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案:本章整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_第1页
数学学案:本章整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_第2页
数学学案:本章整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_第3页
数学学案:本章整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_第4页
数学学案:本章整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本章整合知识网络专题探究专题一、轨迹问题【例1】已知A(0,7),B(0,-7),C(12,2),以C为一个焦点作过A,B的椭圆,求椭圆的另一个焦点F的轨迹方程.思路分析:先根据椭圆的定义列出关系式,再将其坐标化即可.解:∵|AC|=13,|BC|=15,|AB|=14,又|AF|+|AC|=|BF|+|BC|,∴|AF|-|BF|=|BC|-|AC|=2,故点F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实轴长为2的双曲线的一支.又c=7,a=1,b2=48,故点F的轨迹方程是y2-eq\f(x2,48)=1(y≤-1).【例2】已知动圆E与圆A:(x+4)2+y2=2外切,与圆B:(x-4)2+y2=2内切,试确定动圆圆心E的轨迹.思路分析:先利用两圆内切和外切表示圆心距,再利用双曲线定义求解.解:设动圆E的半径为r,则由已知|AE|=r+eq\r(2),|BE|=r-eq\r(2),所以|AE|-|BE|=2eq\r(2)。又A(-4,0),B(4,0),所以|AB|=8,2eq\r(2)<|AB|。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知,点E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互动探究】若例2条件“与圆B:(x-4)2+y2=2内切”改为“与圆B:(x-4)2+y2=4外切”则结论如何?解:设动圆E的半径为r,eq\b\lc\{\rc\(eq\a\vs4\al\co1(|EA|=r+eq\r(2),,|EB|=r+2,))∴|EB|-|EA|=2-eq\r(2)<|AB|=8,∴点E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例3】过双曲线x2-y2=1上一点Q引直线x+y=2的垂线,垂足为N。求线段QN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思路分析:先找到P点和Q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再利用Q点坐标满足双曲线方程,间接求得P点的轨迹.解:设动点P的坐标为(x,y),点Q的坐标为(x1,y1),则点N的坐标为(2x-x1,2y-y1).因为点N在直线x+y=2上,所以2x-x1+2y-y1=2.①又因为PQ垂直于直线x+y=2,所以eq\f(y-y1,x-x1)=1,即x-y+y1-x1=0。②联立①②解得eq\b\lc\{\rc\(eq\a\vs4\al\co1(x1=eq\f(3,2)x+eq\f(1,2)y-1,③,y1=eq\f(1,2)x+eq\f(3,2)y-1。④))又点Q在双曲线x2-y2=1上,所以xeq\o\al(2,1)-yeq\o\al(2,1)=1,⑤将③④代入⑤,得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2x2-2y2-2x+2y-1=0.专题二、离心率问题【例4】椭圆eq\f(x2,a2)+eq\f(y2,b2)=1(a>b>0)的焦距为2c,若直线y=2x与椭圆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恰为c,则椭圆的离心率等于()A。eq\f(2-eq\r(2),2)B。eq\f(2eq\r(2)-1,2) C。eq\r(3)-1D。eq\r(2)-1解析:当x=c时,由eq\f(c2,a2)+eq\f(y2,b2)=1,得y=±eq\f(b2,a).又交点在y=2x上,∴交点坐标为eq\b\lc\(\rc\)(eq\a\vs4\al\co1(c,eq\f(b2,a)))。∴2c=eq\f(b2,a)=eq\f(a2-c2,a)=a-eq\f(c2,a).∴2eq\f(c,a)=1-eq\f(c2,a2),即e2+2e-1=0,解得e=-1±eq\r(2)。∵0<e<1,∴e=eq\r(2)-1。答案:D【例5】点P是双曲线eq\f(x2,a2)-eq\f(y2,b2)=1(a>0,b>0)和圆x2+y2=a2+b2的一个交点,且2∠PF1F2=∠PF2F1,其中F1和F2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解析:由圆x2+y2=a2+b2,得x2+y2=c2,∴圆过焦点F1和F2.∴∠F1PF2=90°.又2∠PF1F2=∠PF2F∴∠PF1F2=30°,∠PF2F如图所示.于是|PF2|=c,|PF1|=c。由双曲线的定义,有c-c=2a,∴e=。答案:+1【例6】已知双曲线eq\f(x2,a2)-eq\f(y2,b2)=1(a>0,b>0)的右焦点为F,若过点F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仅有一个交点,试求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解:设双曲线的斜率为正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k,则k≥eq\r(3),即eq\f(b,a)≥eq\r(3),∴e2=1+eq\f(b2,a2)≥1+(eq\r(3))2=4,∴e≥2,即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2,+∞).专题三、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大都是些综合性问题,解法灵活,技巧性强,涉及代数、三角、几何诸方面的知识,现把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与方法介绍如下:(1)平面几何法.平面几何法求最值问题,主要是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知识求解.(2)目标函数法.建立目标函数解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是常规方法,其关键是选取适当的变量建立目标函数.【例7】已知F1,F2为椭圆x2+eq\f(y2,2)=1的两个焦点,AB是过焦点F1的一条动弦,求△ABF2面积的最大值.思路分析:△ABF2的面积是由直线AB的斜率k确定的,因此可构建以k为自变量的目标函数,用代数的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值.解:由题意,知|F1F2经分析,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题意.故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代入椭圆的方程2x2+y2=2,得(k2+2)x2+2kx-1=0,则xA+xB=-eq\f(2k,k2+2),xA·xB=-eq\f(1,k2+2),∴|xA-xB|=eq\f(eq\r(8(k2+1)),k2+2)。=eq\f(1,2)|F1F2|·|xA-xB|=eq\f(1,2)×2×2eq\r(2)×eq\f(eq\r(k2+1),k2+2)=2eq\r(2)×eq\f(1,eq\r(k2+1)+eq\f(1,eq\r(k2+1)))≤2eq\r(2)×eq\f(1,2)=eq\r(2)。当eq\r(k2+1)=eq\f(1,eq\r(k2+1)),即k=0时,△ABF2的面积最大,为eq\r(2).【例8】已知点A(4,-2),F为抛物线y2=8x的焦点,点M在抛物线上移动,当|MA|+|MF|取最小值时,点M的坐标为()A.(0,0) B.(1,-2eq\r(2)) C.(2,-2) D。eq\b\lc\(\rc\)(eq\a\vs4\al\co1(eq\f(1,2),-2))解析:如图,过点M作抛物线的准线l的垂线,垂足为E.由抛物线的定义知|MF|=|ME|。当点M在抛物线上移动时,|ME|+|MA|的值在变化,显然当M移到M′时,A,M′,E′三点共线,|M′E′|+|M′A|最小,此时AM′∥Ox。把y=-2代入y2=8x,得x=eq\f(1,2),所以M′的坐标为eq\b\lc\(\rc\)(eq\a\vs4\al\co1(eq\f(1,2),-2)),故选D.答案:D【例9】设F1,F2是椭圆eq\f(x2,a2)+eq\f(y2,b2)=1(a>b>0)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任一点,那么|PF1|·|PF2|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解析:根据基本不等式“eq\r(ab)≤eq\f(a+b,2)(a>0,b>0)”的变形“ab≤eq\b\lc\(\rc\)(eq\a\vs4\al\co1(eq\f(a+b,2)))2”,得|PF1|·|PF2|≤eq\b\lc\(\rc\)(eq\a\vs4\al\co1(eq\f(|PF1|+|PF2|,2)))2=eq\b\lc\(\rc\)(eq\a\vs4\al\co1(eq\f(2a,2)))2=a2,当且仅当|PF1|=|PF2|,即P是短轴端点时,取等号.所以|PF1|·|PF2|的最大值为a2。答案:a2【例10】长为3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在抛物线y2=2x上移动,M为AB的中点,则M点到y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解析:如图,抛物线y2=2x的准线为l:x=-eq\f(1,2),过A,B,M分别作AA′,BB′,MM′垂直于l,垂足分别为A′,B′,M′。由抛物线定义,知|AA′|=|FA|,|BB′|=|FB|。又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