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湘教版初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1页
2024年湘教版初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2页
2024年湘教版初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3页
2024年湘教版初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4页
2024年湘教版初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湘教版化学初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的水B、氯化钠晶体C、氢氧化钠溶液D、二氧化碳气体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增加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减少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保持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发生变化3、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C、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D、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实验室里加热试管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B、过滤时,漏斗的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C、在溶解固体时,应将固体直接放入量筒中溶解。D、在检验气体时,应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5、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B、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6、下列关于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错误的是:A、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B、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不能省略。C、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可以用分数表示。D、化学式中的化合物名称要读作“某化某”。7、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食盐水C、纯净水D、矿泉水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B、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C、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原子序数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种元素组成的是:A、氧气(O₂)和臭氧(O₃)B、二氧化碳(CO₂)和一氧化碳(CO)C、水(H₂O)和过氧化氢(H₂O₂)D、氮气(N₂)和氨气(NH₃)10、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铝(Al)B.铁(Fe)C.氢(H)D.铜(Cu)1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A.加热B.溶于水C.加入稀盐酸D.加入澄清石灰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酒精灯时,要确保灯芯露出适当的长度,避免火焰过大或过小。B、在量筒内进行液体体积的测量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C、实验室里,如果发生酸碱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抹碳酸氢钠溶液。D、进行实验时,应穿戴好实验服,戴好安全帽,以防化学试剂溅到身上或进入眼睛。2、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C、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几项?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是100℃C.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能够溶解许多物质D.电解水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在化学反应中,物质A和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已知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物质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则该反应中物质A和物质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2、在一定条件下,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若反应过程中锌的质量减少了4.5克,已知硫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则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摩尔。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当反应体系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时,我们称这种反应为______反应;相反,如果反应体系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则称为______反应。4、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______来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其范围通常在0至14之间,其中7表示溶液呈中性。若测得某溶液pH值为5,则该溶液显______性;若pH值为9,则该溶液显______性。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保持不变。以下是一种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₂+O₂→2H₂O。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四、计算题(5分)题目: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题,共5分)某实验室需要配制一种浓度为0.1mol/L的NaCl溶液500mL。已知NaCl(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58.44g/mol,请计算需要称取多少克NaCl固体来配制这种溶液。(5分)解析步骤如下:1.首先理解题目要求,我们需要配制的是0.1mol/L浓度的NaCl溶液;2.然后,利用摩尔浓度(M)的定义,即摩尔数(n)除以体积(V),来计算所需的NaCl摩尔数;3.接着,使用摩尔质量和所需摩尔数来计算需要的质量;4.最后,通过计算得出答案。让我们先计算所需的NaCl摩尔数,然后根据摩尔质量和所需摩尔数来计算需要的质量。根据计算,要配制500mL浓度为0.1mol/L的NaCl溶液,需要称取约2.922克的NaCl固体。五、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材料:铁片、稀盐酸、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实验步骤:1.取少量铁片,用砂纸打磨去除表面氧化物。2.将打磨好的铁片分别放入以下三种溶液中:A.稀盐酸B.硫酸铜溶液C.蒸馏水3.观察并记录铁片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铁片与稀盐酸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实验过程中,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在实验过程中,铁片与蒸馏水不发生反应,请说明原因。(4)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铁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性。第二题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探究。他们取了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基于此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的气体最可能是哪种?请解释原因。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测,这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如果想进一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至少列举两种。1.产生的气体最可能是哪种?请解释原因。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测,这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如果想进一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至少列举两种。方法一:取样品少许滴加酚酞指示剂。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说明溶液呈碱性;接着再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₂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上层清液仍保持红色,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a₂CO₃同时还有未完全反应的NaOH存在。方法二:直接向待测溶液中加入足量CaCl₂或BaCl₂等可溶性钙盐或钡盐溶液,通过观察是否有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是否存在Na₂CO₃。这是因为Ca²⁺/Ba²⁺能与CO₃²⁻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碳酸盐沉淀。2024年湘教版化学初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的水B、氯化钠晶体C、氢氧化钠溶液D、二氧化碳气体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选项A、B、D都是由单一物质组成的,而选项C氢氧化钠溶液是由氢氧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因此不属于纯净物。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增加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减少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保持不变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A和B都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选项D虽然原子核外电子数目可能会发生变化,但这并不影响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因此,正确答案是C。3、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C、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D、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答案:A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选项错误,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基本粒子,但不是最小的微粒。C选项错误,因为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D选项错误,因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不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4、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实验室里加热试管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B、过滤时,漏斗的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C、在溶解固体时,应将固体直接放入量筒中溶解。D、在检验气体时,应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答案:C解析:C选项错误,因为在溶解固体时,应将固体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量筒主要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适合用于溶解固体。A选项正确,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较高,适合加热。B选项正确,因为漏斗的下端紧贴烧杯内壁可以防止液体溅出。D选项正确,因为使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气体是否支持燃烧。5、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B、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其本质是分子结构的改变。虽然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质量守恒定律),但物质的颜色、状态不一定会发生改变,且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因此,选项B正确。6、下列关于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错误的是:A、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B、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不能省略。C、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可以用分数表示。D、化学式中的化合物名称要读作“某化某”。答案:C解析: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是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一般用整数表示,不能省略,也不能用分数表示;化学式中的化合物名称确实要读作“某化某”。因此,选项C错误。7、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食盐水C、纯净水D、矿泉水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而空气、食盐水和矿泉水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纯净水只含有水分子,是纯净物。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B、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C、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原子序数答案:D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原子序数,因为原子序数决定了原子的电子排布,进而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其他选项中,A选项和B选项描述的是原子序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但描述不准确;C选项描述的是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但与实际情况相反。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种元素组成的是:A、氧气(O₂)和臭氧(O₃)B、二氧化碳(CO₂)和一氧化碳(CO)C、水(H₂O)和过氧化氢(H₂O₂)D、氮气(N₂)和氨气(NH₃)答案:B解析: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中只含有同一种元素。选项A中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只是分子结构不同;选项C中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但分子比例不同;选项D中氮气和氨气都是由氮元素组成,但氨气分子中还有一个氢元素。而选项B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别由碳和氧元素以及碳和氧元素组成,不是同种元素,因此选B。10、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答案:D解析: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选项A中锌置换了硫酸铜中的铜,选项B中铁置换了盐酸中的氢,选项C中氢气置换了氧化铜中的氧。而选项D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这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因此选D。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铝(Al)B.铁(Fe)C.氢(H)D.铜(Cu)答案:C解析:铝、铁和铜都是金属元素,具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氢虽然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但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族,与金属元素相邻,但其化学性质与金属元素不同,因此选择C。1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A.加热B.溶于水C.加入稀盐酸D.加入澄清石灰水答案:B解析: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都能溶于水,因此通过溶于水的方法无法区分这两种物质。加热可以分解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加热则不会立即分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反应速度不同。加入澄清石灰水,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而碳酸氢钠则不会立即产生沉淀。因此,选择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酒精灯时,要确保灯芯露出适当的长度,避免火焰过大或过小。B、在量筒内进行液体体积的测量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C、实验室里,如果发生酸碱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抹碳酸氢钠溶液。D、进行实验时,应穿戴好实验服,戴好安全帽,以防化学试剂溅到身上或进入眼睛。答案:ABD解析:A选项正确,酒精灯的使用确实需要确保灯芯露出适当的长度,以保证火焰适中,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火焰影响实验。B选项正确,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测量需要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以确保读数准确。C选项错误,实验室酸碱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抹碳酸氢钠溶液的说法不正确。正确的做法是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抹碳酸氢钠溶液。D选项正确,进行化学实验时,穿戴好实验服、戴好安全帽是基本的安全操作规范,可以防止化学试剂溅到身上或进入眼睛。2、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C、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答案:ABD解析:A选项正确,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确实会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B选项正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这是酸碱中和反应。C选项错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碳酸的酸性,而不是二氧化碳本身的性质。D选项正确,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几项?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是100℃C.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能够溶解许多物质D.电解水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答案】B,C,D【解析】选项A表述不准确。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而不是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氢气和氧气可以生成水。选项B正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即海平面压力),纯净水的沸点确实是100℃。选项C也是正确的,因为水确实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能够溶解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因此被称为“万能溶剂”。最后,选项D描述了水电解实验的结果,按照法拉第定律,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电解水所得到的氢气体积大约是氧气体积的两倍,这符合实际情况。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C、D。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在化学反应中,物质A和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已知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物质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则该反应中物质A和物质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答案:1:2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A+B=C+D,我们知道物质A和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的分子个数比是1:1。由于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比例关系计算出化学计量数之比:物质A的质量比=物质B的质量比24:32=28:44通过交叉相乘得到:24*44=32*28解得:1056=896这个比例关系表明,物质A和物质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2、在一定条件下,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若反应过程中锌的质量减少了4.5克,已知硫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则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摩尔。答案:0.1摩尔解析:锌与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根据反应方程式,锌和硫酸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因此4.5克锌的物质的量为:物质的量=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量=4.5克/65克/摩尔物质的量=0.0692摩尔由于锌和硫酸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所以硫酸的物质的量也为0.0692摩尔。但是,由于题目要求答案保留一位小数,我们需要四舍五入到0.1摩尔。因此,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摩尔。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当反应体系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时,我们称这种反应为______反应;相反,如果反应体系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则称为______反应。答案:放热、吸热解析:化学反应按能量变化可分为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系统释放能量给外界环境的反应,而吸热反应则是指系统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才能完成的反应。这种分类有助于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换。4、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______来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其范围通常在0至14之间,其中7表示溶液呈中性。若测得某溶液pH值为5,则该溶液显______性;若pH值为9,则该溶液显______性。答案:pH值、酸、碱解析:pH值是用来衡量溶液酸碱性强弱的一个指标,pH值小于7表明溶液呈现酸性特征,数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大于7则表明溶液呈现碱性特征,数值越大碱性越强;而pH值等于7则说明溶液为中性。因此,pH值为5的溶液显酸性,pH值为9的溶液显碱性。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保持不变。以下是一种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₂+O₂→2H₂O。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答案:(1)氢气;氧气;水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物是氢气(H₂)和氧气(O₂),生成物是水(H₂O)。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右侧。四、计算题(5分)题目: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题,共5分)某实验室需要配制一种浓度为0.1mol/L的NaCl溶液500mL。已知NaCl(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58.44g/mol,请计算需要称取多少克NaCl固体来配制这种溶液。(5分)解析步骤如下:1.首先理解题目要求,我们需要配制的是0.1mol/L浓度的NaCl溶液;2.然后,利用摩尔浓度(M)的定义,即摩尔数(n)除以体积(V),来计算所需的NaCl摩尔数;3.接着,使用摩尔质量和所需摩尔数来计算需要的质量;4.最后,通过计算得出答案。让我们先计算所需的NaCl摩尔数,然后根据摩尔质量和所需摩尔数来计算需要的质量。根据计算,要配制500mL浓度为0.1mol/L的NaCl溶液,需要称取约2.922克的NaCl固体。答案:需要称取2.922克NaCl固体。解析总结:我们首先根据所需的摩尔浓度和溶液体积计算出了需要的NaCl的摩尔数(0.05mol)。然后利用NaCl的摩尔质量(58.44g/mol),计算出为了配制该溶液所需要的NaCl的质量。结果表明需要2.922克的NaCl固体。五、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材料:铁片、稀盐酸、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实验步骤:1.取少量铁片,用砂纸打磨去除表面氧化物。2.将打磨好的铁片分别放入以下三种溶液中:A.稀盐酸B.硫酸铜溶液C.蒸馏水3.观察并记录铁片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铁片与稀盐酸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实验过程中,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在实验过程中,铁片与蒸馏水不发生反应,请说明原因。(4)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铁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特性。答案:(1)Fe+2HCl=FeCl2+H2↑解析: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