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五中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五中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五中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五中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五中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五中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大多进入老年后发病。AD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T/t)发生突变。某家族的AD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Ⅲ-7是一名女性,目前表现型未知。对下列系谱图的分析中不再考虑有任何变异的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D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5的基因型是TT或TtB.若Ⅱ-5为纯合子,Ⅲ-7一定会携带AD致病基因C.若Ⅲ-7已怀孕(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她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3D.用Ⅲ-7与一名家族中无AD遗传的健康男性结婚,在备孕前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2.银鱼是鄱阳湖的特产,幼鱼阶段以一些植食性浮游动物及一些藻类为食,体长达到80mm以后逐渐向肉食性转移,110mm以上主要以小型鱼虾为食。近年来,银鱼产量大幅下滑,我国科学家通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过度捕捞是主因:鄱阳湖肉食性的鳜鱼、鳙鱼等大鱼被渔民大量捕捞后,湖里一种名为红尾鱼的杂鱼就大量繁殖,红尾鱼可捕食银鱼的卵。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与银鱼的幼鱼比较,成鱼每增重1g需要消耗藻类的量会增加B.银鱼捕捞后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左右,以便获得最大持续产量C.鳜鱼、鳙鱼和红尾鱼之间可构成竞争关系D.人类活动可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但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3.1928年,温特(F.W.Went)用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有一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它能扩散到琼脂小方块中,将处理过的小方块放到切去顶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可以引起胚芽鞘向另一侧弯曲生长。下图为温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利用琼脂块分离出促进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B.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不相同C.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以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去尖端胚芽鞘弯曲侧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均明显大于另一侧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用健那绿给活细胞染色时会杀死活细胞B.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水的作用原理不同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自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对比试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5.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C.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1和2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存在长期的地理隔离,则一定会进化为两个物种B.基因型频率是否发生定向改变是判断种群进化的依据C.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森林覆盖率只有1.4%。自1962年,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使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对遭受破坏的塞罕坝林场进行恢复,就是要恢复林场的结构和功能。林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方面,人工种植品种选择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2)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该群落的单位面积CO2吸收量显著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3)为了防治害虫,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4)塞罕坝林场的主要树种为针叶松,其常见病虫害之一为松毛虫。林场建设者提出了防治松毛虫的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喷施高效农药;方案二是投放松毛虫的天敌松毛虫寄生蜂。请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某研究小组选取长势一致的总状绿绒蒿为材料,探究不同氮素形态的氮肥对总状绿绒蒿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处理如表,实验结果如图。组别氮素形态浓度CKO0T1NO3‒20T2甘氨酸20T3NO3‒/NH4+10/10T4NH4+20T5NO3‒30T6甘氨酸30T7NO3‒/NH4+15/15T8NH4+3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___________(答出两种)等有机物,从而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生产实践中可通过中耕松土提高植物根对氮肥的吸收量,原理是___________。(2)从幼苗的株高状况来看,___________(填“低”或“高”)浓度的氮肥促进植物生长更优。为促进总状绿绒高株高的生长,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施用氮肥的建议。___________。9.(10分)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的主要途径。图一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A、B、C代表物质;图二表示某植株在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情况;图三表示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释放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一可知,为三碳酸还原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叶绿体中的Pi来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图二是利用密闭大棚进行实验所得结果,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3)根据图二和图三判断,当大气CO2浓度升高到饱和CO2浓度时(其他条件适宜),图一中物质C的合成速率将会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图三中光饱和点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左下方移动”或“右上方移动”)。(4)叶绿体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这种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光而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呈绿色。10.(10分)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其中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见下图)。(1)在已经确定的五大类植物激素中,图中未提及的还有___________。(写出两类)(2)水稻插秧前用“移栽灵”处理,可提高成活率。“移栽灵”的有效成分应该是___________。(3)依图判断,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____________调节。(4)研究者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敲除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获得了水稻的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该突变体根的长度会________。(5)水稻幼苗移栽过程中,为了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是否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根据上图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11.(15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五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R)对黑身(r)、长翅(V)对残翅(v)、细眼(B)对粗眼(b)、直刚毛(D)对焦刚毛(d)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M(bbvvrrXedY)的五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1)用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非亲本性状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若雄果蝇M与基因型BBVVRRXEDXED的雌果蝇交配,F1产生雌果蝇配子时,不能与B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2)用焦刚毛白眼雄果蝇与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与红眼的比例是___________。(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让白眼黑身雄果蝇与红眼灰身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能产生的雌配子有___________种,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若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题意分析,患病的I-1号和I-2号结婚生出了表现正常的Ⅱ-3号个体,可知控制该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又知该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上,且为常染色体,故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详解】A、由分析可知,AD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Ⅱ-3号的基因型为tt,可知双亲的基因型均为Tt,则Ⅱ-5的基因型是TT或Tt,A正确;B、若Ⅱ-5为纯合子,即基因型为TT,Ⅲ-7的基因型为Tt,即一定会携带AD致病基因,B正确;C、Ⅱ-6号的基因型为tt,Ⅱ-5的基因型是1/3TT或2/3Tt,则Ⅲ-7的基因型为1/3tt、2/3Tt,若Ⅲ-7已怀孕(与正常男性结婚),则她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2/3×1/2=1/3,C正确;D、由于Ⅱ-5的基因型是TT或Tt,Ⅱ-6号的基因型为tt,可见Ⅲ-7可能携带AD致病基因,则Ⅲ-7与一名家族中无AD遗传的健康男性结婚,可能生出患病的孩子,故在备孕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中已怀孕是关键信息。2、D【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银鱼的增长属于"S"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S型增长曲线有几个阶段:①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个体数量少,增长速率很慢。②快速增长期(对数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高。③稳定期(饱和期):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长。种群实际增长率下降,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会停止生长,种群增长率为零,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④达到K值后,仍是种群的数量一般呈锯齿状波动。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110mm以上银鱼成鱼主要以小型鱼虾为食,转变为肉食性,所以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与幼鱼比较,成鱼增重1g需要消耗藻类的能量增多,A正确;B、银鱼合理捕捞的时机是种群数量超过K/2时,捕捞后剩余量为K/2为宜,因为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C、根据题意可知,鄱阳湖肉食性的鳜鱼、鳙鱼等大鱼被渔民大量捕捞后,湖里一种名为红尾鱼的杂鱼就大量繁殖,说明鳜鱼、鳙鱼和红尾鱼之间可能存在食物和空间上的竞争关系,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人类活动可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严重的导致生态系统稳态的破坏,D错误。故选D。3、C【解析】

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自顶端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温特认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类似动物激素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详解】A、实验中没有将生长素从琼脂块中分离出来,温特只是发现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中有促进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A错误;B、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相同,B错误;C、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用空白琼脂块重复以上实验,以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D、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在于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不促进细胞分裂,故去尖端胚芽鞘弯曲侧细胞的体积明显大于另一侧,数量相同,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相关科学家的实验以及实验结论,属于基础题。4、D【解析】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详解】A、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不会将活细胞杀死,A错误;B、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水的作用原理相近,都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维持细胞形态或使细胞涨破,B错误;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先低温处理再制作装片,C错误;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了S、P元素,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5、C【解析】

分析基因带谱可知,4号患病,基因带谱在下面,说明下面的基因为致病基因,则上面的带谱说明为正常基因,1号含有两种基因,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说明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5号含有两种基因。3号只含有正常基因,为显性纯合子。【详解】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基因带谱,1号和4号有相同的条带,说明1号也含有致病基因,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根据A项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有一个来自2号,故2号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B正确;根据基因带谱可知3号没有致病基因,故为杂合子的概率是0,C错误;根据A项分析,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1和2的基因型均为Aa,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D正确。

​故选C。6、C【解析】

A、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形成生殖隔离,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C、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正确;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耐旱、本地物种生产者增多且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单位面积不同的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上升,总光合速率上升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喷洒高效农药可降低生物多样性,导致虫害再次爆发;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放养松毛虫寄生蜂可以长期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化,植被增加,且随着生产者增多群落垂直结构也变的复杂,单位面积不同的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上升,单位面积CO2吸收量显著上升,使群落的总光合速率上升。由于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可通过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建立生态系统应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即人工种植品种选择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物种,最好是耐旱或本地物种。(2)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该群落的单位面积CO2吸收量显著上升,是因为植被增加,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增多且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单位面积不同的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上升,总光合速率上升。(3)为了防治害虫,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其原理是通过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来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4)喷施高效农药可以防治松毛虫,但喷洒高效农药可降低生物多样性,导致虫害再次爆发,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如果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即投放松毛虫的天敌松毛虫寄生蜂,既可以长期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同时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点睛】生物防治、农药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等都能消灭害虫,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喷施高效农药可以防治松毛虫,但由于松毛虫存在抗药性的变异,往往不能全部杀死害虫,反而过一段时间后会导致虫害再次爆发。8、不同氮素形态的氮肥、氮素浓度酶、ATP、叶绿素、NADPH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进而产生更多能量供给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氮肥低施加浓度为10/10mmol·L-1的NO3-/NH4+的氮肥【解析】

土壤中的氮肥可被植物的根系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吸收的氮肥可用于合成细胞中含氮的化合物。由于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所以土壤中的含氧量可通过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氮肥的吸收。【详解】(1)分析表格中的单一变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氮素形态的氮肥以及氮素的浓度。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细胞内含氮的物质,如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ATP、叶绿素、NADPH等有机物的合成,从而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氮肥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进而产生更多能量供给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氮肥,所以生产实践中可通过中耕松土提高植物根对氮肥的吸收量。(2)结合坐标曲线图中幼苗的株高状况分析,60d时,T3组的株高最高,其次是T4组、T2组,可见低浓度的氮肥促进植物生长更优。根据60d时,T3组的株高最高,可知施加浓度为10/10mmol·L-1的NO3-/NH4+的氮肥促进生长效果最好。【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从图示和表格数据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A叶绿体内磷酸丙糖转化为淀粉过程中释放的Pi磷酸转运器从细胞溶胶中转入温度CO2浓度增加右移叶绿素a叶绿素b红光、蓝紫光【解析】

1.据图分析:图一中,A表示ATP和还原氢,B表示三碳化合物,C表示五碳化合物;图二表示不同温度和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提高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详解】(1)由图一可知,A表示ATP和还原氢,可为三碳酸还原提供能量;磷酸转运器作用是同时向叶绿体基质内转运Pi,并同时向细胞质基质转运磷酸丙糖,无机磷酸大量运入叶绿体,抑制磷酸丙糖的外运,导致淀粉的合成量增加并释放Pi,所以叶绿体中的Pi来自叶绿体内磷酸丙糖转化为淀粉过程中释放的Pi和磷酸转运器从细胞溶胶中转入。(2)图二中横坐标为温度,两条曲线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测得,因此这一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有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3)当大气CO2浓度升高到饱和CO2浓度时(其他条件适宜),会导致CO2浓度二氧化碳固定增加,光合作用增强,物质C(五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将会增加;需要更强的光照合成更多有机物,故图三中光饱和点会向右移动。(4)叶绿体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它们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这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呈绿色。【点睛】易错点:分离色素原理为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10、赤霉素类、脱落酸和乙烯生长素类似物(负)反馈变短不需要,因为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根系生长。【解析】

植物激素:1、生长素: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②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生长,但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赤霉素: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②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细胞分裂素: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②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4、脱落酸:①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②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5、乙烯:①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②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详解】(1)已经确定的五大类植物激素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类、脱落酸和乙烯。题干中提到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未提到的有赤霉素类、脱落酸和乙烯。(2)“移栽灵”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所以有效成分应该为生长素类似物。(3)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会促进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会降解细胞分裂素,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所以这种平衡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4)突变体被敲除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因此不能合成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这会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会抑制根系生长,因此该突变体根的长度会变短。(5)由于过多的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根系生长,因此不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促进根系快速生长。【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