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1页
(江苏南京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2页
(江苏南京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3页
(江苏南京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4页
(江苏南京卷)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江苏南京卷)化学·全解全析A卷123456789101112131415BADCDCBCBCCBDCD1.【答案】B【解析】A、金属丝导电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盐酸除铁锈,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活性炭除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木材制桌椅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答案】A【解析】碳、氧、氢、氮、磷、钾等都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铁、钴、铜、锌等属于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故选A。3.【答案】D【解析】A、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错误;B、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错误;C、集气瓶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错误;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正确。故选D。4.【答案】C【解析】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说明土壤缺乏氮、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和钾元素的化肥。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误;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正确;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错误。故选:C。5.【答案】D【解析】A、氮气是工业生产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错误;B、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可以和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错误;C、钛合金可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化学工业和制造人造骨等,错误;D、甲醛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浸泡水产品,正确。6.【答案】C【解析】A、十里桂花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符合题意;D、1克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7.【答案】B【解析】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防止引起爆炸,正确;B、酒精具有可燃性,在有明火的区域内严禁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错误;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而灭火,正确;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降低可燃物浓度,正确。故选B。8.【答案】C【解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由汉字结构可知,镝为金属元素,错误;B、镝的元素符号可写为Dy,错误;C、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正确;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错误。故选C。9.【答案】B【解析】A、图中溶质的质量以及溶剂的体积不同,没有控制唯一变量,故无法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故A错误;B、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B正确;C、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与水接触是铁钉生锈的条件之一,故C错误;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也会放热,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C【分析】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解析】A、先通O2木炭不燃烧,再通N2,木炭也不燃烧,不能证明条件①,错误;B、先通N2不燃烧,再点燃酒精灯,木炭也不燃烧,不能证明条件②,错误;C、先通O2,木炭不燃烧,再点燃酒精灯,木炭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然后立即改通N2,木炭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O2接触;能证明条件①②,正确;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存碳酸钠和水;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但是不可以检验二氧化碳,错误。故选C。11.【答案】C【解析】A、图1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2所示反应中,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0价,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图3反应中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错误,符合题意;D、图3表示的反应若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B【解析】A、磷酸氯喹是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磷酸氯喹中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2):35.5:(14×3):(16×8):(31×2)=432:64:71:84:256:124,则磷酸氯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无色酚酞试剂遇碱变红,遇酸性、中性都不变色,从题目中信息可知,磷酸氯喹水溶液呈酸性,故不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个磷酸氯喹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3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2个磷原子构成的,其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8:32:8,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3.【答案】D【分析】由图像可知,加入Ba(OH)2溶液后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的溶质中肯定含有HCl,一定没有Na2SO4,原因是Na2SO4与Ba(OH)2产生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ab段沉淀质量不断增加,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uCl2。【解析】A、由分析可知,Na2SO4与Ba(OH)2产生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Na2SO4,选项说法正确;B、由分析可知,加入Ba(OH)2溶液后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的溶质中肯定含有HCl,选项说法正确;C、a点时HCl与Ba(OH)2完全反应生成BaCl2和H2O,b点时Ba(OH)2和CuCl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BaCl2,所以b点烧杯内溶液中只含BaCl2一种溶质,选项说法正确;D、由分析知,a点时HCl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CuCl2,溶液的pH<7,b点时Ba(OH)2和CuCl2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c点时Ba(OH)2过量,溶液的pH>7,所以对应溶液的pH:a<b<c,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4.【答案】C【解析】A、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铁,同时一定含有银,说明铁没有参加反应,或部分参加了反应,若铁没有参加反应,则滤液中最少有硝酸锌一种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若向滤液中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是说明滤液中不含硝酸银,则滤渣中最多有银、铁、锌三种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C、若滤渣中只有两种金属,则含有银和铁,铁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或部分参加了反应,若铁没有参加反应,锌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最少有硝酸锌1种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若滤液中只有两种溶质,则为硝酸锌和硝酸银,则滤渣中最多有银、铁2种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5.【答案】D【解析】A、碳酸钠能够和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钡分别发生反应,但是碳酸钠和氯化钡都属于盐,选项错误;B、当丁为盐酸时,甲不能是铜,铜是不活泼金属,与酸不反应,选项错误;C、当丁为氧气时,甲不可以为红磷,因红磷和氧气都是单质,选项错误;D、当甲为氯化铵时、乙为硫酸时,丙为二氧化碳时,丁可以为氢氧化钠,因为氯化铵、硫酸、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物质类别都不同,选项正确。故选D。16.【答案】(1)合成。(2)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3)NaHCO3;+1。(4)N5+。(5)B。【解析】(1)聚丙烯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2)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会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填: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3)反应前钠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氧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3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碳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氢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的化学式为NaHCO3;HClO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填:NaHCO3;+1。(4)5个氮原子构成的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原子团,可以表示为N5+。故填:N5+。(5)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l2eq\o\ac(\s\up7(一定条件),\o(======,=======))2HCl,物质X的化学式是Cl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36.5gHCl中所含分子数为a,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1,氯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因此一个Cl原子的质量为eq\f(35.5,a)g,该选项说法正确;C.t时刻,H2和HCl的分子数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71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填:B。17.【答案】(1)①瓶塞没有倒放;②标签没有向着手心;(2)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铁粉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Fe+CuCl2=FeCl2+Cu(合理即可)。【分析】(1)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析】(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2)要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实质就是除去铜离子,可利用CuCl2溶液与足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然后过滤即可,会观察到铁粉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合理即可)。18.【答案】(1)AD(2)B过滤和吸附色素(3)①在t1℃是B和C溶解度相同,均为45g②“有”bd(4)解:设需要熟石灰质量为xH2SO4+Ca(OH)2=CaSO4+2H2O98749.8t×0.5%x9874=x=0.037答:略【解析】(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蔗糖和水、碘和汽油能形成溶液;而面粉和水形成悬浊液,植物油和水能形成乳浊液,故选AD(2)家用活性炭净水器入水口为B,一方面可以使水能得到成分过滤,同时可以防止活性炭颗粒堵塞出水口;活性炭不仅可以过滤,还可以吸附色素,除去臭味。故填写:B过滤和吸附色素(3)①图中P点B、C两条溶解度曲线的在t1℃时的交点,所以P点的含义是:在t1℃是B和C溶解度相同,均为45g;②由图中数据可知,t2℃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80g,根据A的溶解度可知90g该饱和溶液中含水50g,含A物质40g。加水50g后溶液中含水为100g,降温至t1℃,溶解度为25g,所以有物质A析出。故填写:“有”③经分析可知,第一和第二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A的饱和溶液,第三个烧杯中溶液可能是A饱和溶液,第四个烧杯中一定是A的不饱和溶液,所以,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描点可能是bd。(4)详解见答案。19.【答案】(1)①AD或AE;②CaCO3+2HCl═CaCl2+H2O+CO2↑③b(2)①2②Fe+2HCl═FeCl2+H2↑③HCl、FeCl2④产生等体积氢气时,铁粉需要时间较短。【解答】(1)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D(氧气不易溶于水)或AE(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填:AD或AE。②用B装置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③实验室用E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气体应从b端通入。故填:b。(2)①为了进行对比,铁粉和铁丝质量应该相等,m=2。故填:2。②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故填:Fe+2HCl═FeCl2+H2↑。③图中d点溶液中溶质为过量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故填:HCl、FeCl2。④对比a、c点,能说明铁粉比铁丝反应更快理由是产生等体积氢气时,铁粉需要时间较短。故填:产生等体积氢气时,铁粉需要时间较短。20.【答案】(1)CO2(2)CaO+H2O=Ca(OH)2H2SO4+BaCl2=BaSO4↓+2HClSO3+2NaOH=Na2SO4+H2O或FeCl3+3NaOH=Fe(OH)3↓+3NaCl。【解析】G可用作大棚蔬菜生产中的气体肥料,G是二氧化碳(CO2),K的浓溶液及A、B、E可用作干燥剂,K是硫酸(H2SO4),A、B、E应是氧化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E由三种元素组成,故E是氢氧化钠(NaOH);A、B由两种元素组成,且A可以生成B,故A是氧化钙(CaO),B是氯化钙(CaCl2),C由三种元素组成,且能由A(CaO)生成,故C是氢氧化钙[Ca(OH)2];I由两种元素组成,H由三种元素组成,且I可生成H,且H可生成G(CO2),所以I是水(H2O),H是碳酸(H2CO3);J由三种元素组成,可由E(NaOH)或G(CO2)生成,故J是碳酸钠(Na2CO3);F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且可以和E(NaOH)反应,F应是SO3或FeCl3,D由三种元素组成,可由E和F生成,故D是Na2SO4或Fe(OH)3;L由两种元素组成,能由K(H2SO4)生成,且与B(CaCl2)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故L是HCl。代入检验,均符合要求。(1)G是二氧化碳,G的化学式为CO2;(2)A是氧化钙(CaO),C是氢氧化钙[Ca(OH)2],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K是硫酸(H2SO4),L是HCl,K转化为L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BaCl2=BaSO4↓+2HCl;E是氢氧化钠,F应是SO3或FeCl3,E与F的化学方程式是:SO3+2NaOH=Na2SO4+H2O或FeCl3+3NaOH=Fe(OH)3↓+3NaCl。21.【答案】(一)(1)347(2)凹液面最低处(3)加快氯化钠固体的溶解(二)【实验结论】(1)在30℃时,氯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电导率值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2)相同条件下,当氯化钠溶液浓度较低时,温度升高,电导率几乎不变,即溶液导电性几乎不变,氯化钠溶液浓度相对较大时,温度越高,电导率升高,即溶液导电性越强【实验探究2】蒸馏水不导电,液体的电导率几乎为零;加入氯化钠后,固体逐渐溶解,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液的电导率不断增大;氯化钠全部溶解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不变,溶液的电导率不变(三)【实验探究】H22NaCl+2H2Oeq\o\ac(\s\up7(通电),\o(===,===))2NaOH+H2↑+Cl2↑【实验反思】不可以【解析】(一)(1)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3g=47g,即47g÷1g/ml=47ml,故填:3;47;(2)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水的体积,故填:凹液面最低处;(3)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氯化钠固体溶解,故填:加速氯化钠固体溶解;(二)实验结论(1)由30℃时,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电导率的数据可知,在30℃时,氯化钠溶液浓度越大,电导率值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故填:在30℃时,氯化钠溶液浓度越大,电导率值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2)根据实验2,能够得出的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