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10月《刑法学》全国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销售假药罪中的假药是______。A.一切假药B.只限于人用药品与非药品C.限于非药品冒充药品D.不合格的药品2、犯罪客观要件中的必要要件是______。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目的D.犯罪对象3、下列不属于刑罚权的内容的是______。A.制刑权B.求刑权C.量刑权D.辩护权4、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的界限主要在于______。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目的不同C.犯罪手段不同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5、对单位行贿罪中的单位是指______。A.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B.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C.司法机关D.国有公司、企业6、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不得假释的是______。A.惯犯B.累犯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D.再犯7、管制刑的最低期限是______。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8、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中的童工是指______。A.不满12周岁的儿童B.不满14周岁的儿童C.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D.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9、高利转贷罪的主观方面是______。A.犯罪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B.犯罪故意,并且具有使用的目的C.犯罪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D.犯罪故意,并且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10、刑讯逼供罪的犯罪对象是指______。A.依法被关押的人员B.罪犯C.犯罪嫌疑人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11、破坏交通工具罪中的交通工具是指______。A.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B.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机C.火车、汽车、电车、船只、飞行器D.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天器12、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犯罪主体是______。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D.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13、对于仅写出犯罪名称,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的罪状描述方式是______。A.加重罪状B.简单罪状C.减轻罪状D.复杂罪状14、故意杀人的客观行为方式______。A.只能是作为B.只能是直接的行为C.包括作为与不作为D.可以是间接的行为15、排除犯罪的事由不包括______。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C.义务冲突D.被害人过错16、妨害公务罪中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方式______。A.是暴力、威胁方法B.可以是作为和不作为C.只能是作为D.没有限制17、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的是______。A.剥夺政治权利B.罚金C.拘留D.没收财产18、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______。A.国有资产B.公私财物C.国有公司、企业的财产D.公共财物19、下列属于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是______。A.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B.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C.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D.A国公民在B国贩卖了巨量毒品后进入了我国20、行为人向被害人的食物投放毒药后,见被害人痛苦难忍而顿生悔意,立即将被害人送往医院,经医生抢救脱险的,成立______。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二、多项选择题21、刑法分则条文对基本罪状的描述方式有______。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参见罪状)E.复杂罪状22、刑法的解释技巧有______。A.扩大解释B.限制解释C.平义解释D.补正解释E.反对解释23、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A.法律主义B.禁止事后法C.禁止明确性D.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E.禁止残虐的刑罚24、间谍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______。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为境外人员提供情报E.参加恐怖组织25、单位刑事责任的特点有______。A.整体性B.个体性C.双重性D.确定性E.局限性三、名词解释题26、刑法的空间效力27、减轻处罚28、职务侵占罪29、疏忽大意的过失四、判断说明题30、作为附加刑的驱逐出境适用于所有犯罪的外国人,包括普通外国人与外国驻我国的外交官。31、如果行为人由于不知法而不能认识行为的危害性,则不成立犯罪故意。32、只要有辨认能力或者控制能力,就表明有刑事责任能力。六、简答题33、徇私枉法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七、论述题34、论述犯罪的特征。八、案例分析题35、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赵某为了出国,但却没有钱。某日,赵某趁与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刘某的儿子刘甲放学之际,将刘甲骗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然后打电话要挟刘某用20万元换回自己的儿子刘甲。刘某报警,赵某发现后认为无法拿到钱,又害怕罪行败露,于是将刘甲杀死。问:对赵某的行为该如何定罪?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故意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本罪属于抽象的危险犯。生产、销售假药罪中的假药只限于人用药品与非药品。如果生产、销售假农药、假兽药则不构成本罪。2、A[解析]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首先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有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除了危害行为以外,行为对象、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客观方面的重要内容,但一般认为它们不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素,只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3、D[解析]刑罚权的内容包括制刑权、求刑权、量刑权与行刑权。制刑权是国家立法机关在刑事立法中创制刑罚的权力。求刑权是指对犯罪行为提起刑事诉讼的权力。量刑权是人民法院对犯罪人决定科处刑罚的权力。行刑权是特定机关将人民法院对犯罪人判处的刑罚付诸现实执行的权力。4、D[解析]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的界限主要在于二者的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过失致人死亡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的故意,也无伤害的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5、A[解析]单位行贿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6、B[解析]根据《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7、C[解析]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8、C[解析]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是指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9、D[解析]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还必须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归还信贷资金的意图。否则成立贷款诈骗罪。10、D[解析]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11、A[解析]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的行为在客观上行为破坏的对象是关涉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财产安全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12、D[解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因此犯罪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13、B[解析]简单罪状仅写出犯罪名称,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例如,《刑法》第232条的“故意杀人的”,第233条的“过失致人死亡的”,都是简单罪状。简单罪状的特点是,简单概括,避免烦琐。14、C[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罪的成立必须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即杀人行为,其特点是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人的肌体,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死亡时期之前终结。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既可以是作为(如刀砍、斧劈、拳击、枪杀等),也可以是不作为(如母亲故意不给婴儿哺乳致其死亡等);既可以是物理的方式(如刺杀,毒杀),也可以是心理的方法(如以精神冲击方法致人休克死亡)。15、D[解析]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或危险状态,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由于该行为保护的法益具有优越性,或者被害人放弃了法益的保护,因而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两种排除犯罪的事由。此外,还存在一些非法定的排除犯罪的事由,包括: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的承诺、自救行为、义务冲突。D项,被害人过错程度和案件的其他情况,一般可以作为对行为人进行酌情从宽处理的考量情节。16、A[解析]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以及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17、C[解析]附加刑(从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与驱逐出境。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的权利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是将犯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18、D[解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罪对象必须是公共财物,但不限于国有财物。因为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些主体完全可能贪污国有财物以外的公共财物。19、A[解析]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情况是指,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不适用中国刑法。我国《刑法》第11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意味着即使上述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不适用我国刑法。20、B[解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本题中,行为人投放毒药后,见被害人痛苦而立即将被害人送往医院,经医生抢救脱险,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成立犯罪中止。二、多项选择题21、ABCD[解析]罪状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对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的描述(基本罪状);②对加重或减轻法定刑的适用条件的描述(加重、减轻罪状)。分则条文对基本罪状的描述方式,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即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空白罪状(参见罪状)。22、ABCDE[解析]对一个刑法概念的解释,只能采用一种解释技巧,但采用哪一种解释技巧,取决于解释理由。刑法的解释技巧包括:平义解释、扩大解释、限制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等。23、ABDE[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其内容包括:①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②禁止溯及既往;③禁止类推解释;④禁止绝对不定(期)刑;⑤明确性;⑥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⑦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24、ABC[解析]间谍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三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①参加间谍组织充当间谍。②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进行间谍活动。间谍组织代理人,是指受间谍组织或者其成员的指使、委托、资助,进行或者授意、指使他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活动的人。③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25、ACE[解析]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或者由负责人决定,由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特点包括:①整体性;②双重性;③局限性。三、名词解释题26、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涉及对国内犯(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与国外犯(发生在本国领域外的犯罪)的效力。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属地管辖原则,即一个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不问其国籍,都有进行规制以维护本国秩序的权力。对国内犯而言,属地管辖原则是最理想的原则,但还有三种国外犯的犯罪行为,应当或者可以适用中国刑法,却是属地管辖原则所不能解决的:①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某些犯罪,我国刑法适用属人原则;②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利益的某些犯罪,我国刑法适用保护管辖原则;③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各国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我国刑法适用普遍管辖原则。27、减轻处罚是指低于法定最低刑判处刑罚。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①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时予以减轻处罚;②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需要减轻处罚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减轻处罚。28、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数额较大的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本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或不法所有目的。29、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疏忽大意的过失是一种无认识的过失;没有预见的原因并非行为人不能预见,而是在应当预见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四、判断说明题30、错误。理由: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作为附加刑的驱逐出境只能适用于犯罪的普通外国人(包括具有外国国籍的人与无国籍的人),而不能适用于外交官,因为外交官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31、正确。理由:根据《刑法》的规定,成立故意必须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在特殊情况下,行为人由于不知法而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不成立犯罪故意。32、错误。理由: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结合,辨认能力是控制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辨认能力就谈不上有控制能力。所谓具有辨认控制能力,是指同时具有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缺少其中一种能力都没有刑事责任能力。六、简答题33、徇私枉法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三种行为:(1)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指对没有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或者根据《刑法》第13条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以及其他依照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进行立案侦查(含采取强制性措施)、起诉、审判等追诉活动。这里的“追诉”,不要求法律形式上属于追诉,只要实质上属于追诉即可;不要求程序上合法,只要事实上追诉即可;不要求追诉的全部过程,只要进入追诉阶段即可;不要求采取法定的强制措施,只要属于通常的追诉行为即可。对于明知是无罪的人,采取不立案、不报捕,但予以关押的手段,待被害人“交待”后再立案、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认定为本罪(如果不符合本罪构成要件,则应认定为非法拘禁罪)。行为人明知他人无罪,而将其作为“逃犯”在网上通缉的,成立本罪。(2)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这里的“追诉”应是指法定的全部追诉过程与追诉结果。不使有罪的人受追诉,是指对明知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含采取强制措施)、起诉、审判;或者在立案后,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应该采取强制措施而不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虽然采取强制措施,但无正当理由中断侦查或者超过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实际放任不管,以及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对于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不收集有罪证据,导致有罪证据消失,因“证据不足”不能认定有罪的,应当认定为本罪。(3)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指故意枉法进行判决、裁定,使有罪判无罪、使无罪判有罪、使此罪判彼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七、论述题34、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社会危害性;二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性。具体如下:(1)社会危害性①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犯性。只有当某种行为对法益造成了侵害或者有造成侵害的危险时,该行为才具有社会危害性。②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并非具有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阳师范大学《JavaWeb程序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量子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课件10.2MoveIt!的使用
- 项目4 4.2 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3)(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
- 《上期末复习建议》课件
- 《施工企业会计实操》课件
- 《整机焊接技术》课件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股东退股后对退股前所签定协议的约定
- 共享菜园协议书
- 建筑法优秀教学课件
- 电梯设备运行管理规范
- GB/T 28035-2011软件系统验收规范
- 介绍北京英文
- GB/T 20021-2017帆布芯耐热输送带
- GB/T 14846-2014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 医生、护士工作服技术参数要求
- GB 29518-2013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 32)
- 10028数学史2003年01月试卷
- 项目蓝图-sap pp详细方案设计
-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件《我的人生我做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