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曲线题
解题模板
一、pH变化曲线
1.溶液稀释
(1)酸的稀释:
开始时,溶液的PH<7,随着水的加入,酸性不断减弱(pH不断增大),但溶液始终为酸性,
pH不会大于或等于7,只会无限接近7
(2)碱的稀释:
开始时,溶液的川>7,随着水的加入,碱性不断减弱(pH不断减小),但溶液始终为碱性,
pH不会小于或等于7,只会无限接近7
2.酸碱中和反应
(1)酸入碱:
开始时溶液呈碱性,川>7,随着酸的加入,川逐渐减小,当酸碱刚好完全反应时,川二7,
溶液呈中性;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2)碱入酸:
开始时溶液呈酸性,pH<7,随着碱的加入,pH逐渐增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溶液呈中性;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3.向酸和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
例如:向盐酸和Ca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溶液,图像如下所示
分析:盐酸和氤化钙的混合溶液的pH小于7,碳酸钠溶液的间大于7,当把碳酸钠溶液加入
到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时,Na£O,先和盐酸反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二者恰好完
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即图中的AB段,继续加入NaEOa溶液,Na2c(h溶液和CaCk反应
生成CaCOs沉淀,至CaCh被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一直为7,即图中的BC段,继续滴加
Na2c(%溶液,则溶液的pH会大于7,即图中的Q)段。
例1.(2022四川眉州中考)如图甲所示装置,同学们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
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丙
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由图丙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图乙曲线的c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D.图乙曲线的d点溶液中溶质为
NaCl
针对训练।(2022河北中考)向含有酚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该过
程中溶液川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点时的溶液能与纯碱发生反应
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I)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针对训练2(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下列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的是()
①表示向PH二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2的稀盐酸
②表示电解水
液体中氧元素
的质量分数%
③表示向一定量乩0二溶液中加入MnOz固体
0反应时间/s
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
相同的稀硫酸
针对训练
3.(2022广东广州市中考)某校学生用盐酸和碳酸钙制备C0,,产生了大
量废液。兴趣小组通过以下探究确定废液处理方案。
(1)废液成分的确定
①写出制备C02的化学方程式
②推测废液所含溶质
推测一:推测二:CaCL和HC1
③若要用一种药品验证哪种推测成立,可选择的有哪些?.一(填标号)
A.石蕊溶液B.AgNO:.溶液C.锌粒D.CuO粉末
(2)废液的处理
实验表明废液中的溶质是CaCk和HC1,小组决定用Na2c除去它们。
【提出问题】如何估算Na2col固休的用量?
【进行实验】取100mL废液样品于烧杯中,逐滴滴加5.3用的Na£03溶液,用川传感器测定
滴加过程中溶液的川。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020406080100120
Na2cCh溶液体积3L
【结果讨论】
①a—b阶段,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
②b点后曲线平缓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c点时,取少量烧杯中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CaC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处理100mL
废液,所需5.3%的Na2C03溶液的体积120m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④将烧杯中的沉淀过滤、干燥、称重,质量为4g。若处理10L该废液,理论上需要Na2c0」
固体_g。(实验所用电2CO3溶液的密度近似看做lg/c/)
针对训练1.(2022湖南荆州中考)"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做的泡腾片实验,让同学
们再次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决定对它
们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探究1】用阴试纸测得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9,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
【实验结论1】两者均显碱性,且溶液碱性较强的是一。
实验二:探究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充分搅拌,测得
加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观察到ab段无气泡产生,从b点开始产生气泡。经测定
b点溶质只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钠,c点pH为7。
图1
【实验结论2】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发生的小)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实验三: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②碳酸讷受热不分解。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入试管中加热,如图2所示。
试管A
【交流反思】试管A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试管B中出现现象,证明有二氧
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3】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
【拓展应用】溶洞内钟乳石的形成原理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相似--溶有碳酸氢钙[Ca(HCO3)
1的地下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碳酸氢钙会分解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天长日久就形
成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请写出碳酸氢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二、热重曲线(TG曲线)
"热重曲线”类试题,能综合考察学生分析图像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物§处理的能力以
及文字表述的能力等。
"热重曲线"(TG曲线)是指使用热天平记录的热分析曲线,纵坐标为试样质量或残留率,横
坐标为温度或时间。通过对热重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
组成、热稳定性、分解情况及生成的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对于含有结晶水的某固体
M,xHQ热分解反应的过程主要有两个变化阶段:固体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固体分解的过程。
M固体可能为盐或氧化物,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续分解可能失去一些挥发性的物质,如氨气、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而金属一般以化合态残留在最终产物中。热重曲线问题的解题
过程和方法:利用差量法分析固体减少的质量,如水(结晶水I二氧化碳、氨气等;利用
元素守恒和相对分子质量法分析,晶体质量之比-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能=粕
例2.(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CuSO,是化学实验中常见试剂。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CuSOi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
盛有CuSOi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叫
步骤2:将铁钉浸入到CuSO;溶液中,塞好橡胶塞。观察实验现象,待反应有明显现象后,
将盛有CuSOi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叱
①用砂纸将铁钉打磨干净的作用是________
②步骤2中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该变化可说明%和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③若m.=m2,可证明参加反应的Fe和CuSOi的质量总和等于
⑵探究CuSO,溶液对HQ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①若要证明CuSO,溶液对HO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证明CuSO」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
量不发生改变外,还需证明的是_______
②为探究CuSO,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向H曲溶液中滴入10gaW的CuSOi溶液,待反应完全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k溶液,产
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物为bg。
上述实验步骤中若缺少"洗涤、干燥",则通过沉淀物bg计算出溶液中CuSOi的质量
0.lag。(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⑶将16.OgCuSO,置于用堤中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固体质量g
①650。(2时,CuSOi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X,X的化学式为。
②1000。(:时,CuO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uQ和.计算图中力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针对训练1.(2022广东中考)铁铜双金属粉末可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利用还原铁
粉和CuSOi溶液制备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铁铜双
金属粉末
(1)“搅拌"时发生的反应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填"强"或"弱"\
(2)"过滤"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3)若用该工艺制备了1000g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其中Cu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9.2%。计
算置换这些Cu单质所需还原铁粉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干燥还原”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产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3)中产品是在500。(2时干燥还原后得到的,则其中最多含Fe元素g(产品中只
含三种元素\
曲线
(1)等质量的金属和足量的酸反应
金属的相方原子质量
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金属的质量决定,比值越小,则产生氢气越多
反应时间/s
(2)足量金属与等质量的酸反应
产成氢气的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但反应速率不同,金
属越活泼,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越短。
氢气质量/g
AlFe
/!/ZZn
〃,H金属质量公
2.m(H2)—m(酸金属)曲线
(1)向等质量的金属中分别滴加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开始时,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曲线重合;金属完全反应后,产生
氢气的质量不再改变,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金属消耗的酸越多,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大,
故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Mg>Zn(A:A1B:MgC:ZnX
(如图所示,横坐标为酸的质量,与反应速率无关)
氧气质量/gA
B
e
°〃'稀盐酸质量/g
(2)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金属
开始时,酸过量,金属完全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则等质量的金属消耗酸的
质量越小,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小,斜率越小。酸被完全反应后,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
相等,则平台是一样高的(如图所示)。
()m金属质量作
例3.(2022山东济宁中考)相同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相同质量分
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见如图,分析图像判断,下面说法正确
的是()
A.金属锌反应速率最大
B.金属锌的活动性最强
C.金属镁生成氢气质量最多
D.金属铁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多
针对训练1.(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化学反应原理的
是()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足量镁、铁反应
高铳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反应时间/
C.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针对训练2.(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现有质量相等的X、Y、Z三种金属,分
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义Z在生成物中均显+2
价,丫、Z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Z>X
B.相对原子质量:Y>Z
C.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Y<Z
D.Y与H2S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H2SO4=YSO4+H2T
解题模板
四、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曲线
1.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反应物质证/g图1:开始不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
直至不变,表明反应物有剩余。(不完全反应,反应结束);
)时间入图1
反应物质证/g图2:开始不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
\
直至为零,反应物没有剩余,完全反应);
)时间人图2
2.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生成物的质量/g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有一种反应物质
L__.
量为零,此后该生成物的质量不再变化(反应结束);
»时间/s图3
[牛.成物的质量/g图4:在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只影响反
交”化剂
催化剂应的速率,由图像的斜率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明显
加快,但生成物质量保持不变;
)时间人图4
沉淀物的质量/g图5:向两种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种溶液,应遵循优先反应原则(优先
/「发生中和反应,再发生其他反应),如将NaOH溶液加到H2sO4和
CuSO混合溶液中,生成物(沉淀)的质量,不从原点开始,但若沉淀
()时向/s图4
为不溶干酸的BaSCh,时,曲线从原点开始。
5
3.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或催化剂质量)
物质总质量■,元素种类卜碓化剂(或杂质)
的质量/g
6时间0时间〃时而
在密闭容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会发生变化。
例4.(2022山东烟台中考)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反应中相关量的关系。下列图像能正确反
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溶液▲,生成氐的质量/g生成MgSCU的质量/g
pHt
g
V/-----MgO
°加Ba(OH)2溶液的质量/g
0加稀盐酸的质量/g
0加水的质量/g°加稀硫酸的质量/g
A.加水稀释盐酸B.向等质量的MgC.向等质量的MgD.向一定质量的稀
和A1中分别加入和MgO中分别加入H2s和MgSO4的混合溶
足量相同溶质质量足量相同溶质质量液中逐滴加入Ba(OH)2
分数的稀盐酸分数的稀硫酸溶液
针对训练1.(2022湖北宜昌中考)向装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
中,缓慢加入细铁粉,充分反应。下列关于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溶
固
液
体
总
总
质
C质
A植
量
/g位
针对训练2.(2022湖南岳阳中考)向100g硫酸铜和盐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10%
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点坐
标(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A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盐酸
B.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铜
C.C点对应溶液的pH>7
D.混合溶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解题模板
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曲线
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图1:一定温度下,向某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该溶质,(若向水中加溶
/质起点为零,)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当溶液达到饱和
0
加入溶质的质员/菖时,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加C
溶质质联分数一定温度F,向某一饱和的溶液中加入相同的溶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0
加入溶质的成量小
溶质质证分数/%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水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
V减小
1水的质:讨3
2.发生反应的溶液
反应物的溶质反应物为溶质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不断减小,直到完全反应,此时溶质
质址分数/%
、^全反应)质量分数为零
0时间入
[生成物的溶质生成物为溶质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不断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质量分数/%
直至反应结束,此时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
Z_.
0时间入
例5.(2022湖南邵阳中考)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溶质的质量g
表示向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钢溶液
0滴入Ba(OH)2
溶液的质量g
B.表示将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物质分别加热制取氧气
时间/s
溶质的质量g
表示向一定温度卜.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时间,S
生成气体的质量电
D.表示向等质量的铁条和铝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0稀硫酸质量
的稀硫酸
针对训练1.(2022湖南湘潭中考)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
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硫酸钠质量随稀硫酸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物质质量,g
乙
丙
0mn稀疏酸质量g
A.丙代表硫酸钠的质量B.加入m克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C.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种类为三种D.b点对应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针对训练2.(2022湖南郴州)下列各图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的是()
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
在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KNQa溶液蒸发水,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电解水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变化
沉淀的质量,g
D.往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氢氧化钠溶
液的质量g
针对训练3.(2022湖南常德)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脸操作的是()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沉
淀
质
量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至过量
£
的质量g
将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钢溶液中至过量
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和混有少量二氧化镒的氯酸钾
解题模板
溶解度的变化曲线
1.气体溶解度曲线;
0
图2
图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图2: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Q点的含义:在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120go(固体溶解度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含义)
②P点的含义:在t2℃时A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60go(固体溶解度曲线上交
点的含义)
③t「C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o(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大
小的比较)
④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6:5:llo(从溶解度曲
线上认识溶液的组成)
⑤t(时,将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降低
温度)。t℃时,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⑥在t2℃时,4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溶液能否全溶)
⑦t3℃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匕℃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有A物质。(降
温结晶)
⑧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即提纯甲晶体),可用降温结晶(冷却熟饱和溶液)的方法。
从C溶液中获取C晶体(即提纯乙晶体),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溶解度有明显差异的混
合物的提纯)
⑨将1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的顺序是B>C>A;(降温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⑩t3t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
至t】C,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B>AO(降温后溶液中溶剂的变化)
例6.(2022北京中考)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加℃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C.将t/c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C,溶质质量不变
D.t:工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针对训练L(2022江苏苏州中考)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50
40
30
20
10
0102030405060
温度/c
A.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将20。(:的碳酸钠饱?口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30。(:时,将25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D.4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针对训练2.(2022广东中考)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JC时,50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D.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
针对制综3.(2022湖南邵阳中考)(6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三种物质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tJC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针对训练1.(2022山东临沂中考)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IJC时:向盛有3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____g。
(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
法提纯8
(4)t/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ioog,所含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答案解析
一、pH变化曲线
1.溶液稀释
(1)酸的稀释:
溶
液
㈱
PH
°水的质量作
开始时,溶液的PH<7,随着水的加入,酸性不断减弱(pH不断增大),但溶液始终为酸性,
pH不会大于或等于7,只会无限接近7
(2)碱的稀释:
开始时,溶液的PH>7,随着水的加入,碱性不断减弱(pH不断减小),但溶液始终为碱性,
pH不会小于或等于7,只会无限接近7
2.酸碱中和反应
(1)酸入碱:
开始时溶液呈碱性,pH>7,随着酸的加入,川逐渐减小,当酸碱刚好完全反应时,川二7,
溶液呈中性;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溶
液
的
P7H
°HC1溶液质量俘
(2)碱入酸:
开始时溶液呈酸性,PH<7,随着碱的加入,pH逐渐增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pH=7,
溶液呈中性;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溶
液
的
P7H
0
NaOH溶液质量仪
3.向酸和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
例如:向盐酸和CaCl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03溶液,图像如下所示
分析:盐酸和氧化钙的混合溶液的pH小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当把碳酸钠溶液加入
到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时,Na£0,先和盐酸反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二者恰好完
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即图中的AB段,继续加入Na£03溶液,NazCQ,溶液和CaCk反应
生成CaCQ沉淀,至CaCL被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一直为7,即图中的BC段,继续滴加
Na£0,溶液,则溶液的pH会大于7,即图中的CD段。
例L(2022四川眉州中考)如图甲所示装置,同学们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
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丙
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
/生氢氧化钠溶液
010203040V(稀盐酸),mL020406080100
图丙时间"
图乙
图甲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由图丙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图乙曲线的c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D.图乙曲线的d点溶液中溶质为
NaCl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丙可知,反应开始后温度上升,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图乙曲线的c点时溶液呈中性,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故图乙曲线的c点表示
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图乙曲线的d点pH小于7,说明此时溶液呈酸性,故d点溶液中溶质除了Na。,还有
HC1,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针对训练
刃」।办1.(2022河北中考)向含有酚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该过
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网3
A.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点时的溶液能与纯碱发生反应
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答案】B
【解析】A.N点时,溶液的pH等于7,不能使酚酸溶液变红色,所以A错误;
B.P点时,稀硫酸过量,能与纯碱反应,所以B正确;
C.M-N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由碱性逐渐变成中性,所以C错误;
D.过程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但N点时,氢氧化钠已经
耗尽,所以N-P过程中,井不能生成硫酸钠,D错误。
针对训练2(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下列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的是()
①表示向PH-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2的稀盐酸
②表示电解水
液体中氧元素
的质量分数%
C.③表示向一定量比。?溶液中加入MnOz固体
0反应时间自
D.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
相同的稀硫酸
【答案】D
【解析】
A、向pH=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2的稀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碱性减弱溶液pH
减小,当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溶液PH小于7,加入的盐酸pH=2,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
生成了水,故最终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2,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不是2:1,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水中含有氧元素,故反应后液
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H2so产MgSOi+lV,反应中镁和
氢气质量比为:24:2=12:1,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H..SO.FFeSO.+H2t,反应中铁和氢气质量比为:56:2,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与足量硫酸反应,
生成氢气质量镁比铁多,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刃针对」训।练冰3.(2022广东广州市中考)某校学生用盐酸和碳酸钙制备Cd,产生了大
量废液。兴趣小组通过以下探究确定废液处理方案。
(1)废液成分的确定
①写出制备C02的化学方程式o
②推测废液所含溶质
推测一:一推测二:CaCh和HC1
③若要用一种药品验证哪种推测成立,可选择的有哪些?(填标号)
A.石蕊溶液B.AgN0:t溶液C.锌粒D.CuO粉末
(2)废液的处理
实验表明废液中的溶质是CaCh和HC1,小组决定用Na£O3除去它们。
【提出问题】如何估算Na2(K固休的用量?
【进行实验】取100mL废液样品于烧杯中,逐滴滴加5.3%的Na£a溶液,用pH传感器测定
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pHf
10
hb
pH传感器8|f
1
T磁力口
)406080100120
(Z7-----ZjB--------------------Na2co播洒体积,mL
【结果讨论】
①a—b阶段,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
②b点后曲线平缓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③c点时,取少量烧杯中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CaCk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处理100mL
废液,所需5.3%的Na2cOP溶液的体积_______120m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④将烧杯中的沉淀过滤、干燥、称重,质量为4g。若处理10L该废液,理论上需要Na2c
固体_g。(实验所用W2CO:,溶液的密度近似看做lg/cn?)
【答案】①.CaCOy+2HCI=CaCl2+H2O+CO2T②.CaCh③.ACD
有气泡产生⑤.Na2CO3+CaCl2=CaCO31+2NaCl⑥.小于⑦.530
【解析】
(1)①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
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aCO.+2HCl=C6ZCZ2+H2O+CO2TO
②碳酸钙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氯化钙,则推测一:氯化钙;盐酸过量时推测二:
CaCL和HC1;
③根据推测,主要是证明盐酸的有无即可判断是哪种推测;
A、盐酸会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则样品滴加石蕊试液后变红了,则有盐酸,推测二成立;如
果石蕊试液不变色,推测一成立;正确;
B、溶液中有氯化钙,提供了氯离子,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盐酸和
硝酸银也会产生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用硝酸银溶液验证是否有盐酸,错误;
C、盐酸和锌反应产生氯化锌和氢气,会产生气体;则锌粒中加入样品后产生气泡,则有盐
酸,推测二成立;如果没有气泡,推测一成立;正确;
D、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铜和水,固体会减少或消失,溶液变蓝色;则氧化铜中加入
样品后固体会减少或消失,溶液变蓝色,则有盐酸,推测二成立;如果固体不减少,溶液不
变蓝色,推测一成立;正确;故选ACD。
(2)®废液中的溶质是CaCL和HC1,向其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然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图像“一b阶段,
是碳酸讷和盐酸反应,则会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②碳酸钠溶液显碱性,b点后曲线平缓阶段,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1+2NaCl.
③c点时,溶液显碱性,碳酸钠过量,结合图像分析,说明处理100mL废液,所需5.3%的
Na£0,溶液的体积小于120mL。
@100mL废液,产生碳酸钙的质量是4g,设要碳酸钠的质量是X。
Na2CO,+CaCl2=2NaCl+CaCO.I
106100--=4.24g
41004g6
x4g
所需碳酸钠溶液的体积为:4.24g-5.lg/mL=80mL,即80mL碳酸讷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4.24g,故100矶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4.24gx100mL-80mL=5.3g,因此若处理10L(即:
10000mL)该废液,理论上需要N&CO,固体质量为lOOOOmL^100mLx5.3g=530g;
故答案为:530
针对训练4.(2022湖南荆州中考)“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做的泡腾片实验,让同学
们再次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决定对它
们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探究1】用阴试纸测得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9,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
【实验结论1】两者均显碱性,且溶液碱性较强的是
实验二:探究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充分搅拌,测得
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观察到ab段无气泡产生,从b点开始产生气泡。经测定
b点溶质只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点川为7。
图1
【实验结论2】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发生的油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实验三: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②碳酸讷受热不分解。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入试管中加热,如图2所示。
试管B
澄清的
石灰水
【交流反思】试管A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试管B中出现现象,证明有二氧
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3】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
【拓展应用】溶洞内钟孚田的形成原理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相似--溶有碳酸氢钙[Ca(1ICO:1)
1的地下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碳酸氢钙会分解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天长日久就形
成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请写出碳酸氢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①.碳酸钠溶液②.HCl+Na2CO.=NaCl+NaHCO,③.氯化钠
或N.C/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⑥.
,、遇热或减压।小
Ca(HCO^=^=CaCO3J+凡0+CO.T
【解析】
【实验结论1】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9,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碳酸氢钠溶液pH值小于
碳酸钠溶液,则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更强,故填:碳酸钠溶液;
【实验结论2】根据题意,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发生的,ab段加入盐酸后与碳酸钠
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HCl+Na2CO3=NaCl+NaHCO.;然后碳
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c点时显中性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
故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或;NaCl;
实验三:【交流反思】根据题意,该反应由水生成,实验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反应
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故填: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使试管炸
裂;
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填: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拓展应用】根据题意可知,碳酸氢钙分解类似于碳酸氢钠分解,则溶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
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会分解出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遇执或减压
Ca(HCO3\…CaCOyJ+凡0+C02T。
"热重曲线”类试题,能综合考察学生分析图像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数据处理的能力以
及文字表述的能力等。
"热重曲线"(TG曲线)是指使用热天平记录的热分析曲线,纵坐标为试样质量或残留率,横
坐标为温度或时间。通过对热重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
组成、热稳定性、分解情况及生成的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对于含有结晶水的某固体
冷xH"热分解反应的过程主要有两个变化阶段:固体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固体分解的过程。
M固体可能为盐或氧化物,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续分解可能失去一些挥发性的物质,如氨气、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而金属一般以化合态残留在最终产物中。热重曲线问题的解题
过程和方法:利用差量法分析固体减少的质量,如水(结晶水1二氧化碳、氨气等;利用
元素守恒和相对分子质量法分析,晶体质量之比二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翳二黑
例2.(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CuSOj是化学实验中常见试剂。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1: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CuSO」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
盛有CuSOi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m,.
步骤2:将铁钉浸入到CuSO;溶液中,塞好橡胶塞。观察实验现象,待反应有明显现象后,
将盛有CuSO”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为m2
①用砂纸将铁钉打磨干净的作用是______O
②步骤2中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是。该变化可说明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③若niFm2,可证明参加反应的Fe和CuSOi的质量总和等于。
(2)探究CuSOi溶液对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①若要证明CuSO,溶液对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证明CuSOi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
量不发生改变外,还需证明的是
②为探究CuSO,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向山。2溶液中滴入10ga%的CuSCh溶液,待反应完全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k溶液,产
生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物为bg。
上述实验步骤中若缺少"洗涤、干燥",则通过沉淀物bg计算出溶液中CuSOi的质量
0.lag。(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⑶将16.OgCuSOi置于珀竭中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固体质量,g
①65CTC时,CuSOi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X,X的化学式为。
②1000。(:时,CuO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u:。和02计算图中/〃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银白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新课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4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Lesson 19(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Unit 1 Teenage Lif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001
-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0 老王说课稿 新人教版
- Unit 5 Working the Land Reading and thinkin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农田整改合同范本
- 作品出版合同范例
- 郑州水泥化粪池施工方案
- 关于活动执行合同范本
- 加盟区域保护合同范例
- 测绘工程产品价格表汇编
- 拘留所教育课件02
- 语言和语言学课件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 装饰图案设计-装饰图案的形式课件
- 2022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catheterization
- ICU护理工作流程
- 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 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
- 分布式光伏屋顶调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