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 课件 第七章 审美模式_第1页
美学概论 课件 第七章 审美模式_第2页
美学概论 课件 第七章 审美模式_第3页
美学概论 课件 第七章 审美模式_第4页
美学概论 课件 第七章 审美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审美模式导语何为审美模式:

英文中的mode(模式)可以追溯至拉丁文modus,起初用来表示范围、度量,其词根med意为“采取适当措施”。从词源学中不难看出,审美模式是在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中,基于审美对象的范围、性质、属性等自身特质,依托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内在的审美联系,积累形成的模态化、范式化的审美态度与理论路径。审美模式并非局限于某种美学风格流派与特征,而是代表着一种主客间的交互性关系,通过展现审美经验运行机制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位势,体现出对主体的本质设定以及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因此,对审美模式的考察,不仅能够突出审美观念的时代变迁与文化特征,而且能够借此透视更深层次上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流变。审美过程审美模式历时性共时性审视审美活动的绵延对审美体验的当下特征进行剖析第一节

自然审美欣赏模式第一节自然审美欣赏模式自然审美欣赏模式对象模式环境模式“自然的人化”模式生态模式第一节自然审美欣赏模式对自然美的欣赏具有悠久历史:

柏拉图:自然美因为最为接近美的理念而获得了超越艺术美的先在性地位。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第一节自然审美欣赏模式自然美欣赏的衰落:现代美学自诞生之日起似乎就站在了自然的对立面,自然美日趋被排斥在美学的边缘。

阿多诺:“自然美之所以从美学中消失,是由于人类自由与尊严观念至上的不断扩展,该观念发端于康德,但在席勒和黑格尔那里得到充分认识。”——《美学理论》黑格尔:“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美学》

一、对象模式定义:

1.将自然视作艺术创造的审美对象,以艺术鉴赏的方式对自然美进行审美欣赏活动,这种自然审美欣赏模式即对象模式(objectmodel)。

2.以形式主义和“如画”的自然审美为主:形式主义:割裂了自然及其所属环境的内在连续性。“如画”:以艺术的眼光对自然进行评判。一、对象模式·形式主义的自然美形式主义的自然美形式主义的审美欣赏模式建立在“审美无利害”观念的基础上。18世纪初,夏夫兹博里、哈奇生等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将“无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作为审美判断标准引入美学中。康德巩固和完善了“审美无利害”观念,并从经验层面扩展到先验层面。康德将审美与善和快感区分开,同时确立了审美静观的欣赏方式,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特征成为审美体验的主要来源。一、对象模式·形式主义的自然美在“审美无利害”的影响下,自然审美具有以下特征:1.欣赏者与审美对象之间排除了认知性或意志性的利害关系。

对审美对象的欣赏活动:不出于道德的善、不出于身体感官的快适、不是基于某种概念的认识判断。2.要求欣赏者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审美静观的欣赏方式。

二者之间相隔一定的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从而不陷入审美对象之中。一、对象模式·形式主义的自然美3.欣赏者需要对此种欣赏模式下的审美对象做出限定。将自然个体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并去除主观化的个人情绪,只关注自然对象,包括诸如颜色,线条,形状,结构在内的感性形式因素。将自然对象作为与其周围环境分离的、自给自足的审美单元,也就是一种孤立的、实体的审美对象。孤立性:忽略了自然对象与其所处整体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审美相关性。实体性:将客观存在的自然对象,从物质上或精神上强行将其从自身生长的自然环境中移除,将其看作一种“现成品”(readymades)或者“发现艺术”(foundart),即:自然审美对象被同化为艺术品。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欣赏者混淆了艺术与自然作为审美对象的不同属性,以艺术鉴赏的方式欣赏自然。卡尔松将这种自然审美欣赏模式称为“对象模式”(objectmodel)。一、对象模式·“如画”的自然美“如画”(picturesque)

“如画”(picturesque)概念兴起于18世纪,起初“如画”还包含着社会与道德价值。“如画”概念最初是以挑战形式主义的自然欣赏模式的面目出现,伴随着优美、崇高等概念而来,更多指一种审美风格,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衍生为一种审美方式,也就是像欣赏风景画一样欣赏自然。

一、对象模式·“如画”的自然美“如画”概念的流变:古希腊时期人们将艺术视为自然的一面镜子,古罗马时期甚至还现出了像维吉尔的《牧歌》《农事诗》这样对自然极尽描写的作品,即使这个时期对自然的描写多数还是带有城邦治理的目的。中世纪受神学思想的影响,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呈现出大致两种状态:一种是偏远的山脉、陡崖等,因为远离上帝的普照而成为一种野蛮甚至邪恶的象征;另一种是自然诸现象都是上帝旨意的隐喻。一、对象模式·“如画”的自然美文艺复兴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自然和艺术从神性的枷锁中脱离出来,自然的众多景象不再是罪恶的代名词。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认识逐渐脱离了教化和认知的作用,经由夏夫兹博里、哈奇森、伯克、艾利森等人对“审美无功利”的发展,自然审美重新兴起,并进而产生了“如画”美。18世纪以后“如画”最开始出现是作为英国美术领域的一种实践指导理论,渐而成为人们欣赏自然风景的美学概念。威廉·吉尔平首次提出“如画”,即“一幅画中令人愉快的那种特殊的美”。他区分了“一般的美”与“如画”美:

1.一般的美:只能在自然状态下给人的眼睛以感官愉悦。

2.“如画”:能凭借被绘画图解的性质给人愉悦。一、对象模式·“如画”的自然美普利斯进一步把“如画”置于优美与崇高之间,“如画”的根源即自然物的美在于自然本身的性质。

1.优美在于光滑、年轻新鲜的观念;

2.崇高在于广阔无限;

3.如画在于粗糙、多变、不规则。如画可以跟优美与崇高相区别,也可以与二者结合,普利斯称之为“如画性的优美”与“如画性的崇高”。赖特否认“如画”是事物客观具有的属性,他认为其根源在于观察者的心灵,它是一种“联想的模式”。赖特在如画中加入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联结了自然风景与风景画,使得风景一方面是风景,另一方面又有一种“艺术氛围”,使风景不是风景,而与艺术画作一致。赖特为如画赋予更多主观人为色彩。一、对象模式·“如画”的自然美

康德全面发展了如画理论对自然形式性与审美主观性的强调,他将审美看做是自然表象的形式与人的认知能力相对照的结果。

“如画美”对自然欣赏产生深远影响,在实践中,如画式的审美指导了自然欣赏,在理论中,又成为一种美学观念为康德所继承。在黑格尔高举理念化的艺术美之后,自然美逐渐消失在美学视野中,直到环境美学重新提起与发现自然美。一、对象模式·“如画”的自然美“如画”与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自然审美模式推崇和谐、对称等古典主义的审美标准。

“如画”的审美模式,虽仍没有跳脱人类中心主义的陷阱,却旨在发现自然本身的美,尤其是那些不被人关注的,不规则的,粗糙的,多变的自然环境。

一、对象模式·“如画”的自然美“如画美”

得名于对风景画的欣赏模式,意味着欣赏者以特定的距离与视角对艺术或者自然对象进行审美欣赏。欣赏的重点并非实际对象本身,而是对象的再现以及所再现的特征,因此,强调对自然对象的色彩、线条等视觉属性的关注。卡尔松将这种欣赏模式称为“景观模式”(landscapemodel)。“如画”的自然欣赏模式将自然人为地划定为一个个区域,框定出一片片风景,将自然由三维、立体的可观可感之物转变为二维的、平面的景观绘画。一、对象模式·“如画”的自然美相比于形式主义的自然审美模式,“如画”在关注本真自然的道路上更进一步:1.从审美欣赏的标准来看:“如画美”批判了传统自然审美对和谐、平衡等状态的推崇,对未经人类染指的荒野给予了更多关注。2.从审美欣赏的范围来看:相较于形式主义的自然美,“如画美”所涵盖的自然对象更加丰富,它将自然审美对象从孤立的个体扩展至某一片包含着众多自然对象的风景,尽管此种欣赏模式依然难以跳脱主观意志的束缚,但仅就视觉呈现而言,并不妨碍自然审美的客观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然审美的整体性。一、对象模式·“如画”的自然美3.从审美欣赏的对象来看:对自然进行“如画”式的审美欣赏无法将自然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完全的、机械的分离,因此,将“如画美”理解为纯粹的形式美也许过于片面。

评价:虽然“如画”的审美欣赏模式在欣赏本真自然的进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形式主义的自然美还是“如画”的自然美,均是以艺术鉴赏的方式欣赏自然,因此自然本性尚处于遮蔽之中。二、环境模式环境模式认知主义环境美学非认知主义环境美学融合型环境美学二、环境模式欧洲对自然美理论的研究在经历了18世纪的繁荣后逐渐衰落。然而就在此时,浪漫主义思潮的遗产为自然美在美国的兴起埋下了种子。不同于欧洲哲学延续着古希腊以降形而上学传统对精神与主体的关注,美国的超验主义哲学更关注自然中的物质实体,对河流,山脉,森林,沙漠的热爱植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美国自然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推动了自然美理论的发展,也令哲学家们开始反思:自然与艺术在审美特性上究竟有何区别?如何才能正确地欣赏自然呢?对自然审美与艺术审美之间差异的反思,使得自然审美逐渐从艺术审美的统摄中独立出来,并孕育了最早的“自然全美”思想。二、环境模式“自然全美”:

通俗的讲,“自然全美”即所有的自然物都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

1.“自然全美”思想的先声: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华兹华斯、济慈、拜伦等人就已经表露出对自然全方位的热爱。风景画家康斯太布尔,文艺批评家罗斯金更是将自然看作没有丝毫负面因素的存在。这种自然审美模式得益于彼时的社会思潮,虽然尚未呈现出自觉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系统,却成为“自然全美”思想的先声。二、环境模式2.“自然全美”思想的发展

进入20世纪后,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人们普遍意识到自然并非人类索取、对抗与征服的对象,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现实问题促使众多学者重新审视启蒙现代性的历史局限,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消解了形而上学的主导地位,打碎了工具理性与启蒙现代性的枷锁,环境现实与哲学思想的双重因素共同推动了自然美的复兴。

二、环境模式环境美学:1966年,罗纳德·赫伯恩(RonaldHepburn)发表《当代美学对自然美的忽视》一文,标志着西方环境美学的开端。赫伯恩的环境美学思想对自然审美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他将研究重心从关注自然美的本质问题转移到主体的自然审美方式问题,也就是从探究什么是自然美过渡到如何欣赏自然美。另一方面,他的环境美学思想成为西方环境美学的开端,延伸出环境美学的诸多理论形态。二、环境模式在赫伯恩之后,环境美学进一步发展并分化为认知主义与非认知主义。或者可以称为概念的与非概念的两种立场。认知主义(cognitivism)将科学知识作为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的必经之路。呈现出人与自然二分的特征。非认知主义(non-cognitivism)在承认科学影响的同时,也将想象,感知,神话,民俗故事等因素考虑进来,试图以此恢复自然丰富的感性特征。坚持主客一元的统一论。实际上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在环境美学的发展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呈现出“分久必合”的融合趋势。二、环境模式·认知主义环境美学长久以来,自然审美借鉴艺术的欣赏方式,在重视感性形式体验的同时忽略了自然本身的特性,认知主义旨在以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纠正自然审美思想一直以来存在的主观性偏差。

代表人物:卡尔松

二、环境模式·认知主义环境美学环境审美的两个问题:卡尔松的环境美学发轫于对传统自然美理论的批判,他将传统的自然审美模式称为“对象模式”(objectmodel)与“景观模式”(landscapemodel),这两种模式以艺术鉴赏的方式欣赏自然,造成了对自然美的遮蔽,为此,人们需要首先解决两个问题:(1)审美地欣赏什么?关键在于要如题所示的欣赏自然,遵循以对象为导向的客观主义原则。(2)如何审美地欣赏?着眼于欣赏者的欣赏方式,即超越主客二分的审美静观,积极置身于审美情境之中,体验人与自然的交融之美。二、环境模式·认知主义环境美学卡尔松认为要想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需要重新认识自然。

第一,自然是环境的。与“对象模式”相区分,自然审美对象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其所处环境紧密相连的整体。

第二,自然是自然的。对应“景观模式”,反对将自然对象同化为艺术品或者风景画。卡尔松将自然与艺术审美区分开来,根源在于二者的存在性质不同。相比于艺术品与作者的紧密联系,自然不具备一个“创造者”,因而也就无法具有明确的界限与框架,主体的精神与意志也就无法渗透进自然之中。二、环境模式·认知主义环境美学自然审美范畴

卡尔松虽然着重强调艺术与自然审美欣赏模式的区别,但他并不反对将艺术鉴赏的整体模式应用于自然,他依照艺术范畴,提出环境模式(theenvironmentalmodel)的自然审美范畴。能否恰当地欣赏自然,关键在于审美范畴是否正确,恰当的感知范畴会促进审美体验的发生。卡尔松:“首先,科学家用一种美的形式或范畴,如对称、平衡等,发现自然;其次,自然只有显现在美的形式或范畴中才是可理解的,才可以进入我们的认识范围之内;最后,那些没有在美的形式中显现的自然,是混乱的、不可理解的,不能进入我们的认识世界,因此即使设想它们可能是丑的,也在我们的认识之外,我们也不知道它们的丑”。自然审美范畴有赖于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其进行修正。总而言之,科学知识对审美范畴起到修正作用,进而推动欣赏者“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以维持自然审美的客观性。二、环境模式·认知主义环境美学生态途径(ecologicalapproach)

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卡尔松在批判传统的“设计者景观”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途径”(ecologicalapproach)概念,主张将生态考虑带入人类环境欣赏中,并将其看作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的整体性的人类生态系统,其生态必然性即“功能的适应”(functionalfit)。人造环境——设计者景观途径自然环境——生态途径对功能的强调建立在生态意识之上,任何个体都处于一套生态系统之中,在依赖于同一系统内部不同元素的互相作用的同时,也与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彼此适应。对功能的适应需要从生态系统层面欣赏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二、环境模式·认知主义环境美学认知主义环境美学话语形态对自然审美理论的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将自然美的本质问题转化为自然审美欣赏的方式问题,解决了自然美不可知性带来的审美难题;

另一方面,它将科学知识作为审美范畴的基础,维护了自然美的客观性。

二、环境模式·认知主义环境美学卡尔松的环境美学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卡尔松秉持着主客二分的哲学立场,依然没有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他所宣称的客观性也就没有逃脱理性主义的壁垒。

其次,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如何转换为审美感知与体验,此种审美转换机制尚不明确,卡尔松在强调科学知识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情感、想象等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最后,卡尔松在反对以艺术欣赏模式对待自然的同时,其审美模式依然是对象化、分离式的,从根本上讲与艺术欣赏并无二致。二、环境模式·非认知主义环境美学认知主义与非认知主义的异同认知主义非认知主义相同点在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上并无二致,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一种参与性,融合性,客观性的环境审美。代表人物卡尔松伯林特审美方式自然科学的方式更加关注感知、想象、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审美特征对象化,割裂性的审美特征开放性的、融合性的、创造性的审美体验二、环境模式·非认知主义环境美学“参与美学”(aestheticsofengagement)

1.反对主客二分伯林特试图寻找一种统一的、普适的审美模式,以涵盖包括自然、艺术在内的众多审美对象。从欣赏模式角度看,参与美学从根本上反对传统美学主客二分、审美静观的哲学立场。2.重新定义环境伯林特认为,环境作为一个复杂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体,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环境。在环境的统一体中,内在与外在、意识与物质、人类与自然并不是对立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伯林特在定义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审美场”(aestheticfield)的概念,将审美对象视作相互联系的复杂而统一的有机系统,以完整有机的“审美场景”(aestheticsitutation)替代了传统主客二分的审美静观。二、环境模式·非认知主义环境美学参与美学的主要特征:

(1)参与美学坚持审美欣赏的一元论而非二元论,否定自然与艺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绝对界限,人与自然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物我交融的审美共同体,从而在根本上摆脱人类中心主义。(2)参与美学注重审美体验的当下性与直接性,主张身体直接进入环境之中,并全身心的融入环境。(3)感知是审美体验的主要来源,审美体验需要我们调动自身的感觉形式,并且融合生理和社会文化因素。(4)西方哲学通过揭示世界的构成和结构,而非其联系和连续性来理解世界,导致审美体验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参与美学倾向于将审美体验建立在连续性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之上,通过人与环境的连续性、审美经验的连续性、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等,建立一种全面而统一的美学。

二、环境模式·非认知主义环境美学卡罗尔的环境美学思想

除了伯林特的参与美学思想,非认知主义环境美学还从情感、想象等方面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中,诺埃尔·卡罗尔坚持情感因素在审美欣赏中的首要地位,强调科学知识需要与情感因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情感的激发是自然审美活动中最为普通、最为基础的审美体验,这种情感的激发甚至不需要过多的认知因素作为基础,而是一种生理性的经验过程。

正如我们欣赏壮观的瀑布时,油然而生崇高的意蕴,此时情感的产生与我们对瀑布知识的了解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在迅速地、直接地刺激我们的情感反应。

卡罗尔并不是要求人沉浸于自然,而是提倡人与自然产生情感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作为对自然的日常经验的基础。二、环境模式·融合型环境美学随着环境美学的发展,美学家们逐渐意识到,恰当的自然审美需要兼有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因此出现了融合型环境美学话语形态。

代表人物:

齐藤百合子(YurikoSaito)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

罗纳德·摩尔(RonaldMoore)二、环境模式·融合型环境美学齐藤百合子(YurikoSaito)

在齐藤百合子看来,仅仅以科学知识来欣赏自然是不够的,科学并不能代替或者促进审美体验,对自然的科学认识也是在讲述人们自己的故事,本质上无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应建立在人与自然的诗性基础上,也就是对自然的理解与情感之上。

为此,她强调在利用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民间故事与传说的价值,要通过自然的感性表象了解自然的历史与功能。二、环境模式·融合型环境美学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

将审美欣赏过程划分为两个层面,即审美属性与审美体验。自然具有自在的审美属性,却尚未被经验察觉,因而只是一种物质性的感性表征,自然的审美属性经过人类的审美加工后转化为审美体验。因此,我们既要通过科学知识来认识自然的本来面目,又要支持介人式参与(engagedparticipation)、崇高以及宗教体验的作用。二、环境模式·融合型环境美学罗纳德·摩尔(RonaldMoore)

将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区分为“概念论者”(conceptualist)和“非概念论者”(non-conceptualist),前者强调自然审美欣赏过程中存在着与艺术欣赏类似的有效的概念与范畴框架,而后者则为感知、情感、想象等非概念因素赢得了一席之地。摩尔进而提出他的“融合美学”(syncreticaesthetics)的环境美学话语形态,试图以此弥合上述两种立场间的裂痕,将自然审美从科学主义的范式中解放出来。三、“自然的人化”模式“自然的人化”概念流变:1.黑格尔早在黑格尔美学中就有类似“自然的人化”的思想,黑格尔把小男孩投向河水产生的圆圈解读为劳动的成果,自然的现象被打上人类实践的烙印。2.马克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又是人的感性的外部世界的延伸,二者相互依存。三、“自然的人化”模式3.伏·万斯洛夫之后前苏联社会实践派美学家伏·万斯洛夫把马克思“人化的自然界”直接化用为“自然的人化”,他认为人化的自然界即人化的现实、社会的实物世界。相比于马克思“人化的自然界”:

1.“人化的自然界”强调自然的存在状态,即“自然的人化”的结果。

2.“自然的人化”强调自然向人生成的动态过程。三、“自然的人化”模式4.国内“自然的人化”

国内“自然的人化”最早见于曹景元《美感与美——批判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他指出自然的人化与人的对象化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最早将“美的本质”与“自然的人化”联系起来的是李泽厚。他高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将美视为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把“自然的人化”视为美的根源以及自然美的本质概念,即“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坚持了美与美感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从而发展出其实践美学观。三、“自然的人化”模式“自然的人化”的狭义与广义

李泽厚基于其实践美学观,将“自然的人化”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当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发展到一定尺度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发生了根本改变。只有人对自然的改造达到一定程度,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掌握自然规律了,自然中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才逐渐消失,即人化或主体化的“真”与对象化的“善”实现了统一,正是在这种统一中,人与自然从敌对关系走向感性的和谐。狭义“自然的人化”广义“自然的人化”物质层面人们对实践劳动和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改造。精神层面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三、“自然的人化”模式“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1.“自然的人化”是审美活动生发的必然结果,试图将个体的、自然的、感性的因素通过历史实践积淀为总体的、社会的和理性的,实现从动物性向人性的生成。2.“人的自然化”强调回归个体感性本位,回归人的本真状态,将深陷于工具本体所营造的话语权力与工具理性漩涡之中的人们抽离出来,使其重新回归自然,以实现情感(心理)本体的建立,为审美从艺术过渡至自然、环境与生态维度提供了可能性。“人的自然化”旨在推动审美主体回归人的自然本性,重新恢复人的感性审美状态,以对抗工具理性对物质自然与精神自然的双重异化。三、“自然的人化”模式人化的自然美的问题

以人为核心的理论建构凸显了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与此同时,从实践角度解读自然美也面临着逻辑上、道德上的巨大挑战。积极方面:从本质上看,人化的自然美放弃了对自然形式的感性审美,深化了自然美的内涵,也避免了自然审美的主观倾向,这是其积极的一面。消极方面:然而,将自然作为“人化的”自然,混淆了自然独特的审美属性,与其说是在欣赏自然,不如说是在欣赏自然中所体现的人的精神、力量与意志。随着生态人文主义的出现,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才逐渐得到扭转,自然审美模式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四、生态模式自然审美的生态模式与西方生态世界观的形成密切相关。20世纪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西方学者开始将生态问题上升到世界观的角度来思考。这种世界观将世界看作一个涵盖了人类与自然的有机整体,单个生命对整体生态系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只有在这一整体系统中单个生命才能获得生存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生态美学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四、生态模式生态美学的起源: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先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学的诞生意味着西方世界从对“人是万物之灵长”的强调开始转向了一种生态进化的视角。生态美学的真正起源可以追溯到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利奥波德在此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大地伦理学,被评价为“第一个建立在生态和自然演化史知识上的自然美学”。利奥波德的生态美学思想建立在大地共同体观念的基础之上,他将自然纳入传统的伦理范围之内,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扩展至人与自然之间,作为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员,人类应该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道德义务。四、生态模式贾克苏·科欧(JusuckKoh)的“生态建筑设计美学”

贾苏克·科欧的生态美学思想体现在其建筑设计理念中。他以伯林特的“审美场”概念为参照,吸收了东方美学的诸多观点,致力于将建筑、景观、美学与生态的理论交叉融合,以实现建筑景观与生态之美的协调与交融。科欧以批判传统“如画”审美来立论,认为“如画美”尚未摆脱人与景二元对立的窠臼,因而无法触及环境美的真正内涵。为此,他提出了关注环境整体的“生态之美”。四、生态模式具体来看,科欧提出了“包容性统一”(inclusiveunity)、“动态平衡”(dynamicbalance)和“补充性”(complementarity)三个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美学范式。1.“包容性统一”:强调突破二元对立,实现人与周遭环境浑然一体,在关注人工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环境的功能2.“动态平衡”:旨在突破传统意义中形式上的静态平衡,强调设计中的不对称,更多关注整体过程中的秩序平衡3.“补充性”:反映出一种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即主体与客体、自然与人为、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分割性,主张利用景观和自然元素补充人类建筑,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效果。总而言之,科欧从生态设计学实践层面出发,反对建筑设计对形式的过分关注,而是将人、建筑融入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之中,形成了整合的、动态的、具有美学内涵的良性系统。四、生态模式保罗·戈比斯特(PaulGobster)的“森林景观管理生态美学”

保罗·戈比斯特试图吸收利奥波德的“大地美学”与科欧的“生态设计美学”,并将其应用于林业管理等景观感知与评估的实践中,解决森林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冲突问题。戈比斯特认为冲突的形成是传统自然审美中主客分离的景观模式的结果,对自然的形式化、对象化、视觉化的审美方式必然会忽略自然的生态属性和价值,从而导致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冲突。戈比斯特的解决方式是扩大审美的范围,以生态的眼光引导和规范审美,从而达成生态与审美的和解。他提出“景观感知过程”这一生态审美范式,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突破主客对立的、积极的、参与式的“人-景”互动,最终落脚于审美价值所带来的保护生态系统的伦理义务。四、生态模式生态美学的广义与狭义

狭义的生态美学是指西方从生态学视角发展而来的景观生态学,它将生态学知识应用于建筑或者环境设计中。广义的生态美学站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意指在生态意识指导下的具有生态维度的审美观。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扩展至人与自然、社会、宇宙、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最终旨在改善人类当下非美的存在状态。四、生态模式生态美学对于自然美理论的超越

一方面体现在它重视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不同哲学传统中的具有生态意味的多元化的自然美理论。

另一方面体现在生态伦理观念的转变上,它强调本体论层面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美,其本质是树立一种生命共同体意识。

四、生态模式中国生态美学生态存在论美学曾繁仁提出了生态存在论美学话语形态。他提出生态美学“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的时代语境之下,“后现代在精神与文化上的特色就是对生态精神的倡导,这就为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土壤,创造了条件”。四、生态模式生生美学

曾繁仁深耕于中国古典生态哲学思想,进一步提出并阐释了中国传统“生生美学”话语体系,试图在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与英美分析哲学环境美学之外,提出一种基于中国古代生态审美智慧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生态美学体系,以跨文化研究的视角阐释中西生态美学的共性与差异性。

四、生态模式“生生”“生生”中第一个“生”为动词“创生”,而第二个“生”为名词“生命”,“生生”即创生生命。“生生”之美是动态生成之美,它并没有明确的审美对象,而是关注生命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之美。对“生”的关注凝结着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人口的繁衍、植物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周易》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为易”,也就是说,创生生命是最高的道德,这种生生之德转化为生生之美,就使生态美学获得了本体论层面上的内涵。《周易》又云“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阴阳各在其位,风调雨顺,万物繁茂,这就是美的景象。四、生态模式“生生美学”的文化特点

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阴阳相生的生命美学、“太极图示”的艺术思维模式、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言在意外”的意境审美模式。此外,曾繁仁总结了“生生美学”的诸多范畴,包括诗歌之“意境”、书法之“筋血骨肉”、古琴之“琴德”、国画之“气韵生动”、戏曲之“虚拟表演”等,以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佛教画集为个例,探寻生生美学与中国古典文化融合的可能性。第二节

艺术审美欣赏模式第二节艺术审美欣赏模式艺术审美欣赏模式艺术的道德美艺术的形式美审美静观中的艺术美一、艺术的道德美根据道德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相互关系,可以将艺术欣赏模式分为两种:

1.审美道德主义主张将道德因素置于艺术价值的考量之中,相信道德观念会提升或者损害艺术品的审美体验。2.审美自律主义秉持着艺术自律的原则,认为艺术品中的道德价值不会对审美体验产生影响。一、艺术的道德美美善统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美善统一是中西方早期审美模式的共同特征。在汉语词源学中不乏美感经验与功利意图相混淆的现象,《说文解字》对“美”这样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所谓“羊大为美”并不是指羊的视觉形象,而是说肥美的羊味道鲜美,味道鲜美属于人类的功利目的,而不涉及对象的感性形式。一、艺术的道德美古希腊人将艺术作为一种“技艺”,泛指人的一切技术。

在此背景下,实用性的道德因素充斥在对何者为美的评判之中。正因如此,古希腊人将美与其他实用性目的混淆。

苏格拉底提出“美在效用”的观点。

“美在效用”一方面是指适合于使用者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指适合于事物自身的目的。一、艺术的道德美美善统一观持续到中世纪,上帝作为全知全善的象征,取代了理念在形而上学中的位置,美被视为上帝的杰作,美的事物存在的合理性蕴含着上帝的旨意,因此道德标准成为审美价值的内核与准则。中世纪也蕴藏着审美独立的先机。一、艺术的道德美美善分离,审美独立中世纪蕴藏着审美独立的先机。作为对上帝旨意的再现,艺术美的判断标准逐渐与早期的实用目的区分开来。18世纪同时,美学的形式特征也逐渐得到关注,作为纯粹形式的美具备了象征道德的功能,这一趋势在康德的目的论哲学之中达到了巅峰。黑格尔对道德与伦理的内涵进行了区分,在他看来,道德更侧重于作为一种善恶观念发挥作用,也正因如此,道德观念必然会影响艺术品的审美价值。

一、艺术的道德美自19世纪末期开始,艺术自律的呼声愈来愈高。20世纪末,西方美学界开始重新审视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反思将道德判断融入审美价值之中的可能性。诺埃尔·卡罗尔提出“适度道德主义”的艺术审美观念认为艺术品的道德缺陷也是一种审美缺陷,道德价值将会直接影响到审美价值。道德缺陷如果影响到欣赏者的情感接受,那么就将是一种审美上的失败。当然,道德价值并不能够完全决定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对艺术的道德性的把握应该注意适度性和限定性。一、艺术的道德美贝里斯·高特(BerysGaut)提出“应当的反应”(meritedresponse)

认为只有对艺术品的反应符合事先规定的“应当的”反应,在审美上才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假如一件艺术品体现出道德上有问题的立场,所获得的反应就是“不应当的”,此时将会构成审美上的缺陷。

总而言之,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角力植根于对文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看法之中。道德主义的审美欣赏模式强调,艺术价值的实现不仅仅依赖于审美体验,还取决于艺术作品中蕴含的道德性。艺术是借助于物质载体而存在的审美意识形态,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教育功能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一、艺术的道德美哈姆雷特的道德讨论二、艺术的形式美艺术欣赏模式包括道德主义,及与道德主义对应的形式主义。形式美形式主义审美模式认为,美在于艺术之形式,如色彩、线条、构图等因素,而非作品蕴含的社会性因素。形式美反对将美指向人的心灵、道德抑或一种文化标准,而是从宇宙本质中寻找美的来源,将美视作一定比例下的和谐与对称。二、艺术的形式美形式美的流变与发展古希腊对形式美的提倡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认为审美的愉悦产生于数的和谐,“事物由于数而美”。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艺术的审美体验取决于对情节、形式的巧妙安排。二、艺术的形式美18世纪理性主义使美学呈现自律性趋势,夏夫兹博里、哈奇生提出“审美无利害”概念,使审美挣脱道德标准的束缚。

康德哲学发展了“审美无利害”,意味着美与质料无关,表象是对纯粹形式的感性直观。

克罗齐将审美与道德明确区分为两种不同活动。“审美无利害”推动了审美的自觉,但美与善尚未完全割裂,依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关联。二、艺术的形式美19世纪启蒙现代性异化为工具理性,压制自身的感性因素,造成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分裂。法国作家雨果公开宣称“为艺术而艺术”,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应运而生,他们相信艺术价值的高低与道德评判标准无关,艺术价值的评判仅依据感性形式的审美愉悦。二、艺术的形式美20世纪后受“语言学转向”影响,艺术自律的思潮蔓延至文学理论领域并逐渐走向极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英美“新批评”把文学艺术看作封闭的、自洽的能指系统,文学艺术的价值建立在语法、逻辑、词义等文本自身特征的基础之上,从而切断了与作者意图的联系。

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艺术作品中激发审美情感的因素就是艺术的本质,首先即是纯粹的线条与色彩的组合。在贝尔看来,内容激发出的是与审美无关或者对审美有害的生活情感,而形式不全是“有意味的形式”,只有“纯粹的形式”才能唤起审美情感。二、艺术的形式美形式美的问题:形式美在日益走向极端的过程中,获得了足以与自然科学相媲美的科学性但形式美忽视了审美活动本身所必须的感性需求,对形式的过度强调不仅使审美体验中鲜活的生命感消失殆尽,也剥夺了艺术通向社会的诸种可能性。三、审美静观中的艺术美审美态度

意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审美心理状态。审美态度需要回答在审美欣赏过程中,如何审美以及怎样审美的问题。审美态度区别于实践的、理智的、道德的态度。审美态度区别于审美属性:

审美态度更偏向于主体的情感选择。审美属性指向审美对象的某种客观感性形式。三、审美静观中的艺术美审美静观(aestheticcontemplation)

审美态度的核心命题之一即审美静观(aestheticcontemplation)

主张以一种分离的、静止的、视觉的方式欣赏审美对象,因此也可称之为分离的(detached)艺术欣赏模式。

三、审美静观中的艺术美审美静观的特征

1.主体与艺术品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和距离,艺术品需要以完整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欣赏者需要以一定的距离来欣赏艺术品。

2.审美静观的欣赏方式要求欣赏者以视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