612.3.3加强人才使用与激励 6134622.3.4完善人才保障措施 6143902.3.5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 629577第3章三农人才招聘与配置 674013.1招聘渠道与方式 6176493.2招聘流程与关键环节 7322083.3三农人才配置策略 710239第4章三农人才培训与发展 8133064.1培训需求分析 855404.1.1产业发展需求分析 8123624.1.2岗位需求分析 8286994.1.3个人发展需求分析 8218354.2培训课程与方式 8317474.2.1培训课程 8308404.2.2培训方式 858724.3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 938254.3.1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 9163514.3.2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9268084.3.3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9266094.3.4加强人才服务和保障 914055第5章三农人才绩效管理 9302955.1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9154835.1.1绩效管理理念 9965.1.2绩效管理流程 9180975.1.3绩效指标体系 10324985.2绩效考核方法与应用 10125465.2.1绩效考核方法 10217695.2.2绩效考核应用 1067205.3绩效反馈与改进 10222515.3.1绩效反馈 10233985.3.2绩效改进 1116431第6章三农人才激励与保障 1156546.1激励机制设计 11140286.1.1目标设定:根据我国三农发展目标,设定明确的三农人才激励目标,保证人才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作出贡献。 1181556.1.2激励方式:结合三农人才的特点,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薪酬、晋升、荣誉、培训等多元化激励手段。 11112076.1.3绩效考核:建立科学的三农人才绩效考核体系,对人才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保证激励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1308906.1.4激励措施: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实施分层次、分类别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三农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1118386.2奖金与福利制度 11118296.2.1奖金制度:设立三农人才专项奖金,对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 11112366.2.2福利制度:完善三农人才福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11233106.2.3薪酬体系: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三农人才薪酬体系,合理确定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提高人才的薪酬待遇。 11128326.3人才保障措施 11101566.3.1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有利于三农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1275396.3.2培训与提升:加强对三农人才的培训与提升,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助力人才成长。 1294236.3.3人才流动与引进:建立健全三农人才流动与引进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206946.3.4职业规划与发展:为三农人才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指导,帮助人才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职业发展潜力。 12209566.3.5人文关怀:注重三农人才的人文关怀,关注人才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需求,提升人才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127464第7章三农人才流动与选拔 12304937.1人才流动机制 122287.1.1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政策 12315047.1.2优化人才流动环境 12273207.1.3创新人才流动模式 12212917.2人才选拔标准与方法 12158037.2.1明确选拔目标 12296317.2.2制定选拔标准 1231457.2.3创新选拔方法 13327297.3人才梯队建设 13263227.3.1构建人才梯队 13167277.3.2加强人才培养 13179587.3.3保障人才发展 1329329第8章三农人才信息管理系统 1353698.1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13282188.1.1系统需求分析 13150328.1.2系统设计 13162388.1.3系统开发与实施 13230198.1.4系统测试与优化 1469188.2人才信息采集与维护 14180988.2.1人才信息采集 14216688.2.2人才信息维护 1477148.2.3人才信息安全管理 14135948.3人才数据分析与应用 14280438.3.1人才数据分析 1413088.3.2人才数据可视化 1443358.3.3人才数据应用 14302948.3.4人才数据共享与交换 1427185第9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1598229.1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分析 15242659.1.1人才结构分析 1546419.1.2人才分布分析 15143329.1.3人才培养与需求分析 15178449.2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策略 1586789.2.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15132339.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5102089.2.3提升人才培训质量 15144769.3农村实用人才政策支持 15166489.3.1政策扶持 15126799.3.2人才引进政策 15219929.3.3人才激励政策 1631039.3.4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612442第10章三农人才管理与乡村振兴 16671210.1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农人才 16483110.1.1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人才的需求 16622410.1.2三农人才现状分析 161893910.1.3对策与建议 173237110.2三农人才管理创新 17571210.2.1管理理念创新 171480710.2.2管理机制创新 171154610.2.3管理手段创新 17723210.3三农人才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18325010.3.1三农人才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83062210.3.2三农人才管理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182464310.3.3三农人才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8第1章三农人才管理概述1.1三农人才概念与分类“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人才则是指在我国农业、农村领域中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为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贡献的人才。三农人才可根据其专业领域和职责特点,分为以下几类:(1)农业生产型人才:指在农业生产领域具有较高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人才,如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2)农村经营型人才:指在农村经济组织中具备较高管理水平,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如农村企业家、合作社负责人等。(3)农村服务型人才:指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人才,如农村医生、教师等。(4)农村治理型人才:指在农村基层组织和管理部门中,具备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的人才,如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1.2三农人才管理的重要性三农人才管理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培养和引进三农人才,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农人才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能够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3)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农人才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具有专业知识,能够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4)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三农人才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1.3三农人才管理的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三农人才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以下现状与挑战:(1)人才总量不足:尽管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三农人才总量仍不足,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2)人才结构不合理:现有三农人才结构分布不均衡,农业生产型人才较多,而农村经营、服务、治理型人才相对较少。(3)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三农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4)人才流失严重:受城乡差距、待遇偏低等因素影响,三农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5)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三农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人才选拔、使用、评价和激励等方面尚需改进。第2章三农人才战略规划2.1三农人才需求分析本节主要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分析我国三农人才的需求状况。内容包括:2.1.1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农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关注现代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领域的人才需求。2.1.2农村社会发展需求分析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2.1.3农民素质提升需求关注农民教育培训、技能提升、创业创新等方面,分析农民素质提升对人才的需求。2.2三农人才发展目标根据我国三农人才需求分析,明确三农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2.2.1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升需要的三农人才体系,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提升、作用发挥的目标。2.2.2具体目标(1)农业人才发展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业人才。(2)农村社会发展人才发展目标: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会管理、善服务的农村社会发展人才队伍。(3)农民素质提升人才发展目标:提高农民教育培训水平,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的农民人才。2.3三农人才战略制定与实施根据三农人才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2.3.1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工作。2.3.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引导优秀人才投身三农事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2.3.3加强人才使用与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人才在三农领域的充分发挥作用。2.3.4完善人才保障措施加强人才政策支持,提高人才待遇,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2.3.5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瓶颈,为三农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第3章三农人才招聘与配置3.1招聘渠道与方式为了保证三农人才招聘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及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招聘。以下为主要的招聘渠道与方式:(1)线上招聘:利用专业招聘网站、社交媒体、企业官网等平台发布招聘信息,拓宽招聘范围,提高招聘效率。(2)线下招聘:参加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活动,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了解其需求与能力。(3)校园招聘:与农业类大中专院校合作,开展校园宣讲、实习实训等活动,吸引优秀毕业生。(4)内部推荐:鼓励企业内部员工推荐合适人才,提高招聘成功率。(5)猎头服务:针对高端三农人才,可以借助猎头公司进行精准招聘。3.2招聘流程与关键环节招聘流程应规范、严谨,以下为招聘流程与关键环节:(1)招聘需求分析: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各部门、岗位的人才需求,明确招聘目标。(2)招聘计划制定:制定招聘时间表、预算、招聘人数等,保证招聘工作有序进行。(3)招聘信息发布: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保证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针对性。(4)简历筛选与电话邀约:对简历进行初步筛选,电话邀约符合条件的人才参加面试。(5)面试组织与实施:组织面试,包括初试、复试等环节,全面评估求职者的综合素质。(6)录用决策:根据面试结果,综合评估求职者的能力与岗位匹配度,做出录用决策。(7)背景调查与体检:对拟录用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和体检,保证招聘质量。(8)录用通知与入职培训:向录用人员发出录用通知,开展入职培训,使其快速融入企业。3.3三农人才配置策略为实现三农人才的最佳配置,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1)岗位匹配:根据人才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和技能特长,将其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2)人才培养与储备:对有潜力的三农人才进行培养,建立人才储备库,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3)激励机制:完善薪酬福利、晋升通道等激励机制,激发三农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4)职业发展规划:为三农人才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5)动态调整: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人才配置策略,保证人才队伍的优化与升级。第4章三农人才培训与发展4.1培训需求分析三农人才的培训需求分析是保证培训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应从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及个人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内容包括:4.1.1产业发展需求分析(1)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趋势,预测未来农业产业链的人才需求。(2)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如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培养相应的人才。4.1.2岗位需求分析(1)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分析岗位技能和素质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2)调查了解现有三农人才在岗位技能、素质方面的现状,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4.1.3个人发展需求分析(1)了解三农人才个人职业规划,为其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2)关注三农人才在培训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4.2培训课程与方式根据培训需求分析,设计符合三农人才发展的培训课程和方式。4.2.1培训课程(1)基础课程:包括农业技术、农村经济、农村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2)专业课程:根据不同岗位需求,设置专业技能培训课程。(3)综合素质课程:培养三农人才的沟通、协调、管理等方面的能力。4.2.2培训方式(1)面授: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导师等进行面对面授课。(2)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培训。(3)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到农业企业、合作社等进行实地操作训练。(4)交流学习:组织学员参加各类研讨会、论坛等活动,促进经验交流。4.3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4.3.1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1)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业等主体的作用,搭建多元化人才培养平台。(2)鼓励和支持产学研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4.3.2完善人才评价体系(1)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2)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三农人才的职业素质。4.3.3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1)完善薪酬福利制度,激发三农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为优秀三农人才提供晋升通道,鼓励其长期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力量。4.3.4加强人才服务和保障(1)建立健全人才政策体系,为三农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2)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三农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第5章三农人才绩效管理5.1绩效管理体系构建5.1.1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管理是三农人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制定合理的绩效目标,激发三农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构建绩效管理体系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5.1.2绩效管理流程(1)明确绩效目标:根据三农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的绩效目标;(2)制定绩效计划:结合绩效目标,制定具体的绩效计划,明确绩效指标、评价标准和权重;(3)实施绩效评价:按照绩效计划,对三农人才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价;(4)绩效结果应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三农人才进行激励、培训、晋升等管理措施;(5)绩效管理改进:分析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绩效管理体系。5.1.3绩效指标体系绩效指标体系应包括关键绩效指标(KPI)和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工作态度、学习能力等。5.2绩效考核方法与应用5.2.1绩效考核方法(1)360度考核: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全面了解三农人才的工作表现;(2)目标管理法: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对三农人才的工作成果进行量化评价;(3)关键事件法:关注三农人才在工作中的关键事件,分析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价;(4)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三农人才进行综合评价。5.2.2绩效考核应用(1)绩效奖金分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合理分配绩效奖金;(2)晋升与选拔: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晋升和选拔的重要依据;(3)培训与发展:针对绩效评价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升三农人才的综合素质;(4)激励与约束:通过绩效考核,对优秀三农人才给予激励,对表现不佳者实施约束。5.3绩效反馈与改进5.3.1绩效反馈(1)及时反馈:在绩效考核结束后,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三农人才;(2)具体反馈:针对绩效评价结果,给出具体、详细的改进建议;(3)双向沟通:鼓励三农人才就绩效评价结果提出疑问和意见,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5.3.2绩效改进(1)优化绩效管理体系:根据绩效反馈,不断优化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完善激励机制:结合绩效评价结果,调整激励措施,激发三农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加强培训与指导:针对绩效评价中暴露出的问题,加强培训与指导,提升三农人才的工作能力;(4)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绩效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进三农人才成长。第6章三农人才激励与保障6.1激励机制设计6.1.1目标设定:根据我国三农发展目标,设定明确的三农人才激励目标,保证人才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作出贡献。6.1.2激励方式:结合三农人才的特点,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薪酬、晋升、荣誉、培训等多元化激励手段。6.1.3绩效考核:建立科学的三农人才绩效考核体系,对人才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保证激励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6.1.4激励措施: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实施分层次、分类别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三农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2奖金与福利制度6.2.1奖金制度:设立三农人才专项奖金,对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6.2.2福利制度:完善三农人才福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6.2.3薪酬体系: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三农人才薪酬体系,合理确定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提高人才的薪酬待遇。6.3人才保障措施6.3.1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有利于三农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6.3.2培训与提升:加强对三农人才的培训与提升,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助力人才成长。6.3.3人才流动与引进:建立健全三农人才流动与引进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6.3.4职业规划与发展:为三农人才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指导,帮助人才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职业发展潜力。6.3.5人文关怀:注重三农人才的人文关怀,关注人才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需求,提升人才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第7章三农人才流动与选拔7.1人才流动机制7.1.1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政策制定鼓励三农人才流动的政策措施,打破地域、行业和身份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7.1.2优化人才流动环境提升三农工作环境,改善生活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三农领域。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完善人才流动服务体系,提高人才流动效率。7.1.3创新人才流动模式推广柔性引才、项目引才、平台引才等模式,拓宽人才流动渠道。鼓励和支持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7.2人才选拔标准与方法7.2.1明确选拔目标根据三农发展需求,明确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三农人才。7.2.2制定选拔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人才选拔标准体系。注重选拔具备实际工作经验、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人才。7.2.3创新选拔方法采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挂职锻炼、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提高人才选拔的客观性和公正性。7.3人才梯队建设7.3.1构建人才梯队按照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专业,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三农人才梯队。建立人才梯队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人才梯队进行调整和优化。7.3.2加强人才培养针对人才梯队的不同层次,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采取多元化培养方式,如专业培训、实践锻炼、学术交流等,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7.3.3保障人才发展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落实人才优惠政策,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第8章三农人才信息管理系统8.1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8.1.1系统需求分析三农人才信息管理系统旨在解决人才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构建系统前,需对系统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功能需求、功能需求、安全需求等。8.1.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系统模块划分、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同时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易用性。8.1.3系统开发与实施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开发工具和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开发过程中,要遵循软件工程规范,保证系统质量。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部署和实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8.1.4系统测试与优化对构建的人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系统满足预期需求。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系统功能。8.2人才信息采集与维护8.2.1人才信息采集人才信息采集是人才信息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专业技能、荣誉奖励等。采集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2.2人才信息维护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维护机制,对人才信息进行定期更新、审核和整理。对于离职、退休等变动情况,要及时更新信息,保证人才信息的时效性。8.2.3人才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人才信息的安全管理,采取加密、备份、访问控制等措施,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丢失。8.3人才数据分析与应用8.3.1人才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人才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包括人才结构分析、人才流动分析、人才需求预测等,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8.3.2人才数据可视化采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将人才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快速了解人才状况。8.3.3人才数据应用将人才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人才招聘、培养、激励、留任等环节,提高人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8.3.4人才数据共享与交换建立人才数据共享与交换机制,与其他部门、企业、部门等进行人才信息共享,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第9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9.1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分析9.1.1人才结构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实用人才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农业生产经营型人才较为匮乏,尤其是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青年人才;另,农村社会服务型人才相对充足,但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9.1.2人才分布分析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集聚效应明显,而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地区间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水平差距较大。9.1.3人才培养与需求分析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部分农村人才培训内容单一,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9.2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策略9.2.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涵盖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层次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9.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搭建校地合作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合作,共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9.2.3提升人才培训质量优化培训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培训师资水平,保证培训质量。9.3农村实用人才政策支持9.3.1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等方面。9.3.2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工作,提供优惠政策和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9.3.3人才激励政策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9.3.4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第10章三农人才管理与乡村振兴10.1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农人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三农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本节主要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农人才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三农人才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0.1.1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人才的需求(1)农业现代化对三农人才的需求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需要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业人才。这包括农业科研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等。(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三农人才的需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需要各类人才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这包括农产品加工人才、乡村旅游人才、农村电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