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受益权质押制度探究(论文)10000字】_第1页
【信托受益权质押制度探究(论文)10000字】_第2页
【信托受益权质押制度探究(论文)10000字】_第3页
【信托受益权质押制度探究(论文)10000字】_第4页
【信托受益权质押制度探究(论文)10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托受益权质押制度研究目录TOC\o"1-2"\h\u3541信托受益权质押制度研究 19711一、问题的提出 124350二、信托受益权的概念界定 222670(一)信托受益权的概念 216629(二)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 232391三、信托受益权质押的可行性分析 417071(一)信托受益权质押面临的问题 47186(二)现行法律关于可出质权利的规定与条件 52312(三)境外立法对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态度 722199(四)司法实践中对信托受益权的质押态度 728708四、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构建 97138(一)确立让与担保制度 929259(二)建立和完善信托登记制度 1023834(三)质押权设立的例外情形 118638结语 12【摘要】:信托行业在我国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信托行业的业务模式也逐渐多样化。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之中,已出现了多起有关于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案例,实务中关于信托受益权的性质、质押的依据的争议和讨论一直络绎不绝。权利质押需要明晰权利的性质,本文通过对信托受益权的三种主流学说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信托受益权为一种特殊权利。在现行法律框架中通过分析可质押权利的特征,以此来论证信托受益权的可质押性,并提出相关建议:确立让与担保制度、完善信托登记制度,以及注意信托受益权的风险防范问题,以此来完善信托受益权质押制度。【关键词】:信托受益权;权利质押;特殊权利说;让与担保;信托登记问题的提出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信托行业资产规模也日益庞大,整体经营良好,在众多金融行业之中,信托行业的资产规模处于第二位的位置。[[]参见中国信托业协会:《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其中信托受益权质押业务在信托行业日益兴起,成为一种新的融资形式。将信托受益权质押作为担保的方式已被广泛运用,因质押产生的法律纠纷也层出不穷,法院的判决对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效力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即使是认可了信托受益权的效力,但判决理由论证依旧不够充分。[[]吴颖与陆晓明、何易楠等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2014)杭[]参见中国信托业协会:《2020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吴颖与陆晓明、何易楠等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2014)杭拱民初字2061号民事判决书。[]参见明朗朗:《信托受益权质押担保的制度审思》,《南方金融》2018年第6期,第91页。信托受益权的概念界定(一)信托受益权的概念《信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信托受益权下定义,有学者认为信托受益权是受益人在信托中请求受托人支付信托利益的权利。狭义的信托受益权是指受益人在信托财产存续期间取得信托财产收益的权利。广义的信托受益权包括受益人享有的在信托财产存续期间取得信托财产收益的权利、在信托终止后获得信托财产本金的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监督受托人的管理、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于萍:《浅议信托受益权质押》,《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期,第46页。也有日本学者对信托受益权狭义和广义的区分持反对态度,日本学者能见善久认为,信托受益权就意味着受益人能够取得信托利益,至于针对违反信托处分的撤销权和因违反信托而要求恢复信托财产以及损害赔偿的权利,只是对前述权利的保护而己,故应将后面这些全部定位于监督信托履行的权能。[[]参见[日]能见善久[]参见[日]能见善久:《现代信托法》,赵廉慧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二)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1.物权说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是亟需明确的一个问题,涉及到了信托制度的构建问题,以及信托各方主体的权益保护问题。受托人对信托财产享有的权利仅限于信托目的范围之内,因此物权说认为信托受益权是相对于信托财产的物权。[[]赵廉慧:《信托受益权法律性质新解—“剩余索取权理论”的引入》,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第46页。]同时,在对信托财产的处分上,受益人具有撤销权,以及能对抗除善意第三人其他人的效力。我国有学者从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来分析,分析了信托法的起源,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信托的法律关系,论述了信托受益权具有物权的诸多特征[]赵廉慧:《信托受益权法律性质新解—“剩余索取权理论”的引入》,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第46页。[]该学者认为受益权同样具有优先效力、追及效力、物权请求权效力、直接支配力在受托人正常管理时,受益权的支配力隐而不现,当受托人不当处理信托财产时,其支配力开始显现。只不过较为特殊的是,该支配力要经过撤销程序才可实现而已。[]参见徐卫:《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新探》,《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49-50页。物权说存在的问题在于在于违背了“一物一权”的原则,按照物权说的说法,在同一个信托财产的情况下,会有两个权利主体,会存在“双重所有权”的情况,受托人和受益人对其都享有权利。但是如果从物权的属性来看,信托财产的范围不能与物权的客体范围完全一致,存在着其差异之处。信托财产不仅包括了有形财产,还包括了无形财产-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自然不能作为物权的的客体,它与物权是一个平行的概念。而且从信托受益权的性质来看,其也不是支配权,支配权需要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并享有利益,但信托财产在受托人的控制之下,权利人并不能说是直接支配了权利客体。2.债权说“债权说”的学说认为信托受益权的性质视为债权。“债权说”主张,信托财产属于受托人,并承担因信托设立后的相应义务。受托人需要根据信托目的,在考虑受益人利益的前提下,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受益人只具有请求受托人支付信托利益的权利。“债权说”主张信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由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完整权”,另一方面受益人的债权。债权说的观点与日本民法的精神类似:信托关系实际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债务存在在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这三方主体之间。[[]参见前引[6],[]参见前引[6],赵廉慧书,第45页。[]参见赖源河等:《现代信托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在2006年日本《信托法》中采取了信托受益权是债权的说法,在其第2条第7款规定:称受益权,是指基于信托条款享有的针对受托人分配信托财产或者进行涉及信托财产的其他分配的请求权,以及依据本法享有的为保障该债权而要求受托人或者其他人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日本信托法》第2条第7[]《日本信托法》第2条第7款。[]刘光祥:《论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法律问题及出路—以物权法定原则为视角》,《金融法苑》2015年第2期,第118页。3.特殊权利说特殊权利说不采取“物债两分”的学说,认为其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权利。特殊权利说认为受益人对信托财产既包含债权,也包括了物权,同时也包含了对信托事务的监督、同意等权利,应该像公司法人财产权。股权那样与其他民事权利加以区分。[[]参见徐孟洲:《信托法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171[]参见徐孟洲:《信托法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171页。[]这些权利包括:知情权、调整信托财产管理方法权、撤销受托人违反信托的处分权、受托人的解任权。在我国《民法典》第116条确定了物权法定原则,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并不能面面俱到,也有学者提出物权法定原则的缓和适用。[[]崔建远教授[]崔建远教授认为就不宜再固守物权法定主义所言之“法”非成文法不可的观点。信托受益权质押的可行性分析信托受益权质押面临的问题关于我国可出质权利的种类,在《民法典》物权编中以列举的方式做出了规定,此外还有兜底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列举式规定的意义在于现行法律都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覆盖所有可出质的权利,行政法规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规定。但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权利质押中的“权利”需要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明文规定才行,但是目前不存在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法律依据,其质押的合法性遭到质疑。[[][]潘为:《集合信托产品质押融资问题研究》《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3期,第110页。公示公信原则要求质权的设立需要进行公示,否则不产生效力。信托公司在为自己的客户进行信托受益权质押业务方面不存在公示公信问题,因为出质人和质权人会在信托公司进行登记,信托公司会出具信托受益权质押凭证,信托公司可以处分信托财产的收益来规避此项信用风险。(二)现行法律关于可出质权利的规定与条件可质押的权利有一定的条件,只要符合可出质的条件的权利才能予以质押。我国有学者认为,可用于出质的权利的一般构成要件有三个:第一,该权利须为私法上的财产权;第二,该权利须为可让与的财产权;第三,该权利须为有权利凭证或特定机构管理的财产权。[[]温世扬:《物权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还有学者认为可用于质押的权利需满足条件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该权利需要为财产权;第二,该权利需要具有可让与性;第三,该权利的权利性质须适合设定质权;第四,[]温世扬:《物权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57页。[]参见黄斌:《集合信托产品融资担保法律问题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第171页。信托受益权是属于财产权,同时具有可转让性。根据《信托法》第46、47、48条的规定,信托受益权可以用来清偿债务,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从《信托法》的规定来看,信托受益权属于可转让的财产权。此外,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架构于信托法之上,《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了:在《证券投资基金法》未规定的,适用《信托法》的规定,可见,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法律基础即为信托法律关系,可用于出质的基金份额其法律性质正是信托受益权。信托受益权依其性质尽管有物权说、债权说和特殊权利说等学说,但可以明确的是其既非所有权也非用益物权,依其性质更宜设定质押而非抵押,其情形可类比基金份额质押。既然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受益权可以质押,则信托公司信托产品的信托受益权,只要可以转让,同样应该能质押。信托受益权同样属于是可以设立质权的权利,一项权利是否适合出质,质权人只有通过交付权利凭证或通过特定机构的管理才能达到公示的目的,才能有效控制权利,能够占有权利凭证或者质押物,能够对质押物进行变价并优先受偿。[[]参见温衡:《论信托的担保功能与实现路径》,山东大学2018[]参见温衡:《论信托的担保功能与实现路径》,山东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81页。从基金份额和信托受益权的对比来看,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第47条的规定[[]第四十七条基金份额持有人享有下列权利:(一)分享基金财产收益;(二)参与分配清算后的剩余基金财产;(三)依法转让或者申请赎回其持有的基金份额;(四)按照规定要求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或者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五)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事项行使表决权;(六)对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服务机构损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起诉讼;(七)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有权查阅或者复制公开披露的基金信息资料;非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有权查阅基金的财务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基金份额持有人享有多项财产性权利,体现了基金份额财产性权利的特征。根据《信托法》第48条的规定也可见基金份额的可转让性。我国《民法典》第440条第4项[[[]第四十七条基金份额持有人享有下列权利:(一)分享基金财产收益;(二)参与分配清算后的剩余基金财产;(三)依法转让或者申请赎回其持有的基金份额;(四)按照规定要求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或者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五)对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事项行使表决权;(六)对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服务机构损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起诉讼;(七)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有权查阅或者复制公开披露的基金信息资料;非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有权查阅基金的财务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民法典》第440条第4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民法典》第443条第2款: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从《民法典》物权编规定的权利质押的方式来看,一种是交付实现制,另外一种是二是办理质押登记,比如基金份额等财产性权利,它们的质权自法定登记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但在当前实践中,信托公司并不出具信托信益权凭证的权利凭证,法律也并未强制要求信托公司的对信托受益权质押进行登记,现实中信托公司对信托受益权份额的“冻结”往往不被认可为法律意义上的登记。[[]参见前引[]参见前引[2],黄斌书,第172页。信托受益权也具备公示的内在要求,我国《信托法》存在对信托成立的制度有所规定,但是关于信托受益权质押的程序没有规定,从实务工作中来看,信托公司内部的监管部门会对信托财产运行的流程实时记录,因为存在监管的职责和公司文件保存存档的要求,在信托文件中会对信托受益权转让、变更等事项。一旦发生信托受益权的相应变动,信托公司内部会执行一定的规范流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公示。因此,信托受益权的转让或质押变更在信托公司内部有着公示内容的必然要求,符合权利质权的条件。[[][]参见陈磊:《商事信托视角下信托受益权质押法律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1页。(三)境外立法对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态度在境外的立法中,质押的权利符合可转让性的规定,允许其质押,表现出对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接受的态度。在德国的立法之中,只有不具有可转让性的权利不能进行质押,该项规定体现在《德国民法典》第1274条规定中,该法条规定:“权利质权的设定参考权利转让的规定。因权利转让的需要交付物的,则适用第1205条、第1206条规定;如果一项权利不可转让,则不得质押。”由此可见,德国认可权利质权,信托受益权作为一项可以转让的权利,是可以进行质押的。在《瑞士民法典》第899条的规定中:“可转让的债权和其他权利可以质押。除另有规定外,前款质押适用动产质押的规定。”瑞典也认可了具有可转让性的权利可以进行质押。在中国澳门地区《民法典》第676条规定:“仅在权利之标的为动产及权利可移转时,方可就有关权利设定质权。”这表明,在中国澳门地区能设立质权需要权利标的为动产或者该项权利具有可转让性。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900条规定:“可让与之债权及其他权利,均得为质权之标的。即只要是可以转让的权利,如果法律未禁止,则可以质押。”中国台湾地区的民法也规定了具有可转让性的权利能进行质押,前文已经论述了信托受益权的可转让性,由此可见,信托受益权质押在境外是有其法律基础和可行性的。我国《信托法》的对日本信托法有所借鉴,日本《信托法》的制度也相对比较成熟。在日本《信托法》第2条第7款[[]《日本信托法》第2条第7款:本法所称受益权,是指基于信托条款享有的针对受托人分配信托财产或者进行涉及信托财产的其他分配的请求权(下文称受益债权),以及依据本法享有的为保障该债权而要求受托人或者其他人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日本信托法》第2条第7款:本法所称受益权,是指基于信托条款享有的针对受托人分配信托财产或者进行涉及信托财产的其他分配的请求权(下文称受益债权),以及依据本法享有的为保障该债权而要求受托人或者其他人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参见前引[3],明朗朗书,第91页。(四)司法实践中对信托受益权的质押态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出现了多个与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案例,在吴某与陆某、何某等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吴颖与陆晓明、何易楠等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2014)杭拱民初字2061号民事判决书。]中,本案中,王某拖欠何某借款未还,故双方签订了《欠款偿还协议》,第三人陆某在未告知并征求其妻吴某意见的情况下,将其与吴某以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某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份额提供质押担保,签订了《信托权质押协议》。吴某得知此事后,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该《信托权质押协议》无效的其中理由之一是因为《物权法》中未规定信托受益权是属于可以质押的权利。法院的观点是涉案协议不存在无效的情形,法院根据《物权法》第223条第7项[[][]吴颖与陆晓明、何易楠等确认合同无效纠纷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2014)杭拱民初字2061号民事判决书。[]《物权法》第223条第7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民法典》对该项的规定并未进行改动。在某银行与温州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一案[[]温州市弗斯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诉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行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浙温商终字[]温州市弗斯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诉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行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浙温商终字803号民事判决书。在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与上海厚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邵为军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与上海厚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邵为军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2014)静民四(商)初字1648[]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与上海厚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邵为军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2014)静民四(商)初字1648号民事判决书。[]权利质押,其应当具备以下特点和要件:其一,须是私法上的财产权;其二,须具有可让与性;其三,须是有权利凭证或有特定机构管理的财产权。产质权的规定,认为以该质押标的物设定质押的书面材料送达受托人时设立。在以上案例中,法院都认可了信托受益权的可质押性,但关于信托受益权的设立法院认定则不同,在某银行与温州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一案,法院以交付为生效要件。在信达资管公司与上海厚石股权投资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法院虽然认定信托受益权为权利质权,但依旧适用的是动产质权的规定,以交付为生效要件。信托受益权质押权的认定和设立均存在着争议,源于我国尚不存在合法性的基础,法院审判的依据也有所不同。在实践中已经出现关于信托受益权质押的大量商事事例,法院大多都认可了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效力。法院严格执行物权法定原则是会影响效率和妨碍正常的商事秩序,也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四、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构建(一)确立让与担保制度《民法典》出台后,担保合同的范围的内涵进行了扩充,将起到担保作用的交易形式也当作了担保,该项规定体现在第388条第1款中,从而扩大了金融担保的空间。[[]参见王利明:《担保制度的现代化:对<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的评析》,《法学家》2021年第1期,第35[]参见王利明:《担保制度的现代化:对<民法典>第388条第1款的评析》,《法学家》2021年第1期,第35页。[]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诉江苏亿豪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苏商终字0205号民事判决书。[]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册),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版,第1100页。在《九民会议纪要》第71条中规定了让与担保合同效力的认定及债权人的债权实现这两方面的问题。[[]《九民会议纪要》第71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合同,约定将财产形式上转让至债权人名下,债务人到期清偿债务,债权人将该财产返还给债务人或第三人,债务人到期没有清偿债务,债权人可以对财产拍卖、变卖、折价偿还债权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有效。合同如果约定债务人到期没有清偿债务,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部分约定无效,但不影响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当事人根据上述合同约定,已经完成财产权利变动的公示方式转让至债权人名下,债务人到期没有清偿债务,债权人请求确认财产归其所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请求参照法律关于担保物权的规定对财产拍卖、变卖、折价优先偿还其债权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债务人因到期没有清偿债务,请求对该财产拍卖、变卖、折价偿还所欠债权人合同项下债务的,人民法院亦应依法予以支持。]虽然担保物权受物权法定的原则的限制不得任意创设,但是担保合同可以自由设立。在《九民会议纪要》第66条[[][]《九民会议纪要》第71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合同,约定将财产形式上转让至债权人名下,债务人到期清偿债务,债权人将该财产返还给债务人或第三人,债务人到期没有清偿债务,债权人可以对财产拍卖、变卖、折价偿还债权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有效。合同如果约定债务人到期没有清偿债务,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部分约定无效,但不影响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当事人根据上述合同约定,已经完成财产权利变动的公示方式转让至债权人名下,债务人到期没有清偿债务,债权人请求确认财产归其所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请求参照法律关于担保物权的规定对财产拍卖、变卖、折价优先偿还其债权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债务人因到期没有清偿债务,请求对该财产拍卖、变卖、折价偿还所欠债权人合同项下债务的,人民法院亦应依法予以支持。[]《九民会议纪要》第66条:当事人订立的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不存在法定无效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虽然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属于物权法规定的典型担保类型,但是其担保功能应予肯定。[]参见前引[6],刘光祥书,第125页。在设立目的上,让与担保的目的与信托受益权质押都是为了担保债权的实现。担保与质押的目的都是为了构建稳定的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债权债务的合理实现,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从担保的标的来看,让与担保包括了物权、债权以及一些财产性的权利。信托受益权质押的标的与让与担保有其相似之处。在设立程序上,让与担保与信托受益权质押都是通过合同或者相关协议方式确立。在担保债权的实现上,让与担保与受益权质押都是采用如债务不能履行时,即可用转移的物来进行清偿。而在让与担保权利与受益权质押权利消灭的层面上,都是基于债务得以有效清偿、或债务抵消等其他让债权得以实现或变向形成价值对等的情况下,担保权或质权才消灭。由此可见,确立让与担保制度更好的解决了信托受益权的质押问题。(二)建立和完善信托登记制度信托登记制度的建立有其必要性,信托登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信托受益权的质押的实现。在信托受益权质押生效的要件上,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交付为生效要件;二是登记为生效要件。采用交付为生效要件,信托受益人需要得到信托公司的凭证,信托公司需要签发信托受益权凭证,受益人将凭证交付给质权人时,信托受益权质押才能依法成立生效。但是存在受益人和质权人不进行登记和备案的状况,这样会导致最终的质权难以实现,质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此外,信托终止,信托受益权也会受到影响,也难确保质权人的权益得到保护。采用登记为生效要件时,信托受益人需要将受益权在登记机构办理质押登记,质权设立才能生效。此前已经论述信托受益权与基金份额的相似性,可类比基金份额质押设立的方式,采取登记为生效要件。我国在《信托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了信托产品和信托受益权的登记流程及方式,但是在此种并未规定信托受益权的质押制度。[[]参见江雪:《我国信托受益权质押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3页。]构建信托受益权质押登记制度需要明确质押登记的部门。[]参见江雪:《我国信托受益权质押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3页。质押登记的具体事项也需要进行明确,需要在信托受益权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记载基本信息,例如当事人的信息、以及出质的信托受益权的规模。为了保证信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信托机构为质押登记的申请人,因为信托机构此前已有所相关文件信息的保存和记录,既可以减少登记机构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此外赋予社会公众及利害关系人查询相关信托登记信息的权限,对信托信息进行分级查询,不同的人有不同查询需求。(三)质押权设立的例外情形民事法律行为的实施需要行为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质押权作为担保物权,质押权的设立首先需要考虑质权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信托的设立并不考虑受益人的行为能力,受益人可能是没有任何行为能力人,比如胎儿、精神病人等。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