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地区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地区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地区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地区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地区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地区高二上生物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列出了某一家庭五个成员的DNA电泳结果简化图谱,其中“—”表示有相应的标记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基因标记母亲父亲女儿1女儿2儿子Ⅰ———Ⅱ——Ⅲ———Ⅳ——Ⅴ——A.基因Ⅲ和Ⅴ可能位于同一条X染色体上 B.基因Ⅱ和Ⅳ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基因Ⅰ、Ⅱ和Ⅳ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D.基因Ⅲ和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2.生物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其中甲、乙是两个电流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刺激a处,甲和乙都会偏转,乙偏转2次B.刺激a处引起的甲偏转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该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又到静息电位的变化C.根据分别刺激a处和b处引起的乙偏转的情况可以判断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D.除去c处的神经递质后,再刺激a处,甲偏转,乙不偏转3.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的处理情况见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1组2组3组4组土壤处理灭菌不灭菌灭菌不灭菌湿润湿润较干燥较干燥A.该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落叶时与土壤湿度间的关系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组和3组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果是1、3组落叶不被分解,2、4组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分解4.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继续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去甲肾上腺素作为激素需要体液运输,作为神经递质不需要体液运输B.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C.去甲肾上腺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反馈调节D.与肾上腺髓质细胞相比,神经元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调节作用时间短、范围局限5.水稻育秧期间,如长期水淹,会导致烂种烂秧,其原因是A.细胞吸水过多 B.细胞缺氧,呼吸停止C.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中毒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6.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寒冷环境中,①②③④均增加B.可以看作反射弧的效应器的有甲状腺、肾上腺、皮肤等C.可以作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的有肾上腺、骨骼肌等D.⑤的释放减少与皮肤的功能无关,与渗透压有关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回答:(1)P、A、B、C、D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是实现生态系统___________等功能的主渠道。(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___________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也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中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研究小组考察了一个位于置位点的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所示:年龄0+1+2+3+4+5+6+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年龄7+8+9+10+11+≥12个体数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如果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8.(10分)咔唑(CA)是一种含氮有机物,是化工产品的中间体,对生物具有毒性,其结构稳定,释放到环境中后难以被降解。科研人员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从油田淤泥中分离筛选出降解咔唑的高效菌株。请回答:(1)本实验选择从油田淤泥中分离降解咔唑的高效菌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2)配制CNFM培养基时,按照配方要求称量各种成分,其中以____作为唯一氮源,配制完成后调节培养基pH,并进行____法灭菌。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3)步骤③和⑤的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4)若要测定菌株B1对咔唑的降解率,可将菌液接入10mLCNFM培养基中作为实验组,以____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计算降解率。(5)科研人员继续用获得的菌株B1探究其对CA的耐受能力,分别将菌液接种在CA浓度分别为400mg/L、500mg/L、600mg/L、700mg/L和800mg/L的培养基中,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结果表明菌株B1能耐受的CA浓度为____左右。9.(10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1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图2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所示,在神经纤维膜外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次和________次。(2)如果图1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分泌物a作用于垂体,则分泌物a最可能是________激素,该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_。(3)图2中B淋巴细胞识别入侵的病毒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细胞。(4)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病毒的______________,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检查,检测有无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可用_______方法进行检测。(5)图1与图2充分说明了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0.(10分)下面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是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A_____,这部分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上图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之间能量传递的效率是____________。(2)第二营养级生物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是谁同化的?________(填图中字母)(3)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__消耗;②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③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4)湖泊中的有些鱼类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配,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属于________信息。湖泊中有些生物目前人类尚不清楚其价值,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它具有_______价值。(5)湖泊与草原都是人们获取畜牧产品的场所,通过调査草原的放牧区与未放牧区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发现,放牧区小动物的丰富度明显低于未放牧区,说明放牧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改变放牧区草原群落的________结构。湖泊中有许多的细菌、真菌,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这类生物的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11.(15分)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地雀有13个种,下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1)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_____________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2)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_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变异,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_____________隔离,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所以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若某个小岛上的地雀均为莺雀,则该小岛上的全部莺雀个体称为___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4)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分析表中信息,只有基因Ⅱ和基因Ⅳ的遗传情况一致,说明只有基因Ⅱ与基因Ⅳ最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父亲的基因Ⅲ遗传给了女儿,没有遗传给儿子,则基因Ⅲ很有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父亲的基因Ⅴ遗传给了女儿,说明基因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详解】A、据表格可知,基因III只有父亲有,而母亲没有,且父亲的基因Ⅲ遗传给了女儿,没有遗传给儿子,则基因Ⅲ很有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V母亲没有,而父亲有,父亲的基因Ⅴ遗传给了女儿1,而没有遗传给女儿2,说明基因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也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B、分析表中信息,基因Ⅱ和基因Ⅳ的遗传情况一致,说明基因Ⅱ与基因Ⅳ最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正确;C、基因Ⅰ、Ⅱ和Ⅳ父亲没有,而他的两个女儿中,有的有基因Ⅰ,有的有基因Ⅱ和Ⅳ,说明其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他的两个女儿中都应该没有基因Ⅰ、Ⅱ和Ⅳ,C正确;D、基因Ⅲ和Ⅴ都是父亲有,而儿子没有,因此基因Ⅲ和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A。2、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产生兴奋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A、刺激a处,电流计乙的左侧先兴奋,右侧后兴奋,会发生两次偏转;电流计甲指针一极放在膜内,一极放在膜外,刺激a处时,甲所在处会兴奋,甲发生偏转,A正确;B、电流计甲所在位置,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产生兴奋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刺激a处引起的甲偏转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该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又到静息电位的变化,B正确;C、刺激a处,电流计乙发生两次偏转;刺激b处,电流计乙发生一次偏转,说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是从左向右,C正确;D、除去c处的神经递质后,兴奋不能传递到突触后膜,乙偏转一次,D错误。故选D。3、B【解析】从题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湿润条件和是否灭菌,4个实验组相互对照;落叶上面也有微生物,也可以分解自身,所以也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因为1、3组土壤灭菌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灭,无法所以分解落叶,2、4组没有灭菌,存在微生物,因其土壤的湿润条件不同,分解的落叶量也不相同。【详解】A、2组和4组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土壤的湿润程度,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A正确;B、该实验的自变量有2个:是否灭菌和湿度,以是否灭菌为自变量的对照试验有:1和2、3和4,其中对照组为1和3;以不同湿度为自变量的对照实验有:1和3、2和4,B错误;C、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防止落叶中的微生物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D、1和3组土壤灭菌,没有微生物分解落叶,2和4组没有灭菌,土壤中有微生物分解落叶,只是在湿润和较干燥的环境中分解程度不同,D正确。故选B4、A【解析】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人和高等动物以神经调节为主,部分体液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详解】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体液的运输,A错误;B、去甲肾上腺激素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神经递质,可参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B正确;C、由题中信息可知,去甲肾上腺激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反馈调节,C正确;D、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具有作用时间短、范围局限的特点,D正确;故选A。5、D【解析】绿色植物在完全缺氧条件下就进行无氧呼吸,大多数陆生植物根尖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所以大多数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详解】水稻育秧期间,如长期水淹,会导致烂种烂秧,其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有毒害作用。D正确。故选D。6、A【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肾上腺激素、⑤是抗利尿激素。【详解】A、处于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的量都上升,其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上升,是由①②激素的含量升高所导致的,A正确;B、甲状腺不是效应器,B错误;C、肾上腺不是激素作用的靶器官,C错误;D、皮肤的汗腺分泌汗液能影响渗透压,故与⑤的释放有关,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2)①.1.375②.(a-b)×20%或(c+d)×20%(3)①.有机物②.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4)①.保持稳定②.次生演替【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据图分析,P是生产者,A、B、C、D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详解】(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功能。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称为抵抗力稳定性。(2)当D的食物比例为B:C=1:1时,设传递给D的能量为x,则x/2来自于B,x/2来自于C,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需要B的能量为(x/2)÷10%+(x/2)÷10%÷10%=55x;当D的食物比例为B:C=2:1时,设传递给D的能量为y,则2y/3来自于B,y/3来自于C,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需要B的能量为(2y/3)÷10%+(y/3)÷10%÷10%=40y;B中的能量不变,则55x=40y,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y/x=55/40=1.375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A,则A的同化量为a—b=c+d,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a-b)×20%或(c+d)×20%。(3)图中E为分解者,P、A、B、C、D、E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生物群落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元素不断通过农产品输出,因此需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以保持土壤肥力。(4)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处于幼年时期的个体数为92+187+121=400,处于成年期的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为55+42+39+264=400,各年龄期个体数相等,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推测该鱼种群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引入该湖泊本没有的鲶鱼并大量繁殖后,导致原鱼种减少,从而改变了此湖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此演替在具有一定生物的前提下发生,属于次生演替。【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考查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种群年龄组成、群落演替的理解,解答第(2)小题时,可根据“B中的能量不变”和“D的食物比例由B:C=1:1调整为2:1”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传递给D的能量,进而求出其比值。8、(1).油田淤泥中富含咔唑,能聚集降解咔唑的菌株(2).咔唑(CA)(3).高压蒸汽灭菌(4).选择(5).稀释涂布平板法(6).平板划线法(7).含相同浓度CA但不接种菌液的10mLCNFM培养基(或不接种菌液的10mLCNFM培养基)(8).实验组残留的CA浓度和对照组的CA浓度(或实验组残留的CA浓度)(9).700mg/L【解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因此本实验选择从油田淤泥中分离降解咔唑的高效菌株的原因可能是油田淤泥中富含咔唑,能聚集降解咔唑的菌株。(2)要分离降解咔唑的高效菌株,在配制CNFM培养基时,需加入咔唑(CA)作为唯一的氮源,配制完成后调节培养基pH,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该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选择培养基。(3)由图中菌落在平板上的分布可知,步骤③和⑤的接种方法分别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4)若要测定菌株B1对咔唑的降解率,可将菌液接入10mLCNFM培养基中作为实验组,以含相同浓度CA但不接种菌液的10mLCNFM培养基(或不接种菌液的10mLCNFM培养基)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测定残实验组残留的CA浓度和对照组的CA浓度(或实验组残留的CA浓度),计算降解率。(5)探究获得的菌株B1对CA的耐受能力,自变量为CA浓度,因变量为残留的CA浓度,CA的降解速率能反映菌株B1对CA的耐受能力,在CA浓度为800mg/L的培养基中,CA的降解速率比较小,说明菌株B1对该浓度耐受比较弱,在CA浓度为400-700mg/L的培养基中,CA的降解速率比较快,说明菌株B1对该浓度耐受比较强,因此菌株B1能耐受的CA浓度为700mg/L左右。【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分离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细菌,要求首先分析题干了解分离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内容,识记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掌握培养基的分类,根据题干情境准确作答。9、①.2②.0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只有靶细胞上才有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⑤.增殖、分化⑥.浆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⑦.核酸(RNA)⑧.抗原-抗体杂交⑨.神经——体液——免疫【解析】1、电流表偏转几次取决于电流表的两极发生几次电位变化。2、寒冷环境机体调节过程:(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现了神经调节;(2)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属于体液调节3、体液免疫:【详解】(1)当X受到足够强的电刺激时,产生的兴奋向两侧双向传导,由于电流表的左侧先兴奋,后侧后兴奋,因此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Y点时,由于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而电流表的两极都位于上一个神经元上,因此电流表的两极没有电位变化,因此不偏转。(2)在寒冷环境中,分泌物a作用于垂体,因此推测细胞甲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于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因此激素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3)B淋巴细胞识别入侵的病毒后,在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的作用下,经过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消灭抗原。(4)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病毒的的核酸,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检测有无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进行检测。(5)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0、(1)①.111②.20%(2)A(3)①.呼吸作用②.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4)①.化学②.潜在(5)①.垂直②.物质循环【解析】分析题图,从图中A、B、C三者关系分析得出:A是第一营养级(生产者);B是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C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构成,A、B、C框内的数值分别是其同化的能量值。【小问1详解】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18872-118761=111百万千焦,该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